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职业教育发展的近况及策略6篇范文

职业教育发展的近况及策略6篇范文

时间:2022-02-22 10:36:52

职业教育发展的近况及策略6篇

第一篇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困境

(一)表层困境表层困境是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研究的层面尚未涉入深层领域的困境。尽管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国民经济增长、社会劳动就业和个人职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在数量和规模上能与同层次教育类型分庭抗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快速变化以及劳动者对自身发展方式的能动性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开始备受攻讦,很多学者已经从职业教育体系的组织层、规则层、表现层、环境层等诸多层面进行了剖析。在组织层,被批驳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高职不衔接、职普不融通、比例不协调、布局不均衡、发展规模与实际需求不相称、体系的层次不完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且投入不足和投入不均衡、生源质量差且来源较为单一、师资专业能力不高、师资培养体系不完善、保障条件不健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畅等方面;在规则层,受责难的重心主要聚集在职业教育法制体系不健全、标准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等值互换的制度、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职业教育教师资格体系和专业能力标准等亟待建立;在表现层,遭反诘的核心主要凝聚在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和质量等方面,如社会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不甚满意、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能、社会服务功能三大功能开发不足,不能顾及个体升学、就业、转岗换业、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等多种需求,限制了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在环境层,被诟病的软肋主要聚焦于现行职业教育体系对劳动力的供给能力与社会经济的有机构成脱节,如现行职业教育体系对劳动力的供给能力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格发生了冲突,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适应能力不强。诚然,这些观点已经从不同层面点破了现行职业教育体系的缺陷,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这些研究的局限就在于,既没有系统地对以上几个层次进行逻辑性的研究,也未能顾及职业教育体系变革的时间和空间变量的影响,因而未能把握职业教育体系与环境、职业教育体系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均是静态的研究视角,难免有顾此失彼的遗憾。

(二)时空困境时空困境是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过程中受制于时空条件的困窘状态。职业教育体系是涉及到多个层面和多种要素的复杂的生命系统,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其能够适应社会经济有机构成的变化。经济的有机构成是指特定经济类型或者特定的经济单位中由于其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经济贡献构成情况。“经济的技术构成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技术的贡献的比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类型技术和各种水平的技术对GDP的贡献情况,反过来,也反映了经济总量中技术的构成情况”。可见,社会经济的有机构成可以反映不同国家或者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各产业、行业或者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或者经济贡献程度。因此,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有机构成的适应能力可以反映它的时空属性,这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按照时间/空间分布的次序进一步分析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问题,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具有规律性的特点:第一,职业教育体系在空间上存在严重的二元对立性;第二,职业教育体系在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间断性;第三,职业教育体系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之间存在难以愈合的分割性或二维对立性,即其空间维度的属性没有随着时间维度的属性变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空间转移和时间的推进是不同步的。实际上,由于系统时空的共轭特性,以上三个特点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即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体系问题的实质在于:职业教育体系空间上存在的二元对立性在时间上又表现为强大的阻尼性(阻断性或者断层性)。其中,职业教育体系空间维度上存在的二元对立性实际上主要是对社会经济有机构成(或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不适应性,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强大的阻尼性(阻断性或者断层性)实际上主要是职业教育主体(尤其是学习者)发展需求的不适应性。可见,职业教育体系在空间维度上的二元对立特性实际上是以牺牲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职业教育主体(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而且职业教育体系的空间转移和时间的推进是不同步的,如尽管在当下的现代经济社会提倡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代的“现代性”并不能与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具备的“现代质”等同起来,即不能将“现代”的时间特性和“现代”的质的特性等而视之。

(三)本源困境本源困境是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过程中造成的二元对立特性的根源困境。造成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困境的浅层表象和深层表现既有先天历史性的原因也有后天人为性的原因:一是由于职业教育体系在初创阶段受制于地理位置、依托的产业和企业等不可人为控制的空间因素而形成了先天性的二元差异性;二是由于职业教育体系在形成过程中受各级各类行政部门对教育资源投入的不均衡性而形成了后天性的行政性分层;三是由于职业教育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对市场的敏锐度的不同而形成了后天性的市场性分化。此外,这三种原因在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不同时期,还会相互交织产生共振效应,加剧了二元对立的特性。但是就目前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情况来看,行政性分层占据了形成二元对立特性的主导位置。如,尽管行政引导下的示范院校建设在树立职业教育特色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其所期待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却因为行政对资源的调配的不均衡性而黯然失色,甚至加剧了二元对立的局面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以及基层改革的“等、靠、要”的惰性。因此,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二元对立特性的根源是,在教育资源调配方面市场配置能力和行政配置能力之间的张力没有消除,以及法制保障下的市场机制不完善,存在先天缺陷的顶层教育体制设计下,过度化行政调节手段不仅干预了市场机制的快速生成,还阻碍了基层改革实践的创新动力的有效发挥。

(四)关系困境关系困境是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其环境和主体之间蕴含的冲突、限制和互动等相互关系困境。尽管当前研究描述了职业教育体系的表层困境,但却未能由表及里触及其困境的实质,其原因就在于未能从动态的视角紧紧抓住职业教育体系发展中的矛盾运动规律。从现代职业教育系统的三大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来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际上是以“环境—体系—主体”三大核心要素相互紧密耦合而成的共生系统。其中,职业教育体系的环境是不受职业教育体系左右的外在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是社会经济环境,这是其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基础,舍此则没有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受职业教育体系约束的内在要素,具体来说主要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学习者和教师,这是其社会经济和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舍此则绝无职业教育的存在基础。要发掘职业教育体系困境的实质,就必须从“环境—体系—主体”三大核心要素的互动关系中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个共生系统中,环境—体系、体系—主体和环境—主体形成了三个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关系链。在人本主义的视角下探讨这些关系链的矛盾运动关系可以发现,“环境—体系”和“体系—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促进职业教育主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手段,“环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则是职业教育主体发展的终极目标。这是因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是来自于社会的人,职业教育培养人的目的是促使他们能够顺利回归于社会并实现其价值,社会才是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空间和舞台。可见,职业教育体系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沟通“环境”与“主体”,提升了“主体”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社会价值。可见,现行职业教育体系的困境实质是“环境—体系”、“体系—主体”之间存在矛盾,从而导致“环境—主体”之间的矛盾凸显,即职业教育体系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有机构成的需求和主体发展的需求,从而导致职业教育的主体(尤其是学习者)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有机构成的需求。

