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工程师论文范文

工程师论文范文

工程师论文

工程师论文范文第1篇

1.研究问题。继续工程教育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延续与发展十分重要,现有研究却鲜有提及论述继续工程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表现卓越之间的基本关系,此外继续工程教育对工程师职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多是采用样本不完备的描述性数据以及对工程师的访谈质性研究,鲜有相关性实证分析。因此,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下: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水平是否受其继续工程教育情况影响?2.相关概念界定。(1)职业发展。本研究中的职业发展水平衡量标准包括年收入增幅,控制参加工作时的收入,从而将薪资收入水平的增量作为考察的对象;此外,将职称的升迁,即晋升为高级工程师职称的年限作为另一个评价指标,从而更客观地考察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情况。选择“收入”和“职称晋升速度”作为衡量指标,是因为它们一直是学术界关于职业胜任力的普遍使用的指标。(2)继续工程教育。国内外对于继续工程教育类型的研究可以按五个不同的角度来划分:第一是按继续工程教育的办学主体来划分。发达国家继续工程教育办学机构大致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高等院校、企业、社会团体以及私人机构。E.Charles和Jr.Baukal进一步将办学主体分为内部提供者(企业本身),外部提供者(高等院校、专业行会组织、教育商业提供商、政府),以及混合提供者(内部和外部提供者的结合)[7]。第二是按继续工程教育的内容来划分。美国继续工程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类:知识更新、管理方面的课程、为改变职业或工作岗位而进行的学习[8]。其中,知识更新是主要类型,管理方面课程针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自身需要或工作转向管理工作而学习,第三类主要指开发类学习。D.J.Ball和R.Wilmshurst将继续工程教育分为硬能力增长和软能力提升[9]。硬能力主要包括语言、专业知识、计算机、专业技能等,软能力指竞争力的提升,包括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第三是按继续工程教育的企业入职时间来划分。WillettsJohn将继续工程教育划分为入职培训、职业发展中培训和开发培训[10]。入职培训分为特殊定制课程(对新员工的培训)和通识课程(除职业相关的信息传递课程),且后者更受受训者们喜爱;职业发展中的培训多针对先进知识的学习、管理能力等的培养;开发培训多是在入职一定年限后进入高层的培训。第四是按继续工程教育对象划分,包括管理人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层员工培训和新员工培训,不同的对象培训的内容侧重点、注重考察的技能有所区别。第五是按培训时间划分,分为全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或短期培训、长期培训(一般为3个月以上)与学历教育[11]。本文中的“继续工程教育”,包括针对工程师当前工作相关的“在职培训”、针对工程师未来职业相关的“在职学历教育”以及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目标的企业学习、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能力拓展开发项目”。基于文献综述,本文研究两种不同划分标准的继续工程教育,即分别按办学主体和培训内容三个维度将继续工程教育进行细化。3.问卷发放与数据搜集。清华大学“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工程师成长机制研究”课题组,2012年8月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协助下,曾先后前往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国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等6家装备制造业公司发放问卷,2013年课题组对已收回的调查数据进行了简单的清理统计,共有2273份有效问卷,此即本研究的数据来源。4.实证模型。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研究工程师的继续工程教育与其职业发展的关系。首先是采用最小二乘法(OLS),探究接受不同类型的继续工程教育的时间长短对工程师职业发展的影响。由于在1992年之后国家不再对毕业的学生进行统一工作分配,工程师开始根据自己的能力、表现等自谋职业,不同能力的工程师进入了不同业绩与规模的企业,而不同水平的企业会提供不同数量与质量的继续工程教育,所以工程师是否接受不同类型的培训存在明显的自选择性。为了解决这种内生性问题,本研究采用的第二种方法是倾向分数配对法(PropensityScoreMatching,PSM)模型,基于工程师接受不同类型的继续工程教育的倾向分数函数进行配对回归。倾向分数配对法是利用观测数据(而非实验数据)通过构造对照组来解决自选择偏误问题,从没有接受继续工程教育的人群中找出一组人使得这组人在主要特征(接受工程教育的概率)与接受继续工程教育的人群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构造一个虚拟的对照组[12]。接受继续工程教育的群体与虚拟的对照组之间在职业发展上的差异即被认为是继续工程教育的影响。

二、数据

在“卓越工程师计划”调查问卷调查结果中,考察了2273名工程师在2010年~2012年三年中参加的在职培训或教育项目的情况(参见表2、表3),其中共有11种培训方式。根据问卷,工程师继续工程教育的变量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工程师参与培训的总天数,用来研究培训时间的长短是否会影响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水平;其次为是否接受不同类型培训的虚拟变量;再次是接受不同类型培训的时间长短是否会影响工程师的职业发展。由表2可见,培训与继续工程教育现在已引起了企业与工程师共同的关注,接受过在职培训或教育项目的工程师已经占到了样本的近2/3。在接受过不同类型的培训的工程师中,加权之后得出平均的培训天数达29.3天。另外个人接受培训的最长时间总计可达到1447天,而最短的培训天数只有1天。由表3可以看出,工程师参加专业知识类的培训比通识技能类的培训要多;接受过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的工程师比例仅为5.68%,公司提供的培训参与的人数最多,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样本都参加过由公司提供的新员工入职培训等,而在职的学历学位教育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且人数名额有限。

