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探讨(4篇)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探讨(4篇)范文

时间:2022-01-18 09:18:27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探讨(4篇)

第一篇: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讨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双师型”师资缺乏,实践层次低,实践教学运行机制不健全等诸多不足。旅游管理专业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是个系统工程,本文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按实践教学基本属性,对教学各环节进行整体设计,注重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和反馈机制,创新性地构建“四+四+四”体系,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一、完善四大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需建立专门的实践课程协调机制,完善和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重视实践教学质量和评价。根据旅游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和就业单位对毕业学生的反馈,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系统分为课堂专业实验课、独立实验课、校内外实践环节和顶岗实习等四种形式,四种课程形式相互连接,层层递进,保证实践教学学习和考核贯穿到每一学期的相关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不可分,课堂专业实验课中,开展操作性模拟实验、项目式设计性实验等方式,配合理论教学的教学目标;独立实验课程,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如酒店方向、旅行社方向、会展旅游方向等,分别开设如客房服务实训课、餐饮服务实训课、导游技能实训课程、会展旅游实训课等独立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他实践课程,即其他实践环节与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相结合、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与科研课题相结合、与创业活动相结合,主要有专业技能竞赛(导游大赛、饭店服务大赛等)、专业技能训练(特色人才班)、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导游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茶艺师、营养师、酒店职业英语证书等)、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类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以及实践活动(行业调查报告、旅游企业策划等),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顶岗实习阶段,其岗位主要有酒店各部门的服务岗位、旅行社导游及计调人员、旅游景区讲解及服务人员、其他岗位(如会展策划、文案策划等),让学生在实习期间获得本专业社会工作中最常用的技术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双创素质等,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二、建立四个层次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争议,各大院校将旅游管理专业并入不同的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科学性值得商榷。需充分考虑到旅游企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需求以及旅游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等综合因素,结合专业特点和办学需要,从而确立合理、科学、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学习年限和学习程度划分为认知基础层、能力训练层、综合熟练层、专业创新层四大层次,各个旅游院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特色,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调整,实现四大实践教学培养目标。认知基础层,主要通过开设基础课、专业导论课程,课内外结合,通过课堂专业实验课培养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能力训练层,将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完成实验课程从课堂实验课到专业实训课的转变,从传统方式向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方式转变,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优化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综合熟练层以毕业设计和创新实验课程为主,结合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创新层通过学生研究计划、产学研项目、各类竞赛项目,让学生参与高层次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构建四大系统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按实践教学基本属性,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整体设计,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客体、条件保障和实践教学管理”四大系统组成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在四大系统中,主体系统是核心,客体系统是关键,条件保障系统是基础,教学管理系统是保障。第一,主体系统,由实践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一是创新实践教学队伍激励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实验室队伍,优化实践教学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层次。二是创新实践教学队伍培养模式,提升指导老师的整体素质。三是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第二,客体系统,实践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三部分构成。以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推行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课程内容,确立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改革实验项目内容,增加现代实验、学科前沿实验、设计性、研究性和虚拟仿真实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的。第三,条件保障系统,由教学条件、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三个要素组成。教学条件是实践教学基本要素,包括教学设施、环境、运行经费等。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是重要要素,是保证教学条件完善运行、保值或增值的保障系统。第四,由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两部分组成,是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系统。教学过程管理包括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过程管理,是常规教学管理工作。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对指导教师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和目标情况,以及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定性和定量评判,是实验教学过程控制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爱鸟单位:山东协和学院经管学院实验中心

第二篇: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探讨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融入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整体培养,在思想、理论、动手能力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教学上的知识进行感同身受。本文从体验式教学法出发,分析其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影响。近年来,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实践性和实用性是旅游管理专业较为突出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学校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体验式教学是较好的一种方式,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把体验式教学法引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十分有必要。

一、体验式教学法简介

本文所探讨的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承认人体自然规律、尊重学生认知实际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内容教授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主要理念在于,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深入进行知识的接触、学习和掌握。与此同时,教师借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增进与学生的接触和沟通,从而深入进行以身传教,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让体验更为深入和升华。由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经历,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综合上述阐释,本文将体验式教学法的特征概括如下:第一,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第二,增强教学活动的实践性;第三,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第四,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符合体验式教学的模式

