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教育杂志范文

高等教育杂志范文

高等教育杂志

高等教育杂志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中医药成人教育受到很大的冲击,中医药成人学历教育开始逐步萎缩,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1.1主观方面

(1)教学形式过于传统。教学形式仍旧比较单一,基本沿用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式,缺少与学生的互动,缺少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过于注重基础理论的记忆,缺少临床实践应用性课程。

(2)专业设置“同质化”。专业设置较窄,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相差无几,长期以来只有中医学、中药学、药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几个专业,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更不能形成品牌立足社会。

(3)缺少良好的学风考风。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多数是来自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工作任务繁重,工学矛盾突出,到课率低。加之期末考试沿用传统的考试方式,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

1.2客观方面

(1)扩招导致成教招生难。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即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直接导致人们对高等学历补偿需求不断萎缩,成人教育生源逐步减少。

(2)医学政策的限制。2002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教育部、卫生部关于举办高等医学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2002]10号)中规定:“自2002年10月31日起,成人高等教育举办的医学类专业、相关医学类专业、药学类专业的学历教育,只能招收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人员,停止招收非在职人员。”2006年卫生部下发的《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的通知(2006版)》提出:“医学成人学历教育不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成教生源的报考,直接降低了成人医学教育的生源数量。

2中医药成人教育办学模式转型的契机

2.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从专业领域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提出,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之一是“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这一政策的出台为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2中医药继续教育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1)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和经济落后地区,较高水平的医护人员紧缺,迫切需要对基层和农村现有的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医学继续教育和知识、技术、技能的更新。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健康观念和保健意识增强,医学知识、保健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受到关注。此外,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使中医药保健和养生的市场供不应求,这都需要医学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医药的发展潜力巨大。

(3)医学科学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决定了医学生知识结构滞后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务工作者的知识体系需要不断更新,医学教育自身的特点为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

3中医药成人教育办学模式转型的对策

3.1稳定招生规模,提升学历教育教学质量

(1)稳步推进教学改革。

改革教学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应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当前中医药发展的趋势,开发符合医疗卫生人才市场需求、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专业,打造品牌专业,扩大社会影响。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推广医学科学的新成果、新进步,对课程内容不断更新,突出实用性,在专业理论教育中体现医务工作者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适合中医药成人教育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枯燥乏味的医学教育转变为生动、直观、形象的教学;转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结果轻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为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教学新思想。针对成教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等手段建立网络课程,缓解成教学生的工学矛盾,为学生求学提供便利。③实行“课程主任”负责制。校外合作办学单位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织,直接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应规范校外合作办学单位的建设和管理,实行“课程主任”负责制,即由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与当地聘请的兼职教师共同组成主干课程教学团队,课程主任不定期的前往各校外教学单位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指导外聘教师的教学,以规范教学环节和教学管理。

(2)狠抓教学过程管理。

强化校外合作办学单位教学质量。对合作办学单位从新生资格复查、学籍注册、师资选聘、教务安排、考务安排、抽考管理、成绩管理、实习管理直至毕业管理等各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督促、指导、监控,严把教学计划实施关,保证教学质量。严格日常管理工作。重视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采取周末上课、分阶段上课及集中授课等多种模式,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的工学矛盾;认真执行教学“三表”,科学整合教学资源,确保各教学班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同时。通过各类教学工作会、师生座谈会、管理人员下班听课、学生及管理人员评教等措施,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做好教学过程的检查、监控与督导。

(3)创新模式,实施项目负责制。

目前,很多成人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大多采取在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的领导下,以辅导员或者学生管理人员为中心的学生管理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往往出现管理不到位或管理滞后的情况。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前提下,在发动各个环节做好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引入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制就是以项目的策划到实施的全过程为工作核心,以项目预期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为考核内容,根据考核结果对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团队予以评价和奖惩的一种管理模式,由负责人作为工作任务实施的总负责人和执行人,自行组建项目团队,建立责、权、利对等的有效激励机制。在学生管理方面,实行“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的学生管理模式,即由专职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总负责人,教辅及行政管理人员担任兼职班主任,具体负责学生事务管理,每位班主任带1~2个班级,力求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得更加深入细致、和谐高效。

3.2挖掘市场资源,拓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1)主动出击,扩大继续教育的外延。

就一所高校而言,办学条件总是有限的,无法满足继续教育办学的高层次要求,只有打破传统的办学单位界限,在充分发挥和依托学校的综合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走形式多样的联合办学之路,才能实现继续医学教育的全方位发展。拓宽合作领域,主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联系,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在了解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的基础上,把继续教育与更新员工知识、提高员工技能结合起来,开展企事业单位急需的专业课程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们适应工作的能力。面向市场,了解市场,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拓展办学形式,调节培训项目,打造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培训项目,如开展“保健按摩师”、“育婴师”、“公共营养师”等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服务于我省的卫生事业,大力推进部级、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开展社区、基层、农村医药卫生人员的各项培训,如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培训等。

(2)增强服务意识,延伸服务社会职能。

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然而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紧,经费少,无法大规模派人员外出培训。针对该现状,可尝试新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办学模式———“送教上门、送教下乡”,这样既可有效解决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工学矛盾,又能将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向纵深拓展。

(3)发挥优势,开展大众健康教育传播。

高等教育杂志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改革策略

人工智能是一种以人智能理论、方法与技术为基础并进行模拟与拓展的新兴技术,而鉴于该技术所融合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均是时下最先进的,故对未来也将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下,高等教育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改革创新,为提升高等教育的实效性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一、人工智能发展特点

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一是基于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本身便是以众多高性能的计算技术为基础,包括GPU、云计算、大数据等。而在与互联网产生联系途中又将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这便使得人工智能也呈现出了“深度学习+大数据”这样的主要特征。而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使得人工智能技术亦有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故可借由对数据知识的全面挖掘来促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引用的有效实现。二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几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性进展,其主要的特点是更好的实现学习、语言、认知、推理、创造与交互式学习,促使人们积极主动的进行人脑的工作机制探究,从而有效拓展人工智能的自主学习道路。

