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冠心病与糖尿病的痰瘀治疗范文

冠心病与糖尿病的痰瘀治疗范文

时间:2022-04-27 09:31:55

冠心病与糖尿病的痰瘀治疗

摘要:

冠心病和糖尿病均属于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机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主要为瘀血、痰浊,同时痰浊、瘀血作为其病理产物,贯穿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且相兼为患。该文将从痰瘀两方面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进行论治。

关键词:

冠心病;糖尿病;痰瘀

在现代医学范畴内,冠心病和糖尿病均属于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且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1],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即是糖尿病,而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学分别对冠心病与糖尿病进行论述,并将其归属于“胸痹”“消渴”等范畴,但是并未提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名,而现代医家根据其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对本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出了“消渴胸痹”“消心病”“糖心病”等病名[2]。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证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机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主要为痰浊、瘀血[3],痰浊、瘀血相互胶着痹阻心脉,同时二者作为本病病理产物,贯穿在整个疾病过程中[4],且相兼为患。本文将从痰瘀两方面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进行论治。

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医病名认识

在大量中医古代文献中,虽未见胸痹与消渴合病之名,但分别对两病有详细论述。胸痹病名最早在《黄帝内经》中有记载,而消渴病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古代医家虽未提出两病合并,但亦有记载。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云:“心脉微小为消瘅”,《灵枢•本脏》曰:“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指出了心病与消渴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景岳全书卷之十八理集•杂证谟》曰:“消渴属心……致心火散漫,渴而引饮……”,《医宗己任篇•消症》云:“消之为病,源于心火炎炽……”,阐明了消渴发病与心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汉•张仲景在《伤寒论》篇中提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指出:“消渴重,心中痛”,描述了消渴日久可以引发心中痛,说明消渴与心痛密切相关。

2中医对痰、瘀的认识

2.1痰浊、瘀血的提出“痰饮”“瘀血”之名首次在《金匮要略》中被明确提出,其中并分专篇对其进行论述,如《金匮要略•咳嗽痰饮病脉证并治篇》指出:“……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又云:“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为有瘀血。”(《金匮要略》)中医学认为痰饮、瘀血皆是气血津液代谢失常所致的病理产物。其中痰与饮又有区别,痰指质地稠浊者,而饮指质地清稀者,如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痰”与“饮”分而论之。古人所谓痰多指痰浊,是由于机体水液代谢过程发生障碍,津液失于正常的输布和排泄而形成;瘀多指瘀血,是指体内血液运行障碍,血液凝聚瘀滞于经脉或脏腑而成,以及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5]。痰浊和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滞经络气血、影响脏腑,从而引起其他新的病证,因此认为,痰浊、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具有双重性。

2.2痰浊、瘀血的关系

2.2.1痰瘀同源中医学“津血同源”理论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如《灵枢•营卫生会》指出:“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乃化而为血”,《灵枢•痈疽》有云:“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说明津血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并且同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津血皆属于阴精,而痰源于津,瘀本于血,津液凝聚而为痰,血液瘀滞而成瘀[5],在生理上属于津血同源,而在病理上则属于痰瘀同病,进而奠定了痰瘀同源的理论基础[6]。邓铁涛指出痰与瘀均由津液运化失常而致,但异中有同,并提出“痰瘀相关”理论,认为湿邪为两者的共同源头,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气机升降失常,津液代谢障碍,聚湿生痰,痰浊凝聚阻碍气血运行,血行瘀滞而成瘀血,因此痰瘀二者同源,同作为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可以互相影响[7]。

2.2.2痰瘀互生互化痰浊停于体内,阻滞脉道,气血运行不畅,血行涩滞而成瘀血;瘀血内阻,影响气机升降,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失常,痰浊内生。因此,痰可生瘀,瘀可生痰,二者互为因果[8]。如《医学正传》中提到:“津液稠黏,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血证论》有云:“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津凝血败,皆化为痰”,皆说明在疾病过程中,痰瘀可以相互转化。《丹溪心法》云:“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诸病源候论》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故成痰也”,提示痰瘀可相互转化,共同致病。张伯礼[9]认为痰可生瘀,瘀可生痰,并提出了“痰瘀互生”的理论,表明痰与瘀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痰瘀互生则是导致病重的源头。由此可见,痰、瘀在发病过程中可以单独致病,亦可相兼致病,互为因果,相互转化[10]。

3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从痰瘀论治的病因病机

3.1发病原因

3.1.1五脏虚弱《灵枢•五变》中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五脏虚弱,气、血、津液代谢障碍,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涩滞,停聚成瘀;脏腑气机不畅,气滞血行不畅,而成瘀血;脾不统血或肝不藏血,以致血逸脉外,停积体内,而成瘀血;气不布津,输布失调,水液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痰阻气机、血络,久而致瘀,痰瘀相关。

3.1.2饮食不节《素问•五脏生成》云:“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凡治消瘅,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景岳全书》云:“消渴病……皆膏粱肥甘之变……皆肥贵人病之……。”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及水湿。过食肥甘厚味,易损伤脾胃,健运失司,水湿运化无权,聚湿成痰,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瘀滞而成瘀血;气血生化乏源,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渐而成瘀。

3.1.3情志失调晋•王叔和在《脉经》中指出:“愁忧思虑则伤心……心伤者……心中痛彻背……此为心脏所伤所致。”《三消论》有云:“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甚伤阴,致令消渴。”情志不畅,思虑过度伤脾,脾失健运,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聚湿生痰,痰阻气机,血行迟缓致瘀;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不布津,津液积聚成痰,血行不畅,停而为瘀;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灼津成痰,痰阻血络,而成瘀血。

