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探析(5篇)范文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探析(5篇)范文

时间:2022-08-22 04:14:57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探析(5篇)

第一篇: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探析

摘要: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混凝土;材料;运输;搅拌;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处理策略,总结关键环节问题,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材料,按照相关操作流程工序科学施工,才能抑制不良的混凝土离析状况,合理控制浇筑厚度,并实施科学的振捣养护处理,来确保混凝土施工浇筑的优质质量。

1建筑施工浇筑混凝土材料选取

(1)水泥的选用。水泥的品种有很多,必须选用符合设计图纸和构件要求的水泥,每批水泥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而且还要送建材实验室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做到先检后用,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不合格的水泥和过期的水泥严禁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存放,不得混合使用。

(2)骨料的选用。混凝土的骨料是砂和石子(碎石或砾石),砂和石子进场后要送建材实验室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砂和石子要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浇筑混凝土的用砂关键是砂的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砂子太细或砂、石的含泥量和有机质过多,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级配良好干净的骨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渗性和耐久性的根本保证。

(3)水的选用。拌合混凝土的用水最好使用自来水或干净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用水量应根据实验室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骨料的含水率以及需要浇筑的部位等综合考虑。混凝土含水量少,不易振捣密实,容易产生蜂窝现象,混凝土含水量高,表面会产生泌水现象,水份蒸发后,混凝土内留下许多气孔,则混凝土的密实性差,强度低,含水量过高还会引起混凝土过大收缩,产生收缩裂缝。实践证明,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可减少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4)外加剂和掺合料的选用。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和掺合料可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性能,配制出满足使用要求的混凝土,但是,不能盲目添加,添加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必须是针对性,要事先经过试验,有质量证明书,不得使用过期无效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否则适得其反,影响混凝土的性

2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

在混凝土的搅拌以及运输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工程量,同时结合施工单位的本身设备状况,选择拌合以及运输的设备。预测出拌和以及运输设备将产生的故障以及问题,及时安排相关设备的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修理。在实际的施工中不能由于设备故障而停止浇筑,而应在保证施工当中的混凝土供应,保证工程项目的有序实施,确保施工的进度。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将混凝土拌和物拌制均匀。由于混凝土具有和易性、保水性以及粘聚性,由此便于施工。混凝土搅拌的时间要以相应的施工规范为基础,当掺加外加剂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加入粉煤灰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延长10~30s。

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关键技术

(1)全面分层。在整个结构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要做到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毕,在桩凝前再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采用此方案,结构平面尽量不宜过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进行浇筑。必要时亦可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2)分段分层。当采用全面分层方案时,浇筑强度很大,现场混凝土搅拌机、运输机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分段分层方案。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再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层。分段分层浇筑方案适用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

(3)余面分层。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三倍的情况。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由于混凝土自然形成斜面,斜面坡度为1:3,施工时混凝土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截面大,易使混凝土产生结构裂缝。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是降温和收缩。任一降温差包含水化热引起的温差和收缩当量,又都可以分解为均匀降温差和非均匀降温差两类。前者产生外约束力,它成为贯穿性裂缝的主要原因;后者引起自约束力,形成表面裂缝;只有同时控制好这两类降温差,才能减小和避免裂缝的产生。因此,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必须采取如下适当措施:尽量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即抗拉强度大,线膨胀系数小。为此选用低热硅酸盐水泥并入粉煤灰和外加的减水剂,引气、缓凝、早强等多种添加剂,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一般采用中粗砂和大粒径、级配良好的石子,在气温较高时,可在砂、石块场、运输设备上搭设简易遮阳装置或覆盖草包等隔热材料,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拌制混凝土;扩大浇筑面和散热面,减少浇筑层厚度和浇筑速度,必要时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用循环水来降低混凝土温度;在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排除污水。

(4)振捣的要求。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00cm,浇筑高度如超过300cm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所用工具有串桶或溜管等。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4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贯彻执行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准备工作,精心组织施工,严格监管,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保国.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4,(5):309-310.

