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生语文教育论文(共6篇)范文

学生语文教育论文(共6篇)范文

时间:2022-06-22 05:29:38

学生语文教育论文(共6篇)

第一篇:语文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

一、语文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语文教育专业具有基础性、广适性的特点,它培养的学生既可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又可以从事新闻、宣传、文秘等工作。通过对我校语文教育专业及相关的汉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调查得知,有52%毕业生在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48%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从事办公室文员、宣传、编辑人员、销售等工作,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南宁、贵港、柳州等地,此外还有广东、上海、北京等地。从就业率统计看,语文教育专业的就业率也比较高,均在90%以上。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能够从事各种文职工作的实用型人才,较好的发展前景。根据对走访单位的调查,发现所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强调要求应聘者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又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有92%的用人单位甚至把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养放在首位。

二、加快语文教育专业建设的举措

1、准确定位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我校毕业生的情况以及采纳用人单位的建议,准确定位语文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具备小学教育要求的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主要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新型师资,同时又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文秘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小学语文教师、小学管理及辅助人员、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秘书、公关、组织宣传、行政管理、编辑、新闻传播人员等。

2、对应的职业岗位,制定人才质量要求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考虑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质量的要求制定人才质量要求。

3、根据人才质量要求,科学构建“二维”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用人单位提出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质量要求,本专业可构建由“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构成的课程体系。内容维度,包括“基本素质教育体系”和“专业能力培养体系”。“基本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内容应以学生思想品德、职业素养、身心健康、应用基础等方面基本素质的培养为主,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提高人文素质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主要内容以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系统化培养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分为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实践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和秘书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在开展实际工作中所需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和基本能力。专业实践课模块: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形式维度,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侧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课堂教学为主,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第二课堂侧重实践锻炼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为主。

4、加快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

我院2012年恢复语文教育专业招生,为保证教学能按计划顺利进行,要建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积极与小学、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建设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从而形成学校与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5、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语文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应以专业为建设单位,努力提高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及专业素养,与小学、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形成一支教学成绩卓著,在小学语文教育、秘书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协作性强,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本专业可从以下四方面建设教学团队:1.建立教师进修培养制度,鼓励教师业务进修和学历提高;2.每学年开展“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活动”、“说课”评比、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基本功大赛平台等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本团队教师的教学水平、综合能力;3.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并实践“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训练;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如实践训练法、讨论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注重实践教学,把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结合起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改革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电脑、网络信息资源、优秀教学资源等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改革考核方式,以能力考核为重心,采取多种考核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4.要求团队成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每年撰写教育教学论文1篇以上。

6、开展教材和课程建设

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开展优秀教学资源建设,如开发教材的配套教案、教学课件、课堂实录、优秀篇章片段诵读、试题库等资源,团队内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库。以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为切入,积极鼓励教师投身到课程建设中来。完善课程体系,积极开发适合区域发展,适合学生实际的实践型的课程,提高育人效果。

7、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落实职业技能训练

1.在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实践教学项目,编写相关的课程大纲,争取利用校内的实验室和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认真组织实践教学课程,按制度要求检查和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2.开展组织专项职业技能竞赛,通过技能竞赛,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使教学更贴近用人单位需求,贴紧职业岗位要求;二是通过竞赛检测教学成果,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并及时改进;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觉学习专业知识、苦练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本专业可结合语文教育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所必备的职业能力开展一系列技能大赛,如朗诵比赛、汉字注音比赛、三笔字比赛、汉字录入比赛、说课比赛等。

作者:杨雯婷陈虹单位:贵港职业学院文化与传媒系

第二篇:高职语文教育的职业化

一、大学语文教学要结合不同专业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一)按需施教,辅助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

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英语教育人才。其毕业生适合在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其它类型、层次的英语培训机构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同时在各级各类公司、企业从事一般性翻译工作。该专业毕业生不仅英语知识要精而专,还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大学语文作为该专业的基础课就应该为专业服务,以英语教育为中心,突出职业特色,突出外语特色。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学在强调自身人文性、工具性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化。

1.借助孔子语录的经典篇章,提升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能力。为此,该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经典,比如关于孔子“有教无类”教育主张的经典。再如,关于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经典,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还有关于孔子循序渐进教育理念的语录,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种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理念对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能力的形成当然具有良好的影响。学习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及方法的名言也是该专业学生提升教育管理能力之必须,比如:“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

2.借助语文教育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武竞和康振国的观点:母语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翻译,通过学生的语感实现正迁移,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因此,加强学生的汉语言文化功底,有助于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因为大学语文与语言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母语是学习其他语言的基础,学生更应该重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

