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灌溉农业发展论文范文

灌溉农业发展论文范文

灌溉农业发展论文

灌溉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1.1海水灌溉农业的分类

如上所述,农业可以分为陆地农业和海水农业,海水灌溉农业是海水农业的一个分支。以耐盐植物为立足点,我们可以对海水灌溉农业进行多方面分类:

1.1.1从耐盐植物的来源角度从耐盐植物的来源角度看,海水灌溉农业可以分为两类:①直接对野生耐盐植物进行筛选、驯化的海水灌溉农业,如种植海蓬子、菊芋、碱蓬等植物,由于这些植物先天耐盐能力较强,只需筛选适合的品种进行驯化培育,提高植物的耐盐碱、防病虫害或者高产等能力,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海水灌溉农业;②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植物耐盐性以获取耐盐植物的海水灌溉农业,如将野生耐盐植物红树的基因通过生物技术转入番茄、茄子、辣椒等,大幅提高淡水作物的耐盐能力。

1.1.2从耐盐植物的效用角度从耐盐植物的效用角度看,海水灌溉农业可以分为两类:①栽培侧重于经济效益的耐盐植物的海水灌溉农业,如种植碱蓬,用于生产蔬菜、食用油、保健品;种植海蓬子,可用于制药和获取食用油;②栽培侧重于生态价值的耐盐植物的海水灌溉农业,如种植互花米草,其草体韧性强,受海浪冲击弯曲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恢复原状,有消浪固堤、绿化滩涂和改良土壤的作用;种植柽柳,柽柳具有较强的耐盐碱和耐干旱能力,可用于恢复盐碱地、绿化干旱地区公路环境和制作盆景[9]。

1.1.3从耐盐植物的用途并兼顾植物学分类法的角度从耐盐植物的用途并兼顾植物学分类法的角度看,海水灌溉农业大致可以分为4类:①栽培耐盐粮食作物的海水灌溉农业,如种植耐盐大麦、盐角草等;②栽培耐盐经济作物的海水灌溉农业,例如种植碱蓬、海蓬子等;③栽培耐盐药用作物的海水灌溉农业,例如种植芦荟、罗布麻等;④栽培耐盐饲料和绿肥作物的海水灌溉农业,例如种植滨藜、苜蓿等。

1.2海水灌溉农业的属性特征

海水灌溉农业的四大突出特点使其成为区别于陆地农业,也区别于其他海水农业的特色农业类型,具体表现在:

1.2.1对生物资源的选择多元化海水灌溉农业的生物资源既可以是海洋植物,也可以是陆地植物。有些植物的耐盐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如海带、红树林、大米草、海蓬子等,有些陆地淡水植物如大麦、茄子等也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培育成为适宜海水灌溉的耐盐作物。

1.2.2对灌溉水源的使用具有创新性海水灌溉农业对耐盐植物进行全海水灌溉或者海水与淡水混合灌溉,开发了海水的全新用途。如毕氏海蓬子含有丰富的铁、镁、碘、钾等矿物质,具有预防癌症、美白肌肤的功效,可以用全海水灌溉。番杏含有丰富的铁、钙、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具有缓解肠炎、肾病、败血病疼痛的效用,可以耐1/3的海水。

1.2.3实现了海陆资源交叉利用陆地农业所利用的水、土、植物资源都来源于陆地,其他海洋农业发展利用资源都源自于海洋,而海水灌溉农业土地资源来自海洋,水资源是海水或海水和陆地淡水的混合水,植物资源主要是陆地植物,也有诸多海洋植物。因此,海水灌溉农业对实现综合利用海陆资源的长远发展目标具有促进作用。对陆地和海洋资源的交叉利用,是海水灌溉农业的本质特征。

1.2.4可以充分利用废置资源在海水灌溉农业产生之前,大量的沿海滩涂、海水资源被长期废弃,耐盐植物也没有实现应有的价值,而且盐碱地面积不断扩大,海水侵蚀海岸现象日益严重。海水灌溉农业的诞生及发展,实现了充分利用沿海滩涂、海水和耐盐植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创造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开创了农业发展的新领域[5]。

2海水灌溉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末期,海水灌溉农业的雏形开始出现。1949年生态学者HugoBoyko和园艺学者ElisabethBoyko在以色列城市埃拉特,在沙地上用淡水与海水的混合水灌溉植物,宣告海水灌溉农业的诞生。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淡水危机的意识觉醒,海水灌溉农业逐步走向深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成功将海草的基因注入高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塔可逊环境研究实验室从约800种耐盐植物中筛选出一种可以直接用全海水灌溉的植物海蓬子(SalicorniaeuropaeaL),并先后培育出海蓬子SOS-7、SOS-10号两个品系,这标志着海水灌溉农业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目前,美国已成功培育出2种全海水灌溉小麦、29种海水与淡水混合灌溉春小麦和耐2/3海水的番茄。印度已培育出耐80%海水的春小麦。墨西哥栽培的海蓬子也可以用全海水灌溉,而且生产过程中无需使用农药和化肥。许多国家的科学家正致力于将培养的细胞或愈伤组织通过盐胁迫诱导耐盐突变体,已经在部分农作物、牧草、草坪草、烟草、部分果树、林木上取得一定成功。以海蓬子为代表的部分海水灌溉农业已进入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阶段。

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开始海水灌溉农业研究。南京大学仲崇信教授从英国引进了耐盐植物大米草,在江苏以固堤促淤为目的进行种植,70年代末又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在消浪固堤、促淤造陆,净化环境、改良土壤等方面效果显著。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邢军武成功筛选出可用全海水直接灌溉的优良碱蓬品种,在青岛市试验种植几百亩,平均亩产120kg。1996年山东省东营农业学校和山东师范大学在东营市合作建成我国第一家盐生植物园,占地3.33hm2余,收集保存耐盐植物150多种,成功培育和引进耐盐经济作物80多种。海南大学林栖凤教授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已获得了可用海水直接浇灌的耐盐豇豆、辣椒、茄子和番茄等作物并繁殖到第四代,被列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年江苏大丰晶隆海洋发展有限公司被中国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确认为海水灌溉农业的中试基地,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耐海水蔬菜生产基地[6]。山东寿光投资2.16亿元建设了国内首家海水蔬菜高科技产业园,主要以种植黑枸杞、海虫草(西洋海笋)、海芹等品种为主,同时,海滨甘蓝等新品种正在进行试种。2013年,山东寿光海水蔬菜产品通过了中绿华夏“有机蔬菜”认证,成为我国海水蔬菜规模化发展的领军者。总体来说,我国海水灌溉农业的研究和试验开始较早,取得了一些重要科研成果。但是整个行业仍处在初级阶段,仅有为数不多的品种(如,海蓬子、黑枸杞等)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其他传统淡土粮食和蔬菜作物的海水灌溉多处于试验阶段,距离产业化仍有较大距离。