(五)体制困境体制困境是指现有体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造成的阻碍。尽管我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余年,但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举办职业教育的体制并未真正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仍然十分明显。在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方面,多部门协调的机制形同虚设。首先,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之间的职能未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配置,二者之间沟通不畅。教育部和人社部各自拥有规模较为庞大的自成体系的职业教育,各自发放不同的学历证书,而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权则在人社部,除了借助于自学考试或者成人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单独招生和对口招生外,二者的职业教育体系基本上互不相通,职业教育的学习者无权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场地,因此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不了作用。其次,教育部或人社部内部的职能未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重新调整,内部管理不顺。无论是教育部还是人社部的职业教育,尽管均有中等和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基本上都是“断头”教育或者“终极性”教育,除非借助其他教育类型,基本上不能够实现有效的衔接。为此,教育部将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管辖权统一交割给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但是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依然是由高等教育处和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分别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这种改革并不彻底,即便自上而下形成一贯制的管理体制,则必然使高等职业教育被排除在高等教育之外,可见,职业教育的内部管理体制依然没有理顺。再次,国家部委之间的职能未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协调,职业教育体系的管理顶层体制没有形成。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尚未能就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达成一致意见,导致职业教育的资源存在着严重的分散局面,难以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机制进行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六)制度困境制度困境是指现行制度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造成的阻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制度困境主要表现在制度的障碍和制度的缺失两个层面,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制度需要改革,如固定的学制和学籍管理制度、每年定期的招生考试制度等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频繁的人口流动和职业变迁,弹性学制、学分银行以及自由转学的制度等亟待建立;职业教育教师的编制问题严重影响社会上有技术技能特长的人员进入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校企合作的法规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的制度亟待建立。第二是职业教育的辅助制度需要改革,如税务法规中不利于校企合作的条款应该予以研究并重新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条款。第三是与职业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亟待改革和建立,如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和职业准入制度必须尽快建立,工资和收入分配制度亟待改革,以便消除农民工和职校生薪酬倒挂的现象等。第四是学历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相互沟通的机制亟待建立,如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等值互换问题,这个机制影响弹性学制、学分银行以及自由转学等制度建立,实际上是影响学习者在市场机制保障条件下学习权利的自由转换。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展望

分析以上七种困境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发现,认知困境和表层困境实际上同属于体制和制度诱导下的公众的认知和实践行为的表现,时空困境、本源困境和关系困境实际上归结为体制和制度的传统诱致的发展惯性,而体制和制度困境则是制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根本因素。因此,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不能仅仅关注职业教育本身,而是要在职业教育体系三大核心要素的矛盾运动中寻求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途径,实现公众对现代职业教育不断赋予的新期望。

(一)在宏观层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解决三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大关系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其内在逻辑是促进“主体”从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走向外部“环境”,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就在于通过解决“体系—环境”和“体系—主体”之间的直接关系并以此为手段,最终解决“环境—主体”之间的矛盾,实现“主体”在“环境”中快意生存和自由发展。这就是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最直接的目标是解决“环境—体系”、“体系—主体”之间存在矛盾,最终目标则是解决“环境—主体”之间的矛盾,并促进他们快意生存、自由发展和实现社会抱负。这就需要大力改革现行政治、经济和教育体制,构筑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从国家层面给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保障。

(二)在中观层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消弭固有的二元对立特性现有职业教育体系中二元对立的特性是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一般有两种:第一是消灭二元对立特性,构建一元性的职业教育体系;第二是消弭二元对立特性,构建职业教育法制和标准体系保障下的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一元性的职业教育体系当然是非常理想的状况,但是这种情况实现的代价更加高昂。从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困境的根源来看,即便各级政府部门拨付的教育资源是均等配置的,各地区、各院校的原有资源也不会是等量齐观的,更遑论社会的教育需求永远是多样性的。诚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载以来,绝无纯粹一元化的教育体系。正因为社会经济的成分、学习者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产业是多元化的,产业的技术构成也是多层次的,各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这就需要积极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消弭固有的二元对立特性,在国家层面统一的标准和法制的保障下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系的目的。

(三)在微观层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倡导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从主体在现代职业教育共生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来看,对外来说,“主体”是“环境”(主要是社会经济)中活的生产要素,创造了“环境”和“体系”得以存续的财富;对内来说,“主体”既是“体系”的要素,同时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价值共同体中最重要的主体,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挥其价值的主要依据。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主体”的生存为基本要求,以“主体”自由发展为根本目标。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主体的需求具有发展性,而主体的发展也表现出对特定资源的需求性,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能够满足不同主体和同一主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需求,促进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解决中高职衔接、职普融通、法制和标准的体系化建设等表层困境。

综上所述,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困境的表现来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大力度进行体制和制度的顶层设计,重构“环境—体系—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在国家层面统一的标准和法制的保障下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朱丽佳闫智勇陈沛富单位: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

