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放射卫生理论论文范文

放射卫生理论论文范文

放射卫生理论论文

放射卫生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世界名牌大学的办学理念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如哈佛大学教育理念包含有:“学校致力于创造培养学生自我依靠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平台”。剑桥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含有“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2]”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CME)是医学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为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所建立的终身教育制度[3]。

1医学影像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放射学发展为诊断和治疗兼备的医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诊断学、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X线计算机成像(computerradiography,CR)、数字X线成像(digitalradiography,DR)、超声学、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以及两种影像技术的融合如PET/CT、PET/MRI、SPECT/CT、DSA/CT等一次检查获得多种影像信息的成像技术和介入影像学,包括介入放射学和介入超声学等。传统X线摄片已逐步被CR、DR取代。CT不断更新换代,如螺旋CT(SCT)、多层CT,现已发展到128层CT等。MRI发展趋向于高场强、实时成像、功能MRI(fMRI)、显微结构成像、波谱分析(MRS)以及同质同性抑制技术等。CT、MRI成像速度和分辨率均明显提高,灌注、弥散、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超声向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和介入超声学发展。核医学主流发展方向是分子核医学。

影像学诊断由大体形态学为主的阶段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分子/基因成像过渡,出现了分子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诊断模式由胶片采集图像和阅读逐步向数字采像和电子传输方向发展。信息科学的进展,促进了医学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和远程放射学(teleradiology)的发展,网络影像学(networkimaging)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diagnosis,CAD)将成为可能[4]。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应用,介入治疗及其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改变了影像学实践和服务方式,影像诊治手段日益先进,影像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使医学影像学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创建于1935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放射科。在7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紧跟学科发展,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创建了医学影像学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学科建设、医学领军人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等措施,将“医学影像学与介入放射学”学科建设为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2001年),放射科建设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02年),“医学影像学科”获准为江苏省医学影像学科质量控制中心(2004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创建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6年)。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建于1990年,当年开始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经采用特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件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名师培养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现已创建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2006年)和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实验室获准成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本专业1984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成为江苏省唯一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

2医学继续教育的范畴与其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医学影像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涌现,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对从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从医学院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医学工作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人才培养和学科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使医学影像学专业医技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跟上医学科学发展脚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5],我们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借鉴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结合国情让全体教师和职工树立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的理念,即“活到老、学到老”。其特点决定了在高校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的教师和职工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我,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

(2)配合继续教育学院进行脱产、非脱产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医护人员与全国成人教育考生。

(3)配合研究生院进行在职职工研究生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职工与江苏省乃至全国考生。

(4)与国外著名大学、学术团体保持密切合作,每年不定期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2~3次,对象涉及本院相关医护人员和研究生、本科生。

(5)学科学术地位决定了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申报和开展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就要求本学科及学术水平在本专业领域中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在同行中具有领先地位,这样才能吸引众多的医技人员来院学习或进修。我们利用“中华医学会实用介入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基地,每年认真组织申报并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次以上,对象涉及本院医技人员和全国需要参加培训的各层次医技人员。在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开展是学科学术地位和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展示推广学科成果、宣传自我、扩大影响、构建学科品牌的优势,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的主要体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6)常年接受国内各单位进修生来院学习、工作,积极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和职工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医院进行短期进修、考察或进一步深造。

(7)切实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和年轻医师五年住院医师轮转培训制度。科室每月组织一次青年医师读书报告会,以督促年轻人好学、向上。

(8)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国际性和中华医学会组织的高质量学术年会或专题学术会议以及省市年会,并制定了《参加学术会议及差旅费使用的规定和的奖励办法》。凡在放射学全国年会上进行大会发言的论文第一作者、在省市年会进行专题讲座或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者,科室承担参加会议的所有费用,包括差旅费、住宿费、会务费和资料费。每年根据北京大学版“医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凡在目录内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及SCI上所发表的论文,在单位奖励的基础上,科室根据影响因子再进行不同幅度的奖励,以此鼓励教师、职工多撰写、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科科研、教学质量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规模决定着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规模,人才结构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层次,人才梯队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后劲,故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学科建设中,师资队伍是前提,学科带头人是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6]。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攻关项目,既是学科水平的体现,又是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取得高水平科技成果、确立学术地位的基础[7]。

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与培养、聚集创新人才相结合,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相结合。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将人才资源作为提高学科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大优势,形成科技创新与教师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良性机制。多年来,我们本着“用好现有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学科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并采取主动培养、积极引进、大胆使用、热情关怀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具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学科力量雄厚,学术造诣较深,结构合理,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为一体的专业队伍。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趋势好,形成了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科技创新团队。35人中正副教授/主任医师1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博士10人,硕士22人。近5年在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0项。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14项;发表科研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中华级期刊4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6部,卫生部视听教材2部。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一贯注重于教学改革的研究,近5年来,主持教学改革课题14项,获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和《创建特色专业,培养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

放射卫生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1艺术的告知病情

鉴于癌症的特殊性,在充分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实行有计划、有技巧地告知;医生要在“保密避谈”和“坦诚沟通”二者间取得平衡,依照不同患者病情轻重、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心理承受力、身体状况及医护期望等差异,进行“个体化”的医患沟通。必要时请心理专科医生介入,帮助癌症患者平稳度过“肿瘤心理休克期”,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尊重其自主权,完成未了的心愿。对于一些患者,与其让其长期猜测、逃避,不如主动告知实情,使其正视现实,积极配合治疗。但是对于性格内向、文化程度低的老年肺癌患者,一旦得知确诊肺癌,随即难以接受、产生恐惧感,对于这类不愿或者害怕知道诊断结果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合理隐瞒,以防患者精神崩溃。知情同意权和保护性医疗并非完全对立,二者的根本宗旨都是为了维护患者利益,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因此,从医学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保护性医疗是在特殊状态下处于对患者利益的保护,是正确而且必要的。在提高医务人员认识、尊重患者的基础上,需要尽快完善立法,细化保护性医疗的适用原则,保障医患双方各自的权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告知方案,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知情同意权和保护性医疗之间的矛盾。

2优化的治疗决策

医生对待晚期肺癌患者除了在告知病情时需要三思,亦可在诊疗的过程中从多角度体现。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在早期实行支持治疗,中期实行姑息治疗,终末期实行临终关怀,[8]各阶段无绝对的分界线,可有平行、交叉。有学者提出,癌症治疗中应该遵循尊重、有利无伤、公正、公益、身心并治、整体综合与心灵关怀结合、医术精湛与医德高尚并行、临床疗效与经济利益同重八大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因此,笔者认为,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大致可以从个体化、人性化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考量。

2.1个体化治疗制定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时,除了患者目前的肺癌类型、疾病分期,还要同时考虑到患者的经济状况及其对治疗方案的耐受程度,从医生的角度体现对患者知情同意和自主选择权的保护。最终的治疗决策,需要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商讨决定。面对肺癌患者,如果疾病分期和经济状况允许,手术治疗是首选。然而晚期肺癌患者往往已失去手术机会,余下的经典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放疗和(或)化疗、免疫治疗、结合中医治疗以及最佳营养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最大限度地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在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时,要将每种方案的利弊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尊重他们的选择。近年来,口服靶向药物给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极大减少了传统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在一组分析中,虽然一线使用化疗、二线使用靶向药物与一线使用靶向药物、二线使用化疗,从总生存期来看没有明显差异,但后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体现了在晚期肺癌治疗方案中的人文关怀。

2.2人性化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往往忍受着不同程度的躯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研究调查显示:晚期癌症患者最常出现的三种症状依次是:疼痛(92%)、乏力(89%)、胃口差(87%);低龄组患者出现疼痛、精神症状的几率高于老龄组,而后者更常见的是乏力和健忘;男性患者食欲减退、失眠、精神抑郁等症状发生风险较高,而女性患者更易出现恶心、呕吐。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更应强调“以人为本”,将患者视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非单纯治疗疾病。在目前治疗手段无法达到肺癌根治目的或肯定抗癌治疗弊大于利时,临床医生就应审时度势,选择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姑息治疗(亦称为最佳支持治疗),通过控制症状从而实现支持和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终末期患者,最突出也是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疼痛,因此提高对无痛化治疗的重视程度、提供更有效的镇痛治疗都迫在眉睫。近年来提出的癌痛多因素概念指出,患者对疼痛的认识,对“死”的恐惧,情绪的忧伤,心理上的忧郁和绝望,都会影响痛的感觉。因此,在使用药物控制癌痛的同时,应注意辅以心理治疗,其中也包括音乐疗法,为患者播放适合的音乐,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感。除此之外,关于在患者临终前是否应积极抢救,譬如插管、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应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因为很多患者或家属希望患者在离开人世时不需再经受不必要的痛苦,而是顺其自然,让患者平静的离开,体现生命的尊严。

3全面的护理关怀

临终护理是现代化护理的需要和人性化护理的充分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临终护理需由具备高度责任感与同情心的护士来实施,顾及晚期肺癌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使家属也得到安慰。

3.1组建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和机构借鉴国外的做法,组建临终关怀机构:附属于医院,附属于基层保健,依托于家庭和社会护理,独立的临终关怀机构。设立临终关怀病房,由医德高尚、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陪护人员组成专门的治疗关怀团队,给临终患者提供最佳的关怀照护。

3.2基础护理病房布置应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并且阳光充足。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防止压疮发生;注意饮食安排的合理性、多样化;防止呛咳、误吸;口腔护理要积极,睡眠要保证;利用PICC技术建立专门的静脉通路,尽可能控制疼痛等,把患者的舒适度提升到最高。

3.3心理护理面对死亡,患者往往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求生、止痛、平静离世。护士要用真诚取得患者的信任,用爱心、细心、耐心与患者交流、沟通。一项调查晚期癌症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对病情毫不知情的患者比部分知情、完全知情的患者的抑郁程度高三倍。因此对待临终患者应专心倾听,诚实而和蔼地回答问题,评判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患者病情循序渐进、合理的告知,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决策的制定过程,从而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绝望的情绪,树立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强医患的相互信任,还可以让患者有尊严、安宁的接受死亡的到来。亲属的陪伴、遗嘱书写、了却心愿、追求美好(花和音乐)等,都应该尽量满足。还可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死亡教育,帮助临终患者树立正确的死亡观,让其认识到死亡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与其痛苦挣扎,不如顺其自然,“安乐”地接受死亡。

3.4社会角度护理医疗机构应举办相关的知识讲座或成立患者俱乐部,帮助入院患者与病友及时沟通,并定期邀请专家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鼓励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定期探视患者,以此帮助晚期肺癌患者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及病友、亲人的安慰。只有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恐惧绝望心理,保持积极乐观情绪。Willis认为,晚期肺癌患者家庭或临终关怀机构还可以让患者接触互联网,以获得健康资讯、病友支持、控制疼痛、便捷咨询,沟通交流。

作者:邓彭博李京霞李园园杨华平胡成平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第二篇:儿科医院感染的伦理学

1对策实施与检讨

1.1规范手卫生。对医务人员及护工进行规范化培训,要求其掌握洗手的指征及方法,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科室人员相互监督、履行职责。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日常操作集中进行,减少侵入性操作的次数。

1.2有效落实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仪器室、被服室每日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各病室合理安排床间距,特殊感染病人安排到隔离室;每班进行消毒浓度监测,督促护工做好日常、终末消毒工作;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物、表、手的生物学监测;入院患者按病种安排病室,做好基础护理,发现有感染倾向的患者及时隔离、采样;督促配奶员做好奶具的清洁消毒工作,奶源确保无过期、无污染。

1.3学习与培训。对医护人员、实习生、护工、配奶员等进行规范化培训,学习手卫生的相关知识、消毒隔离制度及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相关知识,定期进行抽查考核,在平时工作中,做好互相监督工作。

1.4责任落实。每一项对策都安排1~2位负责人,把措施落实到位,不定时的进行检查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总结。每两周举行一次圈会,每位圈员对自己所负责的部分进行反馈和总结。对于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以便于大家再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新措施,持续改进。

2结果

2.1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2011年4~6月医院感染发生55例,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012年同期医院感染发生17例,相对于2011年减少了38例。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7-55)/(21-55)×100%=111.76%,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55-17)/55×100%=69.09%。

2.2增强了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在开展品管圈的过程中,在各圈员的监督指导下,通过相关知识培训和医院感染会议的落实,特别是对薄弱人群的教育培训及每个圈员的轮流上课,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增强了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

3讨论

目前,医院感染甚至恶性院感事件在我国的医疗机构频频发生。从伦理学角度看,这与医护人员技能欠佳、责任心不强、相关制度执行不严格等有关,同时,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和伦理失范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任何加强医护人员伦理观念的措施都将会有效控制院感的发生。我科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制定了新生儿科统一病人收治流程、提升环境质量流程和工作人员培训流程,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进行维持和改善,使工作人员的操作更加规范,从而降低新生儿科的医院感染率。

品管圈活动强调让圈员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在圈会中,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思考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激发。在品管圈活动中,每位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要相互配合,接受组长的指挥和监督。在定期的讨论、分析及总结的过程中,要求每位成员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既给予了个人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又体现了个人必须对团队负责的精神,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我们在这次品管圈活动中,从品管圈的成立、选题、对策拟定、对策实施和结果统计,全科护理人员全程参与,严格按照制定的对策进行日常护理工作,低年资护理人员技能得以提高,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得到加强,所有的护理人员的伦理观念得到了提高,最终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这对我们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品管圈管理是有很大的启迪作用的。

作者:肖许蓉钱桂春单位: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第三篇:医护伦理学的教学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除了课堂讲授,我们还应用目的启发、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并举的教学方式代替单调乏味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激发医学生伦理思考与决定的能力,并取得一定成效。

1.更新教学观念

没有科学的教学理念,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所以,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扭转教学只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局面,努力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使学生在教学改革和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发潜能、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并强调把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应用、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目的启发式教学法对在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以后能否当一名出色的医生,主要看专业课的成绩,而《医学伦理学》属公共课,学得好坏与以后医术高低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在讲授本门课之前,我们从职业特点入手,列举事例,让医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医学伦理学的重要性,为上好这门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预习的课堂讲授法《医护伦理学》教材内容不复杂,学生自己阅读就可以基本理解。所以,课前让学生先预习,课堂讲授时再采取多种形式,如让学生担任“小老师”,由经过预习较为熟悉教材内容的学生上台主讲,再由其他学生补充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授“医德的形成与发展”前,请学生自己预习教材内容,并要求其查阅相关资料,特别是中外历代著名医师的事迹,在课堂上再到讲台上讲“故事”,然后让学生分别发言,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并总结出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这样,一堂相对枯燥的大道理课顿时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案例分析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就是选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典型、真实的临床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传授与医学伦理学相关的概念及内容,引导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理解原理、强化记忆,避免了抽象说教和空洞的议论。使医学伦理学始终不脱离医学实践并能够最大限度地贴近现实,使学生感到医学伦理学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

(4)榜样示范教育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讲授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时,我们可以穿插护理界模范人物的事例,讲授她们的高尚情操及一些动人事迹,以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课中穿插讲授2011年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孙玉凤的事迹,就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

