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妇产科会阴部切开感染临床研究范文

妇产科会阴部切开感染临床研究范文

时间:2022-08-28 03:27:54

妇产科会阴部切开感染临床研究

会阴是指阴道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会阴切开术是一种在分娩过程中为扩大阴道开口实施的外科切开术,是妇产科手术中最为常见的手术[1]。会阴切开术一般在第二产程进行[2],适时实施会阴切开术可以保护盆底组织,避免因胎头长时间压迫或过度伸展造成组织损伤,而且会阴切开术的伤口愈合情况较好。但切开会阴部时会有一些感染因素影响切口的愈合以及恢复效果,影响术后恢复情况。本文通过研究会阴部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感染因素,以期给临床实施会阴部切开术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1月来本院接受会阴部切开术的患者48例,对其临床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6.8±10.2)岁;48例患者中有29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为:患者的切口出现红肿、热痛症状,或针孔部位有脓性分泌物,患者伴有持续发热现象;经病原学诊断患者的切口分泌物呈阳性。

1.2切口感染处理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后,及时注射头孢类抗菌素药物,局部使用呋喃西林粉,若患者的切口没有开裂但有明显压痛、红肿伤口,则应给予患者大黄、芒硝外敷消肿药物治疗;若患者的切口出现开裂,则应及时去除肌肉层的可吸收缝线结头,每天更换药物,长出新肉芽组织后实施二期缝合。

2结果

48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8.33%。对感染患者实施分泌物细菌培养后发现,4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为大肠杆菌感染,2例患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患者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对感染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影响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胎膜早破、阴检次数较多以及产程过长。

3讨论

会阴切开术是妇产科分娩治疗中的常见手术,手术治疗时间短且创伤小,但因会阴部靠近肛门以及尿道,容易受到恶露的影响且细菌较多,易出现会阴部感染。同时因阴道内可寄生大量细菌,若出现胎膜早破、阴道炎症或产程过长现象,则影响切口的愈合情况,产妇产后排便也可污染切口,引起切口部位感染。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产后阴部切开的感染率为10%~17%。产妇产后出现切口感染,可出现疼痛症状,从而导致产妇出现心理障碍,影响母乳喂养情况。因此预防产后感染不仅有助于产妇的身体恢复,对新生儿的早期喂养也产生积极作用。会阴部切口感染一般发生在产后2~3d,伤口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现象,挤压感染部位可出现脓性分泌物,发生感染症状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因会阴部位血运丰富,具有较强愈合能力,一般感染后2~3周即可好转或痊愈。本组4例切口感染患者均采取注射头孢类等抗菌素药物,局部使用呋喃西林粉治疗方式,经治疗后愈合较好。

有研究认为,若患者的感染部位组织新鲜,裂开时间短,可以在消毒后立即实施二次缝合;若感染部位组织不新鲜,且有分泌物,不能采用缝合方式,应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服用抗生素,形成瘢痕后愈合。

为预防会阴部切口感染,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充分做好以下几点:①加强医疗工作中的无菌观念,对手术过程中的器械进行严格消毒,缝合前对切口部位以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遮盖肛门部位,缝合时注意缝线末端不能过长,避免缝线过长将肛门细菌带入创面引起切口感染;②减少阴道检查次数,若患者产前出现阴道炎脓包疮或毛囊炎等症状,应立即实施抗生素治疗;③提高手术操作熟练程度,避免手术过程中阴道黏膜切口顶端缝合不严,有死腔导致恶露渗入潴留引发感染。但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缝合前用0.5%碘伏消毒,缝合结束后再次用0.5%碘伏消毒,缝合时注意针距不能过密、缝线不能过紧,以促进伤口部位的血液循环,减少水肿现象的发生,从而促进切口愈合。缝合结束后应实施肛门检查,若发生缝线穿透直肠情况,应立即拆除再次缝合。

综上所述,妇产科会阴部切开术可引起切口感染,影响产妇的术后愈合情况。临床操作中应采取及时、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降低感染率发生。

作者:黄海洲 单位: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被举报文档标题:妇产科会阴部切开感染临床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fckyxlw/67821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