二、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策略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大数据驱动为基准的人工智能技术。然而在以往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数据的获取形式主要包括课程评价、调查问卷等形式,整个过程非常的繁琐,教学形式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水平。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能够全面获取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学习等各个环节中所产生的数据,这样能够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准确的参考资料。同时,高等教育获取数据的形式较传统的数据方式更加多元化,所以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挖掘海量数据知识,以此来指导高等教育,以便能够培养更多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高等教育过程中,使得各学科知识均可基于智能设备来展开,且教师的教学过程亦将对锻炼学生思维以及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侧重,而不再是以讲述基础知识点为主。至于教学的形式则主要采取的是讨论、实验以及启发的形式。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媒介亦将发挥相应的改变。如借由智能终端、虚拟现实等设备,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则能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来有针对性地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继而为高等教育的创新开展指明方向。1.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在传统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中听老师讲解来了解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只能在课后请教老师。然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老师的授课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这样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进行相关知识识别和记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技术,采取人机交互的形式,更准确及时的解决学生的问题,真正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2.虚拟现实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此前,因大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甚深,以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地位,而教师则拥有课堂教学的绝对主导权。这便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无法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也会因此而让课堂显得沉闷、枯燥,继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均较为低下。对此,教师可积极将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等诸多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此既有助于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能确保理想的学习成效。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因传统高等教育教师并未注重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故使得学生在接收知识过程中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也逐步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使得教师可随时借由智能化的教学平台来向学生推荐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而学生亦能借助各类移动设备,诸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进行自主的预习与复习。当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教师仍需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予以及时的分析及评价,通过对学生错题的纠正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以此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切实发展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继而可切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有效提高。总之,在传统的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导,而学生获取知识也仅是局限于教师的课堂所授。不仅如此,因传统的高等教育普遍呈现出较为统一的面貌,即教师于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而这种缺乏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将导致知识亦仅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而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遑论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在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所具有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虚拟现实等功能,将能赋予高等教育理想化的教学成效,故积极促进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机融合,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潘聪平,杜津威,于潇.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变革:空间与限度[J]北京教育(高教),2018,834(10):12-14

高等教育杂志范文第3篇

确定高等教育学与其相关学科亲疏关系的实质是“学科间性分析”,而引文分析法是“学科间性分析”的基本方法。该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论著等各种文献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本文的引文分析是对高等教育学权威期刊论文的引文按照学科分类进行统计,根据引用频度(比例)确定相关学科与高等教育学的亲疏程度。本文的学科分类是以现有的学科门类为基础,结合高等教育学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分为4类13个学科。即教育科学类3个: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类3个: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科学类5个: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自然科学类1个,理工农医等所有自然科学归为1个学科;其他学科1个,未纳入上述学科类别的其他文献。本文的主要数据源为华中科大主办的《高等教育研究》杂志。该刊是国内第一批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刊物,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权威刊物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其论文能代表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状态与水平。为了解相关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我们还选择了6个相关学科的权威刊物,对其2010-2012年的论文引文进行了统计。6个学科及其刊物分别是:经济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政治学———《政治学研究》,文学———《文学评论》,历史学———《历史研究》,哲学———《哲学研究》。前三个属于社会学科,后三个属于人文学科。此外,为探讨高等教育学对整个教育科学的贡献,我们还对《教育研究》2010-2012年论文的引文进行了统计。

二、主要数据及初步分析

(一)《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量

从1980年至2012年,《高等教育研究》共刊载论文4517篇(不包括短讯、动态、通知等),引文35302条,篇平均引文量7.82。从表1可以看到,无论是引文数量还是篇均引文量,30年来总体都呈显著增长趋势,这表明高等教育学吸收已有知识的能力在逐步提高。

(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的学科分布

从表2看,高等教育学自引率达到45.61%,普通教育学排名第二,为23.56%。作为教育学的两个“同门兄弟”,普通教育学在高等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担当高等教育学第一相关学科,理所当然。社会学和哲学的比例相对较大,分别达到7.36%和6.74%。社会学是一门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上与多门人文社会学科有交叉性。从宏观社会学角度来讲,高等教育系统属于整个社会体系的一个分支,现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社会问题,已经趋于成熟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往往能为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重要帮助。而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的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高等教育学也不例外。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比例在2%到3%之间,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历史学对高等教育学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高教理论一般说来是从高教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两者关系可表述为“论从史出”[5]。文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和法学低于2%,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相对疏远。文学不被重视与高等教育学长期以来对“科学化”的执着追求密切相关,自然科学比例低的原因是两类学科鸿沟巨大,法学比例垫底是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和研究长期滞后的必然反映。最令人遗憾的是心理学比例竟排在倒数第三,我们认为,这绝非合理现象。众所周知,普通教育学从创建开始,就把研究重心放在人才培养上,自觉地利用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得心理学一直成为与普通教育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而高等教育学从一开始就把研究视野拓展到社会这个更宏观的层面,关注更多的是体制、结构、制度等宏观问题,对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忽视,造成高等教育学不怎么研究“教育”的情形。于是,心理学备受冷落就不足为奇了。高等教育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疏离,直接导致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的难以深入。

(三)《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的学科结构变化

一般而言,一个新学科在创建初期,由于学科知识和理论尚在形成中,学科自引率是比较低的,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成熟,自引率往往会呈现上升趋势。从表3看,30年来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轨迹可以印证这种现象。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关系的变化耐人寻味。高等教育学创立初期主要借鉴了普通教育学框架、理论及概念,因此20世纪80年代普通教育学对高等教育学影响巨大,《高等教育研究》引文中有近1/3(32.75%)来自普通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构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摆脱普通教育学的影响,高等教育学引文中普通教育学的比例随之逐步下降。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之外其他相关学科(简称“其他学科”)的关系也有令人费解之处。从我们的经验判断,30年来,其他学科对高等教育学的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21世纪后,多学科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受到了不少高等教育学者的青睐,但我们的统计显示,其他学科引文的比例相比90年代并没有明显增长。

(四)部分相关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

2010-2012年,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6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数量为102条,仅占6学科全部参考文献数(70700条)的0.14%,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同一时间,高等教育学论文引用6学科文献2229条,达到高等教育学参考文献数(10323条)的21.6%。“衡量一门学科地位的标尺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了其他学科。”[6]0.14%的数据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的薄弱现状,更是它在学科之林中卑微地位的真实写照。有学者最近提出:“高等教育学在引进知识的同时也对外输出知识”,如“通过实践哲学命题进而反哺哲学”,“向社会学提供了特殊社会关系的内容养分”[7]。可惜,我们的研究还不能证明这一观点。