(5)专题讨论教学法专题讨论教学法主要是针对某一医学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及讨论,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争辩中巩固理论知识,培养道德情感,也使老师从学生的辩论中发现教学及学生道德情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及方法,并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6)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基本教学模式是小组讨论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围绕临床问题,编制课程,由教师事先设计一个临床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7)创设角色模拟教学情景角色模拟是利用演戏和想象创造情景,以启发学生对自己及他人行为、信念、价值的认识。例如,我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让学生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由几个学生分别模拟一位行动不方便、有点耳聋的孤寡老年病人,一位耐心负责的护士和一位不负责任的护士。学生在看的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一会儿叹气,一会儿愤慨,一会儿捧腹大笑。通过角色扮演,学生理解了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认识到护理孤寡老年病人时应理解和关心,尊重病人,并细致观察病情,这样会使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8)多媒体课件教学把每项内容都设计成“重点掌握”“难点解析”“一般了解”三部分。在“重点掌握”的内容上,主要是用慢镜头及局部放大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引起学生注意,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目的。在“难点解析”的内容上,运用动画的形式,并配有悦耳的音乐和相关知识的解说,使学生轻松而不枯燥地理解了难点问题。同时,利用人—机互动的特点,反复多次播放和讲解重点和难点,直至学生理解、融会贯通为止。此外,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方面将相似内容的异同点加以比较,列出表格,另一方面通过链接相关基础和临床知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联想记忆。最后,还附以相应习题和病历以方便学生自我检查所学内容。教学效果在护理伦理学教学手段上引进多媒体,是对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进行的全面优化,它是科学而且先进的。生动、丰富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效果,使教学者、教学媒介和学生达到了三位一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应用,我们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内容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课堂活跃,实效性增强,医学伦理学成为医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医学伦理学全过程教学在学生职业道德形成中真正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王玉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卫生学校

第四篇:医学伦理学的应用

一、了解核医学等放射医学的辐射问题与伦理学的治疗方案最优化原则

医学照射的防护不仅仅旨在保护接受照射的个人,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社会群体的保护,它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及其后代的生命质量。而且对于儿童的放射性防护问题更是突出。现在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略有小疾,便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三代人齐出动,这个时候往往要求医生给“照一照”,而医务人员为了患者及自身利益往往也予以满足。所以近些年来儿童的放射检查量呈年年增加趋势。研究表面,儿童对于辐射有比成年人更高的敏感性和更大的潜在危险。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胎儿还处于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对辐射更加敏感。有研究资料表面,儿童骨髓受照后的白血病危险程度比成人要高一倍,胎儿受照后则更高;女孩受照后患乳腺癌的危险明显升高。90年代曾有上海的医生们对19例先天性畸形儿童做了其在母体孕期接受X线辐射的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19例先天性畸形儿中,仅有4例与胚胎期母体长天服用药物史有关,其余15例于胚胎期母体均曾接受各种不同的医疗照射。国外研究证明,在胚胎期及儿童时期接受颈部照射后的儿童,成年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要高于未照射组;俄国切尔诺贝利地区发生核泄露后,该地区的儿童白血病及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胚胎期,尤其是妊娠3个月以内的胚胎受照射后,危险性更大。现在医生们鼓励产妇服用叶酸降低神经管畸形,产前B超及羊水染色体检查排除各种先天性畸形,都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新生儿先天性缺陷的发生,但是往往医学辐射对孕妇以及儿童的危害却被人们忽视了!在已知的所有医学检查中,超声及核磁检查无放射性辐射,CT检查的放射性辐射比X平片高出数十倍至数百倍,核医学的PET/CT检查比普通SPECT检查放射性辐射也高得多!而很多临床医生在工作中根本不知道这些放射性检查的辐射剂量,为了明确病情,反复让患者进行放射性检查,而这种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正在学习中医学系学生们。所以教师们应该加强对医学学生们相关知识的教导,普及辐射防护知识,提高学生们对放射危害的认识,以做到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每一种影像医学检查方法,为患者更好的服务。学生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的人,自己的工作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生命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这就要求医生的工作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子所想”是每一个医生应用的工作态度。

临床医学活动的基本道德准则是最优化原则。它是医学人道主义最求道义的完满性与医学功利主义追求现实完满性的结合,也是患者和医生最大利益的结合。作为一个医生就应该了解病情的发生与发展,为患者选择最适当的检查与治疗。最优化原则在核医学等放射性影像学科中的体现,就是从病情出发,临床优于放射,简单优于复杂,无害无创优于有害有创。应该为患者选择损失最小,经济消费最低,等候时间最短,临床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就是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们应该掌握的伦理学的最优化原则。

二、掌握核医学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合理运用

核医学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核医学显像技术室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引入人体后,以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方式浓聚于特定的正常脏器组织或病变组织中。现在,常用的核医学显像包括:脑血流显像,甲状腺显像,心肌血流显像及心肌代谢显像,胃肠道异位胃粘膜显像出血显像,肾动态显像等,PET肿瘤显像等。核医学显像的辐射剂量相当较小,但是属于内辐射的一种,即一般是探测患者自身发生的放射射线来进行显像,与一般X线及CT利用外部射线穿透人体显像原理是不同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教育学生理解核医学显像的特点,并对患者进行相关说明。例如:对哺乳期的患者进行不进行核医学显像,如必须进行,应告知患者显像后应该禁止哺乳1周,但体内反射性核素完全排除出体外后在哺乳,否则会影响对婴儿造成辐射损失。再如:PET肿瘤显像是现有的唯一可以进行较特异的针对肿瘤的全身显像,PET虽好,但因其辐射量较大,不适宜经常检查。核医学治疗就是利用机体内高度选择地聚集在病变组织的化合物为载体,将放射性核素靶向性运送到病变组织或细胞,使放射性核素与病变细胞紧密结合,辐射剂量主要集中于病灶内,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尽肯可能减小。现在最常用的核素治疗就是131I治疗Grave病,也就是131I治疗甲亢。甲亢这种疾病具有对全身影响大,服药时间长,副作用多,极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使用131I治疗甲亢主要的问题是甲低的风险,这主要由患者本身对放射性辐射的敏感程度有关,因其在治疗前无法测量,也就无法估计甲低的风险。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可以让患者选择使用哪种方法治疗,例如:甲亢初发、无其他并发症、甲状腺体积不大,服药后无副作用的患者应首先服药治疗。

总而言之,核医学是一种特种医学,其使用的药物均带有放射性,很多学生会有恐惧心理,让学生们克服对辐射的恐惧心理,明白必要的防护知识,避免学生盲目操作,是每一个核医学教师应用的责任。让学生们了解核医学,在未来的工作中能按照最优化原则进行核医学等放射性相关检查和治疗,是每一个医学教师应尽的义务。最后,希望每一个医学学生最终都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作者:李玮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

第五篇:胸心外科的伦理学评价

1文献检索与筛选、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计算机检索VIP、CNKI、万方数据库、CBM、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等,PubMed、Cochrane图书馆、Google学术检索引擎、WHO临床试验注册检索平台、ClinicalTrials.gov、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澳大利亚-新西兰注册中心、英国ISRCTN,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1月。中文检索词包括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伦理学等,英文检索词包括daVinciSurgicalSystem、Robotics、Ethics等。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按预先制定的资料提取表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经讨论或参考第三者意见后达成一致。资料提取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文题、作者姓名、发表年限、文献来源);(2)试验设计特征(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干预措施);(3)结局指标。然后按照GRADE证据评级系统对纳入的研究评价方法学质量及对推荐意见进行分级。

2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特征初检出954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31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纳入研究均为回顾性研究,其中4个为病例对照研究,4个对照研究的对照干预措施分别为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和电视胸腔镜手术;其余26个均为系列病例分析。共纳入患者1037例,每篇文献纳入1~400例。纳入文献来自7家医疗机构:来自解放军总医院11篇,占35.5%;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胸科医院7篇,占22.6%;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5篇,占16.1%,沈阳军区总医院4篇,占12.9%;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篇,占6.4%;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各1篇,各占3.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2。

2.2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按照GRADE证据评级系统,纳入研究均为极低证据级别。

2.3科学性评价结果

2.3.1手术适应证纳入文献中,dVSS在我国心血管外科开展的手术类型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二尖瓣成形术(MVP)或二尖瓣置换术(MVR)、粘液瘤切除术及心脏肿瘤切除术,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在胸外科开展的手术类型包括肺叶切除术、胸腺瘤切除术、纵隔肿瘤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膈疝修补术等。

2.3.2有效性与安全性心脏外科行dVSS手术治疗共818例,成功率为99.9%,围手术期死亡1例,占0.1%;中转开胸1例,占0.1%;随访1~25个月,4例存在轻度二尖瓣反流,复发率为0.5%。胸外科行dVSS治疗共456例,成功率为99.8%。无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胸仅1例;随访1~30个月,失访4例,1例胸腺癌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死于胸腺癌复发,1例胸腺瘤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和另1例胸腺癌行dVSS手术后有肿瘤残留,带瘤生存2年以上,1例Ⅰ期腺鳞癌患者术后12个月死亡;1例Ⅰ期腺癌dVSS术后12个月胸部CT提示纵隔淋巴结增大,考虑转移,给予静脉化疗。其余均生存良好,无复发及其它并发症。不同手术类型行dVSS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结果见表3。潘冬青等发现其所在医院2年内行dVSS手术治疗的334例中有40次机器常见故障,见表4。但经及时排查处理后,手术均得以顺利进行。

2.4成本-效益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行dVSS手术治疗或系统辅助胸腔镜手术在住院时间上均短于开放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对提高成本-效益也有一定贡献,但缺乏量化研究。未检索到dVSS用于心胸外科的其他经济学研究文献。dVSS费用十分昂贵,目前平均每套设备达130~150万美元,每年维护费用达10~15万美元;耗材价格昂贵,如Endowrist机械臂的剪刀、抓钳、针持等大部分配件均为限次使用,使用次数为10~30次,这使每例手术的一次性材料需要400~1200美元的常规性支出,具体则取决于手术情况。美国单台dVSS手术的费用与传统手术已基本持平,但国内医疗收费的构成与国外不同,导致目前dVSS手术比传统手术费用高20000~50000元。

2.5伦理性评价结果

2.5.1临床应用目的理性合伦理性标准与传统术式或腔镜手术相比,dVSS消除患者病痛、改善患者功能、提高心胸外科疾病诊疗水平等方面效果较好。

2.5.1.1消除患者病痛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dVSS胸部手术,不破坏胸腔的骨性结构,创面减小,如不出现意外则出血量小,并发症少;无中转开胸,术区疼痛明显减轻,呼吸和咳嗽排痰时疼痛较轻,术后并发症(无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创伤和出血量明显减少,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美观性明显提高;手术仅需在3~4个1cm长的切口即可,创伤小,恢复较快,美观性好,其精细性及放大作用可以明显减少副创伤及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尤其对于某些高龄患者及高危患者(长期应用激素致骨质疏松者),行dVSS手术可避免开放手术带来的创伤,明显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利于安全渡过围术期。尤其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来说,减少术后感染率即可明显降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2.5.1.2改善患者功能dVSS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早,胸腔引流量减少,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5.1.3使家庭受益dVSS组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住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均相应缩短。因并发症减少带来的治疗费用也相应减少。但dVSS的直接费用较传统手术高。

2.5.1.4提高医疗水平dVSS手术可最大程度地减小手术切口、降低手术创伤,成为微创心脏外科学、普胸外科学的前沿技术,同时也有望应用于远程急救医学,实现战争、地震等极端环境下的遥控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腔镜外科的区别是,可控制性强、操作精细,在狭小术野中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精准动作。术者手术时通过手控件和脚踏板控制机器人协调动作,不需刷手,不需长时间站立,符合人体工学,减少术者及助手的劳动强度,减少疲劳,更集中精力完成手术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随着该技术的应用推广,将极大提升心胸外科对适应疾病的诊治水平。

2.5.2工具理性合伦理性标准

2.5.2.1科目合法dVSS在美国经过14年1000多家医院近2000台手术的实践经验表明,dVSS已成为完成复杂大型手术的最佳选择。我国卫生部规财司、科教司委托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于2008年11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dVSS综合技术评估研讨会,并于同年,dVSS获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临床。国家卫计委组织国内心脏外科机器人手术专家制定了《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实施心脏手术技术规范(2012年版)》(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和《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实施心脏手术技术培训管理规范(2012年版)》(以下简称《管理规范》),于2012年2月颁布实施。国家卫计委已将手术机器人列入《“十二五”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并颁发《手术机器人医疗机构配置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根据原卫生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SPAN>卫生部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审批工作制度(暂行)>的通知》(卫办规财发〔2008〕8号)等相关规定,国家卫计委已根据申请单位申报资料和专家论证评审结果,经研究,就2013年手术机器人等4类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审批通过,同意四川省人民医院等11家医疗机构各配置1台手术机器人。上述系列文件,确保dVSS在我国使用合法性及科目合法性,加强了我国使用辅助实施心脏手术技术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使规范有序地在国内医院应用中推广普及。

2.5.2.2成果成熟度和伦理性指标国内外已将dVSS应用于心外科、泌尿外、普外科等领域。与传统术式或腔镜手术相比较,其疗效、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均较佳,应用于普胸外科手术国内尚无大宗相关报道。

2.5.3行为理性合伦理标准上述《技术规范》与《管理规范》让使用机构及操作人员的资格合法性有章可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定并按照有关规定取得开展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实施心脏手术技术临床应用资质的三级甲等医院及相关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具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实施心脏手术临床应用能力,才准予开展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实施dVSS手术技术。

3讨论

3.1适应证自从1999年Mohr等在dVSS的帮助下完成了首例CABG后,国外各大临床中心相继完成了二尖瓣手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左心室起搏导线安置、房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修补等各种手术,且手术效果较好]。我国已将dVSS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其中7个术式为世界首创,21个术式为国内首创,但对心包疾病、心房颤动消融术、起搏导线植入等方面应用较少,这可能与传统技术治疗上述疾病性价比较高有关系。我们纳入手术病例几乎涉及到所有胸部病变类型,涵盖dVSS肺叶切除术、胸腺瘤切除术、后纵隔肿瘤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等。虽然均为胸腔,但因手术性质、病变部位、患者个体差异,在手术方法上大不相同,尤其体位及戳卡部位、机器人入位的方向,需合理选择,制定比较完善周密的术前计划。dVSS手术在胸心外科的治疗策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作为新兴技术,目前临床资料多为近期治疗结果,其临床应用尚期待多中心、前瞻性的远期研究,循证遴选该手术系统的适应证。

