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探讨(3篇)范文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探讨(3篇)范文

时间:2022-09-19 11:50:23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探讨(3篇)

第一篇: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

检验效率与精准度直接决定着临床医疗效果。为获得理想的医疗效果,应采用先进的检验技术,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全面控制医学检验全程。本文将围绕临床医学,首先介绍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不足,然后研究质量管理对策。

关键词: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对策

临床医学检验作为医疗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技术水平直接关乎着医学治疗成效,并决定着医学的发展,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和个体化医学的转变发展,检验医学在医疗救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于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具有深远影响。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不足

1.1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质量管理意识薄弱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质量管理意识不足,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不重视检验技术质量,非常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现阶段,大部分医院均面临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方面,领导的质量管理意识薄弱。因领导负责指挥统筹工作,若他们不重视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则在工作的具体编排中也会忽略质量管理;另一方面,检验技术工作者自身的质量管理意识不足,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抱着应付了事的心理,草草完成质量管理工作,这将制约质量管理工作。

1.2条件不完善

现阶段,在某些医院中,由于检验仪器与设备相对滞后,达不到辅助功能,经由此种仪器与设备所获得检验结果缺少真实性,无法满足临床诊断标准。还有一些实验室,其硬件配备与布局存在不合理性,长此以往,将会阻碍临床检验技术。同时,不可避免地使得某些检验存在问题,部分医生所递交的送检申请也不科学,检验操作不合理,使得临床诊断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在某些检验项目中,甚至不具备任何临床辅助功效,单纯地为增加医疗经费。另外,当前医院还普遍存在床位紧张的问题,患者临床安全缺少科学性,引发患者自身与家属的极度不满,进而增加了临床检验的开展难度[1]。上述种种问题均不利于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并会制约医院的发展脚步。

1.3缺少交流沟通

检验科室包含多种分工,每一种分工均要求检验技术人员应主动沟通临床医生。从检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的角度来说,除仪器设备的常规调试、基本操作、维护养护等工作外,还应检查血液质量、定期储备、开展实验检测等。上述每一项工作均离不开与临床医生的交流沟。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问题,检验人员希冀临床医生可紧追检验技术的发展脚步,及时学习最新技术,然而,大部分临床医生均不会主动尝试,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使得医疗合作关系逐步恶化,进而出现医疗缺陷,最终出现医疗事故。

1.4考核与执行力度不足

现阶段,在医学检验科的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活动中普遍存在考核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在工作实践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检验人员均比较重视临床检验技术,忽略考核。即便在大规模医院中存在考核制度,然而,因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奖金分发等不存在关联,使得检验质量管理工作存在不足。虽然,某些医院的检验科编制了质量管理体制,并针对日常工作内容与职责进行了具体规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并未完全落实这一体制,执行力度不足。

2质量管理对策

2.1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为填补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不足,首先应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只有从思想上重视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方可有效开展每一项质量管理工作,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其一,领导应强化自身学习,从检验工作着手,开展急救培训[2]。只有增强质量管理意识,才可提升应急能力,着重进行新理论、新技术与现代仪器设备方面的培训,以此来增加检验人员的知识积累量;其二,若想成为出色的检验人员,则一定要具备强烈的质量管理意识,进而时刻鞭策自己认真工作,在注重检验技术的同时,必须关注质量管理。

2.2改善科室条件

及时更换检验设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围绕检验人员开展专业化、系统化培训,针对数据加工处理、文件管理等各种能力实施针对性培训,以此来提升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于临床医生,则应积极学习检验知识,通过交流沟通掌握病人病情,并尽快编制可行的解决方案。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均应不断增强自身素质,秉承强烈的责任感,为医院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在检验设备满足标准的条件下,还应改善配套条件,在实验检验设备满足医疗要求基础的同时,在空间提供中符合规范标准,禁止出现交叉污染。另外,还应正确处置样品。这是因为样品质量直接关乎着检验结果,所以,从样品采集、运输至处理均应依据标准规范进行,切实保障样品质量,最终提升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以供临床医生参考,及时治疗。