第二篇

1山西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1.1重点院校和骨干专业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山西职业院校从寥寥无几到遍地开花,从狭小的校园到现在新校区的选址和建设,许多学校都在大规模的新建校舍,增加设备投入,扩大学校容量,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山西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绝大多数的职业院校都开始研究和建设自己的骨干专业,政府鼓励支持职业院校的骨干专业建设,努力突出重点院校的发展,以带动整个山西职业教育的发展。山西重点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的建设可以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

1.2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占到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截止2012年底,山西高校总数达到78所,其中包括49所高等职业院校,占到高校总数的63%。这些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在最近15年的时间,在原有的中职院校基础上,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办学质量发展起来。学校规模扩大数倍,学生人数也是逐年增加,职业教育也逐渐成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教育。政府、社会和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是山西职业教育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1.3教育教学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山西职业院校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依托本校教研室,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组建学科教研组,研究学科发展,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能力,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的新课程体系。山西职业院校间正努力建立教育信息化,借助教育平台,逐步实现职业院校之间资源的互通、互动、共享,山西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又前进了一大步。陈旧落后的职业教育模式必将从根本上被打破,以育人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将推动山西职业教育的发展。

2山西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科技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新兴产业的兴起,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都促使职业教育要适应这种调整和变化,因而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矛盾问题就日益凸显。

2.1对职业教育认识的不足使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不高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读书就是单纯的做学问,人们的潜意识里把“读书”与“做工”很明确的分开,认为“做工”低于“读书”,技能型人才虽然在社会中比较紧缺,但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人才评判的标准却是学历和文凭。在山西,经济不是最为发达,人们接受的教育最为传统,绝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不好,或者不喜欢学习的孩子才会选择职业院校。这种认识不仅让职业院校的师生觉得本身低人一等,也让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提出质疑。

2.2职业院校办学目标存在偏差,办学理念不够明确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缺乏,一直以来都是沿袭普通教育办学的模式和思路,使职业院校无法准确的把握职业教育的性质,在专业设置、教育过程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价上,没有特定的职业教育的标准,而参考普通高校标准,使职业教育间接成为普通教育的附属品。这种办学模式,掩盖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致使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不能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2.3职业院校实训设备不足,办学实力不强山西的资源较丰富,但经济并不及别的省份。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投入也同样要考虑诸多因素,在整个高等教育中,职业教育并不占优势地位,然而支撑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大量的设备投资,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学院经费的投入难以保证。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在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基地、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发面都存在困难,基本没有财政支持,主要靠学费运转。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培养更多的动手能力强、技能高超的人才,需要注重实践性教学,与职业学院所存在的实践设备缺乏的现实问题形成了矛盾,大大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4职业院校高素质师资力量严重缺乏职业院校师资力量的薄弱,也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职业教育需要“双师型”教师,山西的职业院校中,大部分教师是从普通高校毕业,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的培训,没有过多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指导。普通高校没有专门的培养职业院校的教师,而职业院校的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的机会又非常有限,使得大部分教师很难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3山西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联系最为直接,也最紧密的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能,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的机会。要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以综合考虑一下几方面的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要转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认识的不全面,政府、社会以及学校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大力发展山西职业教育的社会大环境。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虑,制定全面切实可行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通过宣传、制作专栏、公益讲座,改变人们传统人才观念,接受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观念。学校对家长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的指导,让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2加大政府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切实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要大力发展山西职业教育,增加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关键。政府不仅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并且要确保经费的投入足额到位。同时,政府可以运用金融、税收等手段支持职业教育],还可通过呼吁社会捐助的形式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鼓励民间办学。山西是能源大省,民间资本相对更充裕,因此我们要发挥本土优势,对于民间办学政府要给予政策和制度上的大力支持,发挥民间资本在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山西大中型企业居多,政府鼓励引导企业、行业大力扶植职业教育,每年这些企业、行业淘汰、闲置的技术设备,可以低价或者无偿转让给职业学院,供学生学习实践使用。各职业学院也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可以举办各种培训、服务,增强学院的办学实力,逐步改善学院的办学条件。

3.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职业教育配置教师队伍的强弱直接影响职业教育水平的高低,职业院校要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必定要有一支质量过硬的教师队伍。鉴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有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也就是“双师型”教师。针对山西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不强的现状,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适当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的一线进行实习锻炼,提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学院“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倡文化课教师深入开展社会调查,提高教育研究的针对性。职业院校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养高层次的职业教师师资队伍。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让职业学院的有限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突出各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优化使用。山西职业学院在发展专业项目的时候,可以考虑本省的实际情况和特征,结合本省的优势,发展学院的优势专业和项目。

3.4加强山西职业教育品牌建设,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倡导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多种渠道培养人才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养育了独特的山西人民,山西职业教育要想发展壮大,必然要考虑山西本土的特点。建设山西职业教育的品牌,打造山西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山西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山西职业院校在规划自己的发展前景时,可以结合山西的有利资源和地理特征,通过发展骨干专业形成职业教育的品牌。目前,山西职业教育在旅游、金融、体育、工程、机电等专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专业优势,专业特色突出,代表着山西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方向。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学院在设置课程时,要考虑市场的需求,以让学生充分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的调研,获悉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知识内容,让学生从多方面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职业院校可以和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各个企业合作,让学生定期不定期的去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用人机制以及用人标准,也可以同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同,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山西企业众多,为山西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训练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办学模式上,职业院校可以改变传统的模式,尝试“2+1”模式,即在学校学习2年,在企业实习1年,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理论,又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操作的机会。山西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山西本土,应该学习更先进的办学模式,与省外、国外的知名企业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就业机会。同时,可以同国外的职业院校,尤其是德国的一些经验丰富的职业院校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山西职业教育的水平。职业教育是关系民生的教育,要立足于自身的特点,为社会培养既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又能熟练掌握现代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市场经济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山西职业教育要开拓一条既具备山西教育的特色,又体现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道路的任务还很艰巨。