3.2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心脏手术相比,dVSS在保证同样甚至更为优良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还具备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技术,疼痛轻、患者恢复快,还能进行远程手术,避免了正中开胸带来的诸多并发症等传统手术所无法替代的效果,使其在我国心脏外科的适应证逐渐增多。但目前,可应用dVSS的心脏疾病病种仍有限,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手术、主动脉瓣手术、联合瓣膜病手术及大血管疾病手术还不适用全机器人手术。同时,全机器人手术费用较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和应用于心脏疾病。传统开胸手术包括胸骨正中开胸手术和侧开胸两种术式,均存在手术切口较长,创伤大,疼痛重,对呼吸影响大,术后渗血(液)多,带管时间长,恢复慢,还可能损伤肋间血管、神经。对于老年患者及长期应用激素致骨质疏松者可能影响切口愈合,因疼痛不敢咳嗽至排痰不畅易并发呼吸问题,并可进一步影响到全身其他系统功能。对于年轻患者达不到美观的要求。与传统术式或腔镜组比较,dVSS组患者均治愈,术区疼痛明显减轻,下床活动时间早,胸腔引流管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发生肺炎、肺不张、术后胸痛等并发症较胸腔镜辅助或传统开胸治疗组明显减少。纵隔肿瘤患者行dVSS手术治疗均获临床治愈。dVSS治疗胸外科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优。胸腔内心脏大血管出血将会是灾难性后果对外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者及助手都要有应急处理的准备及能力。外科手术中因dVSS出现故障使得术式改变,从而手术受到影响的发生率分别达0.0%、0.5%、0.4%(conversion,abortion,andsurgeonhandicap)。触觉反馈体系的缺陷是机器人手术的一大缺陷,使术者只能通过视觉信息反馈弥补触觉反馈的不足,对术者的外科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者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熟悉操作的过程,并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手术过程中可能的机械障碍。dVSS应用于心胸外科疾病的中、远期临床效果还需更精确的临床对照试验和随访结果证实。

3.3经济性解决治疗成本和治疗成效之间的差异是对dVSS进行经济分析的目的,其关键是在治疗成本和治疗效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通常以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或功能恢复情况作为卫生经济学分析指标,以此衡量治疗成效,其内容主要是比较dVSS手术与腔镜和开放手术成本的差异,包括设备成本、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3个方面。我们未检索到关于dVSS在心胸外科的经济学研究文献,其原因与该技术引入我国时间较短,该类临床研究的有关经济学指标缺乏有关。但关于dVSS应用于泌尿外科的经济学模型分析及实际费用比较的结果均证实,由于dVSS的购买和维护费用较高,患者住院时间缩短等所节省的费用不足以弥补设备的费用。因为不同手术学习曲线差异很大,所以手术时间对手术费用的影响比较明显。我们也未检索到达芬奇机器人用于心胸外科的学习曲线与费用方面的研究。但有关学习曲线大多数研究认为,机器人手术和腔镜手术的时间均较开放手术长。上述因素导致dVSS在胸心外科应用的成本相对较高,也是限制dVSS在国内推广的原因。

3.4伦理问题我们将基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学的结果作为证据来进行伦理学判定。如针对满足患者受益,其包括消除患者病痛,改善患者功能,延长患者生命,恢复患者健康3方面,有效性、安全性结果中的术区疼痛/复发/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术中出血,原有疾病所致功能影响的改善,随访生存时间,生活质量等结果依次作为上述3方面的判定依据。同时,将经济学中有关住院费用、耗材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研究结果,作为判断dVSS对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的伦理判定依据。根据GRADE方法结合多方共识,将有效性、安全性、经济学和伦理学指标分为关键指标,重要指标和一般指标。我们纳入研究所呈现的指标多为重要指标和一般指标,缺乏一些关键指标,或某些重要指标的结果未报道,如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长期随访及功能恢复情况,培训与维护费用。尤其缺乏伦理学关键信息,如是否建立滥用转入防范措施,及滥用责任的追究措施是否健全,是否建立医疗技术缺陷叫停机制等。这都提示应加强dVSS的临床前审查,临床应用及术后随访中设立相关评价指标,才能得出更科学合理的研究结果,作为决策证据。目前,我国基本上以引进dVSS为主要途径,各地区卫生投入的财力、人力、技术、管理等因素不足、不匹配、不平衡。若不从宏观上思考,不顾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仅以提高医院的地位,改善硬件设备,吸引患者为由,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盲目引进dVSS,由此可能产生一系列伦理问题。所以在研究、引进和应用阶段,应充分考虑相关伦理问题:(1)在研究阶段,涉及研究顶层设计的科学与合理性、受试者的利益保护、知情同意等问题,体现医学伦理对医学科研的指导与规范,同时也确保研究方法的国际化和规范化,确保科学性和伦理性并行。(2)在引进阶段,涉及卫生资源分配公平性、资源合理使用、传统适宜的胸心外科手术技术的重视等伦理问题。(3)在应用阶段,涉及选择临床应用适应证的伦理论证、医患关系物化、技术缺陷叫停、事故责任的认定与赔偿、滥用监管机制与制度完善等问题。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已经使用dVSS的医院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地区,且多为部队医院。除西安外,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尚无dVSS。从区域医疗资源分布公平性方面,待dVSS应用较成熟后,可考虑在西部区域卫生中心引进并使用dVSS。

3.5建议在国外,dVSS即将进入爆炸式发展阶段,而在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由于其操作及治疗效果较传统腔镜手术有更多优势,随着研究和开发、应用技术及经验的积累,dVSS在胸心外科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对国内已经开展的单位要紧跟国外dVSS发展的潮流,不断积累经验,并探索适合在我国胸心外科应用的手术适应证和推广路径,着重提高手术的性价比。有条件但尚未开展的单位要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只待条件成熟,适时介入这一领域。针对dVSS应用于胸心外科的伦理研究而言,提出以下建议:(1)拓展对研究者的伦理教育咨询、完善伦理监管的规范化运行、制定并完善伦理学研究方法和指标。(2)加强学术组织的建设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加强学术交流与推广,设立国内培训基地,把关手术资格认证。建立健全有关dVSS滥用防范措施及滥用责任的追究措施,出现不良事件时的患者保护措施等。综上,我们认为,(1)dVSS在心胸外科临床应用相对安全/有效,但研究质量有待提升;(2)dVSS在胸心外科临床应用的经济性、伦理学研究有待开展或完善;(3)完善相关防范、追责及患者保护措施,并借助现有临床伦理审查平台体系,对dVSS在胸心外科临床应用进行全程伦理监管。

作者:李鸿浩刘雪梅昝懿恒文进黄钢钱永军李琰郑尚维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华西医院华西期刊社华西临床医学院湛江师范学院华西医院心血管外科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第六篇:结核病临床研究的伦理学

1结果与分析

1.1文献检索结果共检索到138篇不重复的文献。通过阅览题目和文献摘要,排除了105篇,最终纳入33篇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研究。

1.2纳入文献对知情同意和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描述在纳入的文献中,对知情同意描述的数量要多于对伦理学批准的描述(见表1)。大约有33%的文献提到了既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又得到了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另有33%的文献没有提到任何保护受试者的措施。

1.3不同研究目的的文献对伦理方面描述的比较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把纳入的33篇文献分为4类:疾病治疗(20篇),疾病诊断(3篇),疫苗预防(1篇),指标观察(9篇)。在疾病治疗类文献中,有10篇没有涉及到任何伦理方面的保护,19篇文献未提及伦理批准。在指标观察类的文献中,所有的文献都描述了知情同意,仅1篇没有提及伦理批准(见表2)。

1.4知情同意的表述形式纳入的文献对知情同意的表述有多种方式。几乎没有文献对知情同意得到的方式进行详细的叙述。一半以上的文献(55%,18/33)表述为所有研究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有4篇文献(12%)在描述上仅仅是“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患者同意入组该研究”、“得到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等简单陈述,并没有详细说明获得书面同意还是口头同意,而口头同意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见表3)。

1.5伦理委员会批准的表述有8篇文献(24%)明确提到获得批准的伦理委员会所在单位的名称,另有3篇文献(9%)的表述为“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未提及具体的单位名称(见表3)。

2讨论

本次研究首次分析了结核领域的临床试验获得知情同意和伦理审查现状。研究结果显示,科研论文中只对知情同意描述相对较多,对伦理审查批准的陈述较少,12%的文献对知情同意的描述不规范,9%的文献没有提到伦理委员会的单位具体名称。《赫尔辛基宣言》明确要求临床试验需要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受试者的知情同意。该宣言声明:涉及人类受试者的每一项研究的设计和实施必须在研究方案中予以清晰的说明,在研究开始前,研究方案必须提交给伦理委员会进行评估、指导和批准。该委员会必须独立于研究者、资助者,也不应受到其他不当的影响。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监测、稽查、记录及报告都应符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知情同意维护了受试者的主动权,是伦理实施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知情同意书中应包括告知受试者试验目的、内容和过程、告知被分配到不同的组别、潜在的益处和风险,告知受试者参加试验是自愿的,可以拒绝参加或在试验的任何阶段随时退出,其医疗待遇与权益不受影响等。由此可见,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和知情同意可以保护受试者的自身利益。《赫尔辛基宣言》中明确表明“编辑和出版者在发表研究结果的时候都有伦理义务,不符合本宣言原则的研究报告不应该被接受和发表”。最近几年,医学期刊中关于伦理委员会批准和知情同意的报道情况有明显的改善。很多杂志在来稿须知中明确表明投递的稿件应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但目前仍有部分国内生物医学期刊的编辑,对医学伦理学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在稿件处理过程中未向作者提出需要获得知情同意和伦理审批等方面的要求。

有研究表明,以疾病治疗为目的的干预性研究对伦理方面的描述要显著多于观察性研究,因为很多研究者认为观察性研究不需要伦理批准或知情同意。但本研究中,95%的疾病治疗类文献未提及伦理批准,而所有观察性研究都描述了知情同意,仅1篇没有提及伦理批准。进一步分析发现,90%的疾病诊断类文献都来源于同一个杂志,而所有的指标观察类文献都来源于另一个杂志,期刊来源对此结果带来了偏倚。笔者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分析同一期刊中不同研究目的的文献对伦理学描述是否有显著差异。知情同意书应包括让受试者知道的所有信息,不应该是在宣读同意书后让受试者签字的例行公事,而应该是一个交流沟通的过程。研究者应向受试者详细耐心地解释试验的各个细节,让受试者有充足的时间询问、考虑,最后再作决定。对于无行为能力的受试者,应由其监护人完成知情同意的签署。本研究纳入的所有文献均没有描述知情同意获得的具体过程,有18篇提到签署了书面的知情同意,另有4篇在描述上仅仅是“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患者同意入组该研究”、“得到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等简单陈述,并没有详细说明获得书面同意还是口头同意,而口头同意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3针对本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3.1加强科研工作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普及伦理学知识各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和伦理委员会要大力普及伦理知识,定期举办讲座,让科研人员意识到伦理知识的重要性,在研究的各个阶段都要严格遵守伦理学原则。

3.2各期刊杂志要重视伦理学的宣传教育所有期刊的来稿须知中都应补充有关人的研究在时应说明是否取得伦理批准和受试者知情同意的规定,对征得受试者知情同意的论文可优先发表。还可以刊登一些伦理学知识方面的文章,提高科研工作者对伦理学的认识。

3.3提高期刊编辑人员的自身水平定期组织期刊编辑人员进行伦理学方面的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努力起到把关作用。对于未提及伦理学的研究,编辑人员应主动与作者联系,了解是否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和伦理学批准,如果获得,应要求作者在论文中说明;若未获得,编辑人员有权拒绝该文章的发表。

3.4完善稿件中的知情同意和伦理委员会名称要求作者对稿件中的知情同意做出详细、清晰的描述,不仅要说明获得的知情同意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还要陈述获得的过程和范围。明确指出伦理委员会所在单位的名称。我国部分科研人员和生物医学期刊对伦理审查等内容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我国部分期刊在伦理学审查陈述方面与国际期刊有所不同,国际期刊发表的论文,凡涉及受试者的临床试验均包括伦理审查批准。因此,加强医学伦理审查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以便提高杂志和科研人员对伦理学问题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杂志水平和我国科研论文的质量,为更好的指导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王吉春张莹沙磊王敏秦宇焦怡琳路凯何广学陈亮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技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处

第七篇:男性不育的伦理学

1男性不育症引起的伦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1.1伦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夫妇长期不育,尤其是原因在男方身上时,会带来一系列伦理问题。(1)对男性而言,失去了正常的男性功能,对其精神会产生严重的危害,以至于心理压力增大。容易变得自卑,在人前抬不起头。特别是绝对不育症(即无精子症)患者,除了本身生理痛苦,还要面对配偶、家人、朋友以及整个社会。因难以承受巨大压力而自杀或走向极端的例子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不利于社会稳定。(2)对女性而言,因无法正常怀孕,身心也会遭受巨大创伤。看到邻居或朋友亲戚怀孕产婴,嫉妒心加重,情绪难以控制,会因此变得悲痛绝望。同时在家族的地位也会有所下降,因为现实生活中,一旦女性不孕不育,男方家庭往往会将原因归于女性。最终导致夫妻矛盾加剧,破坏家庭和谐,甚至妻子因生理心理无法满足而发生婚外性行为,对传统的伦理道德形成挑战。(3)对男性家族而言,我国是宗法制国家,传宗接代尤为重要。若家族无后,会致使其祖上无光,尤其是男性父母,在邻里之间抬不起头,对下一代更加担心。

1.2原因分析(1)环境因素:职业工作需要,在劳动量较大、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的职业,如长途车司机、厨师、化学工人等,患病的几率较大。而男性熬夜、酗酒、抽烟等生活习惯较为严重时,也容易引发不育症。平时生活中,饮食方面营养跟不上,缺少维生素A、锌、锰等,都会对男性的生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2)精液异常:精子和卵子结合是正常生育的基础条件,当男性精液中没有精子或精子密度较低、精子质量较差时,容易导致男性不育。(3)生精障碍:男性患有睾丸梅毒、睾丸肿瘤等睾丸疾病,或性染色体出现异常时,易使得睾丸发育不全、萎缩,难以产生精子。另外,因压力、温度、隐性精索静脉曲张等局部变化,都有可能造成精子发生功能障碍。(4)精子和卵子无法常常结合:男性外生殖器天生缺陷,如阴茎短小、输精管道梗阻等,或性行为时出现早泄、阳痿,逆行射精或不射精时,都极易导致男性不育。

2关于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治疗

中医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多记载,如《医学心悟》中言道:“精不射远者,更用黄芪斤许熬膏为丸,以益其器,此治男之法也。”但由于古代科技条件落后,在当前参考时应作周全考虑[4]。随着现代化医疗科技的进步,男性不育有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出现了许多治疗方法,主要是从病症和病因两方面考虑,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人工授精等。借助现代先进的医学技术,通过对配子及合子进行人工操作,使女性成功怀孕的技术都属于辅助生殖技术,包括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等。这些技术在促进医学进步和人类繁殖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带来了很多伦理问题。

3男性辅助生殖技术的意义

3.1可保护人类的生育权不被破坏人类要想永世延续,必须依靠世代生殖。生育权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高新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任何人都有享受科技成果的权利,都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促进身心健康。显然,生殖健康符合要求。对于患有不育症的男士,借助高科技恢复生育能力,可延续子嗣,维护其最基本的生育权。

3.2恢复男性患者“正常人”的身份我国是礼仪之邦,各方面都有着道德约束,尤其是生殖,在古代尤为神圣,传宗接代的思想至今对人们造成很深的影响。不育症患者年龄多在24~42岁,是家庭和社会的主要力量,但在身体、精神和社会三重压力下,这些男性往往会受到歧视,无法享受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应有的权利。不但对其个人是一种伤害,还影响到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而辅助生殖技术可实现传宗接代,使不育症患者重新抬起头,享受正常的生活,进而避免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