从中职学生的年龄段特征来看,由于该阶段的学生都属于年轻人的范畴,因而整体偏好于新颖的、创新的事物,自然而然对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过时的教学模式产生抵触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如果教学模式不能保持先进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就难以发挥其在教学当中的价值和作用,或者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处于中职学习阶段的学生,其思想、心智都还没有成年人那么成熟,如果对其进行过于抽象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难以让学生吸收和消化。在当今时代环境下,体验式教学方法就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创新的教学方法,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如此,体验式教学模式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闻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能够促进学生在专业知识上有更大的收获,在非专业知识上也能得到锻炼。除此之外,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也需要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仅靠理论的学习,而不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无法成功培养出好的学生的。对于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而言,专业知识学习到位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如何让学生实现专业知识扎实,将专业知识学到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判定一种教学模式是好是坏,其主要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选择上,都未能做到对学生的精神、心理、实践能力的科学培养,致使优秀的人才输出量很少。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便是,仅仅重视专业理论的教学,是无法培养出真正的栋梁之才的。只有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相结合,共同发展,才能让学生既能学得一身本领,又能做到报效国家。所以,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不错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重视对学生潜能的激发。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体验式教学法的本质来看,其核心点就在于实践。同时,实践也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内容,因为学生学习知识,最终都是为了服务社会、报效国家。随着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的提高,中职学校原有的教学模式开始不适应,出现各类问题。比如,学校规划的学生实践环节,一般规定的时间都是数月之内,实习期一结束,就又完全回归到理论学习中,即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是完全分开的。这样一来,学生虽然参与了实践,但效果不理想。另外,实习阶段通常缺少理论教学的辅助,学生无法有效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因而实习期不能视为一次真正理解掌握专业知识的实践机会。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过程真正满足了学生动手实践的需求,能够充分发挥实践对学生理论学习的效用,充分体现实践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具体而言,体验式教学模式所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课堂情景教学、实地演练、组团考察、合作学习等,都属于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范畴。通过设计和参与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学有所获。除此之外,如今就业市场竞争加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大,想要收获一份满意的offer,就必须要有优秀的实习经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要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教学计划的安排,从而提高教学方案的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学生进入社会、进行工作岗位的需要,也让学校输出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另外,学校还应当考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丰富多样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也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即针对不同的领域采用不同的具体应用形式。比如,在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如果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就可以考虑多结合多媒体技术、案例分析法等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增强专业课程的吸引力。通过案例分析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旅游管理专业在实际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是如何应用的,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一般来说,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偏向于旅游的管理,其就业方向也主要是服务业。因此,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服务水平。另外,通过情景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提升合作能力、处理问题以及应变的能力。所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较容易地培养出高超的管理能力。

五、体验式教学法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影响

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中进行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动力。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用的是“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接受情况。由此一来,课堂氛围也不活跃、学生听课也不积极。相对而言,体验式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作为辅导者对学生进行引导,协助学生开动脑筋,解决专业问题。通过教学活动的体验,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切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体验式教学法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涉及较多的理论知识,如果片面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很难让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而体验式教学法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体验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理论知识几乎占据了学生学习的所有部分,使得教学活动单一化、片面化,从而致使学生的实践成为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进而导致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高、竞争力缺乏。而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能够体验到情景教学、丰富的实践,感受到知识的活学活用,从而能够让学生同时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六、结语

体验式教学法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实践证明其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更是优势明显。近些年,随着旅游管理专业要求的提高,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对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意义越发突显。

作者:霍咏梅 单位:广西南丹县职业教育中心

第二篇: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和专科课程体系比较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开办旅游专业的学校也越来越多。然而,旅游管理专业不同层次的培养存在很大的差异,满足了旅游行业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本文通过对旅游专业本科与专科两个层次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了解两个层次不同的课程安排对学生的影响,以期提出较合理的设置课程的方案。

一、课程与课程体系

课程的基本含义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体系是课程之后的一个概念,往往具有具体的指向性,指向机构或某一学科,比如学校的课程体系、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与专科的课程比较

(一)本科层次的课程安排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在4年中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三阶段:第一阶段(一年级)进行旅游基础理论学习和行业内见习,形成对专业的整体认知和相关知识的初步积累;第二阶段(二、三年级)主要在行业内各领域初步实践操作技能,配合以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完成专业角色转换,并加强实践创意技能的培养;第三阶段(四年级)通过毕业实习和论文写作,培养综合实践创意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表1。从表1旅游专业的基础课来看,很多都是必须学习的,但有很多都是横向并列的,也有很多知识是重复的。虽然有些课程没有什么联系,但很多理论知识是相通的,像管理学原理、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等这些管理学。在大四进行专业实习,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将自己所学的旅游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二)专科层次的课程安排