[2]谭立志,仇玉领.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27):161+163.

[3]鄂宏.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

[4]陈萍.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7):109-110.

作者:吴昌来 单位: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篇: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材料检测

摘要: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质量问题始终都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如果质量不达标,建筑工程的功能也就无法充分发挥,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而对于当前以混凝土结构为主的建筑而言,水泥和混凝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对影响水泥与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检测措施。

关键词:

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检测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各种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不断涌现,也使得人们将目光更多的放在了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性上。钢筋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中最为常见的结构形式,对于水泥与混凝土材料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在施工中需要做好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监测,确保其能够达到设计施工的要求。

1水泥与混凝土材料质量影响因素

一般来讲,气候条件、温度因素以及施工技术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泥和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及性能,因此影响水泥与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施工技术人员应该立足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现阶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很容易出现气泡和裂缝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则必然会留下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材料对于混凝土的影响最为显著,其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使用功能,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材料的选择,严把材料质量关,确保材料具备相应的质量证书,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存放和使用,以保证良好的施工效果。在水泥和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裂缝问题是最为常见的病害,而引发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温度因素、应力因素、环境因素等,不过最为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以及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对于水泥等施工材料的检测工作,结合检测结果进一步强化质量控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1]。

2水泥材料的检测

对于水泥材料的检测主要集中在强度方面,在相关检测试验中,水泥胶砂硬化构件所能够承受的外部最大荷载,就是水泥的强度,而其是由水泥中蕴含的矿物成分和熟料细度所决定的。在建筑工程领域,水泥强度不仅是判断水泥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参考依据。从水泥混凝土内部抗压强度的应用层面分析,一般采用28d抗压强度来表示水泥材料的强度。通常来讲,通过相应的强度检测试验,可以对水泥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并以此为依据,对水泥材料的质量进行评估。在水泥材料检测中,需要关注几个方面的问题:

(1)检测设备,想要得到全面准确的检测数据,高质量高精准度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检测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水泥材料的检测结果,影响着评估的准确性。因此,在针对水泥材料的强度进行检测时,需要从实际需求出发,配备高质量的仪器设备,包括胶砂搅拌机、模具、抗压试验机以及抗折试验机等[2]。在对振实台进行安装的过程,必须严格依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胶砂搅拌机的叶片必须与锅壁保持适当距离,以确保水泥搅拌的均匀性;抗压夹具的上下压面必须保持光洁,避免其对于试件受压面积以及最终检测结果的影响。

(2)试验准备,在检测试验前一天,需要将水泥、水和标准砂放入到成型室内,确保试验开始时期能够处于相同的温度,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对于水泥材料而言,温度越高则硬化越快,强度也会偏高,因此,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试验过程中必须将温度控制在20℃。三是荷载控制,在进行水泥材料的抗折试验时,应该首先清除试件表面的沙粒和水分,选择气孔密集的一侧作为加荷面,另一侧则作为受拉面。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对荷载增加的速度控制在(2400±200)N/s的范围内,直到试件破坏。考虑到加荷速度对于胶砂强度的影响,应该选择微机自控压力机,减少人为误差。

3混凝土材料的检测

3.1检测准备

在进行混凝土材料检测时,需要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案。混凝土的质量监测方便必须从具体情况出发,选择具备较强针对性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手段。在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前,应该选择配比相同、工艺相近、龄期一致的混凝土作为检测总体,然后分别对其内部的每一个个体进行规划和检测,通过增加检测样本数量的方式,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对于施工单位而言,为了切实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应该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单位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结果误差。在正式检测前,还需要对待检测混凝土的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包括混凝土构件的形状、材料及配比等[3]。

