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现策略4篇范文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现策略4篇范文

时间:2022-06-19 10:24:20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现策略4篇

第一篇

1集体备课———研学稿编写

(1)备课需要“超前性”,可在前一学期的空余时间中抽空准备下一个学期的研学稿,给与教师充分的机动时间和灵活处理的权利。

(2)集体研究过后,任课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层次差异和学识水平,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能力进行思考、优化、提升和创新。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考和方法,特别是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研学稿,将研、学真正结合在一体化。

(3)在形成各个课题的研学稿后,需要学科团队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对即将进行使用的研学稿进行解读,提出修改意见和具体使用方法,综合讨论修改。此外,在编写研学案的方面,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研学案必须较好地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研学内容要有研学价值与研学的阶梯性;研学案中设计的导学内容要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合学的内容要有交流、讨论的空间,旨在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样也比较符合“研学后教”的核心理念;最后,研学稿在内容的设计上要进行分层,在“基础知识、能力提高和扩展优化”三大方面进行合理的比例分配,最主要的是保证绝大多数的中等水平的学生的知识的巩固,同时关注差生,有意识地培养优等生,实现“研学后教”的最终目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学效率的提高。

2小组组建———合作交流与展示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构建一方面符合新课程下初中语文的学科特点,利于促进语文学习知、情、意、行多方面和谐发展。着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是“研学后教”理念的关键点,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影响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它也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活动能否成功开展,因此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是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常见的问题有:教师角色的组织功能不到位、合作形式很容易流行于形式化、学生依赖于其他组员的努力,机械地服从于他人思考的结果,对于自己的个体责任不明确,个体的意识与责任也因此淡化。因此,建议实施“研学后教”的语文课堂里要注意:

2.1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原则

对于合作学习小组的编排,仍然应该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同时综合考虑班级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个人能力、性别、兴趣、个性差异等诸方面因素,从整体出发,合理分组。

2.2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形式

组建的形式很丰富,例如,番禺区南村侨联中学在推行“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之下,对班级小组的座位进行了设置,基本形成五种形式:长条型、马蹄型、工字型、“3223型”和插秧式。但这五种形式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优缺点,所以学校改回原来的座位形式,只是按照小组成员形成“堆状”。小组的组建须有一定的稳定性,便于操作,形式上更符合学校班级容量比较大的现状,且节约时间、易于组织,学生要能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很好地交流。同时,如果是在课外学习特别是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习,则可以采用更灵活的形式,如:按类分组、自由分组、层次分组等方式,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独学、对学和群学等,小组的规模也可以适当扩大。

2.3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内分工

根据组内成员的特点分配不同的角色,担任不同工作在学习中做到优势互补,更好地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合作交流与展示讨论的时候,还要注意到时间的控制———小组进行的讨论是最主要的活动之一,通常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所以必须要严格控制时间,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

3研学后教———课堂五环节

具象化“研学后教”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研学———导学———合学———展示———测评。在实际语文课堂中实施五环节的教学程序一般都存在着进度的问题,“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方式更为丰富,力图摆脱传统的“单一化”满堂灌,但其复杂性也必定影响教学程序的进度,有学者指出:“研学后教”应注意内容与方法相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重内容,轻方法;重知识,轻过程;重内容知识讲解,轻方法能力培养。因此,在实施“五环节”的语文课堂中需要注意到:

(1)精练研学案———研学稿的质量高低,内容的细化和完善是关键,在设计研学稿的过程中要认真听取经验之谈,尽量优化,灵活运用。

(2)提高对课堂流程的熟悉度———因为课改进行时间较短,部分教师尚未完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对于课堂教学流程的陌生减慢了教学进度。

(3)处理好各环节的时间分配———课堂分为“研学、导学、合学、展示、测评”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需要处理好时间分配,不能“厚此薄彼”,影响各个环节的训练效果。

4结语

以上主要围绕“研学后教”的语文课堂中三个重要的环节中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而展开有效性建议的具体讨论,从宏观上看,语文教师在整个“研学后教”的教学环节里还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处理好教师与教材内容:教师要研读语文的课标要求和教学大纲,要对课本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形成符合学生实际的“研学文本”。

(2)处理好学生与教材内容:学生与教材内容关系中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自主地阅读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下发的“研学文本”。

(3)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处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分析和监控,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出示教学目标,明确达到的学习要求,有机地导入新课,以“研学文本”为载体组织学生自学探究。尽管“研学后教”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具有先进性,但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教育质量等方面来分析,该理念也有不适应现今中学语文课堂教育的方面。面对此情况,必须立足于科学的分析,探讨该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可取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导致其出现瓶颈现象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充分分析、改进和完善之后在其他地区的中学进行推广,为整体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实践理念和方式的借鉴。

