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害分析范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害分析范文

时间:2022-12-30 08:58: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害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收集8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测血压,实验室生化检查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UA),周围神经病变检查、肌电图检查,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为51%,单因素对照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高血压、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病程、高血压、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占患者人数的90%以上[1]。因糖尿病引发的各种慢性并发症也随之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隐匿性强、发病缓慢、症状渐加重、不易逆转等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手足麻木、疼痛、发凉及感觉丧失等,可致下肢坏疽、溃疡,严重者致患者截肢致残,危害严重。患者一旦出现DPN,目前药物只能延缓病情,不能根治。因此,为了探讨DPN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收集2014-2015年我院普内科住院的8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DPN患病的相关因素分析,为DPN的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2015年我院普内科住院T2DM患者800例,其中男459例,女341例;年龄21~89岁,平均年龄59.2岁;病程1~40年,平均病程8.1年;糖尿病诊断符合WHO1999年标准;DPN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DPN诊断标准;即以下4项检查中如果任1项异常则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踝反射异常(或踝反射正常,膝反射异常);(2)针刺痛觉异常;(3)振动觉异常;(4)压力觉异常。排除其他病因引发的神经病变。

1.2方法

(1)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等;

(2)测量患者的血压;

(3)实验室生化检查,使用罗氏COBA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糖(GLU)、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UA)等其他相关项目;(4)DPN的检查采用10g单尼龙丝检查,有周围神经病变者为阳性。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单因素对照分析计数数据用χ2表示,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T2DM并发DPN的患病率

本文800例T2DM患者中,DPN患者为408例,患病率为51%。

2.2单因素对照分析

根据χ2检验结果显示,年龄、病程、高血压、血尿酸与DPN的发生相关(P<0.05)。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胆固醇、甘油三酯与DPN的发生相关(P>0.05)。

2.3DPN相关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DPN为应变量,将年龄、病程、高血压、血尿酸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提示年龄、病程、高血压、血尿酸是DPN发生的危险因素。

3讨论

DPN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导致周围神经细胞供给的紊乱,最终诱发周围神经病变,高血糖状态还可间接诱发周围血管的堵塞,使得营养成分无法经周边血管传递至周围神经细胞,引起周围神经的病变[2]。周小红等研究结果显示,DPN的发病率可达50%以上[3]。本文结果显示,在800例T2DM患者中有408例并发DPN,发病率为51%,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及病程的延长,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不断减少,潜伏期相应延长,而且NCV异常率明显增高,导致患者DPN发生率也随之增高[4]。数据显示,DM患者每增长1岁,发生DPN的风险就增高6.7%[5]。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DPN的发病率约为15%,病程10年左右的患者,发病率可能上升至50%左右[6]。本文显示,DM患者年龄<40岁并发DPN患病率为19%,40~49岁患病率为36.1%,50~59岁患病率为48.2%,60岁以上患病率为57.9%。病程<5年患病率为34.4%,5~10年患病率为52.5%,>10年患病率为74.8%。根据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DPN的患病率与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相关(P<0.05)。表明年龄、病程是DP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尿酸(Uricacid,UA)作为嘌呤代谢的产物,是人体内一种强效的水溶性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目前关于UA是否与DPN相关尚不清楚,但我国学者对大鼠的研究结果表明,血尿酸(MAU)水平在一定范围内的升高与DPN的严重程度相关[7]。有临床研究也显示,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其血尿酸的水平异常升高,且血尿酸水平增加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着紧密的联系[8]。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因素[9]。研究表明,尿酸可造成对血管壁的直接刺激,增加血管紧张性,刺激血管收缩,造成缺血、缺氧,进而导致神经损伤[10]。

本文结果显示,根据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DPN的发病率与血尿酸相关(P<0.05),表明血尿酸是T2DM并发DPN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人体内自主神经的主要作用是对人体的血压进行调节和控制,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有所升高,会对血管的压力感受器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影响自主神经功能[11]。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将加重自主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周围神经病变。本文也显示,高血压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P<0.05)。曾有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是DPN发生的相关因素[12]。与本文不一致,可能与对象不同及纳入观察指标不同有关。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高血压、血尿酸是DP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控制血糖、血尿酸,定期进行DPN筛查,积极干预,随时调整治疗,加强锻炼,对减少和延缓DPN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代庆红,王忠东.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206-208.

[2]陈时芳.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探讨及护理〔J〕.贵州医药,2015,39(10):950-951.

[3]周小红,张力华,胡军,等.老年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2):208-209.

[4]张雪兰,谢云,职心乐,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2):115-117.

[5]刘克梅,韩晓芳,戴武,等.2型糖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1):61-62.

[6]王中英,庞淑珍.阿魏酸钠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7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0):34-35.

[7]郭莲,罗涌,刘维娟,等.血尿酸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神经纤维结构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6):690-695.

[8]孟柳,朱筠.132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5):515-520.

[9]曾静波,庄晓明,穆珺.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4,11(8):569-572.

[10]字玲,张能,余华荣.糖尿病神经病变基因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25):134-136.

[12]郭征东,黄东辉,唐先格.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4(12):854-856.

作者:田莉;牛小萍;刘耀乾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内科

被举报文档标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害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tnblw/71043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