3.2抗压检测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一般采用的都是回弹检测法,这种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回弹仪,对混凝土构件表面的回弹强度进行测量,结合测量结果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如果回弹数值较大,则表明混凝土的硬度加大,抗压强度也就相对更大。为了保证检测质量,在对回弹仪进行选择时,必须确保其具备“三证”,即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以及检测合格证,避免选用三无产品。在试验过程中,使用回弹仪之前需要依照相关标准,在钢钻上对回弹仪进行率定,将率定的平均值控制在78-82的范围内,同时确保其工作温度在-4℃到40℃的范围内,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在利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时,不仅可以实现对单个构件的检测,也可以实现对多个构件的批量检测。对于生产工艺、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若其材料配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等大致相同,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确保抽样率不低于30%。检测完成后,需要对得到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到相应的评定结果。实际操作中,应该尽可能选择地方测强曲线得到的针对混凝土强度数值进行测定的换算表,相比较国家标准中的测强曲线,地方标准更加切合区域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了区域本身的气候条件、工艺技术以及混凝土原材料特性等,得到的结果更加可靠,更加接近混凝土的真实强度[4]。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领域,混凝土结构是非常常见的结构形式,其质量受水泥和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建筑整体的质量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应该做好水泥与混凝土材料的检测工作,从材料的采购、存储和管理等方面,做好全面的管控工作,保证施工材料能够满足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久华.浅谈水泥混凝土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14(41):122.

[2]曹登文.探讨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1).

[3]孙晓壮.对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及控制方法的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5(18):34.

[4]景会莉.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与质量控制[J].科学导报,2015(17).

作者:李琳 屈玲玲 单位:九江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第三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现代建筑对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在目前我国很多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混凝土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与发展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更是成为了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定义、优点、以及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综合的研究,并提出了几点改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

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

近几年我国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非常好,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逐渐变得多样化,这就要求建筑行业以及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施工技术,运用先进的技术来满足人民和社会对建筑行业的高需求。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是非常重要的一员。而建筑施工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的开建、工程的后期处理以及一系列重要的施工环节来说更是不可或缺,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施工关节中的关键所在,只有将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改善,并且合理的运用到建筑施工的实践中,才能使混凝土技术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1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具体特性

1.1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概述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我国建筑行业使用次数最多的技术种类之一,它在建筑工程的建设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就是将砂石、水泥、土以及其他原料作为建筑材料,将这种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主要包括有纯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及各种钢筋建筑结构等。但是这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具体的运用和实践之中还必须注意到很多细节,才能最高效的发挥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势。

1.2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建筑特性

(1)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比其他类型的施工技术更加实用,因为混凝土结构的塑形力更强,而且结构塑成以后非常的稳定,如果具体的建筑工程需要有不同形状、规格的结构分类,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也可以优秀的完成,可塑性强是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最主要特性。

(2)建筑工程最主要的特质就是坚固耐用,而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特性与此特质完全相符,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由于其所用材料的原因,使得这种施工技术可以非常强力地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抗潮性能,而且这种结构施工技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之中会经过很多次的压实与强化工作,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较为稳定。(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国内各地都有使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材料比较常见,而且成本很低,采集起来非常的方便,这就使得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以被大范围的推广。

2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现实性因素

虽然在建筑工程当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使用已经非常的广泛,但是对一些新兴的建筑工程以及一些特性地区的建筑工程来说,这种技术的使用还是会存在一些现实性影响因素。

2.1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建筑材料的配比与配制不完善

在具体的建筑工程当中,实际的混凝土建筑材料的配比与配制对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稳定性影响非常大,质量好的建筑材料的购买成本会比较高,因此,一些建筑施工部门在采购建筑材料的时候,为了减少成本,就会选用价格低廉的建筑材料,这些价格低廉的建筑材料中的大部分质量都不达标,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建筑结构坚固性能的要求,这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一经使用,就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造成潜在的威胁与不稳定的风险。

2.2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管理的监督制约体系不完善

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的是绝对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绝对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偏差,否则就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建筑施工过程得不到应有的管理和监督,导致很多施工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3施工建筑单位的部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建筑工程单位的人员配置比较杂,因此管理人员、管理高层、建筑工人等等人员的素质相差比较大,专业性素质就得不到保障,导致建筑施工人员建造的工程出现一定的施工问题,例如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材料的温度控制不达标、建筑材料冷凝技术出现时间差、混凝土建筑材料的保养措施不到位等等,这些具体的施工问题都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