(五)教育学论文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

由于难以选择最能代表目前普通教育学研究状况和水平的刊物,所以本文没有统计普通教育学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我们对综合性权威教育刊物《教育研究》2010-2012年的825篇论文8445个引文进行了统计,发现教育学论文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比例为17.25%。这表明,年轻的高等教育学已经成为教育学(教育科学)重要的知识来源。

三、主要结论

高等教育杂志范文第4篇

一、关于我国高等教育预算管理的研究情况

从整体上看已出版的论文,可以发现目前为止对我国高等教育预算管理的研究相对来说很少,分析这些论文可以将其分为四种情况:

1.关于我国高等教育预算管理模式的研究魏良华指出当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阶段,同时目前现有的综合定额与专项补助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建立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刘邦凡等认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投入面临巨大压力,通过学习美国和英国的高等教育预算管理模式和经验,结合本国实际,主张建立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预算管理模式,提高预算资金的效率。马陆亭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提出应建立独立于政府和学校之间的高等学校拨款委员会,加强现有高等教育预算管理模式的组织建设,使高校能够适当改变过分依赖政府的预算资金投入,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与上述不同,以下学者从高等学校自身出发,针对现有预算模式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看法。周巳入在目标管理、矩阵结构以及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基于学科发展的预算管理模式。在充分考虑大学分层和自身特性以及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形成日常运营经费和发展经费预算相结合的预算形式,提高高等学校的自主理财,创新现有的高等教育预算管理模式。盛秋生考虑到各个高校的具体特性,认为不应用一套预算管理模式去管理所有高校,提出对高等学校预算管理模式进行详细细分,将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并分别对应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以此推动高校自主高效发展[5]。

2.关于我国高等教育预算改革的研究有关我国高等教育预算改革的研究是长期被学者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包括:高茵指出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对现有高等教育拨款机制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应实行以经济为约束的责任制,建立高等教育预算拨款与高校绩效考核机制相结合的科学化预算管理;郭杨探讨了高等教育预算管理的内部组织机制和程序,灵活地以平衡记分卡为对接工具,提出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改革;刘瑞波考虑到目前国家对教育财政拨款的力度,深入探讨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渠道,提出采用市场化的方式筹措高校教育经费;张小燕等从政策角度出发,以经济学中的供给需求理论为基础,提出改革现有机制,建立适应高等教育需求的公共财政体制;钟晓玲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旨在促进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和产出的结构平衡;曲婧通过分析英国高等教育绩效预算的发展和改革历程,提出针对我国目前现状应对预算管理实行标准化和程序化,以及促进拨款途径的双重化;寇秀英从过程设计角度出发,将我国高等教育预算管理的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旨在对预算编制到执行的过程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控制;张东军指出维系高校发展的关键是争取和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对高等教育预算管理本质的深入剖析指出高校预算改革的原则,并以此为根据设计高等教育预算管理的新框架。

3.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绩效预算管理的研究目前对我国高等教育预算管理的研究是以绩效预算为主流趋势,所以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绩效预算管理的研究也成为当今学者研究的热点。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包括:成建平等就我国高校绩效评价的指标因素做了详细分析,指出在整体上应对指标进行分类,明确其投入运行指标和产出指标,此外,指标的设计不应同质化,对不同高校进行区分和甄别,应设计相应的共性和个性指标,以适应不同层次学校的个性发展;崔恺平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分析高校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在明确相关理论的前提下,就体系的构建做了相应地细分和研究;刘海波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出发,对绩效预算管理的问责机制做了相关说明,旨在明确高校和政府在绩效预算管理中相应的责任;黄敏新深入探讨了高校绩效拨款模式,提出建立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加强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责任控制和监督;孙志军等借鉴不同类型绩效预算实践的代表,如丹麦、荷兰和美国部分州,提出应将绩效因子纳入绩效预算公式,明确相应绩效指标的权重;帅相志等通过分析美国高等教育绩效管理模式的发展历史,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绩效预算应以试点为起点延伸到全国,同时鼓励高校自主筹资,运用多种筹资渠道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全方位发展;孟祥滨通过对辽宁省“四项拨款项目”的分析,以实证角度构建高等教育绩效预算的多元互动机制。

4.关于我国高等教育预算评估和监督的研究臧日霞通过研究英国高等教育预算基金治理模式,深入剖析英国教育预算管理的创新点,指出英国以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为其政府与学校预算管理的“缓冲器”,其承担着绩效责任,并通过“财政备忘录”对高校实行风险评估,在促进高校治理和科研教学质量方面起着关键的监督作用;严吉菲通过对美国田纳西州的绩效评估机制的研究,对我国绩效拨款指标体系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如综合型、研究型、专业型和教学型大学,采取侧重点不同的指标评估和考核,以此促进高校的个性发展;周炜从绩效责任角度出发,通过比较公共教育责任体系三种实现形式,提出我国绩效责任体系的阶段化发展思路,实现绩效监督的科技化与实时化;罗晓华等主张对我国高等教育绩效预算进行机制和方法进行改革,构建三方协调运作体系,改革现有的配套制度,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构,以公开竞争的形式激励高校不断发展进步;方芳从制度监督角度出发,通过对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梳理,提出改革现有的监督制度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实际,同时在社会监督背景下开展评估和相应的监督工作。

二、相关学科及研究平台情况

目前全国没有设置教育预算专业,一些有关预算方面的专业在高校专业设置中主要隶属会计专业。同时通过查阅在中国知网上收录的26篇论文,共有7篇来自于基金支持,主要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2篇;国防科工委基金项目有1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有2篇,其中1篇是“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教育规划体系及评价研究”课题系列成果之一;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2篇,分别是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在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绩效管理理论的高等教育拨款机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此外,有1篇论文为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立项课题“高等教育经费筹措途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三、结语

