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影影评论文范文

电影影评论文范文

电影影评论文

电影影评论文范文第1篇

网络电影对于电影艺术形式的影响还表现在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上。比如说,网络电影的反转结局在设置上就会让人意想不到,在结局、新颖的情节化这些设置上都会让观众与大量的网友喜爱,这种反转式的电影其实就是反转剧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而反转剧来源于韩国的一种较短的电视剧形式。在韩国最为流行的不是他们的电视剧而是综艺节目式的短片,每个故事大约有45分钟左右,每个情节是由两个故事组合而成的。在这个短剧中,韩国演员们一般都会使用自己的真实名字,会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中不断地转变着自身的角色,虽然每个人的故事是独立的,但是最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追求个性化是人们向着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网络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有更高的追求,而网络电影就是其中一个表达自身个性的很好的渠道。

二、在线互相交流与快乐审美

网络电影具有开放式的特点,网友在线就可以进行交流,网友们也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剧情进行更改与探讨,也可以对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讨论。比如说网络电影《见光的爱》讲叙了一个三角爱情故事,时长约40分钟,分为4个部份,9个片段,而网友可以自己选择电影情节的变化,由此网络电影就会体现多结局、多选择的特点。网络电影的开放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给电影观众更多的主动权,这样就会让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欣赏自己想看的影片,自己可以控制审美客体,而不是被客体的审美控制。网络电影的开放性也会影响电影艺术形式,让电影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参与让观影成为一种主动,也让审美成为一种创作。

网络电影在创作时较为自由,可以让网民们自己在创作的时候享受到快乐,没有票房的压力,就不会限制自己的创作思路。无厘头的手法可以说是网络电影的一大特色,随着网络电影的发展,无厘头的手法也成为电影中的一大特色。以《小强历险记》为例,这部影片中几乎是没有任何特效的,完全是用玩的心态来进行创作,同时为了能够达到喜剧的效果,其语言非常幽默。在影片的时间设置上,网络电影也拥有着很大的自由度。传统的电影叙事远比网络电影要复杂、冗长,而对于现实社会的“快餐文化”的观影氛围,讲究效率与快节奏是受众的首选,因此网络电影这种叙事更具备吸引力与挑战性。

三、结语

电影影评论文范文第2篇

在《致青春》电影营销中,宣传团队一直在试图营造“青春”的舆论氛围。这无疑击中了正值青春当下的学生以及依旧对青春校园时光缅怀的都市白领最深层的情感诉求。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在《致青春》电影中,诠释了青涩的爱恋、收获的喜悦、受挫的悲伤、遭受背叛的无奈、现实的压力产生梦想的距离等等青春给人生带来各种的深刻烙印。记忆中饭堂的打饭长队、杂乱的男生宿舍、苛刻的宿管、公共洗漱间,情侣霸占公用电话这些大学里独特的元素特征在《致青春》电影中通过幽默的诠释,让人感到亲切并不禁拍案叫绝。在6月毕业季,《致青春》发起对于高考祝愿和青春纪念的话题,与高考生和应届毕业生的社会热点话题的传播效果发生叠加作用,进一步引发媒体狂潮和受众的广泛关注。在《致青春》的营销中,凭借社交平台这一广阔的载体,触动青春话题,引发大范围的讨论,不断地试图唤醒大量受众对于该题材的共鸣,就如同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er,1970s)提出的情绪三因素学说,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外界刺激、机制的生理变化和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受众对于媒介常见的情感诉求有新奇感、亲切感、幽默感和美感。针对目标受众成功的营销中,无论是直白的广告语还是制造的各种话题,都兼顾到了受众的心理情绪。

二、营销中的传播模式分析

在《致青春》电影公映时,各方媒体对于其营造的“青春体”相继评论报道,激起受众对于电影互动环节的期待。《致青春》没让驻足的受众失望,在社交平台上发起各类话题讨论,维持热度,并开展与热酷的合作。笔者基于经济学中著名的“长尾理论”进行扩展,提出电影营销中的“长尾理论”,只要推广渠道和基数足够大,在经历票房热映后,电影仍将在市场中通过别的服务模式长期盈利,产生的效益将与票房营收相匹配。正是由于广泛的受众基础,《致青春》发行团队敢于尝试降落手机客户端,打造了与游戏服务商互赢的局面。基于此项尝试,笔者猜测《致青春》在达到各地票房全胜后,将继续通过社交平台上对于主创人员的话题讨论,扩大主演团队知名度,从而收获更大的效益。在社交平台上,从《致青春》前期选角开始,各路“意见领袖”轮番登场,适时推动影片的宣传造势。首先,不妨先看该电影新浪微博官网。笔者注意到,在上映前夕发生四川雅安地震,此平台第一时间消息,取消《致青春》首映式上的会、首映礼和红地毯仪式,并关注起抗震救灾的话题。之后以平和、大方的语调逐渐恢复正常的宣传动态报道,完成了一次良好的公关活动。其次,由于该电影的主创团队中有大牌演员转换身份的介入,主演方面也是星光熠熠,此电影从开拍之初就极具话题。各位明星等都各自拥有一定的受众群,在社交平台上也各自为营,基于友好的合作关系,每个参与者或多或少地自主推广这部影片;影片还邀请了李檣作为编剧,之前与其合作过的大腕纷纷关注、评论、转发起这部电影;歌后为其演唱主题曲《致青春》,更是在社交平台上发表旧照,老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电影的各路宣传造势活动。另外,电影资深媒体人和媒体机构在投资和发行商光线传媒的引导下,对于《致青春》的点评针锋相对,引发口舌之争,受众在观影后主动地参与论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致青春》的宣传。在《致青春》社会平台传播途径上,引起滚雪球效应的始作俑者,不全是营销团队,包括了广大媒体和受众的主动参与以及明星效应的推动,实现了“众包”的传播方式。让受众产生主人翁思想,自由自愿地传递营销信息,把过去由营销人员执行的工作任务在潜移默化中交由大众网络来完成。《致青春》由著名演员赵薇跨界执导,笔者认为,该电影的这一基因决定了此片在社交平台上的营销中将充斥很多明星话语,产生意见领袖的重叠作用,受众的积极参与,推动电影快速传播,产生“病毒式营销”(TimO''''Reilly,2007)特征。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传播相对于纸质媒体传播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来说,成本极小化,并且依托现有的网络平台以及微博等新一批社交平台快速发展,其覆盖面更加广泛。南方报业传媒曾就“如何发掘微博的营销价值”为题进行了论述,认为“基于社交网络的微博能够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机制,极大地改变营销的基因。”即对传统媒体进行瓦解和重构;草根微博易娱乐化和垂直细分为主,已具备较多数量,其营销价值也将逐步得到提升。电影《致青春》凭借亲民的题材、制造诸多在社交平台上的话题讨论,草根民众纷纷自主参与。广大意见领袖前仆后继地发表各类图片、评论、转发更是推波助澜,加大了其在网络平台上的口碑传播,从而形成了高效的信息传播形态。

三、国产电影的行业自过滤

在本文背景描述中,笔者介绍了国产电影现状:在中国繁华的电影行业中,只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国产故事片能与观众见面。这不得不引起重视,引发深度思考:缘何同等投资的影片创造了票房奇迹,而有些却连影院都上不了呢?笔者认为社交平台亲民的特征以及所营造的微环境将有助于国产电影行业的提纯、整体电影质量的提升。社交平台形式相对娱乐化,基于博主粉丝形式的广大民众,垂直细分明显,电影在此平台上较容易找到目标受众并对其进行重点营销。平台的相对于广阔的现实社会环境,在微环境中的营销用相同资本能取得更高的效益。社交平台的互动性不但满足了受众对于发表意见的心理诉求和成为主人翁的意识,更让受众能主动对电影做出基于自身需求和愿望的进行筛选。笔者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E•卡茨,1974)认为电影制作者可通过分析受众对于看电影的动机和获得的需求满足,来考察该电影是否适合市场的心理、采用哪种营销手段。借助社交平台营造的微环境促进国产电影产业的自过滤,让更多优秀的国产电影在万众期待中走上银幕,让那些粗制滥造的电影没有市场生存空间而消亡,促进国产电影产业的发展。

四、启示与呼吁

电影影评论文范文第3篇

微信公众平台是传统电视媒体拓宽传播渠道、衍生产业价值链的一个重要平台。然而,尽管当前许多传统电视媒体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并未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和资源整合效应。文章依据使用与满足论,以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认为其在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传播时,应充分发挥其内容价值的优势,注意价值链的延伸,将微信公众号作为节目整体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节目本身与微信公众平台的良性互动,提升节目的整体传播效应。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新闻评论节目;使用与满足理论

如今,各种各样的微信公众号雨后春笋般地增加,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也不甘示弱。笔者以“央视”为关键词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栏中进行搜索,发现其中已经认证的电视新闻评论公众号有8个。这8个新闻评论节目的形式和播出时间各有不同,有周播,也有日播;有财经类新闻评论,也有综合类新闻评论;有主持人和嘉宾一起主持讨论的,也有主持人同时充当评论员角色的。但是这些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平平。运营得稍好一些的公众号如“央视财经评论”在2014年12月26日达到了20822的阅读人次,但该日期之前鲜有超过10000的。除此之外,其余几个公众号的阅读人次基本维持在1000到8000之间。①可见,相比于这些节目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其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状况相去甚远。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落差呢?若要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优势,传统媒体就必须充分了解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并结合本节目的特色进行有效运营。目前,微信为公众账号平台提供了用户分析、图文分析、消息分析和接口分析四方面的分析,其中前三个方面的分析对于各公众号的推广和消息生产及发送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一、用户分析:

精准分析用户来源,有针对性地推广宣传。用户分析是由用户增长和用户属性两个模块组成的。用户增长模块包括精确的数据和直观的图形,通过分析每日用户增减数量,可以推测出用户的偏好。新增功能“增长来源”一项可以帮助公众号直观地分析用户来源,有的放矢地进行公众号推广。以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为例,其增加订阅户的渠道包括:(一)在朋友圈中看到朋友的分享,遂添加该公众号;(二)在电视节目中或官方微博上扫描该公众号二维码;(三)通过其他公众账号添加该公众号。在公众号后台对这三种渠道获得新增用户的多寡进行分析,之后便可有侧重的进行公众号推广和宣传。

二、图文分析:

深刻洞察用户偏好,击中用户深层次需求。图文分析由图文群发和图文统计两个模块组成。具体指标有:图文页阅读次数、原文页阅读次数、分享转发次数、微信收藏人数和阅读渠道等。通过阅读、分享、转发、收藏人数和阅读渠道的数据可以推导出哪些类型的文章更受用户的认可,哪种类型的文章会促使用户进行分享、转发与收藏,用户更倾向于从什么渠道来阅读推送文章等。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了解用户的偏好之后,便可多做用户想要了解的新闻,并在微信公众号中以用户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内容分享。

三、消息分析:

