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创新科研管理实践与思考范文

创新科研管理实践与思考范文

时间:2022-03-07 11:04:47

创新科研管理实践与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文章回顾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十二五”在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方面的管理创新实践,对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重大科技成果进行了界定,从坚持目标定位、强化组织方式、健全评价方法和培养科学精神等方面,对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创新科研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不断提高创新质量与效益、有效履行单位职责与使命、持续提升发展能力与内涵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重大成果产出;科研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从农业科技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开拓创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十二五”在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方面进行的管理实践

自1985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已走过30多个春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学术界,有的学者将科技体制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有的划分为四个阶段。笔者认为,截至目前,对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影响比较大的是1998年前后进行的科技体制改革,其实施背景是1995年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此次改革期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科研机构转制,借此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开始着眼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由此给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重大项目、优秀人才等重要科技资源向部级科研和教学单位集中;二是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全部或部分面临转制的要求和压力。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积极探索、顺势而为、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其近20年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十五”,克服困难,深化改革,主动将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剥离开来;第二个阶段是“十一五”,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加强科研条件和基地园区建设;第三个阶段是从“十二五”起,一心一意,谋求发展,把产出重大成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管理创新,以“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为目标,加强学科、团队和平台“三大”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三农”能力。具体来看,2011年,把加快培育重大科技成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要求深入实施成果规划、加强成果指标考核、加强成果协调集成和全程跟踪服务;同年,编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二五”要产出一流成果的目标。

2012年,强调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针对性工作;8月底召开的全院领导干部学习会上提出要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不断产出、快速转化和广泛应用。2013年,提出要以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和产生重要社会影响为目标,努力开创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新局面;10月底召开的全院领导干部学习会把推进重大成果产出作为会议主题,强调必须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准确把握科研方向和科研重点,加快促进重大成果产出。2014年,提出要以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为核心,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一体化发展;9月底召开的全院领导干部学习会再次把“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作为会议主题,要求进一步增强对重大成果产出重要性的认识,把握重大成果形成规律,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落实责任分解和考核激励机制,会后,相关文件和工作方案相继出台。2015年,提出要以重大成果产出为核心,深入推进全院学科体系建设,提升科研组织能力。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十二五”科研产出特别是成果要素产出实现高速增长。全院6013篇,其中,SCI(EI/ISTP)收录607篇,分别比“十一五”增长35%和386%;授权植物新品种权135项;获发明专利1108项,比“十一五”翻了两番多;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在全国教学科研单位排名第五,在全国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排名第一。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鉴)定359项,比“十一五”增长21%;获部省级以上成果奖励121项,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得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

2科学认识与正确理解农业科技重大成果

2.1科技成果

有学者对“科技成果”一词的起源、演变进行了系统细致的研究,并进行了重新界定:为提高生产力水平,通过辩证思维、实验研究、调研考察、开发实践,取得新的成就并通过技术鉴定或得到社会认可,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智力劳动结果。科技成果应该具备科学性、新颖性、先进性、创造性,对社会或经济产生深远重大影响。关于科技成果的分类,198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中,将被鉴定的科技成果范围拓宽为科学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以及软科学研究成果,此种划分已被沿用至今,并作为科技成果性质的分类标准。

2.2重大成果

目前,能查阅到的最为全面的是中国科学院关于重大成果的界定。中国科学院在“创新2020”方案中明确,重大成果一定是体现中国科学院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包括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主要是指解决了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科学问题;开辟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提出新的理论主张,发现新现象并提出新的理论解释,研究新方法,或发明新的仪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变革性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重点是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或建设和高效运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重大科研仪器设备;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提出有重大影响的咨询建议;在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国内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效,在促进科教融合等体制机制方面有重大创新。

2.3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重大科技成果

根据单位职能定位,结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探索与实践,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重大科技成果应主要包括:解决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问题,主要是围绕所在区域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或难题、产业链发展关键环节开展技术创新,形成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解决方案或可复制、可推广的集成化技术模式或商业模式,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突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主要是研发共性关键技术,创制新产品、新装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核心技术、产品或装备等;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主要是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等,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为政府提出有重大影响的咨询决策建议,围绕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综合改革、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等重大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建议;在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效。

3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创新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

3.1不断提高创新质量与效益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农业方面,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也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随着科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益日益受到关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R&D规模继续保持在全球第二位的水平,经费总量为13015.6亿元;投入强度继续呈现逐年加大趋势,达到了2.05%,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我国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有研究表明,我国创新投入、创新潜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差距在逐步减小,但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差距依然很大。

