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创新型药学生课程设置与实施探索范文

创新型药学生课程设置与实施探索范文

时间:2022-04-29 10:50:27

创新型药学生课程设置与实施探索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合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从2001年起开设了《现代药物色谱分析》和《生物体内药物分析选论》两门药学前沿课程,对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进行了创新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设置;创新能力;药学;教学实践

Abstract:Itistheessenceofcurrentpostgraduateeducationtofosterinnovativeabilitiesofpostgraduatestudentswhilethebasisforcultivatingtheirinnovativeabilityliesinthereasonableandscientificsubjectstructureandcoursesetting.Since2001,"ModernChromatographicAnalysisforDrugs"and"SelectedTopicsonPharmaceuticalAnalysisinBiologicalSamples",thesetwofrontiercourseshavebeenofferedandwellreceivedintheinnovativepracticeofthesetupandteachingimplementationofthepostgraduatecourses.

Keywords:postgraduatecoursesetting;abilityofinnovation;pharmacy;teachingpractice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的学历教育,而且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的特点,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1]。应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创新能力在人才的各项能力中居于很重要的地位。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将直接影响研究生知识面的广度和研究能力的高低,因此,合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科学、现代分析技术及药学科学的发展,药物分析学科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发展,其中药物色谱分析技术和生物体内药物分析已逐渐发展成为药物分析学科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两个分支。为此,结合当前药物分析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现状,以提高我校药学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质量为出发点,我们从2001年起陆续开设了两门与药物分析学科密切相关的研究生课程:《现代药物色谱分析》和《生物体内药物分析选论》,并已在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级硕士研究生付诸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课程设置体现创新的理念

药物分析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而且发展很快的科学,在进行相关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时,我们充分考虑到药物分析大学科的特点,对《现代药物色谱分析》和《生物体内药物分析选论》这两门课程进行精心设置,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和最新进展,也有丰富多样的实验内容,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理念贯穿其中。

《现代药物色谱分析》是建立在分析化学和药物分析的基础上,阐述色谱分析方法原理以及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和介绍色谱分析相关领域最新进展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共50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教学内容包括色谱学概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及其应用,制备色谱的理论与实践,现代色谱-光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技术,以及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色谱分析原理、应用和最新进展。实验课16学时,设置了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以及高速逆流色谱实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了解现代药物色谱分析的总体概况,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高速逆流色谱、中药指纹图谱、现代色谱-光谱联用技术等最新进展,熟悉色谱分析方法在分析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中的各种应用。

《生物体内药物分析选论》是由药物分析派生出来的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的变化规律的新兴学科[2,3]。该课程共40学时,其中理论课26学时,教学内容涉及生物体内药物的存在状态与代谢处置、生物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评价、现代色谱联用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应用、体内药物免疫分析、生物体液手性药物分析等方面;实验课10学时,内容为生物体液样品中药有效成分的测定及其在动物体内的动态分析。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了解生物体内药物的存在状态及其研究方法,熟悉现代分析技术在生物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掌握生物样品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特点,达到具备独立建立生物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和研究药物体内动态变化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理论教学渗透创新意识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本科生更强调宽基础、大平台、通才教育,研究生则更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取得[4]。一般来说,研究生的思想比本科生成熟一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较高,独立性和自学能力较强。但由于研究生的课程在许多方面都比本科生的课程要求更高一些,而学生往往难于对一些理论和实践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我们在以上两门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创新意识和理念,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激活创新灵感,努力使课程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探讨获取新知识的发展过程。

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是否有创新,关键要看是否具备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在于是否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否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科学发展史证明,许多学术大师、科学巨匠的成就都与其宽厚的知识、扎实的功底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是研究生创新的基础。因此,在以上两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对于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例如色谱学基础理论、药物体内存在状态等知识点,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结合生动具体的多媒体幻灯,着重讲解重点、难点,尽量避免和大学课程重叠,同时采用设问和提问等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关注本学科前沿水平和进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研究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而且必须熟练掌握各种逻辑思维的规则和方法,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未知的技术领域内创新。讨论式教学法正是训练和培养研究生逻辑思维方法,进而形成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实施讨论式教学时,把要讨论的问题事先布置给学生,同时把相关的教材书籍、文章布置给学生,学生也可以自己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作好充分的准备,上讨论课时着重进行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开拓视野,开发创造性思维。

