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学语文课堂生成美措施范文

中学语文课堂生成美措施范文

时间:2022-11-20 10:33:12

中学语文课堂生成美措施

一、生成美的不可预测性

生成美的不可预测性是指语文课堂教学的适时、随机、超预设特性。一直以来,人们强调教学步骤的严谨性,追求教学环节的逻辑性,力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追求生成美的语文课堂却不是这样的,它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适时抓住教学中出现的超预设现象,挖掘其内蕴的价值,并使之成为推动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源。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因素。”只有发现并抓住这些“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因素”,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春暖花开、生机盎然。

二、教学中生成美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开放课堂,创设生成美的条件中学语文课堂应该突破预设的僵化性、教条性,教师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接受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生成美,激活学生灵感,彰显学生个性,为生成美创设充足的条件。比如在学习苏教版教材《兰亭集序》时,教师可以开放的心态设计这样几个教学问题。1.1965年,郭沫若看到南京王谢两家出土的墓志后,曾就《兰亭》是真是假发起一场讨论,他认为《兰亭集序》的原文和笔迹都不是王羲之的,而是王羲之后代———一个名为智永的和尚写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文章由乐及悲转得过于突然,没有任何铺垫,不像大家所作。对此,你怎么看呢?2.你如何看待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思想?(提示思考:“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蕴含的思想。)3.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乐”与“悲”?让学生在个性的阅读体验中去领悟,在合作中讨论,在讨论中探究,在探究中归纳,在归纳中形成自己合理而有个性的理解。这样开放的题目、开放的课堂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灵感,给予学生开放的参与空间,让学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而不是逼迫学生去认同教材和教师的情感倾向、价值判断,为生成美的产生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二)借助教学媒体,营造生成美的情境教学媒体包括粉笔、模型、黑板、挂图、幻灯机、录像机、光盘、语言实验室、网络资源等。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给学生以直观、生动的感官冲击,让学生充分沉浸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之中,由内而外生成美。比如在学习《淮阴侯列传》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电视剧中的相关片段,直观形象地再现韩信的一生。学生感受到了韩信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又目睹了韩信冤死、遗恨终生的结局,自然心潮澎湃、有感而发,此时,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评价韩信的人格魅力和悲剧命运,评判韩信的功过得失,畅谈“帅才不及帝王术”,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多种教学媒体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多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情趣、思维等,有助于生成美。

(三)允许多元理解,引导生成美的出现真正的课堂教学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在此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甚至错误的理解。对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加以合理引导,使之成为精彩的课堂生成美,进而推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是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例如《屈原列传》这篇课文,屈原因满腔爱国之情无法实现而自投汨罗江而死,传统的教材对屈原投江行为持肯定态度,赞扬其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但有学生却提出疑问:屈原这种行为是愚忠,大丈夫能屈能伸,以屈原之才到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施展抱负,何苦困扰于一个“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的楚怀王呢?此时,如果教师有敏感的捕捉能力,适时抓住这个生成契机,以时代为背景,引导学生以辩论的形式探索———屈原的行为到底值不值得赞扬,那么,这无疑会成为课堂的精彩所在,成为课堂生成美的典范。

只有全方位地了解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抓住课堂中随时闪现的灵光,从学生的质疑和询问中窥知学生在技能、情感和心理上的生成需求,并对课前预设作出适合学生认知需要的调整,课堂教学的过程才能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体验生命、感悟人性的过程。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对预设的调控和改变,有了这种调控和改变,才使课堂教学突破了僵化的预设,充满生命活力、动态美感。如果说预设是一节课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美则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是一节课真正的精彩之处。

作者:李如凤单位: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学语文课堂生成美措施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