三、数据分析结果

1.线性回归结果(OLS)。表4展示了工程师收入水平与接受不同类型培训的时间长短的线性回归结果,工程师收入水平为因变量。第一大栏报告了关键自变量为参加培训总时间的回归系数,第二大栏报告了关键自变量为参加通识技能类培训时间的回归系数,第三大栏报告了关键自变量为参加专业知识类培训时间的回归系数,第四大栏报告了关键自变量为参加公司提供的培训的回归系数,第五大栏报告了关键自变量为参加第三方提供培训时间的回归系数,第六大栏报告了关键自变量为参加学校提供培训时间的回归系数。每一大栏的第一行为对总样本的分析结果,后面各行是针对各子样本的分析结果。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其他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标准差及p检验值均不做汇报。整体来说,所有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均大于0.2,P值检验均小于0.00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具体结果如下:整体而言,工程师接受继续工程教育的总天数的长短对其收入水平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按照性别分类研究可得,女性工程师接受继续工程教育的总天数对其收入水平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即时间越长,收入越高,男性工程师则不显著;按照参加工作年代来分,1980~1991年及2000年之后工作的工程师接受继续工程教育的总天数对其收入水平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即时间越长,收入越高。工程师接受通识技能类培训的时间、1980~1991年及2000年之后参加工作的工程师以及专业技术岗位的工程师接受通识技能类培训的总天数和接受通识技能类培训对工程师收入水平有显著的正影响,即时间越长,收入越高。工程师接受专业知识类培训的时间、1980~1991年及2000年之后工作的工程师以及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参加专业知识类培训的时间对其收入水平有显著的正影响,即专业类培训时间越长,工资收入越高。工程师总体样本以及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工程师接受公司提供培训的时间对其收入水平有显著的正影响,即时间越长,工资收入越高;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工程师接受第三方提供培训的时间对其收入水平有显著的正影响;工程师接受大学提供培训(在职学历教育)的时间对其收入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表5报告了高级工程师职称晋升时间对培训的线性回归系数。表格结构同表4。整体而言,工程师接受继续工程教育的总天数的长短、按照性别分类对其晋升高级工程师职称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而1980~1991年和1992~1999年参加工作的工程师接受培训的时间与其晋升高级工程师职称有显著相关性,即培训时间越长,晋升所需时间越短。工程师总体样本、1980~1991年及1992~1999年参加工作、专业技术岗位的工程师接受通识技能类培训的时间对其晋升高级工程师有显著相关性;工程师总体样本接受专业知识类培训时间对其晋升高级工程师职称并没有显著相关性,而1980~1991年参加工作及管理岗位的工程师接受此类培训的时间与其晋升高级工程师职称有显著相关性,即培训时间越长,晋升所需时间越短。工程师总体样本接受由公司提供培训和大学提供的在职学历教育时间与其晋升高级工程师职称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接受第三方提供的培训对高工晋升有显著相关性;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工程师接受三类培训的时间与其晋升高级工程师职称有显著的相关性,即培训时间越长,晋升所需时间越短。2.倾向分数配对法(PSM)结果。表5为运用倾向分数配对法与线性回归方法的结果比较,将不同类型的继续工程教育设为虚拟变量(是否参加培训),通过配对之前、配对之后和线性回归三个结果来深入探讨从而减少自选择问题引起的结果的偏差。由表6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参加培训的总体样本中,OLS与配对之后结果皆显著为正,说明是否参加培训是显著影响工程师收入水平的提升;参加通识技能类培训和由第三方提供的培训在OLS中回归结果都显著为正,但是在配对之后显著性影响消失,说明其存在自选择问题,引起收入显著差异的原因不是是否参加此类培训,而是能力更强、收入更高的人更有机会参加通识技能类培训;参加专业知识类培训的工程师和由公司提供的培训在OLS回归结果中对收入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配对之后存在显著的正影响,说明这两类培训对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有显著正影响;在OLS结果和配对之后由学校提供的在职学历教育都对工程师收入水平均没有显著影响。在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工程师分样本中,是否参加培训、通识技能类培训和由第三方提供的培训对工程师收入水平在OLS中回归结果都为正面显著,但是在配对之后显著性影响消失,说明其存在较严重的自选择偏误问题,引起收入显著差异的原因不是是否参加此类培训,而是能力更强、收入更高的人更有机会参加通识技能类培训;专业知识类培训、由公司提供的培训和由大学提供的在职学历教育在OLS结果和配对之后均对收入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在1992年之后参加工作的工程师分样本中:是否参加培训在OLS和配对之后的结果均为显著正影响,说明是否参加培训是影响工程师收入水平的因素;是否参加通识技能类培训、专业知识类培训和由学校提供的培训在配对前后结果均不存在显著影响;是否参加公司提供的培训在OLS回归结果中对收入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配对之后产生显著正影响,说明收入水平的增加有参加此类培训的原因;是否参加由第三方提供的培训在OLS中回归结果为正显著,但是在配对之后显著性影响消失,说明其存在自选择问题,引起收入显著差异的原因不是是否参加此类培训,而是能力更强、收入更高的人更有机会参加通识技能类培训。由对全样本的平衡性检验可得,协变量在配对之后的差异显著性消失,配对的结果有效;倾向分数的重叠部分足够充分,配对有效。

四、讨论

工程师论文范文第2篇

1.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受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由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两部分组成。由于我国高校长期受“知识传授型”固有教育观念的影响,一直沿袭闭门式的办学模式,没有树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的办学理念。其次是没有设立固定的毕业实习基地,实践环节受到校企实践基地条件的限制,使得“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思想占了主导地位,认为高校主要是培养高层次、研究型的人才,而忽视了培养应用型的及能解决企业实际生产、运行中技术难题的工程人才。

2.本科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主动。

工科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专业选择、课程选修、参与科研项目、科技大赛科研团队及实习基地选择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我校办学常规:学校是主体,给出安排,学生是客体,按部就班的做。特别是在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没有留给学生考虑自身发展、对专业学习提升及就业方向的自主选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兴趣。

3.教师的主动性发挥存在相对短视的行为。

毕业设计应参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程项目设计、科研项目。毕业设计题目可以是教师拟定的与专业相关的最新科研、设计项目的研究,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尽管高校教师都已认识到“产学研”合作项目教学的重要性,目前也有一部分教师已在实践,但要突破固有的执教理念和教学方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一些教师或因条件有限不易尝试;或担心失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不了科技服务项目而要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其结果使得教师很少主动地将“产学研”的合作理念和研究方法运用到毕业设计中去。这些人为因素扩大了毕业设计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的难度,也很难迅速地将“产学研”项目、校企合作等先进的理论与创新思维纳入到现有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当中。

4.学校参与社会、企业合作的内在牵动力不足。

一方面双方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平台,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运行成本大、费用高、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学校要进行深入、大力度的体制改革,需要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学校认为发展高等教育和培养人才所需的经费更多的是政府行为,自我发展少、风险意识较强。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许多产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主动和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积极性不高,企业参与度不够。而学校在教学任务饱满、科研任务重的情况下,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谋求自身发展的主动性不强烈。

5.工程实践教育场所缺少。

“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应用型工程师,要求在本专业方向有一定的实习经验,这就显现了教学型工科大学存在实践场地有限、资金匮乏等问题,大学生很难在校内拥有稳定的实习实践场所。

二、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和途径

1.教学改革的目标。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任务是以建筑为主要对象,在充分利用自然能源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环境与能源利用工程技术去创造适合人类生活与工作的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的建筑环境和满足产品生产与科学实验要求的工艺环境,以及特殊应用领域的人工环境。针对本专业的特征,在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训练、培养工程意识与综合能力,为企业培养在工业一线生产工作、在工程技术应用领域具有特长的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