3我国发展海水灌溉农业的战略意义

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开创性事业。我国发展海水灌溉农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有利于有效节约淡水资源目前,世界普遍面临着淡水资源匮乏的危机。海水约占全球表面水资源总量的96.5%,淡水资源约占2.53%,其他水资源约占0.97%,而人类实际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左右。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而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70%,但是,由于水资源短缺,迄今我国仍有61%的耕地没有水资源保证。随着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人口增长对淡水资源造成的压力日趋紧张,而水污染问题又加剧了淡水的供求矛盾。一定程度上,海水可视为无穷无尽的潜在水资源。利用海水或海水与淡水的混合水灌溉耐盐植物,可有效地减少淡水资源的使用量,变相增加了国民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况且,通过发掘海水的全新用途,可以完善海水综合利用结构,同时打破传统农业以淡水为支撑的格局,农业生产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2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进入21世纪,虽然我国人口增速减慢,但人口总量还在不断增加,人均耕地不断减少。据统计,我国近10年增加约7845万人,耕地面积约为1.22亿hm2(2011年),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09hm2,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土地盐碱化、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形势异常严峻。山东大学海水灌溉农业专家夏光敏教授指出,若在盐碱荒地和沿海滩涂都种植耐盐作物,那么全国可多增耕地0.4亿hm2,相当于中国现有耕地面积的1/3,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因此,发展海水灌溉农业,充分利用沿海滩涂,可以有效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紧张状况,同时对土地改良,提高土地肥力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3.3发展海水灌溉农业能够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适用于海水灌溉农业的耐盐植物,在传统淡土种植较少,而许多潜在用途尚待发掘,因此海水灌溉农业产品更易于培育缝隙市场。大米草、苜蓿是优良牧草,可以改良牧场,提高载畜能力;罗布麻既可以用于纺织又可以制药;芦苇、柽柳等可用于编织;海蓬子可用做蔬菜和榨油,产量可观;碱蓬可用于生产蔬菜、食用油、保健品等等。利用盐碱荒地和海水这类边际资源栽培上述耐盐植物,充分发掘其用途和价值,开辟新的市场领域,对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4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有利于实现巨大的生态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我国沿海地区土地盐碱化、风沙化比较严重,尤其是山东鲁北地区、江苏苏北地区,原因是地下水水位高,含盐量高,水分蒸发后将盐分析出留在地表。在沿海滩涂种植耐盐植物,除了对盐渍土壤具有生物修复作用外,还具有良好的消浪护滩、促淤造陆和净化环境的效果。盐碱地作为一类地球广泛存在的地质地貌,其存在具有自然学意义,海水灌溉农业遵循自然法则,将海水资源、耐盐植物和盐碱地三者“盐”的特性有效组合进行农业生产,规避了传统开发盐碱地耗费大量淡水资源淋洗或者移用客土不可持续的方式。

3.5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有利于推动内陆地区盐土农业的发展除了沿海滩涂,我国还有0.37亿hm2内陆盐碱荒地,这些土地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发展海水灌溉农业,若解决耐盐植物的筛选培育技术和农艺问题,尤其是获取普遍耐盐、适种于沿海滩涂和内陆盐碱地的植物,也就基本解决了内陆盐碱地的农业利用问题,将有力地推进内陆盐土农业的发展,获得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46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有利于实现粮食和营养安全的目标在现有耕地面积基础上,依靠提高单产来提高粮食产出的空间逐渐缩小,而开辟广袤的沿海滩涂,发展海水灌溉农业,可有效增加农业生产面积和粮食产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和营养安全起到促进作用。据估算,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我国每年可增产耐盐小麦、水稻、油料作物约1.5亿t,从而极大地降低粮食和营养风险,保障国家食品安全。

4我国发展海水灌溉农业的有利条件

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之一,我国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我国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有利条件主要有:

4.1自然资源条件海水灌溉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土、植物资源,具体是指海水、沿海滩涂和耐盐植物资源。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km,面积大于500m2的海岛6900多个,海岛岸线长约1.4万km,滩涂面积594.2万hm2,集中分布在沿海省、市、自治区(表2)。由于入海江河携带大量泥沙,河口滩涂还以每年2万~3万hm2的速度继续淤长[7]。据2002年赵可夫教授研究,我国共有耐盐植物502种,分属71科,208属,包括草生植物、灌木和树木,在湿地、沿海滩涂、沼泽地带以及干早、内陆盐化沙漠均有分布,可作为粮食、饲料、药材、纤维与化工原料及绿化与观赏的耐盐植物。广阔的滩涂面积和丰富的耐盐植物资源,为我国发展海水灌溉农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4.2技术支撑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在致力于耐盐植物的栽培,栽培技术发展迅速,海水灌溉农业的技术条件也日臻成熟。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将培养的细胞或愈伤组织通过盐胁迫诱导耐盐突变体,已经在部分农作物、草本植物、部分树木上取得一定成功,对多种蔬菜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11],为我国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3政策保障条件随着海水灌溉农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海水灌溉农业模式逐步为社会公众所了解,并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我国有关部门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和工作会议进行专门研讨,并将相关课题列入科技发展计划予以支持。随着海水灌溉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沿海省市将会制定和完善促进海水灌溉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增强技术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海水灌溉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条件。