3.对于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还应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及演讲能力等,这些能力的训练,大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每堂课都应该根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积极参与,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比如,师生相互提问与对答,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与表达能力的提高;经常在课堂举行辩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辨能力。面对公众的演说能力是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把此项训练纳入教学计划。加以实施,可为训练演讲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演讲稿的写作教学及演讲训练这一环节,实践证明很多学生非常喜欢参与这样的活动。

(二)写作能力特别是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是每个专业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职业技能

大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学好其它学科必备的工具,大学生的语文水平,直接影响其它学科特别是语言学科的学习。而大学语文中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则是高职高专学生跻身社会、赢得竞争的强而有力的生存工具。因此,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实用为宗旨”的原则,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筛选,适度地补充,力求做到“讲的不都是书上的,书上有的也不一定都讲”,一切以学生就业需要为中心。例如,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有写作通知、请示、函和复函、会议纪要、计划总结、求职信等;对于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同学来讲,除了上述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之外,还必须重点训练调查报告的写作能力与调查分析实践操作的能力,以及合同的写作、签署能力等。

二、大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这些职业素养。高职高专院校的任务是把大学生由一个象牙塔里的书生,培养教育成社会大环境中的职业人,大学语文教育者就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在旅游英语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就应有意识地倾向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讲授余秋雨的《阳关雪》时,介绍余秋雨的名言:“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讲述余秋雨不辞辛苦地冒雪赶了这么远的路前去阳关,不仅为寻景,更为寻诗,寻历史,寻文化,寻觅中华民族为保卫祖国而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就此教育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导游,更需要努力学习更多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面对名胜要对游客传达出历史与人文的内涵,从而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因为团队意识是核心的职业素养之一。在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同学们结成小组,团结协作,先搞好调查,再综合分析小组同学的意见,最后形成报告。

(二)大学语文课教学要辅助于学生专业文化素养的提高

在大学语文课上可以适时适当地讲授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如讲授《在葛底斯堡的演讲》时,引入标准的英文朗读,讲述该演讲的宗教色彩,体现在第一句“87年以前”,原文是Fourscoreandsevenyearsa-go,这种表述时间的方式常用于宗教活动中,林肯借助宗教的庄严表达了对殉难烈士的深情缅怀,同时也显示了建立自由平等国家使命的神圣,鼓舞了战士们最终夺取战争的胜利。应该说这样的大学语文课,有外语特色,也有职业特色,无疑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大有裨益。大学语文课教学应尽量辅助于学生良好职业意识的养成。

三、结语

总之,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职业化应是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重要倾向,大学语文教育的职业化势在必行。

作者:田素芹王娟单位:许桂红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秦皇岛市北戴河电视大学

第三篇:汉语文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汉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三维目标”的故步自封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目前我国汉语文教育需要实现的三个方面的目标,我们称之为“三维目标”。这三个方面分别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三个维度目标很好地兼顾了学生成长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智育、德育、美育、思维方式等方面,很明确地体现了语文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正是这样三个维度目标的颁布,让我们沉积于传统汉语文课程有了改革的新曙光。原本立足于教材教育的汉语文教育开始追求社会需要,关注“人的发展”。“三维目标”的先进性却没有带来汉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质性改革。在新课标实施的这么几年来看,教学实践还是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新课标的规定,教师被要求必须在教案中体现三维目标,而且必须遵循一定的排列顺序。但是实际教学的灵活性和多变性使得教师无从实现维度教学。同时课后也没有形成一种卓有成效的评价标准来测评教学过程是否实现“三维目标”。这样看来,“三维目标”变成了形式化的摆设,并未起到改革传统汉语文课程的目的。也有可能使教师陷入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目标性教学的僵化模版。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偏离

在新课标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但我们现在的汉语文课程的教学似乎并没有做到二者的和谐统一,而是更多地偏重于工具性教学。人文性被教师忽视了,这就造成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偏离。按照学科划分,汉语文课程被划分为人文学科。唐代兴在《汉语文课程的当代建设》中对人文学科教育的定义是“以人性化、心灵化和情感化的人文知识为基本材料与内容,它主要是通过对人进行人性化、心灵化、情感化的悟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这一定义来看,我们现在的汉语文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教师将教学重点放置于知识层面,更具体地说是工具层面,把语文看作是应付考试、夺取高分数的工具与手段。汉语文教育的成果被我们定义为:学生认识多少汉字;学生阅读了多少文章;学生能背诵多少古诗词等。这样工具性地看待汉语文课程势必会掩盖其人文性的光彩,这样的汉语文课程教育出来的学生也就只是考试得分的高手,却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情感、敏感心灵、善于思维的生龙活虎的人。