2.教学改革的思路。

以本专业教学改革目标为准绳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修订,将七个学期的学分分配为:第一学期22学分、第二学期29.5学分、第三学期30学分、第四学期22.5学分、第五学期14学分、第六学期14学分、第七学期13学分、第八学期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第七学期课程比较少,我们尝试在第七学期后半段进行毕业设计的开题工作,同时加快专业课程进度。在课程结束与毕业设计开始之前,进行两个月的毕业实习,让学生带着设计专题体验企业生产运行过程。通过参与多项工程类课题,让学生对企业目前工程环节的难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学生可以确立自己的毕业设计研究方向。在第3~6学期也就是大二、大三阶段,学生可以参加教师工程类科研课题,承担基础科研任务,熟悉企业的管理、工艺环节,作为毕业设计的前期工作,完成部分毕业设计的重点章节。大四阶段,对毕业设计做最后设计方案的修改,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这种教学日程安排,既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着重强调学生毕业设计以工程实际应用为导向或与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让学生毕业设计能够尽量的贴近实际,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与质量监控。

3.教学改革的途径。

工程师论文范文第3篇

对比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和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软件工程教学离培养一个卓越的软件工程师仍相距甚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实践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突出表现在:

1.1实践教学理念不清

当前很多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设置只注重理论课程的系统性和一致性。对于实践课程不重视,相关教学理念不清晰,实践内容缺乏对产业实际应用的针对性,因此很难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1.2缺乏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现有软件工程实践课程各自为政,分散教学。部分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不仅老旧,而且存在重复,更多反映企业真实需求的实践无法得到体现,整个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也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工程化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1.3实践教学方法单一

现有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多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实验验证层面,缺乏对软件真实案例的教学。同时整个教学过程仍主要通过“教师教,学生学”的惯性模式,缺乏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等教学模式,忽略了在实践中对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4专业实践考核方式不合理

当前软件工程实践考核主要基于个人运行程序和检查文档两种手段,在此基础上给出每位同学的实践成绩。这种方式看似公平,其实不然。由于考核体系单一,考核指标粗放,无法体现软件工程教育的专业特点,也就无法准确地反映对学生能力化培养的实际效果。

1.5缺乏一支具有行业工程背景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团队

现有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师都是来自高校且多各自为政,在教学经验和教学方式上缺乏必要的沟通协作,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教学团队,同时部分教师自身的工程能力不强,一线队伍中“双师型”教师人才严重匮乏。没有一支合格的专业教师队伍也就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卓越软件工程师。综上所述,现有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专业培养要求,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前的一个迫切需求。对此,自2011年起,作为“211”高校的安徽大学在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对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探索,并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本文就是在对已有部分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形成。

2“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学院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拥有计算机国家重点学科的单位,其下设的软件工程专业为国家一级硕士学位点,近些年为我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尽管如此,我院软件工程实践教育同样面临着前述的困境。针对现有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并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自2011年起,我院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2.1提出面向工程的实践教学理念

当前的软件工程专业只注重理论课程教育,对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动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较差。对此,我院软件工程专业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中注重“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提出面向工程的实践教学理念。其核心是: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将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点和软件产业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工程化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将上述理念贯穿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始终,通过全面改进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实践教学体系、改进实践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化考核方式、建立创新型实践教学团队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让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为将来走出校门,成为一名满足软件企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建立基于CDIO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现有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够完善,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统一规划和过程化管理,因此难以达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对此,我院在前述面向工程的实践教学理念指导下,将体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CDIO思想引入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中,构建基于CDIO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所谓的CDIO是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其核心思想在于以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发到运行改良乃至最终废弃的生命全过程指导工程教学过程,并系统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评测等众多标准。具体来说,我院以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以CDIO提出的4类一级能力、17组二级能力以及73种具体能力为培养依据,对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分阶段的整体规划。本科阶段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型课程设计、院内实训和企业实习四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验证性实验为与专业课程配套的基础性实验,此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能力;第二阶段:综合型课程设计是将内容紧密耦合、存在内在关联的几门课程整合为一体,建立基于课程群的课程设计,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第三阶段:院内实训是由院内教师根据实际案例构建若干个标准实训课程,模拟企业开发过程,本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初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最后一个阶段为企业实习阶段,学生在前几个阶段的基础上,已具有一定的工程能力,在本阶段通过让学生进入真实的软件企业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上述分阶段的一体化培养,为学生成为一名卓越的软件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2.3采用多样化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效果差。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我院根据软件工程专业自身特点,提出采用多样化实践教学方法,重点引入面向问题驱动和案例驱动的实践教学。其中在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早期,由于学生专业知识较少,在实践教学中采用面向问题驱动的教学,以专业问题求解为主线索来组织和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突出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问题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而随着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专业实践后期,主要采用面向案例驱动的实践教学方法,即根据学生的本阶段知识水平将软件企业的真实案例抽象为大小合适的实践教学内容,要求参与实践的学生采用分组的方式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实际案例,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此外,在以上两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改变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国际上最新的翻转课堂(FlippedClass)引入实践教学中,将课堂变成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同时扩充传统“课堂”的概念,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多样化实践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2.4突出能力化的实践考核方式

考核是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的最终效果具有导向性影响。传统的基于运行程序,检查文档的单人考核方式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角度来看显然过于简单。对此,我院结合软件工程实践教育的特点,以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目标为依据,创新地提出基于CDIO的能力化考核方式。具体来说,新的考核方式从CDIO的12条检验评测标准出发,对不同阶段实践课程进行区别考核,细化每个阶段实践课程的考核内容,明确考核指标。对于第一阶段的验证性实验,由于这时的实验主要为专业基础实验,因此本阶段的考核仍以传统的单人考核方式为主,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在进入第二阶段综合型课程设计后,结合该阶段为基于课程群的实践特点,这时的考核虽仍是基于单人方式,但是考核的重点变成考核学生的个人级工程项目开发能力。从学生项目的大小、缺陷率、项目质量、进度管理等进行全面度量,并以此作为最终评分依据。另外,对于高分同学需要进行额外的程序答辩,为进入下一个阶段提前做好准备。当进入第三阶段院内实训时,由于本阶段主要通过实际案例模拟企业的实训,要求参与案例的学生组成项目组,共同进行项目的开发。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时的实践考核采用团队评分制,按照项目的进展进行分段评分,在评分时强调相关团队学生的参与性,最终的考核成绩由文档评审、程序评审、个人答辩和队内互评等多项指标按一定权值共同构成。软件工程专业实践的最后一个阶段为企业实习,它在第三阶段考核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将工程化能力和软件职业素质引入本阶段考核内容,并将企业的反馈作为学生本阶段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能力化考核。