3.1.4劳欲过度劳倦过度,损伤心脾,耗伤气血,气虚运血乏力,血行迟缓,停滞为瘀;脾虚运化失常,津液不输,水湿不化,阻遏气机,痰瘀内生;积劳伤阳,阳虚无力鼓动气血运行,血行涩滞致瘀。《外台秘要》有云:“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故也……肾燥则渴。”说明房劳过度,耗伤肾中精气,损伤肾阳,开阖失司,水湿泛滥,停聚为痰;肾阳不足,失于温运脾阳,水谷运化失常,水湿内停为痰,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痰瘀内阻。由此可见,五脏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均可导致痰瘀内阻,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痰瘀形成的主要病因。

3.2病变机理

3.2.1气虚致痰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内经》指出:“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医林改错》中提到:“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可以说明心气亏虚,无力鼓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停而致瘀。《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指出脾主运化水液,布散精气,若脾气亏虚,则运化失司,水湿不化,精微不布,痰浊内生。痰阻血络,久成瘀血,而血瘀日久,闭阻经脉,水道不利,痰湿内停。说明气虚可生痰生瘀,导致痰瘀内阻,引发本病。

3.2.2气滞致痰瘀肺主治节,为气之本,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宜升则健,肝主疏泄,各脏腑共同调畅气机,气机通畅,气行则血行。肺气不足,脾胃升降失常,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均可导致气机不畅,血行不利,停滞为瘀,气机郁滞不通,津液代谢失常,水湿停聚,形成痰浊,进而痰瘀互结。可见气机不畅,气血津液运行不利,气滞痰阻血停,痰瘀互阻,导致本病发生发展。

3.2.3阴虚致痰瘀津血同源,皆属于阴精,正如周学海提到:“血如象舟,津如象水,水津充沛,舟始能行……则血液为之瘀滞。”津血之生源于中焦脾胃,本于下焦肾水。若脾肾阴虚,气血津液不足,失于濡养血脉,脉道不通,血行不畅而成瘀;阴虚内热,热盛化火,灼伤津液,炼液为痰;热伤阴液,津亏血少,无力运血,血行迟缓,停滞而瘀,最终形成痰浊、瘀血,如《读医随笔》云:“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以上说明阴虚可致痰瘀互结,是形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主要病机之一。

3.2.4久病致痰瘀中医学素有“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入络”等说法[11]。如《素问•痹论》指出:“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到:“百日久恙,血络必伤,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读医随笔》有云:“病久气血推行不利,血络之中必有瘀凝……。”皆说明病程日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代谢失常,气血运行不畅,而终成瘀。中医亦有“病久及肾”之说,如《景岳全书》中提及:“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为先天之本,一身阴阳之根本,肾主水液代谢,久病伤肾,阴阳虚损,水液代谢失常,聚湿生痰,痰阻气机,血运不利,停而瘀滞,痰瘀并生。由此可见,久病易致痰瘀,进一步促进本病发展。

4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从痰瘀论治

痰瘀始终贯穿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整个病变过程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瘀阻碍气机,气化功能失常,因此治疗本病时应采取活血化痰、祛瘀降浊[12]为最基本的治疗方法。由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机包括气虚痰瘀、气滞痰瘀、阴虚痰瘀及久病痰瘀,因此在活血化痰、祛瘀降浊基础治则之上,应佐以益气、行气、养阴、通络等中药以标本同治。气虚痰瘀者,可予黄芪、当归、丹参等补气养血活血之品;气滞痰瘀者,可加用延胡索、郁金、川芎等行气活血中药;阴虚痰瘀者,另予麦冬、沙参、黄精等药以益气养阴;久病痰瘀者,则可加僵蚕、地龙、水蛭等虫类药以通络祛邪[13]。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病的高危因素主要为血脂代谢异常,其中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的升高,体现了血浆黏稠度的增加[14],进而导致循环障碍,这与中医学“痰瘀互结”理论意义相同,西医治疗常与降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因此在治疗本病时,不但要应用西医控制其发病危险因素,更应多使用中医活血化痰、益气养阴、行气通络中药加强治疗效果[15]。

5小结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内阻,且痰瘀贯穿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始终。中医治疗本病时,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在活血化痰基础之上同时配以益气养阴、行气通络之品,标本同治,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KannelWB.Framinghamstudyinsightsondiabetesandcardiovasculardisease[J].ClinChem,2011,57(2):338-339.

[2]吴定坤.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0,16(4):106-107.

[3]盖成安.糖尿病性冠心病中医病机分析及组方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4(32):56-57.

[4]张立欣,高海明.中西医联合治疗16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J].中国美容医学,2012(16):219.

[5]浦延鹏,陈民.痰瘀并治胸痹心痛痰瘀互结[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5):69-70.

[6]高杉,张敏,等.从痰瘀相关理论论治冠心病浅析[J].天津中医药,2014(2):85-87.

[7]杜松.痰瘀互结证现论研究进展述评[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4):477-482.

[8]黄燕,李果烈.李果烈从痰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J].四川中医,2014(1):18-20.

[9]张晗,康立源,等.心脑血管疾病痰瘀互结证述析[J].天津中医药,2009(2):172-174.

[10]张新颖,王保和.从痰瘀论治心血管疾病[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7):91.

[11]夏米娜.从瘀论治消渴病[J].河南中医,2014(4):696-697.

[12]鞠凤芝.从痰瘀论治2型糖尿病浅探[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22.

[13]王磊,等.刘铜华“从瘀论治”糖尿病经验[J].中医杂志,2011(S1):35-36.

[14]王宇.从痰瘀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体会[J].四川中医,2012(1):34-35.

[15]郭新年.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4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10):41-42,46.

作者:张颖 张明雪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冠心病与糖尿病的痰瘀治疗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tnblw/69246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