(三)教育三要素的错位

教育的三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中,我们把教师置于教学的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结构良好的教学互动才能产生更大的教育影响。但实际的教学过程却错乱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成了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是成为他们完成教育活动,产生教育影响的配角。教师的关注点集中于如何设计一份完美的教案;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在考试中拔得头筹。教师没能意识到他仅仅是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它的作用在于为遇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加以帮助,他们只能点拨,而不是大肆揽权,为学生做主。这样的教师会忽视学生的个体他正,忽视学生的成长规律。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习惯了教师的全包全揽,丧失了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能力。这样的错位关系既是在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也是对学生学习权力的剥夺。

(四)汉语文教材编写的瓶颈

依据唐代兴《汉语文课程的当代建设》中对汉语文教材的重新定义:“汉语文教材是指蕴含整体生态的、系统的,具有以知识内生力和知识外张力为基本内容的汉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对于这样的定义,我们需要抓住四个关键词来分析现阶段我们所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即“整体生态”、“系统”“知识内生力”、“知识外张力”。首先,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的汉语文教材在于知识的构建体系上是完整的且具有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但接下来我们不得不提及汉语文教材所存在的缺陷。一是教材过于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却忽视了实践操作的应用。学生更多的掌握的是知识,而不是由这些知识引申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二是教材的文选太过注重文学性,而对于认知水平还未达到文学鉴赏水平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文章只能是“阳春白雪”。教材的编者可能只考虑到课文的文学价值以及他们期望给学生传递的一种教育影响,却不知道他们的期望与学生本体的认知水平发展规律并不相符。正是教材的文学性过高,导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我们认同一句话“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真正根植于生活的文学才是触动人心的文学,只有发生在身边的事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情感熏陶的作用。

(五)评价方式的一元化

传统汉语文教育的评价方式只是单一的采用测验。从学校制度确立以来,考试制度也随之产生。到了隋唐时期,科举盛行,再到明代的八股取士,最后到清代科举的衰落,以至在今天我们的测评方式中保留了考试制度,但这么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这种单一的考试制度,检测的仅仅只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日常练习题型的掌握程度。但对于教师的课堂效果、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能力训练都还没有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

二、汉语文教育的发展前景

(一)拨乱反正:提升人文性的地位

在工具性汉语文课程的教育之下,我们的学生成了利用语言、背诵知识的考试机器。我们不能忘记学生还是个羽翼未丰的孩子,他们的世界是单纯的、纯净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单一的、机械化的。他们始终是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也终将成为具有丰富情感、敏感心灵的成年人。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技能高超的“运作机器”,更需要爱憎分明,喜形于色的血肉之躯。这样的社会才是多彩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因此,我们对于汉语文课程的教育也应更注重其人文性的价值,教师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到学生关注于课文的内在情感。即在智育的同时更注重德育和美育。只有学生真正进入课文,体悟其中的情感,欣赏其中的美,他们才能真正领悟课文的真谛。那么知识的掌握便也不再死记硬背,而是潜移默化地融入他们的内心。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汉语文课程作为考试的材料,而要把它作为陶冶学生心灵的艺术。这样的汉语文课程才能真正实现其人文学科的教育价值。

(二)汉语文教材的重编

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现阶段的汉语文教材可能被更多地注入了编者的主观意图。这些编者选材所立足的视角在于成年人的高度。他们并没有对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引起重视。汉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以学生成长的普遍规律为基础。这样的编写不仅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熏陶有益处,更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在课文的选择上也应该更“接地气”,植根于生活这片沃土的文章才能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领悟人生,比起那些远离学生思想情感的“高雅”文章,生活时间更能感动学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学生的信息量远远高于教师的信息获取量。如何做到紧随时展的步伐,使教材的内容尽量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教材的选文应该定期重新审视,立足于当代社会的时代视角审视这些选文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作为情感陶冶价值观培养的汉语文教材,在选文上我认为应该多关注积极乐观向上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对于学生的生活起到激励作用,让正强化的教育力量始终多于负面教材。