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成为了现在建筑行业的重要技术支撑,而且这项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这就可能导致建筑施工的实践中出现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细节的忽视,导致很多建筑问题的出现,影响整体建筑的安全性能与长久使用。

3.1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建筑裂缝的预防与治理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结构的建成品经常会出现墙体与结构性裂缝,这种裂缝对墙体的安全以及建筑结构的稳定造成了很严重的危害。所以就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相关调整,预防裂缝的出现。因此,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施工当地的温度、湿度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在结构裂缝的加固与浇筑时,确保安全,将每一个细小的裂缝都填补。而且还需要在混凝土施工时使用质量较高的混凝土材料,减小裂缝出现的概率。裂缝如果已经出现,就需要对裂缝进行特殊材料的填充与加固,并且对建筑外墙以及主要建筑结构进行日常的湿化以及保养。

3.2混凝土材料的施工浇筑问题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关键就是混凝土的浇筑关节,浇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但是建筑过程不是一个容易控制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到很多的细节,才能实现浇筑过程完美的进行。因此,浇筑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浇筑最主要的就是要确保浇筑过程的不间断性,要一次性浇筑完成,确保浇筑结果不出现空白。

(2)浇筑过程的进行一定要确保顺畅,避免出现混凝土材料的干化,避免混凝土质量不均匀情况的出现。

(3)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当中需要严格按照建筑主体的需要以及浇筑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浇筑标准的实现。

3.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混凝土运输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地所用的混凝土数量都是巨额的,因此,混凝土材料的生产搅拌场所一般不会设立在建筑工地中,而是设立在距离建筑工地路途合适的地方。从混凝土生产地到建筑工地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现在大部分都是用水泥罐车在运输途中进行搅拌,但是还是会出现混凝土材料搅拌程度不达标以及混凝土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发生。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应该合理的设置混凝土材料的搅拌时间,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水溶性,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实用性。

3.4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的保养

混凝土这种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混凝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凝固,才能初步成型,完成加固建筑主体的任务。所以应该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十二个小时内再次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保养,比如喷水、模板贴立等等保养措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坚固性。

4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过程中非常重要,一定要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完整全面的运用,才能真正发挥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金福.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16).

[2]李然.浅析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5(7).

[3]罗有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3).

作者:林建 单位:重庆电力建设总公司

第四篇: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

摘要: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以混凝土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石头、砂子构成,通过水化反应、最终混合凝土成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硬度和耐久性,还是确保建筑物质量的基础。可以说混凝土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元素,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因此也日益受到建筑行业的关注,一般来说,为了有效的确保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其配比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否则容易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高,耐久性也大大降低。以下本文以具体工程实践为背景,从混凝土浇筑技术角度出发,对该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

1工程概况

某住宅楼盘位于晋安区,其中三栋住宅楼连体地下室基础底板按后浇带划分为三个浇筑段:A~C轴线间的后浇带1以北为第一浇筑段,F~K轴线间的后浇带2以西为第二浇筑段,后浇带2与后浇带1之间为第三浇筑段。其中第三浇筑段混凝土底板长约51.2m,宽约为35.4m,厚度约为1700mm,混凝土浇筑方量较大,约为3600m3,第一、第二浇筑段的浇筑方量均相对较小,因此为更好的研究混凝土浇筑技术,本文选取第三浇筑段施工为分析对象,第一、第二浇筑段的施工方案参考第三浇筑段。由此第三浇筑段浇筑工程量较大,而且必须连续浇筑完成,按照每小时80~90m3的浇注速度来计算,需连续作业60个小时。由此混凝土运输及进场路线、浇筑施工人员、混凝土浇筑分层分区计划等方面必须细致准备,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1]。

2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2.1人员部署

结合工程特点,本次工程现场配备了两个浇筑小队,轮流作业,以保证本次基础混凝土的连续浇筑。若浇筑过程中出现间断,为了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冷缝,中断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具体人员配置如表1所示。

