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腹超声及螺旋CT对肾腺瘤的诊断价值范文

经腹超声及螺旋CT对肾腺瘤的诊断价值范文

时间:2022-07-22 02:18:12

经腹超声及螺旋CT对肾腺瘤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究经腹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41例肾上腺腺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肾上腺腺瘤在经腹壁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中的图像表现,计算两种检查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灵敏度及检出率。结果经腹超声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灵敏度及检出率分别为82.92%、85.36%,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灵敏度及检出率分别为95.12%、100%,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腺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P<0.05),两种检查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灵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超声显示醛固酮瘤及库欣氏瘤瘤体边界平滑、明亮,瘤体周边呈现高回声,内部呈现均匀低回声,对侧肾上腺均出现萎缩;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瘤体较大,包膜完整,对侧肾上腺表现正常。肾上腺腺瘤CT平扫多表现为不规则类圆形软组织均匀密度结节,CT值约26HU,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强化。结论经腹超声及多层螺旋CT诊断肾上腺腺瘤灵敏度均较高,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腺瘤的检出率高于经腹声。

【关键词】经腹超声;多层螺旋CT;肾上腺腺瘤;诊断价值

肾上腺肿瘤种类较多,按其性质分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按是否影响内分泌功能可分为非功能性及功能性肿瘤。肾上腺是人体中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从解剖学位置来说,肾上腺位置与肾脏联系紧密,当肾上腺发生肿瘤后,直接可引起患者相应部位发生激素分泌紊乱,如皮质醇症、醛固酮症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水平[1-3]。目前临床检出、诊断肾上腺肿瘤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近年来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层螺旋CT也多应用于诊断肾脏疾病,快速、分辨率高是其检查的优势所在,可直观显示肾脏的解剖结构以及形态学改变[4-5]。超声检查可反映肾脏病灶散射回声情况,通过实时、多切面观察病灶组织内部性质可明确肾脏肿瘤诊断。为此,本研究采用了多层螺旋CT扫描及超声检查对肾上腺腺瘤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究经腹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肾上腺腺瘤患者41例。41例患者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范围18~73岁,平均年龄为(46.15±5.26)岁,患者均以常规体检发现肾上腺肿块入院就诊。纳入标准:(1)经病理活检或手术确诊为肾上腺腺瘤者。(2)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完整者;(3)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碘过敏、耦合剂过敏、幽闭恐惧症者;(2)未行CT检查或超声检查者;(3)妊娠期妇女或孕妇;(3)存在严重沟通障碍或精神疾病史者;(4)已行外科手术治疗者。

1.2影像学检查方法

1.2.1CT检查:41例患者均于术前接受CT扫描检查,增强扫描均为碘过敏实验结果阴性者,设备采用西门子公司Sensation64排CT仪进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褪去患者金属配饰及影响检查的物品,更换检查上衣,采取仰卧位,设置扫描范围:胸12椎至第二腰椎。CT平扫扫描设置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螺距为1.0,层厚、层距5mm,准直器:3/5mm,视野512×512。平扫结束后使用高压注射器向患者正中肘静脉注射造影剂碘海醇,行增强扫描,碘海醇剂量:0.8ml/kg~1.5ml/kg,于造影剂注射完毕30s后开始进行扫描,分别延时1、2、3、4、5、7min扫描。

1.2.2超声检查:超声仪器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q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检查前需禁食8h,调整探头频率:2.5~5.0MHz,重复暴露全腹部,采用仰卧、左右前斜卧,涂抹耦合剂,探头于患者双侧肾上腺区域进行作多方位、多角度扫查,连续扫查中需适当重度扫查区域,避免出现漏扫情况,探查发现肿块后进行肿块直径测量,观察肿块边界、外观形态、内部回声等情况。

1.3图像分析

由本院1名资深放射科诊断医生及1名临床主治医生对41例患者的CT检查及超声检查图像进行联合分析,观察并总结肿块图像表现、边界师傅哦模糊、出血、脂质成分、强化特征等影像学特征,并以最终达成的一致性结果为最终诊断结论。对比经腹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灵敏度及检出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χ-±s)表示,计数数据采用率或构成比描述,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41例患者临床资料情况