(三)评价方式的多重视野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形成完整的、系统的评价体系的基础。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分类法,我们将评价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而这三种评价形式中我们最常用的是终结性评价,即期中或期末考试。并且在这种评价形式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是纸质试卷的测验。这样的测验方式可以向我们反馈学生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的知识积累和掌握程度,但是却无从得知课程对学生的人生影响程度究竟如何。长此以往,只会让考试流于一种形式,也会让课程成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因此,我们对于评价方式的设计应该是多角度、多元化的。这样才能获得多方位的反馈信息,以至于对汉语文课程的不断改革创新积攒更多的实践依据。例如,我们在评价课程所具有的情感价值时,可以选择走进学生的生活,多与他们交流以发现情感态度的转变过程。并且在纸质测验中进行适度的改革,我们不能如从前一般就课文考课文,而应该提高测验的灵活性,使其更具有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的心灵。这样的改革会使课程评价摆脱单一化、机械化的形态,从而也能为教育管理者收集更有效的反馈信息。

作者:贺征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第四篇: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及启示

一、生活教育:既重视语文课堂,更重视社会生活

生活教育既是古代语文教育的理念,又是古代语文教育的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与方法正符合教育的本源,当然也符合语文教育的本源。从原始社会文字产生到奴隶社会中期的言文教育,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人类经由洪荒时代、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开始向文明时代迈进。言文教育期的教育尚未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之中分离独立,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它虽然内容贫乏、形式简单,处于混沌、粗疏的状态,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但它与生活这一原始情结相联。学生活就是学语言,学语言就是学生活。语言既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种经由生活的原始途径所形成的生活教育法,就是当时和此后语文教育最正宗而本真的基本方法。到了古文教育期,与言文教育期的生活教育一脉相承,出现了以“家训”为标志的较为规范的家庭教育。尤其是那些道德文章堪称楷模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他们大都认为“天下之本在家”。由于没有独立的语文教育,他们的家训自然成为生活中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宋司马光的《家范》,清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是影响较大的家教书。这类书虽然在宣扬忠臣义士、贤妻良母等封建意识方面消极因素很多,但在指导学习包括语文在内的文化、培养社会人才方面还是起过积极作用的。古代的生活教育对于我们的启示主要在于: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不应仅限于校内与课内,更要孕育并融入于生活,每一个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应是学习语文以及学习做人的大课堂。我们今天常说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正包含着这样的原始含义。在语文教育中,如果单纯指望从校内课堂中学习,就会因限于时空、缺乏广泛的生活基础和应用舞台,从而削弱语文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必须从社会生活的现实中汲取语文营养,通过课堂学习提高语文的理解水平、把握语文的应用规律,并且最终将其应用于生活,从而形成一个“生活—课堂—生活”的循环过程。这一过程告诉我们,学校语文学习、家庭语文学习与社会语文学习应构成一个大系统。就学校语文学习说,课堂语文学习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因为还有课外的语文学习。课堂语文学习只是社会生活中语文活动的一部分,只有充分利用课内外(包括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语文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言语习得:既重视语言知识,更重视言语能力

在言文教育期,人们并不是先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再来进行言语活动,而是在母语的言语环境中把握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进行言语活动。正是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的母语环境中,人们凭借口耳授受的方式,用口头言语传播和学习劳动技能,从而促使言语不断发展,以至创造了谚语、歌谣、神话、寓言等口头文学。这些口头文学作品,是言文教育的极好内容和教材,而以此为内容和教材的母语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就是通过“言”——口耳相传的形式来进行的。可以说,原始状态的这种粗糙而生动的言语教育,就是母语教育的胚胎。在母语的海洋里学习言语,通过言语实践把握语言规则,通过把握语言规则进而提高言语水平,这是当时乃至之后的古文教育期语文教育的一条根本途径。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也告诉我们,要想学到知识和技能,就得不断从实践中习得。这些异常朴素的道理,正是语文教育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言语习得规律。古人的言语习得经验看似简单朴素,却是十分宝贵的语文学习真经,其对我们的启示在于:语言知识尽管十分重要,但渗透语言知识的言语训练应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语言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的具有一定规则的完整的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全民性的交际工具。言语则是人们对那套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掌握和运用过程,及其所形成的结果,是一种个人行为。语言和言语虽有质的区别,但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且互为前提,互为因果。首先,语言离不开言语,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交际作用,都必须从言语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不断发展。同时,言语也离不开语言,任何个体只有借助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才能正确表达思想情感,并借此接受别人言语活动的影响。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开设母语课程,究其本意,都是为了让下一代热爱并掌握母语,包括母语的知识系统——语言,和母语的实际应用——言语。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母语教育的重点则更在于提高下一代的言语能力。语文教育过程应当是“言语—语言—言语”。这就是说,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从他人的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中领悟语言规则,进而形成学生自己做人须臾不能离开的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这是母语学习的基本模式。借鉴由古代语文教育沿袭的言语习得经验,我们应当进一步明确,语言是规则,言语是行为,行为离不开规则,规则为行为服务;语言侧重于知识体系,言语侧重于能力表现,能力离不开知识基础,知识又要以能力为目标。同时尤其需要强调,在语文教育中,应当十分重视言语习得,着重培养言语能力。