2.3有效交流与沟通

对于临床科室而言,它与医学检验科密切相连,因此,临床医学检验者应加大与其它科室间的互动交流,熟悉疾病诊断标准,掌握各种临床多发病,增加基础医学知识积累,进而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和指导,不断强化专业技能[3]。从临床医学发展水平来说,面向临床医生提供可靠、准确的检验数据,以此来帮助临床医生了解病情、找到病因、编制可行的诊疗方案是检验科室的基本工作内容。因而,临床每一个科室医生的见解与意见都将变成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的重点。因此,临床检验人员应和医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2.4加大考核力度、提升执行力

在评定职称、分发薪资时,应将质量管理考核结果列入评定标准中,以此来让工作人员正确看待质量管理工作,明确其重要性。同时,针对检验科进行有效的管理,严格监督检验技术人员,定期考核,其中应有效开展检验技术考核。另外,检验人员还应认真遵守规范制度,管理人员则应参照具体机制对其进行有效监控,进而规范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例如,使用仪器时应规范进行,在使用之前应仔细检查,以免出现质量问题。完成使用后,还应进行有效的养护,尽量降低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误差。

3小结

在临床医学中,其检验技术管理具有一定的长期性,然而,我们应明确质量管理不足,注重临床检验管理,加强监督,并增加管理与监督的关联,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周到、及时的服务,改善医院服务质量,实现医院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江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4,(23):49-50.

[2]王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33):141-142.

[3]李丽珠.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4):168.

作者:庞飞 单位: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第二篇: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跨专业教育探讨

摘要:

目的:本科阶段的跨专业教育有望促进未来职业生涯中的良好协作,跨专业教育在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之间扮演的作用在本科阶段还没有被探究过。该次教育新模式探讨的目的是评估为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专业的学生引入跨专业教育环节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消除定型观念,增进对相互专业的理解和尊重,促进专业知识的互补。方法该计划采用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和采访的方式进行,临床和检验医学专业的学生能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相关文献以及交流开发新诊疗工具的理念。结果受访者大都支持跨专业教育,认为这有助于提升专业间的角色认同感和知识互补,但是两个专业的学生观念还是会存在分歧。临床专业学生的观点较为积极,但是认为检验医学专业的学生沟通方式有障碍。检验医学学生观点较为批判,认为他们的专业角色经常被误解,被定型为“实验室技术员”,希望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结论:定型观念会阻碍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之间的有效协作,应该在本科阶段尽早给予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学生充分有效的跨学科联合教育以消除定型观念的产生,同时更为各自未来专业角色的无障碍沟通打下良好的协作基础。

关键词:

跨专业学习;本科;临床医学;检验医学

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之间的协作对研究解决临床问题、探索疾病的基本机理以及发现新问题非常关键,成功的合作会对未来教育体系和卫生保健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力。该文的目的是探讨在本科教育阶段试推行一种新型跨专业联合教育模式的可行性,我们的预期成果是这种新模式有助于促进未来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同时增强相互学习能力。跨专业教育无形中能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促进相互理解、尊重及有效掌握合作技能,有助于改善其入职后的合作关系,进而提高医疗服务团队整体质量[1-2]。对于此研究的评估我们围绕以下两个主要问题展开。(1)对于跨专业学习机会,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学生反应是否存在差别?(2)本科阶段的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学生一起学习是否存在观念上的障碍?