高等教育杂志范文第5篇

一、转型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1.教师资源文化水平及科研层次的结构优化。当前的高等教育,教师始终是教育环节中的主体,对学科专业的设计起到具体实施的作用。然而在学科专业的研究、教学与教育等方向设置中,优化教师资源文化水平及科研层次成为必要条件。当前教育改革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发生改变,但教师的作用却在不断加强,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将成为一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与否的关键。师资队伍结构的全面化,以及师资队伍的进修过程中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实践性培训,特别是当前社会正在怎样的发展,如何更好地推进人才培养机构建设。教师队伍的领域需要拓宽,而且要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去拓宽,夯实基础,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2.高等教育学校基础设施结构优化。根据地方高等教育及高校分布情况,首先应该建设一个公共网络平台,整合优秀教学资源和电子图书,让高校都能够享受到这一平台上的资源,从而打破各高校“孤岛”办学、教学的局面,从而促进高校之间的联系,同时让教育资源不充足的高校也能够通过网络来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次,各同类高校之间可以实行开放选修课程,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部分学分互认的方法,进一步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这样不仅可以突破地域限制,使得不同地域高等教育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分享和最充分的利用,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出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使资源优化配置现实教育投资效益的最优化。

二、结论与建议

1.政府应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建立人才供需机制。在美国的教育体制中,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公立与私立大学并存,社区类大学、教学类大学、研究类大学分类明确,非营利性大学与营利性大学划分清晰,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宏观控制每类大学的合理定位,甚至通过立法加以规定。在我国,长时间以来,公立高校为主,普遍忽略民办高校。然而不论公立还是民办高校优化教育结构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政府应采取的主要调整手段是宏观控制,规避介入高校内部系统,在政策上正确引导,资金上予以支持,学校发展方向上鼓励多样化,促进高校在市场经济下良性竞争,共同进步,营造出公开公平的教育竞争环境。另外,政府建立并实时更新人才供需机制,人才供需机制是一个动态的人才信息数据库,录入各行各业的毕业生供求情况。这不仅有利于国家作出正确的决策,也有利于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而且还为人们选择大学专业提供客观依据。但由于人才培养与就业之间有一个不短的培养周期,培养周期显然需要作为人才供需机制的考虑因素。

2.高校要分类定位,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如前文所述,在我国,政府监督和控制不良对高等教育结构不平衡负有重要责任。但高校未能准确、科学进行自我定位,导致了其教学目标与发展模式偏移,这是教育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调查显示,自20世纪末,教育法实施以来,各省高等院校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不断扩大规模,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需求。规模大了,高校又开始追求“质”的提升,院校“升格”风靡一时,高校间办学目标和进化形式基本相同。高校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当地优越的地理社会等条件,定位明确准确,认清优势与劣势,坚持优势,规避劣势,走“品牌”发展道路,力求办学特色,追求学校、学科、专业及培养人才的个性,追求与其他学校的差异,努力打造自身的社会品牌形象,提高学校教学声誉。在不同学校之间,形成分工明确、竞争有序、合作共赢的高等教育体系。因此,高校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到自身的优势和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分类定位,突出发展的差异化和特色化。

高等教育杂志范文第6篇

一、什么是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即“摘其要点而发”。

●论文摘要是对论文內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论文摘要就是论文内容提要,是在对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用简单、明确、易懂、精辟的语言对全文内容加以概括,提取论文的主要信息。

二、论文摘要起什么作用?

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1) 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

现代科技文献信息浩如烟海,读者检索到论文题名后是否会阅读全文,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摘要来判断;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的任务。

2) 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

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直接利用,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三、论文摘要应包含那些内容?

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

摘要的四要素:①目的: 研究的目的、范围、重要性;②方法: 采用的手段和方法;③结果: 完成了哪些工作取得的数据和结果,; ④结论: 得出的重要结论及主要观点,论文的新见解。

(1)目的:指出研究的范围、目的、重要性、任务和前提条件,不是主题的简单重复。

(2)方法:简述课题的工作流程,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对象、原理、条件、程序、手段等。

(3)结果:陈述研究之后重要的新发现、新成果及价值,包括通过调研、实验、观察并剖析其不理想的局限部分。

(4)结论: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包括从中取得证实的正确观点,进行分析研究,比较预测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价值。

四、论文摘要如何写?

1、应该怎么写

1)文字简明扼要:文字必须十分简练,内容需要充分概括

2)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切不可加进文摘编写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

3) 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句型应力求简单,慎用长句。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

4)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

2、不应该怎么写

不能冗长,少写无关的东西,语句不能含糊不清。论文摘要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1) 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 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 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4) 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5) 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6) 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3.摘要的基本规范

(1)应以第三人称写作.摘要是完整的短文,具有独立性,可以单独使用.即使不看论文全文的内容,仍然可以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新观点和想法以及论文所要实现的目的,采取的方法,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2)叙述完整,突出逻辑性,短文结构要合理.

(3)文字简明扼要,不容赘言,采用直接表述的方法,不使用不必要的文学修饰,做到用最少的文字提供最大的信息量.

五、摘要的分类

按摘要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大致有如下3种类型。

1.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科技论文如果没有创新内容,如果没有经得起检验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或结论,是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所以建议学术性期刊(或论文集)多选用报道性摘要,用比其他类摘要字数稍多的篇幅,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以“摘录要点”的形式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比较完整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

2.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论题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质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作者做了什么工作)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指示性摘要,一般适用于学术性期刊的简报、问题讨论等栏目以及技术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绍论文的论题,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篇幅以100字左右为宜。

3.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以上3种摘要分类形式都可供作者选用。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或指示性摘要。的最终目的是要被人利用。如果摘要写得不好,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论文进入文摘杂志、检索数据库,被人阅读、引用的机会就会少得多,甚至丧失。一篇论文价值很高,创新内容很多,若写成指示性摘要,可能就会失去较多的读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作者摘要写得过简,编辑在退修时应提醒其修改。

六、错误示范

现实之中很多论文摘要,都写成论文简介或论文简评,而不是写成文章观点浓缩,经常被写成如下形式:

例一:本文简述西方高等教育膨胀历史与阐释西方高等教育膨胀的主要理论,分析大众高等教育学说在汉语语境中的误读,揭示西方大众高等教育背后种种事实与大众高等教育带给西方国家的种种两难困境,指出大众高等教育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高等教育应该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的发展道路。

例二:本文第一步界定人格、人格教育及健全人格,第二步以相关界定为基础考察现代大学教育中人格教育的绩效与常见大学生人格问题,第三步描述与分析佛教慧学对现代大学教育中人格教育的作用。