收集用户反馈,结合电视节目实时互动。消息分析由消息分析和消息关键词两个模块组成。数据指标包括消息发送人数、消息发送次数、人均发送次数和消息关键词等组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用户感兴趣的主题以及用户对于节目内容的意见和观点,进而在公众号自身风格和用户偏好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对于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这种直播节目而言,相比于报纸、广播更易实现实时的、视觉感官的互动与观点切磋,电视媒体应该好好把握这一点,更好地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为了满足用户在接触媒介时的期待与需求,传统电视媒体在借助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时,要结合自身特色,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结合新媒体平台已有功能,实现实时互动。而相对于一般新闻节目,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特色在于其评论员评论部分,这是独立于新闻本身的人类智慧、经验和知识积淀。如果能够以此为契机,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再加上主持人的意见领袖作用以及节目的品牌效应,方可借微信这个平台更好地实现二次传播。如果再能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其节目生产、营销的有机部分,便可将传统品牌优势向新媒体领域延伸。基于用户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需求满足方面的研究,美国社会学家E•卡茨提出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即“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一、媒介期待:

和用户相遇,有多种渠道。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有两个条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其一是接触媒介的可能性。一个微信公众账号要想吸引人们订阅,必须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并给人们提供方便的订阅路径。传统电视媒体想做好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可以充分利用其已获得群众基础的电视节目,甚至包括已经运营得相对成熟的官方微博,在上面投放二维码等。另外还可以和其他微信账号达成合作,互相在消息中附带对方的账号信息或二维码进行宣传。其二,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有数据统计显示,订阅号有非常多的阅读量来自朋友圈,这符合2/8分布原理,“20%的用户到订阅号里面去挑选内容,然后80%的用户在朋友圈里去阅读这些内容。”②由此看来,有着大规模粉丝号的账号如果不能生产有吸引力的内容,同样无法提升阅读数。因此,要想提高阅读量,则需要人们乐意转载的文章,而这类文章通常都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甚至是可以体现出用户的消息较为灵通和不俗品位的类型。

二、媒介接触:

深度互动是关键。接触之后,根据对文章的喜爱程度,以及对历史消息的浏览,用户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进行订阅。要想变一次关注为长期关注,公众号必须定期生产出优质的内容并加强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同时也要加强节目本身和微信公众号之间的互动。首先,要提前预热。微信公众号的节目预告本质是良性的,但一定要避免形式单一、过度严肃和缺乏温度,而最好对新闻有一个大致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增加一些拉近主持人和观众之间的距离的信息,如选题过程、演播室实况、语音播报当天节目预告等就更佳了。其次,深度互动。在节目播出之后应及时收集用户反馈,包括对于选题的意见或建议,或是对节目的内容有不同视角解读等。刷选其中有价值的观点,集中起来在微信上进行分享,甚至可以加上一些主持人点评或意见切磋。这种对话的形式所形成的深度互动,以及每期节目本身所提供的天然讨论素材,可以将节目的价值链延长,将评论类节目的优势体现出来。除了微信上与用户的互动,更要将节目本身和微信有机的结合起来,直播节目可以尝试在节目中插入微信公众号收到的观点反馈。举一例,《新闻1+1》公众号在其2015年4月19日星期日的节目《南京虐童案,依法还是依情》中,就将其在微信投票中得到的结果和现场听证会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反差极大,得以引发人们思考。第三,保质保量。目前,很多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发送消息的质和量得不到保证,有些甚至接连数天不更新消息。要保证公众号消息发送的质和量,需要注意几点:其一,加强节目组新媒体方面的人才配备,包括上一点中提到的收集用户反馈并编辑成有效内容,也需要有足够的新媒体工作人员来保证。其二,在每期节目预告同时回顾上期节目内容,图文消息需含多种内容形式以符合不同用户的需求;整理节目文稿或新闻评论给那些有充足时间想了解节目内容却没有无线网络的人群;还有语音回复关键字给那些想快速了解节目的人群。其三,文章的质量和形式符合用户期待相对于文章数量更加重要。以公众号“假装在纽约”为例,该公众号一般每日仅一篇文章,就一个热点问题或现象展开思考,进行评论,言辞幽默,又引人思考,其每则消息基本都能获得60000以上的阅读人次。因此,传统电视媒体在推送文章时,可以尝试一些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方式,如以新闻评论的方式来替代原来的节目回顾。

三、需求满足:

用户态度直接决定其行为。用户接触使用媒介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当一个公众号未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或者说它不能够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已经信息过载,订阅了过多的公众号而没有时间去一一阅读时,人们对于下一个公众号的订阅显然会抱有谨慎的态度,甚至会取消已订阅公众号。信息到达率并不等同于信息接受率,用户的参与度并不意味着满意度。③只有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来进行微信公众号推介内容的建设,才能真正使得该公众号的设立有益于节目的收视率和反响,公众号的设置才不会如同鸡肋。需注意的是,使用与满足理论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传统媒体在迎合大众口味的同时,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底线。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具有社会性和政论性,要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舆论引导大众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在用户喜欢的言论和起引导作用的言论之间做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传统电视媒体若能巧妙地把握住这一平衡点,并从观念上重视新媒体,将其渗透至节目研发、生产及推广各个环节中,和新媒体实现真正的媒介融合。当独到的观点插上技术的翅膀,电视新闻评论一定会如虎添翼。(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传播革命下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困局与管理体制创新研究”(14CXW008)以及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广播电视体制‘中国模式’的建构”(13YJA860024)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数据来自于对以“央视”为关键词搜索到的8个新闻评论类微信公众号文章阅读人次的统计,统计截止于2015年4月19日中午12时。

②数据来自于腾讯科技企鹅智库每日图表:《微信官方数据披露:什么样的文章更受欢迎》

电影影评论文范文第4篇

对电力商品科学定价,体现公平合理,提高客户满意度。电力商品的合理定价要从三方面考虑: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实行阶梯电价,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的步伐。

通过对用电终端的科学管理,使用电负荷平均化,提高终端能源使用效率,可以节约电能,从而降低电价;实施阶梯电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减少电能消耗,从而降低电价;而智能电网的最终建成将智能配置电能利用,提高利用效率,有利于电价的稳定。

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畅通电力营销渠道,提升客户满意度。

第一,加速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广国家电网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大型的信息化项目和信息化集约项目并应用在生产和管理上,在“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期间,将努力建设数字化电网技术应用,生产业务精细化管理,新一代网络技术网架结构影响及数据中心硬件架构优化在SG816信息一体化应用基础上向巩固信息化建设成果迈进,努力使信息化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第二,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不断完善客户服务中心建设。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已不是鲜例,所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比如,计算机视觉技术。

这种智能系统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起了很大作用。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形成的工业电视系统和遥视系统,利用红外技术形成的红外成像系统等从本质上属于图像技术。在电力监控人员对很多图像进行识别时,由于人眼易疲劳,不能快速对各种画面进行综合判断,而电力系统又是一个信息能量变化非常迅速的系统过渡过程,这时就需要计算机视觉技术代替人眼进行工作,从而实现电力系统图像信息的智能处理。

树立良好的供电企业形象,全面赢得客户满意度。

企业形象塑造历来受到重视。供电企业形象塑造要从全面完善供电营销服务做起,供电营销人员战斗在营销第一线,他们的形象就是客户对供电企业的第一印象。因此,营销人员要加强与客户的联系,沟通,加强向客户进行业务知识普及和业务宣传,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对供电措施支持和理解,电力营销人员要有充分的业务敏感性,以能够保持现有营销规模和扩大用电客户为己任。

三全面完善线损管理,降低线损率

第一,推进智能电表的实施和旧电表的更换。

第二,强化线损动态管理和考核工作。

第三,做好电力检查和反窃电工作。在线损管理中,窃电造成的线损占很大比例。由于窃电技术不断“改进”,建立一支精干的检查和反窃电队伍迫在眉睫。掌握和利用最先进的反窃电技术,具备高素质和高职业素养的反窃电人员是营销队伍中的生力军。

电影影评论文范文第5篇

管理工作不到位

目前国内许多电力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职能缺失的问题,从而造成电力企业经营风险上升。传统电费收取方式是营销部与财务部相互配合,电费收取由营销部负责,账款收取由财务部来执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责任、利益等因素影响,往往存在相互推诿、效率低下、进度迟缓的情况,造成了企业经营风险上升。一方面,业欠费管理重点之后。现阶段电费催缴是供电企业收费的主要内容,电力企业催缴电费的过程中有较大的费用支出,忽视了交易前及交易中的管理工作,这导致了企业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另一方面,客户信息管理方法较为落后,不能有效的评估客户风险,忽视了客户信用额度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的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及应用,缺乏系统管理。

缺少风险管理的经费投入

电力企业对风险管理不够重视,不能有效的将电力营销工作与风险管理相结合。一方面电力企业将经营重点放在生产环节,忽视了电力营销对企业的关键作用,这种思想牢固的存在与电力企业管理者中,不能正确的认识到电力企业的根本问题。同时,相较于其他行业,电力行业仍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经营风险小,不能做好角色转换,同时对风险控制及风险规避存在缺失,风险管理投入小,部分企业更是忽视了对风险管理的投入。现阶段,电力市场竞争逐步加剧,应收账款数额逐步增大,电力企业管理者不能有效的提出应对措施,企业经营风险提升。

电力企业有效防范营销业务风险的管理措施

(一)优化组织机构、风险管理体系

将风险管理意识贯彻到企业营销活动当中。企业营销风险管理需要长期、持久进行,树立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全面了解企业经营风险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客观性及可控性,提升企业员工规避风险的意识,并形成系统思想。同时,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建立与之相符合的风险管理体系或组织机构,有效的实现风险规避。企业营销风险主要存在于企业销售及财务部门,通过电力供应的各方面获得相关信息,将电力营销风险管理工作划归某个部门进行专门或同时管理,并授予相应的职务及权利,通过统筹企业风险、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电费信用额度、改进电量销售电费回收业务流程等方式,统一实行客户评定工作,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并进行全面监控。还应将应收账款账龄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制定追缴政策,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二)全过程的风险管控

1)建立新增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加强事前风险控制。客户群体虽然能够为电力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润与行业声誉,但同时也是风险隐患的发展源。在电力销售关系确立前,强化对客户资信的管理工作,强化客户信用收集、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实现合理控制风险。客户资信管理主要从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客户信用分析及报告、客户资信评级、客户群经常性监督、检查五个方面入手,同时将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及客户信用分析及报告工作与用电业务勘察工作相结合,全面控制事前风险发生几率。

2)营销业务执行中的风险管控。在交易中往往出现欠费的情况,一般为资金紧张,也存在付费意识不强的情况,企业经营不善或国家政策影响都会出现企业欠费,应在交易过程中制定欠费额度及期限的相关制度,加强风险控制,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3)加强对陈欠电费的控制,实行制度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出现欠费情况,应该及时进行追缴,避免发展为陈欠电费或死账,分析欠费原因及账龄,制定有效的追缴制度,从根本上加强电费追缴工作。

(三)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

客户信用管理是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保障,通过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加强客户信用管理,能有有效的实现市场及服务的提升。一方面,由于电力行业相关客户较多,设计范围广,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统一建立信用分析模型,对客户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及预测,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技术支持系统,实现客户信用风险自动划分。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广泛应用,各供电公司都有效的建立了相关客户信息数据,为技术支持系统提供了数据来源。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基本实现客户信用等级自动评定,有效的推动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电影影评论文范文第6篇