灌溉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1.1国家的水价政策不落实,流域农业用水的节水潜力工作难以开发和发挥喀什噶尔河流域是农用水价在全疆最低的灌区,流域水价处于完全被冻结的状态,这种情况不利于节水灌溉的深入开展。水价改革是农业节水的助推器,水价对节水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由于喀什河现行水价太低,起不到节水的拉动作用,导致了农民用水大手大脚,节水意识难以提升;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水费收入减少,难以对水利工程进行维修、更新和改造,使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1.2流域灌溉农业用水方式单一,节水效率低。目前可供选择的先进农业节水技术有多种多样,但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条件,当地的条件,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区域水资源和农业节水技术措施的土壤条件。将农业灌溉的节水技术多样化,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应通过节水新技术的引进和普及,不断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从而改善和恢复灌区的生态平衡[1]。

2喀什河流域农业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2.1要强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统一管理由于喀什噶尔河流域长期实行流域区域与流域分级分部门分割管理的管理体制,存在体制弊端,缺乏水资源总体规划的统一管理,难以优化和合理配置,从而导致了流域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竞争性利用。因此必须强化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依法实施更为严格的管理,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调度,优化配置,建立和完善水资源宏观管理和保护制度,严格水许可证制度,加强监管。

2.2建立稳定高效的流域农业节水投入保障运行机制喀什噶尔河流域是有名的干旱缺水灌区,自然条件较差,形态环境十分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发展灌溉节水型农业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对此地方财力难以承受,由于农业节水的投入,实属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投入资金,最大受益者应是国家和社会,因此应当明确中央、地方和受益农户对农村水利节水改造的责任和义务,国家应承担对农业投资的责任,灌溉节水改造的发展,逐步建立全国性的投资,地方和受益农户投入为辅的稳定、高效的灌区水利接水改造投入保障运行机制。

2.3建立发展灌区农业节水事业投入的政策要制定激励节约用水的奖惩制度,对节约用水的用水户给予奖励,对超额用水和无效用水的用户应当给予经济处罚,对严重者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积极推广和完善“配水到户、量水到户、建帐到户、收费到户”的农村用水管理措施,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灌区水利的管理,建立和健全灌区农业节水的技术服务体系,实施农业用水的“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对超计划用水户实行累进计价收费。尽快启动流域的水价改革,实现灌区农业供水价格按成本到位来推进节约用水。

2.4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灌溉用水的改革加快灌区引进和普及节水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进程,实现现有灌区的节水型改造,促进灌区用水方式的改革,开发田间节水灌溉,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实用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相结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节水灌溉,推广等依靠用水方式的科技创新加促对灌区农业节水的现代化建设。

2.5进一步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步伐的调整粮食作物灌溉面积的结构,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布局合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和区域化的组织生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灌溉面积,总体规划面积应当遵守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农民的意愿,农民收入不降低成本,从而优化灌溉作物的结构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事情,必须服从灌区农业开发的总体规划;灌区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应当有利于灌区农业的节水改造,有利于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奔小康。

3结语

灌溉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一、柏林国际农机会议论文内容简介

现按会议分组的专业,将学术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1.拖拉机和运输(1)轮胎与土壤系统包括特大轮胎和低压轮胎等动态特性、载荷、受力分布、轮迹、滑转优化等;(2)拖拉机底盘包括支承系统、铰接拖拉机、多轴底盘、静液压驱动等的特性,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路感油泵特性,齿轮箱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等;(3)拖拉机及驾驶包括拖拉机驾驶和计算机控制,三点悬挂参数,拖拉机一犁系统的智能监视,拖拉机的发展和在土耳其、西班牙地区特点等;(4)拖拉机振动、噪声包括拖拉机噪声分布,乘座的振动,振动对土壤粘附性能的影响,驾驶室疲劳强度等;(5)运输工程包括自装卸拖车的重量,商品土豆运输系统等。

2.耕作与土壤保持(1)保土耕作制度包括保土耕作的实践和试验机架,不同农机具和农机化对土壤的压实,亚土层土壤压实,土壤的通行特性和工作特性的测定,并联双轮对土壤的压实和移动,减少轮子、链轨板对土壤的有害影响,土壤和犁,不同耕作系统的能耗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2)拖拉机一犁系统包括犁的作业载荷、犁地阻力的变化,速度、耕深与犁工作部件的受力,不同拖拉机系统对灌溉地的压实与能耗,窄铁轮在水田作业,以及苗床整备机具,苗床土块分布,作业时土壤水分的快速测定等。

3.田间作物的生产(l)谷物收获包括谷物新收获方法试验,田间直接脱粒收获,高湿谷粒的联合收割机脱粒机构,不同玉米收获方法的能耗,联合收割机茎秆粉碎装置等;(2)饲草收获包括饲草茎秆的切割,饲草的压碎与干燥,高密度草捆,散草的堆垛,圆草捆青贮,饲草青贮的物理特性和透气变质,提高饲料质量的机械处理和热处理,青贮玉米的产量测定,饲草收获机风送管的自动控制等;(3)水果和特种作物收获包括柑桔收获机器人,土豆收获的微电子技术等;(4)肥料和厩肥利用包括肥料运撒的物理性能,固体和液态肥料的撒施,液肥加工,提高固体肥料利用效果,施化肥机的颗粒流动,草地施厩肥等;(5)土豆、大豆、玉米地灌溉,草毒地喷水调温以及农作物特性数据库,近红外测定苹果品质,用充气轮测定种子,速生薪柴林用装备,间隙吹气的遮阴效果,土豆秧的火焰清除等。

4.植物保护(1)提高喷雾质量包括提高药液混合均匀度、雾滴均匀度、喷射均匀度的研究和方法,改进喷射系统和喷杆设计,建立自动监测系统,静电喷雾等;(2)防治化学污染包括农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通过计算机优化,药箱处理,非化学防治等。

5.畜牧业及牛奶生产(l)自动化挤奶系统包括挤奶台、挤奶系统的对比和发展前景,信息收集和传感器置放地点,标识系统,乳牛心态测定,环境和卫生,挤奶器优化,挤奶机器人,液力挤奶等;(2)猪群管理及畜舍设计包括不同猪群(母猪、仔猪、育肥猪)的管理,喂料系统,环境、称重与体形测定,猪舍设计,栅状地板载荷,畜舍垫料(草、旧报纸),禽舍通风、降温、机械化转运等。