高等教育杂志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族医药;傣医药教育;传承模式;发展路径

少数民族医药是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淀,为各族人民的健康和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还在对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民族医药的发掘、应用、传承和发展。至2016年底,我国已建立起数百所民族医院;设立民族医药门诊部、所近千个;200多种民族药品已被批准为非处方药物;近年来,中央财政先后投入数十亿元,支持民族医院标准化建设;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回医药、苗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13项少数民族医药已进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6年,中共中央提出“大力支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重申“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医药在发掘、传承、科研及产业化等方面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显著的成效。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民族医药教育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除全国各民族地区普遍建立有中等医学学校、民族医药培训机构外,北京中医药大学、青海大学、延边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药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西藏藏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以及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高等教育机构,也先后开设了多种民族医药专业,使我国民族医药教育迈上了新的台阶。然而,我国民族医药教育的发展并不均衡。比如,傣医药蕴含着十分珍贵的傣民族医药知识、医疗理论、施救方术、救治伦理、治疗意识等,但其与藏、蒙古、维吾尔等民族医药教育相比,发展却相对落后;对傣医药教育的研究,除了为数不多的专家、学者主要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和《云南中医学院学报》上发表一些文章外,也显得大为不足。因此,本文拟通过分析傣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差距形成的原因,并借鉴其他兄弟民族医药教育的发展经验和国内外教育先进理念,结合傣医药教育现状及其教育规律,提出振兴和创新傣医药教育的建议,为傣医药教育的加速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一、傣医药教育的几种主要模式

傣医药是我国“四大民族药”(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之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药物资源丰富,西双版纳药材种类达1776种,仅傣药物种就达1200种。傣医药理论和典籍文献十分丰富,如著名的“四塔”理论①、《玛弩萨罗》等。傣医药教育发展历史悠久。它的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四种:寺庙传承、学校教育、高等教育和现代师承教育。

(一)寺庙传承

傣医药发展初期,与我国其他民族医药的教育传承一样,也以“父传子、师传徒”的模式为主,经历了早期的橄榄期口传心授、米腊撒哈期古文字传授阶段。傣族和藏族、蒙古族都信仰佛教(傣族信仰小乘佛教,藏族、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新中国建立前,傣家子弟从小就进入寺院接受教育,这使得傣医药教育和傣族其他方面的教育一样,带有浓重的寺庙教育烙印。公元8世纪,佛教文化率先传入藏族、傣族地区(16世纪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开启了民族医药的寺庙传承阶段。[1][2][3]其主要特点是在各地建立大量的佛教寺庙,在大型寺庙中设立“曼巴扎仓”医学经院,作为当时民族医药学主要的教育基地。藏族、蒙古族地区僧侣主要学习以《四部医典》为主的医学典籍;傣族地区的僧侣则主要学习《比探玛》等佛经。僧侣学习医药学知识,是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深入的,每个学习阶段结束时均要接受考核,只有通过考核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学习结束时经考试合格后授予相应的学位。例如,藏医药的学位有“噶觉瓦”“然觉巴”与“本然巴”,分别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中医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4]蒙医药考试合格者取得“玛仁巴”学位。傣医药没有专门设立医药学学位,但品学兼优的僧侣可晋升为大佛爷祜巴。这种寺庙传承模式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大地推动和加速了民族医药教育的发展,并培养出大量的著名民族医药家,为后来民族医药的学校教育提供了民族医药基本功扎实的师资力量。

(二)学校教育

我国民族医药的学校教育除了藏医药发展得较早(17世纪初就已建立了藏医学校,1681年,嘎玛王朝建立后即创办藏医讲习班;1696年,弟斯•桑结嘉措在药王山建立了药王山医学众利寺)。新中国成立后,各地进行宗教改革,使得部分佛教寺庙中的“曼巴扎仓”先后解体。加上寺庙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师僧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寺庙传承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寺庙教育逐渐失去了昔日的权威性和吸引力,新型民族医药教育模式———民族医药学校教育模式继之应运而生。民族医药学校教育除了通过专门学校培养民族医药人才外,也通过开设各种培训班、进修班培训人才或提高民族医药的专业水平。如藏族地区就开设有大量的藏医进修班和提高班;[4]蒙古族地区通过在各地开展蒙医进修班的方式来传承蒙医药。[5]与藏、蒙医药学教育相比,傣医药的学校教育由于受寺庙教育传统的制约、正规学校基础十分薄弱、对民族医药教育不够重视等历史原因,发展得较晚,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傣医药专门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西双版纳卫生学校与云南中医学院进行培养。[3][6]1986年,西双版纳自治州卫生学校开设了首个傣医中专班,招收43名学生;1999年,西双版纳自治州傣族卫生学校开设了傣医中专二班,招生60名;2000年,西双版纳卫生学校开设了傣医士专业中专班,招生62人。[6]虽然傣医药学校教育起步较晚,其发展状况、教育效果等也不尽如人意,但是,学校教育的开展,使得傣医药教育步入现代化、正规化人才培养之路。

(三)高等教育

我国民族医药高等教育开展得最早的是蒙医药,其次是藏医药。1958年,内蒙古医学院(现为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系就已经开始招收蒙医专业本科生;1980年,内蒙古医科大学开始招收第一名蒙医文献专业研究生;2005年,内蒙古医科大学开始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蒙医学博士生,后又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及蒙古国卫生科技大学联合培养蒙医学博士生。1985年,西藏大学就开设了藏医系并开始招收藏医专业本科生;1999年,西藏藏医学院首次招收4名藏医药硕士研究生;2004年,西藏藏医学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2名藏医药博士研究生。傣医药高等教育发展比较滞后,直到2002年才开始创建傣医大专班,而此时藏、蒙医药已开始了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的培养。2002年,西双版纳卫生学校与云南中医学院合作,开设了中西医结合(傣医方向)大专班,招生60人;2006年,云南中医学院招收了6名中医学专业(傣医药方向)本科生;同年,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开始培养中医学专业傣医方向的研究生;2007年,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校经教育部门批准,招收了28名高职高专学生;2012年,云南中医学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了1名民族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傣医药的高等教育主要依托云南中医学院及2017年新建立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等高校培养民族医药人才。[7][8][9]高等教育的逐渐开展,使傣医药人才培养逐渐向专业型、研究型人才方向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傣医药的深度研究、传承与发展。