1997年之后,香港电影研究得到了美国、中国内地多方面的关注。凭借着百年来形成的强大电影工业、上千部的作品,及其特殊的殖民地身份,香港电影本身有着很多需要研究的方面。本文通过对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本土和英文世界四个方面关于香港电影研究现状的介绍,旨在提供具有学理性的图谱描绘。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做出点题性的分析。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商业城市,香港有着成熟的电影工业和悠久的电影史。它是全球性电影生产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电影出口中心,香港制作的电影广泛在东南亚及其日本、韩国、中国内地、台湾发行放映,有着广泛的影响。作为庞大的电影中心,对它进行一定的关注是有必要的。

香港一方面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文化上一脉传承,并以粤语文化为主体;而另外,它又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是一个独立的自由港,广泛积极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复杂的社会状况和文化分布,使得香港电影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本土特点。香港电影是属于中国电影的一部分,同样这样百年的历史,在人员、资本、文化等方面有着直接的联系。对香港电影进行多方面的研究,重新看待中国电影百年的分布历史,是十分有必要的。

香港作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其电影也有着鲜明的商业生产的特点,这种快产快销、票房至上的观点一直是学术界所不屑对待的,所以正式的香港电影研究起步很晚。香港本土一直多以报刊杂志评论为主,多在文中闲谈影界琐事,其自身研究直至1978年之后,才在每次香港国际电影节同时出版一本电影回顾的论文集,方始有较为正式的学术研究;而英文世界中,第一本关于香港电影的学术著作是查奕恩的《香港电影工业与观众之社会学研究》,这是同港大亚洲研究中心合作的一个项目;台湾方面是在80年代之后,由焦雄屏及其一批高校学者,在注重台湾电影研究的同时,也注意到了香港电影的重要性;而中国内地直至“九七”之后,才开始略有声势的小范围的香港电影研究。这四个方面对于香港电影的研究各有侧重,是目前关于香港电影研究的主要力量。其中,香港本土更全面详细;英文世界方面颇具学理;台湾注重两地业界关系;大陆略重左派电影,及其香港电影和上海电影在战前的关系。在下面的行文中,将会根据各自的重点,加以介绍。

一、中国内地方面

中国内地关于香港电影研究以1997“香港回归”为界。

在1997年之前,内地少有专门的香港电影研究,有价值的研究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官修”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书中,有着大量关于1949年之前香港电影的资料,而且早期关于上海和香港之间电影的一些资本关系、创作关系也介绍得比较详细。某些程度上来讲,《中国电影发展史》作者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当初修史的时候所拥有的资料是唯一的,许多资料到今日已不存在,所以该书具有独特的价值;二是内地关于香港左翼电影公司“长凤新”(长城、凤凰、新联)的研究,因为是国有资本的关系,内地对其一直视之为己出,例如在1994年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学术讨论集《历史与现状》中,同样发表了李宁的《长城、凤凰、新联、银都公司的历史回顾和今后展望》一文。“长凤新”在香港电影市场中独特的定位和对早期电影市场的开拓,都极具意义,但更难得的是它是多年来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市场间唯一的联系,使得这份血缘关系一直得以保持不断。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后,香港和中国内地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香港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而内地电影理论对于这一历史时刻也积极回应,“九七”前后产生了较多的研究香港电影的文章。在1996年11月2—7日,在广州举办了“香港电影回顾展暨研讨会”,首次对香港电影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涉及粤语片、武侠片等类型电影问题,胡金铨、徐克的作者论问题,及其香港电影中的文化脉络问题,当然也不会缺少对“左派电影”的关注。这次研讨会的一部分成果在内地的核心电影刊物《当代电影》(1997年3月)以“香港电影专号”的名义发表。另外,主办这次研讨会的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在2000年将全部成果结集成书,出版《香港电影回顾》一书。同时出版的还有《成龙的电影世界》一书,是对1999年10月期间“成龙电影回顾展暨研讨会”的结集。作为非日常性的学术团体,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于1988年11月成立,在香港电影研究领域有过众多有益的学术突破。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内地录像带市场已经充斥了大量的香港电影,而近年来随着DVD的普及,内地市场又出现了大量邵氏电影、少量电懋电影等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资料。以这些影像资料为基础,内地有一些学者对香港电影开始关注,从故事、剪辑、文本、历史、文化等方面尝试性地研究香港电影,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蔡洪声、胡克、李以庄、王海洲、陈山等人,这些学者为中国内地的香港电影研究打下了基础。

蔡洪声先生一生致力于香港电影的研究,是国内著名的香港电影研究专家,他曾多次在《当代电影》杂志关于香港电影某一课题进行组稿、撰文,是早期香港电影研究在内地的主要人物,著述有《台港电影和影星》一书。胡克先生的《香港电影对大陆的影响1976—1996》和《香港电影在中国内地1949—1979》两篇文章,以独特的内地视角研究香港电影,分别在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回顾特刊上被引用。中山大学的教授李以庄女士凭借地理之便,较早地认识到了香港电影研究的特殊性,并进行学术性的探讨研究,她正着手写作的《香港电影史》书稿已完成大部分,将会是国内关于香港电影研究的一本启蒙著述。正是通过学者们的视角和努力,香港电影研究逐渐被引进到国内的各研究机构和高校中。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内地有一股研究武侠电影的热潮,例如贾磊磊、陈墨、索亚斌等人都曾较早对此题目进行研究,且文章都较多涉及到香港武侠电影的文化根源、剪辑方式、类型问题等。武侠电影研究虽非完全的香港电影研究问题,但由于武侠电影是香港最具特色的类型,其相关联系处相当之多,而国内在这个方面的研究也有着独特的视野和内容。

不可否认,内地研究香港电影有着一定的难度,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像资料,但对其创作背景和传播方式的文字资料缺乏,而且内地的电影研究学者多居住在北京、上海两地,对粤语及文化比较陌生,而两地间的学术交流又颇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这些基本条件的限制,使得内地关于香港电影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内地香港电影研究并没有形成对香港电影工业和历史的整体意识。虽然80年代“香港电影新浪潮”之后,电影艺术从大工业时代脱离出来,出现大量优秀的电影和导演,如王家卫、徐克、吴宇森等,其快节奏的拍摄手法和现代都市意识深深地吸引了内地的电影人,并对一些题目做出研究,颇有成效。但由于内地和香港之间学界联系极少,及语言和资料问题,使内地学者大多无法研究香港80年代之前的电影,而香港学者本身也极少人有大魄力来内地学术界推广香港电影。

在新的电影史学界,新一代学者中已经很重视香港电影的研究,并以华语三地的视野来看待香港电影的地位。在李道新先生的新著《中国电影文化史》中,有两个大章节专门以香港电影为题,分别是第十二章“中国香港:无国无家的漂泊意识”和第十六章“中国香港:‘九七’症候和电影繁盛”,这种整体的史观思维,重新设立了内地关于香港电影研究的框架。

二、台湾方面

由于战后香港电影的资本运作关系,台湾电影一直和香港电影有着亲密的关系。所以资料对于台湾学者来说,并不成为问题。相对于大陆学者来说,有着先天的便利条件。特别是很多台湾影人是活跃于台、港两地之间的,例如李翰祥、胡金铨等,当台湾电影学者对他们做传记性研究的时候,总是会涉及很多有关香港电影的问题。

但碍于台湾电影发展的自身条件,台湾电影研究的正式出现也仅是80年代初的事情,而台湾电影本身也向来问题不断,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投放到香港电影研究方面。

需要提到的是,焦雄屏、陈国富等人引进新鲜的电影作者论、美国电影商业的研究,这些方法运用在香港电影研究时,显得十分恰当。焦雄屏在推广香港电影研究方面成绩颇著,她的《香港电懋公司的崛起及没落》、《故国北望——1949年大陆中产阶级的出埃及记》等文章,是难得的以整体意识研究香港电影的文章。另外,焦雄屏香港电影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她凭借着自身的影响力,编著了多本关于香港电影研究方面的书籍,如《焦雄屏看电影——台港系列》、《香港电影的传奇——萧芳芳和四十年代电影风云》、《香港电影风貌》等书。焦雄屏把香港电影放在中国电影史、亚洲电影产业、中西比较的框架下,显示了睿智的判断力。

台湾研究香港电影最大的优势,在于研究几位曾在香港电影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台湾电影人,如胡金铨、李翰祥、徐枫、张艾嘉等人。由于这些人曾在香港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了香港电影史的发展。但对于香港学者来说,胡金铨、李翰祥等在台湾创业建立公司那段历史的资料就不够详细,而台湾学者却完全掌握了这些人在香港期间的资料,这种信息不平衡的情况,决定了台湾学界在研究香港电影方面所具备的独特优势,甚至夸张一点说,就是张彻早期在台湾一段时间的活动,也只有台湾学界有立场、有条件研究,而香港学者只能从张彻到香港之后才开始研究。黄仁先生编著的《胡金铨的世界》、李翰祥的自传《影海生涯》等书虽然仅仅是传记读物,但贵在是当事人亲历当年的历史,对于香港电影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相当多台湾电影人和香港电影发生关系,如徐枫亲自投资香港电影生产,岳华是邵氏当红小生,这些人的口述中都把台湾电影和香港电影联系起来,这是台湾研究香港电影的独特视角。

另外,近年来叶月瑜、林文淇等年青学者引入新视角研究香港电影,如叶月瑜从音乐角度研究香港电影,林文淇关于关锦鹏的后殖民研究,拓展了香港电影研究的深度,有利于多元化的当代香港电影研究的存在。

总体来讲,台湾的香港电影研究并不发达。虽然他们并不缺乏关于香港电影研究的资料,但因为台湾学者自身的视野所限,他们更愿意将精力投入到台湾本土电影或者国外的研究上去。对于中国内地来讲,香港电影在战前和上海间有着直接的关系,“九七”后又有着共同发展的未来,有把香港电影史引入到中国电影史中来的民族统一的需要。而台湾学者却面临尴尬的自身定位,它无法正确看待和香港电影间的民族关系,而仅仅能以产业关系或者文化问题来处理。所以,多数台湾电影研究学者对香港电影的了解普遍多于内地学者,但未必能做出专业的研究来,而多是拿一些香港业界的琐事来引申。台湾学者虽然有着比较鲜明的“华语电影”三地概念,并强调相对于内地电影,港台电影是一体的,如蔡国荣的《中国近代文艺电影研究》中,多数篇章是研究香港和台湾电影,中国内地的方面并不多。但事实上三地电影产业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台湾和香港电影间的区别,台湾学者又无法从心理上面对香港电影作为独立的个体,这是台湾电影学者一个根本的误区。

在远流出版社浩大的“电影馆”丛书中,香港电影研究所占的部分极其有限。某种程度上讲,台湾电影研究的深度凭借此套图书已经提升到一个高度,对世界各地的电影都有了学术化的基础。但即使如此,仍把大量精力花费到国外电影理论的引介上。在香港电影研究问题上,台湾学者尚未有魄力成为领率者——虽然它本身的研究条件好于内地和香港。

三、英美方面的研究

这个方面的界定需要一定的说明。英语作为香港的第二母语,普及程度很高,像香港国际电影节20余年的回顾特刊中,皆是中英文双语。因为如果有英文,就可以把香港电影研究推荐给西方国家的学者,而不必受语言的限制,这是香港政府和香港电影界一直都很努力的一个尝试。事实上,香港政府和电影界所做的努力颇有成效,很多西方学者关于香港电影的研究都是合作项目。