在理论教学中,我们还注重介绍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中通用的方法,使研究生对于本学科的研究方法有个一般性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介绍老师自己的科研创新过程,就如何选题、思考问题的视角、创新思维过程作些反思,不仅使自身在反思中有所提高,更是给予研究生对于各种创新方法的感性认识,便于研究生在创新过程中借鉴,并促使研究生形成自身独特的学习、研究、创新的方法。

此外,考虑到现代分析技术和生物样品分析的迅猛发展,我们还邀请一些研究所或高校的有关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快更直接地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其中包括南京大学的陈洪渊院士,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康经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李川研究员,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张菁教授等。特邀报告人均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他们的讲课内容理论联系结合实际,非常精彩动人,对培养研究生的科学作风、创新能力以及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等都有切实帮助,而且特邀专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杰出的科研成就对研究生投身科学事业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受到研究生的热烈欢迎。

(二)实验教学与科研创新相结合

实验教学一直是研究生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在我们这两门研究生课程开设之初,考虑到这两门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的设置将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接触实验仪器,消化、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相关实验的基本操作要点,训练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今后课题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在《现代药物色谱分析》这门课安排了四个实用且先进的仪器实验,即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以及高速逆流色谱实验。其中的高速逆流色谱应用更是切合了当前对中药复杂体系分离分析的紧迫需求,受到研究生的好评;在《生物体内药物分析选论》这门课安排了2次有关生物体液样品中药有效成分的测定及其在动物体内的动态分析的实验。

实验均按小组形式进行,每组6~8人,要求人人动手,内容多数是与本教研室正在进行的一些课题内容相关,并安排参与课题的研究生或老师随行指导,例如在高效液相色谱实验中,我们选用了中药提取物这一复杂体系为实验对象,采用内标法和外标法作为定量手段进行小组分组实验,要求每组学生对中药提取物中的某一有效成分作出标准曲线,并且对其定量。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该仪器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并且根据实验的结果与老师主动交流色谱分析方法建立的一些问题,达到了实验教学的目的。

此外,我们还注重将实验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鼓励研究生带着各自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来上实验课,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一些实验条件,让他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中直接体会科学研究的原过程,并能在实验过程中激发创新灵感,切实培养了研究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科研的能力。实验教学的实施受到了导师们的认可和赞赏,他们纷纷表示自己的学生通过我们的实验教学实践后,动手能力和独立实验设计的能力大大增强,很快就能适应并开展学位论文的实验研究工作。

(三)课程考核注重综合能力

我们在这两门研究生课程的实施过程,对课程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摸索,最终采用论文报告和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效果较好。其中闭卷考试主要针对课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复习,学生对一些重点、难点进行巩固和强化;而论文报告则是考察学生对本学科前沿动态的了解和理解程度,具体作法是在课程开课两周后,给学生布置论文报告的选题及要求,一般给定选题范围,如与手性药物分离分析有关的色谱技术,有关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技术等,要求学生全部查阅英文文献特别是SCI收录的文献,年限不超过最近5年,可选择一篇感兴趣的原文翻译、理解后作报告,也可进行综述报告,由主讲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所选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以批判的眼光分析论文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分析、思辩和表达能力,最后进行综合评分。通过这样的考核,学生既了解了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又加强了专业英语的训练,为研究生后期开展课题激发潜在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现代药物色谱分析》和《生物体内药物分析选论》这两门研究生课程的理论课、实验教学和课程考核已初具规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大大加强了研究生在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学术交流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从而提高了我校药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自2005年以来,研究生的质量和数量有了大幅提高,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随着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清醒地意识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从课程设置及其教学质量抓起,才能真正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和培养效率,为我国药学领域输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闫亮亮.浅谈我国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2):265-266.

[2]吴如金.体内药物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5.

[3]曾经泽.生物药物分析:应用于新药体内研究和治疗药物监测的理论与技术[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12.

[4]毕晟华.浅谈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与质量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6,2:77-78.

被举报文档标题:创新型药学生课程设置与实施探索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zhizhaolunwen/56556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