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探索范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探索范文

时间:2022-07-29 03:59:11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探索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工科的基本内涵,并结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特征,对新工科建设中信息专业教学现存问题加以总结。其次,重点论述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新发展路径,以及教学模式中需要改革优化的相关内容,以提升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教学实力,为学生营造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良好学习氛围。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新工科;教学创新

一、新工科的基本内涵

“新工科”是教育部2017年4月颁发的最新通知提出的,它强调我国高校发展的创新路径是以工科人才培养为主。在教育部最新颁发的通知中,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方向进行规划,并突出体现高校教育改革的路径。提出新工科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针对传统人才教育模式加以改革。由此可见,新工科是基于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所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育体系,在人才发展中致力于未来工业领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社会层面中技术发展创新的主体方向,要通过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综合竞争力的强化,使高校教育教学计划开展更符合社会实践需求,能够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对接,形成更具有实践应用意义的高校教育模式。新工科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整体技术建设的方向,同时也会影响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在创新发展体系构建中,需要体现出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要体现出高校教育模式的创新形式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中“新工科”建设的现存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中的新工科建设面临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的问题,对于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理论教学缺乏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结合,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虽然理论成绩能够达标,但实践操作能力却并不理想,很难为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支持,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的问题,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新工科建设中要不断强化科技发展。

(二)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严重脱轨,高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通常会将理论课程集中放置在前半学期,理论教学任务结束后,会集中进行实践教学,虽然理论与实践教学在同一学年度均有安排,但两者之间的结合程度不理想,学生并不能将实践操作知识与学习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实践操作过程中也很容易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操作效果,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强化巩固目标也难以实现。

(三)专业学习特征体现不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突出专业领域的学习特征,过于局限在新工科建设的教学范畴内,导致专业自身教育体系创新规划严重不足。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基础,还应该形成自主操作的能力,善于利用学习平台独立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目前专业领域教学中与院系内的其他专业在教学方法上过于雷同,缺乏专业学习特征体现,导致学生在学习期间很难确定自主学习模式[2],难以通过学习方法之间的创新结合体现出学习特征的优化效果。

(四)教育团队师资力量不足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新工科建设中,师资团队力量明显落后于教育创新需求。高校教育人员在理论知识掌握层面上较为理想,但由于长期处于教学环境中而没有进入到社会实践阶段,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较弱。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各项体系建设,也过于局限于理论层面的优化,并没有体现对于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教育团队师资力量不足,会直接影响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技能侧重方向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当前各项教学计划开展过程中,教师在其中发挥的影响作用并不理想,导致学生学习任务的开展在思考范畴方面过于局限,很难通过教师了解到行业发展现状,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的树立均会受到影响。

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新工科”建设中的路径规划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动教学内容改革,建立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人的全面发展新需要的长效机制;构建适应知识更新、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支撑工程实践的课程体系。面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新工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创新性教育路径规划加以解决。首先需要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充分考虑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以社会行业发展为向导,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强化人才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还应该以行业发展方向为目标,突出体现电子信息工程建设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提升自身学习能力,思想上有创新,从而构建主动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由原有的被动学习状态进入到主动探索中,培养出具有创新创造力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不仅要从专业自身角度加以创新,同时还应该考虑社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行业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理论知识时间有限,仅仅依靠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并不足以解决未来工作岗位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因此,更应该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引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建教学实践环节新工科的工程教育模式强调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须重构工程教育的实践环节,在校内现有工科实验室的基础上,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组,构建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的情况,可以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设置短时间的实践操作,这样能够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度,也不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影响正常教学计划的开展。实践操作是提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新工科建设体系下,更应该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重组。在增大实践教学比例的同时,更应该提升实践操作的有效性,确保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就能够得到锻炼。学生能够了解自身理论知识学习中存在的欠缺与不足,并通过实践操作检验个人技能中需要强化的部分。教学环节中的实践与重组,还应该充分体现技能之间的整合能力,体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造性特征,引导学生不断适应当前教学模式,进入到更合理的教学体系规划中。教学实践环节设计需要结合社会行业发展现状不断创新优化,体现实践操作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能为学生营造出了解行业发展现状的有效环境,使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强化个人技能,并在实践学习操作环节中,缩短自身与相关专业领域高端人才之间的距离,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突出信息类专业特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还应该突出体现信息类专业的自身特征。互联网时代信息类专业发展更新速度十分快,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进入到工作实践中时可能会与行业需求现状相脱离,并不能解决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更应该突出体现信息类专业高速发展的特征,引导学生养成创新意识,能够在学习期间不断了解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并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养成终身学习意识。这样未来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中,才能根据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个人素质水平。

(四)强化师资教育力量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要突破传统思路,强化学生工程教育培养,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信息化高级工程人才。其变革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具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能力的师资团队。强化师资力量也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新工科建设中需要重点优化的方向,对于师资力量的强化不仅要从理论方面进行,还应该定期组织高校教育人员进入到社会企业中实践。使高校教育团队能够充分了解当前的社会行业发展现状,并将实训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先进技术引入到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实践操作技能提升的重视程度,打造高素质师资力量教学团队。

四、结语

事实证明,学科竞赛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效果显著。近年来,部分高校积极推进学科竞赛,加强教学改革,以独立学院报名的参赛队伍在省赛、国赛中屡获佳绩,学生在竞赛中不断提升自我,母校荣誉感也不断增强。诚然,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仅依赖学科竞赛,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深入探讨,因此,高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黄纪军,查淞,刘继斌.军队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以电磁频谱技术与管理专业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8,41(2):47-50.

[2]董玉冰,李明晶.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创新教学在数字电子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17,27(5):117-120.

作者:周送 单位:贵州大学大数据信息与工程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探索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clw/dqgclw/73812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