2.5建立创新型实践教学团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学生入门、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提高教育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对培养卓越软件工程师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此,我院结合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具有专业背景的创新型实践教学团队。首先,建立一支年龄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软件工程课程组,通过集体的力量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实践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实践培养质量,突出团队教学优势。其次,积极地创造条件,提升团队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软件企业的新技术培训,定期安排教师与企业研发人员开展软件新技术和项目管理经验交流等活动,使教师获得一定的实际项目能力和经验。此外,每年至少给团队内教师提供一次参加国内外软件工程实践会议的机会,通过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沟通,让一线的教师随时掌握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最新进展,将更新的知识带入实践教学中。最后,大力引进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软件技术人员充实到实践教学团队中,建立一支校内专职实践教师和校外兼职实践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鼓励团队内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去软件企业兼职,通过参加企业实际项目的研发,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坚持聘请校外一些具有高水平或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软件工程师,参加学院本科生的专业实践教学,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和企业实习等。通过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相互学习和技能互补,共同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3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改革实施的效果

自2011年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我院软件工程专业进行试点到现在,总共涉及近500名学生,总体实施效果明显,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就业情况普遍较好。以2013年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为例,学生一致反映改革后的专业实践教育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后续的跟踪调查表明,在这批学生进入到实际的软件企业后,都能较快地融入企业项目中,不少学生甚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与此同时,企业的相关反馈也表明,我院所采取的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实践教育机制适合软件企业的需求,培养的学生在专业技能、团队协作、人际交流、项目规划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更加适合在现代软件企业中发展。

4结束语

工程师论文范文第4篇

依据南通大学自身的特色,依托长三角经济发展和南通市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校企协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优秀后备工程师为目标,循工程技术为主线,靠校企合作为手段,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支撑,达回归工程实践之重点。从2007年至今,倡导企业与学校按照新的模式培养工程师人才,变招收学生为参与培养学生,组织并实施了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计划,并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进行了如下探索与创新。

1.1创立了高校和一流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新机制

从南通大学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出发,调研南通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遴选在行业内产品技术含量高、科研实力雄厚,生产设备及管理模式先进的一流大型企业,研究论证校企协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可行性,突破现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探索面向行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机制。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全过程,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共同促进学生就业。

1.2校企协同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制度化创新设计

在校企协同培养的机制与理念下,需要对传统的工科教育模式进行创新设计。将学生专业培养从宏观上分为学校培养和企业培养两个层面,学校培养以强化基础理论教学为主、夯实专业基础;企业培养以实践教学为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基于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进一步使特色课程建设、生产实习、综合素质拓展和毕业设计等具体环节设计制度化,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新设计特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结合企业和行业对工程师素质实际需要,特设与企业实际结合的专业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聘请企业资深工程师讲授专业性强、实践性强、学校难以开设的核心技术课程,并针对现有技术难题和生产过程组织实施案例教学,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研究性教学和学习方法,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加强专业技能起到重要作用,教学效果明显。

2)面向卓越工程师能力要求的综合素质拓展创新。

开设包括人生励志篇、生产组织与管理篇、制造科学与技术篇、交流与总结篇等涵盖多方面的系列讲座,对进一步提升学生与青年教师的工程素质、工程意识、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丰富工程背景和管理经验的资深教授、高级工程技术专家的讲座,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3)制订规范、合理、安全且可操作性强的实习计划。

结合专业培养的需要,制定定点岗位实习与全厂多岗位流动实习相结合的实习计划,可满足学生对未来从事工作的兴趣需要,对培养未来工程技术人员的全面素质起到推动作用。

4)结合工厂实际生产,组织落实能符合学生培养要求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从选题论证、过程指导到答辩等诸多环节,以工厂工程师队伍为主、学校指导教师为辅共同负责,有力强化了毕业设计在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工程应用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1.3校企协同构建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从企业层面构建稳定的企业教师梯队,选择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企业的指导教师,负责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同时负责对学校青年教师的再培养工作;学校组建以老教师为主、青年教师轮流参与的教师队伍,在对学生实施培养的全过程中,完成对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逐步提升大学教师回归工程实践、服务工程需要的能力,使教师兼具工程师素养,取得对学生培养和对青年教师再培养双重教育效果;学校教师有义务培养企业年轻工程师,努力参与营造工厂科学研究、人文与管理氛围,使工程师兼具教师素质,共同构建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新型“双师型”师资队伍。

1.4以学科平台支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牢固树立大学以培养人才为宗旨,倡导一流企业为社会人才培养作贡献的理念,构建教、学、产、研系统。校企深层次产学研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和平台,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促进高校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构建寓研于教的培养模式,使校企合作平台提升到学科平台的层次。学科平台的构建对促进专业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课程体系完善和科研反哺教学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最终支撑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完善,回归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2校企协同构建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实践

2007年,南通大学选择机械工程学院为改革试点单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有限公司开始探索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从2005级300名学生中双向遴选出30名学生,成立南通大学振华港机班,实施校企协同定向培养,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促进学生就业,这种机制与模式在南通大学尚属首次。作为校企合作单位的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港机”)是世界著名企业上海振华重工集团下属生产基地之一,主要从事港机钢结构生产、总装、调试、发运以及钢桥、大型龙门吊、浮吊以及船舶配套件等海洋重型装备的研发与制造。公司先后参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工业与信息化产业部产业技术创新计划等几十项研究课题,并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数十项。其中参与的:“ZPMC新一代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关键技术研制平台建设”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海上重型装备全回转浮吊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经校企双方专家共同研讨,制订了面向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机械工程师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增设了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接轨的课程。2008年上半年组织该批学生到企业进行了认识实习,2008年暑假又组织该批学生到振华港机进行了为期1个半月的生产实习;工厂及教师团队完成了学生在企业半年的毕业设计任务,结合工厂实际题目,实施一生一题。针对公司港机钢结构装备制造的需要,开设了《钢结构力学及制造工艺》课程,共32学时;开设了《焊接结构工艺实践》,为期1周,由振华港机和学校共同实施组织完成。为适应振华公司面向进军海洋工程市场的需求,南通大学通过中远川崎公司邀请日本川崎造船株式会社及其配套件公司的日籍专家来校进行8场专题讲座。总部设在南通的中远川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与日本川崎造船株式会社的合资公司,是江苏乃至全国屈指可数的一流船舶制造企业,实现了行业联合实施人才培养。