关于香港电影研究的英语文章颇为特殊,一是因为关注香港电影研究的海外学者多是英语国家的(美国为主),他们的研究成果是英文发表的,其他语种倒是少见;二是有些具有留学背景的学者,可能是马来西亚、香港等,如张建德、傅葆石等,他们发表的成果是以英文形式在西方世界出版,也同样是具有国际化的知识背景。

第一本关于香港电影研究的英文专著是美国人I.C.Jarvie在1977年所著写的《WindowonHongKong:ASociologicalStudyoftheHongKongFilmIndustryandItsAudience》(中文名:查奕恩《香港电影工业与观众之社会学研究》),把香港电影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书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协助,书中涉及了大量香港电影历史、产业、美学、类型的研究数据,翔实有力。而书中采用线索梳理的研究方式,对多个方面的香港电影现状提出了学术性结论。正像查奕恩在《序言》中所讲到:“香港电影产业的最大贡献不在于生产出艺术电影,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电影本身和电影产业告诉了我们自身所处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①查奕恩本书的两个观点可谓珍贵,影响了20多年来香港电影研究的发展:

1、通过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香港电影工业,特别是香港战后电影。她从美国电影工业的结构来分析香港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从而把香港电影这种独特的娱乐方式存在状况和社会价值勾绘了出来(这和社会批判学派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

2、把香港电影研究独立出来,把香港电影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定位香港电影史是中国电影史的一部分,但在战后通过来自上海和东南亚资本家的改造,香港电影成为具有特色的地域电影,有着自身的发展轨迹。

根据查奕恩书中所提,第一个对香港电影进行研究的是美国电影史家JayLeyda(中文名:陈力)②。在陈力著名的中国电影史专著《Dianying:AnAccountofFilmsandtheFilmAudienceinChina》(中文名:《电影》)中,陈力曾经专门辟出第11章讲述香港电影。陈力这一章的很多观点由查奕恩在著作中加以发挥。

查奕恩这种整体式的结构研究,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并没有得到延续。毕竟香港作为弹丸之地,缺乏足够的研究机构资助本土电影研究。这种局面在1997年前后开始发生变化,StephenTeo(马来西亚人,张建德)的专著《HongKongCinema:TheExtraDimensions》于1997年出版。但张建德本书的研究方式有所改变,已经从查奕恩的社会学式研究方法,发展到电影学自身的研究框架中来,分“北方和南方”、“武侠艺术”、“创新者”、“边缘性格”四部分来探讨香港电影史,及电影类型、电影作者与艺术突破间的问题。罗卡和法兰·宾的著述《HongKongCinema:ACross-CulturalView》,以香港本土最早的默片《庄子试妻》开始论述,一直到70年代的武侠片,详细论述了香港多位重要的电影人和明星的事迹及贡献,同时指出东西方的跨文化交汇对香港电影发展的影响。大卫·波德维尔(DavidBordwell)作为美国著名的电影学者,他明显表示出对香港电影的兴趣,《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PlanetHongKong:PopularCinemaandtheArtofEntertainment,港译名:《香港电影王国——娱乐的艺术》)是他2000年在香港仅经半年实地研究后出版的一本专著,结构和文风都颇为潦草,但还是代表着目前香港电影研究的较高水平。另外,具有史学背景的PoshekFu(香港人,傅葆石)在2003年出版的专著《BetweenShanghaiandHongKong:thepoliticsofChinesecinemas》,以极具史学价值的方式提供大量素材,论证了香港电影与上海电影间在经受殖民地环境下的境遇,对战前香港电影的尴尬身份加以描述。

事实上是,西方学者关于香港电影研究的成果并非很多,但又有很多电影学者有兴趣关注香港电影的艺术、文化、身份及其类型电影,写成万多字的文章,所以论文集方式的书籍相对较多。PoshekFu和DavidDesser合编《TheCinemaofHongKong:History,Arts,Identity》,是伊利诺伊大学在1997年秋举办的香港电影研究大会的论文集;此外还有加里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EstherC.M.Yau编著的《Atfullspeed:HongKongcinemainaborderlessworld》,这两本论文集收集了大量香港、台湾和美国学者研究香港电影的论文。相较来说,前者不论涵盖面、深度或作者的层次都更好一些。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本集子中都拿出三分之一的篇幅专门研究香港本土的身份问题,这是“九七”之后关于香港研究的新话题,前者的第三部分是“身份研究”,后者的第三部分是“文化的丧失:怀乡、碎言和错位”。这种来自后殖民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方式,重新在民族性、华人身份、历史地位上来考虑香港电影。总的来讲,在众多以“中国电影”、“亚洲电影”挂名的学术论文集中,都有一两篇关于香港电影研究的论文。在《TheCinemaofHongKong:History,Arts,Identity》中的最后一篇H.C.Li所著的《HongKongElectricShadows:ASelectedBibliographyofStudiesinEnglish》中,搜集了所有关于香港电影研究英文资料的参考书目;在《Atfullspeed:HongKongcinemainaborderlessworld》中,EstherC.M.Yau也在最后做了一个参考书目表,这两个参考书目表具有极高的工具价值。

除去这些专业的学术性研究之外,香港电影本身也在西方有着很大的影响。自从70年代初李小龙成为第一个在好莱坞产生巨大影响的香港影星后,东方式的功夫片和枪击片在国外的年青人中深受欢迎,而唐人街中的音像店中几乎有全部影片的录像带。由此,各种关于李小龙、成龙、功夫、影碟购买手册类的电影畅销书多不胜数。举例来说,有《李小龙传奇》、《我是成龙:功夫一生》、《功夫:报仇的电影》、《吴宇森传》、《碎灭爱情的歌:关锦鹏电影》。有些书也是高校学者所著写,但笔调却是娱乐畅销书的手法,边边角角,也算是香港电影英文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了。

总体看来,英美国家研究香港电影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超脱于香港本土的各种利害关系而获得独立思考的学术态度,根据电影学科框架的方式来进行整体的研究。由于研究者普遍都和香港电影业界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也保证了这些论文并非是简单的后殖民、后文化现代哲学的盲目套用,而是切实考虑这一独特的电影基地的产业、民族身份、美学成就的问题。在涉及问题的深度上,英文方面的书籍和论文是目前香港电影研究中优秀的。

四、香港本土方面

香港虽然小,但由于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和中转港的有利条件,有着极强的经济能力可赞助文化事业。香港本土也拥有多所著名的大学及研究中心,关心本土的经济、历史和文化发展,而电影业是香港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全港10%左右的人都与电影业有关系。对香港电影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有着天时地利人和之便,目前仍是资料最详细、研究人数最多、涉猎面最广、贡献最大的地域中心。

自从1978年开始,每次香港国际电影节都根据一个研究专题,出版一本香港电影回顾论文特刊。论文用中英双语出版,中文编辑曾有林年同、刘成汉、李焯桃、舒琪、罗卡等著名影评人和理论家,英文编辑有高斯雅、张建德等人,每期回顾文集均围绕一个主题全面展开,旨在推广香港电影、搜集史料、激发新思维的出现。截止2000年,回顾特刊的专题分别有:

1.《黄宗回顾展》,1978。

2.《五十年代粤语电影回顾1899—1976》,1978。

3.《战后香港电影回顾1946—1968》,1979。

4.《香港功夫电影研究》,1980。

5.《香港武侠电影研究1945—1980》,1981。

6.《六十年代粤语电影回顾》(1996修订本),1982。

7.《战后国、粤语片比较研究——朱石麟、秦剑等作品回顾》,1983。

8.《七十年代香港电影研究》,1984。

9.《香港喜剧电影的传统》,1985。

10.《粤语文艺片回顾》,1986。

11.《粤语戏曲片回顾》,1987。

12.《香港电影与社会变迁》,1988。

13.《戏园志异:香港灵幻电影回顾》,1989。

14.《香港电影的中国脉络》,1990。

15.《八十年代香港电影——与西方的比较研究》,1991。

16.《电影中的海外华人形象》,1992。

17.《国语片与时代曲(四十至六十年代)》,1993。

18.《香港—上海:电影双城》,1994。

19.《早期香港中国影像》,1995。

20.《躁动的一代:六十年代粤语片新星》,1996。

21.《光影缤纷五十年》,1997。

22.《超前与跨越:胡金铨与张爱玲》,1998。

23.《香港电影新浪潮:二十年后的回顾》,1999。

24.《跨界的香港电影》,2000。

特刊每期专题对香港电影研究有着指导性的意义,暗含建立香港电影研究整体框架的意义。总的来说,目前已经成为主流的研究课题主要有:1、武侠——功夫电影研究;2、香港电影史及其类型研究;3、粤语片——国语片问题研究;4、香港“新浪潮”电影研究;5、上海——香港双城问题研究;6、电影工业体制的研究;七八十年代后香港电影发展研究等。这些问题的提出,符合香港电影自身的历史、特点,是研究香港电影不可绕过的课题。

回顾特刊对于香港电影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正如傅葆石所讲:“这些论文集对理解香港电影的历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通过辛苦的资料收集,并做出历史的分析,组委会提供最系统化的研究论文集。”③总的说来,这些特刊的最大意义在于搜集了完整的资料,提出思路,以备以后有兴趣的研究者使用,例如波德维尔就承认对香港电影的最初兴趣来自每年的回顾特刊。④另外,回顾特刊中的论文作者,包括港、台、内地、海外所有的香港电影研究者,全面展示了目前香港电影研究的人员分布。对于任何一个香港电影研究者来讲,历届特刊是必备的资料。

对于香港本土来讲,研究香港电影的单位(个人)主要有以下几类:各个大学的院系、香港电影资料馆、各个电影评论协会及杂志、报纸影评人,这些单位也经常会结集出版书籍,但从一般现象来讲:关于香港电影研究方面的论文集、回忆录、随感集、影评集一本接着一本的出版,而体系完备的专著却凤毛麟角。下面分类介绍,力求能够简单描绘出香港本土关于电影研究的地图:

1、大学

大学中的香港电影研究人员多具有较好的电影知识,在论述方面比较系统。香港有着众多的大学,其中香港浸会大学在1991年正式成立香港大学中第一个电影电视系,并有着林年同、卓伯棠、吴昊、史文鸿、钟宝贤(历史系)几位专业的电影研究学者而显得特殊一些。

林年同先生(1944—1990)是较早的一位电影研究学者,他研究电影的出发点是中国传统美学,曾结集《镜游》一书(后增订为《中国电影美学》),提倡中国传统美学中“游”的观念是中国观众一种重要的欣赏习惯。而最为特殊的是,林年同先生不仅研究香港电影,而且把视野拓展到中国早期电影研究上来,并组织了“中国电影学会”,出版《中国电影研究》杂志。他的这份抱负对于香港学界来说显得十分大气,日后刘成汉的《电影赋比兴集》、香港电影评论协会所出的《诗人导演——费穆》都与此有关,这也很大程度上认可了香港电影和上海电影间的美学关系。

卓伯棠先生的专著《香港电影新浪潮》一书,内容翔实全面,分析了香港80年代出现的一批电影创作运动。书中包括新浪潮历史状况、电视工业和新浪潮出现的关系、导演分析、历史定位等几个方面,是一本奠基性的著作。

