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文社科水平的科研管理论文范文

人文社科水平的科研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2-02-02 04:35:57

人文社科水平的科研管理论文

1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目前,高校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大都以定量评价为主,即不管是对于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还是对于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亦或是所获奖项等科研成果,都统一制定了一定的分值衡量标准,将难以衡量分量和水平的科研成果进行分值的量化,将科研成果换算为具体、确切的分值以实现对其的直观评价。具体地说,在进行科研成果评价时,按照主持科研项目的等级、数量,出版学术著作的、部数、字数,发表学术论文的篇数、等级,折算成具体、确切的分值,例如,西安科技大学对于人文社科学术论文的评价,是将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上的论文,每篇计8分,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每篇计4分,发表在普通刊物上的论文,每篇计1分。这样一来,将难以衡量和评价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有效的量化,能够很好地把握和进行有效评价,看上去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但事实上,这种评价体系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不同学科的科研应遵循不同的科研规律,人文社科不能完全用自然学科的量化指标来做硬性要求[4]。这种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认定与评价是形式化、简单化的“一刀切”模式。显然,这种“一刀切”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不能够客观、公正地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激励机制。

2创新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的管理

2.1更新科研管理理念如前所述,由于人文社科的学科建设、科研基础均较为薄弱,存在长期陈旧的科研管理理念,因此,对其的科研管理不够重视,呈现出松散、疏忽、轻视的状况,进而表现为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设立名额较少、经费投入不足。要彻底解决目前理工类院校中人文社科类科研工作的发展困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和教育主管机构领导者必须改变观念,尊重人文科学科研规律[5],更新科研管理观念,转变对于人文社科类项目的传统管理理念,从项目的选题立项、开题论证、申报审批、签订协议等前期工作,到项目的具体研究过程等中期工作,再到最后的结题验收、成果鉴定、技术推广等后期工作,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树立严格、规范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效果,加强对其的管理。具体地说,理工科院校的科研部门应改变以往对于科研重心的定位呈现出“一边倒”的取向,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不论是在政策的制定还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做到既十分重视理工科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验收、评奖等工作,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验收、评奖等相关工作也应加以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支持。2.2完善科研管理体制要实现对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的创新,应从人文社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首先,应该从管理理念上进行彻底的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应从管理思想上给予人文社科类科研以足够的重视,在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等方面,都要充分尊重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特点,强化服务理念和意识。相关的科研管理部门应从各方面给予人文社科青年教师以综合的科研管理服务,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帮助他们取得科研进步。其次,建立和完善各项科研管理规章制度,是人文社科研究得以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6]。建立适合人文社科科研特征的科研管理体制,规范其科研组织过程和管理过程。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素质,优化对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管理规范和管理过程,实现对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再次,可以尝试开掘新的管理体制,例如,改变目前科研管理工作过于集中的状况,充分调动院系科研管理的积极性,使其承担一定的科研管理工作责任,较好地发挥其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创造性。

2.3建立科学的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人文学科的科研成果评价的科学体系、机制,要充分尊重人文学科科研生产的规律、充分尊重学科个性和研究个性[7]。事实上,人文社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与理工科有着截然不同的科研特点,即人文社科的研究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其科研成果及其价值的转化也不可能像理工科的科研成果那样能够在短期内快速而有效地得以获取和显现,它既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科研效果,也不能在短期内立刻投入到生产实践活动中进而获得巨大的产出,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因此,在评价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时候,就不能按照评价理工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它,而是要摒弃衡量理工类科研成果那种追求立竿见影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标准,要摒弃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人文社科类科研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改变“短平快”的评价心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树立将单纯重视科研短期目标向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转变、将单纯重视经济价值向重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转变、将单纯重数量向重数量与重质量相结合转变、将单纯定量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转变的评价理念。

3提高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的管理举措

3.1加强对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管理力度由于受到学校总体、长远建设定位和传统学科发展情况的限制,以及有限的资金制约,理工类院校的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各方面条件都是无法与理工类项目相提并论的。针对这一状况,应充分尊重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特点,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增加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立项比重和经费数量,为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申报提供有力条件。充分发挥人文社科的学科优势,重视其潜在学术价值和长远社会意义,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和长处。此外,还应加强对人文社科科研项目过程的管理,这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管理办法》、《西安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管理办法》等,都从制度上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科研项目的管理一般是具有阶段性的,通常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管理,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也不例外。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而言,从项目的选题立项、开题论证、申报审批、签订协议等前期工作,到项目的具体研究过程等中期工作,再到最后的结题验收、成果鉴定、技术推广等后期工作,都应进行严格而有序的管理工作,这是项目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的必要保障。

3.2转变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管理体制理工类院校对于科研工作的管理一般是由科技处完成的,但其下并没有设置专门负责管理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具体机构,这样一来,“一刀切”的管理体制势必存在问题。因此,可以尝试设置负责组织、管理、研究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专门机构,如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处已经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科,实现了对科研项目分门别类的管理,这在本质上尊重和强调了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的特点,体现了人文社科类科研管理工作是有别于理工类科研管理工作的。此外,在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传统之下,理工类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往往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对校内所有院系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管理,这样以来,就存在管理层面较大、头绪纷繁复杂、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因此,可以考虑适当扩大院系的科研管理权限,让其承担一定的科研管理工作的责任,充分而有效地调动院系科研项目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体制创新形成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8]。

3.3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人文社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科研成果价值的体现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依靠量化的办法对其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必定缺乏准确性和客观性。只有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其进行评价,才能获得较为科学的评价结果。定量评价之前已经有所提及,它是各高校惯常使用的一种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最常用的是同行评议法,包括公开评议和匿名评议[9],即邀请一些同行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公开或匿名地评价。定性评价方法充分体现了人文社科类科研特点,打破了单一的、较适合衡量理工类科研成果的定量评价方法,提供了除去一些刚性衡量标准之外的、较为主观的评价方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实质上是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只有采用这种主客观互补的评价方法,能有可能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外,还有许多不同于理工类科研评价方法的、较适合人文社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例如,应将短期评价与中长期评价相结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不能在短期内显现,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对其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将短期评价与中长期评价相结合,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考查其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的效用。再如,应将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不能产生像理工类科研成果那样显性的经济收益,它的成果所产生的价值往往是隐性的、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因此,不能单一地用是否产生经济效益去评价和衡量其成果的大小和价值的高低,而是应该在考虑其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到它所产生的隐性而深远的社会价值。

总之,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其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都处于较为不利的局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以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为基础,在整个科研过程中与理工类科研项目存在极大差异,因此,应积极探索人文社科的科研管理特点,认真研究适宜于人文社科类科研管理制度和机制,对其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从而实现提升科学管理水平的目标。

作者:郭萌单位: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人文社科水平的科研管理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kygllw/66496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