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骨科胃肠护理方式与疗效范文

骨科胃肠护理方式与疗效范文

时间:2022-05-21 05:59:25

骨科胃肠护理方式与疗效

王凯波主任医师是揭阳市名中医,擅长运用理中汤加味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调治骨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笔者总结王凯波主任医师用药经验,应用理中汤加味配合中药穴位贴敷于骨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病人。将观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应用理中加味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在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经临床观察,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09年2月~2011年8月本院骨科住院的四肢及关节闭合性和开放性骨折患者,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5例,男43例,女22例,年龄在20~90岁之间,平均45.7岁;其中开放性骨折19例,行清创复位固定术;闭合性骨折46例,其中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全组病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少食、早饱症状,伴恶心16例,伴腹部胀痛20例,伴便秘18例,伴大便溏泄2例。治疗组65例,男44例,女21例,年龄在19~89岁之间,平均47.3岁;其中开放性骨折18例,行清创复位固定术;闭合性骨折47例,其中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全组病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少食、早饱症状,伴恶心15例,伴腹部胀痛22例,伴失眠头痛自汗5例,伴便秘18例,伴大便溏泄3例。两组年龄、性别、创伤术式、术后症状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钟南山等主编的《广东省常见病基本诊疗规范》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两组病例均为创伤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少食、早饱、腹胀痛、恶心、头痛、失眠、自汗、便秘或大便溏泄等症状。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术后给予静滴消炎抗菌药、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输液治疗外不采用任何其它措施,让肠功能自然恢复。

2.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理中汤加味配合中药穴位贴敷。

2.2.1附子理中汤加味处方白术30g、党参20g、甘草18g、干姜、当归各15g、黄芪60g、白蔻仁6g、乌药15g、丹参15g。大便秘结加火麻仁、郁李仁;大便溏泄、苔白厚加厚扑、法夏;腹痛加延胡、白芍;头痛加葛根;失眠加合欢花、炒枣仁;自汗加山萸肉。每日1剂,连煎2次,煎的药液混和后分2次口服,于术后8~12h开始。

2.2.2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药贴敷主要成分为肉桂、丁香、吴茱萸、槟榔等,研成粉末,用姜汁调匀制成直径2cm,厚为0.3~0.5cm的药饼即可。每穴贴1个。穴位选取神阙、中脘、脾俞、章门。选取穴位后,以透气小敷贴将药饼贴于穴位上,每天更换1次,每次贴24小时,术后第1天开始,连用5天。

两组病人均以肛门排气、排便标志胃肠蠕动功能恢复。计算从手术结束至第1次肛门排气的时间和排便时间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并进行比较。治疗5天后判定疗效。

3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饮食、大便正常;好转:症状减轻,饮食量增加;无效:症状无改善。

4结果

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疗效比较,见表1、表2、表3。

5讨论

骨科手术患者,由于创伤和手术都会给患者增加精神压力,容易引起植物性神经紊乱,尤其是创伤术后,病人都要经过一个组织代谢的创伤反应期,此时由于疾病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食物摄入和营养吸收较差,常导致肠黏膜上皮再生延缓,免疫功能下降等[1]。另外术后抗生素的应用,易使胃肠道菌群失调,从而也出现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因此创伤手术后及早调理胃肠功能,对身体康复很重要。王凯波主任医师认为手术作为祛邪手段,势必伤正,术后患者失血耗液、元气不足、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功能障碍、化源不足,从而正气更弱。骨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虽有气血亏虚之象,但以脾阳虚湿困更为多见,表现为肢体困倦,纳呆,脘腹胀闷,舌淡,苔腻,口渴少饮等。王凯波主任医师认为这是由于术中失血,气无所附,致脾气亏虚;术中、术后大量补液,术后较多给予流质饮食,超过脾阳运化水湿能力;使用抗生素(属寒凉性质)损伤脾阳;术前、术中忧思顾虑太多,忧思伤脾;以及麻醉和术后卧床等影响肠胃蠕动。均致脾阳运化水湿功能失调,湿浊内困。故骨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以脾阳亏虚为首要病机。治疗首当温脾阳以调理气机、分消湿浊,兼补气血、活血行气。应用理中汤加味配合中药穴位贴敷。

理中汤加味方中以白术大补中宫之土,干姜辛热能暖中宫之气[2],党参补气养液以制干姜之燥,蔻仁健脾、燥湿、行气、分消湿浊,黄芪、当归补益气血、行气活血,乌药行气疏肝以解郁,丹参活血祛瘀,甘草与辛药同用可化周身之阳气,阳气化行则湿浊立消。诸药相配甚合骨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脾阳亏虚、湿浊内困、升降迕逆的病机。

穴位贴敷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经络学说,通过刺激局部俞穴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的一种外治方法。神阙穴是任脉要穴,位于脐窝正中。脐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介于中下焦,又是肾间动气之所在,故神阙穴与胃脾肾关系密切。神阙穴虽为任脉之穴,但任督冲任脉均起于胞中,一源多歧,因而它联系全身经脉,并藉由经脉之气通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几窍及筋骨皮肉,故敷神阙穴能调理脏腑,扶正祛邪。中脘为胃之募穴,属八会穴之腑会,有调理胃肠,降逆止呕之功效。脾俞、章门俞募相合,用以调补脾气、使中阳得振、运化有权升降恢复常度。穴位敷贴组方药味均以辛温为主,有温经散寒,理气止痛,降逆止呕之功,通过穴位敷贴,一方面可使药物通过穴位直接渗透而起治疗作用,另外通过穴位的局部刺激,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理中汤加味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骨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切中骨科创伤术后病机,有调理肠胃机能,排除肠胃积滞,促进胃肠生理功能恢复;促进创伤术后组织修复和促进肠蠕动,使术后肛门早排气,从而减少腹胀、腹痛、肠麻痹等并发症的作用,有利于恢复正常饮食,促进术后体力恢复。疗效满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被举报文档标题:骨科胃肠护理方式与疗效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gkyxlw/60099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