吴昊先生是电视电影系的系主任,有论文集《乱世电影研究》、《香港电影民俗学》、《香港电影类型论》(罗卡、卓伯棠、吴昊合著),另辟蹊跷,从时代命运和民俗文化方式来观察香港电影的影像生态。而历史系的钟宝贤女士具备历史学的知识背景,她的专著《香港影视业百年》工程浩大,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香港电影产业发展线索史。书中所采取的产业、历史文化、美学互动的综合研究方式,源自波德维尔的好莱坞研究,在研究香港电影时取得奇妙的效果,填补了香港电影研究的一块空白,意义极其重大。

另外,港大的AckbarAbbas所著的《HongKong:CultureandthePoliticsofDisappearance》是研究香港文化、意识形态的必读书籍。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专门以“新浪潮”和王家卫作为文化研究的个案,具有特殊的意义。

2、香港电影资料馆

长久以来,香港作为一个电影中心,却没有一个公共性的电影资料馆从事保存珍贵的电影拷贝、整理历史的工作。有感于此,罗卡等香港电影人积极努力,终于在2001年1月初正式成立这一公益单位,从事香港电影文化、历史、导演的各种发掘工作。香港电影资料馆的成立,可以认为是一件极具进步意义的大事,稍加思考我们就可以想到,众多的世界大师级导演的被认可远非首轮影院的票房效应,而正是通过不断的文化意义挖掘才逐步被认可的。事实上也如此,自成立以来,香港电影资料馆策划了很多的电影活动,并一一结集成书,大大拓展了香港电影研究的层次。

历史方面,资料馆整理出版了《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之一之

二、《从手艺到科技——香港电影的技术进程》、《香港早期电影轨迹(1896—1950)展览》特刊、《六十年代粤语片红星展览》特刊、《粤港电影因缘》等一系列活动和书籍,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对历史话题进行有意义的拓取研究。特别是有“活历史”之称的余慕云先生整理的《香港影片大全》,体系浩大磅礴,全面记叙了电影有史以来的全部史料,是一本有价值的工具书,目前已经出到第五卷。

在挖掘香港著名电影公司运作体制方面,资料馆整理出版了《邵氏星河图展览特刊》、《邵氏电影初探》、《国泰故事》、《穿梭光影50年——香港电影的制片与发行业展览》等研究书籍,搜罗了很多当事人的回忆,全面认识香港电影史上的大制片厂时代,并以肯定的态度认可其贡献。

在导演方面,资料馆以作者论的方式,重点评述了几位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导演,旨在希望推介出自己的电影大师,如《李晨风——评论·导演笔记》、《黎民伟日记》、《张彻——回忆录·影评集》、《剑啸江湖——徐克与香港电影》等,把天才和产业间的互动关系统一起来,全面肯定多年来香港电影发展的历程。

香港电影资料馆是一个常设性的研究和服务机构,藏有大量珍贵的胶片和史料。它的设立,为香港电影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完备的条件,当影像资料和历史史料都充足的时候,也是香港电影研究迈向深度研究的一个契机。

3、回忆录和传记

由于早期的较多影人并没有很好的知识背景,他们的著述就多是回忆录的样式了。香港有着宽松的出版环境,香港影界人士也多爱把自己的一生记录下来,这些回忆录的作者多是香港电影发展多年的亲事人,他们的回忆也让人有亲历历史的感觉。这类回忆录实在太过繁多,可以参看余慕云《香港电影八十年》中的三页列表,下面略微介绍几本较为重要的:

关文清的《中国银坛外史》。关文清从二三十年代起就一直从事电影事业,而且和大观片厂有着直接的关系,他的回忆录中对很多当年的电影事件、影人有着清晰的记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电影史资料。

《邵逸夫传》,作为控制了香港电影六七十年代的邵氏公司的老板,邵逸夫的生平是香港电影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所带领的邵氏制片策略和资本流动关系,至今影响着香港的影视业。

薛后所写的《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作为一个左派影人,薛后先生所描述的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界是完全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的。林黛、夏梦、张仲文等一些老明星的轶事,“长凤新”和国内电影界的关系,和香港业界的关系,及其80年代内地开放后怎么率先拍摄《少林寺》把香港电影和内地业界联系起来的历史,这些史料具有独特的意义。

另外,上面所介绍的香港电影资料馆的口述计划,也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两次口述计划的主题分别是“南来香港”和“理想年代——长城、凤凰的日子”,被采访人全部是重要的当事人,这份资料对研究中港电影之间的资本、人才关系,香港五六十年代社会和电影业状况,有着极大的价值。

总体来讲,香港众多的回忆录和传记本身并不具有太高的学术价值,但随着历史的当事者逐渐老去,历史渐渐就只能成为一个符号来被理解了。能够保存这些珍贵的当事人的记录,并非一个功利性的学术课题,而是保留历史的财富,以供后人享用。

4、影评人

王赓武编的《香港史新编》中提到,香港报纸繁多,专栏是报纸的重要特色,而电影专栏则需要专门的影评人,对新片和电影现象发表意见,香港主要的影评人有石琪、罗卡、李焯桃、舒琪等人。⑤

石琪是香港电影界的资深评论人士,从70年代开始,每月必有几篇关系全港的影评,连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主页上也专门刊登每月石琪的影评,他主要的文章多发在《中国学生周报》(早年)和《明报》及其副刊上。石琪的所有影评也曾汇集成书,浩浩荡荡八卷本《石琪影话集》,香港电影界天南地北的八卦琐事,无不一网打尽,对香港电影研究有很好的辅佐价值。他的影评从无破坏性的批评,而多是中肯之言,切实理解业界的关系。

罗卡可以说是香港电影业界最重要的学者、策划人、理论家之一,不论是资料馆的成立、电影节的创办,还是国外学者的组稿和请教,罗卡都有份参与,但因为他没有专著出版,所以放在此处介绍。罗卡是香港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文学刊物《中国学生周报》“电影版”的编辑,石琪、林年同等人当年都在他的刊物上发表文章。罗卡本人仅著有《电影之旅》少数几本书,但他的文章总是关注香港电影最关键的问题,极具启发意义。在历年的电影节回顾特刊上,均可看到他的文章。罗卡的文章,并非简单的评论,而是上升到批评意义的学术观点,他的观点极具权威价值。

李焯桃曾从1980年开始主编香港最著名的电影刊物《电影双周刊》达7年之久,期间支持新浪潮运动,发表个人论点,颇有法国《电影手册》主编安德烈·巴赞的影子。李焯桃的论文结集有《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笔记》、《观逆集——香港电影篇》、《观逆集——中外电影篇》、《淋漓影响馆——抛砖篇》、《淋漓影响馆——引玉篇》,深度与广度俱佳,李焯桃文中极具国际视野,是一个学者型的影评人。

另外的香港影评人众多,也办有“香港电影评论学会”、香港影评人协会等团体。从好的方面看,繁荣的评论和批评环境,是电影产业链中必要的一环,负责着联系公司意图和观众观看心理的作用。香港电影的多年繁荣发展,影评人的地位功不可没。

5、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及其刊物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作为一个非日常性的学术团体,有着50余人的作者队伍。自1995年3月成立以来,其宗旨是:团结一群志同道合的影评人,促进电影评论的独立自主精神;倡导从文化和艺术角度评论香港电影;对香港电影的成就重新做出评价。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每年都会出版一本回顾香港电影的评论文集,可以作为对一年来电影资料的总汇。他们也经常会在油麻地百老汇电影中心的KUBRICK书店举办讨论活动,颇具时代小先锋的意义。需要一提的是,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编辑的几本书籍颇为重要:

他们编辑、译著的书籍有《然后有了光——22位导演作品选析》、《诗人导演——费穆》、《丈八灯台看电影》、《戏缘》、《从新浪潮到后现代》、《香港电影王国——娱乐的艺术》、《经典200——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江湖未定——当代武侠电影的域境论述》、《后九七与香港电影》、《王家卫的映画世界》、《我和电影的二三事》。从题目可以看出,他们的文章多反映的是时代紧要的问题和人物,其中颇为重要的有《王家卫的映画世界》、《江湖未定》这两本书,角度新颖有趣,提出的问题别具一格。

通过上面的一番简单描述,可看出香港本土在电影研究上的多方面努力。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之便,香港本土在电影研究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资料翔实,切中实际问题。但有些现象早就暗示了危机,例如专著太少,论文太多的情况,说明本土缺乏足够的实力和立场来进行总结性的专题研究。在香港电影业萧条的今天,一些评论性的文章的作者可能会因为大环境的困难而放弃写作,到时香港电影面对明天将会更迷惘。开展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是香港电影业界和学术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五、小结

电影学科自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进入高校,并多设立于文学系下,着重点在于欧洲充满思考性和艺术创新的大师。同样的情况可以引用到关于香港电影研究中来,内地、香港、台湾三地普遍是在80年代之后开始引入电影学科,进行专业的电影研究,而最初的兴趣点多会关注中国第五代、台湾新电影运动、香港新浪潮电影之类的问题。而面对充满商业气息的都市香港,一种暗含的对立情绪经常会渗透出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人问津香港电影的研究。而“九七”前后对香港电影研究的观众同样是如此的吊诡,政治化和文化性的介入,吸引了人们对于香港电影的关注。

香港电影研究的复杂性,超过任何一个地域的华人电影,因为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范畴、高雅性和低俗性的判断,在这个领域全无意义。它是凭借着百年的历史、近万部的电影、众多的奖项和成就强制吸引了学者们的关注,而并非因为学院派对香港电影的娱乐性感到津津有味。对于香港电影来说,没有任何一部电影不涉及到观众和票房的问题,这种条件下艺术能够生存的空间微小得有限,但仍旧能够体现出体制下天才超越的能力。在1994年王家卫《东邪西毒》上映之时,香港掀起了一股关于雅俗高低的争论,但继石琪在《明报专栏》中批评之后,出现了大量以市民兴趣和经济价值为出发点的批评文章,专栏作家游清源讽刺那些拥护王家卫电影的人为“盟塞”的知识分子,并且影射那些解读王家卫电影的影评文章为“猪肉”,并非珠玉。当时,李焯桃在面对这种两极化现况时,有以下的见解:

“这种论调(即强调电影的商品本质的看法)其实是个陷阱,港台两地的影坛,由于没有真正的独立制作及另类发行系统,根本从来没有足够‘个人创作’的空间。而长期面向大众的影评,更一直充斥犬儒的情绪及反智的倾向,只崇尚直接简单的作法,对稍为脱轨的作品,往往口诛笔伐讥为闷艺、造作扮嘢、故作玄虚、自恋自溺(甚至自渎!)。”⑥

从这个视角来看待香港电影的研究,更是无法适时地做出判断。这也是香港本土如此缺乏专著,而个人论文集很多的原因。虽然香港有较为成熟的社区和文化形态,但它缺少足够的政治、文化身份和立场,无法对模糊的香港电影现状加以指导和判断。本土学者同电影业界一样,在边缘化的身份中失落自己的立场。

这种对娱乐性的偏见,限定了香港电影研究的发展,无法认真严肃地对待香港电影的众多现象,并进行深度的反思。香港本土的学者有着身份的缺陷,中国内地的研究碍于刚刚起步,台湾的政治身份导致无法做出正确判断,所以众多的英文学术研究成为了香港电影研究最具国际化视野、最具学科前瞻性的研究。有个学科的比喻会让人感到惊叹:埃及学研究的中心,在欧美而不在埃及!