3.3有利于促进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生命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人类遗传、生命延续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辅助生殖技术是现代医疗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解决男性不育问题的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及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

4男性辅助生殖技术带来的一系列伦理学问题

4.1供精问题(1)人工授精包括夫精人工授精和供精人工授精,后者是出现伦理学问题的核心。一旦使用供精人的精子,则女性所生后代除了生物学父亲,还有一个社会学父亲,而当前法律只承认社会学父亲,这必将给孩子和家庭带来很多麻烦。(2)精子库是辅助生殖技术的基本支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容易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在当前环境下,多数行业都逐渐商业化,精子库也不例外。近些年“,诺贝尔精子库”“、名人精子库”等现象不断出现,医院或供精者为获取利益,对精子质量有所忽视。供精者多次捐精,甚至有病史而故意隐瞒,一旦妇女用其精子怀孕,对后代的伤害无法估计。而很多家庭为了后代健康或能够出人头地,不惜花费重金去购买所谓的“名人精子”,增加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这对普通健康的供精者的尊严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3)现代法律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易造成血缘结构混乱,对后代不利。按照法律规定,为避免近亲生殖现象加剧,一个人的精子最多只能令5个妇女受孕,但操作起来十分困难,以至于很多供精者的精子都供多名妇女受孕,使得近亲结婚风险加大,对人类正常的繁衍规律造成破坏。美国曾经有一名女性,因丈夫患有不育症,遂使用供精者的精子受孕生殖,并成功产下一名男婴。但通过网络寻找生物学父亲的时候,发现了共有150名孩子都是使用这名供精者的精子而生的,而且部分孩子都处于同一地理范围内。对于这种行为,现代医学中必须禁止。

4.2孕育问题(1)辅助生殖技术虽然实现了女性不依赖男性的受孕生殖,却改变了人类固有的生殖方式,使得婚姻和生育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传宗接代、生儿育女与婚姻紧密相连,这是我国自古就十分严肃的话题,血浓于水的传统观念已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人工授精的技术却斩断了婚姻和生育之间的联系,对传统道德伦理形成新的挑战,改变了传统的家庭模式,所生后代有了生物学父亲和社会学父亲两种父亲身份,使得家庭关系更为复杂。(2)为提高妊娠率,往往会应用促排卵或移植3~4个胚胎到女性子宫内的方法,如此不但使得多胎妊娠的风险概率有所增加,而且增加了母亲妊娠期的并发症。促排卵作为常规的应用方法,是以促排卵为目的进行卵巢刺激,如果应用不当或错误使用,必将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辅助生殖技术中最常见、危险性最大的并发症,属于医源性疾病,易导致死亡。另外,从辅助生殖技术的实际应用来看,有近14%的孕妇出现流产现象,并且冰冻后的胚胎移植较新胚胎更容易出现流产。据美国CDC报道,辅助生殖技术中孕妇的流产率高达15.8%。可见,在使用辅助生殖技术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极有可能导致流产、妊娠期并发症、死亡等风险,对孕妇的身心造成巨大创伤。(3)除了对孕妇的影响,辅助生殖技术对子代也有一定的危害。实际中,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生殖,易出现早产现象,且孩子的先天缺陷、体重较轻等风险加大。与普通的婴儿相比,早产儿和低体重婴儿更难抚养,且长大后,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几率较大,甚至出现神经系统问题,如大脑性麻痹等,易致使全身瘫痪。据澳大利亚相关研究显示,ICSI出生者先天畸形发生率是自然受孕初生儿的两倍。优胜劣汰是物种进化的自然规律,少精子或无精子患病者遗传学方面出现的异常比一般人要高25%,这部分人通过ICSI生育者可能将问题遗传给子代,引发新的问题。除了生理上的缺陷,辅助生殖技术也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保护这些孩子不受伤害,多数国家纷纷主张对供精者出生的孩子保守秘密,但也存在着孩子寻找生物学父亲而破坏家庭稳定的风险。

5精原干细胞移植法应用中存在的伦理学问题

辅助生殖技术有很多,方法不同,带来的伦理学问题也稍有差别,在此介绍一种适用于无精性不育的精原干细胞移植法。其属于人造精子技术的一种,精子多是由精原干细胞分化形成的,将其移植到患者睾丸的精曲小管内,便可使不育男性恢复生精功能。自1994年该方法报道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从目前来看,虽未真正用于男性不育患者,但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其伦理学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5.1来源问题1996年,国外利用此方法成功完成了异种动物间的移植。选择出生后9d的大鼠和出生后6d的小鼠,将大鼠的SSC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小鼠附睾丸内有大鼠精子存在。而对人类而言,精原干细胞多来自患有腺癌晚期的患者摘除的睾丸,在治疗男性不育症上明显的不适合。从成人睾丸上提取的精原干细胞不易分离,若从幼儿睾丸上提取也不太可能。这便将对象指向堕胎后的胎儿,利用其睾丸组织分离出精原干细胞。但很多问题随之而来,因为堕胎在道德领域就是不太应该的,更何况用其胎儿做实验。法律禁止如此做法,如果法律不禁止,胎儿必将商业化。在此方面,还需做更周密的考虑。

5.2对受体的危害使用此方法时,应结合当前移植技术、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储藏、成功率等因素综合考虑。将精原干细胞移植到受体精曲小管内后,内部供体细胞虽然能够产生正常质量的细胞群,但也存在着部分细胞变异的可能性,增加了风险。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会给受体带来第二次巨大的伤害。因此说,精原干细胞移植法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还需做更深一步地研究。

5.3对后代的危害人工授精技术在不育症治疗领域较为常见,与其相比,精原干细胞较为先进。使用此技术,生出来的后代子女是第三者的遗传物质,如果经DNA鉴定,后代便可发现并非受体亲生。对后代造成的伤害不可估量,后代该如何自我定位?此外,还有一种人造精子技术,若能够成功应用,在不依赖男性的情况下,现代女性就可完成受孕、生殖的工作,引起广泛讨论的是其后代能否成为“人”。从医学的角度看,提取死者皮肤的组织细胞即可造出人造精子,但对于死亡父母生出来的后代,是否能接受这一事实呢?社会舆论对此的态度如何?此技术若泛滥,人类将会如何?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时间来验证。、当然争议双方各有说法,同意此技术的一方,其理由是既然人们能够接受试管婴儿的实验,就能接受这种方法。

放射卫生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1第一阶段TCEM

医学教育的第三阶段在法语中叫做LeTroi⁃sièmeCycledesÉtudesMédicales,简称TCEM。在第三阶段的医学教育中,医学生实际上是已经具有执业医师执照、有处方权的医生,并全日制在医院从事住院医生的工作。他们通常在更高年资医生的监护下独立完成诊断、检查、处方、治疗病人的全过程。根据专科的不同,TCEM为期3~5年。全科医学教育的TCEM为3年,目标是培养家庭医生,除了在医院各科室间轮转外,也可以去私人诊所行使家庭医生的职能,并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理论课程的学习。其他专科,如内科、外科等的TCEM通常为期5年,医学生同样在教学医院的相关专科进行轮转,并完成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TCEM结束时,医学生必须通过医学博士论文答辩,从而正式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为其医学教育过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2法国医学教育特点分析

2.1国家统筹计划

法国医学教育具有很强的计划性,这个计划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卫生部根据当年全国对医生的需要,决定全国医学院的招生数量,即能够通过PAES学年的考试进入P2的医学生数量。这一计划保证了通过数年艰苦学习的医学生成为医生以后,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有保障的收入;同时也决定了医学教育是一个淘汰率很高、竞争很激烈的学科。第二,根据DCEM4的医学生人数和全国各地区对不同专科医生的需求情况,制定当年进入TCEM的不同专科人数。这一计划使得各地区各专科的执业医生人数相对平衡;且医学生想要选到心仪的专科就必须要考到好的名次,保证了医学教育的高竞争力。

2.2重视临床实践

通过本文对法国医学教育的介绍,不难看出在法国医学教育中,临床实践所占的比重非常大。从P2学年前的4周护理实习开始,P2、D1学年有1周1~2次的床边教学及暑期的2个月实习,D2、D3、D4学年的每天早上都在医院实习,直至最后TCEM阶段的全日制医院工作。所以法国的医学生接触临床时间非常早,且直接接触临床的时间随着年级增加不断增长。这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直接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了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医学思维模式,增进临床技能的掌握。

2.3理论课程综合性强

在法国的3阶段医学教育设置中,第一阶段以理论授课为主,第二阶段中理论课程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观察这两个阶段的理论课程表不难发现,所有的核心课程都是综合性的课程,以第一阶段的课程单元(UE)、第二阶段的跨学科单元和系统课程的方式表现出来。在P2和D1这两个学年中,课程单元作为核心课程在4个学期中教授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和诊断学,并根据人体解剖结构将这4个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分别以胸部、腹部、头颈部和四肢的形式进行讲授。在D2至D4的3个学年中,核心课程包括跨学科单元和系统课程这两种。这种综合课程的呈现方式更形象易懂,方便学生集中理解记忆,并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这种课程方式对授课教师要求比较高,需要4个学科的教师密切配合,进行集体备课,并且将相关内容融会贯通。

2.4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高

法国的高等教育都是由国家制定教学大纲,但是没有专门教材,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医学生上课的时候必须认真听讲,详细记录笔记,以供课后复习。授课教师一般会根据自己的授课内容,给出自编讲义或大纲,附上参考书目,由学生课后自行查阅。由于理论授课时间有限,很多内容只进行提纲挈领的介绍,学生在课后自己钻研参考书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关课程论文的撰写,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参考大量医学书籍。此外拓展课程中的医学论文分析、还有医院定期举行的病例讨论,都可以培养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他们能够独立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医生,即使从学校毕业后也必须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因此法国的医学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执业后的终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5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供方便、经济、有效、全面的医疗服务,并避免过度医疗,法国非常注重全科医生的培养,并立法规定全科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每年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医学生中,有一半以上进入第三阶段的全科医学教育中。以2011年国家提供的7692个执业医师职位为例,其中的3930个职位是留给全科医生的,其他的10个专科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共3762个职位。在全科医学的第三阶段教育中,医学生被要求在教学医院的各专科进行轮转以掌握各系统疾病包括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此外还必须到家庭医生诊所进行6个月的学习。选择了全科医学的学生在完成第三阶段的学习后会成为全科医生即家庭医生,可以自己开办诊所或与他人合办诊所。家庭医生是医疗服务中相对基础的一部分,直接面对普通患者并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并将需要专科治疗的病人分诊到不同专科进行后续医疗服务。

2.6不断改革中的法国医学教育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生命科学的研究发展和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法国的医学教育也在与时俱进,教育体制包括考核方式都在不断进行改革。近期的重要改革分别出现在2004年和2011年。在2004年以前,选择全科医学的医学生在第二阶段即DCEM4学年后,不用参加考试,直接成为住院医生,经过2年半的TCEM阶段培训后进行医学博士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即可成为全科医生。自2004年起,所有医学生都必须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考试后再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考试排名决定是否选择全科专业;且全科专业的TCEM阶段延长到了3年;此举是为了促进全科医学的发展,提高家庭医生的职业素养。2010年的医学教育改革设置了“健康教育第一年(PAES)”,这个改革合并了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和助产科学的第一年基础教育,使得医学生的基础课程又增加了药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通过以上的两个实例不难看出,法国的医学教育改革从来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剧烈变更,而是比较频繁的小的改版,相对灵活且易于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

3对我国医学教育制度的思考和启示

在对于医学生的选择上,法国与我国类似,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医学院校。因此相比美国等国家的仅仅允许大学毕业生(具有学士学位)进入医学院学习的制度来讲,更适合作为参考对象。了解法国医学教育制度后,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会产生一些思考和启示。我国的医学教育制度一直延续建国以来制定的模式,没有经历过大型的变革,虽然比较贴近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特点,但是在某些层面确实与现代的医疗环境不相适应。如果能从法国的医学教育制度中吸取一些经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作用应该会比较可观。

3.1医学课程改革

法国的高等教育一贯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其中的核心课程以课程单元和跨学科课程的形态为主,具有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统一教科书,所以一门核心课程的学习需要查阅不同的理论书籍,并综合阅读才能全面掌握。此外,在拓展课程当中的医学文献分析等科目的设置,一方面培养了医学生阅读和写作医学论文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我国,为了更好地适应目前的社会经济形式和临床医疗的现状,目前许多医学院校正在进行不同规模的课程改革,其中以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为主流思想。PBL教学的形式是将一个复杂、有意义的问题交给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和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医学知识。这种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主动进行知识整合并鼓励批判性思维。以江汉大学医学院为例,经过这样的课程改革后,PBL内容占到学生总课时数的20%左右。虽然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还在试验探索阶段,但是从短期效果来看,已经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3.2医学教育模式改革

法国医学教育中注重临床实践的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以我国目前比较主流的5年制医学教育为例,前两年半学生在基础医学院进行理论学习,除了某些条件比较理想的学校设有临床模拟实验室可以进行模拟实践以外,大多数的时间学生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到医疗实践。在后两年半中,医学生有1年的时间学习临床理论课程,1年的时间进行临床实习。所以在5年的学习过程中,中国医学生仅有1年时间来真正接触临床。反观法国医学的教育模式,在第五年(DCEM3)结束时的医学生已经经历了一次护理实习、一次两个月的暑期实习和连续两年的半日制实习(包括值班),对于临床医疗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且他们作为医学生的临床培训还远没有结束。而且这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直观、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也更有效率。如果能够借鉴这样的教学模式,应该可以增强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效率,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养。

3.3住院医生培训制度改革

放射卫生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1.1护理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耦合依据1980年美国护士会对护理的定义: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所产生的反应。又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全安适状态(Healthisastateofcompletephysical,mentalandsocialwell-being,andnotmerelytheabsenceofdiseaseorinfirmi-ty)。综上所述,界定护理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应用科学。

1.2护理学的人文底蕴不足纵观护理学的形成和护理事业的发展历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护理学是精于自然科学,荒于人文科学———只充分看到护理科技的作用,而没有充分看到掌握与使用护理科技的人的作用———热衷于护理技术操作,以疾病为中心,见病不见人;只重视护理研究技术及如何使之发挥作用,而不重视研究使用护理科技的人如何能正确、有效地掌握科技与发挥科技的作用———没有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如九届全国人大代表、锦州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席焕久指出的,研究人体结构,只进行纯生理性的剖析,什么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研究人的病因,什么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或病毒病菌感染,等等。所有分析均以对小白鼠、小白兔的解剖分析为依据,所有结论均与对白鼠、白兔的分析结果相一致。由此,人的社会属性不见了。如此这般,怎么能谈得上让我们的医生能很好地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呢?怎能很好地为人民治疗,为人服务呢?荒于人文科学,就可能导致科技使用不当,乃至形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是巨大的灾难,例如采用B超鉴别胎儿性别、滥用辅助检查等。

那么,人文素质的底蕴不足,到底会对国家产生哪些影响呢?美国人曾在1967年设立“零点项目”专门加以研究,起因是前苏联1957年11月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早于美国整整4a,其中的“零”表示对人文教育认识的空白。历经数十年相关的研究,美国联邦教育部得出结论:美国教育过分强调其经济目的和经济作用,导致学生只是为了今后的职业需要而上学,课程被过分专业化,特别是低估了人文教育对培养人的道德、创造力及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头脑灵活、能不断适应社会迅速变化的人才。两国科技人员不同人文素质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1:14]。