6.贮藏、千燥和加工(1)粮食贮藏和干燥包括谷物干燥机理和模型,不同干燥方法对比,谷层厚度、状态对干燥的影响,冷冻、微波和对流的应用,湿谷贮藏工艺、能耗;(2)太阳能干燥包括农作物、药用植物的太阳能干燥和计算机管理,牛肉的冷藏过程分析,豌豆热于燥及贮藏质量,谷物和菜籽吸附性对干燥的影响,果品分级,干胡萝卜的再湿过程,农作物废料的沼气化等。

7.自动化和控制(l)计算机应用包括农机信息标准化,过程控制计算机,自动化的微机系统,谷物收获图象分析,水果收获机器人及其视觉系统,农用机器人的适时网络,温室内机器人;(2)计算机辅助农业(cAF)包括土壤耕作系统的图象评估,谷物收获过程优化,田间自动化灌溉系统,排水系统cAD,坝址选定;(3)过程监测包括种子发芽的计算机监视,盆栽作物的彩色图象系统,温室气流控制,农村废物沼气化过程监视,以及核磁共振质子测定水果成熟度,农用红外照相机,高速移栽机等。

8.人体工程与安全(l)安全标准包括欧洲共同体的农机具安全标准,房舍规划标准,植保人员的安全要求;(2)农用车辆的人体工程包括车辆行动分析,驾驶室热环境,乘座振动及支承系统改造,计算机辅助防止驾驶事故;(3)改善作业条件包括改善兽医、人工授精技术员、救护员的工作环境,降低挤奶员的噪声危害及袋装肥料提升杆的载荷分析等。

9.运用研究(])系统分析包括联合收割机市场分析,田间作物种植的咨询系统,美国中西部农业发展知识系统和农场决策支持系统;(2)规划方法包括农场设备投资规划方法,小规模机械化的优化,用于确定边际面积的软件包,仔猪繁育规划,苗木优化分布和管理规划,以及农用运输统计,农业管理哲学等。

10•模拟与模型(])机器运动包括农机线性运动模拟,转弯的侧向运动学,不饱和土壤内的溶质运输模型;(2)动态模拟包括车辆的动态振动分析,乘座振动信息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优化,拖拉机载荷谱与疲劳寿命预估和发动机检测的专家系统;(3)饲草收贮包括饲草收割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青贮的空气渗透损失以及厩料处理的技术经济分析模型。

11•机械设计(l)优化设计包括农机性能优化的战略,农机具的CAD,自装卸牧草车的新型割台和联合收割机逐稿器和清选装置,滑块曲柄机构降低速度浮动的改进设计;(2)液压系统设计包括农用液压系统的模块设计,拖拉机操作的压力流调节系统和静液压操作系统的动态分析,以及7千瓦柴油机燃沼气和低压燃气(LPG),联合收割机维修费用和中小企业的产销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网络。

12•干旱半干旱国家农业生产都是发展中国家机械化题目。涉及的国家有亚洲的中国(含台湾)、印度、叙利亚和土耳其,非洲的摩洛哥、坦桑尼亚、苏丹、突尼斯、尼日利亚和乌干达,拉美的古巴和巴西。(1)土壤耕作包括畜力牵引架,耕作机具试验,块根集堆锄,适耕期;(2)地区特种作物包括棉花、小麦、玉米、大豆的能量投入和产出,茶叶机械化,旱作高粱栽培,灌溉甜菜地除草,旱作巴黎果的灌溉效果,甘蔗机械化收获,奶牛饲料的青贮系统等;(3)温室包括温室参数、设计,土管热交换的周围空气加热,以及小规模农业机械化的合作经营,小榨油机和油料工业规划,低洼地作物生产的水利设施规划设计等。

二、世界农机技术发展动向

综合分析上述各专题交流内容,可以看出近期农业机械技术发展的一些重要趋向。

1.保土耕作,减轻土壤压实,减少耕作能耗,是土壤耕作的重要实践,仍继续发展

研究土壤耕性、通行性和压实性,轮胎和链轨板的形式、载荷分布,动力机的支承系统,犁和耕作机的配置,耕作制度和耕作规范(速度、耕深等),耕作的农业生态环境等,对保土耕作进行完善和提高。

2.收获新工艺新技术有较大发展

改进传统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清选分离机构,提高收获潮湿谷物的能力;谷物收获新工艺,尤其是田间直接收获工艺有了突破,取得了可行的成果;饲草收获中推行饲草打碎,发展散草收贮和圆草捆袋装青贮等工艺,对提高饲草收贮工效和质量都有明显作用;柑桔的视觉和彩色图象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自动化收获的机械手开发,苹果、葡萄收获的机械手也已有人着手研究。

3.防治环境污染

畜牧业发达的国家,牲畜粪便堆积侵占土地,污染周围水源和大气,并使大气暖化;粪便处理,液态和固态厩肥的加工、运输和向大田、草地施撒机械化是近期发展的热门课题,研制的新成果也不少;施用厩肥后,田间残磷增多,危害作物已引起注意,有的国家已经作出限制施用的决定。农药、化肥施用过多,土壤中残留量超标和污染水源日趋严重;提高化肥施撒质量,提高植保机械喷雾性能,从配药、雾滴形成和均匀喷射到减少飞逸散失的技术和装备以及静电喷雾、非化学防治都有发展;旧塑料容器多得成灾,已建立回收制度。

4.完善和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机械系统

牲畜的识别装置、生产环境控制、喂料系统、称重系统、活牲畜和畜产品运送机械,均在不断完善和提高,重点是根据畜禽的生育生长特性,通过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进行环境和饲养的优化和自动调控。如根据挤奶量、体重调控喂料量和喂料成分,根据产蛋量调控禽舍内部环境等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和优化投入。

5.农产品贮藏和干燥技术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质量和降低能耗

建立农产品品质的数据库,应用红外和近红外进行果品分级和品质评定,应用模型技术研究干燥工艺过程,应用微波技术和对流技术提高太阳能用于干燥的利用率,发展冷冻技术提高谷物的贮存质量等。

6.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迅速,几乎进人了农业机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

