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压疮护理效果评价范文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压疮护理效果评价范文

时间:2022-11-17 01:45:38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压疮护理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8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54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组54例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常规组压疮发生率18.52%,护理满意度72.22%;干预组压疮发生率5.56%,护理满意度90.74%。干预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压疮发生,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压疮;预防性护理

压疮是指在压力或剪切力、摩擦力作用下发生的局限性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于骨隆突处高发,亦可称为压力性溃疡或更精确的压力性损伤。压疮发生受外源性因素———作用于局部的机械力,内源性因素———年龄、意识状况、躯体活动障碍、营养不良、皮肤状态、自身疾病,医源性因素———手术、医疗器械、使用麻醉镇静药物等的共同影响;不但增加患者痛苦和精神负担,使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花费加大,还可并发低蛋白血症延缓恢复,甚至因感染导致败血症、骨髓炎等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因此其有效预防和护理一直备受临床关注。颅脑创伤、神经系统疾病或手术可致患者昏迷,为压疮的高危人群,我科对其针对性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科2015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昏迷患者中抽取108例纳入研究,以入院顺序编号后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常规组54例,男36例、女18例,年龄28岁~72岁,平均年龄(48.56±5.75)岁,其中脑创伤30例、出血性脑卒中14例、脑血管瘤破裂6例,其他4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平均(6.53±1.07)分;干预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26岁~71岁,平均(47.63±5.51)岁,其中脑创伤31例、出血性脑卒中11例、脑血管瘤破裂7例,其他5例,GCS平均(6.75±1.16)分。2组患者入院时均无压疮,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评分<10分,排除伴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及严重器质性疾病者。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GCS评分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加强管理责任护士完成首次评估后填写压疮护理报告单,由科护士长审核后于24h内向护理部申报难免压疮,经护理部压疮小组下科再次确认后以书面形式向患者家属告知压疮风险。床头悬挂“高危压疮”警示牌,床尾设立翻身卡,每班仔细检查受压部位皮肤及相关情况,逐项填写压疮护理记录表,且必须床头交接班。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的评估管理,实施护理措施的动态调整;科护士长每日不定时查房,督查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护理部压疮小组每周到病房巡视2次,察看患者皮肤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

1.2.2严格减压使用普通床垫患者每2h翻身1次,必要情况下1h1次;使用气垫床者可3h~4h翻身1次,以身体与床面呈30°的侧卧位为主,间或平卧,但须注意时间应相对较短。侧卧位时双下肢弯曲膝间夹枕,平卧位时小腿、腰部、肩下垫枕;于骨隆突部位粘贴泡沫敷料或水胶体透明贴以进一步减轻其所受压力。须将床头抬高时应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最小角度,不得超过30°,以减少剪切力。注意医疗器械造成的压疮隐患,血压袖带、指脉氧夹2h~3h更换1次部位,管路压迫皮肤处垫纱布。

1.2.3皮肤保护翻身或更换床单、衣物时须多人配合进行,尽量将患者身体抬起脱离床面,动作轻柔,禁止拖拽或推拉。受压部位皮肤可涂以油性润肤品以减少摩擦,缓解其所受压力,避免用力按摩。昏迷患者二便失禁,可予以垫尿不湿、使用接尿袋和一件式造口袋等以减少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便后及时清洗,以会阴部扑爽身粉、稀释凝胶喷雾等方式减少局部潮湿,降低皮肤受损概率。每日早晚用温水擦拭患者全身各1次,出汗较多时以棉布随时擦干;注意不得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清洁剂,或以纱布等粗纤维制品反复擦拭局部,避免对皮肤角质层造成损害。保持床单平整、清洁,汗湿或污染时要及时更换。

1.2.4营养支持给予患者全身营养支持,通过匀浆饮食或营养液鼻饲保证维生素、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的摄入,热量每日不低于30~35kcal/kg,蛋白质每日不低于1.25~1.5g/kg。可间断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脂肪乳剂、氨基酸补充,以提升整体营养水平。定期对患者的营养学指标进行监测,包括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测量上臂肱三头肌肌围、肌皮褶厚度等,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膳食营养供给,避免营养不良的情况发生。

