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医学“虚不受补”的内在机理范文

中医学“虚不受补”的内在机理范文

时间:2022-04-27 10:07:07

中医学“虚不受补”的内在机理

摘要:

目的探讨“虚不受补”的内在机理。方法查阅中医药文献,从中医学理论进行发微阐述。结果“虚不受补”的内在机理有三个方面:第一补之时机不当,当补不补或不补反补;第二补之方法不当,辨证错误;第三补之力度不当,药不及病或药过于病。结论临床上应在正确的时机下,用正确的方法,以正确的力度运用补益之药,避免“虚不受补”情况的发生,更好地发挥药到病除的作用,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魅力。

关键词:

虚不受补;中医学;内在机理

“虚不受补”狭义指脾胃虚弱不能运化补益之药;广义指服用补益之药后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不良反应。最早见于清代陈士铎《本草新编》一书,其中《十剂论》曰:“愈补愈虚者,乃虚不受补,非虚不可补也”[1]。至此“虚不受补”一说被广泛熟知,但其内在机理却鲜有深究,今笔者尝试从中医学理论探讨“虚不受补”的内在机理。

1补之时机不当

1.1当补不补《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虚则补之的治则。那么何谓虚?《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是这样解释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精气等人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营养物质缺乏则会导致气血阴阳亏虚,气虚者四肢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气喘;血虚者面色萎黄,肌肤不润,头晕目眩;阴虚者面色颧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阳虚者精神萎靡,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素问•玉机真藏论》又云:“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五虚证是指五脏精气虚损衰竭的病证,心气虚则脉象细弱,肺气虚则畏寒发冷,肝气虚则气少乏力,肾气虚则二便不禁,脾气虚则不欲饮食。素体虚弱,精气不充;或外感病的后期,以及各种慢性病证日久,耗伤人体的精血津液,正气生化无源;或因暴病吐利、大汗、亡血等使正气随津血而脱失者皆为真虚症状,此时则当千方百计,不厌其烦,虚则补之,虚不用补何以取弱哉,填精气?

1.2不补反补

1.2.1脾胃湿热者不补脾主运化,运化全身之食物和水液;胃主受纳,受纳腐熟全身之水谷和精微,两者共同构成对饮食水谷的摄纳、运化、吸收和转输;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位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具有调理全身气机升降的作用。若湿热盘踞中焦,湿者重浊粘滞,热者耗气伤津,此时用之以补益之药,一者脾胃无法完成对补益之药的摄纳、运化、吸收和转输,补益之药停滞于中焦,则会出现腹胀、腹泻、纳呆等“虚不受补”的一系列症状,久之更会凝聚生痰,痰湿凝结,加重病情;二者脾胃中焦气机不畅,若再用之以补气补阳之药,气有余便是火,反而加重了脾胃之湿热,犯了虚虚实实之戒,另若用之以补阴补血之药,此类滋腻之品亦有碍脾之嫌,闭塞胃气,出现纳呆、脘腹胀满等不适之症。

1.2.2脾胃虚弱者不补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脾胃虚弱有四种情况,一是脾胃本身的亏虚,禀赋不足、摄纳不足、饮食失节或劳逸失度损伤脾胃;二是肝木乘脾,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或肝火旺盛,肝气上逆,此时肝木旺盛则会乘脾,形成对脾的过度克制和制约,出现胸胁苦满、脘腹胀满、泛酸、泄泻等症状;三是误用呆腻之品闭塞胃气,苦寒之品损伤胃阳;四是外邪侵袭,冷风直中脘腹部导致腹痛、腹泻。脾胃虚弱时,运化无力,不能完成对补益之药的摄纳、运化、吸收和转输,反而会加重脾胃的负担,脾胃二气相为表里,只有二气平调,才能化谷化精微。另外,若中焦脾胃之气虚损衰竭至极,丧失胃气,此时无论加之以何药,亦于事无补,正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吴鞠通《医医病书》中对“虚不受补”从脾胃因素做了很好的总结:“一者湿热盘居中焦,二者肝木横穿土位,三者前医误用呆腻闭塞胃气、苦寒伤残胃阳等弊”[2]。

1.2.3邪实者不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与实是一对相比较而言的病机概念,若兼有实邪者不补,如周学海《读医随笔》所言:“凡服人参、白术、黄芪、地黄而中满者,皆为中有邪气也。盖服此药之人,总因虚弱,虚弱之人,中气不运,肠胃必积有湿热痰水,格拒正气,使不流通;补药性缓守中,入腹适与邪气相值,不能辟易邪气,以与正气相接也,故反助邪为患矣”[3]。虚中夹实者,临床表现以正虚为主,同时又兼有实邪的临床症状,如脾虚湿滞者,脾气亏虚,运化无力,致使湿邪内生,阻滞中焦,既有神疲乏力、不欲饮食等脾虚症状,又有大便黏滞、肢体沉重等湿滞症状,此时,若一味运用补益之药,不免有闭门留寇之嫌,导致脘腹胀满、病程缠绵。真实假虚者,本质为实,表现为虚,大实有羸状,如热结旁流者,邪热积聚在肠胃,腹满硬痛,邪热无出路,此时逼迫大肠,泻下臭秽稀水;又如小儿食积性腹泻、妇女瘀血内阻而出现的崩漏下血者皆属于真实假虚者,此时若运用补益之药,则犯了虚虚实实之戒,使邪气更盛,耗气伤津,扰乱心神,更可能迫血妄行,肝风内动;使精气更虚,体质更弱,损伤胃气,南辕北辙,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危哉险哉,如《医医病书》所言:“虚损有应补者,先查有无实证,碍手与否。如有实证碍手,必当先除其实,不然,虚未能补,而实证滋长矣”。