三、学法指导:既重视教师教法,更重视学生学法

言文教育期后,我国的语文教育进入了古文教育期。这一时期从奴隶社会末期开始,历经我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古文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以“五经”“四书”为教材,或以历代名家名篇为范本,有时读专书,有时读选文,学的都是书面的“文”;二是文、史、哲不分,甚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也不分,是一种广义的语文教育。当时十分重视学法和教法的研究,而且具有学法与教法融合、学法与教法并重的特点。正是由于学法与教法相融合,所以学法指导其实也就是一种教法,从而体现了“学法教法化,教法学法化”。古文教育中的学法指导十分普及,当时推行最广的学习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记诵和积累,要多诵读,边读边记(忆),读得多,自然积累丰富。二是多闻和阙疑,要常见、常闻,即多观察,多体验;同时读书时先要有疑,有疑处又“须看到无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三是熟读与精思,读与思互相为用,熟读与精思也互为表里。古代语文教育在这一点上十分讲究,熟读以诵读为基础,熟读又是深思的依据。读和思关系十分密切,熟和精的关系也不可分割。在学法指导中,识字和写字作为读写训练的基础和前提,历代都非常重视。那些以“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代表的蒙学课本,使用时都先从识字教育开始,然后再进行写字训练。阅读和写作指导则是在经过识字和写字训练之后进行的。王充在《论衡•自纪篇》里说:“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讽”即诵读的意思)可见,多读是古代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曾经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等说法。

当然,多读、熟读也要伴随多方面的思考,所以朱熹在总结读书经验时说,要“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古人还十分讲究消化吸收,使所读所思变为自己的东西。黄宗羲在《宋元学案》里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至于古代的写作指导,一点也不亚于阅读指导。欧阳修谓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唐彪在《读书作文谱》里说:“文章惟多作始能精熟”,“读十篇不如作一篇”。这些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写作教学的规律。关于具体的阅读和写作指导法,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值得借鉴。讲阅读指导法的书,如《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元•程端礼),依朱熹“读书明理”思想,针对当时学子学习的缺点立论,强调学习要遵从一定的程序;同时集纳了许多传统的读书法,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如圈点评注法、问难自学法、思路探寻法、抄读法、精读体验法、贴壁熟读法、比赛正误法、以读促写法、自学检查法等。讲写作指导法的书,如评点文章精粹的《文章精义》(宋•李凃);评介名家名篇命意布局独到之处的《古文关键》(宋•吕祖谦);倡导写“放胆文”“小心文”的《文章轨范》(宋•谢枋得);谈20种古文笔法的《古文笔法百篇》(清•李扶九);提倡以读促写、以读悟写,明确作文要求与构思方法,在炼字、修辞上下功夫,改文要顺乎学生“资禀”,助其发展的《学海津梁》《幼训》《少学》(清•崔学古)等。为了更好地进行学法指导,古代教者通过总结自身的学习实践,提炼和升华自学方法,形成了许多切合语文教育实际的教法。一是导与喻。导,是诱导、引发,即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喻,是譬喻、举例,即要求教师善于打比方,使之触类旁通。导与喻表现了一个好教师的教育才智,这种教习方法很值得继承。二是序与贯。序,是次序、序列,即强调教习方法的系统性、序列性。贯,是连贯、贯通,即强调教习方法的连贯性、原则性。朱熹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教习顺序,列入书院教育的学案之中。这“学、问、思、辨、行”,就是一个序。贯穿其中的一根基本线索,即由学到行,学是读之始,行是读之终,落脚在一个“行”字上。王充在《超奇》篇中说:读书贵通。通,就是贯;能贯,才是善教者。三是适与问。适,是适宜、适时,即因材施教。问,是启发提问、适时反问。