2.2施工机械及车辆配备

按照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计算公式:Q1=ηα1Qmax=0.6×0.85×(80+65)=66.3m3。按照60小时完成,则需要混凝土输送泵的数量为:N2>Q/(Q1T)=3600/(66.3×60)=0.9组。其中:Q1为每组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η为作业效率;α1为配管条件系数;Qmax为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80,50分别为固定地和混凝土天泵的每小时最大输出量。通过计算本次配置如下:混凝土天泵、备用天泵、固定地泵各一台。

2.3施工技术管理

混凝土浇筑前,为了让参与施工人员更加清晰施工要点,对所有参与施工的班组进行了岗前施工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有:混凝土浇筑工程量、浇筑工艺、振捣时间及技术要求等,让施工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进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方面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相关的管理者到现场进行指挥、协调施工;另一方面施工质检员对浇筑质量进行实时跟踪,现场进行监督。此外还安排专项人员进行了温度监测,以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当发现实测温差值超过预定指标时,及时进行反馈,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温差控制,使混凝土中心的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

2.4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

2.4.1技术指标

本次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P8,其详细指标经配合比设计需求,要求如下:(1)采用P.042.5水泥;(2)拌合料的粗骨料为碎石,其含泥量要求在1%以下;细骨料为中砂,其含泥量要求在3%以下;(3)混凝土的砂率要求40%左右,坍落度控制在16cm左右,初凝时间控制在搅拌后的8个小时左右,水灰比控制在0.38左右;(4)为了改善砂的和易性与塑性,并节约水泥的用量,可掺加粉煤灰及减水剂;为降低混凝土水化反应热产生速度,可掺加缓凝剂;为控制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可掺加SY-K膨胀纤维抗裂外加剂。

2.4.2混凝土运输要点

为满足60h完成浇筑的要求,以及避免出现冷裂缝,应做到以下几点:

(1)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长度51.3m;宽度35.3m;分层厚度0.56m;

(2)每车的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1.5h,卸料速度应控制在7r/min;

(3)搅拌筒转动速度在运输过程中应为2~4r/min,到达现场时应控制在8~11r/min,转动2min后,在进行反转卸料。此外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应加强卸料人员的施工安全教育;为保证混凝土运输车顺畅通行,应做好运输路线上的超载超高标志的检查工作。

3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浇捣工作是混凝土工程的最格成型工序,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环节。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与方法,把运输到场的混凝土处理成结构密实、质量均匀的整体性混凝土,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各种标准(如抗压、抗拉、抗渗、抗冻、耐磨等标准)和正确的外形尺寸,这是浇捣工作主要内容与目的[3]。

3.1浇筑方法

本项目工程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连续浇捣方案,施工顺序为先低后高、由西向东。本次浇筑分三层进行,每层浇筑厚度约为600mm,底板的厚度约为1700mm,采用自底层开始逐步往上移的斜坡式分层振捣浇筑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浇筑振捣时应保证各层之间的混凝土相连,还要在浇筑前做好混凝土浇筑厚度的标记工作。振捣后斜面坡度还应进行合理的控制,一般以1∶3为宜。混凝土振捣时,为尽量使混凝土密实,振动棒可稍微进行上下抽动,质量检验标准以混凝土表面不产生气泡且泛出灰浆为宜。振捣的注意事项有:一是振捣时间应控制在25秒左右;二是振捣过程中应注意钢筋及管道预埋件等构件,避免与其接触;三是为了确保混凝土内部振捣密实,振捣时应采取快插慢拔的操作方式,为确保高低坡面处振捣密实,应采取先低后高的振捣方式;四是振捣棒插点的移动顺序应依据行列次序,移动距离应控制在振捣棒有效半径的1.25倍范围内。具体如图1所示。