1方法

1.1设置跨专业课程

(1)教师的选择。跨专业课程由2名老师持续3周教学。其中一名教师主要从事理论教学不涉及临床实践,另一名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临床实践教学。

(2)学生的选择。已经参与了基础课程学习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此次培训试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5名)和检验医学专业学生(15名)。跨专业学习课程设置在大三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①使用他们各自专业相关的知识来鉴定微生物。

②合作讨论临床诊断检查项目、优化设计方法和设计新诊断工具的优缺点。

③批判性分析,合作讨论并写文章提出科学的诊断和治疗观点。

④领会另一个专业群体的价值。

我们首先进行专业内阶段教学,每个学生群体有7天针对专业方面的入门学习,随后是3天临床实验室环节,让临床学生观看指定临床样本,向他们简要介绍病史,并进行临床诊断测试,而检验学生观看相同的临床样本后,除了不可查阅病人病史外,他们被允许可以在教学医院使用相关实验诊断检测工具。然后进入跨专业阶段环节,每个学生阅读5篇相关论文并准备进行跨专业讨论,每个群体学习不同的论文,临床学生被要求关注临床内容,而检验学生则被要求关注实验室检测方法部分。作业是两个群体共同讨论他们阅读的研究论文中有关的病史、使用的诊断方法和细菌学诊断。

1.2跨专业课程的评估

(1)所有学生问卷评估跨专业环节。在课程结束后分发调查问卷,要求学生给出包含跨专业环节课程的整体印象,最后要求学生对跨专业课程的整体效果按照Likert量表进行打分(优秀、良好、差、非常差)。同时我们鼓励他们反思课程中进行的学科内和跨学科作业。问卷调查的结果由没有参加教学环节的一名老师进行仔细审查。

(2)采访所有学生。采访由没有参加任何环节的教育咨询师进行。对两个群体的学生分别进行了群体采访和单独采访。采访能够使学生获得其他学生的不同观点,关注到他们从实践中得到了什么,从而反思在未来的培训计划中能做出哪些改善。随后我们对采访的内容进行了定向分析,分析学生对跨专业教育环节的感觉及收获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组织处理学生对跨专业培训环节观点的突出问题,对两个专业进行比较。

2结果

15名临床学生中有15名(100%)完成了调查问卷,15名检验学生中有13名(86.7%)完成了调查问卷。当问及“你认为跨专业学习环节怎样?”时,80%的临床学生将跨专业环节评为“良好”或“优秀”,20%的临床学生评为“差”或“非常差”;而有66.7%的检验学生评为“良好”或“优秀”,20%的检验学生评为“差”或“非常差”。这说明临床学生比检验学生更赞成跨专业教育。临床学生赞赏跨专业互动,他们和检验学生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能意识到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如何进行清晰的互补,建议应该有更多机会进行跨专业互动包括实验室协作,从而真正相互学习并看到他人优点。检验医学角色问题被认为是课程中的一个大问题,检验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他们的角色容易被临床医学学生误解为只是实验室技术人员。目前医学本科教育中,临床医学专业核心教材中只有《诊断学》中的“实验诊断学”涉及到较为简单的医学检验内容,缺乏检验专业角度的探讨和分析。医学检验专业虽然进行了临床课程教学,但内容较少,学生不能完全掌握与检验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要点,所以,检验医生缺乏和临床医生沟通的能力,而且临床医生对检验医生有把后者定位为“只是实验室技术员”的“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和目前有所缺陷的教学现状密切相关。尽管在观念和价值上存在某些差异会导致一开始的误会,但是跨专业培训环节很明显能帮助拓宽学生研究客体的视野,更深刻地了解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可能会导致的结果,同时学生也明确了各自工作的意义以及如何有效使用各自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大多数学生发现跨专业教育是有价值的好想法。不过他们对于培训环节是否对学习有影响存在观念分歧,临床学生明显表示从检验学生那学到了更多关于论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从而可以及时追踪先进的临床检测技术;而检验医学学生,整体上认为对实验室实践比较满意,他们更倾向于深入思考如何开展或改善新的检测方法,以至于可以更快地获得诊断结果。检验学生也赞同与临床学生一起参与社会对话这一教育模式,他们同样建议,为了获得更丰富的疾病理解,在做实验分析之前,最好是能够和临床学生一起讨论症状。两名教师也相互独立地书面写下了关于跨专业教育环节的总结分析,结果很相似,他们都强调临床学生负责引导讨论,检验学生仅喜欢讨论实验室部分以证明他们的能力。

