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策略范文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策略范文

时间:2022-07-10 09:43:44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策略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是21世纪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求。一般认为,这种转变的取向主要体现在两个纬度:一是学习主体由他主转向自主。他主学习是指一种被动的、依赖性的学习;自主学习是指一种主动的、独立性的学习。二是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凸现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他主到自主,由强调学习结果到强调学习过程,这是现代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1.新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随之转变。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必须具有创造性。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文本(主要指教材)的意义生成过程,使文本显露新的意义。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关注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所显现出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不同意见”成为进一步学习和讨论的材料。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对教师角色、师生关系等的重新定位,是对教师创造性的挖掘和呼唤。2.新的学习方式需要教材呈现形式的转变。自主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探究、发现的过程,而真正的发现学习,又总是伴随着对教学材料的重新组合。为了便于自主学习,新教材的编写必须突出问题情境。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发现学习的基本条件,是新的学习方式的核心。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形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从而也就无从发现、探究。问题的提出,除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探寻外,教材也必须是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呈现,因为教材是师生对话的基础。3.新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情感培养。新的自主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主探索,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同时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以利于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另外,新的学习方式还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的培养。学生在课题探究过程中,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并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

二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关于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探讨和争论最多的、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InquiryLearning),又译作探究性学习,其概念在理论界尚没有统一的界说。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泛指一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学习理念、策略、方法,它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开展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已知去获取新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学习活动。广义和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定义基本上确定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两种途径:一种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贯穿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上,体现于学生的全部学习之中;二是专门设置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主的研究型课程,作为独立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渠道。研究型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具体来说,研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以课题研究或者项目设计为载体,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类课程。研究型课程是适应研究性学习而言的,又能很好地体现研究性学习。研究型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题,自主独立进行研究,开展活动,因此,一方面研究型课程内容是开放性的,开放到学生生活的一切领域。另一方面,研究型课程遵循学生学习规律,所倡导的探究学习方式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能力。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消除教师和家长观念上的障碍。观念是改革的最大阻力。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存在很多疑虑和担心。这些观念上的问题不解决,研究性学习很难展开。首先,很多教师和家长担心,研究性学习以学习过程为中心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升学。其实,这是对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误解。研究性学习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其科学态度和积极情感的培养,获得一种继续学习的能力。这与当前我国的学业评价发展取向是一致的。其次,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谁?研究性课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具有普遍性的。研究性学习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城乡的学生差异只是研究的内容,而不是方式。再次,学习方式转变后,教师的作用是否降低了?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转变。学生是学习、探究的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教师的作用不仅没有降低,而且对其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以前不同的只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2.遵循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性规律及个性差异。研究性学习不同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研究生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学习方式。因此,它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每一个学生。但这并不等于每一个学生都要求同样的标准,达到同样的水平。儿童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认知能力、思维水平、意志、兴趣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同一年龄阶段也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因此,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组织方式、目标确定等方面,应该体现差异性。不同年龄、不同的孩子应该有不同的标准。

3.重视对研究性学习的形成性评价。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普遍认为评价是难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探索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使用原有的测量与评价机制无法完成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学生的探究素质很难通过纸笔测验来加以评价,而且也不能把是否探究出结论或结论是否正确作为唯一或最主要的评价指标。因为,在某一阶段,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很难出现具体的成果。

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测量应当重视对学习者知识建构过程的测量与评价,即一种形成性的评价,而不能是终结性的评价。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尊重人性的变革,其实质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应俊峰.研究型课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

[2]黄海春,唐新湘.关于研究性学习认识的六大误区[J].教学与管理,2002,(2).

[3]易凌峰.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J].上海教育科研,2000,(1).

[4]余文森.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2,(1).

被举报文档标题: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策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angan/chfafw/55192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