但好在形势并非如此恶劣,众多中国内地、香港的学者在不断做出突破。近年来关于香港各方面研究的学术专著在不断出现,钟宝贤女士的《香港影视业百年》图文并茂、观点鲜明,罗卡和法兰·宾的英文香港电影史《HongKongCinema:ACross-CulturalView》已经出版,而广州的李以庄、周承人的香港电影全史也正在进行。

目前香港电影正在经历“冰河期”的低谷,但对于电影研究来说并非坏事,而要从现象中观察必然的逻辑。战后香港电影几经转折,这次绝对不是最恶劣的一次。而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回归7年后的香港应该有个自己的选择,如何定义香港电影的文化渊源、发展走向、研究思路。

台湾电影市场一度和香港电影市场紧密相连,但今日已经不同往日了。台湾电影的片花,曾是拖垮香港电影的原因之一,⑦而台湾境内摇摆的政治风云,以及在东亚地区所处的政治立场,其意识形态触及的各个方面都影响他们关于电影研究的发展前景,委实不能让人对他们在这方面研究上有任何信心。

学习西方香港电影研究的同时,中国内地和香港电影学界的交流值得让人期待。方言、距离、业界差异固然不可避免,但面对的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内地电影学研究的发展,在于政府仍没有放弃挽回电影产业的努力。市场的逐渐联姻,奠定了文化寻求合作的基础。香港的发展,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中国内地的基础,经济发展固然如此,文化上又未尝不是。在香港电影研究的发展上,更需要在美学、民族化、产业模式上走出新的思路。

注释:

①[美]I.C.Jarvie:WindowonHongKong:asociologicalstudyoftheHongKongfilmindustryanditsaudience(查奕恩《香港电影工业与观众之社会学研究》)《序言》,HongKong:CentreofAsianStudiesinUniversityOfHongKong,1977,第1页。

②JayLeyda(1910—1989),美国人,电影理论和电影史方面的著名学者,师承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他曾在1959—1963年间来到中国,以外国专家身份参与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资料整理工作,回国后著述了中国电影史著作《电影》一书,在1972年出版,是西方国家第一本关于中国电影史的专著,开创了美国的中国电影研究领域。查奕恩曾和陈力同在纽约大学教书,直接受到陈力关于中国电影研究的影响。

③PoshekFu:BetweenShanghaiandHongKong:thepoliticsofChinesecinemas,California:StanfordUniversityPress,2003,第165页。

④原话是“那些年头,好友汤尼·雷恩总是按时送来香港国际电影节的特刊,我从而窥知香港电影史的点滴。”参见[美]大卫·波德维尔《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的《序言》,何慧玲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⑤转引自黄维墚《香港文学的发展》第十三章,参见王赓武编《香港史新编》(下),香港: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55页。

电影影评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自媒体的兴盛改变了文学创作的传播环境,在引发信息传播和阅读方式改变的同时,也给当下的文学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自媒体平台上的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存在着文章质量良莠不齐和圈子化局限的弊端,而正统的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可以通过自媒体的平台,以专业性扩大影响力。自媒体时代,文艺评论可以通过“兴”手法的运用,兼顾专业性和趣味性,以适应自媒体时代的文艺环境。

关键词:自媒体;文艺评论;趣味性;兴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大众的阅读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对当代的文艺评论产生了影响。微信公众号动辄百万的阅读量不禁令人思考,自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应该怎样发展?通过解析具有影响力的文艺评论类微信公众号的得失,或许可为自媒体时代的文艺批评者们提供借鉴。对于文艺评论而言,自媒体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因此,文艺评论者既需要深入了解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和需求以适应新的文艺环境,又应该坚守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艺术理想,进行专业而有趣味性的文艺评论。

一、自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现状

一直以来,文艺评论的格局相对稳定:学院派评论和媒体文艺评论互为增补,学院派注重理论研究,媒体文艺评论则紧跟时代热点寓教于乐,两者亦庄亦谐共同促进着文艺评论的繁荣发展。但是进入自媒体时代后,文艺评论的格局被打破,文艺评论的对象、传播方式和评论方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自媒体,即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1]。其本质是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如博客、播客、微信、微博、社交网站等。自媒体的出现和繁荣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和传播形态,使得大众通过自媒体的平台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本身也在提供、分享并传播事实和新闻,是一种“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2]。这样的媒介催生了新的文艺评论形式和热潮,以“顾爷”“六神磊磊读金庸”等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文艺评论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阅读量及引起的讨论热潮,让人不得不去思考当下的文艺评论到底该如何发展。杨绛先生的去世所引发的自媒体平台上集体悼念活动和关注热潮,又为文艺评论的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在自媒体时就文艺评论的对象而言,评论对象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以往的文艺评论对象仅限于具有一定文学艺术价值的文艺作品,比如诗歌、散文、小说、电影、电视剧等等,而自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对象逐渐扩大,无论是社会热点还是网络现象都被纳入文艺评论的范畴,通过文艺评论隐喻社会热点已然成为潮流。

就文艺评论的传播路径而言,不再限于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微博、微信成为文艺评论传播最为热门的路径,这使得文艺评论更加具有大众化和实效性。再者,文艺评论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学院派和专业的文艺评论者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身份各异、背景不同的自媒体使用者也成为了文艺评论者。虽然队伍壮大,但是自媒体的零界限准入亦使得评论者良莠不齐。另外,文艺评论的受众也发生了变化。一是受众对象增多,以往文艺评论的读者多为专业的研究者或者知识分子,但是自媒体时代普通大众也开始接触并阅读文艺评论作品。二是受众的身份多元化。受众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同时,还兼具传播者的身份。读者通过转发、点赞和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文艺评论,成为了传播者和创作者。自媒体时代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微博、微信的繁荣。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的碎片化、短小精炼、随时阅读和定向传播等特点,都给文艺评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正统的文艺评论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专业的报纸、刊物还是媒体,无论是学院派评论家还是专业评论人,始终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着文艺评论。同时正统的文艺评论也在积极主动地贴近时代,关注大众文艺热点引导大众对文艺作品的判断和理解。2013年《甄嬛传》大热,社会各界给予该剧极高的评价,包括演员、故事情节、礼仪细节及服饰等都广受称赞。但是著名文艺评论家陶东风的一篇《〈大长今〉比〈甄嬛传〉价值观更正确》则理智地点到剧中“比坏”的价值观问题,甄嬛“以恶制恶”的复仇行为看起来合情合理、大快人心,但毕竟有违以德报怨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3]。这篇文章的及时出现可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和看待影视作品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在进行审美欣赏的同时也应对其思想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做出正确判断。随着多媒体、数字化和大众娱乐业的发展,大众对专业书刊的阅读量锐减,除了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文艺评论的文章很难进入大众的阅读视线。但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却改变了这一局面。如果说微博大量的评论转发仅仅是碎片化阅读的一个缩影,那么知名微信公众号动辄十万以上的阅读量和转发量足以令人正视。

诚然,活跃在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的文章内容并非以文艺评论为主,但是2016年5月杨绛先生的去世所引发的朋友圈集体悼念,大量文章转发的现象却凸显了自媒体时代大众对于文艺评论的关注和需求。顺应这一热潮,众多专业的评论刊物已然加入了微信公众号的大军,通过每日推送文章大大提高了读者对文章的关注度。但是杨绛先生去世所引发的悼念热潮也同时暴露了微信等自媒体在传播文艺评论时的不足。首先,文章质量难以保证。微信公众号的零门槛准入,文章者的知识背景参差不齐,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等,都难以保证文章的质量。还以杨绛先生的悼念文章为例,在朋友圈和网络上热传的文章来源广泛,但是细究其内容除少数出自名家之手以外基本大同小异,选取的都是同样的几件小事,引用的是同样的几句名言,甚至还有人将网络热传的鸡汤句冠以杨绛先生之名误导大众。这样的文章与正规刊物经过筛选、多次评审、校对的文章相比差距很大,因此自媒体时代传播的文艺评论还需要更为专业的文艺工作者来引导。其次,“圈子化”严重局限,阅读、转发的数量并不能真实反映实际阅读量。除少数专业人士及文艺爱好者,普通读者很难完整阅读相对专业的文艺评论。自媒体本身的定向化特性已经保证了基本的阅读量,但是对于通过自媒体进行文艺评论的人来说,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也成为专业之外需要思考的命题。另外,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的文艺评论大多以个人感悟为主,专业的理论分析较少,而且很多评论内容并不真实客观,阅读者也很难区分。尽管问题重重,但是仍然有些文艺评论者能与自媒体平台很好地结合,这可为自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提供一些借鉴。

二、自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特征

研究自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特征,要先从自媒体本身的特征谈起。自媒体带来了传播模式和传播形态的巨大转变,在传统的媒介传播中无论是经典的拉斯韦尔的5W,还是香农与韦弗模式,亦或是施拉姆的循环模式都明确区分了信息的和获取者。已经注意到传播双向作用的风筝模式即互向模式,尽管注重新媒体人际、群体间传播的相互作用,但信息源仍然集中在精英阶层[4]16-19。自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的模式和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就传播模式而言,自媒体时代的传播并没有脱离经典的传播模式,依旧是由信息源向受众扩散,只是信息源由以往的有公信力的信息源分散到个体信息源上,并呈网状相互作用。信息传播中的接受者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更改信息,然后再次作为信息源传播出去。同时,信息传播的“圈子化”更为明显。“在自媒体信息‘圈子化’传播中,信息通过不同用户圈进行‘圈子内’的封闭式嵌套和‘圈子外’的开放式勾连,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2]。

就传播主体而言,大量的主体由被告知者转变为信息者,使得传播主体的地位趋于平等。这无疑会使媒体的公信力降低,为受众的选择带来困难。但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有利于形成群体共识[5]。于是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在专业的文艺评论人员之外一些自媒体评论者开始大放异彩,“顾爷”(绘画评论)、“六神磊磊读金庸”(金庸小说及唐诗新解)、“新世相”(文艺作品选摘和文艺行动)等微信公众号的成功或许能够为自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提供些许借鉴。除了专业的文艺评论刊物创办的订阅号外,大多数带有文艺评论性质的公众号都是个人创办,后形成自己的创作团队进行创作和更新。如同电视媒体的繁荣使得易中天、于丹等通过《百家讲坛》而广受关注,进而推动了公众对《三国演义》《论语》的关注一样,微信公众号的兴起也使得“六神磊磊读金庸”的作者王晓磊成为了新的红人,虽然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但是百万的阅读量和大量的广告都足以说明他的成功。这个公众号内的文章完全是王晓磊个人的创作,其内容分为读金庸和读唐诗两大部分。王晓磊原是新华社的记者,现在已经辞职,专心进行公众号的创作和推广。他能够将金庸和唐诗这两个看似在现代娱乐化的社会中备受冷落的话题写得如此引人关注,究其原因就在于他很好地掌握了微信传播平台的特点和读者的阅读习惯。首先,文章字数在2000~3000。这样字数的文章既可将问题论述清楚,又符合移动终端读者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其次,文章内容具有极强的实效性和现代感,能够引发共鸣。