作者:宋辉单位: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第三篇

1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1《职业教育法》立法存在缺陷

1.1.1法条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9月起实施,距今已有十余年。在实施之初,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动了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但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职业教育法》原则性条款过多,对于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多为指导性、引导性内容,缺乏执行力和可操作性。例如,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即为倡导性语句,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性,却缺乏一定的逻辑结构,导致实际适用较为困难。

1.1.2法律责任有关规定不完备,导致《职业教育法》执行不力《职业教育法》中不少法律条文只有假定条件、行为模式而无法律后果,导致一些法律关系主体虽未履行义务却不必承担法律责任;一些法律条文对适用主体或者违法惩处主体的规定也不明确,导致责任主体之间互相推诿、互不负责,最终使规定的法律条文成为一纸空文。例如,《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这条规定只有行为模式并没有涉及法律后果,一旦法律主体触犯此条,如何处理、谁来处理、处理程序均没有法律规定,导致《职业教育法》无任何执行力。

1.1.3法律监督机构执行不力,《职业教育法》缺乏有效的执行监督机制《职业教育法》包括总则、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实施和职业教育保障条件4部分,缺乏对职业教育执法监督的专门规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法》的实施与效力。执法监督的主体不明确,导致对职业教育领域的违规操作缺乏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党政机关、人民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的有效监督。职业教育的监督主体主要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这使得监督主体与被监督者重合,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使职业教育监督体系面临尴尬局面。

1.2《职业教育法》普法力度不够

当今社会,“学历高于技术”的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社会上的大部分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职业教育法》虽然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明确职业教育同高等教育的平等地位,导致很多家长宁愿花高额学费、赞助费让子女去普通高中继续学习也不愿意让其进入职业学校。这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做好职业教育宣传工作有很大关系。职业教育发展得好坏、《职业教育法》能否起作用,与国家和政府部门以外的学校、企业、社团、其他组织,甚至个人的法律意识状况息息相关。

1.3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缺乏物质保障

充足的经费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最基本条件。《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虽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没有经费投入的强制性标准,缺乏可操作性。职业教育财政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3.1职业教育经费短缺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处在进退维谷的窘境,办学条件差、生源紧张、骨干教师缺乏、毕业生就业难,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紧张。《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加。”这一条虽然强调了要重视职业教育,加大财政拨款,可是我国各个省份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千差万别,这一原则性规定显然不能有效改变职业教育面临的经费筹措困难问题。众所周知,各地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本均高于普通高中,但是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却远远不及普通高中,经费相对短缺已经成为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1.3.2职业教育经费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与使用由于缺乏宏观调控,职业教育的管理与监督未能形成合力,主要责任和权力分属地方,各级地方政府在对职业教育协调统筹时,不按预算划拨教育经费,克扣、挪用现象十分普遍。职业教育经费在短缺的情况下得不到有效利用,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整体优势的发挥。

1.3.3职业教育经费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发展职业教育,地方财政拨款固然必不可少,但是企业未与职业教育产生良性互动,造成职业教育与社会脱节。同时由于舆论导向以及国家政策等原因,经济界对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没有去企业实习的机会。这种情况在2005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之后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该决定第六条与第八条着重强调了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并首次以数字形式规定了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

2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完善

2.1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完善立法职业教育立法要立足于社会客观情况和客观需要,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修正补充职业教育相关法律,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首先,

要完善职业教育法律责任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法》仅在第三十九条有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在职业教育活动中违反教育法规定的,应当依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但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特点,教育法的法律责任不能完全适用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法》修订时,必须考虑增加职业教育法律责任的专门规定,强调法律责任主体,增强《职业教育法》的强制性,推动职业教育的法治化。其次,要加强职业教育法律监督。在修订《职业教育法》时,明确法律监督主体、监督途径以及救济方式。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监督,保证制定法律的程序公正、不与宪法及其上位法冲突,内容公开公正。明确对于违反《职业教育法》的行为的制裁措施,加强司法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

2.2培养公民的职业教育法律意识,提高认识水平首先,应在《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一样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其次,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应将发展职业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开展关于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义以及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的宣传教育,重点培养公民的职业教育法律意识,使公民逐步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2.3为职业教育经费的筹集、使用提供法律保障根据各个省份经济发展速度以及财政状况,职业教育所需经费可以由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补贴。为避免资金的浪费以及挪用现象,教育经费的分配下拨权应分别由教育、财政部门掌握,监督权由司法机关掌握,从而有效监督职业教育资金的使用情况。职业教育经费由地方政府负担的部分,虽可以保证经费来源,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支出水平与结构不同,势必造成职业教育经费在地区之间的较大差别。所以,教育经费来源以及比例需以法律条款形式明确规定。对于挪用职业教育经费的行为应该比照刑法明确法律责任。加强同企业的合作,使学生、学校、企业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进而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熟练操作技能的通用型人才,同时,突出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作者:贾银钰单位:甘肃省经济贸易学校