经整理41例患者的手术资料可知,发病部位:左肾26例(%),右肾15例(%),41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直径<3cm者有36例(%),直径≥3cm的有5例(%);病灶与正常肾上腺相连接,疾病类型:肾上腺醛固酮瘤20例,肾上腺库欣氏瘤14例,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7例。

2.2经腹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灵敏度及检出率比较

经腹超声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灵敏度及检出率分别为82.92%、85.36%,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灵敏度及检出率分别为95.12%、100%,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腺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灵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肾上腺腺瘤经腹超声及CT检查图像表现

经腹超声中,醛固酮瘤及库欣氏瘤瘤体较小,直径约0.89~1.36cm,外观呈现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平滑、明亮,瘤体周边呈现高回声,内部呈现均匀低回声,对侧肾上腺均出现萎缩;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瘤体较大,包膜完整,对侧肾上腺表现正常。CT平扫中,肾上腺体部可见不规则类圆形软组织均匀密度结节(见图1),边缘清晰,CT值8~34HU,平均CT值约26HU,32例患者对侧肾上腺轻中度萎缩,平均瘤体直径(2.31±0.65)cm,多数患者于正常肾上腺相连,增强扫描后,动脉期呈明显强化(见图2),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强化(见图3、4),CT值均<35HU。

3讨论

肾上腺属于腹膜后器官,其解剖位置位于双侧肾脏的内上方,其中右肾上腺呈现类三角形,左肾上腺呈现半月形,处于主动脉外侧。从解剖与生理学的角度中,肾上腺分为皮质及髓质,其中皮质则又细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及网状带,分别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及性激素,肾上腺不同部位发生肿瘤后将直接引起激素分泌紊乱,导致患者出现躯体肥胖、满月脸、四肢疼痛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基于上述因素,早期明确检出并诊断肾上腺腺瘤对保障患者正常生命健康意义重大[6-12]。本组研究中,肾上腺腺瘤类型主要为肾上腺醛固酮瘤、肾上腺库欣氏瘤及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采用了经腹壁超声及CT检查对其进行了对照研究,主要总结了其不同影像学图像表现及诊断效能。超声是临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经腹壁超声操作者在向探头及待检部位涂抹耦合剂后,即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脏器扫描。王蓓[13]、王晶晶[14]等学者文献报道,超声检查肾上腺肿瘤需要具备空腹条件,前期工作较多,对于腹部胀气或便秘者,需要提前24小时服用轻泻或消胀药物,排空肠容物及气体,避免肠容物及气体影响病灶散射回声,事实上这也是经腹壁超声容易出现漏诊及误诊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组研究中,经腹超声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灵敏度及检出率分别为82.92%、85.36%,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灵敏度及检出率分别为95.12%、100%,其中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腺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P<0.05),表明相对于CT检查,经腹壁超声检查仍然存在一定漏诊率。CT扫描相对于超声检查来说,其最大的扫描优势在于具有高密度分辨率,对有密度改变的细微病变也可以有效、直观显示,螺旋CT随着机器性能提高,薄层容积连续扫描及观察强化模式可正确评估病变情况,同时能清晰体现病灶的与毗邻结构关系[15-17]。肾上腺腺瘤CT平扫多表现为不规则类圆形软组织均匀密度结节,CT值大约为26HU,即使增强后CT值也均低于35HU,其增强扫描强化特征为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强化。通常CT平扫无法进行瘤体性质评估,因肾上腺转移瘤也会破坏肾上腺的正常形态,同时出现压迫移位现象,极易出现误诊,而肾上腺转移瘤CT值多>35HU且伴有不规则厚环状强化,通过观察三期增强强化特征即可降低误诊率[18-20]。另一方面,笔者提示超声检查过程中应注意探头检查力度,若患者疑为嗜铬细胞瘤,加压检查后可能会引起儿茶酚胺分泌而导致患者血压骤然升高。综上所述,经腹超声及多层螺旋CT诊断肾上腺腺瘤灵敏度均较高,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腺瘤的检出率高于经腹声。

作者:来炳岩 魏锦辉 徐华 单位:陕西省中医医院B超室

被举报文档标题:经腹超声及螺旋CT对肾腺瘤的诊断价值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lxctlw/73778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