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老年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范文

老年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2-05-04 09:44:46

老年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mediateddilation,FMD)与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EH患者340例,根据患者的FMD分为FMD受损组202例和FMD正常组138例,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CVD风险预测研究模型评估入选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CVD10年发病风险和风险分层等级,其中心血管危险因素为1、2、3、4、5和6个的患者分别为4、30、89、107、78和32例;低危12例,中危72例,高危256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FMD正常组比较,FMD受损组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比例、腰围、体质量指数(BMI)、TC、LDL-C、空腹血糖、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升高,FMD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14.89±1.75)%、2个的FMD为(13.08±2.47)%、3个的FMD为(11.93±2.54)%、4个的FMD为(7.88±2.79)%、5个的FMD为(5.47±1.98)%和6个的FMD为(3.94±1.84)%,不同个数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FM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FMD值分别为(13.56±2.16)%、(12.46±2.35)%和(7.13±2.54)%,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以及不同风险分层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MI、空腹血糖、LDL-C、尿酸与FMD呈正相关,而心血管危险因素和CVD10年风险分层与FMD呈负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尿酸和CVD10年风险分层是FMD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FMD与老年EH患者未来10年CVD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DOI:10.3969/j.issn.1009-0126.2021.05.010基金项目:四川省医学会高血压疾病(泰阁)专项科研课题(2019TG03);四川省干部保健科研课题(川干研2020-216)作者单位:610072成都,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关键词:高血压;肱动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内皮,血管;尿酸;高半胱氨酸;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是心血管事件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血压升高的老年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故对此类人群应更加关注导致心血管疾病(CVD)发生的各类危险因素及预警[1]。研究表明,CVD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早期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可以有效防治CVD。目前,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是血管内皮功能无创检测最常用的敏感方法[2]。FMD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是CVD的独立预测因素。2016年我国学者Yang等[3]基于中国10年队列研究,建立的中国动脉粥样硬化CVD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模型,是开发和验证的首个动脉粥样硬化性CVD发病风险预测“中国模型”。目前临床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FMD与CVD风险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用新型肱动脉FMD检测仪检测老年EH患者FMD,同时用China-PAR模型评估患者未来10年CVD发病风险,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为老年EH患者CVD的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老年EH患者340例,男性179例,女性161例,年龄60~80(68.34±6.98)岁。患者肱动脉超声FMD值为(8.04±2.48)%,分为FMD正常组138例和FMD受损组202例。本研究将FMD值≥10%为FMD正常;FMD值<10%为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即FMD受损[4]。患者符合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5]。纳入标准:非同日3次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接受过调脂或抗血小板治疗者。入选者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1.2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入选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疾病、服药史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等基本资料。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以标准方法测量腰围、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同时在入选者安静休息后,用经过校正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采集入选者禁食12h后的肘静脉血5ml,立即送检验科,由专人使用OLYMPUSAU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生化相关指标。1.3CVD风险评估由1名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在China-PAR模型(http://www.cvdrisk.com.cn)上逐一录入入选者的相关资料。China-PAR模型评分自动计算出入选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未来10年CVD发病风险和风险分层等级。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血压、腰围、TC、吸烟、糖尿病等6个因素,具有1、2、3、4、5和6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分别为4、30、89、107、78和32例。CVD10年风险分层为:CVD10年风险<5%为低危(12例)、≥5%且<10%为中危(72例)、≥10%为高危(256例)[6]。相关指标定义,吸烟根据WHO标准:吸烟≥1支/d且连续吸烟时间≥1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浆葡萄糖≥11.1mmol/L[7]。高TC血症为TC>5.2mmol/L[8]。1.4FMD检测入选者在空腹、避免吸烟、饮用咖啡及茶≥8h后,由1名固定的经过专门培训的超声医师通过超声波使用自动边缘跟踪系统(日本UNEXEF18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测量FMD[9]。FMD=[(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动脉基础内径)/动脉基础内径]×100%。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珔x±s表示,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CVD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与FMD正常组比较,FMD受损组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比例、腰围、BMI、TC、LDL-C、空腹血糖、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而FMD值明显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年龄、男性、吸烟、饮酒、收缩压、舒张压、TG、HDL-C、肌酐、尿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2.2不同个数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FMD比较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14.89±1.75)%、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13.08±2.47)%、3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11.93±2.54)%、4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7.88±2.79)%、5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5.47±1.98)%和6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3.94±1.84)%,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FMD逐渐减少,不同个数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F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不同风险分层患者FMD比较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FMD分别为(13.56±2.16)%、(12.46±2.35)%和(7.13±2.54)%,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以及不同风险分层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EH患者BMI、空腹血糖、LDL-C、尿酸与FMD呈正相关,而心血管危险因素和CVD10年风险分层与FMD呈负相关(P<0.01,表2)。表22.5logistic回归分析以FMD受损为因变量,年龄、BMI、空腹血糖、LDL-C、尿酸及CVD10年风险分层为自变量,进行二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尿酸和CVD10年风险分层是FMD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3)。