3.2混凝土绕捣过程中应注意部位

混凝土浇筑以后是很疏松的,且由于水的包围作用,总有一部分水泥没有与水混匀。试验说明,一般混凝土混合料中含有5%~20%的空气泡或空洞。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抗渗性以至于耐久性等一系列性质都与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和水泥水化程度有关,所以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振捣[4]。振捣部位需要注意:

(1)人防出口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倾倒下料时,为防止止水钢板移动,应避开出口处的止水钢板及其固定钢筋箍,不得直接冲击这两个部位浇筑。并且振捣时,振动棒也要避免这两个部位,不得进行接触;

(2)外墙底板设置导墙及框架柱根部:外墙根部施工缝设有钢管、剪力墙定位筋,在振捣时要确保这些部位的混凝土密实度;

(3)电梯坑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电梯井深坑混凝土时,首先应禁止从深坑的一侧一次性浇筑到顶的做法,应在深坑周边进行对称下料和振捣;其次底板混凝土的下料振捣应分层进行,层厚以0.5m为宜;最后应采取内外加固支撑的方式来处理振捣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井筒移位、跑模等问题。

3.3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注意事项

(1)泌水现象。混凝土的组成成分不适当,是产生过度泌水的主要因素。例如混凝土内细骨料细度模数过大,水泥品种不良,持水能力低等,就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此外,除了混凝土的组成成分以外,施工方法也是影响加水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夏季施工中,对某些运输方法,不得不适当增大坍落度,因而增加混凝土的加水量,这样也会使泌水有所增多,因此必须从改善原材料及施工方法两方面着手,以解决混凝土的泌水问题。本项目对于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使其顺着混凝土的浇筑坡面流向集水坑和电梯井内,以排除泌水。然后采用水泵排除,少量的局部沁水采用海绵进行吸除。

(2)表面防裂。水泥浆浮在混凝土表面,容易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在混凝土振捣后,应合理控制最上层混凝土的时间,以避免在表层形成较厚浮浆层;二是应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若其表面有多余浮浆,可进行刮去或对混凝土表面二次抹光,以闭合混凝土近初凝时收缩水产生的细缝;三是混凝土凝固期间不得在混凝土上行走(施工人员除外),并要及时在完成的混凝土面上覆盖上塑料薄膜,既可以防止混凝土脱水,又可以进行保温。

4结语

混凝土浇筑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并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建筑的质量,由此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深入研究。通过本文分析认为,要做好浇筑技术的质量控制,既要加强对混凝土材料、配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又要不断提高分层及振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同时严格执行相关的规范要求,及时处理浇筑施工中的问题,才能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启涛.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体会[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6):321-322.

[2]涂文静.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5):125-126.

[3]田军.浅谈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

[4]深,祝承军.探讨混凝土浇铸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14(12):169+172.

作者:俞丹丹 单位:福建福州

第五篇: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研究

摘要:

伴随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使用于高层建筑。为确保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必要针对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

高层;混凝土;特点;技术

伴随城市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土地资源的减少,高层建筑不断涌现。混凝土在应用越发广泛的同时,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建筑,其厚度和深度在不断增加。为确保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必要针对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1高层建筑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有以下特点:①均为地下或半地下建筑,有防水要求,钢筋混凝土必须控制裂缝开展,一般不存在承载力不足问题。②结构形式常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温差和收缩变化复杂约束作用较大,容易引起开裂。③超静定的地下建筑结构,一般都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有较大的安全度,控制温度收缩作用是控制裂缝的主要因素。④混凝土标号高,水泥用量多,水灰比大,收缩变形较大,经常会出现收缩裂缝。⑤这些结构一般均为配筋结构,其构造配筋率约为0.2%~0.5%,控制裂缝必须考虑钢筋作用。⑥水化热升温较高,降温散热较快,收缩和降温共同作用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⑦控制裂缝的方法主要是靠改进构造设计,合理配筋及改进浇筑方案,加强养护等方法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⑧凡捣制厚大混凝土层时,必须要注意选择水泥的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还有特性水泥,如耐酸水泥、耐热水泥、抗硅酸盐水泥、膨胀水泥、复合水泥、早强水泥等,是要根据它们的特性选择使用的。