2009年6月,首次由校企联合培养的30名学生到振华集团顺利就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部分学生已经成长为企业骨干和中层管理,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积累经验,积极拓展,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校企互动,彰显了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有限公司开展了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项目研发和技术攻关。双方合作成功申报了2012年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潮间带及近海风电设备多功能安装作业船的研发及产业化”获批经费1200万元,成功申报了2009及2012年南通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大型船舶动力定位推进器的研发与制造”、“大型高效回转伸缩式装船机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共获批经费900万元。双方合作科研项目的成果“喷射流场电沉积机理及绿色环保应用”、“喷射电沉积流场主导结晶机理与绿色技术应用”荣获2011年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海洋钻井平台升降系统设计与制造”、“潮间带风电设备多功能安装作业工程船设计与制造”分别荣获2012年南通市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各一项。协助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及江苏省首台套产品;与公司共建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省级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自身发展、研究生培养、青年教师提升知识和应用能力都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以公司高端人才、学校资深教授、年轻工程师、青年教师、研究生共同构成的多层次梯队,每年定期举行学术、技术研讨会,进一步促进和完成对“双师型”队伍的培养,促进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在科研合作过程中探索构建寓研于教的培养模式,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程学》和《测试技术》等多门专业课中努力把与企业合作项目的科研思想、方法及成果纳入教学过程,让本科层次的学生及早了解技术发展前沿和趋势,尤其是让即将进入该行业的未来工程师们提前接触和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技术前沿与趋势,对于学生的专业水平、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为这些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振华港机的多名学生毕业后参与了企业的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关,获得了优秀团队的称号,体现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良好效果。帮助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理论再教育,接纳17名振华公司员工开设专科升本科的学历教育,派出学院教师参与企业文化、教育与工程技术交流等活动。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融合、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的融合。

在成功实施南通振华港机校企定向培养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总结经验,结合2010年6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新要求和新形势,2011年经过与江苏苏南重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南重工”)多次协商,挑选机械工程学院30名学生组成“08苏南重工班”开展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江苏苏南重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江苏苏南特钢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投资创办的现代化冶炼大型锻件及装备的研发、生产企业,产品主要用于船舶、电力、石油化工、冶金设备制造等领域。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和一批高端工程技术人员。2011年7月,南通大学和苏南重工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常熟市举行,双方签署了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人才培养协议,共同推进南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面启动。2011年7月,30名学生到苏南重工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生产实习,结合学生就业兴趣和工厂需求,实施生产实习定点及岗位轮训制度,这是南通大学与苏南重工开展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并倡导企业把工程师对学生指导、授课等培养环节纳入年终个人考核中。2011年9月,由南通大学与苏南重工共同开设的人才培养“08苏南重工班”特色课程班开课,特意安排三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周奠华、林尧武与白多智分别讲授《大功率低速柴油机用N80A高温合金排气阀的研制》、《柴油机半组合式特种曲轴制造技术及设备》、《大型锻件制造工艺及设备》等三门课程,各24学时,授课中实施了基于现场案例的教学,对照现场设备和制造过程讲授专业理论知识,深受学生欢迎。邀请了近20位校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人生励志篇、生产组织与管理篇、制造科学与技术篇、交流总结篇几个部分组织、安排了15场特色系列讲座,着力提升苏南重工班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毕业设计环节,机械工程学院根据南通大学毕业设计的规范和要求,结合苏南重工的实际情况,经过双方多次协商交流,共同落实了苏南重工班学生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了企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以工厂工程师为主,学校教师为辅共同负责。学生在工厂为时半年,圆满完成了在企业进行的毕业设计任务。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工作岗位要求,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和文化,为走上工作岗位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3结束语

2007年,南通大学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合作协同培养人才,形成初步培养方案,完成协同培养模式的设计;2011年,南通大学又与常熟苏南重工进行协作培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完善培养模式。经过与振华港机和苏南重工的成功实践,完成了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形成了校企协同的培养机制。协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实践能力、责任意识,沟通能力等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该模式已经逐步成为机械工程师培养的基本模式,已逐步成为南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示范和样板。结合南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经验,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改革与深化提出几点思考:

(1)目前,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最大困难在于企业的认知度与参与度不够。

迄今,政府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与约束机制强化企业的参与,以追求产品利润为目的的企业无义务履行大学生培养的职责;而教学资金短缺、无职场氛围和规模产品生产的学校又难以满足可持续性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任务。解决困难的措施在于把握企业的人才需求,倡导企业变市场普招学生为向学校定向培养学生,选择优秀学生,根据双向选择机制,各用人单位合理出具相应资金、人力和场所,减少学校教学成本;

(2)在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中,需要为同行业或相近多家企业进行特色人才培养,遴选一、二个大型企业为基础,以其他企业为补充,以形成学生成班制的培养模式。

工程师论文范文第5篇

(一)我国空管工程师的培养现状目前,我国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培训主要集中在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三所院校,采取传统的高考招生录取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方面,根据国家教育部与民航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实施教学,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验课、实习及论文[3]。由于3所院校在办学背景、办学理念及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长期未能形成统一的空管专业办学规范体系,从而导致空管人才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在当前空管用人单位日益提高人才质量标准的前提下,规范体系的缺失显然与之不相适应,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二)空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本研究认为,应当结合我国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未来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制定空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1)具有健全人格,具备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文精神,具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高素质卓越管制人才;(2)具有坚实的航空、民航、管理等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宽口径,深基础”的知识结构,能够发现和解决民航工程实践问题和科研能力的综合性人才;(3)扎实掌握空管领域专门知识与高级技能,能够从事机场、进近、区域管制、空域、流量管理及飞行情报工作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培养空管卓越工程师的实施方案

