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论医学学位研究生基层实践培养模式范文

论医学学位研究生基层实践培养模式范文

时间:2022-05-16 03:03:11

论医学学位研究生基层实践培养模式

[摘要]自我国“5+3”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创建以来,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就基本定型,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制度也逐步完善。但在基层实践基地如何建立和完善培养模式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该文基于此,力求在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探究出合理可行的模式,为全科医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科医学;基层实践

美国医学教育标准建设工作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医学教育学家亚伯拉罕曾经先后走访了近155家美国医学高等院校,并撰写了关于医学教育的统计报告,这就是著名的《亚伯拉罕的报告》。时至今日,它仍旧被医学教育领域研究所借鉴和运用。美国医学教育发展至20世纪中叶,延伸出了全科医学学科,至今已经有近50年历史。英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政府引导下创建了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全科医生在此期间已经产生,但是尚未能普及。在英国相关政府机构的《关注社会保障的报告》中,提及社会病态的5个体现,而全科医生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1]。我国的全科医学起步较晚,产生于20世纪末。1994年顺利召开的中华医学会全科分会的成立标志全科医学的开始。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并实施,其中明文规定,要全力改革城市卫生公共服务体系,要逐步完善社区医疗建设,构建为民服务,便民利民的卫生网络体系。此外,还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目标。截至2010年,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经逐步成熟,从农村到城市卫生服务医疗建设均取得了较好成果。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全国卫生服务的重要构成,为城乡医疗服务提供了保障,更是践行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载体。客观地讲,该决定为全科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更为全科医生的就业创建宽广的平台[2]。国外全科医学教育主要侧重人才培养和输送,整体全科医学教育分为3个阶段:高等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其中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就属于第2阶段。不同国家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不同。美国实施“4+4+3模式”,在第2个4年医学学习结业后获取的是医学博士学位,这与英国学士学位教育及中国学士学位教育相同;其毕业后还需要到家庭医院实施培训,才能取得全科医生的资质。与美国不同的是,英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则是“5+2+3+X”,其中“5”代表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学习5年;“2”代表需要临床基础培训2年;“3”表示全科临床培训需3年完成,最后再经过校方权威评估后才能取得全科医生资质;而“X”代表成为全科医生后的进修项目,全科医生可以选择一门或多门学科进修。综合对比之下,我国实施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则是“5+3”模式,其中“5”代表临床医学本科教育需要5年,“3”代表全科医学的硕士学习阶段。虽然培养方案设计和践行上,每个国家独具特色,但是医生培养方向几乎都是一致的,即从临床医生到全科诊室医生最后成为全科医生。国外全科医生教育上更重视实践培养[3]。2011年7月1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指导意见》,旨在深入贯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

1亟待解决的问题

1.1培养目标效能不高

全科医学是立足社区医疗服务的基础医学,全科医学的核心内涵是对社区居民日常健康给予照顾治疗,而非对急危重症进行治疗[4]。全科医生硕士毕业后一般会被安排在社区医疗机构或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以更好地发挥其专业能力,为社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但由于社会环境和医学本科教育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全科医学研究生表示毕业后不愿意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这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是当前多数院校在培养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遇到的普遍问题。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起步晚,在教育过程中容易与学术学位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混淆,导致培养中没有侧重点,影响培养目标的效能实现。

1.2指导方式欠佳

目前,针对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其他专业研究生培养一样,多采用“协作式”模式[5],即由导师、临床指导教师、社区指导教师及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协作完成,虽有其合理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研究生与导师联系的时间少,与临床、社区指导教师联系的时间短,而指导人员过多、职责不清也易出现责任分散的现象。想要充分发挥基层社区指导老师的作用,必须对职责做出明确规定,而这种职责的划分必须充分考虑全科医学的专业特色。此外,导师队伍建设力度还有待加强。目前,真正符合全科医学师资要求的导师还不多,亟需加强建设。而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特别是在临床、社区轮转期间,容易忽视运用全科医学的临床思维指导研究生分析和处理问题。

1.3培训内容设置欠合理

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方案设计缺乏特色化。特色化是指与其他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较,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应有其独特的一面,需更加注重全科医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培养[6],全科医生根据全科医学基本原则与特征、工作任务,确定和培养全科医生区别于其他专科医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此外,全科医生在临床能力训练时的教学目标也应有别于其他专科。

1.4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质量评价体系存在较多不足,如:忽视过程评估和控制,忽视全科临床实践的思维考核及综合素养考核。对于全科医生培养,应以核心能力培育为主导,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有助于培养过程中的重点导向和全面指导。不论是从提高培养目标的效能还是从提高培养的质量方面来讲,都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来指导和促进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

2教学研究及其实践的内容

2.1培养过程中注重医学理念培育,明确全科医学定位、发展优势,从而树立正确的全科医生职业观

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将全科医生人才资源输送到基层医疗服务单位,让他们成为社区医疗的骨干力量,为构建全面的社区医疗服务目标奉献力量。此外,在注重基础性、实践性能力训练时,更要突出全科医学理念、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可采用案例教学、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等进行,注重培养全科医学临床思维和临床分析能力,以及对适宜技术、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能力。

2.2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况进行调查,对优势学科专业与研究生培养有机结合的模式改革需求进行论证及分析

