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学语文教师古文素养探讨范文

中学语文教师古文素养探讨范文

时间:2022-11-20 10:36:35

中学语文教师古文素养探讨

一、高等师范院校古汉语课程的教学现状

1.学生对古汉语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古书用字丰富多彩,需要深厚的“小学”功底。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是遭遇了识字难题。学生在学习古汉语时要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古书用字现象,如他们不熟悉和不认识的繁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等,更无从说刻本俗字了,从而产生了畏难情绪。另外,古今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不易掌握。同时,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古汉语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古汉语脱离现实生活,学习起来费时费力又枯燥,所以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兴趣普遍不高。

2.学生学习古汉语课程的时间短、课时少,并且缺乏必要的练习当下的古汉语教学注重理论的指导、规律的探寻,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汉语的课时也在逐年递减,现在,我校的古代汉语课程只有108个学时,训诂学、汉语史、音韵学、中国汉字学等相关课程仅36个学时,教师讲授时只能有所取舍,无法完成全部讲授内容,因而学生系统学习通论和文选的时间也相应地减少,更谈不上实践课的开展了。但是,古汉语知识的积累需要在积累、理解、感悟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而学生课下自学古汉语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古文的阅读量十分有限,同时缺乏必要的练习,所以学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十分薄弱、系统性相对较差。

3.教师的授课重点不突出,形式单调,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目前古汉语教学仍然处于“以教师为中心”的阶段,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多数教师仍然是先进行课文串讲,接着进行重点词汇及句法的讲解,最后进行通论的学习,这种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多数学生对于这种刻板的教学方式没有好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为此,我们曾经尝试积极开展实践课教学,让学生走进图书馆,熟悉中文工具书的使用;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石刻文献和古代刻本,以便学生能全面深入了解古书用字现象,提升古书阅读能力。

二、完善古汉语系列课程教学的对策

1.深刻认识古汉语课程学科地位,全面强化古汉语课程教学古代汉语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等本专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和工具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由此可见,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汉语源于古代汉语,如果对古代汉语没有足够的了解,现代汉语的教学也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好古代汉语可以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如“救火”一词经常出现在日常口语和电视、报刊中,而现代汉语中“救”一般表示“拯救、挽救”的意思,“救”和“火”的动宾搭配从内容上不易被人理解,因此我们诉诸于古代汉语,从《说文》“救,止也。”可以知道“救火”即“止火”的意思。同时古代汉语又是基础课和工具课,对于学习和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史学、哲学等相关学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的今天,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通过掌握古代汉语以探求我国古代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是否能够从容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培养年轻一代在文化上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注重相关学科的关联,努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古汉语是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相关学科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古汉语是其基础,其他相关学科是古汉语的细化。因此,教师在讲授文选、串讲字词时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汉字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家”,甲骨文形体写作,像一个房子里有一只猪,这可能是早期野猪被驯化后,成为了家庭的主要财产,因此古人认为有猪才有家。又如“身”,甲骨文形体像人怀有身孕的样子,因此现代汉语口语中常用“有身子”形容人怀孕。在讲解古今语音的变化时,可以联系学生的方言让其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如“擢”字普通话中声母读“zh”,但安徽部分方言中保留了古音读“d”,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古无舌上音”这条语音规律。此外,训诂学的知识在古汉语的授课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如《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寤生”一句,其中“寤”字本义为“睡醒”,杜预注:“寤寐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应劭注:“生而开目能视,曰寤生,则读寤为悟。”这两种解释显然不合常理。故清代学者黄生指出:“予谓‘寤’当与‘牾’通,‘牾’,逆也。”又《史记•郑世家》:“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这样学生就明白“寤生”是“难产、逆着生”的意思了。而“庄公寤生”为何会使他的母亲姜氏“遂恶之”呢?笔者给学生补充了一段训诂材料,清代黄生:“凡生子首出为顺,足出为逆,至有手及臂先出者,此等皆不利于父母,或其子不祥,故世俗恶之。庄公寤生,是逆生也。逆生则产必难,其母之惊且恶也宜矣。”这既让学生明白了姜氏厌恶郑庄公的原因,也让学生了解了当时的风俗习惯,拓宽了知识面。

3.加强中学语文教材研究,实现古汉语课程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零距离准确来说,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古汉语课程是为学生将来走上教师岗位打基础的。近年来,我们看到中学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大。因此,促使古汉语与中学文言文内容的有效衔接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至关重要。所以,在古汉语课的选材上,中学课本上的重点篇目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齐桓晋文之事》《季氏将伐颛臾》《逍遥游》《报任安书》等理应成为古汉语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对象。此外,在其他选文的讲解上应该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这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增大学生与文选的接触面。鉴于课堂学习时间十分有限,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适当的课下学习任务,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方式。比如,除了重要作家的重要选文作为课堂重点讲解的内容外,其他文选可以作为课后阅读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在后面的课堂中随机选取学生讲解选文内容及重要知识点。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具有紧张感,在很好地巩固课堂内容的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古汉语相关知识点的积累,为中学文言文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4.古汉语课程教学做到生动形象,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上,除了讲授字词义之外,教师可以介绍选文背景、作者生平及与文章相关的小故事,这些内容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弥补字词讲解的枯燥。如讲授《齐桓公伐楚》时可以补充介绍这场战争发生的原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蔡女为桓公妻,桓公与之乘舟,夫人荡舟,桓公大惧,禁之不止,怒而出之。乃且复召之,因复更嫁之。桓公大怒,将伐蔡。仲父谏曰:‘夫以寝席之戏,不足以伐人之国,功业不可冀也,请无以此为稽也。’桓公不听。仲父曰:‘必不得已,楚之为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君不如举兵为天子伐楚。楚服,因还袭蔡,曰:余为天子伐楚,而蔡不以兵听从。因遂灭之。此义于名而利于实,故必有为天子诛之名,而有报仇之实。’”这段文字能让学生了解齐桓公伐楚的原因是“寝席之戏”,这与《左传》中记载诸侯争霸的目的不同,其中齐桓公更加生动形象,增加了大家的学习乐趣。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在串讲字词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字或词汇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时古汉语课堂还可以通过电影片段、视频图片等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古汉语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我们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觉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教学技能,为他们在未来做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打下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高校的古汉语课程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师的古文素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强化高校古汉语课程教学的同时,努力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

作者:吕玲娣周阿根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学语文教师古文素养探讨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