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范文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范文

时间:2022-05-13 06:26:27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为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963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感染情况,分析术后感染的发生部位、病原菌种类。结果:963例患者中,81例发生感染,主要感染部位为手术切口感染,占65.4%,其次为肺部感染,占22.2%。感染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占33%,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9.9%。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常见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常见菌为肺炎克雷伯菌。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感染常见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需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防治此类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是指在口腔内各器官、面颈部等部位发生的一系列恶性肿瘤性病变[1],是世界第八大癌症,每年新增病例约有48万人,死亡病例近13万人。我国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例的总数较多,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由于口腔属于有菌结构,且恶性肿瘤组织切除的范围较广,手术时间较长,对机体造成的破坏较大,术后容易发生感染,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本研究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及病原菌种类,为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963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术后感染者81例,其中男59例,女22例,年龄19~81岁。所有患者术程顺利,术前无感染;手术时长1.25~13.75h。确诊患者发生术后感染后,均根据患者自身基础情况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方案,并达到好转或治愈的临床效果。

1.2研究方法

将资料完整的病例纳入此次研究中,记录纳入病例的一般资料、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等,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感染情况、术后感染相关的因素等。

2结果

2.1感染部位分布

81例术后感染患者的主要感染部位为手术切口、肺部及呼吸道,见表1。2.2感染菌种分布主要的感染细菌铜绿假单胞菌34例,占41.9%;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8例,占9.9%;鲍曼不动杆菌5例,占6.2%。18例细菌培养为阴性,见表2。

2.3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

53手术切口感染的病例中,表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见表3。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近3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4%,其中以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占感染患者65.4%,其次为肺部感染,占感染患者22.2%。而在孙振龙[4]的研究中,口腔颌面部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部位为呼吸道,其次为手术切口。以上差异可能与回顾分析的群体有关,本研究回顾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而孙振龙[4]回顾分析的对象为所有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并未分别统计各种疾病的医院感染发生差异。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的术式复杂、手术时间较长、出血及组织液丢失较多、术后静卧时间较长、护理较为繁琐等均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增高[5]。其手术切口常在口内,为Ⅱ类切口[6],即使手术时能保持相对无菌,因与鼻腔、咽腔相通,术后也处于有菌状态,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切口周缘的各类微生物平衡被打破,条件致病菌开始侵犯切口,造成感染[7]。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的统计分析中发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34例,占41.9%;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丁国强等[8]的研究中发现,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最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可能与手术室、病区的具体环境、护理方式的不同有关。铜绿假单胞菌原称绿脓杆菌,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专性需氧菌,极易生存于潮湿环境,是人体最常见的细菌之一。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症状与感染部位密切相关。气管插管[9]、气管切开或间歇性正压呼吸等操作会将患者口咽部的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带入气道、肺部,引起感染[10]。1/2000!的洗必泰和1/5000!的消毒净在5min内均可将其杀死,0.5%~1.0%醋酸也可迅速使其死亡。该菌对青霉素不敏感,对庆大霉素、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等敏感,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对铜绿假单胞菌也有较强的抗菌效果,联合用药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11]。此外,及时隔离患者,提高医院内的消毒水平,能够切实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院内感染水平。对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病原菌统计分析发现,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而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则为肺炎克雷伯菌。当切口感染深达筋膜组织时,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中多个与螯铁蛋白合成相关的基因被激活,细菌毒力增强,切口感染加重[12]。因此,深部切口应严密缝合,防止深部结缔组织暴露,避免筋膜组织诱导和增强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属革兰阴性杆菌,常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内。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手术入路与上呼吸道口紧密相连,甚至切口直接暴露于呼吸道进出口处,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肺炎克雷伯菌便可进入切口引起感染,及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是治愈的关键。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治疗较为有效[13]。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后感染部位多发生于手术切口,其次是肺部;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提示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手术期以及术后护理上均应密切关注这两种细菌感染的发生,可通过改善病区环境,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将经验性用药改为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用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陈桂英 江献芳 覃迪生 文学锦 黄康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被举报文档标题: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kqyxlw/73330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