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解剖学教学策略探讨(3篇)范文

解剖学教学策略探讨(3篇)范文

时间:2022-11-14 11:36:18

解剖学教学策略探讨(3篇)

第一篇:解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

大家都知道,解剖学是高职护生专业所学的一门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反映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医学教育中,解剖学课堂上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培养护生成为一名合格医护人员的主要途径。为了使医学生有效的理解并掌握解剖学中一些抽象、琐碎的内容,文章提出了解剖学课堂教学中构建高效的教学策略。那么,如何构建呢?文章提出了以下论述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

解剖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解剖学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护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一直是感到枯燥、乏味的。解剖学是医学教育培养护生成为合格医护人员的一门基础学科,里面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内容比较琐碎,对于护生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本身基础文化就很薄弱,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中会感到困难。根据护生的性格特点来说,他们朝气蓬勃、热爱学习,对一些新鲜的事物会感到极其富有想象力和学习热情。但是在解剖学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是在被动的接受学习,甚至有个别学生不愿参与到这门课程学习中,最终导致老师教学累,教学质量差的效果。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护生专业的学生不愿参与其中呢?主要就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没有吸引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为此,在解剖学课堂上,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护生学好解剖学这门课程的有效教学途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实践教学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与教训,针对如何构建高效的解剖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出了自己几点想法。希望对今后的解剖学教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请看一些论述探讨。

一、首先我们来谈一谈解剖学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以自我为教学中心

在以往解剖学教学中,教师一直处在应试教育教学上,经常以自我为教学中心,忽视学生的存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看成式教学的主体,很多教师一直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只会扼制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在学习的工程中会感到疲倦、教学质量下降。

2.学生综合能力不高

很多学生都是有学习成绩不高,无奈之下选择的这门专业,不论是学习还是各项综合能力来看都不高。随着学校对招生生源来看,其整体素质都欠缺,而且整体素质也都不高。主要表现在,这些学生整体综合能力低、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也很差等。这些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目标,所以导致在学习中经常出现旷课、逃课现象。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

3.解剖学教材内容缺少针对性

目前,很多学校使用的解剖学教材内容来看,还在使用者传统的教学教材,真对于护生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针对性。

4.解剖学教学实验室设施落后

现今,很多解剖学实验室基础设备设施落后,缺少对护生专业学生的实践指导,从实际实验教学情况来看,解剖学实验室与护生专业学生的学科特色不符,二者没有很好的融合,最终导致未能实现培养护生的教学目标。

二、针对以上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措施

1.明确教学目的、优化课程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职业岗位分化发展的结果,它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的。基础医学教学侧重强调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传统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采取填鸭式的授课。在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对于教师灌输的概念缺乏理解和主动的学习,课后学生机械的记忆重复消极的应付考试,教学效果通常不尽人意。因此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将人体解剖学课程按临床专业课程的应用设置为若干任务模块,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始终贯穿“解决具体问题,处理实际任务”的中心思想。从而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完善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在学习基础医学理论的同时拓宽临床应用的外延,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夯实理论基础。

2.弘扬学生主体性的具体措施

一方面要适当激励,因材施教。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正确的评价和积极的引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帮助其跟上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适时鞭策,在立足“三基”基础上拓宽学生知识面。尊重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首创精神。注重教学活动的反馈,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力求学生的均衡发展。在教学进程中着力构建和谐、民主、平待的师生关系和教育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人本性,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人文渗透。对于护生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多数为女生,故而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教学中应用的各种教具,尤其是各种具有一定刺激性的尸体标本存在恐惧和抵触情绪,甚至可导致极少数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极易干扰和影响正常的教学效果。因而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亲历亲为,用唯物主义者观点正确引导学生克服恐惧、怕脏的紧张心理。针对少数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地对其加以引导和调整,让学生从思想上放下包袱,从内心深处走出狭隘的、片面的、错误的认,,能够大胆参与教学,充分利用实物标本增加学习的感性认识,增强记忆理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传授这门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意识到传统教学中暴漏出来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更要看清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中根据护生专业学生生源情况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构建高效解剖学课堂教学模式中,一定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本文对于解剖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首先对解剖学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自己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构建解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实际上,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还有很多,但由于本文字符的限制原因,只能阐述到这里。事实上,还有很多有效的教学举措没有阐述出来,希望在今后的此文章描述分析中有更多的同行加以阐述。