3讨论

EH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也是公认的CVD重要危险因素。随着血压水平上升,CVD发病风险逐渐升高。这种风险增加不仅仅来自血压升高,还有超重和(或)肥胖、吸烟、高血糖、高血脂等综合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暴露。因此,对老年EH患者进行CVD风险评估并控制危险因素是CVD防治极其重要且有效的策略。累积的研究证实,血管内皮功能在预测EH患者心血管事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通过积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以有效降低EH患者未来的CVD风险。近年来开展的FMD检测是评估血管内皮功能最常见的无创方法,FMD降低反映血管内皮功能不全[2]。本研究运用此类新型肱动脉FMD检测仪对老年EH患进行FMD检测,结果发现,与FMD正常组比较,FMD受损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腰围、BMI、空腹血糖、TC、LDL-C、尿酸、Hcy、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均明显增加,而FMD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具有不同危险因素个数的老年EH患者FMD也明显不同,同时,随着老年EH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累积个数的增加,FMD逐渐降低,两者关系呈负相关。以上结果提示,合并FMD受损的老年EH患者较FMD正常的老年EH患者存在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且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将加速。因此,应早期积极干预和控制老年EH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FMD损伤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以降低或延缓老年EH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超重、肥胖和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谢紊乱是公认的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本研究还发现,老年EH患者BMI、空腹血糖、LDL-C、尿酸与FMD呈正相关,这与既往的研究相一致[1]。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尿酸是FMD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和尿酸均与氧化应激的升高有关,氧化应激可以通过促进局部炎性反应、抑制一氧化碳生成,损害内皮细胞等导致CVD[10]。此外,高尿酸血症和高血糖也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参与CVD的发生、发展进程。2016年,我国开发了适用于中国人群的CVD风险评估的China-PAR模型,其可定量评估国人10年CVD发病风险。China-PAR模型推出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证实,China-PAR是评估国人未来CVD发生风险的有效手段[6]。故本研究运用China-PAR模型评估老年EH患者未来10年CVD的发病风险,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随着患者风险分层等级增加,FMD逐渐降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同时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CVD10年风险分层是FMD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提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能加剧老年EH患者的FMD及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老年EH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越多,CVD10年风险评分越高,未来10年患CVD的风险越高,也更容易出现FMD受损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事实上,目前研究认为,内皮细胞受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机制,内皮细胞是“内皮-高血压-心血管事件”链的载体和始动因子。而肱动脉FMD能够侧面反映全身内皮功能状态,受损的肱动脉FMD是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有效检测指标。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老年EH患者FMD与China-PAR模型CVD发病风险分层的关系,证明FMD与老年EH患者CVD风险存在相关性,因此,应将FMD作为老年EH患者的一个关注指标,尽早积极干预FMD受损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有效防治CVD。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入选人群为老年EH患者,样本量不大、且为单中心研究,故其代表性有限,今后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加以论证。

作者:马孝湘 王林 帅平 杨雁华 龚立荣 刘玉萍

被举报文档标题:老年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gxylw/74985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