护理学的学科构成、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必然将跨入新世纪的护理学首先接受人文的审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技术只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却不能解决“应当怎样”。例如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是人类文明,还是人类灾难?!也就是说,科技只能解决是非而不能给人以“价值”判断。什么能让我们有“价值”判断的能力?爱因斯坦告诉我们,那是人文。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及护理学的形成,在相当程度上受西方护理的影响。科学无国界,不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人文则具有民族性。护理的科技方面,表现中国特色很困难,要真正表现中国护理特色就是在护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林巧稚行医初期,曾有位外国大夫嘲笑她:“你以为拉拉病人的手,给病人擦擦汗就可以成为一个教授么?”林巧稚反问道:“医生不知道病人的冷暖,没有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又怎能治好病呢?”总结过去,为什么在中国开展责任制护理近乎流产;联想现在,引进系统化整体护理那么艰难。这些都提醒人们必须要考虑中国的文化背景。护理科技方面学习欧美,但在人文方面一定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因为可以引进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技术,但是无法引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南丁格尔,中国需要自己的南丁格尔———林菊英、林巧稚们。

2构建护理学的人文工程

2.1全面营造人文精神氛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成果;人文精神则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文知识的升华,是主客观的合一,是内化到人言行举止的德性。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但是,在以技术为中心的泰勒制背景下,在职业教育眼中,受教育者作为“人”已不复存在,仅仅是可以被训练的参与生产的简单要素;把适应社会需求片面地理解为专业化,特别强调专业对口,培养出整齐划一的“标准件”,打造一颗颗拧在一个岗位而且永不松动的螺丝钉;职业教育也就是“饭碗教育”。所有这些,受教育者都得付出如下代价:牺牲个体人格的完整性,扼杀创造性,削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剥夺选择生活和职业的权利。最终,远离人文精神。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鄙视“为谋生而学”的动机,他认为“这会直接导致对伦理价值的损害”。他强调:“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而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1:14]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自由而全面的教育”,必须深刻反思。美国学者劳厄认为: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仍然留在你心中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些什么东西,那是贯穿在人们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和审美趣味,被称之为人文精神。但是,20世纪是一个以能力为本位的现实主义主宰世界的时代,以技术为中心的尽可能分工的泰勒制成为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把人看作是参与生产的简单要素,用单纯技术观点为受教育者提供职业技术技能训练,忽略其作为“人”的存在[2]。护理教育也难逃厄运:人们过于重视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忽视思想、灵魂的塑造;教育过程停滞在认知层次上,忽视教育对象的感受、体验等非认知因素。“自由而全面的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各种适应生存和发展的职业技能,更要具备人文精神。即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2.2体现人文教育的特色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构成人才的要素中,有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东西存在,有对于人才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更具影响力的东西存在,或者说有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素质”。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内化”,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成为教育对象的人格、气质、修养。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2.3确立护理教育的人文理念理念(idea)是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畴。该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为形象。西方哲学家曾从不同的角度加以使用。1997年3月卫生部制定的四年制中等护理专业教学计划,首次建立护理教育理念。护理理念,成为一切教学行为的指南和依据,成为护教育群体的价值取向和信念。它包括护理教育的哲学依据、护理教育的内容、护理的服务对象、护理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理教育的主要活动形态、与护理教育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

2.4培养目标中凸现人文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被人为地割裂,其中重要原因在于社会和公众片面地强调科学的技术应用,漠视科学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这种欠缺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导致“半人教育”,出品“单维人”。人文教育的目标指向是促使个体人格的完善,道德精神的提升,它不只是简单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主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培养。

医学人才未来的服务对象是人,这就更需要具有很好的人文素质。因此,四年制中等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了人文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并指导思想和行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和蔼、端庄的仪态,严谨、勤快的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2.5教学计划中加强人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文学科课程门类单一,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为主,辅之以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课时偏少,且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发达国家的人文课程占课程总学时的比例达到20%~25%。四年制中等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主要特色是“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按整体护理需要优化课程结构,使传统的生物学医学基础课程在提高护理适用性基础上进一步得到精简和压缩,使人文课程所占比重有较大提升,人文学科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在20%左右。

2.6筛选人文知识模块整体护理所必须的知识包括: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初级卫生保健知识、基本医学知识、必要的文化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整体护理所必需的知识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人的整体概念、初级卫生保健概念、健康与疾病之间动态连续概念、护理程序概念、人际协作与沟通概念、终身学习概念。构建护理学的人文工程,必须筛选与人文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如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必要的文化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知识、终身学习概念等等,以确立人文学科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层次。

2.7重组人文学科课程体系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体系仍按普通基础、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三段式和按学科课程组成,各课程间缺乏有机联系。这种“三段式”的课程结构容易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弱化文化陶冶,导致受教育者人文底蕴不足。为突出人文学科,使人文学科成为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六大课程结构体系的构想,即自然科学基础课、医学基础课、预防保健基础课、人文社会科学课、临床医学课、新型护理技术与方法论课[3:54]。

2.8确立人文学科层次人文学科作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分为三个层次:以文化知识课程为基础———语言、文学、写作、美术等;以人文与医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课程为重心———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社会学基础、美学、人际沟通、医护文献检索、医护法学等;以“两课”为核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德育课(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3:54]。

2.9创新系统的人文教育方法许多人以为人文学科及其教育主要是告诉学生一些人文知识,并让他们“记住”而已。人文教育方法也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与之相对应的是课堂灌输、课后复习、考试检查。其实,成功的人文教育必须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因为人文教育不是用概念解释概念,惟一真正要做到的是给出意义在其中得以显现的场所,以使被教育者生成意境,进入思想的状态。因为人文教育的实质是精神性、智慧性的。人文教育的方法必须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与之相对应的是自学、课堂辅导、计算机分析与仿真/实验研究、论文/设计或实验、社会实践等方式。这样,学习过程就转变成学习、应用、发展知识的过程。人文教育就是培养这种能力,而不只是告诉人文知识,更不在于背诵人文教条。在人文领域,情感体验永远比理论对人的影响大。

放射卫生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根据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特点,实验室开放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技能训练型:多是因学生在教学时间内没有完成实验教学内容而通过在实验室开放时间进行的实验教学;二是科学研究型:主要是学生申请的创新研究课题及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内容,吸收部分优秀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的课题研究;三是毕业设计(论文)型:实验室为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实习活动提供场所、设备和基本条件,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进行毕业课题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及撰写毕业论文等。

2水产专业实验室开放模式的实践

广西大学作为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性大学,一直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置于首位。水产养殖学专业尝试在大一阶段以专业教授开设“水产养殖学概论”讲座形式开展新生专业教育,在帮助大一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了解本专业基本课程内容和发展前沿的同时,也激发同学们对科研的参与热情。在近两年的实验教学改革中,我们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差、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等问题,在完成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逐步开放教学实验室,并不停探索、改进开放模式,以便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研究工作(如进行技能训练、创新和自主实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平台。

2.1技能训练型

此类型的实验室开放时间约占总开放的五分之一,如“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的“几种药物对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的实验,就要求学生连续96小时观察鱼苗的存活情况及药液的更换;“甲壳动物增养殖学”的“虾类胚胎及幼体发育过程活体观察”实验,就要求学生对胚胎及幼体的发育状况进行一周以上的连续观察;“水环境化学”的“养殖水体溶解氧的24小时动态变化”实验,就要求学生连续24小时、每隔1小时进行采样分析;“生物饵料培养”的“枝角类的培养”实验,就要求学生连续一周以上、间断性地对水蚤的生长进行观察并适时补充营养液。

2.2科学研究型

此类型的实验室开放时间约占总开放的五分之三,依照实验经费的来源又可分为2种类型:(1)学生申请的创新研究课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申请的部级、省级及学校的大学生创新课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讨论及综述的撰写;推敲设计实验路线和方案;实验器材、药品的准备;独立测试;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撰写论文等步骤。由于学生在选择实验时间、选择实验课题、选做实验个数等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据统计,以2010级同学为主的分别申请到了5个广西区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2个校级实验创新项目,6个校级实验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基金项目,共获6.5万元资助,参与创新项目的同学达29人,占2010级学生总人数(39人)的74.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广西大学针对2010级本科学生还专门设立“大学生实验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基金”,以课题的形式强化实验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不但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而且使学生对专业课程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都得到较大提高。(2)依托教师科研课题,在教师课题下做子课题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紧跟学科的最新动态,教师把科研活动纳入本科实验室开放计划中,学生可以通过帮助教师做科研课题的方式参与实验,使科研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程光平申请的广西大学创新开放综合设计性实验“罗非鱼排泄对养殖水质的影响”吸纳2名在校研究生及3名在校本科生;陈琴教师申请的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淡水养殖池塘水质模型建立及其应用”,吸纳2名在校研究生及5名在校本科生;李文红教师申请的2012年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温胁迫对罗非鱼补偿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学机制”,吸纳3名在校研究生及7名在校本科生。

2.3毕业设计(论文)型

此类型的的实验室开放时间约占总开放的五分之一。由于开放实验室给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实验环境,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所学,通过查文献资料,主动进行科学探索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动手能力,而且较好地实现了实验室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率。据统计,广西大学2011届水产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与科研课题结合率达76%,2012届本科生则达85%。

3实验室开放涉及的主要问题

开放实验室主要是实验室的开放给本科教育带来了生机,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而且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科研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要使实验室开放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也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如指导教师、开放经费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

3.1指导教师水平

实验指导教师知识与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实验室开放效果。按传统的教学计划开设实验时,内容固定、单一,相对来说较容易指导;实验室开放后,学生实验的内容和形式丰富了许多,不仅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也增加了,这对实验室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丰富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因此实验指导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实验室开放正常、实验顺利地进行,进而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3.2实验经费不足

实验室的开放,必然会涉及到经费问题。由于水产养殖学实验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实验,不但实验准备复杂,实验动物、药品试剂等耗材较多,而且需要的仪器设备多与养殖水体直接接触,仪器设备的损坏也相对其他学科严重。另外,实验室开放后,实验人数、项目、内容、实验设备损耗与耗材的需求及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因工作时间延长而涉及156的劳动酬金也随着增加,特别是对现代大型先进仪器的使用率明显提高。但由于这些仪器的维修保养需请专业工程师,耗材成本也很高。开放实验室所需的经费如果光靠教师的科研经费或学生所申请的创新课题的经费是远远不能满足的,必须增加经费投入。因此,经费的保障成了实验室开放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

3.3开放实验室的管理

与传统实验室相比,开放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实验时间不确定、实验项目更多、实验内容日趋复杂、实验对象的多层次等许多问题,这给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主要是实验室的安全和仪器设备的管理。由于水产养殖学专业涉及的内容较广,实验过程中常会使用到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剧毒药品、放射性物品和生物实验品(特别是带病菌的)以及各种压力容器,高电压和高转速电器设备等,如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故开放实验室相对其他理工科及传统的实验教学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隐患,如火灾事故、水淹事故、化学试剂腐蚀、灼伤事故、生物安全事故等;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实验内容及方式多以户外采样及室内分析为主,故仪器设备的合理化管理也成了实验室顺利开放的关键一环。

4实验室开放的科学化管理

实验室开放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有效途径。为此要不断强化科学管理,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使实验室开放工作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实验室开放是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组织与各因素联动,才能有效实施并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中的作用。

4.1加强实验队伍建设

实验室开放对实验人员和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实验室开放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学校要注重实验人员的培训学习,给实验指导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同时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生产实践及科研活动,以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实验室高水平的开放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实验室的开放往往安排在学生课余时间、教师的休息时间,而教师还有生活方面等其它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来做这项工作,占用实验指导教师的不少业余时间,故对在实验室开放工作中付出较多的教师应计算一定工作量,并应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提高教师参与实验室开放指导工作积极性。广西大学在2005年开始把开放实验室工作作为实验人员的工作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辅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2实验室开放经费的来源

为保证实验室开放的顺利进行,其经费来源可从二方面着手:一是学校建立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主要用于低值易耗品和部分实验试剂的购买、仪器设备的维护及实验教师的适当补贴等;二是用科研力量来推动实验室的开放。由实验室提供基本的实验条件,如实验场地、实验仪器,而如药品、实验动物以及其他经费由教师的科研经费中支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既解决了困扰实验室开放的资金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指导教师缺乏问题,因为科研负责人就是很好的指导教师。

4.3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开放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加以保证。从安全角度看,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开放题目及内容由各室负责指导的教师进行严格的安全性审查和把关,禁止安排没有安全保证的实验;建立健全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和规范危险品的使用、管理工作;强化实验室环保意识,加强“三废”和生物废弃物管理。如有机废液和无机废液分别收集,严禁实验室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对带有病菌动物的尸体的必须在远离人群、不影响环境卫生、不构成环境污染的指定地点进行深埋,坑深在1米以上,同时撒上消毒药液如烧碱、漂白粉等;对于健康的不可食的实验动物,处死后按指定地点进行深埋,坑深在0.5米以上。从设备的管理角度看,小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外借一定要有完备的手续,加强仪器操作的岗前培训,减少仪器设备的人为损坏。对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不能随意搬至它处使用,采取专业人员负责的原则,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从软件的管理角度看,要做好开放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实验室开放要有明确的记录,如实验室开放项目申请、学生开放实验申请、实验开出记录、开放登记本、实验报告、结题报告、奖励等原始材料收集和归档,学期结束后及时将开放情况纪录统计汇总报设备处,作为核定实验室相关实验费用和指导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依据。另外,针对农科学生参与开放性实验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可采取多种手段,如,设置创新学分,把开放性实验内容纳入培养计划,让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学分,对表现突出的或完成具有独创性成果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参加科学实践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可采用勤工俭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一些日常的实验室管理与技术工作,如在实验室做一些日常清洁卫生,配制试剂等,这样既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经济上补偿有困难的学生,又可减轻实验指导教师的额外工作量。

5结束语

放射卫生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新工科;实践教育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工程科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变革工程教育,建设“新工科(EmergingEngineeringEducation)”以适应新技术、新产业及新业态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历史机遇期。“新工科”中的“工科”是指工程科学,“新”的内涵主要包括新兴、新型和新生。新兴是指新出现的非工科学科;新型是指对就学科进行升级转型;新生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1]。自2016年“新工科”概念提出后,在教育部的组织下,国内高校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逐渐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及“北京指南”。可见,“新工科”不再是某个专业、某种领域的单打独斗,而是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抉择[2]。近些年,作为工程科学与生物医学高度交叉融合的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快速发展,但学科高端人才不足、科研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人才培养体系滞后,严重制约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进行新一轮的升级换代。因此、将“新工科”理念融入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显得尤为迫切。