作者:王冲林植泳诗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二篇

一、课改提高了我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技能

语文知识涉及的方面很广,例如,讲综合性学习《桥》这一课时,一个学生问断桥上写的是什么对联,每座桥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我被问得哑口无言。细究起来,这些知识自己差得很远。以前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很多,但是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感觉自己的不足更多了,自己不仅要知道关于语文的广博的知识,还要知道如何在高效课堂的每一节课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活动起来。无水无以成江河,无知无以成教师。一年来,我每天认真备课,把明天该上的课提前做好各种预设,查资料,获取更多的的知识,别让学生问住自己,在平等和谐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我改变自己不相信学生的弊病,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做好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将课堂还给学生,没有经过预习的,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我绝对不讲,减少教师的话语权,换回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参与中幸福成长。

二、课改活跃了我的课堂教学

以前,我在讲台前滔滔不绝,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在我的威逼下“好好学习”,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容器,教什么学什么,上课偶尔几个学生回答问题,也总是那几个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其他学生每节课都是“旁听生”,不回答问题,每节课机械地做笔记,被动地听讲,表情麻木。关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也想了好多方法,但是效果都不大。课改的春风吹来,我的课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组竞争机制的实行,每节课全班学生争着举手,没有趴着的了,学生们的青春活力都释放出来了。课堂以“预习、展示、反馈”为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以“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为课堂展示六环节,学生在“听、说、读、写、质疑中”在“兵教兵,兵练兵”中做到“立体化、大容量、快节奏”三大特点,真正实现课改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高效课堂不仅让每节课活起来了,让整个班级也活起来了。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比赛里,每位学生都积极参加,为了给本组加分,大家积极备战,小组的凝聚力空前。在今年的艺术节里,我们班获得了好几项第一名。

三、课改让我一步步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深处

在以前的教育中,我与学生之间总感觉有距离,现在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也树立民主观念,班里的许多事我都交给学生自己管理。做到了班级里“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做”。浇花的,管班级张贴物,检查吃零食的,检查个人形象的,每天擦窗台的,检查作业的,检查卫生死角的,给教师擦讲桌的等等,我把班级责任承包分好,贴在墙上,大家共同监督。鲜活的生命个体构建了活的课堂。

作者:杨海兵单位:河北省涉县原曲中学

第三篇

一、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内涵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要完美体现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有其客观规律,违背了它,教学目标就不能实现。例如,“满堂灌”的教学便是教师凭自己的主观愿望想把知识塞给学生,它违背了教学的客观规律,结果收效甚微。因此,教学规律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真”的基础,它保证教学艺术在科学的轨道上运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必须实现功利目标,这个功利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等。这是其“善”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还必须体现美的规律。教学艺术是人们对教学美的一种追求,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教学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认为,劳动创造了美,也体现了美,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客观存在性、形象性和感染性等是美的基本特点。教学艺术活动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教学,必须体现美的本质和特点并符合美的规律,这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美”的基础。“真”、“善”、“美”就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内涵,它规定着课堂教学艺术的特征。

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特征

对于语文的课堂教学,这不仅仅只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具有艺术性质的课程。课堂上对于这方面的教学目标具有明确性,其内容也是相对严密这就是科学性的体现。其中的艺术性是体现在与它具有着四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创造、表演、审美、技巧。

1.科学性。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科学性主要从读写听说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反映出来。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要以教学理论及学习理论为指导,遵循教与学的客观规律。教师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才能使教学与此合拍,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抱着把学生当作泥娃娃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主观臆想,就会产生把课上到哪里就在哪里歇的现象,又怎能取得教学的艺术性效果呢?

2.创造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变化,语文课中的条件以及内容也是随之而变。因此,教师们要结合现实的一些情况,不断创新方法,采用新的手段来教学。

3.表演性。

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的对象,在这样的年龄中,是具有非常强的表演性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用其丰富的充满感情的语言、动作等,来影响学生的情感,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4.审美性。

语文教学中,大多数的内容都充满着美,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从中感悟到美,成为感受、欣赏的人。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在内容中,体验到内容的美,让学生体会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让两者在感情上产生跨时代的共鸣。

5.情感性。

语文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内容目标,又是施教的重要手段。从学的内容看,多是文情并茂的文章;从教学的参与者看,教师与学生都是充满感情的人,教学艺术活动中,文章情、教师情和学生情相互交融,和谐共振,才能产生扣人心弦的力量。

三、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主要形式

1.课堂导入的艺术。

开头要恰到好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如其分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衔接学生的新旧知识,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导语的。课堂导入可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赋有艺术魅力的导入,会使学生回味无穷,甚至终生受益。追求教学艺术的语文教师特别重视导入语的设计和实施,为上好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在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了多种多样的导入方法,如故事导入、对比导入、情境导入、悬念导入、情感导入、解题导入等。

2.课堂提问设疑的艺术。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得笨。”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巧问”。“巧问”的“巧”,要适时提问,提出符合中学生发展水平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激情,引发学生的创新。提问的设计的技巧和形式很有研究的价值。