这些教法,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古人如此重视学法指导,而且凡教法均离不开学法,这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示:语文教育必须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这样形成的教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学法。因为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互动过程,因此教法和学法就成为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手段。教法是学法的向导,学法则是教法的目标。尽管教法与学法两者都重要,但如果不是有意识地注重学法的指导,那么,再好的教法也将枉然。借鉴古代语文教育的做法,我们有必要强调:学法更重要。在处理教法与学法的关系时,必须以学法指导为重点。科学地进行学法指导,其实就是最好的教法。把学法指导作为重点,就要以研究学法即学习规律为突破口,按学法要求改进教法,最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法。它的机制应是“学法—教法—学法”。这就是说,教法应从研究学法中来,这种教法应再用以指导学法。语文学法指导的根本宗旨应是教给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顺利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为此,必须从指导思想上端正对于师生关系的认识,明确“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既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熟读精思:既重视思维训练,更重视语感培养

古代语文教育特别强调熟读精思。如前所述,宋代朱熹在总结读书经验时说,要“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子读书法》荟萃朱熹平日之训,而节取其要,定为读书法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而这里的“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都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语感”有关,那就是要结合自身的思想、经验、阅历和需要,去体验文中的意味;通过体会、感悟、切磋、研磨、品味、思索,深刻领会文中的要旨。清代学者孙德谦的《古书读法略例》还列举了52种读书方法,其中就有“读书求意和知志”十法,包括“读书因彼见此”“读书由虚索实”“知意”等。这些更是阅读中培养语感的具体过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其实也是通过反复吟咏咀嚼、细心体悟领会文章的思想和精髓,从而产生语感的结果。即便如清代学者崔学古《学海津梁》主张的“以读悟写”,也是强调阅读写作中培养并获得语感的重要性。借鉴和发展古代语文教育的经验,后人,特别如夏丏尊、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家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倡导并十分强调语感。所谓语感,即是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这种语感从何而来?叶圣陶先生说:“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接近作者的旨趣呢?”而要“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就离不开熟读和精思。熟读能让人获得语感,精思能让人增强语感。只有熟读精思,才能揣摩、了解作者的心境,既读出作者,更读出自己。

古人提倡的熟读精思启示我们:语文教育过程中要更好地培养语感,除了通过熟读精思获得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还要将语感训练与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因为语感是对言语(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领悟能力,它并不局限于对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同时也包含着整个言语活动过程的感知、思维与情感体验。就组成要素说,语感由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等构成。人们在听话时,如能通过快速的感知、思维和情感体验,比较准确地把握对方言语的要点,体会到言语中蕴含的感情,甚至能听出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和“潜台词”,这就说明他有较强的语感。阅读一篇文章,如能灵敏地捕捉到文章的中心意思和感情基调,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进而领会文章的意境,这也说明具有很强的语感。同样,说话与写作也需要语感。可见,从客观上说,语感过程并不是孤立的、单纯的感受过程,而是与理性思维密切相关的同步过程。但是,受古人熟读精思重在提高阅读感悟能力的启发,我们必须明确,语文教育中的语感比思维更重要。这是因为,如果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各科的共同任务,那么,提高语感水平则是语文教育的特殊任务。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语感正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事实证明,只有在言语实践中获得了言语感受经验,才能很好地理解言语和运用言语;没有生动、具体的语感,很难发展语文能力。培养语感是母语学习的基本途径,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经验。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而不是一般或专门的思维训练课。因而,语文教育应当以语感为出发点,通过熟读精思,并使之与思维结合,培养学生优良的语感。它的机制应是“语感—思维—语感”。语感培养应当以语感实践、语感探析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对言语的感受、领悟和实际运用的能力。其间势必有理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但这种参与不能喧宾夺主,思维训练应当服从语感,积极为语感培养服务,而不能冲击语感。这样,才能既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在思维为语感服务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推动学生智力的发展。

