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究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究范文

时间:2022-03-05 09:41:59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究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工作方式的变化,还促进了人们思想方面的转变。在高校的思政政治教育工作中,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即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科之间的互动。本文针对互联网思维下政治教育工作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高校教育;思想政治

一、引言

互联网思维自提出开始,便深刻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不同于以往的思维模式,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主张以互联网的规则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强调个体的平等参与去除中心化,给每一位参与到其中的个体以平等的机会。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应用互联网思维,便是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以互联网思维的规则和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革新。在此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面临着挑战,但也有很大的机遇,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

二、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大学生群体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体系较为完备,教学效果较为突出,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思想和政治合格的优秀人才。但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思想方面大学生群体受多元文化及互联网成长环境的双重影响,其思想更为活跃,对问题的关注点较为独特,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渴望通过表达自我的想法,赢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在行为上大学时群体更加善于运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问题,如生活中的朋友圈、社交中的微信圈,通过在网络平台中的活动,呈现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大学生。面对大学生群体思想和行为的新变化,若思想政治教育仍按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势必会遭遇到新的问题,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冲击,降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冲击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冲击,导致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1.去中心化。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所在,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课堂的客体,他们的学习主要是被动接受,甚至是灌输式的,因而大学生的中心地位并未显现。而在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其教育中心不再是高校教师,而是变为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也渴望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独立性,因而这就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去中心化。2.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教授式,即教师使用思政教材或课件进行讲授,学生的学习也较为枯燥,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更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互联网思维之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强化,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为主要目标。因此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作出改变。3.教学中的互动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教学方式可以说是灌输式的,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缺乏主动,在课堂中与教师的互动较少。因此在现代高校中,上课玩手机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与教师、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其学习积极性较低。互联网思维主张协作共赢,教师要借助互联网资源,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内容上的创新,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高效互动。

三、用互联网思维指导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思想的变化引领行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应先从思想领域开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吸纳互联网思维的思想,将其有益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分融入到教学工作中。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维,主动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课堂中心的观念,并落实到教学行动中。以人为本的思维是互联网思维中用户思维的体现,互联网思维主张用户至上,其含义是凸显个体的特性,充分尊重每一位个体的发展,体现了平等性。因此高校教师要改变教师是课堂中心的思想,树立其学生是课堂中心的思维,并围绕学生中心展开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可以关注学生的微信、QQ、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以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掌握啊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文化水平等,以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方式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用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或其常使用的网络用语进行授课,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知识。高校教师要想掌握互联网思维,必然要去深入学习,在学习互联网知识和运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自然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也就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和运用互联网,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和工作能力,提升自己的思想认知水平,将其转变为实际的工作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引领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

(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针对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所出现的新形势,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为此有必要在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互联网思维虽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但是也带来了机遇,并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个性。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出现,都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革新。高校思政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精美的课件,做到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在授课时,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大学生群体,带给大学生群体视觉上的冲击,进而通过一个个生动案例的分析,让大学生的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此外还可以使用网络技术,当下微信、QQ、微博、贴吧等多个社交平台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欢迎,教师可借助这些平台,制作一些高校思政的微课程,放置到这些平台中,供大学生下载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社交平台的互动性,与大学生展开交流,在交流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并为其成长和学习解答疑惑,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意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成为一门全天候、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的课程。对于当下一些热门的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支架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高校教师都可以在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与突破。最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上,高校教师要把握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政治性。政治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线,脱离了这条生命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失去活力。因此高校教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将政治性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实现政治性、生活性、文化性的相融合,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引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智能性大数据技术的日渐成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大数据技术中的互联网思维给了高校思政教师以教学上的创新。从大数据技术中,高校教师可以学会善于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共性和个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收集和整理学生的生活、学习、兴趣爱好、习惯等信息,并将其制作成数据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每个大学生之间的不同,并找准每个学生的关键点,然后在教学中以引导的方式突破关键点。

四、结语

互联网思维的发展,更多的是指导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高效的教学方式,使其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高校教师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并将其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白洁.互联网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融入性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7(1):48-52.

[2]阮俊华.互联网思维与育人机制创新[J].青年教育,2015(3):110-112+104.

[3]陈娟.网络时代思政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工作创新[J].吉林教育,2015(2):1-2.

[4]梁彩花.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学术论坛,2015(2):167-170.

作者:张红瑾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zzxlw/72914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