计算机用于运用管理,有计算机辅助农业(cAF),农场决策支持系统和咨询系统,防止拖拉机事故的辅助驾驶系统;计算机用于农业工程和农业机械的辅助设计,有设计排水系统的CAD,农机整机的CAD和部件、零件的cAD和cAM;计算机用于作业过程研究,有种子发芽、废弃物沼气化过程计算机监视,图象分析和数据处理,各种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操作系统;模拟技术和数学模型的求解,多数都依赖于计算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用于过程研究和自动化控制,与传感技术的开发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除力学参数的传感继续有发展外,光、热参数的传感、采集和图象处理技术也有较大发展,促进人们对作物生长特性、动物生育特征以及它们与环境关系的了解,进而带动工程技术的开发,促进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正是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提高很快。机、电、仪一体化的农机产品和技术不断涌现。

灌溉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阐述了淮北市非水利工程抗旱减灾措施,包括建立抗旱减灾信息系统、制定抗旱减灾预案、组建抗旱服务组织、建立抗旱物资储备制度、依法规范抗旱行为、优化配置水资源和发展旱地农业抗旱技术措施等内容,以期指导非水利工程措施在抗旱减灾中的应用。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淮北地区发生大旱12次,近年来,旱灾对经济社会和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村实现小康生活、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障碍。单纯依靠水利工程进行抗旱已难以适应新时期抗旱减灾工作的需要,非水利工程措施在抗旱减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淮北市在旱情测报、信息管理、抗旱预案及调度、抗旱组织与技术等非水利工程减灾措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抗旱减灾信息系统

抗旱工作的重点在于及时掌握旱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变化趋势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便通过及时有效的调度,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抗旱减灾信息系统是集旱情监测、信息传输、旱情分析和决策支持于一体的信息系统。自1996年以来,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淮北市先后建设和运行了防汛抗旱计算机广域网络系统、土壤墒情测报系统、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等。实现了及时发现旱象,实时监视旱情变化,分析受旱程度和旱情发展趋势,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旱情和抗旱信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市抗旱信息及时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不够,发展不平衡,有些还停留在单机作业;信息采集手段落后,信息传输时效性差,还有许多死角,远不能满足防汛抗旱工作需要。因此,要充分利用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传输共享网络化、调度决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墒情测报和旱情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主动防旱抗旱奠定基础,实现由被动抗旱向主动防旱抗旱的转变。

2抗旱减灾预案

抗旱工作是一个包括旱前预防、旱期抗灾以及旱后恢复的完整过程,主动预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抗旱预案就是在总结本地区干旱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按照抗旱目标和调度原则,在分析现有水源和充分利用现有工程设施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干旱条件下的抗旱对策和措施。抗旱预案制度这种提前准备的有针对性的应急计划与干旱灾害发生时临时反应相比,是一项更周密更有效的防旱减灾措施,是推行抗旱预案制度、主动防御旱灾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使抗旱工作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淮北市现已制定了市、县(区)两级抗旱预案,在抗旱减灾工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3抗旱服务组织

抗旱服务组织是水利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抗旱服务组织以抗旱服务为中心,以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为宗旨,以机动、灵活、方便、快速的服务形式搞好抗旱和实现稳产增产为目标,能够较好的满足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客观需要,淮北市现已成立的县级抗旱服务组织很受农民欢迎。随着农业产业化、集体化的推进,广大农民对抗旱社会化服务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尽管抗旱服务组织发展较快,但与广大农民要求,与抗旱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进一步加强抗旱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建立以县级抗旱服务为龙头,以乡镇服务站为纽带,以村组服务分队为基础的抗旱服务网络,并通过各级抗旱服务组织牵头,成立农民抗旱协会,把闲置在部分农民手中的抗旱机具集中起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开展抗旱服务。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这部门的农民收入,避免设备浪费,延伸了抗旱服务组织的抗旱能力;另一方面也规范了抗旱服务市场,解决了无抗旱机具农民浇地困难的问题。

4建立抗旱物资储备制度

建立抗旱物资储备制度可以克服抗旱经费加拨过程的缓慢和被挪用等弊端,满足了“一旦需要,随时调用”的抗旱工作要求,是一项切实可行的主动防旱措施。淮北市、县(区)两级财政每年有安排一部分抗旱经费,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集中购置抗旱设备,选择有条件的防汛物资仓库或抗旱服务组织代为储备,在发生旱情时能够迅速调集抽水设备投入抗旱,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发挥作用。今后要按照分级筹措、分级储备、分级管理的原则,储好、管好、用好抗旱物资,提高对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以确保抗旱继续。

5依法规范抗旱行为

长期以来,加强领导,依靠行政手段是推动抗旱工作的主要方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单靠行政推动显然是不够的。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抗旱也不例外。目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少数法律法规的个别条款对抗旱工作的有所规定,但都比较原则,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与抗旱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抗旱活动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中,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分配、抗旱指挥决策、应急动员、水量调度等抗旱行为更多的是依靠政府的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近几年的抗旱实践表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水量分配、规范用水秩序、经济补偿等各种水事问题难度越来越大,已经很难满足抗旱工作需要。《安徽省抗旱条例》已于2003年2月1日施行,其在全国抗旱防方面属第一部法律性文件。淮北市以《安徽省抗旱条例》的颁布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抗旱减灾科技知识,提高全社会减灾意识,教育人们树立法制观念,使抗旱工作更为规范和高效。

6优化配置水资源

淮北市在深入研究本地区降水、地表和地下水互相作用的转换规律基础上,通过合理调配、科学用水,使当地地表水、空中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得到了有效充分的利用,合理地配置了抗旱水源。为了能提供稳定的水源,一方面,通过水源工程建设以调节降水径流在时程和地域上变化的不适应性和随机性增加调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人工增雨,提高抗旱减灾效果。

灌溉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对农村科技创新提出了新需求。在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和补短板等方面,科技创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在“三农”领域,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提法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脉相承,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新时期农村科技创新提出了新需求。科技创新如何在改革过程中发挥核心支撑引领作用,成为当前农村科技工作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应从“增产量”向“调结构”和“提品质”转变

长期以来,为了有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要求,农业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是为粮食增产提供技术支撑。事实上,科技创新在我国实现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作物品种对提高单产的贡献率达43%,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1%,“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累计增产粮食4302万吨,13个粮食主产省增产粮食1317.86万吨,增加效益308.86亿元。

