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心血管临床教学中微信平台系统的应用范文

心血管临床教学中微信平台系统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2-07-17 03:30:07

心血管临床教学中微信平台系统的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微信平台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抽选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心血管内科本科实习生48名为观察对象。数字随机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个体化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评分,分析两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恰当应用微信网络平台有利于巩固实习生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增加学习兴趣。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微信;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

本科生实习教学是我国医学教育中重要一环,该阶段承上启下,对医学生的职业兴趣及以后的医疗水平有重要影响。心血管系统是内科学教学重点,但心血管疾病多为重危急症,病情变化快,临床表现复杂,这为心血管疾病实习教学带来挑战。科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联合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利用最流行的媒体工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掌握了解大量的临床知识,因此选择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心血管疾病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1,2]。微信是目前被大学生普遍应用的社交平台,能够即时、有效的分享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并可以建立群组进行讨论,在临床教学中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3,4]。本研究抽选部分本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生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微信平台系统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生中,共选取48例(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行研究,所有实习生经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24名(男性18例,女性6例)实习生;年龄上限值为24岁,年龄下限值为20岁,年龄为(21.19±0.86)岁。实验组24名(男性15例,女性9例)实习生;年龄上限值为25岁,年龄下限值为20岁,年龄为(21.22±0.89)岁。两组心血管内科实习生的资料数据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

1.2方法

对照组实习生给予常规教学模式,即临床教师通过口头讲述的面对面教学。首先教师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因、发生机制、辅助检查措施、临床表现带领学生对从前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当实习生和患者有初步接触以后,教师结合实习生的情况,针对性地分析患者的病情,最后对实习生的病情分析情况展开综合性的总结。实验组采取微信辅助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所述:①教师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发病典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例,并提前与患者沟通。随后结合患者的具体特点,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明确临床教学中的基本、重点以及难点内容。②教师与实联系,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布置学生需要复习的理论知识。③教师根据临床病例的实际情况展开理论性的讲解,所讲解的内容需要对病例的各方面均有所涉及,教师并将讲课内容提纲及重点发送至微信群聊。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入病房展开实践性学习。教师在带教的过程中应当及时发现实习生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且针对上述问题为实习生展开相应的指导。④教师指导实习生以小组形势展开讨论,组员针对具体的病例情况展开积极、全面的分析,以此帮助实习生充分理解病例。教师通过微信方式将患者冠脉影像学资料到群中,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冠脉的病变。⑤展开教学总结,教师结合病例对疾病的知识点急性归纳,并针对学生在问诊及查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点评。课后教师通过微信群组方式,给学生传递疾病目前最新的进展情况的文献,供有能力及兴趣的学生阅读,并通过微信方式解答学生问题。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心血管内科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评分与实践能力评分,对两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和效果的满意度进行记录与分析。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均通过考核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理论知识考核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原则。实践能力主要考核学生的问诊及查体情况,根据我科多年采用的问诊及查体评分表进行评分。实习生对教学模式和效果的满意度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满分为100分,若分值在85分及以上即为非常满意,若分值在84分以下,70分以上即为满意,若分值70分以下即为不满意,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即为满意度。理论考核包括¯x±s

1.4统计学处理

分析并汇总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两组心血管内科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能力评分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以t检验;两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和效果的满意度以“%”表示,组间数据用X2检验。所有数据均经过SPSS22.0版处理,若组间有明显差异存在,则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能力评分比较

实验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评分同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较高,P<0.05,见表1。

2.2两组心血管内科实习生对教学模式和效果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和效果的满意度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P<0.01),见表2。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这类疾病病情凶险,进展快,且诊断易于其他系统疾病相混淆[5,6]。在临床实习阶段,让学生切实的掌握这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对他们将来的行医生涯大有裨益,但对于临床带教老师而言,这部分临床教学是较大的难题与挑战。目前常规临床教学模式常为灌注式教学,教师面对面从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逐一讲解,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主要通过面对面的提问与解答方式,实习生在该项教学模式下为被动听习,缺乏主动参与;另外教学结束后,学生缺乏与教师的沟通途径,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7]。微信是目前非常流行的社交软件,尤其受到年轻人喜爱。将微信用于教学系统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为临床实习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首先临床医学知识浩如烟海,尤其是对于刚接触临床的医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和了解各种临床疾病特点有很大难度,而临床带教老师往往临床工作繁重,难以全天候陪同临床教学,建立微信组聊天可以让学生随时和教师沟通,答疑解惑,提高教学效率,也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另外介入手段是目前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首选方法,观摩了解患者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影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冠心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是冠心病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既往传统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到导管室参观患者影像资料受到很多限制,难以和教学同步,利用微信平台的视频共享功能可以让学生即时便捷的了解到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中,实习结束后缺乏有效反馈的机制,让教师难以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微信平台为教学反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和问题随时向教师反馈,有利于教学的改进。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向学有余力或者对本学科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本学科最新进展资讯,做到个体化教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评分、实践能力评分以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将微信平台系统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可以将应用性以及实践性充分凸显,进而将医学生对临床工作的适应性提升,且有利于帮助医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综上所述,微信平台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可以提升临床教学的效率,有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钱永军,邓蓓,刘雪梅.TBL教学法在实习生心血管系统临床思维建立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4):71–72.

[2]孟海.微信网络平台在骨科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医学教学管理,2018,4(4):295–299.

[3]项蕾.浅谈基于微信的微时代课程模式[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180.

[4]谢亚芹,赵娟,于全鑫,等.LBL+CBL+PBL教学模式在四年制护理学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2:78–79.

[7]刘静,瞿德涛,刘红阳.心血管系统诊断学临床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145–146.

作者:李飞 刘海涛 杨兴军 王博 单位: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

被举报文档标题:心血管临床教学中微信平台系统的应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jxpglw/73742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