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一、复合型创新人才

复合型创新人才区别于单一性创新人才。这种人才一般具有三个层面上的复合:一是在形成人才要素上具有知识、能力、素质的复合。二是在各要素内容上具有理论与实践、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理智与情感等的复合。三是内容元素上的复合。比如在个人素质方面,同时具备事业心、责任感、诚信、守法、团队精神等素质元素。科学的、和谐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综合和创新。

当今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等特征,决定着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纠正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等现象,积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业工程的学科特点

国外IE的应用与发展表明,IE作为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它具有如下特点:

(1)工业工程知识与目标的复合性

IE是工程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IE与一般管理科学的区别在于:它是通过工程途径,利用工程分析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管理问题。IE与其它工程学的区别则在于:它不单纯以机器、设备、工艺、质量、成本、效益等为着眼点,还要考虑能源、环境、生态等因素,特别是考虑人的因素,而且最终着眼于给人带来不断的满足。

(2)工业工程实践的创新性

IE是解决各生产要素达到有效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过程中各种复杂矛盾的创造性方法。IE从一诞生起就强调不断改进与创新,这是IE的精髓和职业精神。IE工程师的基本理念是:任何一种工作,永远都有更好的方法。因此IE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考察分析问题、寻求对策的实践中,永无止境地改革、创新和发展。

三、我国工业工程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

1.IE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

我国IE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国家教委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首批设立工业工程专业,从此开始了我国高等教育IE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据有关资料统计,迄今全国已有l60多所高校设立了IE专业,现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已形成管理类专业,机械类或其他工程专业两大类型的四年制本科。此外,还出现了五年双学位制,以及六年本硕连读制等多种培养模式。

2.我国IE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IE人才教育培养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不少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我国IE教学中,要么纯以某一产业(如机械工程)为背景增加一些管理知识,要么以管理科学为背景增加一些工程技术知识(如机械基础)。这种模式培养的IE人才难以具备基于工程技术的管理能力,也缺乏对计算机、电子、材料、能源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满足不了对复合型人才越来越高的社会需求。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IE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与其它工程学科一样,具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行观察、实验、研究、设计等功能和属性。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在IE的教学模式上有明显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倾向。比如,课堂教学注重理论性、学科系统知识性,缺乏结合实际的案例式、启发式、综合式应用性教学;实践性环节薄弱,实验条件较差,实习往往流于走形式,缺少有关课程的课程设计。

(3)教育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目前我国的IE教育多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辅以传统的实践教学手段,缺乏多形式、多手段的教育方式,以及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系统仿真技术和虚拟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

四、西华大学工业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1.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所在的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早在1993年就开始了当时国家教育部的教研教改课题,产生了名为《拓宽专业口径、培养机电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成果。之后,又在1996年开展了国家教委“地方院校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的课题,产生了名为《宽口径、厚基础、分类人才培养》的教学成果。我校IE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的,其中分析了IE人才需求的特征及IE学科发展趋势,结合了我校和我院的自身条件。通过六年的艰辛努力,IE专业建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改革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工业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己现端倪。

通过大量调查我们感到,IE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要解决一个现实问题:企业对IE人才的需求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都具有多样性。因此,我们改革模式所培养的IE毕业生,应当具有较大的就业空间和较强的创业能力。这已成为我校IE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事实上,IE人才在企业内所扮演的角色已日趋多元化,现在的IE专业学生,将会成为企业某一方面(如生产效率、质量监控、资源整合、客户关系、企业诊断等)的管理专家;成为推动企业流程再造,基于精益设计、及时制造、并行工程或新产品远程开发组织的高级协调者;也可能成为制定企业战略规划、重大问题决策的核心成员;少数学生还会成为企业高管或企业家。因此,我校IE专业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扬个性,求创新”的育人理念;确定了“懂工程、会管理”的专业培养目标。

2.“合格+拓展”要求和“平台+模块”体系

上述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必须体现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在我校实行全面学分制管理的环境下,我们按“合格+拓展”的要求,用“平台十模块”的结构体系,精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最低毕业学分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分分配如图1。