五、诗书教化:既重视言语内容,更重视言语形式

诗书教化是古代语文教育秉承的重要观念,也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传统方法。古文教育期十分重视诗书教化。当时提倡在诗书教学中以和风细雨的方式进行人伦道德的潜移默化,即所谓“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寓教于诗,寓道于文”。教化的目的在于“化民成俗”“建国君民”。孔子十分重视诗教,他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唐代“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也十分重视诗书教化,要求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人伦道德的水平。宋代朱熹则说:“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学规类编》)他所力求达到的标准,自然也是儒家的“仁义礼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反映,它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兼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古文教育期诗书教化的目的值得反思。无论是“化民成俗”,还是“建国君民”,均在于宣扬和学习儒家经典及其封建思想,由于当时没有独立的语文教育,因而蕴含其中的语文教育处于从属地位。直到语文独立设科以后,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教育才开始有了自身的教育目的和任务,这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言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相对而言,教化的作用即言语的思想内容的教育就退居次要的位置了。有鉴于此,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应当怎样处理“诗书”与“教化”,或者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呢?诚然,语文教育作为一种育人过程,离不开思想情感因素,就一定意义说,“教化”也是其中的应有之义,但语文课毕竟不是思想政治课,语文教育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情感教育,因此我们既反对语文教育中忽视思想情感内容的形式主义倾向,也反对脱离语文本身的政治道德说教,而是主张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统一,即既让学生提高语文的“知识与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同时又获得渗透在语文中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可否认,任何言语活动或言语作品,无论口头的或书面的,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人们常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其实言语也同样:言语内容决定言语形式,言语形式为言语内容服务;言语内容离不开言语形式,言语形式也离不开言语内容。古人云:“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这就是人们平时常说的“文道统一”。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说到底,是人的社会活动方式和情感品行的表现形式,它直接反映人的素质。“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其意义无不昭示着言语对于人的素质的价值。在体现人的素质的言语活动或言语作品中,言语的形式,就是人的言语的声音系统和形态结构;言语的内容,简言之,就是言语的人文内涵,即言语所包含的德育、智育、美育内容,也即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认识和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正因为语文是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所以,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形式与内容,即文与道,总是相互交织、有机统一的。古代语文教育诗书教化的依据和原理也在于此,只不过在语文没有独立的背景下,教化便成了主要的任务。尽管语文教育应当追求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统一,然而,为内容服务的言语形式却更为重要,因为语文教育过程是“形式—内容—形式”的过程。这其实就是历来语文教育指导文件所要求的“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过程,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换言之,由于言语形式和情意内容密不可分,言语表达训练只有与思想感情的培养相结合才能奏效。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将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统一起来,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从而提高运用言语形式表达言语内容的能力。

作者:王松泉单位:浙江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第五篇: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一、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一)压缩语文学科教学课时

高等职业院校多面临学生就业压力,就业率成为学校的生命线,没有就业率就没有生源,加之非弹性学制的实行不利于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的开展,使得高职院校大幅压缩语文课时的现象普遍。一方面,当前教育部门与高等职业院校将“以就业作为导向”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定位的思路普遍存在,多要求高职教育将真正做到“以就业作为导向”为出发点进行学校管理流程的重组,使得高职教育更为贴近社会需求,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由此,就业率成为高职院校保证生源的生命线、体现教学质量的参考数据,以及学科专业存在与否的标准。在就业率这一指挥棒之下,对学生们的理论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被全面淡化,成为应付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评比而开设的课程。大学语文教育课程没有强制规定开设与否,导致其是否步入职业院校的课堂没有根本保障。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且多数不实行学分制。由于院校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高度重视,使得学生在生产、管理、经营一线的学习实践在1~3个学期之间,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教育占全部课堂的三分之二左右,剩余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需要学习的课程包括英语、政治、计算机、体育等必修课。学制短使得课程安排比较紧张,大学语文等基础类教育课程只能从中“分一杯羹”,所占的课程时间大大减少。

(二)教材和高职教育特点不符

其一,教材体系、内容及结构陈旧,与职业教育特点不相符。大学语文中的内容选择面狭隘,作品缺乏现代意识,应当考虑选择现代优秀的国内外作品,同时增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一些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为大学本科同类教材,有的使用和高中教材重复交叉现象严重的高等职业规划教材,都与高职教育特点不相符。例如,出版自苏州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其精讲篇目中将近三分之一的内容和高中教材的内容重复,学生在高中已经学过,容易引发学生对教材的反感情绪。其二,教材过于重视学术性和学科体系,深奥难懂,且现代化程度低。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以方便教师教学为主要考虑因素,编写的内容多深奥难懂,不仅忽视职校学生基础一般的现状,也忽视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导致学生难以看懂和研习,对教材的接受度和利用度低。

二、变革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现状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指导性的法律法规,提升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人们趋于片面追求功利,在高职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政府建立健全指导性的法律法规,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有助于提升各方对于大学语文的重视度。2007年,教育部提出,“作为母语教育,在高等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当中,大学语文不可削减、忽视,是不可或缺和替代的”。同年,由教育部的高等院校中文学科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一个研讨会,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现状、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应加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建设的建议。其中,因高校的课程设置问题在高校办学的自主权范畴中,教育部没有硬性规定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事宜。在教育部没有强制规定大学语文应为高校必修课的情况下,必修之风却在全国快速风行。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出现“语文不及格不得毕业”的说法。