最后,六神磊磊的文章核心是“趣味性”。这个“趣味性”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角度新奇,有期待性。传统文艺评论的评论方法和角度相对固定,读者有着相对稳定的期待视野。尤其是金庸的作品,其内容也被批评家多次评论,但是六神磊磊的文章每次都能够抛出一个新的话题,在后期还将评论的内容和走向与推荐的广告完美结合,留给读者些许期待。比如一篇题为《我们如何相遇,又如何作别》的文章,梳理了武侠世界里那些快意、豁达亦或是意味深长的遇见和作别,比如“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比如饭馆里遇见的胡一刀和苗人凤,比如胡斐和程灵素,张无忌和周芷若,都奇妙般相遇、平淡地分开,却又牵扯出一世的情缘[6]。在这样的文艺浪漫中,文章的结尾插入了Jeep车的广告和拼车回家的推广活动,令人唏嘘却又不得不感叹植入的文艺与完美。第二,语言具有趣味性。对于自媒体的受众而言,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吸引受众阅读的有效手段。六神磊磊的文章生活气息很浓,语言很有趣味。比如他聊《鹿鼎记》,推送了一篇《扬州的干部为啥搞不好接待》,该文章风趣幽默并很接地气,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第三,隐喻的深意。六神磊磊的评论模式也相对固定,即用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关系、事件情节等细节来隐喻当今社会的现状、问题和时下的热门话题。看似谈金庸、论唐诗,实则借此暗讽社会现象和人物。如在郭德纲和弟子曹云金事件愈演愈烈之时,他推送了《衷心婊和表忠心》,借用金庸笔下的令狐冲和师傅以及韦小宝和陈近南两对师徒的对比来解读中国文化间的人物关系:“我们的文化里有一个大毛病,就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上,特别不爱讲底线,而热衷于讲上线,直接往最理想、最浓郁的状态上攀,一步跨进共产主义。”[7]既把握了时代热点,又有文化深度,引人深思。基于此,可以概括出自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的几个特征。第一,评论篇幅短小,便于读者利用碎片时间在移动终端上阅读。第二,文章内容紧跟社会热点,具有实时性和大众性。第三,通过隐喻的写作手法,使得文艺评论具有附加功能,文章具有复合性。当然,经由自媒体和传播的文艺评论也具有明显缺陷。

首先,自媒体创作者水平参差不齐,文章质量难以保证。其次,与传统媒体编辑的层层审核和监督不同,自媒体的监督审核较为薄弱。如微信、微博等虽有举报功能,但大都凭借个人观点,而且也只是从政治角度进行审核,文章的质量实难保证。尤其对于文艺评论来说,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大多数没有理论积淀的大众确实需要正确的引导来理性看待文艺作品。另外,自媒体的“圈子性”特征也使得文章的影响面极为狭窄,不同的圈子对于文章的内容深浅也有着不同要求,因此趣味性和理论性很难兼顾。大多数自媒体面对的读者相对固定,比如“中国文艺评论”“探索与争鸣杂志”等公众号,其建立依托于原有的杂志,对象也是科研人员等专业人士,故其文章必须要有深度才能吸引读者阅读。而有的公众号的关注对象文化水平不一,这就要求他们的文章浅显而有趣。还有大量的自媒体文章及评论具有软广告的性质,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予以分辨。最后,自媒体由于移动终端限制,文章相对较短,因此,对于问题的研究和论述难免不够深入和全面。如何能够在较短的篇幅中严谨深入地谈论一个问题,也是对自媒体时代文艺评论者的考验。

三、自媒体时代需要专业且具趣味性的文艺评论

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明确,自媒体时代需要的文艺评论具有如下的特点:

第一,由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研究者撰写,确保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专业性。自媒体时代大众皆可发声固然是好事,但是越是众说纷纭就越需要有权威的、可信的声音来引导。因此,专业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应该适时了解大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引导网络文艺评论健康发展。

第二,文艺评论文章应兼顾专业性和趣味性。受到广泛关注的文艺评论文章都具有“趣味性”。比如六神磊磊,他的文章从金庸作品中的小细节来切入或者隐喻社会现状,“顾爷”评论的对象是被称为“阳春白雪”的西方画作,但其评论的角度和文字却鲜活生动、浅显易懂。反观最为文艺的公众号“新世相”,其推送的文章并不是简单地摘录名家篇章,而是对文章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并与时下的大众生活相联系。如何做到“趣味性”?在中国的文艺评论传统中已有足够经验。首先,“兴”的运用可以增加文艺评论的趣味性。作为诗之六义的“兴”,其本身是指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缘情感物,借景抒情的美感心理。历代对“兴”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经历了由美刺传统到修辞表现手法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兴”的感兴寄托和意在言外的特征。如,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篇》云:“观夫兴之托谕,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8]410如钟嵘所说的“文已尽而意有余”。尽管“兴”是一种文艺创作手法,但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文艺批评本身也是文艺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兴”作为一种修辞方法,用之于文艺作品的创作,强调的是有感而发缘情生物,并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情意,带给作品一种回味无穷的审美境界。而文艺评论本身便是评论者对于文艺作品的二次创作,尽管严谨和具有逻辑的思维是评论文章的必备特点,但是适当地将“兴”用之于文艺评论,可以更好地表达文艺作品与评论者的思想碰撞。毕竟文艺评论本身便是评论者受到文艺作品的感召,触发了内心的审美情感而进行的应答,即刘勰所说的“情往似赠,兴来如答”[8]514。这样的“兴”,可以从现实生活入手,从文艺作品的细节入手,引发阅读者的情感共鸣。其次,语言的大众化也可以增加文艺评论的“趣味性”。与文学创作充满诗性的、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的语言不同,文艺评论对语言有着严格的要求,唯有严谨、理性、准确的语言才能够准确表达评论者的观点,这种语言要求并不会因为时代更迭而改变。但为了拉近评论者与大众的距离,使阅读者产生情感共鸣,自媒体文艺评论者应适当注重语言的大众化,用相对浅显的语言来对问题进行阐释。当然,语言的大众化不是一味地迎合甚至使用粗俗的语言,而是尽量避免晦涩艰深的文艺批评理论术语,增加阅读的流畅感。

第三,篇幅短小、言简意赅的文艺评论更适于自媒体时代的阅读终端。自媒体的阅读终端通常是手机、Pad等移动终端,屏幕相对较小,而且阅读时间也相对分散,因此篇幅短小、言简意赅的文章更加符合自媒体时代的阅读习惯。中国古代的文艺评论素来就有言简意赅的特点,这固然是由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所决定,但不影响文艺评论的行文风格。

第四,文艺评论的对象可以适当兼顾大众性。对于文艺评论者而言,经典的文艺作品固然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9],但是对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进行较为专业的评论,也是文艺工作者使命感的体现。自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自发创作或专业推广的文章,但有很多文章内容粗俗,语言毫无逻辑,大众无法从中获得有益信息。如果专业的文艺评论家能够及时关注时下热门文艺作品并进行评价,这对大众有很好的引导作用。比如著名文艺评论家盛宁教授的微博就在发挥着这一引导作用。如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热映之时,对其故事叙述、影片定位、旁白等等充斥着大量的不满之声,但是盛宁教授却从另一个角度发现这部电影的意义,他在微博中提及:“这种影片其实更应称为‘人文自然电影’,因为影片所反映的‘自然’,其实是一种‘man-madewilderness’。我记忆中这样的电影或有两部经典:一部是1974年美国的‘AnimalsAreBeautifulPeople’(美丽的群体);另一部是1988年法国的‘熊的故事’(TheBear)。现在我愿在这两部经典之后再加上《我们诞生在中国》。”[10]电视剧《小别离》热映之时,他转载了美国媒体对于《小别离》的报道,及时纠正了读者对于电视剧的海外影响的错误认识,并探讨了该剧反映的中产阶级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问题,引导大众客观地认识不同的教育模式[11]。这样的文艺评论对于大众而言无疑是新鲜的,也是必要的。

第五,专业的文艺评论文章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传统的文艺评论都有相对稳定的传播渠道,大部分为专业期刊杂志,有少数文艺评论家拥有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但是“圈子化”明显,仅限于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之间传播,普通大众很难看到。因此,文艺评论家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经营自媒体平台,上传高质量、专业性强的文章以引导读者。但是如何选择自媒体平台,又如何进行有效传播,还有大量的功课需要去做。

第六,定位清晰,风格鲜明。尽管面向大众,但还需要有清晰的定位,这样才能够保证稳定的粉丝群体。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才能够有分辨性。成功的自媒体都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比如“六神磊磊”专注读金庸,“顾爷”专注绘画,“新世相”则侧重文艺实践和个人体验。以往备受关注的电影评论节目《第十放映室》能够在众多影评节目中突围,其主打的就是敢说真话的“毒舌”风格和评论的专业性,不强调主观个人感受,而是从中国电影的发展和电影技术的角度去评价热映电影,有高度、深度又有娱乐性,所以拥有大量的拥趸。或许有人会质疑如此去迎合大众媒体和大众可能会丢失文艺评论的风骨,但事实并非如此。

正如一个时代应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作品一样,一个时代就应当有一个时代的文艺评论模式。中国的文艺评论自古代人物品评开始,到引入西方文艺理论,从单纯的文学、艺术评论到文艺、社会、文化评论相结合,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表彰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这似乎也在提醒我们,看似肤浅、热闹的自媒体也应该被纳入文艺评论的阵营,有“趣味性”而又专业的文艺评论或许是这个时代最为需要的一种。

参考文献:

[1]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2):134-138.

[2]代玉梅.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0):4-11.

[3]陶东风.《大长今》比《甄嬛传》价值观更正确[N].人民日报,2013-09-19.

[4]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笪玉霞,柴磊.社会语言学视域下虚拟言语社区交际模式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6):117-121+149.

[6]六神磊磊.我们如何相遇,又如何作别[J].意林,2016(9):35-37.

[7]六神磊磊.衷心婊和表忠心[EB/OL].(2017-09-08)[2017-04-15].

[8]戚良德.文心雕龙校注通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9]易亚云.汉学视野下鲁迅小说《伤逝》解读的差异性——以夏志清、竹内好、李长之的评论为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2):83-87.

[10]盛宁微博[EB/OL].[2017-09-08].