(四)现代师承教育

师承教育是培养民族医学人才的主流模式,我国历代中医名家跟师学习者不胜枚举,师承教育模式成就了许多名中医。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青海省共有1500多名藏医药工作人员,其中民间藏医就有近700人,且大部分是通过师带徒的形式习医的。[4]内蒙古医科大学曾将师带徒方式引入学校教育中,在研究生层面先后建立了348个师承项目,培养师承项目人员685名。[5]傣医药国家/省级层面的师带徒模式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进行,先后通过师带徒方式培养了8批共14名国家/省级跟师徒弟。2017年5月,在云南省景洪市召开的“第一届西双版纳州民族民间名医拜师大会”中,有22名传承人拜13名民间名老傣医为师,拉开了州级师带徒模式抢救和传承傣医药的序幕。然而,傣医药的师承教育无论由政府主持还是民间自发进行,都存在师承项目和传承人少的缺憾,且多数都局限于家族传承上,并没有较好地依托云南中医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实现师承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傣医药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傣医药教育虽然起源早,甚至比蒙医药还早几个世纪。但是,从学校教育阶段开始,傣医药教育便逐渐落后,目前,傣医药教育传承仍主要集中在云南省西双版纳与德宏两个民族自治州。近年来,傣医药教育发展显得严重滞后,高层次人才稀缺、民间师承教育快速萎缩,而且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专业教师、教材缺乏,人才体系极不完善,严重地制约着傣医药的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速度慢,专业人才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由于历史的原因,傣医药学校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加上政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和现代医学的冲击,使得傣医药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更为缓慢。我国傣医药高级人才培养仅局限在云南的一两所医学院校,总的来看,除了2017年新建立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外,没有专门的医学院校;开设有傣医药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也不多,办学层次不高、办学规模不大、招生人数十分有限;无论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还是专科人才都极度缺乏,尤其缺乏满足社会需要的临床型、创新型人才。而且,在傣医药产业发展不景气的环境下,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大多找不到用武之地。由于政策措施不力,傣医药专业毕业生往往无法进入对口岗位工作,即使找到工作岗位,也因为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不得不考虑“转行”。这不仅对傣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更是对傣医药人才培养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傣医药代表性传承人趋少,师带徒传承难以拓展

目前,傣医药的传承教育主要集中在民间傣医。一方面,云南省各村寨中的傣医大多已70岁以上,很难找到60岁以下的傣医,随着老一代傣医传承人的陆续去世,傣医药代表性传承人将越来越少;另外,在傣族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乡土傣医仍然受传内不传外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青年一代对傣医药事业前景不看好而不愿意继承家业,导致了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傣医药传承后继乏人,最终使得老傣医丰富的医药理论及优秀的临床经验以及许多弥足珍贵的傣医药绝技濒临消失。另一方面,受国家相关政策的规约,正规的傣医师带徒制度遴选审批又极度严格,使得能达到师带徒导师标准的人少之又少,加上在师带徒中,一名导师一届3年只能带2-3名徒弟,使得传承规模难以拓展。[3]虽然傣族地区寺庙中也拥有掌握一定傣医药知识、技能的僧侣,他们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傣医药传承人,但由于政策等方面的制约,往往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傣医药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近年来,傣医药在科研与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期缺乏傣医药人才的系统培养,使得傣医药教育、实践等方面“后继无人”的现象日益凸显,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中高级骨干人员严重不足,专职教师严重缺乏;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许多人并未接受过正规的现代医学教育,所掌握的知识大多来自家传口授,无法形成科学知识体系,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这种状况不利于傣医药知识和经验的传承,更不利于傣医药文化的传授,也阻碍了傣医药教学计划的实施。纵观现有的傣医药师资队伍,既缺乏名师名教,也缺乏必需的基础性师资,教师队伍的学历、学识、专业素质都不够理想,且缺乏必要的整合机制和必需的进修培训机制,因此,傣医药师资队伍的建设亟须加强。

(四)政府对傣医药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

藏医药与蒙医药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同样,傣医药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然而,近年来,政府对傣医药事业的发展虽然也给予了关照,但经费投入少,而且主要经费均投入到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上。而对傣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却重视不够,对傣医药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对傣医药教育的学校布局、师资建设、专业设置、科研设备、实践基地、政策保障等缺乏系统的规划,更谈不上经费上的大力支持。由于支持力度不足,使得傣医药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近年来逐渐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民族医药教育。

三、关于傣医药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傣医药要想获得健康良好的发展,加强教育是其中的关键。改革开放以后,傣族地区陆续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傣医药教育机构;傣医药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收集到各种贝叶经、纸版经200多部,秘方、传统经方等7000多个,整理、编译、出版了《傣族药典》《西双版纳傣药志》《嘎牙山哈雅》《古傣医验方注释》《傣族传统方剂学》《傣医诊断学》《医书》《药书及病理》等几十部傣医药经典和专著,[10]为进一步发展傣医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铺垫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通过教育振兴和加速傣医药发展已迫在眉睫。傣医药教育应借鉴我国兄弟民族医药教育的经验和国内外教育先进的理念,结合傣医药现状与教育发展规律,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

(一)加强傣医药高等教育,增强傣医药学科硬实力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傣医药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立了一些傣医药专业学校或相关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傣医药初、中级专业人才,为傣医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傣医药高等教育开展较晚,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继续巩固傣医药基础和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应遵循傣医药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大力发展傣医药高等教育。要给足政策和经费支持,增设高等教育机构,扩大招生规模,不断完善傣医药高等教育体系。

(二)发挥寺庙僧侣特长,拓展现代师承教育应借鉴

蒙医药教育模式以及傣医药传统师承培养模式的优点,利用名老傣医这一人才资源,大力发展师带徒和学校教育并进的多模式、多渠道的高等教育模式,实现学校教育模式与师承教育模式的有机结合;在抢救和继承名老傣医优秀医术的过程中,放宽导师遴选条件,挖掘民间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傣医,特别是拥有“一技之长”的傣医,由政府拨出专款用于抢救与继承傣医药并培养传承教育的中坚力量,根据傣族地区实际,突破一个导师只能带两三个徒弟的国家政策壁垒,扩大师带徒传承规模;发挥僧侣熟悉傣文的特长,鼓励和支持僧侣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继续深造傣医药专业技能,积极探索学校教育与寺庙传承联合培养傣医药人才的新思路。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定向培养那些有傣医药家传渊源的名医后代,以保障优秀传统傣医药医术、医技后继有人。