(一)重组通识和学科基础课程体系依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原有空中交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本研究重新制定了通识教育、校内学习、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方面的内容(图1);将课程分为3个阶段,学生在第1-4学期完成工科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实现“宽口径、重基础”的要求,达到“建立工程思想、拓宽知识结构”的目的,第5-6学期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校内实践性课程,达到民航局法律规章中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第7-8学期完成校外实践课程,通过与各单位的密切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注重空中交通管制技能的培养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标准,在学生毕业时保持最低184学分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压缩调整课程学时和改革学分分配比例,本研究将学生参加实践的周时数增加到56周,保证了强化管制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主要的实践内容包括,(1)48学时程序管制,实验内容包括程序管制模拟机操作、程序管制工作程序、飞行进程单使用、控制离场航空器放行间隔、简单航空器冲突管制、复杂航空器冲突管制、航空器管制责任移交、特情实验;(2)48学时雷达管制,实验内容包括雷达管制模拟机操作、雷达管制工作程序、航空器雷达识别、航空器雷达引导、航空器精密进近的引导、航空器速度控制、航空器进场排序、简单航空器冲突管制、复杂航空器冲突管制、航空器管制责任移交、特情实验;(3)48学时机场管制,实验内容包括机场管制模拟机操作、机场管制工作程序、放行许可、控制放行间隔、地面滑行实验、起落航线管制、起飞管制、着落管制、机场综合管制、恶劣天气条件机场管制、低能见度机场管制、飞行冲突的调配、飞行延误实验、特情实验、大流量机场管制;(4)64学时航行情报服务,实验内容包括航行情报信息处理系统基本操作、电报综合处理操作实践、多种通告联合撰写、航行情报信息提取飞行前资料公告操作、航行情报信息综合查询操作、航行情报信息其他功能操作、航行情报讲解服务。在增加技能实践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同时,为了促使实践教学体系化、实践教学有针对性,本研究认为,需要完善实践课程教材和辅导材料的编写,配备数量足够的模拟机设备,聘请资深管制员来校上课,以保证实践教学的精细化需要;还需要修订“空管专业学生生产实纲”和“空管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设计大纲”,落实空管岗位实践实习,鼓励毕业设计与岗位实习项目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开设研究型、创新型实验课程在校内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研究型与项目型的学习和设计型与综合型的实验项目都能够帮助学生及早发现并发展各自的兴趣、潜力及特长。校内实践教学是改革原有专业培养计划的重点,主要的综合实践环节包括:(1)64学时飞行程序课程设计,内容有飞行程序设计系统基本操作、非精密进近飞行程序设计、非精密进近障碍物评估、精密进近飞行程序设计、精密进近障碍物评估、反向飞行程序设计、直角航线设计、区域导航程序设计、离场飞行程序设计、机场最低运行标准、飞行程序设计报告撰写;(2)32学时航图课程设计,内容有手工航图制作、计算机航图制作系统实践、机场障碍物A/B型图的制作、标准仪表进离场图的制作、标准仪表进近图的制作、精密进近地形图的制作、机场地面活动图的制作、国内航线的制作与调整、国际航线的制作和优化;(3)16学时飞行计划制作,内容有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飞行剖面规划、巡航高度上当量风的计算及风的影响修正、飞行计划相关图表的使用、用简化飞行计划图标确定国内航线燃油量实验、用积分航程表制定燃油计划、无备降机场的飞行计划、目的地机场不能加油的飞行计划;(4)16学时飞行性能分析,实验内容包括飞行手册的使用、航空器使用限制分析、典型机型爬升和巡航推力表的使用、确定航路爬升所经过的地面距离计算、起飞性能和起飞航迹仿真、巡航性能表的使用、着陆性能表的使用、利用着陆性能表确定参考速度。在校内实践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采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及案例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目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董事会由中国民航局人教司、航空公司、机场及空管局等30多家民航企事业单位联合组成,校企联合培养分为3个环节完成,其中,第5-6学期采用校企教学交互的方式,在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实施阶段中邀请民航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走进校内参与讲授;第7-8学期组织学生到合作单位进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强调企业的集中培养。

三、结语

工程师论文范文第6篇

早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开始推行《莫里尔法案》,确立工程教育在大学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这是最早以政府法案方式强化校企合作的典范。2005年10月德国国际汽车制造商大陆公司(ContinentalAG)资助设立了“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GEE),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工程师的工作环境及全球化工程师的培养模式等问题,该项目具有突出企业在工程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和多方参与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两大特点。高等院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弥补学校在实践教育和职业训练计划方面的不足,为从事技术研发的教师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实现校企双赢。我国从19世纪末引入工程教育,但由于开始就缺乏与工程产业领域的密切联系而失去工程化的环境。与国外相比,国内高校工程教育中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工程人才培养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与工程实际需求脱节,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工程意识较差、工程训练缺乏、社会适应性差等问题,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后,上述情况有所好转。统计数据显示,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试点高校中,有91%的院校采取“3+1”人才培养模式,3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1年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培养,但在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符合“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要求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育体系下,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获取更多的来源于教师的引导和直接传授。尽管近年来工科院校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得到很大提升,但绝大部分教师来自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开发或工程实践的经历,这导致了他们在教学中所教授的知识偏理论化,与工程实践结合较少,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学生的专业深度和广度达不到工程实际的需要,不利于机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2.学生培养环节中实习和实践机会偏少

实践教学是工程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和推广应用。在美国大学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约占30%。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也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2012年教育部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但实际情况则不容乐观,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比例基本上只达到20%,且不同的学校相差较大。同时,配套的实验设施和实践实习基地也远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际需要。专业课程配套实验开课率较低,一般不足40%,开放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流于形式,金工实习等工程实训环节以教学型演练和模拟教学为主,学生缺少工程实际环境下的真刀真枪实践机会,专业性实习以参观为主且时间较短,很难深入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导致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很难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实践机会。

3.校内教学与工程生产实际相脱节

虽然学校为学生开设了很多理论课程,但所开设的课程要么以对口专业需要为目的,课程体系窄、专、深,要么与工程领域的生产实际结合得不够紧密,教材编写人员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经验,专业教材更新不及时,学生对于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如何应用缺乏具体的概念,使得所学的专业知识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严重打折。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实验课时不足,实验设施缺乏,更新不及时;实习环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内容安排上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全面性,导致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少,工程实践能力有所下降,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4.校企合作层次较浅,缺乏深度和广度

现行的校企合作内容比较狭隘,合作目的比较单一,缺乏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难以深入和持续合作。困扰高校的是企业参与工程人才培养环节的积极性不高,由于企业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任务,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待学生实习,学生在企业的所谓实习也只是参观实习,缺乏动手实践机会,无法接触工程应用知识。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以经济效益为目的,担心学生进入企业会影响其正常生产;另一方面担心学生参与生产实践易出现安全事故。更为主要的是,学校和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了解,未能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

二、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工程人才特别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世界各国高校多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依托企业的工程实践优势弥补高校在实践教育和训练环节的不足,国外成功的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等。国内高校多采用“3+1”培养的基本模式,细分开,还有“交替型”培养模式、继续工程教育模式、工程研究中心模式、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包括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模式、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顶岗实习模式、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实训中心模式和大学科技园模式等。在校企合作形式上,包括校企联合办学、联合组建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基地、科研项目合作和微观课程合作五大校企合作形式。针对校内师资队伍工程实践经验缺乏的情况,我校与省内外十余家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机械卓越工程师的协议,并建立了专门的培养基地,在机械卓越工程师培养中采取了“两段式、双导师制”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两段式”是指在学校和企业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践环节的两段式培养;“双导师制”是指分别给机械卓越工程师试点班的学生配置两名导师,其中校内专业指导教师由专业能力较强和具有一定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经验的老师担任,企业指导教师由承担联合培养任务的对口企业选派具有丰富工程现场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担任。

