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问题学生出现原因及措施范文

问题学生出现原因及措施范文

时间:2022-04-29 10:58:26

问题学生出现原因及措施

[摘要]通过对“问题学生”含义的陈述,分析了“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阐述了“问题学生”对家庭和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探讨了“问题学生”教育及构建和谐校园对策。

[关键词]问题学生和谐校园影响及对策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学生和社区环境共同努力,其中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是展示校园文化、校园风貌的主体;学生个体出现了不和谐,将打破校园的和谐。然而,在当今的高校由于受校园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加之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产生了不少有不良习惯、不良思想等的大学生,我们称其为“问题学生”。这类的大学生诱发了一些校园的不和谐,正是这些不和谐,在不断加重学生家长负担、学校管理上的压力,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滋生着校园和社会的隐患。

一、什么是“问题学生”

就是在大学校园里,未能妥善处理自己在学习、工作、时候中的矛盾和压力,从而对学校和校园环境造成现实和潜在消极影响的学生。其特征为,在校园生活中,学生内心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严重;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家庭,自己与社会环境关系紧张,甚至畸形。存在思想真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缺位或错位,信念扭曲。“问题学生”对校园环境会产生消极影响或危害性。一方面,他们自己有无法排解的焦虑、疑惑、郁闷、不安等问题,另一方面,又给校园制造影响校园和谐的问题。

二、“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大学校园内“啃网族”,“迷茫、郁闷”族,“休闲族”,“厌学族”等的产生原因,一部分是中学应试教育下的一种人的思想的畸形发展,一部分是受校园、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使大学生逐步演化分层而形成的,他们都因自身内部、自身与家庭、自身与校园环境的不和谐而产生的。

首先,自身内部的不和谐。“问题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和父母在教育中过份夸大和强调高考通过后将给他们带去的现实价值,忽视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建立和提高的教育,使得一部分学生中学阶段的信念全部集中到了文化学习中,每天就是文化学习、再文化学习;应该在中学解决的人生问题、思想问题、人格问题等都一股脑的堆积到了大学校园,升入大学后,大学教育和管理方式与中学阶段完全不一样,大学校园中存在不仅仅是单纯学习的竞争,还有逐步展示出其它方面的能力竞争,这时,这一部分学生就显得无所适从,自身内部的矛盾不断冲突,使其内心深处失去平衡。

其次,自身与家庭的不和谐。“问题学生”自身与家庭存在着不和谐,主要是因为在其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结构的缺省(如:单亲家庭)或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如:过份溺爱、教育方式粗暴、缺乏交流和沟通等),使得他们在上大学前就潜在着个性畸形,性格内向偏激,甚至心灵扭曲。他们与自己的家庭成员无法沟通和交流,对自己的家庭缺乏依赖和信任感,他们“漂游”在对家庭的期望和失望之间,内心矛盾重重,当他们带着这种与家庭的不和谐关系走入大学校园后,在逃离了父母的“控制”,后,极易引发他们在情感、品德、性格、学习、心理等方面出现问题。成为高校内的“问题学生”。

再次,是自身与学校之间的不和谐,一种是由于高考失利,很无赖无望的走进了自己不愿上的学校,在内心深处无法接纳现在的学校,总是沉浸在自己的高考失利的阴影下不能自拔,对学校认可度很低,内心深处在不知不觉的随时都在抗拒对学校的认可,在这种心理状态的支配下,就会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加进一步的寻找学校不足点来支撑自己的观念,从而更深层次的加强了对学校的不认可,这样他们就会自觉理所当然的不学习,混天过日;另一种是在校园学习、生活中由于遭遇矛盾和挫折后,不愿意从主观上去找原因,总希望环境改变去适应他们,当他们发现,自己在遭遇矛盾和挫折时客观上有由于学校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着“瑕疵”而引发的,而这些学校的“瑕疵”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自律是可以克服的,但他们不愿改变,进而产生对学校的不认同。他们在生活上、言辞上、举止上、喜好上、情感上都表现出小叛逆,表现出与众不同,个别的好惊世骇俗,标新立异,只追求自己爽的感觉,不关心同学,不关心班级,不关心学校,厌弃学校校园的主流和趋势,不以为伍,追求个人生活另类和激情。

三、“问题学生”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负担

高校内“问题学生”的存在与和谐校园的建设格格不入,已成为家庭、校园不和谐的因素,随时都有可能打破宁静的校园和家庭的平衡,伤害到自己或他人或家庭。如:现在校园中“啃网族”,已成为大学校园学生荒废学业者之最,他们不上课,不做作业、不做实验等与学业有关的任何教学活动,每天上网打游戏,阅读网络小说、网络聊天等等,废寝忘食,一天吃一顿或胡乱填肚子,困了就地休息一会儿,总之他们离开网络就无法生活和生存。这样的学生是高校“问题学生”中的人数之最。还有“迷茫、郁闷”族,他们在大学校园内,由于受中学不恰当的教育理念所支配,认为考上大学就万事无忧,加之五光十色的大学校园生活,使他们迷失了方向,失去了目标和前进的动力;但现实的校园内又充满了竞争,身边同学取得的成绩令他们羡慕不与,这种心理矛盾不断的在发生冲闯,使得他们迷茫、郁闷,每天“机械式”的上课,混文凭,下课后就无所事事,畅想在无尽无止的、飘游不定的“混思”之中,即想上进,又缺乏信心、毅力和勇气;徜徉在自我徘徊中,他们失去方向而迷茫,精神无所寄托而郁闷,这一群体中一部分可以挣脱“迷茫、郁闷”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一部分会滑向“问题学生”的行列,学业荒废,成为学校和家庭、社会的包袱。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还有“休闲族”“厌学族”等,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时尚、前卫、很狂热很自我的追求个性,感到自己才是引领校园的风云人物,其实,他们在彰显自己的个性的同时,也是内部的危机一种展现,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危机者。

四、对“问题学生”实施个性教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个性是指人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在“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中,要依据教育本质,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使性情各异的大学生按照自身的本面目投入到大学校园生活中,去体味大学生生活的多姿多彩,全方位的参与校园实践锻炼活动,实现“问题学生”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并健康成长。

1.加强“问题学生”的个性教育,实现“问题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大学里的“问题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都或多或少的忽视了对其个性完善和提升,这部分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挥受到压抑和阻碍,因此,在大学教育环境应该从促进“问题学生”的个性完善和提高为工作的切入点,在充分肯定其优势方面,从他们的性格、气质、情感控制等方面开展循序渐进的训导工作,纠正“问题学生”身上存在的不利用因素,提高“问题学生”的基本素质,让“问题学生”走出自己与家庭、学校、自身不和谐的环境,帮助“问题学生”找到自信,树立人生目标。

2.为“问题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转化环境。在大学教育过程中,为“问题学生”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要做到“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帮助他们寻找解决和克服其内心矛盾,开启他们心智,完善他们的人格,在转化教育过程中融入道德情感和人文关怀,关心和爱护“问题学生”,使他们有时间、有机会、有空间顺利回归到和谐校园中。

参考文献:

[1]张敏.《对青少年实施个性教育的创新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何洪英.《影响大学生“上网成瘾”的家庭因素探析》空间与企业[J].

被举报文档标题:问题学生出现原因及措施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zhizhaolunwen/56556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