在粮食持续增产的同时,我国粮食进口规模超过1亿吨,托市收储的粮食库存水平居高不下,呈现出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怪现象。导致这一局面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粮食供求在品种结构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衡,失衡矛盾主要体现在供给侧。因此未来不能再单纯以农产品产量来判断农业发展是否成功,还要考虑提供的农产品在品种和质量上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媒体上频频出现的我国消费者抢购日本“天价大米”的新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产品供给还未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为了配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应从农产品“增产量”向“调结构”和“提品质”转变。具体思路有二:

一是在“大农业、大食物”理念指导下,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农产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在此方面,加强种业科技创新是一个重点。

二是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适应城乡居民食品结构升级的需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营销,特别是要为提高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的信任度提供有效技术手段。如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等。

二、科技创新应在“促融合”中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各种农村新业态“从无到有”

当今,产业融合已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产业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1]。它通过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等,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分解、重构和功能升级,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化。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互联网+”不断催生各种新业态,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相互融合的速度加快,现有产业边界日渐模糊甚至消失。

传统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但是,在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下,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农业不应该再笼统地划归为第一产业范围,而应从一、二、三产融合视角重新定义现代农业。以农村一、二、三产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特征,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和市场需求在农村地区整合、优化和重组,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创造出若干新业态,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近年,淘宝村在多个省区快速发展壮大,普通农户通过学习使用互联网技术,利用淘宝网等电子商务平台有效联结大市场,从单一的生产者转变为集销售商、制造商和生产商为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的形成与发展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内在要求。科技创新将为农村新业态发展提供核心动力。顺应国家“双创”发展趋势,以农村科技创业创新为切入点,培养和发展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和科技特派员等群体成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主体,通过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三、新型农技服务体系应着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降成本”提升农业竞争力

降成本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表述看,这里的“成本”主要是指农业的生产成本。目前在生产环节,抬高农业成本的主要原因包括分散经营、化肥农药过度使用以及社会化服务不足等。生产成本高,大大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的小农分散经营体系是农业生产成本高企的首要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后,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农业生产规模化后,要降低成本还必须大力发展与之配套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应着力为适度规模经营者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传统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相比,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主体以及服务方式上均有所创新。首先,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应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主体比一家一户的小农户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更强烈,接受能力也更强。其次,在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提供现代农业技术的服务方主要包括科技特派员、大学与科研院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主体,他们能够为农技需求方提供更专业有效的农技服务。在此基础上,改变公益性无偿服务的技术提供模式,以市场机制为纽带,科技特派员等农技供给方通过创业型服务等新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技需求方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同促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四、科技创新应成为发展绿色农业的核心动力,着力补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短板”

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期国家发展基本战略方向。尽管“十二五”期间农业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但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仍是滞后的,成为“四化”同步的“短板”。造成“短板”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目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农业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这种不可持续性突出表现为地下水超采、耕地重金属污染以及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等问题。另一方面,农业竞争力弱。由于我国劳动生产率低、人工成本较之其他国家明显偏高,加之生产规模小,使得我国农业竞争力处于劣势。因此,只有通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采用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确保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的非价格竞争力,才能确保我国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2]。

为此,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和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科技创新应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一是建立农业资源有效保护、高效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二是探索形成改善农业环境的技术路径,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和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技术研发推广,积极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明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学习时报,2015-08-17.

[2]叶兴庆.多措并举,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中国财经报,2016-02-05.

作者:傅晋华 单位: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第二篇:农业科技创新研究

摘要:

科技创新是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五”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农业创新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农业的发展。科技创新处于前沿阵地,科技工作者站在第一线,应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的情怀、科技创新的魅力和勇往直前的活力。深化改革,强化农业科技管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思考

科技创新是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第一动力,要历尽千辛,拼搏进取,不断催生出更多具有水平高,带动性强,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和引改创新成果,并在重要领域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一、深刻认识科技创新重大战略意义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要不断解放思想,推陈出新,不断研究与实践,推出新思想、新成果、新技术,以适应与时俱进的需要。在我国农业六十多年的发展中,依靠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1、我国从“十五”以来,深化改革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粗放经营向产业化生产方式转化,人均耕地占世界不到1/10,粮食产出量占世界1/4,解决了温饱并步入国内外粮食市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十一年增产。2013年可达12039亿斤,2014年达到12142亿斤,“十二五”期间,粮食产量5年超过11000亿斤。目前,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50公斤,为世界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贡献。

2、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了科技事业发展,全国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科技创新组织形态。

3、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将近7000元,比2010年增长3000元。农民人均收入9892元,比2010年增加4000元。

4、农业现代化加速,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6%;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已完全实现了更新换代;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标志着农业生产方式已由人畜力转为以机械作业为主;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0%,我国已由卖原字号农产品进入加工转为成品新阶段。

二、我国农业科技创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农业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农业的发展。

1、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弱,多是跟踪型、引进型和模仿型。目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等方面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接近50%,低于发达国家的65-85%以上。资源利用率在20%左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7%,科研、教育、推广三个衔接不好,影响整体推广合力。

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6%,远低于发达国家,城乡科技发展差距较大,基层科技发展难以满足需要。4、科技投入不足又不集中。西方国家已超过占GDP的5%,我国只占0.2%。5、农业科技人才短缺。我国4亿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50%以上。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特别是创新团队中领军人物奇缺,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提高科技创新力度的需要。

三、要有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1、要弘扬中华民族创新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发明创造光荣历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问世,不仅对我国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全人类做出了创新贡献。中国“四大名著”经久不衰,影响着几代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这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从我国的历史发明和文学创作,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要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推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2、爱国情怀是激发科技创新的力源。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祖国经济发展与腾飞在科研的第一线不怕挫折,坚持不懈、努力拼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中先后提出水稻三系、两系育种方法,创造了大面积增产,并研究与开发超级种植技术,亩产达到900公斤,取得巨大经济效益,为我国及世界粮食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被尊称为“水稻杂交之父”。

3、神圣使命是科技创新不竭的动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实现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要聚集中华民族之力,为建党100周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建国10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科技创新处于前沿阵地,科技工作者站在第一线,应展现自强不息的动力,展现科技创新的魅力,展现勇往直前的活力,为完成神圣使命作出贡献。

