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分析范文

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分析范文

时间:2022-12-30 09:19:19

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骨科收治的120例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伤口愈合效果、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243,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效果、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536,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骨科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有利于伤口愈合,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满意度

手术部位感染是指患者在围手术期手术切口部位或手术涉及的器官发生的感染,一般常见的为切口感染,约占70%以上[1]。在骨科手术中,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极高,且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效果,增加愈合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带来经济负担[2]。此外,骨折手术部位一旦发生感染,会增加手术风险,对患者的预后及后期恢复不利,影响手术成功率,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可能发生骨髓炎,最终导致瘫痪,因此已引起骨科医师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护理理念的不断提升,手术部位感染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重视。已有研究显示,在骨科应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我院超声或X线影像学诊断确诊;年龄20~70岁;手术切口分类为Ⅰ~Ⅲ;均为首次进行骨科手术。排除标准:无手术切口类骨折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心脏病及肝肾功能受损者;严重精神类疾病患者。选择未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前(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即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为(45.53±10.53)岁;骨折类型:尺骨骨折18例,桡骨骨折16例,腰骨骨折6例,胫骨骨折13例,股骨骨折7例。观察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8.08±12.16)岁;骨折类型:尺骨骨折16例,桡骨骨折18例,腰骨骨折9例,胫骨骨折10例,股骨骨折6例,髌骨骨折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入院确诊后,所有患者均择期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术前检查患者伤情,并做出正确评估,做好术前器械的消毒清洁,保持手术室温湿度适宜,严禁人员出入,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保持引流通畅。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对骨科护理人员相关预防感染护理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骨折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伤口感染。尤其强调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严重后果,强化护理人员的预防感染意识。此外,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家属注意保持患者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卫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相关事项。

(2)手术环境控制。保证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手术环境,温度20~25℃,湿度40%~60%,保持正压通气,开窗通风2次/d,使空气流通。另外,要保持手术器械、手术区域等的清洁,每天进行消毒处理1次,连台手术自净需超过0.5h。时刻关闭手术室门,控制好人员进入,严格依照医院手术感染控制要求进行。

(3)切口护理。切口的缝合直接影响其愈合效果,并决定伤口发生感染率。缝合过程中应注意两侧口对其,包扎时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每次换药时应密切观察切口处是否有渗液、渗血发生,若发生则需加强换药,促进愈合,换药过程中要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4)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时间有很大关系,骨科手术后一般应立即给予抗感染预防,抗生素在伤口组织附近以有效浓度发挥作用。若已发生感染,则应进行病原菌送检,通过药敏试验获得病原菌的耐药谱,从而选择合理的抗生素,切不可滥用,提高预防感染效果。

(5)加强病房管理。术后前5d,伤口开始愈合,极易发生感染,为了避免患者伤口发生感染,医护人员应嘱咐家属尽量减少病房内陪护和探视,尤其是在换药期间。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伤口愈合效果、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伤口愈合效果分为甲级愈合,即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类的初期愈合;乙级愈合,即愈合欠佳,有轻度炎症反应类,但未化脓;丙级愈合,即切口发生化脓感染,并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4],共20道选择题,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住院环境、术后伤口护理等,每道题5分,共100分,评分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軃±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效果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1例,感染率为1.67%;对照组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5例,感染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43,P<0.05)。

2.2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效果、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5±2.5)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5.0±5.3)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536,P<0.05)。

3讨论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是外科术后感染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患者自身抵抗力、手术指征(手术类型、切口类型以及手术时间)及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等[4]。术后一旦发生切口感染,轻者可致患者切口愈合缓慢、裂开等,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也可累及其他功能器官,引起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甚至导致死亡,极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因此,应引起骨科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5]。近年来,综合护理干预已逐步应用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中,对患者进行整个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感染率[6]。我科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手术部位感染,首先让护理人员了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原因及其所致的严重后果,从而使护理人员重视预防感染,并对护理人员自身无菌操作、消毒清洁等基本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同时加强手术室及病房的管理制度,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降低外界环境因素造成的感染;其次,密切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保证创面周围皮肤的清洁,勤换药,避免细菌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243,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效果、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536,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愈合效果,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从而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刘冬,庞永红.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9):2712-2713.

[2]高丽君,彭根英,应秀华,等.护理干预在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1):88-89.

[3]王文静.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影响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1):108-109.

[4]吴红巧,陈兴灿.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4):97-99.

[5]张婧.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75-76.

[6]仇珍珍,顾红娟.医院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及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4):2338.

作者:杨淑文 单位: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yfyxlw/71044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