3讨论

在医疗专业中加入跨专业培训有潜在益处:相互理解各自专业作用、加强个人专业自信、为未来专业生涯中的交流和团队协作准备,同时分享知识技能,这种新型教育理念在研究密集型大学背景下为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学生带来了一种跨专业学习机会以充分进行合作互动[3-4]。实际情况中学生和教师大体上都是支持跨专业教育的,很明显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学生对此学习机会的回应不同,临床学生更加热情,欣赏检验医学学生的不同能力并且希望拥有更多的互动机会,特别是实验室方面。检验医学学生则希望更多明确的学习目标,主要问题在于感觉他们自身专业角色经常被误解。临床医学学生对检验医学学生阅读科学文章、产生研究理念以及动手实验的能力方面印象深刻,但是检验医学学生关注的则是他们的角色被认为是作为“实验室技术人员在进行临床实验测试”,这是许多学生的一种情绪问题,特别是教师指出检验医学学生在表现上相比于临床医学学生不够积极。我们意识到定型观念导致了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学生之间的分歧,这种现象其实在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之间同样存在,缺乏沟通是转化医学的障碍之一。该研究就如何在本科教育阶段处理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跨专业教育模式,即在本科生层面展开合作讨论,提出了相关的预防策略。未来的努力应该明确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跨专业教育练习才会对参与的各方面都相互有利。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纳入训练计划之中,从而促进不同学生群体对他们的未来专业角色进行更加开放的对话。而且可以为学生划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跨专业问题的正式和非正式反思和讨论。直观上这种学习模式对医学专业本科生有效且重要,所以,此话题会引起极大兴趣。目前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本科生只是在一起学习基础课程,这种干预的长期效果将反映在对这些学生在医学研究方面的协作作用及对健康的影响。为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本科生提供互动机会的需求应该受到课程层次方面的支持,在设计此跨专业培训环节过程中,建议明确学习成果并考虑需求和课程的优先顺序。

参考文献:

[1]吴伟,孙玮,刘菲,等.医学模式变化与医学跨专业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2):168-170.

[2]王荣梅,史念珂,白锦兵,等.护理学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跨专业学习态度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6):15-36.

[3]刘禧,段云友,孙嗣国.美国医学教育的趋势及对我国医学生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25-126.

[4]庄淑梅,丰小庆.跨专业教育在临床医护操作技术课程中的实施[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8):577-579.

作者:程筱雯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第三篇: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摘要: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诊断和治疗受到广泛的关注,医学检验结果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也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以期能够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医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的发展、应用价值以及如何有效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沟通的相关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

临床医学;医学检验;重要性

医学检验是指利用相关技术和设备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检验,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常见的医学检验项目主要有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等,通过采集人体的血液、组织、分泌物等作为标本,对标本中的活性物质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进而作出合理的判断[1]。临床诊断过程中,医生不仅需要依靠丰富的临床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还需借助医学检验结果进行客观判断,可以说,医学检验是疾病诊断的客观依据,同时,也为病情预后观察提供了参考依据[2]。近几年的临床医学检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医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的发展、医学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及如何有效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沟通的相关措施进行阐述。

1医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不断提高,医学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医学检验方面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促使医学检验在设备方面从以往的简单的手动仪器发展为先进的自动化仪器设备,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促使传统的手工操作检验逐渐被自动化机器检验所取代,在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的同时,还有效减少了检验的人力成本,加快了检验结果的生成,有利于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3]。②医学检验中采取的技术和方法也出现增多,技术方法涉及到多个学科,如免疫标记技术、自动化细菌鉴定技术等,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4]。③医学检验的工作内容从单一的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准确的检验结果,逐渐转变为在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中。④医学检验过程中,更加注重循证理论,能够有效保证医学检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减少医学检验成本,不断优化检验操作。⑤随着医学检验的不断发展,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也从以往的临床医师制定,转变为临床医师与医学检验人员共同制定[5]。