3.教师组织课堂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感染力,语文教师更应如此。一般来说,语文的课堂语言应该饱含激情而具有号召力,形象生动而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而富有启发,推理严密而环环相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课堂结构的设计技巧与艺术。

要想成就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保证课堂纪律,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加师生、生生等多边互动。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的方法、教学手段等,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灵活多变的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

5.课堂交流的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实质上是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交流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引导、点拨,善于调控,灵活机智地处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导之有方,特别是要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6.激励的艺术。

激励能够树立学生自信,但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肯定的话语,夸张地表扬,甚至拍拍肩等行为。激励的艺术就是给学生自信的艺术,也是融洽师生的关系,营造民主而和谐课堂的艺术。

7.板书设计的艺术。

板书是教师在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一种最直观、最灵活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的思路,使复杂的内容明晰化,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对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和能力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只要遵循直观性、启发性、语言美、结构美四个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细心琢磨,就能设计出具有画龙点睛作用的板书。

8.运用教学方法的艺术。

“教无定法”,它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常改常新,在不断地发展优化。传统的方法有很多值得借鉴,现代的技巧更值得融合,而随着教改的深入,更多的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教法的运用艺术是课堂艺术的重点,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途径

1.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与教师的个性直接相关。有个性的教师,善于钻研教学规律,容易形成独特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教师的个性意识越强,课堂教学的个人特征就越明显,也就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并且教师的个性意识越强烈,相应的教学创新意识就会更加强烈,从而更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课堂教学艺术各种形式,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独具匠心的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有超前意识、与众不同、不拘泥形式的教学方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敢于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各种课堂要素赋予新意,并加以创造性的组合,不拘泥于教参,不束缚于经验。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用自己的个性演绎课堂教学的个性,用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进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个性化的教学,其中的重点是在于引导以及启发,并不是传授。教师不能够偏注于“教”,而是要更注重学生的“学”。个性化的教学的重点就是通过教师塑造的课堂环境,来帮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一种优良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身在其中去学习。而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之下,才能够有个性化地学习,才能够实现知识的更新,最终才能够掌握并且达到创造新知识的这一个理想的目标。

3.开放性质的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上的开放性质,能够让师生之间有互动的作用,实现共同进步以及共同发展。在学生的眼睛里面,教师不拘束于只是一位严肃、让人心生畏惧的教师,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时学生的一位忘年交,从中来将师生的距离拉近。这样子才能够激发出学生的一些兴趣,学生的个性才能够得到发展,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够将自己的一些建议发表出来。让学生在多种思想观点的激励引导下,激发思想的火花,进而产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要敢于评价他人的观点,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发展独立的个性。在搞好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通过鼓励学生调查研究、动手操作、研讨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小结

综上所述,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就需要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各个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作者:杨漾单位:信阳市第七中学

第四篇

一、情境重现法

借助多媒体手段,使文章中的情景再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从而充分感觉和体验课文,提高学生记忆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尤其是一些学生很少接触或无法见到的情景,如《苏州园林》一课,因为苏州园环境曲径通幽,景色变化多端,很多学生无法从直观去理解和接受。用录像方式按照课文内容再现文章中的游览路线,学生就能够把文章中的抽象文字和图片的景象相结合,充分理解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海滨仲夏夜》,文中从动态方面来描画海滨的夜景上,形象地写出了海的颜色、海的气焰,描绘出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充分运用比喻句形象地表达各种色彩的变化。但很多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仅从头脑中虚构是很难完全展现美好景象的,而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大海的美丽景色,绚丽的色彩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文章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二、音乐教学法

音乐充满了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熏陶和感染着我们。它不仅能制造气氛,渲染情境,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感受生活。课文《黄河颂》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它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在学习课文时播放《黄河颂》音乐,能够把存在于画面的思想情感提炼出来,让学生在澎湃的音乐中感受黄河的力量,感受民族永不屈服的英雄气概。

三、分角色朗读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给学生一份空间,让他们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做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课文《皇帝的新装》由于人物角色较多,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和分析,人物的性格、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图都能够较为容易地理解授受。这种形式非常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到终生受用的东西。

四、联想再造法

新型的教学模式,均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秋魂》(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十四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秋天的肃杀、凄凉及文中所描写、歌颂的“秋实”“秋色”“秋味”“秋风”“秋叶”“秋土”“秋景”均用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从视觉角度去体会作者笔下秋之美,再适当配以舒缓的音乐———钢琴曲《秋日私语》,让学生朗读这篇散文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只需在欣赏和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理解文中的“秋魂”,再引导学生学会诠释自己心目中的“秋魂”,甚至是“春魂”“夏魂”,乃至“冬魂”。情境教学法是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学生情感体验的需求。它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教改核心。情境教学法的规律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和改进,让它能够更好地服务教学,更有效地提升语文的教育影响力。

作者:程玉金单位:山东省高青县唐坊中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现策略4篇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