3.2有效履行单位职责与使命的必然要求

重大成果是科研单位在专业领域内的科研实力、在同行伙伴中的竞争水平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贡献的重要体现,是科研单位、科技人员获得社会认可、体现竞争力、彰显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志。农业部2015年8月出台的《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中,提出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力量布局,省级农业科研院校着重围绕区域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发展,开展区域性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有优势和特色的应用基础与高新技术研究,以及重大技术集成与转移。农业科研单位要想履行好职责和使命,有效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服务农村发展需要,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就必须有重大科技成果作为支撑和保障。

3.3持续提升发展能力与内涵的内在要求

“十三五”,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给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央级科研机构创新重心继续下移,在强化基础研究的同时,科技资源逐步向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延伸部署;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部分企业在作物育种、疫病防控等相关领域,已具备一定话语权。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步伐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加速向农业领域渗透,不断催生农业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面对新的发展竞争态势,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手段,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基础前沿领域开辟新的方向,在公益科研领域打造新的特色,在产业技术领域形成新的优势,产出一批重大成果,持续提升发展能力和内涵。

4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创新科研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4.1坚持引领支撑服务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坚持服务产业发展的科研导向,在生产实际中寻找科研问题,在农民需求中寻找技术瓶颈,在调研交流中明确重点方向,将科研兴趣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防止为论文科研、为职称科研、为获奖科研。紧紧围绕问题、瓶颈和方向加强顶层设计,确定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明确任务分工、创新方式方法,所有研究团队围绕项目总体目标,处理好原有研究工作与项目研究工作的关系,处理好重点突破与全面展开的关系,处理好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关系。加快重大成果要素建设,提升研究工作的系统性,注重上中下游研究有效衔接、形成体系;提高核心技术的创新性,重点从原理、机理、机制角度加强研究;增强要素组成的完整性,既有技术创新,又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4.2强化统筹协同、联合研发攻关的组织方式

一方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为重大成果产出提供组织保障。整合归并相同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加快形成有利于重大成果产出的科研大团队,明确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加快推进学科梳理,主动对接现代农业发展科技需求,围绕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按照“强化优势、打造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求,梳理评价、论证分析,遴选重点建设学科。另一方面,推进科技资源整合,为重大成果产出集聚强大动力。引导优势科技资源向重大成果产出集聚,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行业贡献大、社会影响广的成果;加强重大成果产出的各个环节要素组装,按照重大成果形成规律,将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成果示范推广等各个环节要素组装,加速重大成果产出。

4.3建立科学、合理、鲜明的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责任分解机制,明确单位领导、内设研究机构、创新团队和管理服务支撑保障部门的责任;建立健全导向鲜明的业绩评价机制,完善科研业绩考核办法,加大对科研质量、科研过程、科研积累的考核力度;建立健全远近兼顾的分类考核机制,针对近期有望取得突破的科技成果,要制订细化、明确、可考核的工作方案,针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需要经过长期培育才能形成的科技成果,要按照成果形成规律和要素组成,加强引导,推动科研成果的不断沉淀和积累,积小成果为大成果;建立健全奖惩分明的激励惩戒机制,对在重大成果产出方面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在项目、人才、条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对落实不力、推卸责任、回避问题的要进行问责追究。

4.4培养求真、求新、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引导科技人员树立“积极向上、协同创新”的文化理念,强化科技人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甘当配角意识,促进科技人员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加强科研作风和科研诚信建设,弘扬求真、求新、务实的科研观,教育引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尊重科研产出规律,研究重大成果产出工作方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务实精神、协作精神,激发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出大成果、出高水平成果,打造一支团结稳定、力量强大的科研大团队。

5参考文献

[1]彭华涛.科技体制改革演进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规律——基于《人民日报》1985-2013年标题的文本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9):1313-1321

[2]寇宗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J].世界经济文汇,2008(1):77-92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服务中心.一张图读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EB/OL].(2016-04-07)[2016-09-19]

[4]刘德刚,牛芳,唐五湘.“科技成果”一词的起源、演变及重新界定[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2):38-44

[5]贺德方.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与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1(11):1-7

[6]白春礼.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改革科技评价[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4):407-410

[7]农业部.农业部: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B/OL].(2016-03-07)[2016-09-19].

[8]科技部.2014年我国R&D经费特征分析[EB/OL].(2016-03-18)[2016-09-19].

[9]王宏伟,李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J].求是学刊,2015(5):49-56

[10]农业部.农业部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EB/OL].

[11]刘蓉蓉,王萌,文学,等.创新培育与引导机制推动产出重大科技成果——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强科技成果培育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4(5):16-19

作者:还红华1;刘钦1;周明月2 单位: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

被举报文档标题:创新科研管理实践与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kygllw/70283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