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医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与影响因素范文

中医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与影响因素范文

时间:2022-07-06 11:09:18

中医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与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不同证型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临床常见的肝风挟瘀(n=150)和寒凝血瘀(n=78)偏头痛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问卷对符合标准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并对睡眠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肝风挟瘀证与寒凝血瘀证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8%、50%,PSQI评分分别为5.55±3.00、5.78±3.41,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头痛天数、头痛次数及中医症状“口唇紫暗或面色晦暗”“头晕目眩”为肝风挟瘀证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而头痛病程与中医症状“痛如针刺”是寒凝血瘀证睡眠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证型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不同,在偏头痛辨治中应兼顾睡眠影响因素干预,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偏头痛发作。

关键词:偏头痛;睡眠质量;肝风挟瘀;寒凝血瘀;影响因素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和缠绵难愈的特点,世界范围内大约3%的残疾是由其引起的,现被认为是全球第六负担重大的疾病[1]。临床实践发现偏头痛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且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由此造成反复发作的头痛和普遍存在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在偏头痛防治中应加强其睡眠质量的关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而既往关于偏头痛睡眠障碍的调查研究较多[3-5],对于中医不同证型的睡眠情况报道较少。本研究拟从肝风挟瘀和寒凝血瘀两种临床常见证型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不同证型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偏头痛的防治与转归提供指导与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来源于2008年1月—2011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厦门市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8家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患者。所有入组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共收治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偏头痛患者228例,其中肝风挟瘀证患者150例[男39例,女111例,平均年龄(34.95±10.70)岁],寒凝血瘀证患者78例[男14例,女64例,平均年龄(37.56±12.72)岁]。两组在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职业分布)和偏头痛发作情况(发作次数、天数、止痛剂次数及病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情况相似组间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1月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中的偏头痛诊断标准(有先兆的典型偏头痛和无先兆的偏头痛)[6]。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拟定为肝风挟瘀证:头痛或左或右,反复发作,疼痛剧烈,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或恶心、呕吐、眩晕,舌质黯红或紫黯,或舌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寒凝血瘀证:头痛如刺,经久不愈,固定不移,畏寒肢冷,恶心、呕吐清水痰涎,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

1.3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偏头痛(有先兆的典型偏头痛或无先兆的偏头痛)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肝风挟瘀证和寒凝血瘀证的证候诊断标准;首次偏头痛发作的年龄≤50岁;病程≥1年;近3个月以来,头痛发作次数≥6次;年龄17~65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颅脑外伤后遗症、紧张型头痛及其他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合并头面部及其他重要脏器疾病;低颅压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颈椎病、颞颌关节疾病、精神疾病及癫痫。

1.5观察指标

1.5.1PSQI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8]对纳入的偏头痛患者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该量表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参与计分的18个自评条目由7个成分组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PSQI总分>5代表存在睡眠紊乱[9],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5.2中医证候要素积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头风病证候诊断标准》,[10]对收集的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中医证候要素各项积分及总积分。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计数及等级资料数据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筛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偏头痛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

纳入肝风挟瘀证偏头痛患者150例,平均年龄(34.95±10.70)岁,寒凝血瘀证患者78例,平均年龄(37.56±12.72)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偏头痛发作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要素总积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分析

肝风挟瘀证患者PSQI总分5.55±3.00,其中伴有睡眠障碍(PSQI>5分)的占48%,寒凝血瘀证患者PSQI总分5.78±3.41,伴有睡眠障碍(PSQI>5分)的占50%,两组间睡眠质量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偏头痛患者一般资料、头痛发作特征以及中医证候要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肝风挟瘀证与寒凝血瘀证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显示肝风挟瘀证患者睡眠质量主要受头痛天数、头痛次数及中医症状“口唇紫暗或面色晦暗”“头晕目眩”积分影响,而寒凝血瘀证患者睡眠则受头痛病程及中医症状“痛如针刺”积分影响。