参考文献:

[1]丁自海.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专业委员会首届护理解剖学研讨会在济南召开[J].解剖学杂志.1997年02期

[2]丁自海,唐茂林,吕青.护理解剖学研究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8年04期

[3]第四届全国护理解剖学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解剖学杂志.2003年04期

[4]第三届全国护理解剖学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解剖学杂志.1999年04期

作者:宁鹏 单位: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分院

第二篇:解剖学基础课教学策略浅谈

摘要:

中职学校生源紧张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树立自信心是目前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解剖学作为中职卫校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其教学策略的成功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对解剖学这一学科的兴趣和信心。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

解剖学;教学策略;自主学习

解剖学基础在中职学校是一门知识点碎、杂、多、难、繁且系统性、连贯性较强的医学临床基础课,对于生源素质较差且语言综合能力和逻辑智能都不高的职校学生来说,教学难度就更大了。所以,其教学策略的成功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对解剖学这一学科的兴趣和信心,决定医学生能否打好医学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改变教学策略。下面,就如何在解剖学教学中改变教学策略,谈一些笔者的体会与心得。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当前,对“学生主体”谈得很多,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议而不行”,而缺乏操作层面上的“行必有果”。如果仅此而己,实际上是把“主体”虚拟化抽象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而常见的解剖学教学往往是将具体的抽象化将感性的理性化,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转化为“用图文表现的专业知识”。为此,解剖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与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之间的矛盾。教师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让教学成为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让教室成为师生共处的学习乐园。

2解剖学教学要改变教学策略

所谓策略,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总称。当前,对教学策略研究的着力点是把零散的个案研究体系化,把单个的教学实验研究置于一个大系统中加以整合。可以说,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既针对教材特点又针对学生实际的多种方法巧妙的组合。但如何组合,孰前孰后,孰多孰少,这都反映在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艺术上,因此强调解剖学教学“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2.1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堂知识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重点难点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1]。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提问。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这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碎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问,反对那种不能激发学生想像力、思维力的提问,反对那种浅显的无回味余地的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循疑而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把学生的想像和思维打开,多读多思,思考有价值的问题,正真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起来。

2.2重体会、重感悟、重积累

“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学习和理解,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确,只求明了。重读书,特别是重自读重自由读书[2]。当前,在解剖学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齐读太多,整齐划一,气氛热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这固然好。但齐读太多,教师不便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不易发现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出现“滥竿充数”的“南郭先生”。因此,对“齐读”要适时适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重积累包括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对解剖学教学来说,主要是充分应用教具,展开生动的演示,借助形象的比喻,激发丰富的联想;创作歌谣口诀,促进理解记忆;巧妙设置提问,活跃学生思维。加强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达到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形成。这个积累过程是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融会贯通和总结教学经验。

2.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法和悟法

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要求教学“注重教给理论联系实践方法”。能“联系理论和自己的积累,在实践技能中从标本上找到准确的解剖位置,体会其理论联系实践效果”。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动手。实验课不仅能加强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上实验课时,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做法是:指导—观察—考核—小结四结合。首先,让学生认定本次课的实验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然后,由学生参照目标,结合实验指,导动手解剖观察寻找辨认,教师在旁指导矫正帮助。再者,结合标本、模型、活体,开展小组竞赛,看哪小组答得又快又对,哪个小组能结合自身快速而准确地找出相关体表标志。最后,进行针对性总结,指出本次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习态度)对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加以表扬肯定;对学习态度马虎的现象,提出批评,对学生理解不够透彻的内容加强课后辅导,以促使目标达成。以上做法能避免学生存在依赖心理或只充当参观者的角色,避免学生走马观花的应付实验的不良现象。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解剖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与理论相结合,都是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理论到实践活动中去的学法、悟法。由于解剖学要求理论必须要和实践相结合,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培养学生的整体实践操作能力。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来设计教学结构。有的课以学生自习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学习中,遇到疑难处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教师在学生的自习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习感悟和教师的自习指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的思路。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课堂知识的主要内容章节的重点。有的课可直接从学习内容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的方法去自学其他内容。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所改进,学习兴趣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回答问题主动性、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均有明显提高。同时,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起来了,对以后的继续学习充满信心[3]。