(三)引进优秀人才,建立以傣医药为主体的中傣西医药师资队伍

建立优质的傣医药师资队伍,既是保障傣医药教育发展的前提,也是实施人才强校的关键。因此,要切实加强傣医药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根据“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营造聚才引才环境,进一步培养、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快傣医药师资队伍建设。应注意选择对傣医药有较深研究的教师传授傣医药基础理论及技能,同时选择中西医教师传授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并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中、西、傣医临床医师进行临床技能培训;与此同时,还要定期邀请民间傣医药传承人来校开展傣医药有关讲座及教学,传授民间特色傣医药知识,以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从而建立起一支合格的傣医药师资队伍。(四)发挥区位优势,实施国际合作办学云南是中国西南部与邻国传统民族医药相互融合的集中区,云南省的傣族与泰国、老挝的主体民族泰族有着相似的历史与文化渊源。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开展,湄公河流域6国间互访互学、合作交流逐渐增多。傣医药教育应借此机会,在保存傣医药自身传统特点的同时,大胆融合邻国的传统民族医药优秀理念,以云南省为主要基地,加强与泰国、缅甸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高等院校联合,建立傣医药国际合作办学中心,实现师资、专业、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从而不仅能有效提高傣医药教育质量,还能使傣医药在维护当地民众身体健康的同时,扩大其在东南亚等地区的影响,进而主动服务并融入南亚、东亚及印度洋经济圈,促进傣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增强宣传力度,提高傣医药教育影响力

1.开展傣医药教育培训,提高大众意识。为了提高傣医药的影响力,要定期对傣医药教育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傣医药宣传意识,时刻不忘利用各种机会、各种条件、各种方式积极主动宣传傣医药,使每个傣医药教育工作者都能成为合格的傣医药宣传者,从而提高大众对傣医药的挽救继承意识,激发大众对傣医药的热爱、学习和传播热情。

2.举办傣医药学术论坛,加大傣医药宣传力度。通过政府出资、高校、相关部门和民族医药研究单位具体组织,定期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傣医药学术论坛或相关的国际学术论坛,同时,网络及各地方电视台要进行转播或开设专门节目,邀请傣医药专家及学者开展傣医药发展史、文化内涵、特色诊疗技术、临床疗效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使人们对傣医药有充分的认知,激发人们对傣医药的学习兴趣。

3.打造傣医药互联网宣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打造具有实时交互、个性化和人性化等特点的傣医药资源共享的互联网平台,甚至推出开发性的傣医药教学视频,使傣医药的基础理论、临床特点、诊疗技术等进入共享平台,便于更多的人认识傣医药,了解傣医药,进而调动其对学习傣医药的兴趣。总之,傣医药作为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其独特的民族医学文化内涵、丰富的医药理论、显著的临床疗效及富有特色的诊疗手段等,是中华医药宝库乃至人类医药宝库的巨大财富。由于种种原因,其在现阶段发展比较缓慢,各个层面的教育与传承力度也不够理想,导致其发展远不及其他兄弟民族医药。为拯救与传承傣医药,目前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好时机,加大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切实加强傣医药教育,保存好老傣医的医药理论及临床经验;扩大傣医药人才的培养规模和层次;加强傣医药的宣传力度,激发广大群众挽救、继承、学习傣医药的热情,全面推动傣医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可惠,王静,赖先荣,等.融合师承、家传和寺庙社会教育资源的特色藏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

[2]白春梅.蒙医学教育模式发展探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2).

[3]依娜双,聂曲,赵应红,等.傣医药教育现状与思考[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0).

[4]奇玲.简述藏医药学教育形式的历史发展[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国民族医药学会,1996:7-9.

[5]杜茂林,阿古拉,安志新.蒙医药学教育的传承与发展之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8).

[6]王雪梅,杨梅,胥筱云.试述以多元一体发展模式构建傣医药教育体系[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1).

[7]王秀兰.蒙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展望[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3,(3).

[8]力毛措.西藏藏医药事业发展现状[J].中国藏学,2012,(4).

[9]熊磊,陈林兴,杨梅,等.“八个结合”助推傣医学人才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5,(2).

高等教育杂志范文第8篇

【关键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改进

吉林大学自曝财政危机以来,高校财政危机问题日益走入公众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原因众多,如国家财政支持不足、扩招、财务管理混乱、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低,以及缺乏明晰的产权和明确的责任等,但高等教育陷入财政危机的最大原因当属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所致。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的现状

(一)高等教育投入体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47条提出:“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这个论断被总结为“财(财政拨款)、税(教育税附加)、费(教育收费)、产(校办产业收入)、社(社会捐赠)、基(教育基金)”等六个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后来,教育部财务司又总结为“财、税、费、产、社、基、科(科研经费)、贷(银行贷款)、息(利息收入)”等九个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在这九个渠道中,没有吸引社会资本(民资、外资)这个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投入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社会资本应是完善教育投入体制的新渠道。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1.教育投入4%目标仍未实现

根据世界银行2001年的统计,1999-2000年度,法国、日本、英国等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4.8%,而哥伦比亚、古巴、约旦等中低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5.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呼吁世界各国,到2000年应实现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6%的目标。据“全国教育经费情况执行公告”披露,1998—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是2.55%、2.29%、2.87%,进入新世纪后的2001-200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未达到4%的规定,分别是3.19%、3.52%、3.28%、2.79%、2.82%、3.01%。

2.财政投入总体不足

与学生人数的超常规增长相比,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在2006年达到1062亿,比1998年的356.75亿元增加了705.28亿元,增长1.97倍,年均增长12.7%。财政投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学生人数增长。据2006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869元,比1998年的6775元下降906元。

3.财政投入结构不均衡

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差异显著,部分省区对于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十分有限。据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869元,最高的省份北京达到18228.36元,最低的省份江西省仅为2219元,前者是后者的8.2倍。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部地方所属高校学生人数的82%。