图中实践性环节不包含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验和上机。其中,公共选修(其它选修)有10学分,可在全校的范围内选择;学科基础选修有18学分,包括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等模块;专业选修有8学分,包括企业现场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企业运营理和企业诊断与咨询等四个模块;实践环节的选修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上,有6学分(6周),包括计算辅助管理、产品营销方案设计、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开发、工艺工装设计和产品结构原理设计等模块。学生可按照自己的特长、爱好及社会需要等,选择不同模块。鼓励学生在某些能力上有特殊的发展和创新。

培养计划是实现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由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核心平台、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三个不同层次构成,相互联系、逐层递进。公共基础平台包括外语、数学、体育、政治理论、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平台包括:①机械工程类知识—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②经济管理类知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工程经济学等;③计算机类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数字化管理等。专业核心平台包括运筹学、系统工程学、应用统计学、人因工程、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专业或专业方向有四个模块供学生选择。

由上可见,必修课程及必修实践环节用来保证学生达到毕业的“合格”要求。在此基础上,用选修课程及选修实践环节来综合提升知识、能力和素质,以实现“拓展”要求。这两种要求都贯穿在四年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嵌入在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学及其相应实践环节四个方面。“平台”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模块”体现专业不同方向人才的分类培养,特别是选修模块体现个性原则。个性发展是能力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区别。

3.改革实践的主要经验

第一,课程体系整合优化

IE的课程设置不是机械专业和管理专业课程的简单拼盘和叠加,也不是两个专业浓缩学时的平行学习,而是将其有机整融合,相互渗透,符合内在逻辑规律。同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和内容优化。结构优化以“平台十模块”来体现。内容优化包括三个方面:以计算机、外语及专业能力培养“不断线”为代表的纵向优化;以基于整合的必修课系列化、选修课模块化所表征的横向优化;以及专业核心课程的特色化。

第二,培养方式能力化

充分利用学分制和选修课程模块化,为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我校IE专业的高职称教师全部具有在国有、合资或民营中型企业从事实际管理或技术的工作经历,所以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讨论、学生主讲、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还要求每个学生使用相应工具软件完成相关实验、课程大作业、开卷考试和各种设计。能力是通过“训练”而不是知识传授培养出来的,所以培养计划中强化了实践环节,在低年级设有认识实习1周,金工实习2周;高年级设有生产实习4周,必修课程设计8周,选修课程设计6周,毕业设计14周。在选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有的学生甚至在课程大作业中就选择了亲友所在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通过网上所调查的案例,既有理论分析又有软件计算和绘图。这表明,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表现出年青人活跃的思想,创新的愿望和潜能。

第三,培养计划动态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知识不断的更新,培养计划应做出相应调整;对IE专业的前沿知识,应对某些必修课特别是选修课的内容进行实时调整和更新。

第四,学生学习主动化

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明确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的任务,是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最佳组配的智能、道德和物质环境,包括教师、图书资料、计算机及网络、实验设备、校风和校园文化等等。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上大学是为培养自己适应快速变化社会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以在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发展中保持成功,教师只是学校提供的条件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学生树立这种观点并产生积极效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4.改革效果

目前,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已有三届,每届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毕业生去向以企业为主,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另外有政府、银行、学校和部队等单位。不少毕业生积极工作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很快就适应了企业的要求,有的已走上技术或管理的重要岗位。据用人单位和校友网反馈的信息,我校IE毕业生普遍受到欢迎,很多用人单位每年都指定要我校的IE毕业生。

五、结束语

我校IE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虽初见成效,但还需不断改进与创新。加入WTO加快了我国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经济全球化可以使产品,服务、资本、知识,以及极少数高科技人才跨越国界流动,但没有也不可能导致“技术组织能力”的跨国界流动。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然而,自主创新必须依赖于技术组织能力才能得以实现。不少企业已明显感到,与其说我国缺乏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倒不如说更缺乏既懂技术、又懂项目管理、能组织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IE人才。以产品自主开发为例,其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具体的各项开发技术,而在于是否能熟悉整个开发过程,能否进行流程管理。有了项目管理的能力和主导权,企业就可以根据需求,组织国内外的优质资源来进行产品开发。因此,不断改革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改促建,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工业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队伍,是我国高校IE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光荣任务,它任重而道远。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自1908年美国宾西法尼亚理工学院建立世界上第一个IE系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国外IE学科及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趋成熟。我国的IE学科发展历史仅十余年,各高校IE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国情、经济状况的不同及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国不能完全照搬国外,需要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IE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