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双轨合一的急诊医学论文范文

双轨合一的急诊医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09 11:09:57

双轨合一的急诊医学论文

1“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规培和研究生教育虽然是培养临床医师的两种不同模式,但是二者在培训的内容上存在较多重叠部分,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有很多是相同的,更重要的是,二者关于临床能力的要求是一致:即在培训结束时达到第一阶段临床水平。这些相同及相似点为二者并轨提供了可能性。因培养体系不同,目前的规培和研究生教育的临床轮转及考核相互衔接不够通畅。虽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毕业时已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的临床水平,但仍无法获取规培第一阶段的合格证书,毕业后不得不重新进入规培进行重复培训;而经过规培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临床医师,在晋升职称时需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而在此期间还必须进行与规培基本一致的临床轮转,并参加各阶段考核。规培和研究生教育对轮转和考核的互不认可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彼此的一种否定,这无疑是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严重浪费,不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5]。在美国,医学生的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有着非常紧密的衔接[6],该培养模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修正和完善。鉴于我国目前复杂的医学教育体系和独立的规培与研究生教育,可考虑借鉴美国对于医学生的教育及培训模式,在规培和研究生培养之间寻找结合点,使二者合二为一,达到统一目标,以取得双赢结果:既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取的学位与学历证书,又保证住了规培的质量——取得执业医师证书和规培第一阶段证书[7]。

2急诊医学“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现状及难点

2.1急诊医学的特殊性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界面的临床医学专业二级学科,它与临床各专科既密切关联,又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它是一个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危重病监护(ICU)等,综合、整体、全面是急诊医学的基本医疗观念。急诊医学主要的特点包括:患者发病急,变化快,时间性强;疾病谱广,病情复杂;具有先保命后治病的逆向思维模式及特殊的临床实践规律。作为急诊医师,工作强度大,医疗风险高,同时需要掌握更加宽泛的医学专业知识,对医德医风也有更高要求,职业敏感性亦更突出,对于医护配合及团队协作精神的要求也更高[8]。因此,对急诊住院医师及急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训任务更为艰巨。

2.2急诊医学“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现状自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出台,全国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已逐步开始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试行规培及研究生培养“双规合一”的培养模式。首都医科大学作为试点高校之一,通过整合行规培及研究生培养于2012年制订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轮转手册》等一系列轮转及考核制度。根据急诊医学的特殊性,对于轮转采取以急危重症出现概率较高的临床科室轮转为主,兼顾其他相关专科,临床轮转总时间为33个月,其中急诊科(含急诊危重症监护室)15个月,其他急诊医学相关学科17个月,机动1个月,轮转科室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科、麻醉科及院前急救等。对于轮转的质量,采取严格的考核制度:每个临床科室轮转结束之后均需进行严格的出科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个科室的轮转。对于研究生的理论课程,采取在轮转的同时平行进行授课,与模拟培训、临床带教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以此加深住院医师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增强操作能力、科研能力,提升带教意识。到目前为止,急诊医学“双轨合一”培养已经进行了2年,在培训内容标准上建立了公共科目与急救医学的培训内容,体现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有机结合,逐步趋于完善。

2.3急诊医学“双轨合一”培养模型的难点在急诊医学“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难点:(1)轮转科室先后安排的问题。轮转主要分为急诊与非急诊两大部分,对于先轮转急诊科还是先轮转非急诊科,急诊轮转15个月是分两部分还是一气呵成,着直接影响急诊医学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的质量。(2)“双轨合一”培养的目标是让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达到并通过规培第一阶段的临床水平,可以独立、正确的处理常见疾病,应用各种紧急救援医疗技术和方法来挽救病人的生命。而现有的社会环境及研究生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科研任务繁重,这势必会占据一部分甚至较大部分临床轮转的的时间,降低轮转的质量。(3)目前各三级医院均设有急诊科,但各医院急诊科规模并不完全一致,这就造成急诊科轮转培养的不一致性。例如作为北京市急诊医学规培基地之一的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包括急诊流水、急诊观察室、急诊抢救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4个部分,在急诊轮转时主要在抢救室和重症监护室轮转,缺少急诊病房的轮转。(4)急诊科繁重的工作及特殊的上班时间,造成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及急诊带教老师很难像在普通病房一样面面俱到,对于疾病的学习多停留在症状或抢救层面,难以做到连续性和完整性。(5)急诊的特殊性要求在急诊实习和工作的医师具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和判断能力,这对于急诊医学研究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压力。以上难点,往往造成“双轨合一”后的急诊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时间紧、身心双方面压力大等问题,从而在培训过程中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不能同时得到很好的提高。

3急诊医学“双轨合一”培养模型的对策及展望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在培养急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的经验,提出以下建议:(1)在轮转顺序上试行“先急诊后其他”的模式[9]。刚进入临床职业生涯还是空白的住院医师,往往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从一开始就让他们在急诊科的不同医疗区域进行轮转,在有急诊特色的氛围中工作,可以充分认识急诊的专科性质,培养作为急诊医师特殊的降阶梯思维模式。(2)融科研于临床。由于急诊科的工作繁重,造成急诊住院医师较少具有自由时间。面对急诊医学研究生必须完成的研究生科研任务,建议急诊医学研究生以临床课题为主,在临床环境中进行科研工作,既不耽误临床实习轮转,又可以在急诊轮转的一年多时间内完成课题,提高轮转的效率,从而在之后轮转其他科室的时候具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实验资料的整理、统计及论文的书写等工作[10]。(3)充分利用急诊资源的丰富性,采取导师个人指导与临床科室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床旁教学、病例教学。急诊作为医院急危重病的窗口,患者复杂、多样,使得急诊在教学上具有极为丰富的资源。强化急诊带教医师的床旁教学意识,从症状、体征到辅助检查和治疗,循序渐进进行言传身教,在诊疗过程中传输给急诊住院医师对分析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及医患沟通的能力。同时鼓励急诊住院医师对急诊特殊病例进行重点学习,指导他们书写个案报道[11]。(4)充分发挥多元化教学模式,定期进行科内小考核。在床旁教学和保证医疗安全的同时,加强技能操作的训练和基础知识的教学,多组织、安排病例讨论、基础知识讲课,以巩固急诊医师的基础知识,扩宽思维。不定期对急诊医师轮转效果进行考核,避免考核流于形式,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5)建立奖惩制度,适当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活补助。上级单位虽然给予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的生活补助,但仅限于基本生活费用。适当给予科内补助,建立奖惩制度,包括在轮转期间工作表现优异、有科研成功()等予以适度奖励,可以提高住院医师轮转的积极性。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界面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它与临床各专科既密切关联,又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对于急诊医学人才的培养,试行急诊医学专业学位“双轨合一”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对于加速临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我国的历史原因,导致了各种医学学历、学位共存的复杂情况,对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在医学教学领逐步推行,对于加速急诊人才的培养、对全国的急诊医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子人杭晨晨邵瑞李春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被举报文档标题:双轨合一的急诊医学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jzyxlw/66776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