四、深化改革

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农业科技管理是规范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具有用人、指导、组织、协调、服务等功能。通过计划、用人这个中心,有效地发挥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基本要素作用。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攻坚克难的科学研究工程,在党的科技方针指引下,不断深化科技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科技管理,筑起良好外部创新环境,保障实现出成果、出人才的奋斗目标。

1、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深化科技改革的驱动下,国家科技部、省(市)科技厅应建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统筹科技创新组织领导,解决政出多门,低效率浪费问题。国家和政府或生态集中区域均成立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组织,落实科技创新有关事宜。要促进产、学、研,将科研、推广、开发转化三者建立实质的联合形式,用制度明确各自权责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要建立市场、企业、科研、推广、转化单位协作,形成合作互利链条,增强为农业发展服务的合力。

2、要科学的选定农业科技创新专题。正确选择专题,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必须依据:第一是党中央指出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改创新。第二是按照农业科研分类,国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开展应用研究;省级科研院(所)以应用研究为主,有条件的开展基础研究;市级以技术开发研究为主,积极开展应用研究。第三是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总体要求:立足基本国情,遵循科技规律,把保证粮食安全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联合协作,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要把握即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领域占领位置,又要从现实需要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第四农业科技创新专题选择,必须要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国内外科技动态。要具备开题的人、财、物的条件,要具有研究工作基础。创新题目经过专家论证,上级审批。选定题目,要严格按操作规范组织实施,课题结束时,要经过专家及上级部门验收。

3、创新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是在科技创新中产生的新生事物,他的组建首要是:根据专题特点,选择具有较高专业研究水平,刻苦钻研工作精神,善于团结、指挥作战的领军人才。团队组建是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结合的科技人员结构,技术以高级职称为主高中初结合,学科结构要求以专题研究专业为主,吸收不同专业参加,形成一个合力结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用专家或与其它科研、院校、企业等相关单位合作。对团队整体素质要求应具备不负使命,敢于担当,拼搏进取,夺取科技高地,为促进农业科学,农业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团队依托单位接受科技创新中心直接管理,要以县农科所、推广站为中心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开发、推广和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团队。建立与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对接机制,解决权责利分成问题,要求团队成员要有使命感和紧迫感。要解决基层推广科技人员、经费不足、工作条件差、服务手段落后和待遇低等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更新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基础科技人员和农民科技骨干积极性,为三农发展做出贡献。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人才。必须要建一支精干的引领农业科技发展的学科带头人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尽快形成具有战略视野,通晓业务,了解世界,擅长管理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

4、构筑科技创新良好外部环境。以专题拨款为主,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要保证创新经费专款专用,杜绝经费截流、挪用、占用以外的科技支出。审计部门、主管单位加强监督检查;农业科技创新实现规范化管理,包括科技法制管理、科技管理制度、标准化管理等,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对于玩弄权术,无视法规,必须惩处。对于无法可依的要完善法规建设。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管,维护科技创新正常运行;要为农业科技活动,提供必要实验室(场),示范基地、必备研究手段和仪器设备。保证创新工作有序运转。

参考文献:

[1]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2):04-07

[2]韩长赋.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农业改革发展成就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2015年10月10日

[3]孙科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甘肃科技,2010(20):1-2,17

[4]华树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题,2012(12):18-19

[5]万春雷.市场条件下农技推广创新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4(4):27-28

作者:李茉莉 岳铭鉴 单位: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第三篇:海洋农业科技创新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海洋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章以省为例,从发展海洋农业视角,分析了科技创新在海洋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揭示海洋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从拓宽海洋农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等方面探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路,以更好地推动海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海洋农业;科技创新

所谓海洋农业是指以海水资源、沿海滩涂资源以及耐海水植物为劳动对象的特殊农业。包括海洋动物捕捞和养殖业、海洋植物种植栽培业(如海藻种植、红树林栽培等)。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农业飞跃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海洋农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省是海洋农业大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提高海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近年来最为迫切的任务。

一、科技创新在海洋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科技创新促进海洋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海洋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与进步。科技的创新能够集聚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开展海洋农业科技攻关,可以促进传统海洋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渔业水域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海洋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延伸海洋农业产业链,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海洋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态渔业的关键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进入渔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阶段,渔业现代化是海洋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渔业现代化标志之一是发展生态渔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生态渔业的关键。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化和调整渔业养殖结构,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养殖与加工方式,实现渔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从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优化膳食结构,提高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促进生态渔业发展。

(三)科技创新是提高渔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21世纪是海洋开发的新时代,我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提高海洋农业的综合实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向科技要资源,向科技要产量,向科技要效益。组织产学研团队,做好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和设施,扩大集成示范,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使我国尽快步入世界海洋强国之列。

(四)科技创新为海洋农业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而科技创新有利于通过技术的研发,发展海水灌溉农业,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类水资源、可耕地和粮食三大危机。另外,可促淤造陆、减缓海水对海岸土地侵蚀,还可减轻工业和养殖业对沿海滩涂和近海造成的污染,并能大量吸收CO2,减轻温室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二、海洋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渔业科技创新加大了支持与引导,科技创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与海洋农业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是滞后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科技创新能力弱

纵观全国海洋经济发达的省份看,均有强大的海洋院(系)作为强劲的科技力量和人才支持。据统计,2011年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2.8万人,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545个,但是从事海洋渔业科研及教育机构仅33家,如海洋科学水产研究院、大连海洋大学等,且这些机构分属不同条块,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管理,其科技创新力量分散、技术合作交流比较少、全方位的渔业科技支撑体系还不健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自主原创性的成果少。尤其缺乏保护海洋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缓解渔业资源衰退的综合应用技术,难以形成合力突破海洋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导致发展后劲不强。

(二)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高

从目前的体制、机制看,由于对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因此影响渔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得渔业科技人员往往对科技研发重视,而轻视成果转化工作。部分海洋渔业科技人员还没有走出实验室,不少成果仍停留在实验室或处于阶段性成果,造成渔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弱,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技术成果产业化程度低,使开发研制出的技术成果的价值没有很好得以体现和发挥作用。