三、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思考与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确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试点学校应成立包括行业专家、工程生产一线的卓越工程师在内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委员会,根据机械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确定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方案,重构适合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要求的课程系统,课程设置侧重以工程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将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专业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确定本校培养的卓越机械工程师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和特色。根据安徽理工大学的煤炭系统行业特色,构建基于大机械观、大系统观和大集成观的机械工程知识系统,将课程体系设置为公共基础模块、公共选修模块、学科专业必修模块、跨学科专业选修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任选课程模块、课程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共9大模块。其中课程实践模块包括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工程制图实践、机械基础综合实验和电工电子综合实训;素质拓展模块是指参加或参与科技文化竞赛、才艺竞赛、社会服务等取得的奖励、表彰以及在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从业资格、发明制作、论文论著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按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和效果给予不同的学分,侧重学科交叉和工程实践与创新活动方面的引导。

2.出台配套政策,保障卓越计划的经费投入

来自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个层面的配套政策,是有效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重要保障。国家、省级教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可以为参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企业提供优惠的税收优惠政策,协调解决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前后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为“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学校可以联合企业共建集产品或技术研发、测试、教学、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科研平台,同时面向学生和企业员工开放;制定和完善卓越机械工程师师资选拔和培养计划,引导教师有效地将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鼓励教师融入校企联合体,促进成果转化;联合制定优秀学生奖励和就业帮扶政策,为学生研究生推免、创新创业、就业派遣提供帮助。企业还可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师生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鼓励优秀学生就地就业,甚至可以在经费许可的条件下为高校提供科研经费,在学校设立一批竞争性的长期项目,资助工程实践项目的开展,促进工程教育的深入改革。试点高校要加大对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专项资金及配套项目的投入,确保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平台和各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按计划建设完成,解决学生在企业培养阶段师生所需经费的维持。

3.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体

为了避免以往校企合作内容狭隘、目的单一、缺乏互惠共赢的机制等弊端,校企双方应以“双主体”的方式深度合作,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诉求,制定合作与管理机制,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同指导实践教学。通过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使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校企互相支持、互相融合、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借助于高校众多学术性高端人才及其成果解决企业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生产实践的了解,丰富其工程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深入企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实习和实践机会,增强动手能力,并可从企业导师处了掌握企业工作流程,学会如何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灵活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快速向工程师的角色转变。按照卓越机械工程师的培养方案的要求,安徽理工大学已与广东宏大爆破公司、江苏鹏飞集团、中泰国际(集团)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凯胜重工等十余家知名企业签署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共建工程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实验室和研究生工作站。利用企业先进的工艺设计和装备制造能力,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水平,同时实施了专业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工程和青年教师进企业培养工程。

4.侧重工程实践,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卓越机械工程师与传统的机械工程师在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方面不同,因而有必要改革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在专业教师的评聘与考核环节中增加在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应增加注重理论性和实践相结合,强调专业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在考核评聘方面认可并重视教师在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优先考虑参与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工作的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要改变分数决定一切的传统考核方式,从单纯的书本知识成绩向集知识、能力、素质和特色四位一体的综合评价转变。除了要具有良好的素质修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人文知识,还要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了解专业现状和前沿发展动态。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善于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并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此外,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引导各教学环节从注重学生成绩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转变,回归工程教育的本意。尤其是在实践环节的考核方面一定要从严、从实,采用双导师评分法,对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也应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应用型课题,具有明确的专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四、结束语

工程师论文范文第7篇

“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要求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5]“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定位与中国地质大学现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原“土地资源管理”虽然强调工科特色,但人才培养目标仍要求兼顾经济、法律、管理等相关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原“土地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教学实习,实习内容和要求与工程标准和行业标准仍有差距。原“土地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场所是校内或本校实习基地,“卓越计划”则提倡深入行业、企业学习。[6]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特点,而按照“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需要大幅压缩课堂授课学时,必然无法兼顾经济、法律、管理等偏文管类的课程,因此,中国地质大学提出设立“卓越计划——土地整治工程方向”,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下设的一个新方向进行建设,即仍保留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名称,但在学习和培养上侧重土地整治工程方向,侧重工程实践能力。为保持现有专业的相对稳定性,保持和发扬现有的“注重学生管理技术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专业特色,中国地质大学提出了“保持特色,双管齐下,齐头并进”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改革指导思想。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从本科二年级开始,由学生自愿选择,按照“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整治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分班。“土地资源管理”方向在保持原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强调技术型管理和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按照“卓越计划”培养要求,专注于土地利用和整治工程技术领域,系统学习和掌握土地利用和整治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土地整治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资源学、工程技术及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土地整治工程基础知识,具有测量、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信息技术应用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农业水利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以及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6]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文件明确提出“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为贯彻落实“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国地质大学在原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重新制订了“卓越计划——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本科培养方案。[7]为了使“卓越计划”培养的工程人才能够真正符合行业要求和标准,学校通过国土资源部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国土资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行业标准评审研讨会,《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行业标准》通过评审,并计划经由国土资源部。总体上看,新的培养方案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大的改革。

1.推行“校企3+1”本科学习模式“卓越计划”提倡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按照新的培养方案,学校授课内容基本全部安排在大一、大二和大三阶段,而大四阶段主要安排学生在大型矿山企业的整理复垦相关部门,基层国土资源局和省市级国土资源勘测规划设计部门,通过一年的实习能够亲身体验工程实践活动,培养其独立承担工作的能力。

2.强化工程能力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时间相对应,“卓越计划”课程设置采用“3+1”模块,即通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3个模块,另外设置1个相对独立的企业实践课程与训练模块。其中专业主干课程是专业培养的核心。“卓越计划——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本科培养方案更进一步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因此培养方案中的专业主干课程做了很大的调整。原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共有8门专业主干课,“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专业主干课调整为6门,原有侧重经济、法律、管理方面的课程改为选修课或者专业基础课,并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使其能够更加适合“卓越计划”专业的培养要求,新旧培养方案专业主干课变化见表1。

3.改革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卓越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在本科培养方案的编制中删减和压缩了部分课程,学校授课学时在整体上压缩了大约1/8规划、设计、工程类的专业课,增加1~2周课程设计与综合实习,将原有的土地调查综合实习、土地利用规划综合实习、地籍测量综合实习、土地资源利用综合实习[8]进行了调整,保留土地调查综合实习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实习,地籍测量综合实习改为整治测量综合实习,同时增加土地复垦学、农田水利学、城镇规划和土地整治,共4门课的课程设计。另外增加土地复垦综合实习,课程设计主要安排在大三进行,综合实习则安排在大四开学前2~3个月进行。

三、“卓越计划”实践基地建设

为保证“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真正实现“校企3+1”的本科学习模式,中国地质大学积极和行业单位、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专业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机制。中国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直以来强调工科特色,并且非常注重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这也为“卓越计划——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本科培养方案的实施创造了条件。目前,正式挂牌成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研基地有4个,其中3个可以作为“卓越计划”培养学生的实践单位,分别是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城市国土资源局、山西朔州市国土资源局。