在已有的前期问卷调查基础上,继续以小组访谈、关键人物访谈、文献法、观察法等方法,开展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况调查。开展以下与学科发展、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密切相关的要素进行需求调查分析:临床医学研究生对所在专业及学科前沿情况的关注分析;学科发展对本专业研究生素质需求的分析;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研究生新培养模式资源情况分析;有关职能部门对创新型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的政策、策略、措施资料分析。

2.3指导方式上积极探索“双导师”培养制

为研究生安排1名全科医学指导老师和1名其他专科指导老师,其中全科医学指导老师在3年的培训中作为研究生的固定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培养方案设计并督促实施,最重要的是给予研究生全科医学理念方面的实时指导,帮助其在实践中积极运用全科医学临床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其他专科指导老师则是研究生在轮转各个科室时的阶段指导老师,其随轮训科室的变化而变化,主要负责该研究生所必需的其他专科技能指导。这种培养制度使研究生在同期始终会受到2名指导老师的关怀和指导,2名指导老师各司其职,给研究生包括思想、学习、生活等全方位的指导,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保证其能够得到3年一贯式的全科医学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科内涵的传输,真正凸显全科医学的教学特点。

2.4培训内容和质量评价创新模式

培训内容和质量评价方面,拟构建模块化的培训实施方案,初步涉及全科医学理论基础培训、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全科医学临床思维能力、全科医学临床实践能力、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能力、教学与科研能力训练等模块,并采取相应的培训形式与方法。在培训过程中,全科医生应用的列斯特评估量表(LAP)是重要的评估工具,其主要用于评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情况,并为医疗机构人员管理提供参考数据,也能够间接反映出医生的胜任能力,为公正高效培训评估提供重要依据[7-8]。

2.5LAP评价应诊能力法

2.5.1LAP介绍该评估表由国外学者FRASER创建,其在1994年综合了多项因素,构建了评估模型,进而形成了LAP。该评估表具有有效性和全面性,能够对全科医生的问诊或培训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已经成为评估工作的重要工具[9-10]。其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工具,同时也能作为概括性评价工具,适用范围广,均适用于真实的医疗问诊场景或模型场景下问诊能力的评价。具体评估内容见图1。

2.5.2LAP使用方法需要2位以上评估者才能使用该评估表,其中一位评估者是实践为主导的临床师资,另一位则是研究生管理机构人员。评价方法一般为现场观察法,直接根据现场操作给出临床胜任能力的综合评估。纳入评估名录的对象,通常为研究生和规培生。通过评估者对被评估者的直接观察,得出对接受培训的对象在应诊过程中表现评价。

2.5.3LAP评价实施过程(1)确定考官人员。应诊过程评估一般需要2名或以上的考官进行评估,每一项评估均依据评估表、评估目标,结合相应的评估对象数量展开。(2)对考官进行评估前培训。在真正开始评估工作前,需要对考官进行考前培训和动员,要让考官们全面掌握了解LAP中的条目、评估方法及评估标准。(3)被评估对象的确认。参与评估的学生主要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及规培生。(4)样本统计。样本数量为接诊数量,根据研究所需和评估的有效性。(5)确定选择LAP模板。一般不同国家和地区会根据当地社区实际情况,对模板进行修订,最终形成统一的LAP评估表。(6)评估时间。考官对参与评估的全科医学学生实施现场观察评估,时间为2h。(7)过程评估。在整个评估考核中,考官会适时地对评估对象提出某些问题,问题范围包括:①对于病史采集结束后,该阶段诊断的假设是什么?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假设?需要做哪些检查验证假设?②经体格检查后,发现了什么问题?这对你所假设的诊断是否有影响?③问诊结束后,你会选择什么样管理计划?(8)整合反馈及改进意见。考官需要结合LAP评价结果对参与评估的学生提出改进或优化意见。整体评估流程图,见图2。图2LAP实施过程

2.5.4LAP评分标准评分由高到低分为A、B、C+、C、D、E等6个等级。A(85%及以上):对于评估项都能熟练掌握,符合标准技能;B(75%~<85%):能够对绝大部分评估项目掌握,标准技能基本掌握;C+(65%~<75%):对大部分常规评估项能够掌握;C(55%~<65%):对部分评估项存在缺陷不足,大部分评估项目符合标准;D(45%~<55%):对评估项掌握不足,核心内容存在不足;E(<45%):对核心评估项目存在不足,不被接受[11-13]。

3小结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培养高质量的全科医生成为当下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自“5+3”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创建以来,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就基本定型,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制度也逐步完善。当前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融合,在推行实践中初具规模,但是在基层医疗服务单位实践上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不断优化。本文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为契机,力求在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探究出合理可行的模式,为全科医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徐国平,李东华,牛丽娟,等.美国家庭医学对中国全科(家庭)医学发展的展望和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6):1811-1816.

[2]王以新,廉京雷,杨杰,等.我国在校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3):1552-1555.

[3]唐超.全科医学发展瓶颈待解[J].中国医院院长,2015,11(21):40-41.

[4]吕兆丰,郭爱民.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1-34.

[5]陈地龙,谢鹏,汪玲,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2(7):69-71.

[6]张博,汪卓赟.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9):48-50.

作者:谭翠 魏续福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论医学学位研究生基层实践培养模式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yxkjlw/73355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