第四篇

一、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职业教育规模非常庞大。虽然当前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但职业教育在实际运行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也存在着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薄弱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大部分资金用于校舍和基本实验设备投资,用于投资信息化设施的资金极其有限。大部分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基本停留在校园网和一般的机房建设层面上,对于信息化教学资源、专业实验信息化设备、电子图书馆等的建设几乎是空白。信息化硬件设施是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职业教育信息化需要硬件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良好的信息化设施及环境是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严重限制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装备水平,加快技术标准规范建设,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我国整体教育信息化覆盖面已经扩展到农村,普及率也在逐年提高,信息化水平也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相对来说发展比较滞后,信息化资源建设稀缺。大部分学校仅仅完成网站建设,网络学习资源以文字为主,网络课程、学科课件、视频资源、电子图书等相对来说非常稀少。硬件资源是基础,软件资源是核心,没有软件资源,硬件设备如同摆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职业教育信息化软件资源建设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前几年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招生与就业上,教师的信息素养更没有引起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从总体上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养普遍比较薄弱。在信息化社会条件下,教师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在自身原有的知识领域的基础上进行信息搜索、信息加工整合、信息创新和信息传递。教师是职业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教师的教学观念保守,教学方法老套,教学模式单一,信息技术掌握不足,信息意识淡薄、信息知识有限,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是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大瓶颈,严重限制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应用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应用层次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展示上,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性内涵;应用方法简单,没有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方面的独特作用;应用模式单一,不能根据不同对象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应用过程模式化,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并不是所有课程、所有内容、所有时间都要用多媒体教学,学生长时间呆在多媒体教室容易产生大脑疲劳,眼睛长时间盯着银幕,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模式化的多媒体教学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应用特色不明显,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照搬普通教育的应用策略,没有体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特点。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内容的实践性、专业性、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很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更加展现出职业教育的学科性特点、特色和特长。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保障体系不够健全职业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学问题,还包括数字化校园、电子化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等,涉及很多影响因素。政策的支持程度、管理的水平层次、评价的科学依据、实施的可行性、信息化产业平台的形成、信息化标准的制定、信息化资源的共享机制等都是保障职业教育信息化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

当然,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评价体系、考核机制、产业环节、管理措施、共享原则等都还不够完善,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既有国家层次上的,也有学校管理层次上的。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缺乏统一的规划,重复建设现象突出,资源配置不平衡,软件信息资源层次低,教师信息技术与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都反映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程度偏低,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及学校联起手来,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具体实际情况,加强战略谋划,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制度规范,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有效策略和途径。

二、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明确职业教育信息化目标及任务刘培俊认为,职业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包括三个层面:立足于提高全民信息化意识和素质;培养中初级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化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教育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都不同于一般的高等教育。基于此,职业教育信息化目标不能照搬普通教育信息化目标,而是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确定明确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目标。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信息化总体目标可以理解为: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提高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水平,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工作效率,构建职业教育远程培训体系,促进在职人员终身学习,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有了明确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目标,我们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就有了方向,避免盲目追求和模仿。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任务:第一,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主要是校园网络建设及其与外网的对接、扩展、兼容和升级;第二,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增强教师的信息意识、增加教师的信息知识、提升教师的信息能力;第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共享;第四,构建职业教育信息化评价;第五,健全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加大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由于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急剧扩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存在很多困难,信息化教学设施也是比较零散、陈旧、不配套。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条件,没有基本的硬件设备,后续的信息化教学工作根本无法开展。所以,必须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这就需要系统规划,考虑未来的扩展、升级、兼容和维护等问题,依据需求,结合专业特色和职业特点,构建符合专业要求的硬件设施及平台,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提供硬件支持和平台支撑。依托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示范学校、职教中心等项目,不断加大学校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学课程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实训设备的投入力度,同时要求地方和学校配套相应经费,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为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探索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师培训方案教育信息化教师培训年年都在进行,有大批的教师通过培训提升了自己开发教学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但是,目前的培训模式单一,内容简单,培训时间短,教师、专家和技术人员难以实现很好的协作,他们之间的反馈、交互和交流比较少,导致培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这就需要探索和创新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师培训方案。第一,要激发教师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和自愿参加培训。第二,精选培训内容,使之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能够发挥职业教育的特长,能够展现职业教育的特色。第三,严密规划培训流程,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科学安排培训时间,选择有利的培训环境,确保培训效果,教师培训更多倾向于践性技能和能力培训。第四,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研发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校长)和应用人员(教师)培训,并将国家培训基地和校本培训基地结合起来,实施国家和地方联合培训。业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综合系统,涉及目标选择、课程设置、模式构建、服务体系等,需要综合考虑。

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是个过程,网络是基础,资源是核心,没有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就只能是一张空白的纸。有了资源不一定就绝对有好的信息化教学效果,因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但没有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实践绝对是不可能搞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需要创新思路,不要走普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老路子:资源重复开发、质量不高、信息孤岛、配置不均衡等。第一,要建立由专家、技术人员和学科教师组成的资源开发团队,将需求分析和任务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组建成集资源开发研究和实践于一体的工作组。第二,职业教育资源开发要注重学科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不同的职业领域,职业特点有所不同,这就需要针对具体的专业技术开发具有实践性的课程资源、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视音频资源等,重点突出专业特色,发挥专业特长,起到有效辅助教学和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第三,要组织专家、教师和学生对职业教育资源实施评价,确定资源等级,便于对资源归类和有效利用。第四,建立资源服务机制。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得不少,能够很好使用的却不多。资源虽然是核心,但是关键在于应用,应用中资源的作用才能够得以发挥。否则,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信息化资源服务体系是当前整个教育信息化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应用,再好的基础设施和优质资源,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其作用和价值就难以发挥出来。对此,笔者有几点建议:第一,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职业技术学校近几年招生规模非常大,大量的全日制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采用情景教学、虚拟实验的技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相互讨论,把课堂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第二,借助网络平台有效实施远程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有大量的远程学习者,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便利性,将优质资源传输给在职学习者,使他们在工作的同时还有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第三,利用网络资源为自主学习者提供职业培训和提高的机会。有很多农民需要掌握技术,实现高科技种田;有很多毕业生需要掌握技术实现就业和创业;有很多在职技术人员需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和提高。所以,利用网络资源为自主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和自我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不断提高。远程职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例子。远程职业教育的出现使得职业教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传统界限,使得职业教育的模式更加灵活,同时扩展了职业教育的规模,使人们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价值诉求得到满足。职业教育信息化保证体系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环节多,影响因素多。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保证体系来保证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有效进行。第一,国家在出台支持性政策的同时,还要出台相应的保障性制度。第二,地方政府给予多方面支持和鼓励,为发展本地职业教育信息化做出相应的努力,给予必要的支持。第三,学校本身要克难奋进,抓住机遇,统筹规划,在做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在培养教师、支持青年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等方面综考虑,有步骤、有计划地提高和发展。第四,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要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面向应用、分类推进”的原则,制定统一的全国远程职业教育规划,统一计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促进远程教育软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最大化,鼓励和推动远程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处于经济、文化结构转型阶段,就业结构不断调整,就业压力依旧很大,这为我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需要普遍提高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实施“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工程,重点推进现代远程职业教育与培训,并加快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以需求为动力,以应用为导向,发挥技术与教育结合的巨大潜力。同时,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任务非常艰巨,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姬如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第五篇