电影影评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英语报刊课程;跨文化能力

1.引言

《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均把跨文化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和教学目标。《指南》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王守仁2016:5)。外语教学已经发展至开展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阶段,“更新跨文化教学理念、创新跨文化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张红玲等2018:60)。外语报刊是方便快捷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与文化息息相关(Wilson1995:24)。报刊反映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动向,可以作为资源多样性的能力型教材。外语教学引入报刊亦早已有之。英语报刊运用得法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掌握现代英语、拓宽知识视野,并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和观点创新能力(徐锡华2009:16),进而提升他们的全球化视野、跨文化传播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刘琛2012:ii-iii)。在跨文化教育背景下,本文尝试将外语报刊教学与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相结合,阐述报刊课程的跨文化教学,包括教学目的与原则、教学资源选用及教学活动设计,以此创新跨文化外语教育,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2.跨文化教育与英语报刊课程

进入21世纪以来,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因为“跨文化教育不仅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而且是构成人文通识教育和思辨能力培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孙有中,Ben-nett2017:2)。《指南》也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王守仁2016:6)。跨文化外语教育首先需要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体系,深化学生对语言文化与交际的认识和了解,多方位提升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能够使用所学外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地交际,学生还要增强文化批评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了解跨文化语境中言语行为的感知过程,掌握跨文化综合表达能力(束定芳2013)。美国外语教育界为了提高自己国家学生的外语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制定了21世纪外语5C学习标准,即“communication(交际),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贯连),comparisons(比较),communities(社区)”(陆效用2001:23-24)。5C标准把文化看作一个由主观、客观和行为三方互动的整体和系统,而不是文化知识和事实的总和,确定了文化教学的系统性和多层次性(陈白颖2016:70)。英语报刊课程对于跨文化教育具有很好的可及性和适用性。Bennett认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知识(culture-general)比具体文化知识(culture-specific)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知识、原则和不同文化背景知识学习,即“文化地图拼装”能使学生有信心面对来自不同文化的沟通挑战(孙有中,Bennett2017:4-5)。在课堂教学层面,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知识学习和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多样。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绝不能随性发挥,而必须有指引原则,有设计规划,必须精心选择有利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跨文化学习材料(孙有中2016)。

报刊富含宝贵的“文化信息”,其中的文化词可以传递文化经历、知识、价值观、信仰、情感、态度等(Sanderson1999:2)。学生在英语报刊阅读中可以通过获取文化信息了解不同文化的动态,并进行文化比较,逐渐掌握文化知识和培养文化意识。英语报刊阅读课实质上是将报刊视作文化的载体,学生通过接触目的语文化了解世界,在语言学习中熟悉文化,最终提高跨文化交际和沟通能力。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报刊课程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开展了研究。Mondaetal.(1988)发现,新闻阅读有助于激发学习者了解外国文化的热情。Kramsch(1996:185-189)专门讨论了如何利用《时代周刊》的文章进行教学,指出报刊资源“真实可靠”,但是不了解文化语境学习者就不能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也不能真正提高文化能力。Akdemiretal.(2012)在交际法教学模式下探讨了外语口语教学使用新闻报纸的可行性,认为报纸提供了原汁原味的教学材料,但鉴于其文体特殊性(如标题通常并非完整句、助动词省略等),在教学之前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新闻内容。Doganayetal.(2013)通过对来自不同国家80名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报刊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和英语语言能力,并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端木义万(2002)指出,报刊作为大众传媒报道新闻的同时,也在广泛传播相关文化;报刊课程运用得当,可以增强学生对外国文化的敏感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是一种文化行为,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包容,养成多维、立体的思维方式和宽容、开放的情感态度,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张红玲2007:VII-VIII)。外语报刊课程通过新闻、话题、专栏、特稿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多元社会文化现象,将具体文化知识学习和一般文化知识学习有机结合,通过讨论与分析报刊中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案例来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原理和技巧,实现课堂知识传授与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培养。

3.英语报刊公选课的教学目的与原则

英语报刊公选课以提高跨文化能力为基点,引导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获取文化信息和知识,提高文化认识水平和文化差异理解能力,有机结合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与跨文化能力培养。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1)阅读英语报刊了解国内外时事,开阔国际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增强跨文化能力;(2)接触各个领域真实、鲜活的英语,扩充不同语境下的英语词汇,提高英语阅读能力;(3)通过报刊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打好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报刊课程设计的原则是融合听、说、读、写、译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各项语言技能密切相关,必须协同发展,报刊课程设计注重融合这些技能的综合应用。听力能力训练充分利用报刊的语音资源作为听力材料。口语能力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与讨论,小组讨论自由说,课堂发言大胆说。阅读能力训练注重阅读方法和策略使用,简要新闻快读,分析评论细读,书评影评多读,社论专栏深读。写作能力训练要求学生根据报刊内容写出相关文化背景知识、阅读感想和体会。翻译能力训练选取短小精悍的新闻或评论的精彩段落,学生边读边译,教师提供点评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当然,实际课堂教学中各项技能训练并非孤立操作,而是有机结合,整体推进。例如,课堂上学生阅读一篇关于美国电影《博物馆奇妙夜3》的影评“NightattheMuseum:SecretoftheTomb”之后,对其中反复出现的“Smithsonian”(博物馆机构史密森尼学会)非常感兴趣,提出了不少疑问和思考:史密森尼学会下设多少个博物馆?各个博物馆里有什么特别的藏品?由此,教师布置了史密森尼学会专题课外作业,学生查阅大量音频、视频和书籍资料,有的甚至观看了原版《博物馆奇妙夜》的整个系列电影,不仅探求了相关问题,而且丰富了古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的词汇知识和博物馆知识。

4.英语报刊公选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4.1教学活动设计

英语报刊可以作为一门跨文化教育课程,首先在于教学资源具备文化知识多样性等特点。端木义万(2015:1)指出英语报刊具有4点显著优势:内容新颖、语言现代、资料丰富、词语实用。报刊中的新闻报道、社论争鸣、书评影评、人物采访等具有时效性、实用性、新颖性,能使学生了解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最新动态,为他们的西方文化学习开辟了一个窗口(马玲玲2008:127)。为贯彻教学目的与原则,报刊公选课教学活动设计必须努力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Dickinson(1987)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独立的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是教育的最终目标(Brookes&Grundy1988:1)。教学活动设计要把学生放在每个教学步骤之中,因此英语报刊课程活动设计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和能力。开课前,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微信的微调查、访谈等了解学生对英语报刊课程的期望、学生的基本词汇量和学习习惯等,为课程开设搜集必要的学生需求信息。报刊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具体采用“SIIIN”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与跨文化能力培养。“SIIIN”教学模式中的“S”(Student-centered)指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读英语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I”(Interaction-oriented)指以互动为主导实施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投入教与学的过程;“I”(Integrated-skillsfocused)指以综合技能运用为主线,融合听、说、读、写、译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I”(Intercultural-competencebased)指以提高跨文化能力为基点,引导和启发学生使用报刊资源提升文化素质和跨文化能力;“N”(New-media-teachingapproachauxiliarized)指以新媒体教学手段为辅助,通过立体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这一模式的关键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落脚点是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培养,难点是互动的有效开展,操作点是新媒体的灵活运用(颜静兰2017:23)。

4.2教学资源选择和使用

教学资源选用的宗旨是助力跨文化教育实施,促进教学中语言与思维能力的融合培养(隋晓冰,周天豪2012)。报刊课程一般采用外刊,其优点是语言原汁原味,文化信息丰富,能使学生熟悉英美新闻的文化表达。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包括英语报刊课程在内的外语教育课程也要注重中国文化,使学生能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我们选用21stCenturyEnglishNewspaper和ChinaDaily作为英语报刊教学的主要资源。21stCenturyEnglishNewspaper内容资源多样,包含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资讯等,另有特稿介绍国际时事、文化知识以及英语学习方法,阅读词汇量在5—6千。ChinaDaily主要涵盖国内外文化、社会、新闻资讯与重大政策解读,介绍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学、教育、科学技术、考古、医药、影视、戏剧、音乐、舞蹈、旅游等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内容集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尤其是每周三的ChinaDaily特设青年版专刊,含有中外青年与大学生创业发展、世界青年文化等报道与专稿,更适合大学生英语报刊课程。课堂教学中教材的筛选、定量很重要(Sanderson1999:13)。学生希望使用英语广泛获取各种文化知识和信息。每堂课我们先挑选两个版面20条左右的简要新闻来了解国内外热点时事,然后对四五个文化信息含量较大的版面详略有当地进行讲解和讨论,以便文化知识学习与积累。我们还选用ChinaDaily的“Buzzword”,“HotWord”等专栏,结合具体语境介绍讲解文化词。Byram指出,文化思辨能力培养融入教材教学十分重要(郑晓红2018:82)。学生在汲取文化信息、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应能学会文化思辨(thinkingculturally)(Davis2001:170-172)。报刊资源可以用于构建启发学生文化思辨的语境,使其了解不同文化现象背后的政治、历史含义等,或对文章语篇隐含的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性解读(郭金秀2011:47)。譬如,世界瞩目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国的文化偏见和文化霸权。我们借用2016年3月ChinaDaily的评论文章“奥斯卡很难改变美国文化的偏见”,引导学生从“OscarSoWhite”(奥斯卡太白)角度对文化多元性进行思考和讨论。

4.3教学方法和手段

英语报刊公选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参与式教学法,即教学以互动为主导,变单向教学为互动教学,让学生主动投入教与学的过程。报刊课程的参与式互动活动以课堂新闻默读和朗读、校园新闻交流、听音频、看视频、讨论发言为主,也涵盖课外资料查找、自办校园英语报等活动。课堂互动是指自然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既定或生成的目标从事的言语交际活动(杨华,文秋芳2014)。现代外语教学要求教师营造和谐、交互、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生态,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效能的学习活动。无互动的单向教学课堂是不利于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异化课堂,也无助于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课堂中的互动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自觉性,师生密切合作、相互信任,在和谐、愉悦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Dewey(2004:145)认为学习体验由“作为”(doing)和“施为”(undergoing)组成。单纯听教师讲课、接受信息属于“作为”,而课上通过合理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踊跃发言则属于“施为”,两者的和谐统一才能形成学习体验的完整闭环。21stCenturyEnglishNewspaper和ChinaDaily都设有“Comment”,“Forum”,“Opinion”等专栏。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专栏作为互动活动的资源,根据内容安排专题讨论和自由发言,从而“通过讨论和互动交流活动将理解付诸行动”(Kramsch1996:185)。比如,21stCenturyEnglishNewspaper的热点新闻栏目“Buzz”有一期的论题是“TimetoSlashStarPay?”我们先引导学生阅读专栏中提出的问题:政府是否应该采取措施大幅削减娱乐明星的收入?然后,学生自由发言展开讨论。商学院学生从市场经济视角出发,认为明星收入只要符合市场经济便是合理的;社会学学生认为从社会公正来讲明星高薪不合理,政府应采取监管举措使其薪水合理化。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sky-highpaychecks”(极高的薪水)等词汇,而且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辩论。教师在报刊课堂中作为参与者进行点评或提问。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内外互动等(颜静兰2016:43-44)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习得和能力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经验通过互动得到重现和重构,其跨文化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再者,报刊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用恰当的新媒体方式辅助文化知识的多维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新媒体是信息存储、传播和表现的新载体,为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提供新的表达方式,具有表现力强、容量大、交互性优等特征。新媒体和网络的音频、视频等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利于改进教学结构,提升学生的教学内容关注度,使其多维深入理解内容。比如,课程中读到关于“Higgsparticle”(希格斯粒子)、“gravitationalwave”(引力波)、“quantummechanics”(量子力学)等的科技新闻时,教师可能难以讲清其原理和特征,就可借用新媒体三维视图,结合音频清晰、生动地展现它们的概貌。对于恐怖组织、核安全等国际问题,学生可以观看相关数字媒体资料,全面了解重要背景知识,从而利于报刊内容的理解和讨论。报刊课程以新媒体教学手段为辅助,使学生积极投身于新媒体时代的E-Learning(数字化学习)和U-Learning(泛在学习)(杨现民,余胜泉2011),利用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提供的丰富数字资源开展移动学习、实时学习、互动学习,从而把文化知识动态、多维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

5.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