3结语

总之,解剖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变教学策略,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崔怀瑞,孙臣友.解剖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416-1417.

[2]孟步亮,郭珍贵,李明,等.应用普遍联系的规律进行人体解剖学教学[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6,14(3):62-64.

[3]孟萍萍.中职解剖学教学策略[J].职业技术,2013,(4):35.

作者:陈秀文 单位: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第三篇:护理解剖学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

基于提高护士核心能力,尝试进行解剖学教学改革,根据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依据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学方法,合理进行心血管系———心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核心能力;教学设计;解剖学

护士核心能力作为一种职业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名护士能否胜任工作、业绩表现和进行级别岗位编配的主要依据。目前,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国内外一致公认的护士核心能力[1]。在这种职业趋势和社会需求的引领下,教师要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注重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使培养的护生符合未来岗位能力需求。护理解剖学作为新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将导入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及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起重要铺垫作用。因此,笔者尝试进行护理解剖学教学改革,在该课程教学中融入“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把课堂内容进行合理地教学设计,以期提高护士核心能力。笔者以解剖学中重要教学单元———心为例展示以下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该教学单元教学设计理念为以学定教,主要体现在依据学情选定教材,决定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和课堂练习,并顺学而导。该教学单元面对的是高职护理专业一年级护生,根据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及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护生要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护士,必须具备胸外心脏按压、心内注射等基础护理操作能力及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评估能力,反映在该课则是需要掌握心脏相关解剖知识。护生虽然在初三生物已学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对心脏有初步了解,但对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经过对之前几个人体系统解剖知识的学习,护生虽已初步具备医学学习能力,但对抽象知识的认知及综合运用能力仍有所欠缺;由于护生尚未进入医院见习实习,对解剖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针对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护生都能进入“最近发展区”。

2教材分析

2.1教材

结合护理人才培养方案、解剖学课程标准及护生具体学情,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于晓谟主编的教材《人体解剖学基础》。该教学单元处于该教材第九章脉管系统中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此前护生已经学习血液知识,此后还要学习血管知识,故该教学单元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教材旧原则强调:必需、够用、实用,而职业教育更应满足学生不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需求,所以笔者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1)缩减心壁组织结构的教学课时,该内容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有涉及,故可安排护生自学巩固;(2)扩充与心脏有关的临床内容,这部分内容教材涉及较少,但与护理专业联系紧密,贴近护理岗位职能,可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扩充护生知识面;(3)顺序调整:将血液循环内容安排在心的内容之后进行,这样既符合护生认知规律,又能利用护生已学知识将其引入“最近发展区”。

2.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着眼于护生知识、技能的提高以及价值观的形成[2]。依据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及解剖学课程标准,该教学单元的知识技能、教学过程及方法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目标体现在:通过小组观察、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过程,融“教、学、做、说”为一体,认识心脏的位置外形、腔室结构等,培养严谨求实的解剖学习态度及护理爱伤意识。

2.3教学重、难点

(1)结合护生岗位定位及解剖学课程标准,教学重点为心脏的位置,心腔的形态和结构,瓣膜作用,血液循环的途径。(2)根据护生现有认知特点,教学难点为通过对心脏各腔室的观察,从而推测出瓣膜作用,更好地理解心脏腔室构成及血流方向。