一、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新挑战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毕业生的去向均发生大变化

1.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大幅增加,已超过中等职业教育。1998年,高等本专科教育(包括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招生数仅为15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高达496万人,接近高等教育招生数的三倍;2010年高等教育招生数达到1037万人,超过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169万人。此外,我们以18岁年龄人口(1998年18岁年龄人口相当于2000年20岁年龄人口,故此处以2000年的20岁年龄人口数取代。)作为分母,以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本专科教育总招生数作为分子,粗略估计适龄人口(适龄年龄人口数据来自《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与《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接受职业教育的比率情况:1998年为35%(高等本专科教育为8%,中等职业教育为27%),2010年为88%(高等本专科教育为48%,中等职业教育为40%)。也就是说,1998年每10个18岁年龄人口中有3~4人可以接受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2010年每10个18岁年龄人口中只有约1人不能接受中等或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由此可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本专科教育的机会已经大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机会。这一形势的大变化,将使得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十多年前所拥有的“天之骄子”的身份逐渐被今天的高等教育毕业生所取代。

2.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岗位“蓝领”化与技术“基层”化趋势明显。据最新统计,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为3514万人,当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0%,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中期阶段。与此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岗位人才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毕业生进入白、蓝领岗位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1991~2000年,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前10%的高端白领岗位(在城镇就业岗位总量中的前10%为高端白领岗位,20%为中初级白领岗位,其余70%为技能型、操作型的蓝领岗位);在2001~2010年,只有不到1/3的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端岗位就业,另外2/3的毕业生主要转向劳动力市场的中初级白领岗位和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在未来十年(2011~2020年),只有1/5的高校毕业生能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端白领岗位就业,还有2/5的毕业生面向中初级白领岗位就业,其他2/5的毕业生须转向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毕业生由原来的面向高级专门人才岗位为主的培养目标转变为面向中初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岗位为主。其中,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高级专门人才为主,中级专门人才为辅;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以中级专门人才为主,部分高级与初级专门人才为辅;高职高专生的培养目标以初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并重。这些变化,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与功能定位方面作出调整。

(二)人才市场对高中文化程度人才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

1.从职业的角度来看。第一,全部职业岗位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进入量(进入量=10年在岗人数变化量+补充10年退休减员量)及所占比例下降明显。新世纪的前10年,我国职业岗位对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吸纳较之20世纪末的10年要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的吸纳大大增多。1990年,全部在岗人员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1%,大专及以上的仅占2%,相差9个百分点;2010年,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4%,而大专及以上的占10%,差距缩小为4个百分点。从两种文化层次人员的进入量来看,1991~2000年,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进入量为3192万人,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进入总量的58%;2001~2010年,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进入量下降为2987万人,占比降为38%。第二,进入白领岗位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数急剧下降。从存量来看,1990年白领岗位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1109万人)的拥有量不足高中文化程度人员(2562万人)的一半,2000年前者(2782万人)略低于后者(3008万人),2010年前者(5208万人)已经超过后者(2341万人),是后者的2.2倍,且从各自在白领总在岗人员数中的占比来看,2010年较20年前已出现倒挂。再从三大类白领岗位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存量来看,企业单位负责人类由2000年的393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346万人,专业技术人员类由2000年的1775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1162万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类由2000年的841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833万人,均呈现减少趋势。由此可见,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在2001~2010年已出现难以进入白领岗位的现象,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将继续加强。第三,蓝领岗位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存量上升明显。蓝领岗位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存量,由1990年的4605万人,到2000年的6068万人,再到2010年的8084万人,增势非常明显。再从三大蓝领岗位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存量来看,商业服务业人员由2000年的1648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968万人,工人由2000年的2322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3021万人,农民由2000年的2089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095万人,也呈现较大的增长。由此可见,高中文化程度人员进入蓝领岗位的趋势比较强劲。从我国蓝领岗位现有文化程度结构来看,初中文化程度人员依然占据主体,但是可以预见未来我国蓝领岗位将逐渐提升为以高中文化程度人员为主体。

2.从产业、行业的角度看。过去二十年间,三大产业及相关行业对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高中文化程度人员进入量在三大产业的分布,由1991~2000年的13.4%、26.6%、60.1%转变为2001~2010年的12.0%、40.5%、47.5%。可见,补充进入第一产业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比重变动不大,第二产业对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需求增大。我们将第三产业分为生产流通服务业与知识服务业,生产流通服务业包含交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房地产、租赁、居民服务业等,知识服务业包含邮电、计算机服务业、金融、科学技术、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公共管理等。1991~2000年,进入第三产业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有近1/3(1123万人)是进入知识服务业,2/3(503万人)是进入生产流通服务业;2001~2010年,进入第三产业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几乎全部(约1830万人)进入生产流通服务业。