2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

2.1合理使用水泥

在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合理地使用水泥,这样才能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选用水泥时,必须采用车库承台设备,同时对水泥的用量要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调配,而且水温一般在300左右,减少水泥水化热情况,有利于混凝土降低温度值,满足水泥用量在445kg/m3。在搅拌混凝土时,要掺入少量的复合液,从而起到防水和缓凝的作用,这样的混凝土才符合高层建筑大体积施工的需求。混凝土调配好以后,应该用吊斗进行运输,可以有效避免裂缝的产生的,提高混凝土的使用。

2.2采用分层浇筑混凝土

分层浇筑混凝土,主要分为上下层,对主楼承台进行混凝土浇筑。下层的混凝土浇筑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其表面主要设置不同高度,形成棋盘式阵势。混凝土上下相接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缩钢筋的效果,更方便了混凝土的水平施工,加强了上、下层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连接,提高了工缝的处理,为混凝土施工中抗剪性的发挥有重要的意义。混凝土分层浇灌主要目的是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一般现有的振捣设备的振幅有限,适中的振设幅度,才能加强混凝土的密实程度,保证分层浇筑混凝土工作的顺利完成。

2.3采用分层的施工方法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中,采用分层的施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分层的施工方法有斜面分层法,每层厚度一般在40cm。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层层推进,有秩序地进行,才能更好地保证建筑大体积施工的统一。在分层的施工中,增加散热面积,避免出现冷缝的状况,特别是泵送前,必须使用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可以解决管道内阻塞问题,要及时抽出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积水,提高分层施工的工作效率,保证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大体积施工中性能的发挥。

3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3.1材料的控制技术

对于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控制技术而言,其主要应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一是确保材料的质量,二是注意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质量而言,进行施工前必须先要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搅拌,以确保不同强度的建筑均可满足其要求。对于柱子混凝土来说应尽可能减少水泥、水灰的用量,同时加大石子的用量,对粉煤灰及外加剂的配合比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混凝土温度的控制而言,则应注意进行碎石的浇水过程中药确保温度的适宜,同时确保通风良好,这样方可实现混凝土裂缝情况的有效避免。

3.2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而言,其需要注意浇注的种类及其浇筑方量等问题。进行浇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浇注顺序,根据核心筒墙、柱、梁、板混凝土的浇筑依次进行施工。对于墙体浇筑时应确保其厚度维持在5cm,而高度维持在45cm最佳,对于浇筑的间隔时间来说应尽量保持在2h之内。对于柱的浇筑过程而言应进行钢丝网片的设置。进行梁、板混凝土的浇筑时应注意采取相同的坡度,等到筏板凝固后再进行二次浇筑,以确保浇筑环节的质量。

3.3温测技术

混凝土的温测技术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底板产生裂缝。混凝土温测过程中必须对其各土层的温度都进行测量,并就其温度特性分别进行分析。对于温度传输器而言,通常采用的是电阻型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时应注意测温点以及测温线的分步进行,先进行位置的选定,并进行记号的编订和定位,然后再进行温度的测量。此外,应确保测温线同钢筋之间的合理接触,以确保测量过程的精确性,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的出现。

3.4养护技术

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还应对其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有效控制,以降低其内外温差,并满足混凝土抗力方面的相关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进行塑料布的覆盖,并在塑料布的基础上进行防寒毡的覆盖,以做好保温保湿工作,避免混凝土的表面由于脱水而导致裂缝的产生。此外,还要注意设置隔热层,以实现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有效降低。

4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建筑施工的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高层建筑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让混凝土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越来越好,混凝土施工建设的抗压性和安全性也逐步提高,不过相关施工建设单位还应该不断的采取多重手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温度与养护方法,来不断的改进与创新性能。

参考文献:

[1]毛庆东.高层建筑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王立东.浅析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新材料新装饰,2014,(4):369-369.

作者:陈晓 单位: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被举报文档标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探析(5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clw/hntlw/69728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