3教学方法

在课前一周通过班级QQ群平台布置任务,并对护生进行分组;课中运用临床案例引导护生观察探究、建构新知;课后建立护生成长档案,实现课堂延伸拓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融“教、学、做、说”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使教学过程更具实效性,也能更好地激发护生学习兴趣。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及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及讨论法等学习方法。

4教学过程

4.1新课导入,突出主题

利用谜语猜一猜(胸中有个大桃子,拳头大小差不离;劳逸结合巧安排,一劳永逸干到底)、心音听一听、位置摸一摸来进行新课导入,以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同时突出该单元教学主题。

4.2引导探究,建构新知

4.2.1任务一:明确心的位置、外形及传导系

引入真实案例,观看患者急救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视频及心内注射的部位,并结合图片明确心脏外形及具体位置,引导护生思考心脏按压后其如何恢复搏动,从而引入心传导系知识。小组发言人阐述心脏具体位置及心传导系的组成,组间互评,以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4.2.2任务二:探究心腔结构及瓣膜作用

以案例继续深入探究,经过CAB模式的心肺复苏后,患者心脏搏动后血液如何在心脏内流动呢?以此引出任务二,分为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汇报展示、归纳总结五个步骤进行。首先,提出问题引导护生思考:(1)血液里的红细胞在心脏里怎样旅行?(2)经过的景点能返回重新游览吗?其次,展示心脏内部结构的三维视频和红细胞在心脏的旅行,让护生观看,解开疑虑。再次,护生结合心脏模型进行思考,小组讨论并合作完成心腔出入口及瓣膜的表格填写,明确血液流动方向,突破重点;引导护生观看心室收缩及舒张的动态和静态图片,并利用笔者自制的动脉瓣模型展示动脉瓣开闭时的状态,总结瓣膜防止血液返流的作用,解开观看视频前的疑问,攻克难点。再次,小组派代表阐述课前搜集资料中临床常见心脏瓣膜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相关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共享资源、拓展知识面。最后,通过课堂练习巩固知识,该环节能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2.3任务三:认识心的血管

继续延伸案例,揭开急救患者病因———冠心病,由此引入心的血管知识,提高护生对于该知识点的关注度。护生观看心脏模型及图片,获取新知。教师结合该内容介绍冠心病治疗前沿进展,拓展护生临床思维。4.2.4任务四:认识血液循环继续延伸案例,引导护生思考:经过急救后,血液在全身怎样流动呢?利用红细胞在体循环及肺循环的动态走行演示血液循环途径,引出血液循环知识。

4.3课堂演练,点拨升华

结合四个任务的完成,护生编排血液循环的情景剧并表演血细胞在全身旅行的经过,达到巩固及检验知识的目的,教师适时给予鼓励评价及肯定。护生课后反思、交流收获、提出疑问,并在小组中选出一位学生授予其最佳表现奖,给予鼓励。

4.4课题延伸,拓展能力

展示科学锻炼对心功能提高的实例,鼓励护生走出课堂、走向操场,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布置作业,小组合作搜集资料,制订一份切实可行且有效的提高心功能的锻炼计划,进而提高护生资料查阅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5自主性教学评价

该教学单元亮点在于采用了融“教、学、做、说”为一体的教学方法,针对护士岗位特色,在“教、学、做”之外增加了“说”这一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真正突显职业教育特质;在教学设计中始终贯穿案例,注重临床实践,增加心脏按压、心内注射及心脏疾病的临床知识,培养护生临床思维、技能;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顺学而导,利用图片、视频、小组讨论、代表汇报、角色扮演、制作宣传栏等,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组间组内沟通能力。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个别护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发言质量有待提高、组间表现参差不齐。提醒教师应加强课前指导,分组时严格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鼓励,消除个别护生的表达畏惧感。提高护士核心能力任重而道远,仅对护理解剖学实行教学改革还远远不够。可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培养其核心能力,慢慢渗透到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中去,以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临床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护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宁.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70-74.

作者:成敏 单位: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被举报文档标题:解剖学教学策略探讨(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jpxlw/69971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