1生物医学工程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将生物医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与方法相结合、具有高度交叉综合特点的学科。生物医学工程是工程科学与生物医学之间的“桥梁”,为工程科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构造途径,提供基础。通过将工程科学、生物医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跨学科、多学科活动,推动工程科学,生物医学和医学知识融合发展,并促进人类健康。该学科致力于通过实验和分析技术理解复杂的生命系统,揭示生命现象与规律,以及开发用于临床医疗实践的设备、方法和算法,同时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为人类在全生命周期中出现的健康问题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因此,将传统工程技术与生物科学和医学相结合,以提高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3]。生物医学工程是生物医学和工程科学深度交叉融合的结果,没有自身的主体理论和知识体系,而是以理学、工学和医学等主干学科或其发展的分支学科作为理论基础与知识来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也使生物医学工程覆盖了更加广泛的学科领域,涉及数学、生物医学、物理学、材料学、化学、机械、通信等领域。主要的研究领域为生物影像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力学、生物医学材料、生物纳米技术、分子生物学、康复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化学、生物医学仪器等[4]。如通过解剖学、骨生物力学、步态分析和生物材料的相容性分析,为了人造髋关节制造难关的攻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热门的应用技术包括人造器官、自动化患者监护技术、血液生化指标传感器、先进的治疗和手术设备、人工智能、专家临床决策系统、建设高层次临床实验室、医学影像系统、生理系统的计算机建模、生物材料设计和损伤及伤口愈合的生物力学等。虽然生物医学工程是现代工程科学与生物医学结合的产物,但在三千年前的古埃及时期就有患者接受类似假肢的辅助机械[5]以及生物电源(鱼)的电刺激的记录[6]。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实际始于1947年半导体电子元件—硅晶体管的发明,这使得基于晶体管设计的医疗诊断设备体积足够小、能耗足够低,且能够用于临床实践。因此,在1958年,第一个电子起搏器被植入人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及其系统的开发和操作所需的知识日益复杂,导致生物医学工程成为一个横跨多门学科的科学领域。50年代初,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相关的工程师和医师专业组织。195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下,国际医学和生物工程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forMedicalandBiologicalEngineering,IFMBE)在巴黎成立。1963年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EEE)成立,之后该协会创立了工程医学和生物学学会。1972年,美国杜克大学第一个开展了获得认可的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项目[7]。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国内成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移动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高科技与生物医学的紧密结合。然而,国内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不能同步社会需求的发展。截止目前,有120多所高校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多所高校具备研究生招生资格,其中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国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现况

国外生物医学工程产业起步早、发展快且规模大。以产业为依托,美欧等发达国家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位设置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完整的制度体系,对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进一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2.1教学目标致力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设定体现了教学单位的育人理念。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iversity,JHU)生物医学工程系是JHU医学院最大的临床预备专业。在培养本科生方面,强调能够将传统工程学科和现代生物学的核心知识结合起来,以解决生命系统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对学习探索、科学研究、企业家精神和社会发展的热情。具体包括:①充分利用和不断加强工程科学和生物医学的培训,以解决全球范围内,基于道德合理原则的健康和医疗相关问题;②在各自工作的企业、政府、学术界和临床实践相互关联的领域发挥领导作用;③通过继续在研究生或专业学校接受教育或通过高级职业或专业培训机会,达到终身学习。在欧洲,伦敦国王学院(King's或KCL)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欧洲同类型专业的佼佼者,其生物医学工程系在设置培养目标时强调在全球范围进行高质量的多学科研究的能力,重点关注医学领域内问题的解决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信息处理方法学之间的关系。通过技术转化,实现基于特定生理特点的人性化、个性化医疗服务。以JHU和伦敦国王学院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趋向于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以及掌握进行更高层级学习研究的方法技巧,拥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对所从事职业的持续热情。而不刻意强调学生应该学习多少专业知识,掌握多少专业技能。

2.2教学内容侧重通识教育,重视跨领域、多学科理论方法的学习。JHU生物医学工程系本科课程设置学科覆盖范围广,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明显的多学科、跨学科特点。其本科课程包含一系列“未来的生物医学工程师应具备的核心知识”。核心课程包括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线性系统,生物控制系统,建模和模拟,生物学中的热力学原理以及系统级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工程分析。在这些核心科目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需学习一系列相关的高级工程课程,这些课程需要涉及五个重点领域:即生物系统工程;细胞/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计算生物学;影像;传感器、微系统和仪器仪表。如果想获得学位至少需要获得129学分。课程的设置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基于问题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行业需要的技能,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生物医学工程行业[8]。伦敦国王学院同样采取学分制,全部课程会分成几个模块,分别在三个学年完成,通常每年会获得总计120学分的模块,每个学分预计耗费10h完成。第三学年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额外需要完成≥30学分的选修课程。低年级时主要学习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编程、数据统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到高年级时主要学习医学影像、高级力学、机电一体化、工程学、信号与系统等,并参与工学学士研究项目。

2.3学位设置面向社会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灵活设置学位。JHU生物医学工程系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为本科生设置了理学学士学位(B.S.)、文学学士学位(B.A.)、类似本硕连读的学位(B.S.-M.B.S.)。为研究生设置了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M.S.E)、公共卫生硕士学位(PhD)以及双BS/MSE学位。其中理学学士学位是授予准备继续在本领域深造(攻读研究生)或计划进入医学、商业等专科院校的本科生,课程偏向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相较于国内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只设置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JHU设置了文学学士学位(B.A.)。该学位是为希望获得更多教育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学生而设计。工程专业课程较少,选修课时间较多,毕业生可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或其他非工程专业。不同于JHU,伦敦国王学院学位设置的指向性更为明确,其生物医学工程系为本科生设置了生物工程学士学位(BEngHons),研究生设置了医学工程与物理学硕士学位(MScMedicalEngineeringandPhysics)、核医学硕士学位(MScNuclearMedicine)、放射性药物与PET放射化学硕士(MScRadiopharmaceuticsandPETRadiochemistry)学位以及医学影像学硕士(MResMedicalImagingSciences)学位。另外设置了本硕连读的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MEng(Hons)。本科生学制为3年,研究生为1年。比较特别的是本硕连读,学制为3+1年,即经过3年学士学位课程后再学习1年,以“拓展生物医学工程知识和经验的能力”[9]。

3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现况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迅猛发展,工程教育模式的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理念深入人心,国内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3.1通识课程比重逐渐增加,课程设置多元化台湾地区较早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10]。台湾大学医学工程系本科生课程重视对医学、工程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增加通识课程,以提升学生跨领域整合能力。其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分为校共同必修课+通识课(24学分)和系共同必修课(80学分),选修课为系选修课(30学分),共计134学分。主干课程包括微积分、物理学、有机化学、解剖学、材料力学、电路学、细胞与分析生物学、程序语言等[11]。内地高校也意识到学生如果仅掌握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在课程设置上渐趋多元。东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围绕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主干学科设置了通识基础课、大类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其中通识基础课涵盖了人文社科类课程、经济管理类课程、英语类等方面,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

3.2优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重点提升工程实践能力近些年,内地各大高校更加关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打造更高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12]在专业理论授课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强调学分、学时和可选择性,突出综合型、创新型实践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以课内实验、专题实验、综合训练和生产实习4方面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优化教学方案与计划,组织综合实验设计课程,提升实验室功能等级,打造网络化管理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13]经过不懈的尝试与探索,形成了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研究型课程设计、研究型毕业设计(论文)、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和课外自主科研与合作科研。

3.3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是时代的呼唤。东南大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除了学院的课堂实验外,也开展了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studentresearchtrainingprogram,SRTP)为主的课外研学活动,承办例如亚太医疗设备设计竞赛、大学生生物医学电子创新设计竞赛等赛事,使学生在参赛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拓宽专业视野以及增强团队意识[14]。温州医科大学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环节紧密贴合“医工融合”,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将生物医学产业标准等实用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在岗位、能力及职业成长三个维度上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积极与企业、医院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及合作研发,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养成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增强产品研发力量,发现、培养后备研发人才[15]。虽然我国生物医学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外同行仍存在一定差距,不能满足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对生物医学工程人才的需要。李晓寒[4]认为,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学科平衡发展方面。引进吸收多,创新性成果少,基础性应用性研究不足;②学科建设发展方面。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性方面,对生物材料、器械型学科关注不够;③学科职称方面。理工类院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工程类学科师资科研实力较强,实践教学平台完善,但缺乏生物医学方面的知识支持,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时,能力尚有欠缺。但医学院校的工程科学基础薄弱,虽然容易发现理解临床实际问题,却很难处理解决;④师资力量方面。我国高校既能掌握工程科学知识,又熟悉生物医学,还能将工程技术与生物医学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⑤课程设计方面。由于师资的问题,培养体系不能切合就业岗位能力素质需要和学科特点,课程缺乏交叉性,实践课程较少。

4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展望

4.1把握行业产业需求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国外生物医学课程存在多元化、个性化及职业化的设置倾向,通识与人文社科类课程比重较高,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接下来继续深造或者入职打下良好基础。国内的课程设置更多的体现专业化,职业发展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有所欠缺。因此要建立符合专业发展需求、市场需求和学生个性需求的新型课程体系,增加通识课程占比,提高人文社科类课程比例,提升专业基础、主干课程的涵盖范围,开设经管类课程,为学生能够从事产品研发设计、产品制造、推广销售全流程工作做准备。此外,互联网浪潮正在重塑各个领域的产业形态,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引入到课程体系中来势在必行。让学生逐渐了解、熟悉、接受互联网思维,改变以往孤立、单一的认知方式,形成多元、协同、互通的思维习惯,以应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日益深度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

4.2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打造实践教学新模式国外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多样,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形式,目的就是让学生高效的获取相关知识。①课堂教学方面。避免传统填鸭式教学,多采取小组式、导学案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给学生更多,更自由的思考空间,把教学的重心放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16];②实习教学方面。要编制实习指导手册,制定实习任务书,重视对实习质量的把控,实现实习全过程质量管理,对实习质量评价的主体不仅仅只包括学校,实习单位也可以参与对实习生的评价;③科研教学方面。应减少简单重复性实验,增加研究性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与科协科技活动,提供优质学术报告讲座,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拓宽学术视野。引导学生探索最前沿生物医学工程理论,把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动向。

4.3推动教学平台建设构建医工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国外高校生物医学工程在培养计划中普遍涉及与科研院所、企业医院等实践平台进行紧密的合作,旨在使学生能够获得最接近社会需要的能力,提高竞争力。①学校方面,应当根据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趋势,升级换代实验室中的老旧设备,使平台与教学需求相适应,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高等级的实验平台;②医院方面,通过医院临床实践平台,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工程方面的知识,也能了解在学校难以获得临床治疗方面的知识以及提升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操作等能力[17];③企业方面,企业的生产平台是学生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生能够不断增强解决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企业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发现需要的人才,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放射卫生理论论文范文第7篇

一、临床医学教育理念改革

近年来,我国多个临床医学教育重镇不断探索临床医学教育理念创新,在指导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中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大学的医学教育强调全人教育思想,注重知识传授与健全人格并重,将全科医学的理念引入本科教学中。自2008年起,北京大学医学部启动了“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全人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医学专业教育中,强调医学教育是一个医学基础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要立足现有知识,并着眼于未来;在教育策略上要遵循“有教无类、通识通科和大医学”的理念,不过早的深入到某一具体学科;所教授的内容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主旨内容;在教授过程中,特别强调“鱼渔兼得”,既重视学习过程,更重视学习结果。此外,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学习以外,加强对学生品行、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风尚,培养学生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立足国情,医教协同,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着力于人才培养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显著加强和提升,加强医学生通识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提出以学生为本,医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问题、探究为导向从灌输式教育变为互动式。摈弃培养简单的技术落实者,而是培养关心“人”的未来医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确立了“三基”、“三严”、“三早”教育理念,“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严”即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三早”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

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大学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中取得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上海交大医学院实施了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建立了“1+2+2+3”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集中通识教育及医预培训,强化通识性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现代生物学导论、程序设计基础自然科学类课程,还有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开展博极医源学术讲座,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见习培训,目的是为医学生打好人生发展和从事医学职业的必要基础。第二阶段是医学导论及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通过人体结构与功能概述及医学导论,让学生了解医学的属性、目标以及疾病诊治与预防及健康促进的理念及策略;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和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整合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起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互相联系的桥梁;开设的前沿学术进展讲座和人文社会科学讲坛为平台,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强化职业精神与自豪感;通过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共事能力。第三阶段为临床医学学习与实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及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技能,能独立处理常见病与多发病,并能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释临床问题;建立良好的医患良性互动关系,并掌握基本的预防医学、传统医学及群体保健知识与技能。第四阶段为综合性强化培训及毕业论文。在前五年学习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更高层次的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的综合强化培训,在博士生导师的直接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临床科研题目并以合格的论文及答辩方式通过。

复旦大学实施“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加上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合格毕业后可以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4个证书,简称“四证合一”。“5+3”模式通过界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同时具备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实现了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的“三个结合。”吉林大学加快推进“5+3”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培养体系建设,包括1)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采取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培养过程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2)五年制医学教育改革注重职业教育、临床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三基”培训、临床实习实训管理、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3)七年制医学教育改革:2015年全面调整七年制为“5+3”一体化培养,在规培期间学生要获得“四证”: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职业医师执照。4)改革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见习实习时间,增加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的诊疗防控,加强全科医学理念和专业素质培养;二是强化毕业后教育和职业发展,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和规定参加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取得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证书者,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计入6年服务期。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试点的临床和基础医学专业实施四阶段培养模式,即在医预阶段、基础阶段、临床阶段和临床二级学科阶段实施培养方式的创新。首先在医预阶段,医预学生在大学本部完成第一年的课程,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对于医学生,希望通识教育实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北京大学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社会可持续发展六个领域的大类平台课为医预课程改革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其次,在基础医学阶段的改革依托基础医学院完成,在基础阶段,学生们要达到如下主要培养目标: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培养初步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再次,临床医学阶段改革是“新途径”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有鉴于医学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医学部本着宏观管理和尊重各学院特色的考虑,允许各临床学院(医院)在医学部的整体教育教学改革框架下自行设计改革方案。

北大医院模式根据医学部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框架”总体设计。方案设计遵循“胜任力导向”的要求,针对教学具体安排(大课及见习课表和轮转表)、教师培训、“临床综合基础”集体备课等工作进行了系列安排。人民医院模式通过研究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结合医院的教育教学特点,坚持“遵循现代医学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改革基本原则,紧紧围绕二十一世纪一流的医学生所应具备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高能力、高质量这个核心,根据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教学改革。北医三院模式以“全人教育”理念为依托,面向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有机融合,以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致力于临床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医学生“专业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三位一体式发展。以“学生临床能力为导向”的原则,以“器官系统”模式整合临床教学全程的授课内容,特别是桥梁课和系统课阶段,构建临床核心课程体系;在突出重要概念的同时,大幅度删减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中简单重复的内容,从而压缩理论课授课学时。增加以案例讨论为主导的小班讨论式教学模式,强化临床思维的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新途径”基础医学创新型课程体系以“教育教学一体化”为指导思想,以基础医学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全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实施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以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遵照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医学部的实际情况,在基础和临床层面分层开始,从形式上按阶段组织,尊重原有学科发展的现状;从内容上按课程的实际需求安排,强调临床和基础的融合,强调基础学科内部各个学科间的沟通。扎实推进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和小组讨论式教学,推进了医学核心课程或核心内容的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改革。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首先,长期以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各学科独立的基本架构,课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内容简单重复。其次,学生进入医学阶段的学习,界限分明的基础阶段和临床阶段的知识体系割裂了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也使部分学生对医学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出现迷茫和误解。上世纪50年代后提出的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就是试图解决以上问题,使分离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得以融通,回归医学知识的应有状态。该方案对原有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论证,确定了14门核心课程,并按照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来组织学科内部、学科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优化,将学时从816学时调整至633学时,优化至原学时的77%,最终确定了以核心课程为中心,以基本知识点讲授为主的全新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