2医学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医学检验主要包括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以下内容分别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和微生物学检验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2.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应用价值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主要是通过生物或化学技术对收集的标本进行检验的过程,主要包括血清学检验、免疫化学检验等,具体作用如下:①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的肝肾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项目可为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依据,通过明确疾病的发生机制,可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意见,根据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结果,对疾病作出诊断的同时,及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③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可通过对某些标志物进行检测,从而对某些疾病早期或疾病隐患进行有效筛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如通过对孕产妇血清中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可在孕前及时发现出生缺陷风险,实施干预措施后,可有效避免出生缺陷的发生[6]。④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可对病情的发展进行监测,如通过肝肾功能检查,可对肝肾疾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判断患者的肝肾功能处于何种状态,以更好的指导于临床治疗。⑤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通过对血液、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进行检测,可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判断,并根据药物治疗效果对药物的剂量、用法进行及时的调整,使药物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药效,并降低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7]。

2.2微生物学检验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学检验属于检验医学的亚专业,主要包括病原学检查、抗生素药物、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知识,被广泛的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具体作用如下[8-9]:①微生物学检验致力于研究感染性疾病致病菌的特征,对引发感染的病菌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②微生物学检验可对病原学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在医院感染的判断中应用效果显著。③微生物学检验通过对病原体的耐药性和药物敏感性进行研究,根据耐药性和敏感性,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更好的发挥出抗生素的抗菌效果。④微生物学检验还能够对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检测和控制,提高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消毒水平和灭菌达标率。

3如何有效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实践之间沟通的相关措施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沟通,是医学检验应用于临床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医学检验作为疾病临床诊断的重要判断依据,如检验人员缺乏基本的临床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往往会导致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欠佳,无法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而临床实践方面也需与医学检验之间维持紧密的沟通,如临床医师仅在自身专科方面精通而欠缺医学检验知识,对相关检测项目不够了解,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种相同意义的项目多次检验情况,造成人力、无力等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及时对疾病作出诊断[10]。因此,有必要对医学检验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沟通性进行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加强其沟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实施[10]:①加强医学检验工作人员与临床医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在医学检验和临床诊断过程中,医学检验工作人员与临床医师应共同参与,并进行友好的交流和沟通;②加强医学检验科与临床相关科室之间的交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学检验科应积极参与到临床各科室的疾病诊断研讨会中,对临床诊断知识进行更新和补充,对检验科工作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积极听取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检验工作的客观评价和合理意见,并就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③编写临床检验手册:在与临床各科室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检验科还可与临床各科室合作编写临床检验手册,在手册中,将医学检验所需要注意的事项、相关要求等各方面内容详细记录和标注,人手一份,可供检验科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及时查阅,有利于规范医学检验工作,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实践的沟通。

4结语

目前,医学检验的发展较为迅速,医学检验逐渐从以往的单一化、手工化转变为标准化、自动化,其精密度和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医学检验的误差不断被减小,但在临床上还应对医学检验技术和方法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医学检验设备不断进行优化,进一步加强临床实践与医学检验的沟通,以更好的提高医学检验的质量,使医学检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参考文献:

[1]王金良.试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创新发展[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5,7(3):131-133.

[2]李滨.医学微生物学检验及临床研究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7):132-133.

[3]王兰兰,欧启水.临床免疫学检验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1):13-16.

[4]王清华.检验医学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7):86.

[5]常永红,王峰,陈志霞,等.浅谈检验医学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5,28(9):173.

[6]香忠成,苗生虎.医学检验在临床中的地位及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1):217.

[7]叶长城.浅谈临床医学检验的现状和发展[J].医药前沿,2014,4(10):379-380.

[8]张丽,蔡金良.临床检验在医学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4):5173.

[9]张捷,杨硕.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热点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1):9-12.

[10]王燕敏.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沟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398,797.

作者:吴兴龙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人民医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探讨(3篇)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