1.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学研基地中煤平朔集团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资源回收率最高的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之一,集团所属的安太堡露天煤矿的开采工艺、生态条件是我国中西部矿区的缩影,其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005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中煤平朔煤业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煤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产学研基地”。2012年12月,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依托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基地项目(教高函[2012]2号,2012-2015),在原产学研基地的基础上建立“部级土地整治与测绘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未来将以该中心为依托,使学生能够深入开展土地整治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土地整治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

2.山西晋城、朔州市国土资源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山西晋城产学研基地于2007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朔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合山西省综改试验转型发展,立足国土资源领域,建设“朔州产学研基地”。通过学院与两市国土资源局对接,正式建立“卓越计划”本科生联合培养机制。国土资源局规划科、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规划测绘中心等相关科室可以接收“卓越计划”本科生参与土地利用规划、开发整理设计与施工等土地整治工程实践。

四、结束语

工程师论文范文第8篇

我校为本科生开设的数控技术系列课程涉及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设备与编程技术、特种加工、CAD/CAM技术、机械制造工程学、模具设计与制造、先进制造技术等。长期以来,受经费、任课教师的知识背景和考核标准等因素影响,该课程教学有重视软件、轻视硬件训练的倾向;国内具有高水平和突出特色的教材偏少;办学模式较为单一,缺乏自身的特色和多样化风格;实践类培养环节不能保证所有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充足的设备进行自主、创新性实验或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尽管我们承担了大量以数控技术为“使能技术”的科研课题,积累了丰富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工程经验,但在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上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局限,教学和科研的融合不能令人满意。主要问题在于教师过于重视科研,而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不乐意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成果、教学业绩,不安心从事基础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陈旧乏味,教学方式照本宣科;课堂远离科学研究氛围,科研的新成果不能应用到教学之中,科研的新动态不能融合到教学之中;教师之间科研单兵作战、各自为营,虽鼓角相闻,但交流无多。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成为一句空话。相对于传统教学科研割裂的情形,教学与科研互动在4个方面具有优化作用和先进性。

1.1教育内容

教学不是按照一本相对固定、内容庞杂的数控技术教材进行授课,而是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的理论框架为基础,将理论授课整合为结构合理、专业精深的专题讲座体系,其教学内容应是与时俱进的。

1.2教育方法

让在数控技术科研上富有学术成果的教师参加教学工作,有利于将相关领域基础理论中的知识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自然结合,形成高屋建瓴之势,真正做到深入浅出。

1.3教育分工

不是由一位特定教师承担一两个班级至少一学期的授课,而是由多名或更多的研究型教师,经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教研所长,面对更多的班级进行短时期、高水平的学术交流。

1.4教育考核

采用研究型专题写作等灵活形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核,促使教学重心向素质教育转轨,加大对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考核,加大对数控技术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分析与考核。

2基于教学科研互动的数控技术系列课程改革

实现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把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制订课程计划的基本依据,在数控技术系列课程和社会需求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使数控技术系列课程教学从基于理论向重视实践和面向行动转化。

2.1解决了教学和科研相融合的机制问题

建立了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的机制,主要包括三部分

(1)结合学科建设和教研室工作,建立任课教师的评价体制,即制定处理教学科研关系的激励政策,教师的奖励、晋职、招收研究生等均要求教学与科研并重。

(2)任课教师自身要实现教学和科研之间的融合,即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注意学生的反馈,注意与实践相结合,注意通过研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以利于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互动,有利于教师掌握当前社会的变化以及研究领域的变化。

(3)任课教师之间要实现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即形成“学科带头人”制度,以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为工作中心,数控技术的教学和科研都围绕其进行,一方面,通过相互传授和向学生传授其研究的内容,扩大团队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教学,相互听课,不断相互交流协作,互相学习,最终取得教学和科研的双赢效果。

2.2促进了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

结合课程改革和实验教学改革,结合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在引进高新技术硬件和软件的同时,将数控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引入课程教学,内化为数控技术教学内容,形成教学特色,从而使数控技术系列课程的办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交流得以加强,知识得以更新,素质得到提高。由于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教学、科研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2.3教学方式和方法迈上新台阶

自主开发了数控铣床仿真系统、数控车床仿真系统等虚拟实验系统,机械制造工程学CAI虚拟教学软件,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编程与操作等CAI课件。由于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特有的教学思想,不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以逼真的效果加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4优化数控技术核心课程,发展跨学科相关课程

从数控技术的系统性、整合性出发,减少了一些专业课的课时,将数控技术系列课程中带有共性的基础原理和方法整合、加强、优化至核心课程,尽量避免对学位课程进行过于具体的设计;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先后对本科生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机图形学、Matlab科学与计算、复杂刀具设计等课程知识的培训,尽可能地拓宽课程基础知识;打破学科壁垒,先后聘请与我院有科研合作关系的设计与艺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临床医学院的专家举办机电产品造型技术、控制电机、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人体解剖学等课程知识的讲座,使学生形成了较为灵活的思想和较为宽广的知识背景。

2.5花大力气编写高质量的特色教材和专著

如何编写和使用教材是数控技术系列课程改革面临的新问题。我校组织数控技术科研和教学的精干力量,编写了《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自动编程与操作》《数控车床自动编程与操作》《数控线切割自动编程与操作》三部拟作教材使用的专著。该系列著作的特点在于:尝试将学科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的内容糅合,内容科学合理、客观翔实;突出一个“新”字,现代化内容贯穿全书,使读者处于数控技术的发展前沿,拉近读者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距离;重视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动向,并尽可能地将这些动向反映出来;结合工程实际,融合机械设计自动化软件SolidWorks的三维特征造型技术、Matlab语言的数值计算功能,详尽地介绍数控技术CAD/CAM软件在模具和工具行业的应用;对于师生和社会读者普遍关心的数控加工技术的工艺技巧及特种加工技术等内容,也做了合理的编排。

2.6向本科生开放大型、精密科研数控设备

向本科生开放大型、精密科研设备,是在课程实践环节改革中将教学科研互动工作落到实处的一项重大举措。但这种开放不是简单的开放,而是通过拟订培养方案,提出培养措施,安排开放时间等,将其纳入专项培训、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计划中。得益于该措施,学生不但有机会接触一些高精尖的数控设备,如数控高功率横流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数控YAG固体激光器、立式数控加工中心等,一些学生还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了部分相关科研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该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数控技术教学中存在的课程理论化、实践环节简化、实践训练弱化的现状。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