3讨论

偏头痛与睡眠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共患疾病,研究报道显示,偏头痛伴发睡眠障碍的发病率可高达60%[11],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早醒、入睡困难、日间疲倦等[12],而睡眠障碍又可以作为一种最常见的“触发器”诱发偏头痛[13],因此在偏头痛的诊治中应关注睡眠质量,明确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才能早期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与干预,对缓解头痛程度、减少发作次数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结果均显示偏头痛患者普通存在睡眠质量差的现象,且与病程、发作频率、头痛程度以及伴发抑郁焦虑等影响因素可能有关[14-17]。但以中医辨治为基础的不同证型偏头痛之间的睡眠质量是否存在差异,是否有共同的病机基础,与中医证候要素的关系如何等问题尚无定论。本研究主要对临床常见的肝风挟瘀证及寒凝血瘀证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两个证型患者均有较高比例的睡眠障碍发生,其中肝风挟瘀证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8%,寒凝血瘀证为50%,与既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8-19]具有一致性,但不同证型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此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不同证型偏头痛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肝风挟瘀证患者睡眠质量主要受头痛天数、头痛次数及中医症状“口唇紫暗或面色晦暗”“头晕目眩”积分影响,而寒凝血瘀证患者睡眠则受头痛病程及中医症状“痛如针刺”积分影响。

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与头痛发作特征的相关性已被诸多研究所证实。朱洲[11]认为偏头痛睡眠质量主要受偏头痛病程和是否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及其程度的影响。Lin等[20]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与偏头痛发作频率密切相关,尤其是中、高频率发作及慢性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相对更差。相关研究[15]报道,偏头痛睡眠质量与头痛程度呈负相关,即头痛程度越重,睡眠质量越差,重度头痛比中度疼痛出现的几率高。而本研究仅发现肝风挟瘀证睡眠质量明显受头痛发作频率影响,寒凝血瘀证则与头痛病程密切相关,说明不同证型偏头痛可能决定了头痛的发作特征,进而影响睡眠质量的最终结局。偏头痛临床表现多样,病机特点复杂,与睡眠关系密切。头痛既是睡眠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睡眠障碍的结果,因此,在治疗偏头痛本病的同时,对睡眠障碍等兼证进行有效干预也是防治偏头痛不应忽视的目标之一。相对现代医学,中医治疗更关注“病人”自觉症状的改善,即中医证候的变化,这对于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评价更为适合[21]。因此对于偏头痛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研究有较实用的临床意义。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久痛入络”“久痛多瘀”,偏头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久病入络必致瘀,故血瘀是贯穿疾病始终的核心病机[22]。睡眠障碍属于中医“不寐”范畴,与营卫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卫气昼行于阳,人即醒寤,夜行于阴,人即睡眠。若气血运行不畅,营卫失调,昼不行于阳,夜不行于阴,故白天精力不足,晚上睡眠不佳。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中提到“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进一步揭示了从瘀论治失眠的重要性[23]。

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表明,血瘀证亦是偏头痛的主要证候之一[21]。由此可见,偏头痛与睡眠障碍存在共同的病机基础—瘀血阻滞,且临床从瘀论治,对头痛发作及睡眠质量均有改善[24-25]。故本研究着重选取了以血瘀证为主的两个中医证型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二者均与血瘀证的一些典型证候要素相关,如肝风挟瘀证患者睡眠质量与“口唇紫暗或面色晦暗”积分相关,寒凝血瘀与“痛如针刺”有关,“久病多瘀”,在一定程度上又与头痛病程的相关性互相佐证。“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偏头痛反复发作,作止无常,变化迅速,与风邪“善行数变”的特性相符,临床多从风立论[21]。肝为风木之脏,内风多起于肝,肝主升发,风气通于肝,风邪最易侵扰肝经,导致肝木失和,肝经气血逆乱,循厥阴经脉上犯清窍,则发为头痛。本文肝风挟瘀证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显著的两个因素“头晕目眩”“头痛频率”均体现了(肝)风的特点。但本文未发现寒凝血瘀证的睡眠与寒证(阳虚)证相关的统计学差异,可能与纳入的样本量过少或者头痛程度较低有关。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和核心,也是中医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中医证型角度对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结果显示睡眠相关影响因素头痛发作特征与中医证候要素的一致性,对临床辨证治疗和判定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偏头痛患者出现“口唇紫暗或面色晦暗”“痛如针刺”“头晕目眩”等证候表现且评分较高,提示其伴发睡眠障碍的可能性较大,对此临床医师应加强规范管理与防治意识,积极采用活血化瘀、平肝祛风等方法治疗偏头痛与伴发的睡眠障碍,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以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本文仅对两个证型的睡眠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尚不能全面揭示其内在的证候规律及影响特征,故今后研究中应进一步规范设计,增加偏头痛临床常见的其他证候类型,扩大样本量,同时考虑患者伴随的相关精神心理等状况,以系统、全面、客观地评价偏头痛的睡眠情况及影响因素,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付彩红 刘宏伟 曹克刚 邹忆怀 单位: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医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与影响因素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zyyxlw/73666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