1.2.5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根据其受教育程度及理解能力,通过文字资料、视频、宣讲等方式使其知晓压疮的成因、危害及危险因素,掌握其好发部位、检点、预防措施,消除认识误区。护理时要求家属在一旁协作,护理人员对操作步骤进行讲解、示范,指导患者家属模拟操作,纠正其不规范和错误之处,直至能独立完成并熟练掌握。

1.3观察指标

以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和欧洲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EPUAP)2014版压疮预防和治疗指南作为评估标准[2],统计2组观察对象的压疮发生率,压疮评估标准:Ⅰ期:皮肤完整,局部出现手指压迫后无发白现象的红斑;Ⅱ期:真皮层缺损,可表现为浅表溃疡或完整/破损的水疱;Ⅲ期:皮肤全层缺损,皮下脂肪暴露,肌肉和骨骼不可见,可伴窦道;Ⅳ期:组织全层缺损,肌肉组织和骨骼暴露,多伴窦道,部分创面有焦痂覆盖或腐肉存在。不可分期:创面完全由焦痂或腐肉覆盖,将其去除有效暴露创面基底部后才能对深度及分期进行判断;可疑深部组织损伤:皮肤完整,皮下软组织受损,局部可出现皮肤颜色改变(栗色或紫色)、血疱,创面可迅速出现焦痂及组织暴露。对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我科自制问卷进行,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四级标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

常规组发生Ⅰ期压疮5例、Ⅱ期压疮3例、Ⅲ期压疮1例、可疑深部组织损伤1例,压疮发生率18.52%;干预组发生Ⅰ期压疮2例,Ⅱ期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5.56%。干预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χ2=4.285,P=0.038)

2.22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2.22%,显著低于干预组的90.74%(P<0.05)。见表1。

3讨论

局部长时间受压是压疮的直接促发原因,垂直压力可使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减慢,引起组织供氧不足;剪切力可使血管相对位移阻断血液供应,致深部组织受到损害的同时加重皮肤损伤;摩擦力可使皮肤角质层遭到破坏,致炎细胞聚集,皮下组织充血、水肿,真皮层坏死。而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承压范围为10~30mmHg,当超过70mmHg的受压强度持续2h,局部组织便可因血液循环阻塞、缺氧及酸中毒、淋巴细胞浸润、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出现不可逆损伤[3]。昏迷患者为压疮高危人群,我科对其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取得一定效果,相对常规护理在降低压疮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首先,完善流程管理可加强环节质控、规范护理行为,院-科两级质控体系在提高临床护士责任意识的同时,保证了压疮防控中观察、评估及护理措施的不间断性和有效落实,从整体上提升了预防和护理质量。其次,实施具有严格医学证据的减压及皮肤保护措施,根据压疮发生的直接原因有选择性地进行针对性强且科学的护理干预,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了风险因素。再次,国内外研究均表明营养不良是压疮形成和影响其愈合的直接原因,血清白蛋白<3.5g/L时压疮风险增高5倍,低体重指数和低蛋白血症是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合理配比及调整膳食营养结构,提升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风险。最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多病情危重,意识清醒后仍需长时间卧床甚至植物生存终身卧床的情况并不鲜见,针对患者家属实施完善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压疮危害性的重视程度及主动预防护理能力,从而使家庭照护过程中压疮预防的依从性和落实效果得到保障。综上所述,针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压疮发生,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贾红影,段征征,吴欣娟,等.临床护士压疮风险评估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13):1537-1540.

[2]王泠.2014版国际《压疮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5):577-580.

[3]董晓江,吕巧芸.压疮防治新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17):1516-1518.

[4]蒋琪霞,郭秀君,管晓萍,等.综合性医院获得性压疮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20):62-64.

作者:来莹莹 单位: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压疮护理效果评价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wkyxlw/74392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