4.事权与财权不分离

我国国家预算按预算等级依次分为类、款、项、目四级,尽管财政部1999年将教育事业费升格为“类”级,但教育基本建设费仍设在“款”级科目中,教育经费没有预算单列,导致财政性教育经费长期以来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的状态。具体体现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事业,财政部门负责教育事业经费拨款,政府计划部门负责教育基建投资,在预算表格的汇总归类时,教育财政预算总额要与文化、科学、卫生部门的预算汇总成整个财政事业费预算中的“类”级和财政基本建设费预算中的“类”级。教育事业费属于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类中的款级,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属于基本建设费类中的社会文教费款级。国家预算首先在类级支出中分配,然后依次在款、项、目级中进行再分配,教育经费是国家预算第二次分配。由于教育经费预算等级较低,教育的事权属教育部门,教育的财权属财政与计划部门,教育的事权与财权相分离。教育部门财权较小,难以有效行使事权,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5.多元化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在政府投入是主渠道的前提下,能否开拓非政府渠道,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导向。中国虽然也颁布了捐赠法,但在具体税收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只是实行税前从所得中全额扣除捐赠额外,没有其他税收优惠以鼓励社会捐赠。企业投资也是高校经费、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自于社会的投资也不是很高,虽然近几年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但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长期受国家政策的制约,《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也看好这一产业,很想向民办高校投资,而投资必然要求回报。

二、改进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建议

(一)强化法律的保障与约束功能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除政府财力的原因外,相关教育投入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与执法不严是主要的原因。借鉴美国与日本的经验,确保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应从立法与执法两个层面来完善。

在立法方面完善我国的教育财政法律体系与财政资金分配的民主机制:一是明确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投资责任,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不低于4%的最低目标;二是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确保政府在教育投入中的主导地位;三是规定中央财政在地区差异的协调、困难学生资助、基础性科学研究、公立大学经费以及重大教育工程项目等方面的经费责任;四是规定地方财政承担地方高等教育经费的责任,包括经常性教育经费定额标准、专项经费与基本建设经费的规模。

在执法方面要以立法形式明确教育财政的决策程序与各级政府的相关责任。包括:一是规定教育政策的决策程序,对重大的教育决策必须进行财政性可行性论证;二是对教育经费预算的项目、标准,教育经费在预算支出中的比例,以及教育经费在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分配等事项的决定权,在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下设的拨款委员会上通过;三是应增加对各级政府保障教育投入的约束条款,授权同级人大监督与执法检查的权力,对于不按照规定执行的政府职能部门及政府主要领导人由同级人大追究其相应的行政与法律责任。

(二)增加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必须保证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确保“三个增长”,并使高等教育经费在总的教育经费的比重稳定在20%左右。同时要尽可能平衡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教育投入,在法定的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内,加大对中西部普通高校的财政投入,促使其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从而逐渐改变现有高校空间布局。

(三)国家财政贴息补息

可以首先采用贴息、补息等办法,减轻高校的债务负担,或把中长期贷款转为长期,解决短期集中还款带来的严重问题,或将公办高等院校贷款债务注为国债形式以减轻财政压力与风险。

(四)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

在推进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过程中,公共教育资源在高等教育中的投入结构应有所调整,过去的一部分政府直接拨给学校的经费应转变为政府为贫困学生提供就学保障,包括对贫困学生的无偿资助和部分以助学贷款性质提供的有偿资助。(五)增强金融杠杆的支持

首先,要抓紧建立高等教育银行。建立高等教育银行可以扩展教育财政经费的来源方式,利用教育银行具有发放债券的职能,可以为高等学校获得发展的资本基金。其次,可以利用国际银行组织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贷款,有了国际组织的银行贷款,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教育体系之外的大量资金为高等教育财政提供援助。按规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提供的硬性贷款利率低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但只发给会员国中低收入国家和政府以及由会员国政府担保的公、私立机构。如果能够向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申请长期硬性贷款作为高等教育贷款基金,是提高教育投资指数的一个极佳的途径。再次,教育银行能够有效利用社会上的闲散资金补充教育财政,集中用于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最后,发行高等教育。教育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若能够发行一些额度小、风险低的高等教育,可以增强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实力。

(六)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

首先,建议成立联系政府与高校的中介机构——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主要职能是为政府评估高校整体财政计划、明确各高校使用经费应承担的义务、运用审查和评估手段贯彻政府政策和落实教育目标、确保经费使用的效益和效率等。同时,它本身也应接受政府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其成员可由政府官员、教育专家、学者、工商界人士等组成。

其次,引入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模式,依据对高校的绩效考评结果确定拨款规模。一方面可以更合理地分配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资金,同时促使高校重视其社会责任、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绩效评估标准来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以绩效拨款模式可以作为政府调控高等教育的一种手段。实施绩效拨款模式前提是有一个合理、公平的绩效评价方案,目前可以借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及教育部2002年提出针对“985”项目高校绩效拨款方案—《高水平大学评价与拨款方案建议稿》来设计我国高等学校绩效拨款的模式。

(七)举办民办高等教育

各级政府从政策上落实好民办高校在用地、基本建设、缴纳税费、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的同等待遇,民办高校教师在教师资格认定、业务进修、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科研立项、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同等对待,民办高校学生在学籍管理、表彰奖励、升学、毕业生就业与户口管理、申请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交通优惠、医疗保险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同时,支持民办高校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合资、合作、参股等方式投资办学,实现产权结构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八)鼓励多种模式共同举办高等教育

公办高校利用无形资产和其它财产,与企业、个人或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多种模式共同举办高等教育。如云南省将选择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新征用地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及时办理用地手续,依法减免相关建设税费等措施,鼓励组建以产学研为主要纽带,以高职院校为龙头、跨地区的行业性职教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参考文献】

[1]赵黎娜.关于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政策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8年09月24日.

[2]赵善庆.我国高校债务化解的途径[J].社会科学论坛,2008(9).

[3]马永霞.改进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的设想[J].教育与经济,2002(4).

[4]刘宛晨,等.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1).

[5]赵善庆.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路径[J].经济导刊,2007(12).

[6]俞昕.高校“巨舰”的债务迷航[J].大学杂志,2007年05月10日.

[7]乔春华,等.高等教育发展引进民间资本的政策研究[R].江苏省教育科学短期课题.

[8]赵小萍.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J].中国财政,2008(3).

[9]刘天佐.完善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6(5).

[10]李建桥.扩招成债务源头:高校难以承受债务之重[N].时代信报,2008年03月06日.

[11]赵善庆.从国际经验看我国高等教育资金短缺问题的解决[J].世界政治与经济论坛,2008(2).

[12]陈亚静.湖南高校负债一年增10亿部分学校难正常运转[N].三湘都市报,2008年07月15日.

[13]罗霞,等.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办学规模我省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投入[N].云南日报,2008年0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