旅游管理专科层次对学生的培养,与本科层次的培养有一定的不同,如表2。从表2看可以看出,专科层次的旅游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课程大部分是和旅游相关的科目,公共课较少。旅游管理专科在三年的学习时间内,有两年时间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最后一年时间在相关岗位上实习锻炼。

三、本科课程与专科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的比较课程设置一般指开设的教学科目、各种活动及先后顺序和教学时数的安排,要达到以下要求。第一,根据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方向,确定专业需开设的课程门类,各类课程的名称。第二,要对这些课程进行组合,明确各门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构建课程之间的联系。第三,确定各门课程开设先后顺序和课时数,确定课程的修读方式,明确各门课程学分数。

(一)课程科目设置上的不同

本科与专科有很多课程都是一样的,但也不难发现,在课程安排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本科相对于专科来讲,比较重视公共课程的安排,像马哲、计算机技术、英语等。第二,本科重视拓展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音乐艺术等。第三,本科相比专科来讲,开设的课程科目较多。原因在于本科与专科培养的层次和目标是不一样的,本科培养的目标倾向于管理层,属于专业教育,专科的培养目标是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属于职业教育。

(二)课程设置开设的时间长度不同

本科是四年制,专科三年制,这对所开设课程的多少也是有关系的。本科用三年时间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最后一年让学生出去实习和撰写论文,专科是前两年学习知识最后一年进行实习。但有所不同的是,两个层次的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从最开始是有所区分的,专科培养的目标比本科要清晰,文中讲到,专科是要培养具有操作能力的员工,比起本科生来讲,层次要“低”,因此需考虑学生能否快速进入社会参加工作。而本科要适应“管理层”的工作岗位,要学习的知识必定要比专科多,因此所学的课程内容要多,所需的学年就要多一学年。简单地说,就是专科层次所学内容相对单一并具有局限性,所需的学年多少,这是两个教育层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重点不一样所决定的。

(三)课程科目安排学期的不同

尊崇教育学规律,对学生的教育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因此,在理论上对课程科目的安排应该是递进式的。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比较起来,本科的课程科目安排较有规律。大学新生刚进校门,对专业课是一纸空白,所以,在大一阶段对本科学生是以灌输专业知识为主,大二、大三阶段以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为主,大四进企实习。专科教育也是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但受到时间学年的限制,专科在课程科目安排上较紧凑,在给学生灌输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把实际操作一起教授。

四、不同课程体系对教育影响的思考

专业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是该专业教学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该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而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也是提高人才专业素质和水平的核心所在。不同的课程安排,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按“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出发,这样才能使教育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要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要具有前瞻性的魄力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师型教师;再次,应该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以及实践基地,这样能让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操作场地,比起让学生自主找实习单位而敷衍了事要有效果;最后,不同的课程设置,应该广泛尊重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他们的声音,这样的课程设置对教育教学的进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王育亮;肖梦妮 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原有的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目前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新要求。所以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需要根据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企业对人才的各项要求,提升实践教学水平,通过对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发展的实用型人才。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因此,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旅游管理方面的人才。现阶段,部分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出现一定的问题,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实践教学的设备和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因此需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探究。

一、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的关键作用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因此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高水平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解决具体问题与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由于在高校学生学习期间没有对实践的操作技能进行全面学习,导致在实习与就业的阶段,毕业生很难树立自信心,久而久之,导致部分毕业生很容易放弃相关的行业。所以需要对高校的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旅游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实践型人才。实践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的实验实习和设计以及实践这些内容。原来进行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理论的教学成果进行检验,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变成掌握的技术和能力,以符合职业的需求。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只是要对理论的教学结果进行检验,其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养,促进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水平。

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强化专业教学水平

想要保证旅游管理学生的实践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根据情况强化专业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安排相关的实践课程与内容。比如,在每个月安排学生进行半天或者一天的实践,通过实践让学生意识到专业涉及的工作内容,如导游的实务教学等内容。利用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以后的岗位实习过程中可以更容易适应工作的氛围与环境,并且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改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对校内实践

教学基地的建设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体系运作的前提,可以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为进入企业发展奠定基础。在对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把行业与社会的具体要求当作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主旨,构建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比如,构建在设备的配置和管理的方式,以及运作都与真实的旅游管理相关的环境相似的实践基地,根据理论课程实施基本的技能训练与相关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另外,还要组织多样化的课余活动,比如,旅游的服务活动和义务活动,以及社会旅游的调查活动等,逐渐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强化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全面、扎实的基本技能。所以要构建一个能够长时间使用的、稳定性比较强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个地基还要保证具有良好的设施条件和高质量的管理,以及高水平的培训制度,这样才能对学生发挥积极作用,可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形成科学的产学结合的培养系统。现阶段“校企结合”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也有了比较成功的实例,比如,广州大学城建立大学城光之旅的实验旅行社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在实践教学中体现出来。