在构建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原有课程体系中梳理出来的基本知识点以外的基础医学知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来构建课程体系,在一学年时间里,以20个临床案例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问题导向性的小组讨论式学习(PBL),使学生在早期就能够学会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释或解决临床问题,真正地实现基础各学科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知识的融合,成为新课程体系的特色。与此同时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对五个模块,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重组、整合和优化,促进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密切结合,并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互为补充,重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临床医学阶段建立了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临床专业课程体系(临床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训练体系(包括临床思维,临床沟通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职业精神培养体系”三大课程体系合一的临床专业教学新模式,专业课程(含全科医学、专业英语):临床技能训练:职业精神培养的比例为1:5.5:0.9,大大加强了医学生临床实践的能力。改革后的课程,呈现三大课程体系横向平行,纵向各专业自成体系的特点。即每一门专业课程均涵盖临床专业课程、临床技能训练、素质教育与职业精神培养三大体系,此外授课内容基本同步,实现了临床基础知识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课程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医院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中心,将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三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建立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的“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临床技能循环培训体系。这个培养体系有以下特点:针对医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其需要掌握的临床技能的有明确培训要求与认证标准,针对每项临床技能的培训流程采用阶段学习、阶段认证的制度,通过认证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确保教学质量与患者利益。整个培训流程要经过:理论学习→理论考核认证→模拟训练→考核认证→临床见习→考核认证→临床实习→考核认证。通过这种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培训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员需要培训的内容不同,但培训的流程是相同的。这种系统化、规范化的临床技能循环实践新模式,使医学生临床技能逐渐得到强化,促进医学生临床技能质量的稳步提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施“器官系统为主线,淡化学科,融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医学与人文为一体”的新课程体系。通过“基础+临床”的系统课程引导医学生们织起一张“网”。比如关于“肺”这个器官,新的教材会放在呼吸系统这部分来讲授,从它的解剖知识,一直讲到有关的生理、病理、药理、影像等。刘方明说,这样课程更紧凑,学习起来非常容易理解。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实施的医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习自然科学使学生理解所处的世界继而与其保持适当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重在描述分析和解释;学习人文科学更清楚地认识人的本质,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重在评价、判断和批评;学习社会科学,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中的各种机构,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它介于自然和人文科学之间,既重描述也重评价。三种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医学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医学是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寓一体的的科学,自然、人文和社科知识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一部分。

放射卫生理论论文范文第8篇

食品营养与卫生的理化检验

1953年,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开始设立卫生组(科),随后其它市县亦成立卫生科(股),开展理化检测。省内高校陆续开设预防医学、分析化学、食品分析等课程,为我省培养了卫生检验人才。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退出微量和痕量分析舞台,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在地市级机构得到广泛应用,色谱光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加速溶剂萃取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和免疫亲和色谱法在省级机构得到了应用。ELISA等方法被用于兽药残留、真菌毒素等的快速筛查。2003年,卫生防疫机构改革,全省各地成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0年开始,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前身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参加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的工作,并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自2010年来,按照食品安全法对卫生部门的职责要求,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省九地市及相关监测县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的常规监测和专项监测工作,对18大类食品样品中的有害元素、有机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质和禁用物质进行监测,监测项目近百个,基本覆盖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逐步建立了覆盖全省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系统。

全省历年监测任务的完成率和数据准确率均位居全国前列。针对我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开展了养殖鱼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代谢物和氯霉素类药物等专题研究,加强了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专业队伍能力建设,提高了业务能力。2010年来,完成淡水鱼孔雀石绿、肉制品瘦肉精等食品安全监督检测,对奶粉三聚氰胺、食品中塑化剂、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事件、长乐市食用鲎食物中毒事故、福州北冬虫草食物中毒开展应急检测。完成氰化物、毒鼠强、氟乙酰胺和溴敌隆等二十几起鼠药中毒事故的应急检测。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全国首批保健食品评价机构,开展保健食品中芦荟甙、角鲨烯和皂甙等31种功效成分的检测,开展了原花青素、虫草素、腺苷和洛伐他汀等功效成分的方法研究。开展30 余项食物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承担福建省食物营养成分表的研究与制订工作,并参加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组织的重点项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工作。

省疾控中心作为全省疾控系统卫生检验工作的技术核心,发挥着业务指导作用,是全省唯一具有保健食品、涉水产品检测评价资质的机构,在食品安全、保健食品营养与功能、环境健康监测和检测等的某些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专业人员围绕氯丙醇、丙烯酰胺、有机锡、多氯联苯、真菌毒素、贝类毒素、氯丙酯、氯霉素、重金属、洛伐他汀等污染物、非食用物质和保健食品功效因子进行科研立项,针对检测技术等开展研究,已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省级和厅级课题15项,合作开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20余项。200篇以上,其中SCI论文10篇。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污染的检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典型食品中氯丙醇污染的检测、评估和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福建医学科技奖,《二噁英、多氯联苯和氯丙醇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福建省食物营养成分表》等7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食品中瘦肉精检测技术等约20个项目获得地市级科技奖励。修订了食品中三氯杀螨醇、维生素B1、N-亚硝胺、氯丙醇、黄曲霉毒素和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约20项,制订了鱼露、蜂蜜等卫生标准或卫生规范7项。合作出版《色谱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等著作10部。全省疾控系统每年举办各类理化检测技术培训班、研讨会8~10次,以加强检验监测专业队伍能力建设。

水质与环境理化检验

水质理化检验是了解水质卫生状况的主要手段之一,全省各级疾控机构已长期开展饮用水水质监测、突发饮用水污染事故调查和应急监测等工作。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人民健康、社会安定的民生大事。近10年来,随着理化检验技术和分析仪器的进步,以及对水中化学致病因子危害认识的不断深入,WHO和世界各国修订了水质标准。自2012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此标准,饮用水监测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这对全省疾控机构的水质检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自2004年开始,开展农村饮用水监测,以掌握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调查表明我省农村水质安全问题突出,水质合格率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水厂的消毒设施或措施不完善,导致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较低。在水质监测的能力方面,省级和部分设区市疾控机构的实验室水质检测能力较强,检测项目达到九十几项,省级疾控中心的检测能力在全国居前列,在2012年卫生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首届全国卫生监督技能大赛的水质检测能力比赛中,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综合成绩排第五名;在CNAS多次能力验证如水中铅、镉和水中无机盐(四项)等项目检测中,测定结果接均值,处于全国最好水平之列;在2010年紫金矿业水污染物事故的应急检测中,水质检测项目(20余项)与国家疾控中心结果完全一致,为事件的处理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然而,县级疾控中心的检测能力较弱。在42项水质常规检验项目中,平均每个县仅能开展27项(占64.6%)。在仪器配备方面,按全国爱卫办要求调查的27类仪器设备统计,平均每个县仅购置12类,购置率为43.3%。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万分之一天平、恒温干燥箱和酸度计平均每个县仅有一台以上,但其它仪器则不足一台。在被调查的38个县中,只有2个县配置火焰原子吸收仪等较为先进的仪器,县级均未配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离子体质谱仪、流动注射分析仪和低本底αβ放射性测定仪。部分县级机构质控工作待加强,全省38个监测点所在疾控机构中,通过计量认证的仅占81.6%(31/38),未开展计量认证的占18.4%;在砷、氟化物和氯化物盲样考核中,指标全部合格的机构占80.7%。

2010年起,全省全面开展城市饮用水监测工作,疾控机构根据水质卫生监测方案,对市县城区市政水厂与自建水厂的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和城市学校自备供水进行监测。省级机构还开展涉水产品卫生学检验与评价工作。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省级疾控机构开展居民血、尿、头发和胃液等人体生物样品中有害物的监测和暴露评估,完成了《福建人群体内有害物质蓄积水平的动态》、《五氯酚对环境污染及人体健康影响》、《胃癌高发现场化学病因——微量元素与胃癌病因关系》、《福建省正常人群血清、头发微量元素正常值》、《福州市正常人群血中铅、镉含量监测》、《福州地区儿童血铅水平监测》和《连城铅锌矿镉污染与人群影响研究》等省部级课题研究。

公共场所和室内环境理化监测

公共场所卫生涉及环境卫生学的许多领域,包括大气、饮用水、室内空气以及噪声、采暖、采光、照明、公共用品污染等卫生问题。通过监测,可制订与实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评估有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确定相关措施的有效性,以达到预防与控制疾病、保障公众健康的目的。公共场所监测包括作业场所、实验动物环境及洁净区等场所的46项指标。省级疾控机构每年监测10家省级单位的公共场所卫生,项目有甲醛和微生物等8项。还开展医院手术部、保健品厂、饮料厂清洁车间的洁净度监测工作,监测21个理化项目。设区市和县级疾控机构也开展公共场所的卫生检验、卫生学评价。近10年来,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居室装修热的兴起,装饰材料、烹调和吸烟成为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尤其建筑结构密闭性能的改善,空调的普遍使用,使室内空气质量恶化,因此,省疾控机构和部分疾控中心开展了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工作。

卫生理化检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食品安全问题凸显,滥用非食用物质、食品掺杂掺假现象还未得到根本遏制,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风险监测和突发事故应急检验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全省卫生理化检验仪器设备和检验能力与先进省份尚有一定差距,一些关键检测仪器仍然不足,前处理自动化水平不高,非食用物质排查和不明原因食物中毒快速检测能力不足,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展。随着仪器精密度和检出能力的提高,消费者对生物与环境介质中健康安全指标严控的渴求,国与国之间贸易保护的增加,导致食品中很多指标的检测限由mg/kg降低到μg/kg乃至ng/kg的浓度水平,这导致检测过程复杂。除了丙烯酰胺、多环芳烃和真菌毒素等传统食品化学污染物问题外,当前我国禁用化学物质滥用情况尤为突出,这给我省食品理化检验带来较大压力。水质检验方面,专用检测仪器设备普遍偏少,分析自动化水平不高,检验项目离国家的规划尚有差距,尤其是一些县级实验室。水质污染事故应急检测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全省水质安全和检验技术方面的科研项目开展较少,在水质检测标准研制上的投入不大。随着涉水产品种类不断增多,新的卫生学问题不断出现。个人生活用品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对水环境的污染。这些新的挑战都要求疾控机构开发多残留、超痕量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技术平台,进一步做好科研技术储备。目前公共场所监测的有关法律法规缺乏、不完善,法规、标准和检验方法之间不够配套,甚至时有错误。某些卫生指标可操作性不强。全省从事公共场所监测的技术人才偏少、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经费投入少,监测设备偏少,购置、更新和维修困难。这些因素影响监测质量和速度,在基层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卫生理化检验趋势与展望

食品卫生检验学科将从食品安全与营养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监控技术入手,配合国家和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规划的要求,瞄准和跟踪国内外先进检测监测技术手段,大力加强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有害因素、功效成分的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加强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与评估技术研究,提高检测方法的通量、精确度和灵敏度等,继续加强快速筛查方法的研究应用,建立符合省情的食品安全保障技术支撑体系。

2012年7月1日起,我国新版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GB5749-2006全面实施,该标准大幅度增加了检测指标,由35项增加至106项,新增71项指标,而且一些对健康危害较大的铅、镉、砷、四氯化碳、硝酸盐氮等指标限值更加严格。检验方法国家标准GB/T5750-2006的要求也更高,对仪器投入、自动化和试验消耗品等都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国家对饮用水保障工作的重视,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实验设施和检测设备的改善,人员技能和队伍素质的提高,饮用水检测工作将明显得到提升,检测质量再上新台阶,为饮水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今后主要工作: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工作的重视,获得政府更多的支持和投入,做到监测仪器数量合理、人员操作熟练、维护管理科学。要增加监测人员的数量,加强培训,提高人员能力与素质。配合实施《国家健康行动计划》,开展对居民生活区以及公共场所PM2.5的监测。加快研制现场实时监测仪器,建立规范、快速的监测方法,完善和提高现场实时检测技术,适应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求。开展空气有机污染物的系统监测和研究,开展室内环境和公共场所污染来源、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建立污染监测和预警系统。

卫生微生物检验

1概述

卫生微生物检验通过对食品、水、环境、物品及人体等载体中有益和有害微生物进行规范的检验和监测,微生物检验既集成了各种现代分析技术,也有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从而形成从外部到内部、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指标到综合评价的完整的检验方法技术体系。

2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我省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微生物检验分别由原省卫生研究所、劳动卫生研究所承担,环境卫生微生物后由省环境卫生监测站承担,1983年,这两项检验工作合并到原省卫生防疫站。各地市防疫站也组建相关科室承担该工作。1976年~1984年间,检验人员在工作环境相对简陋和信息相对闭塞的条件下,初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我省情况的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霉菌和真菌毒素检验研究较为深入。1984年,我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公布后,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学科得到重视,人员和设备等投入明显增加,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检测的自动化、仪器化程度越来越高,检验工作呈现出全面、快速、定量的发展趋势。

1984年以来,我省微生物检验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如完成1985年永安冷饮沙门氏菌中毒、1994年某大宾馆群体细菌中毒和1996年某中专学校数百人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等数次食物中毒的应急检验。2000年前后,各地检验机构在人员、环境条件、仪器设备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特别自2000年省疾控中心加入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以来,我省微生物检验能力得到全国同行认可;现代检测设备也有所配备,如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细菌生化快速筛选仪。各地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全省食品中菌落总数检测能力验证通过率超过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开始,多次举办了影响力大的全国性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班,包括乳品抗生素残留、维生素、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肠道致病菌、饮用天然矿泉水和香港海鸥菌等的检测。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方面贡献较大,制订了GB4789.4-2010、GB/T4789.7-2008、GB/T4789.29-2008和GB/T4789.30-2010等标准,研制了蜂蜜中嗜渗酵母菌的检测方法。这说明我省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能力处于全国中上水平。

自2009年后,随着《食品安全法》对卫生部门职能的调整,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的需求有所减少,环境卫生微生物检验的需求逐年上升。全省举办了生活饮用水、化妆品、饮用天然矿泉水、公共场所、空气洁净度等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班,对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化妆品卫生规范》进行了宣贯,基层机构环境微生物检验能力得到了规范。在满足环境微生物检验需求外,在沙溪口蓝藻污染事件、天然矿泉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等饮用水污染事件中,我省也体现出较高的技术水平,所发表的文章被引用率较高。省级单位在全国能力验证考核中获得满意结果。开展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监测工作,2010年省级机构获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清洗、监测评价资质,可开展集中空调清洗效果的卫生监测。

3微生物检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全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比较低,主要原因是水未经消毒出现的微生物问题,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仅为50%,县级机构微生物检验能力和质控水平亟待加强。虽然卫生微生物检验是基层卫生检验机构普遍开展的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在经费人员等方面的投入偏少,仪器设备配置不足,自动化程度低且更新维修难度大,与国家规划配置要求差距不小。检验人员较少、部分为兼职且业务素质不够高;基层技术人员教育培训不够多,奖励机制不灵活、待遇较低,工作量较大,重复性工作多,开展更高层次研究的机会小,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这些都造成基层单位检验能力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对不断发生的突发事故应急检测技术储备不足,一些机构疲于应付,食源性或水源性疾病病因查明率低。