二、新挑战下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

(一)中等职业教育整体功能定位不明

21世纪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系统中还占据半壁“江山”,其定位较广,是参与白领岗位,高、中级专门技术人才岗位的有力竞争者。这种状况与我国当时的职业教育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较相符合。21世纪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系统的基层,且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却显得“含糊”。一方面,从相关研究来看,将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等;另一方面,则是局部出现盲目鼓励“中职升高职”“中职升本科”,使得中职课程教学“本科化”、中职专业设置“学科化”、中职毕业生盲目进入高一级学校并进而与高等教育毕业生抢“饭碗”,而失去了中职原有的功能定位、特色与特长,造成我国既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又面临技术型人才短缺、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工人及一线服务人员的比例偏低且相应的文化层次提升缓慢等局面。

(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与人才市场脱钩严重

1.专业面向白领岗位的比重过高。整体来看,近十年(2001~2010年)白领岗位是以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进行补充,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已无法进入;局部来看,即使是白领岗位中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企业负责人、文员、宗教工作人员、保卫人员等岗位,在过去十年间年均需补充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也仅为20万人(指相应的进入量)。未来十年,这些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白领岗位会面临来自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有力竞争,而真正可以允许高中文化程度人员进入的岗位数不足10万人。课题组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专业所对应的岗位为参照,对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招生数与相对应的岗位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以面向白领岗位为导向的专业招生数高达250万人,占该年中等职业教育总招生数的1/3以上。其中护理、学前教育、会计及司法服务四类专业所面向的岗位,人才市场主要吸纳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但这些专业合计招生数依旧高达140万人。尽管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有近一成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且在学历层次、知识结构提升之后有进入白领岗位的可能,但中等职业教育现有如此高比例以面向白领岗位为导向的专业招生数,不仅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毕业生难以就业、就业领域与专业不对口、实际岗位与期待岗位存在“落差”),还会挤压我国蓝领岗位,特别是生产一线工人与面向生活服务人员的培养能力。

2.部分专业面向蓝领岗位“缺位”或招生过少。目前,我国蓝领岗位中依旧还有大量的瓦工、钢筋工、锅炉工、油漆工等工种,而受专业“学科化”等影响,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仅能找到相关的且带有浓厚“学科”色彩的专业名称,而这些专业名称很难让学生将未来相应的就业岗位与上述蓝领岗位对应起来,造成真正进入上述蓝领岗位的毕业生数“大打折扣”。此外,2010年我国厨师在岗人员数高达618万人,该年中职相应专业招生数仅为6万人;家政服务与老年人服务人员近160万人,中职相应专业招生数不足5000人;美容美发人员近300万人,中职相应专业招生数不足3万人;橡胶与塑料专业的招生数也仅为对口岗位数的万分之二;木材类专业的招生数仅为对口岗位数的千分之一;纺织工人从业人员数占所有工人数的4.1%,而同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涉纺专业的招生数仅为总招生数的0.2%等。尽管大多数岗位如厨师、美容美发等,准职业人可以通过非正规教育系统中的短期培训进行职前教育,但这些短期培训一般都存在培训体系不系统、人文品德教育薄弱甚或“缺失”、收费较高、学生安全保障不够等问题。而中等职业教育相应的学制又缺乏灵活性,影响了学生选报的积极性与学校开设相关专业的积极性。

3.专业发展未能适应三大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动,特别是面向知识服务业的招生比重偏高。课题组对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招生数按三大产业进行归类,其比例分别为15.5%、23.3%、61.1%。由前文所述可知,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招生数在三大产业的分布与1991~2010年段高中文化程度进入量在三大产业之间的分布相符合,而与2001~2010年段差距较大。深入分析,即新世纪前十年第二产业对高中文化程度人员需求大增,但相应的中职专业招生并未随之变动,面向第二产业的招生比例还停留在20世纪末。同时,通过对第三产业高中文化程度人员进入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近十年知识服务业已无法吸收高中文化程度人员,但2010年面向知识服务业的中职招生数仍旧高达123万人,占该年中职总招生数的17.4%。我国第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中生产、流通服务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依旧较低,以2010年为例,即使是文化层次结构较好的批发零售业,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也只有25.8%。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制造业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及现代服务业水平的提高,需要大批拥有受过职业教育且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基础劳动者。

三、中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建议

(一)中等职业教育功能与培养目标重新定位

新挑战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培养目标定位应着力于:一是就职业岗位而言,其重心应是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和第一线服务人员及基础劳动者等蓝领岗位的骨干及基层人员;二是就产业行业而言,其重心应是面向第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中的交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房地产、租赁、居民服务业等行业。

(二)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专业对应岗位等

开展各行各业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和需求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较大幅度地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专业对应岗位等。在对各行各业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及需求预测的基础上,一是删除本科教育已基本能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或人才市场对相应职业岗位已要求本科及以上文化层次的专业,如法律事务、播音与节目主持等专业;二是压缩本专科教育已基本能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或人才市场对相应职业岗位已要求专科及以上文化层次的专业,如会计、中医、民族医学、表演类、管理类、金融类、语言类等专业;三是增加本专科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无法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且面向基层岗位的专业,如建筑施工类、烹饪类、木材加工类、食品加工类、机电维修类、金属冶炼类、化工类、纺织类、休闲服务类等专业;四是调整部分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期待”,如将护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定位由过去主要培养护士、学前教师,调整为主要培养护工、保育员。