2补之方法不当

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证,一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是病机的反映;二即证据,是确定治法和处方遣药的依据。如果临床上辨证错误,治疗上则失去了正确的方向,不但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而且可能会加重病情,造成一些不良反应。例如阴虚火旺者,只要坚持了滋阴降火的治则,无论是选用南北沙参、天冬麦冬或者百合石斛、黄精等滋阴潜阳类中的何种药,无论是选用大剂量还是小剂量,无论是选用汤剂还是入丸剂,总能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而如果背离了这个治则,那无异于南辕北辙,剂量用得愈大,药用得愈猛,背离的程度则愈深,所造成的危害则愈大。因此,阴虚者,“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当调之以滋阴之药,并少佐一些补阳之药,正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同样,阳虚者,“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当调之以补阳之药,并少佐一些滋阴之药,正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气虚血虚者,亦然。因此,正确的辨证是临床上确定治法和处方遣药的关键,也是取得疗效的灵魂所在。

3补之力度不当

自古就有“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中医治病的巧处在量上”的说法,因此如果补之力度不当也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盖以治病之法,药不及病,则无济于事,药过于病,则反伤其正而生他患矣,故当知约制,而进止有度也”[4]。因此,临床用药应综合考虑到患者体质、性别、病情轻重、病程长短、药物性质、药物质地以及季节气候、地域环境等多种因素,从而制定正确的补之力度。

3.1患者体质儿童、老年或体质虚弱者,补益之量可稍大,以免药不及病;年轻人、中年人或体质壮实者,补益之量可稍小,以免气有余化火。

3.2患者性别女性用量可比男性用量稍大,尤其是处于月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产后期的女性,多虚多劳,耗气伤津,补益之量可稍大些。

3.3病情轻重病情较重,虚证明显者,用量宜大,如独参汤,重用人参;病情较轻,虚证轻微者,用量宜小,一方面以免药过于病,反伤正气,另一方面也可避免药材之浪费。

3.4病程长短病程长,久病者,对正气的损伤较大,用量宜大;病程短,新病者,对正气的损伤较小,用量宜小。

3.5药物性质对于一些品种稀有,价钱贵重,如鹿茸、冬虫夏草、灵芝等补益之药,除非是病情确切需要,如独参汤,否则用量不宜过大,这样既可达到相应的疗效,也可避免药材之浪费;而一些作用平和,价钱便宜,如山药、党参、葛根等补益之药,用量则可大些。

3.6药物质地对于一些质地较重的矿物质类、植物的根茎类、动物的贝壳类,如何首乌、茯苓等,用量常须大些;而一些质地较轻的花芯类,如菊花等,用量则须小些。

3.7季节气候一年间气候变化的规律一般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春易伤风、夏易中暑、秋易伤燥、冬易感寒,因此,补益之量亦应随着季节气候的规律性变化而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春易伤风,风气妄行,善行而数变,为百病之长,易袭阳位,补阳药可稍增,固护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夏易中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易扰乱心神,耗气伤津,补阳药应稍减,以免阳气过盛化火,助热伤阴,火上加油;秋易伤燥,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滋阴药应稍增,滋养肺阴,清热生津;冬易感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补阳药应稍增,固护阳气;寒性凝滞,使气血津液凝结阻滞,寒性收引,使筋脉收缩牵引,补气补血药应稍增,行气活血,疏通筋脉。

3.8地域环境我国地域辽阔,其地域特点各不相同。《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因此,北方者,天气寒冷,北方人腠理致密,补阳药应稍增,滋阴药应稍减;南方者,天气炎热,南方人腠理疏松,滋阴药应稍增,补阳药应稍减。补益之药“少用壅滞,多用宣通”[5]。因此,补益量大小的确定应善于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综合多方面因素辨证施治;“人以天地之气生”,应做到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用药如用兵”,药量是方剂的核心所在,灵魂所在,生机所在,药量不但可以使处方有了君臣佐使的变化,而且可以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因此,临床上制定补益药量的时候应综合考虑到以上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药到病除的作用,同时避免“虚不受补”情况的发生。

由上可知,“虚不受补”主要由三种情况造成:一者补之时机不当,当补不补,真虚者便应千方百计虚则补之,延误病机,则会使虚者愈虚;不补反补,脾胃湿热、脾胃虚弱及邪实者不补,否则会使实者愈实;二者补之方法不当,临床上辨证错误,治疗上则南辕北辙,既达不到相应的疗效还会使病情加重;三者补之力度不当,没有协调好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剂量,使药不及病或药过于病。因此,临床上为了避免“虚不受补”及类似情况的发生,应在正确的时机下,用正确的方法,调以正确的剂量,从而取得满意的疗效,做成正确的事。中医学是一门理法方药齐备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四者缺一不可。临床上对法、方、药的研究较多,而往往忽视了对理的探究,而造成了一些临床上的失误。我们应该好好掌握好中医学的精髓,领悟它的奥妙,体验它的精华,明理、析法、处方、遣药;辨脏腑,析气血;辨寒热,析虚实;辨缓急,析主次;综合考虑,全面分析,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辨证施治,避免“虚不受补”及类似情况的发生,更好地发挥药到病除的作用,更好地展现中医学的特色和魅力。

参考文献

[1]房玉涛,李璐璐,张振鹏.“虚不受补”内涵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1):98.

[2]李晓康.浅析吴鞠通论治“虚不受补”[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4):171-172.

[3]王洪武,王玉兴.从《素问•五藏别论》谈“虚不受补”[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12.

[4]范丽丽,邓家刚,郝二伟.中药剂量与功效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0):104-106.

[5]丁元庆.略论补益药之通泻作用及其机理[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6):364-366.

作者:李智煜 单位: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医学“虚不受补”的内在机理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zhongyixuelunwen/69247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