4卫生微生物检验发展趋势与展望

卫生微生物检验是保障食品、水等健康相关产品安全和公共场所卫生的重要支撑。要充分发挥卫生微生物检验的作用,运用和开发各类检测新技术,满足食品等健康相关产品行业发展的需求。卫生微生物检验正朝着简便快速、实时在线、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通量、自动化、标准化和无损检测的方向发展,以指示菌代表致病菌及其毒素存在的方法已被直接检出致病菌或其毒素的方法所代替。发展绿色检验技术,研制新型检验仪器和方法已成潮流。食品微生物学重点运用基因分型技术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新型检验技术,提高致病菌DNA溯源能力,应用免疫学方法拓展生物毒素的研究领域。配合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及时跟踪国际国内检验技术的发展潮流。推广应用核酸技术,发展实时在线的快速检验技术,研究病原菌的精确定量和溯源技术,为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和食物中毒的诊断服务。食源性疾病监控研究的重点是建立起多部门、多层次和从食品生产到销售多环节的全省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在研究食品中危害因素与暴露水平的基础上,找出食源性致病菌作用的阈值。

卫生毒理学检验与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

1概述

卫生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生毒性作用的条件,阐明剂量—效应(反应)关系,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保健食品功能学是研究保健食品中活性(功能)组分与机体相互作用,并阐明其作用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2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我省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工作与国内先进省份一样,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能够开展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第一、二阶段全部以及第三阶段部分项目的评价工作。我省食品毒理学学科发展偏向应用性,目前,全省仅省疾控中心从事食品毒理学检验,检验工作朝着更加严谨、规范的方向迈进。省疾控中心多次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均获得优秀的成绩。与应用毒理学所取得成绩相比,我省在食品毒理学科研、跟踪国内外最新进展方面,略有不足。健康相关产品的毒理学评价包括化妆品、消杀产品及涉水产品的毒理学检验与评价。我省消杀产品的毒理学检验与评价发展多年来一直稳步发展,常开展的项目有急性经口毒性、经皮毒性、皮肤刺激、眼刺激、阴道粘膜刺激和皮肤变态等试验。化妆品和涉水产品卫生毒理学检测项目开展较为齐全,但社会委托样品较少。我省依山靠海,突发公共卫生的应急毒理学检测有其特殊性,有毒动植物和微生物毒素中毒在食物中毒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近年来海洋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尤为常见,毒素种类和中毒事故数量呈增加趋势。常见生物毒素有河豚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雪卡毒素和毒蕈毒素等,中毒食物品种有河豚鱼、织纹螺、贻贝和毒蘑菇等。

目前全省开展海洋生物毒素毒理检测的机构仅少数几家,但在检测的规范化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我省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卫生部认定的全国首批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机构,能开展免疫力增强功能、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和抗氧化等21项功能学的检验与评价。

我省近年来加大了对卫生毒理学、保健食品功能学科研工作的重视,在全国保健食品功能检验方法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做出不少贡献。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功能性食品安全性评价与功能因子关键检测技术》子课题、国家药监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等多项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方法改进等科研工作。注重关键毒理学技术的攻关,开展了肺癌胃癌分子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癌症早期筛查生物标识技术、致癌化学物的筛查方法和遗传毒性等方面的研究,申报了致癌物筛查评价技术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其中《p53、GADD45a基因表达水平在评价食品化学物致癌性中的应用》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二丁基锡对人羊膜上皮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获得省卫生厅青年科研项目资助。在《CellBiologyandToxicology》、《卫生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SCI论文约10篇。

3卫生毒理学检验与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存在问题

目前全国疾控机构卫生毒理学工作无归口管理和技术指导部门,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和工作会议,缺乏沟通渠道和组织协调,培训交流少,业务技术提高慢。全省从事卫生毒理学与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的人员不足,学科发展不快。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明确。卫生毒理学检验除少量突发中毒事故应急检测外,大部分工作都是社会第三方委托检测,属于市场调节行为,而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全部为委托检测服务,以一类公益性机构从事第三方检测存在一定困难。中毒事件应急检测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检测工作不够规范。部分实验动物和有证毒素标准品难以获得。应用毒理学技术发展缓慢,未能跟上世界范围内毒理学学科前沿的迅速发展,毒理学检验分支学科的科研工作受到制约。2010年开始,国家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机构资质审批机构与检测机构行政主管机构属于两个部门,导致协调沟通难度加大,对检测工作产生不少影响。

4卫生毒理学与保健食品功能学发展趋势与展望

毒理学试验方法朝着人源细胞、特定器官替代法方向发展,研究更灵敏可靠的评价方法、指标以及筛选敏感动物、器官和组织已成主流。保健食品功能学试验方法将向指标客观、定量、更加注重人体试验方向发展。卫生毒理学发展趋势是分化与综合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从整体动物实验到替代试验、从传统毒理学到系统毒理学、从环境基因组学到环境表观基因组学、从描述毒理学到预测毒理学。我省卫生毒理学科研究新方向包括开展病理常规指标量化、化学毒物联合毒作用研究,建立毒性病理学的标准检查程序和诊断方法,提高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研究人源细胞、特定器官替代法的毒理学新方法。保健食品功能学发展在立足于科学试验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以满足群众保健需求、增进人体健康为目的。功能的定位将更加注重调节机体功能,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针对特定人群,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功能的设立更注重科学性、适用性、针对性。功能评价方法和判断标准将更加科学、公认、可行。我省将重点开展药食同源植物安全性毒理学研究、新资源食品的安全性毒理学研究,推广应用GLP规范,研究新型吸入染毒装置,开展实验动物生理生化正常值范围的研究。开展人体试食试验规范化、动物试验条件控制、样品前处理的科学性及规范化、生物毒素毒力检测方法的国产化和规范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验经验探索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等研究,开展对我省影响较大的公共卫生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估工作。引进基因芯片、基因测序、基因扩增、分子杂交、单细胞凝胶电泳、图谱图像分析、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技术。

质量控制

1概述

卫生检验机构为卫生执法、疾病控制和健康相关产品服务,因此卫生检测的生命在于检测的质量和可靠性。随着社会各界法律意识的增强,检验机构间竞争的加剧,社会对检验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服务效率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近年来得到很大重视。通过对人员、环境、设备、物资、信息等技术资源加以管理和控制,使抽样、样品保存、前处理、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检测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最终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并持续改进,使检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全省卫生检验实验室共91家,61家获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厦门、南平、泉州和三明等9家机构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原省卫生防疫站于1994年成立了质管办,负责计量认证等质量管理工作,1996年获得省级计量认证,2005年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2010年通过部级计量认证,2012年获得食品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至2011年底,省疾控中心共参加CNAS的35次能力验证活动,涉及食品、化妆品、水及涉水产品等,参数80多项,满意率为96.3%。还参加国家药监局、中国疾控中心等机构组织的质控考核。食品中黄曲霉毒素(4种)、氯丙醇、氯丙醇脂肪酸酯和氯霉素的国际比对考核,均获得“满意”的结果;省疾控中心多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认监委和中国疾控中心食源性致病菌质控考核和能力验证,参加美国ERA水中菌落总数国际比对,结果为“满意”。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得到提升,已被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摆上重要议程。为提高卫生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省疾控中心多次举办疾控系统质量管理培训班,同时组织开展实验室间水质和食品检测的比对工作,包括铅、铁、锰、氟、亚硝酸盐氮、二氧化硫、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致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项目。省疾控中心组织了全省食品检验机构的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考核,2011年起作为微生物领域能力验证提供者单位,组织全省108家食品检验机构(疾控、质检、农检、药检等系统)参加了菌落总数实验室间比对。厦门、龙岩、三明等部分地市疾控机构针对辖区内机构开展了外部质量控制活动。实验室除了外部质量控制活动,每年均制定内部质控计划,在理化检验中采用加标回收率、平行试验、空白对照、实验室间比对复测、阳性样品重复测试等多种方式;在微生物检验中通过培养基质控、关键试剂验收、阴阳对照等多种方式确保检测结果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配合国家制定了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控制方案。

3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①开展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和内部质量控制等质控工作的经费缺乏来源。②检验人员质量意识还不够强,质量控制工作不够规范,未能充分考虑从采样到检验以及报告出具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质控措施的针对性不够强。③体系文件规定与实际检验操作协调性不够强,甚至脱节。④与质控工作相关的有关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够畅通,物资保障不及时。⑤缺乏激励机制,检验部门和人员参加外部质量控制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⑥质量控制活动覆盖的项目不够广,未覆盖到子领域,公共场所监测、有机污染物的能力验证活动少。⑦对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总结不够,尤其是出现可疑或不满意结果时,对原因分析的深度不够。⑧年度质控计划落实不彻底,质量监督员和内审员在本部门检验质控中发挥的作用不够。

4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当前质量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无论是较之实验室质量保证的需求、政府对实验室监督管理的需求、还是对于新领域检测技术的需求都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如引进智能化纠错程序。利用统计技术对检验过程进行连续监控,对输出质量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过程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等。针对重要的、薄弱的检测项目,有计划地组织、参加国内外的检测比对和能力验证,选择性参加国际性比对活动。能力验证的产品将由单一的食品、水质扩大到卫生检验的各个领域,如公共场所、室内环境和集中空调清洗相关卫生指标或者标志物。注重实验室日常规范化的管理和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把外部质控所用的技术措施应用于日常检测,减少质控给检验带来的风险。努力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根据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开展全省性实验室能力验证与比对活动,鼓励参加国际性质控比对活动和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推动县级实验室通过计量认证。规范检验检测工作,规范检验人员行为,提高检测质量,保证各项检验出证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促进质量控制考核工作标准化、常规化,以平常的心态同等对待质控考核和日常检测工作,对于能力验证结果不满意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学习质量控制先进技术,建立适合我省卫生检验实验室间比对样品制备的管理体系,满足质控考核需求。要注重采样、样品流转、前处理、样品检验、数据处理、数据审核、检验报告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福建省卫生检验学科面临的挑战

1经费投入少、仪器设备不足

政府对卫生检验实验室的投入明显不如其它系统同类检测机构,公共卫生经费中用于卫生检验的比例也较低,缺少专项工作经费。检验收费标准滞后,有偿检测服务收入低,不少项目是赔本检验。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各级疾控机构开展检验技术储备、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等工作均有困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仪器设备是开展卫生检验的重要保障,全省各级疾控中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仪器设备老化、不足和缺乏的现象,省级机构虽然接近国家基本的设备配置要求,但近一半市县级机构达不到国家要求,这已成为阻碍和制约全省卫生检验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气相色谱仪、蛋白质分析仪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等仪器使用时间长、老化现象严重。旋转蒸发仪、冷冻高速离心机和超低温冰箱等常用前处理设备数量不足,使实验室难于应付日益繁重的常规检测和突发事件应急检测。省级疾控中心缺乏低本底α、β测量仪、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快速检测设备(Filta-Maxxpres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仪等必要的仪器设备,使得水质全分析检测能力达不到106项的要求。用于非法添加物检验检测的高端仪器设备仍为空白。

2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检验人员数量不够、结构不尽合理、培训机会少,人员业务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检验市场需求和国家对检验工作的要求。人员在开展新项目和掌握新设备方面面临困难。人员年龄比例不够合理,有的机构高龄职工比例较高,而有的机构则青年人员比例偏高。学科带头人、高水平领军人物少;团队协作意识不强,论文水平和质量待加强。对检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挖掘不够。

3对卫生检验学科认识不够

现代卫生检验对仪器设备、物资和人员投入要求越来越高。卫生检验工作如未科学合理安排和管理,将可能是投入多、产出少,这影响到决策层在经费、人员等方面的再投入。实验室建设上,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和管理,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不到位,部门间条块分割严重,资源共享利用难。部分设备利用率偏低,甚至长期闲置,产出低下,进而影响到设备的维修与更新。设备维修更新经费不足,大型仪器设备投入后,缺乏后期维修经费来源。在检测能力建设上缺乏统一规划,未充分考虑地区和需求的差异,应建设区域性实验室,分工发展各自优势的检测领域和项目。

4学科发展不平衡,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不够

检验人员多满足于简单按照国家检验规范或标准进行检验,方法验证等研究工作开展少,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使用不够。食品卫生检验研究较多,而公共场所监测、饮用水检测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较少。卫生检验人员科研创新精神与大学、研究所等机构相比有较大差距,科研立项少,论文深度不够,卫生检验学科建设重视不够。综上所述,就我省卫生检验总体能力而言,不论是仪器设备、质量控制水平、检验项目,还是专业技术队伍,都难以满足我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福建省卫生检验学科的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

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工作方针,以人为本,服务于疾控工作的大局,全力满足社会需求。深化改革,实现疾控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与利用,建立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服务便捷高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省内一流、全国先进的卫生检测机构和工作机制,为全省人民的健康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保驾护航。发展思路要正确定位、机制要创新,卫生检验部门本质上还是检验服务机构,在业务开展、服务、管理等方面应考虑社会第三方中介组织的特点,实现检测的公正、准确、及时、科学、高效。多探索多研究,逐步形成适合卫生检验机构持续发展的制度和工作模式。

1增加投入、改善仪器设备和设施条件

当今检测水平和效率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先进可靠的仪器设备,各级疾控机构卫检经费都存在较大缺口,仪器设备更新、维修费用不足,基层食品安全检验工作下滑严重。政府部门要落实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增加投入,提高检验人员待遇,改善仪器装备和设施条件。

2加强检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卫生检验工作的技术性较强,人才是卫生检验学发展的关键。要培养和建设一支学历层次高、检验技术过硬、管理能力强,具有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职业道德高尚的检验队伍是保证学科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要提早做好检验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重点着眼于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培养,鼓励在岗学习,强化学科带头人作用和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要立足于已有人才队伍,同时有重点地培养领军人物,鼓励课题研究和科研协作。争取优惠政策和提高优厚待遇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和留学归国人员从事卫检工作。

3研究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公共卫生风险监测与评估亟需检验技术

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饮用水关键指标检测方法研究,应用先进检测技术,做好技术储备,为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饮用水监测和突发中毒事故应急检验服务。针对我省典型公共卫生问题,开展自主检测技术的开发,如贝类毒素、蘑菇毒素、剧毒鼠药和易被误用的剧毒中药材和野生植物的检测技术。开发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的便携式仪器或技术,满足卫生监管监测工作的需要。加强对农药与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生物毒素、违禁化学品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与溯源技术及设备的研究。

4开展标准制(修)订,为卫生执法服务

积极参加国家、行业和地方食品安全、饮用水等标准的制(修)订,使已有成熟、较为先进的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牵头制(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卫生规范。鼓励参加其他机构的标准制订活动,通过方法验证、比对等形式,来做好先进实用技术的储备工作,走出加快检验能力建设的新路。

5加强技术交流,促进机构间的合作协作

加强与其他行业、部门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强与先进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实验室资源向社会开放。扩大国际间学术技术交流与合作,选派优秀人才出国进修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