(三)基层科技推广队伍较薄弱

实践证明,在新品种引进繁育、示范推广、科技入户、技术培训、提升渔业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技术推广队伍起着重要纽带作用。但是省目前县、乡等基层水产推广队伍与体系、机制还较薄弱,渔业培训机构少且不健全,仅与山东省相比,省推广机构偏少(379个),约为山东省水产推广机构总数(1197个)的1/3,尤其是县级及以下的站点,省共为366个,明显少于山东省的1181个基层站点。从比例上看,省省级和地级站点占总体比例较大,约占4%,对比而言,山东省仅占1%的比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省的基层水产推广机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目前占79%的比例,距离山东88%的比例还有较为明显的差距[1]。具体情况如图1(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3》整理)所示:另外,渔业技术推广专业人员不足,特别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推广专家及中青年技术人员更少。据统计,2012年省技术推广人员为1024人,而山东省拥有3800人左右的队伍,并且具有高级和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约为1100人,占总体29%的比例。从学历上看,省有674名渔业技术推广人员具有大专及本科以上的学历,约占总体人员的79%,而山东约有2413名渔业技术推广人员,占85%的比例。由于的技术人员,特别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推广专家及中青年技术人员更少,出现了断层,再加上推广方式单一、培训手段落后、推广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渔民本身文化素质又相对较低、对新技术与新成果的吸纳能力不强,使得先进技术推广受到影响。可见,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人员学历、职称结构方面,省基层科技推广队伍较薄弱,远不能适应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

(四)科技资金投入不足

据了解,挪威每年拿出整个海洋渔业产值的5%作为渔业科技方面的投入,而我国则严重不足。仅以省大连市为例,2011年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722.0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占279.64亿元,贡献率超过1/3,但全市每年在海洋渔业方面的投入不足传统陆地农业的1/10[2],海洋渔业科技投入更是捉襟见肘,使一些很有开发前景的成果因缺少资金而坐失良机,影响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高新技术含量的提高。

(五)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海洋农业领域的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高校科研院(所)还存在注重论文、专利和获奖等,强调学术性和理论性,忽视应用性和实用性。结果使一些研究成果与市场脱节、与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仍有较大差距,而企业需要的恰恰是应用性和实用性,从而导致双方合作积极性不高、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方式松散、合作成果绩效未得到广泛应用等问题[3],极大地制约了海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海洋农业发展的思考

(一)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

由于科技创新具有长期性和风险性,加上海洋农业产业的特殊性,科技创新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保障。作为海洋农业大省,省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完善金融、税收政策,鼓励各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信贷政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制定适合海洋产业资金需求特点的贷款期限、利率和偿还方式,简化贷款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对海洋农业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担保,尤其是重点扶持科技创新。应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农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形成多元化、多渠道海洋农业投融资格局。

(二)发展低碳增殖渔业,加强海洋牧场建设

海洋牧场的建设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生态建设工程,海洋牧场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作用。应加大对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渔业科技对低碳增殖渔业、海洋牧场建设的支撑作用。科学确定增殖放流品种和增殖放流规模,多放流科技含量大与经济、营养价值高的海珍品,如鲍鱼、魁蚶的浅海筏式养殖,鲍鱼、海参、海胆、扇贝、牡蛎、魁蚶的底播增殖和鲍鱼的工厂化养殖,以及牙鲆鱼室内养殖等,形成养殖品种由过去品种单一向品种多元化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养成技术向高难度发展。在大连海域和长山群岛,应重点搞好人工鱼礁的规划设计、选址选型、效果评价等基础工作,利用海底进行人工投苗、人工投石等措施,完善海洋牧场建设和管护制度建设。以有效增加水生环境生物多样性,降解水体富营养化,缓解水域“沙漠化”,改善海洋生物栖息环境,使沿海与海洋生态资源系统达到平衡,耕洋牧海,实现海洋农牧化[4]。

(三)培养高素质海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要积极创造条件,为科学技术人员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改善其待遇及生活条件。加快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海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要建立激励机制,并通过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与实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以发挥人才优势、资源配置和人才互补优势,开展技术攻关,加速海洋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加大海洋农业扶持力度

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十分重要。今后,一是要在现有投入基础上,结合财政收入比例,加大对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的投入,向能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二是各级渔业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地方财政支持。三是努力吸引外国财团、跨国公司的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开发、滨海旅游项目、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与推广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五)提高海洋科学技术水平

强调,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因此,要搞好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加强海洋科技能力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重点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尤其要推进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亟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

(六)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

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渔业的核心问题,离不开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面对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捕捞比较效益日益下降的实际问题,要合理规划与布局生产规模、生产方式、养殖品种、捕捞生产及加工流通等环节。建议如下:一是要加强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和优势品种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名优珍品和经济价值高的新优良品种,全面提高海水养殖业运行质量和水平。二是对于水产品加工业,下一步要向精深发展。调查中了解到大连市正在推进投资额10亿元以上渔业产业化项目———辽渔、天宝食品、壹桥苗业建设。新改扩建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加工能力1000吨以上的渔业龙头企业有20家。三是要调整海洋捕捞的生产结构,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向外海、深海发展,缓解近海渔业资源压力,加快实现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的转变。四是增强企业主市场意识,注重品牌打造和规模生产,把产品真正做大、做强,丰富国内外市场水产品品种,完善水产品流通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作用,将渔业生产、加工流通和渔业服务业有机组合、衔接,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发展。五是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及采取的措施,逐项抓好落实。将水产品加工业产业化水平、规模进一步提高,为增强海洋渔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支撑[5]。

(七)建立海洋农业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

产学研结合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产学研结合形式往往以科研项目、技术专利为依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如山东青岛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协同创新开发机制,积极提升企业自身科研创新水平。其2013年示范项目单位自主创新平台数量达到28个,共申请专利10余项、科技成果鉴定5项,获得科技奖励2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项。集中在新型海洋生物材料领域、新型海洋生物制品领域、健康高效养殖领域8个市级海洋特色产业园主导产业海洋业务收入约700亿元[6]。所以当前应学习其成功经验,加强海洋农业科技产学研结合体系建设,以海洋水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海洋农业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配置社会资源,满足产学研各方的利益,步入良性循环,带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4-29.

[2]鹿丽,周洁明,闫叙.促进渔业发展的渔业科技创新的浅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4-16.

[3]何爽,谢富纪.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29-32.

[4]汤天滋,王文翰.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J].海洋科学,2002(6):30-32.

[5]孙建富,吕丹凤,王博.“十二五”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2012(6):69-7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