(四)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假如考核的体系不够科学,其具有的督促与诱导的作用就不能发挥出来,使得各种实践模式很容易在实施的过程中流于形式。因此,高校需要构建科学、全面的关于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地位的前提下,强化对课程的阶段性的以及结构性的量化考核。比如,在实践过程中对顾客的说话态度和微笑方式以及摆台的程序,还有学生在实验事件的模拟过程中涉及的各种细节问题,都要根据实际需要构建全面的考核标准与体系。

(五)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学生除了通过校外的实训基地进行实践,还可以自己对专业的实习单位进行联系,这种方式还可以避免实习基地存在的不足,还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参加旅游专业的实践活动,一般都是在课余时间和假期进行,通过参与到旅游企业进行兼职工作,可以对学生的实际工作的技能与管理的能力,以及交际的能力进行比较全面的检验,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提升职业素养,并且掌握企业在各个工作过程中,各项具体的操作以及社会的需求变化,使得对职业具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旅游行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机构,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瑜 单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旅游管理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需要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与之相匹配。而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在当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中存在很多问题,使市场中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大量缺失,给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对旅游管理学生专业配置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技能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一、旅游管理学生专业教学现状

(一)缺乏具有全面性的培养目标

在当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目标设置中,大部分都是以学术型为整体的价值取向,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主要以人才培养的质量好规格为依据。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现有课程设置已经提高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突出了旅游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训练,并以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依据。这种以取向为目标的思想与时展要求相一致。但在实际的课程教育中,很多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还是以知识本位为重要课程取向,有些院校培养目标过分强调专业化和针对化,使专业面狭窄,与市场需要的人才不相符。

(二)缺乏科学的课程体系

在当前的院校旅游专业,缺乏统一的课程设置模式,很多院校都是以国家主干课程为基础,从本校学科优势和特点出发,实现自己专业课程体系的“拼凑组合”。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都是以基础理论课程为主,专业实践课程较少,使得学生深陷理论知识的深渊,实际操作技术能力严重不足。同时,在课程设置中出现大量的内容重复,既浪费时间,又耽误了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总的来说,部分院校课程设置缺少灵活性、多样性和创新性,导致学生技术能力较差,社会实践不足,不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实际需求。

(三)缺少应有的实践教学

现有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一般以普通教育课程,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为主,而专业实践和基础理论课程的课时数基本一致,社会实践一般设置在第四学期或者第六学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受到院校教育经费的制约,缺少前厅接待、餐饮摆台、茶水服务等相关配套的硬件设施,或者是硬件设施与社会时展不相符等,严重制约了实践课程的效果。同时,因为学校和旅游企业的利益出发点不一致,两方合作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学生实习基地建设不稳固,实践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反馈,不利于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

二、旅游管理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策略

(一)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增强学生职业意识

旅游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与之匹配。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超强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该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对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掌握,也要重视外语,服务意识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中,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将个人发展寄托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对本专业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置项目课程

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对自身课程进行科学的改革,彻底改变以理论为主的课程设置模式,防止理论和实践课程相互分离。所以,在课程模式中可以实施项目课程模式,将课时比例进行整改,重视学生“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双重培养。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要以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为基础,由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和在校教师共同设置课程结构体系。而项目课程的完整性、情境性与培养旅游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相一致。可以通过会展旅游项目课程,培养会展旅游人才,也可以通过旅游商品开发项目课程培养旅游商品开发人才,而项目课程的创造性可以为旅游业培养未来旅游专业高端职业人才。

(三)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业务技能的有效途径。高校旅游专业必须以未来职业为导向,关注社会旅游业发展的动向,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设置和调整旅游专业的课程结构和体系,高校要积极寻求与旅游企业的相通点,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平台和机会。通过“做中学”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旅游组织、策划、公关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以此来弥补自身社会经验和职业技能上的不足,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三、结语

到2020年,我国将会是世界上第四大旅游客源的输出国,也会是第一大旅游目的地。由此可见,我国的旅游行业正处在一个黄金的发展时期。而这种行业发展趋势对从事旅游业的工作人员要求越来越高,急需一批专业性强,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满足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作为旅游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输送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与时展相接轨,根据社会职业需求转变教育理念,重设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改变教育方式,将教育理论和社会实践进行充分结合,以未来职业岗位需求为基础进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个人素养和技能,使其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作者:朱颖 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探讨(4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lygllw/71075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