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海洋工程专业工程师人才培养范文

海洋工程专业工程师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2-08-15 05:35:25

海洋工程专业工程师人才培养

一、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改革

1.原有课程体系在“卓越计划”培养上的不足。(1)课程设置过分强调专业技术的专门化,对通过人文社科类等多元知识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观念较为淡薄。如工程技术人才所需的人文涵养、领导管理能力、国际化视野等课程设置不足或空缺。(2)课程设置门类虽齐全,但大多课程课时偏长,相互关联课程授课内容有重叠,反映多学科融合知识的课程开设较少,不适应学分制改革要求。(3)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集成能力等复合型工程创新能力的部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不适应现代船舶工业的发展需求。

2“.卓越计划”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兼顾基础,强化实践,注重校企联合培养,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和重要性,面向企业需求开设课程,强调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和锻炼的个性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增课程,适应行业需求,《科技英语写作》、《船舶与海洋工程前沿技术》、《有限元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应用》、《毕业实习》。(2)整合课程,适应技术发展潮流,将原来的《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船体建造》两门课程整合为《现代船舶设计制造前沿技术》;将《船舶建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和《船舶设计课程设计》两个实践环节取消,开设《船舶设计制造集成系统的应用》,强化学生对船舶设计制造集成系统的实际应用。(3)增加实践周时,强化工程实践,《认识实习》由1周增加为2周;《毕业设计》由15周调整为16周;新增《毕业实习》3周;原来的《船舶建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和《船舶设计课程设计》两个实践环节共2周,新开设的《船舶设计制造集成系统的应用》实践环节共计8周。共计新增实践环节11周。

3.更新课程大纲,强调企业参与课程建设。为了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的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结合课程特色和教学内容特点,邀请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课程建设,有的课程邀请企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有的则聘请企业和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人员承担部分课时的讲授,有的则将部分课时放到企业进行现场讲课。这些改革主要体现在《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建造工艺学》、《造船机械设备》、《船舶与海洋工程法规》等10门专业课程中。

4.更新教学手段,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彻底转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新信息、新材料、新思路,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积极倡导开展和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将现代媒体诸如投影、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技术等运用于课堂教学,用以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形成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企业专家讲座多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引入现代船舶设计制造软件,搭建虚拟教学平台,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强化工程案例分析,增设课程训练环节。

二、构筑校企深度参与的工程实践培养体系

“卓越计划”将强化实践能力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卓越计划”的基础,也是关键。因此,构建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要求的校企深度参与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卓越工程师的保证。因此,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以“卓越计划”为契机,依托学科特色和行业背景,深入探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构筑了一套小气深度参与工程实践的培养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建设委员会。设立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航运集团、中国舰船研究中心(701所)、长江船舶设计院、和中国船级社等企业和研究部门专家参与的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等工作,以实现企业、科研机构全面参与、校企密切合作的专业办学方式。

2.构建完整的工程实践教育模块。按照实践内容由浅入深、实践覆盖面由窄到宽的划分思路,把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践活动划分为基础型工程实践模块、专业型实践模块和综合型实践模块,从而组成完整的工程实践教育模块。基础型实践模块主要由基础课程的实验及课程设计、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等基础实践教育环节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基本操作能力,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一定的基础。专业型实践模块主要由专业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生产实习、船舶设计制造集成软件工程实践训练等专业实践教育环节构成,旨在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型实践模块主要由创新创业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毕业设计等综合性的实践教育环节构成,旨在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创新能力和以团队合作为主的社会能力。

3.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全面合作,切实落实企业工程实践环节。按照“卓越计划”实施培养要求,本科生4年培养实践环节必须达到1年。除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部分课程邀请企业专家作专题讲座外,培养计划中主要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需要企业全面参与。考虑到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在产业化方面颇有成效,为了切实落实毕业设计工程实践环节,提高毕业设计企业实施的可操作性,决定以学科自身培育的企业为主要实践基地。武汉南华高速船舶股份有限公司是老一辈造船系教授们艰苦创业的璀璨结晶,在高速船舶的设计制造方面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几年,在学院领导的指引下,先后与台州、宁波、杭州市政府合作,培养出武汉理工大学华东船舶设计研究院、宁波博海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杭州千岛湖游艇设计研究院3个设计研究院。这些设计院的总经理和总工均是学校在职的老师,这样就为推行“卓越计划”毕业设计扫清了行政障碍,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设备、设计制造技术、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指导老师,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在企业的老师不但熟悉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运行机制,而且可以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支撑。最终毕业设计35名学生在上述设计院和船厂顺利进行。学校为每个实习单位配备了学校指导老师,每家企业配备了3~4名工程师作为企业指导老师,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每人一题,真刀实枪地进行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毕业设计效果。

4.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强化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建设一支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是“卓越计划”成功的保证。为建设一支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引进具有博士学位,且在行业内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或工程师来学校任教。(2)对于新进来的博士生,要求来校报到后直接到企业挂职锻炼一年。企业导师考核合格后才能回校安排教学工作。(3)对于40岁以下的教师,要求到企业实践学习一年,并要求到国外访问一年。从2010年9月开始船舶与海洋工程“卓越计划”试点,到2014年6月第一届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学生顺利毕业,四年改革试点,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一路摸索前行,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卓越班的35位同学17位同学被保送攻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2位被保送攻读学术型研究生,其他16位同学均找到了理想的工作。35位同学,经过4年卓越教育,顺利踏上追求卓越人生的工作或学习之路。

作者:向祖权 刘志会 袁萍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交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海洋工程专业工程师人才培养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clw/gcslw/67745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