(三)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作为战略问题研究

对各类型中职学校进行明确定位,有利于错位分工、各安其位,防止大批专业重复设置和不同类型学校间的盲目竞争,防止社会人力资源供求的结构性失调。鼓励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发展成有行业、职业特色的专门院校,发展有社会需求和行业支撑的优势专业,削枝强干,避免做“万金油”学校,不要开“杂货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中职学校毕业生已明显供大于求,专业也设置过多,主管部门要下决心对一些新上马、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进行整合。

(四)加强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及其与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研究,增加学制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成人中专、技工院校,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故学制方面较为灵活。然而,从整体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学制不灵活的现象很突出。特别是从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学制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中职学校甚至用人单位的实际“期待”与需求。以旅游服务类的大多数专业为例,可以采取“1+1”模式,即一年的在校技能培训与相关的文化素养教育加一年的校外实习;以涉农中的大多数专业为例,可以采取“半农半读”模式等。为此,需要加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研究,为各专业提供符合本专业人才成长的学制。

(五)重新认识“立交桥”,并从政策上引导“立交桥”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通道的贯通,是“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在“中职升高职”“中职升本科”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盲目“镀金”、学校盲目“升格”与追求就业率等现象,不仅使得中职教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也使得“立交桥”的意义扭曲,并加剧了人才的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立交桥”的应然状态是为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职毕业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技能培训与文化素质教育,并为他们最终在回归岗位后成为生产与服务一线的骨干打好基础。为此,应从政策等角度鼓励具有工作经验的中职毕业生走“立交桥”通道,严格控制中职应届毕业生走“立交桥”通道。

(六)从政策上鼓励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眼睛向下”“重心下移”

中等职业学校应多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多培养行业、企业和社会紧缺的蓝领技工和第一线服务人才,与高等专科学校错位分工。中等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和奖助学金要重点扶持培养技能型普通劳动者和艰苦行业、艰苦岗位实用人才的专业,对明显供大于求或培养目标与高等院校趋同的专业少支持,甚至不支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政策应对城市与农村地区“一视同仁”。同时,鼓励教育主管部门将更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委托给行业协会、企业集团或用人部门组成的理事会举办或管理,教育部门一视同仁地给予业务指导和财力支持。

作者:阳征保阳征会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第六篇

一、师资力量方面

在被调查院校中,教师们在专业化发展目标上的定位上,有37%的想要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有21%的想要成为学校的专业带头人,14%的想成为省市级或部级教学名师,只有28%的仅仅认为胜任教学(或本职工作)就可以。但是“,双师型”教师比例仅为41%,而按照有关评估标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应该达到50%才为合格等级。教师们普遍认为自己最需补充的是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在参加实践锻炼的途径上,只有27%的人有机会到对口企业实践,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班的占45%,参与校内实践的占到11%,甚至还有17%的人几乎没有机会参加培训。

二、西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说在国家的各种有利政策下,高职教育发展呈现良好的向上发展态势,但西部地区的高职教育也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

1.社会认同度不高。受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许多人认为“高职”是低层次的教育。就连有些学校在对外宣传中也把“职业”二字从学院的名称中省略,以求提高学院在人们心目中的“档次”。当然,企业的认知度也有限,出于自身的经济考虑,多不愿花费时间和金钱投入到办学中来。这说明高职院校对外的宣传力度不够,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办学活力不足,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2.教学经费成为办学瓶颈。众所周知,在高职教育中实训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大,教育成本远高于同类的本科教育专业,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统计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1.64倍。更由于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政府和企业对高职教育人才的需求不旺,导致相关主管部门对高职的教育投资有限,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年生均投入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甚至有的省区还低于普通高中。当然,还有学校创收(含企业资助经费)有限,非教学性投入所占比例太大等一些其他原因。

3.学生的能力培养欠缺。不少毕业学生抱怨说在学校学不到东西,这说明目前高职院校一方面在学生思想上、教师教学方法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另一方面尚不具备专业教学需要的实训条件。所以,学院寄希望于学生到合作企业实习,但合作企业出于自身生产等考虑,难以满足学生实训要求。

三、西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探讨

东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发展较早,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参考,结合以上西部高职院校的现状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加强多方位宣传学习。学院本身应加强学习,正确定位,并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让更多的企业、家庭、个人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与实际操作或管理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不是从事学术研究、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研制工作,而是在高技术岗位上进行智能型操作。

2.加强政府引导。①为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合作搭建平台。企业与学院的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政府应该在这当中扮演好穿针引线的角色,为学校和企业提供更多的认识机会。如厦门市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厦门交通职教集团、电子职教集团、化工职教集团、商贸职业教育集团和机械职业教育集团等个职教集团相继成立,职教集团实现了产教结合和工学结合,开创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为企业需求与院校培养顺利接轨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就业机会。②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公共实训基地。缺乏实训基地是西部高职院校的一大难题,这严重影响了学院的自身发展。在这方面,上海市政府的做法值得借鉴,通过政府来集中投资,兴建了一个覆盖区域经济各种岗位工种的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公共实训基地,这就避免了各职业院校间重复建设,减少投资浪费,达到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培训设施投资集约化、效益最大化的新路。

3.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应三管齐下:①相关教育机构要增加西部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提高西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②高职院校要尽量为专职教师减负,减轻其教学任务,并考虑把教师下放企业的工作制度化。比如必须安排新教师、在职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且在职教师每五年到企业轮训半年以上,把专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实践中进行解决,从而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③积极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授课,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作者:倪霓周东高秀东高人彬董桂荣单位: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职业教育发展的近况及策略6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zyjylw/63912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