(二)根据高职教学特点,对大学语文正确定位

由于专业课程的难度、对学生的要求不断提升,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易导致对专业学习有着基础作用的大学语文无法发挥作用。大学语文应当根据高职教学的特点进行重新定位,才有助于为培养出高素质、高智能的人才发挥作用。其一,大学语文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素质教育之核心在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的积累和培养,以促进专业人才全面的发展。从语文学科自身来看,语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且担负培养思维能力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阅读一定量作品,帮助学生认知人生与社会,丰富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品质和意志,使之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今后更快适应社会,成为自觉负责的社会公民打下基础。其二,大学语文教学应当遵循高职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因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上的特殊性,学生带有鲜明的特点。语文教师应当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性教学,充分利用大学语文的功能多样性特点,淡化学生的弱点,发挥学生的优势,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个人兴趣。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当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进行选择和设置,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创设师生对话交流的活跃氛围,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三,大学语文的教学应当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只有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保持同步,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进行创造性的发展运用,大学语文教学才能得到长久健康的发展。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样,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学语文教学应当顺应这一变化,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知信息,并针对不同的要求和目的进行信息表达的技能。

(三)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

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所使用的教材版本众多,部分院校教师自行编写教材,教材在编写上和专业教学的联系不够紧密,多注重教材的思想性、教育性与经典性。根据因材施教的观念,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当有不同的教材。教材应当注重语文课本本身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言交际能力的任务,同时注入新鲜的血液,突出专业本身的特色。例如,借鉴英语区分为工科英语和商务英语的做法,大学语文可根据专业教学特点编写具有专业教学特色的教材。

三、结语

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包括大学语文、演讲和口才、应用文写作等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种种现象,是相关制度、措施滞后和迅速发展的高职教育事业相矛盾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各方努力之下,大学语文教育必将重获辉煌。

作者:卜雪单位:江苏省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六篇:语文教育中民族文化的培养

一、何谓民族文化精神

民族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的性格特质的表达,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走过历史的长河,每一个民族都有着他们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精神决定了一个民族的信仰,决定了一个民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抉择面前将会如何取舍。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外在表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发展方向都呈现出普世性和趋同性,在这个时代,民族文化精神是唯一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和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的地方。真正的中国人不仅仅是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也不仅仅是讲汉语、写汉字、穿唐装,而且那些从小应该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传统文化环境熏陶之下,具有民族文化气息、价值观念和节操品格的“士”人。简言之,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人区别于外国人的应该是他们自身的特有的文化特质和气息。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美利坚多元文化的融合、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使他们具有了开拓进取的自由主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文化精神是今天美国奠定超级大国地位的基础,即使是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黑人,也坚信自己的美国梦终会实现。1868年的明治维新塑造了日本民族强悍、坚韧、好战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使这个国家迅速实现了富强,使这个民族遭受了重大的灾难,也使日本在战后迅速恢复。德意志追求真理的民族精神使其在统一之后一直是世界哲学和科学的领导者,但是其狂热的民族情绪也使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笔者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耻文化”的民族,也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汉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西方文化追求实用主义,而中华文化追求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就是一种“士”的精神,就是一种对于高贵品格的尊重,是一种对于圣贤境界的向往,也是一种自身素养的不断完善。小到个人,这种精神表现为修身,大到民族,这种精神表现为国民性的培育。这体现的恰恰就是国学经典的“教化”作用,也是体现了国学经典“正人心”、“立道德”、“育人才”的功能。而大学语文教育之目的就是为了培育这种个体的国民性,从而熏陶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二、大学语文教育为何要重点培养民族文化精神

1.大学语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我国大学语文教育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始终缺乏清晰明确的课程目标,调查显示,目前大学语文的授课时间在每周两个学时,共一个学期左右,在教学体系中处于无足轻重的位置,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课程已经沦落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境地。过去认为大学语文是工具性和基础性并重的学科,不但重视写作、应用、表达能力的培养,甚至还将推广普通话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认为大学语文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表达、沟通和写作的能力。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基础性是中学语文应该重点培养的内容,大学时期的开放性教育体系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要的目标,应该培养中华民族整体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根本精神,关注中华民族创造的价值和理想,关注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指的是语文教育中所包含的民族化,在教育和教学当中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来培养人文素质,健全他们的人格,提升他们的品质。大学语文并不是艺术赏析,文学作品一定要注入文化才有着特殊的魅力。大学语文的培养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因此,课程定位应该是培养他们的自身的文化素养、个人修养和高贵人格,将民族文化的精华根植于他们的心中。

2.大学阶段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和个人品格的形成时期

大学阶段正是一个学生自我塑造的时期,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信仰和个性品格正在逐步形成,这一时期能够真正熏陶他们的只有书籍和教育,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将民族文化精神注入到文学作品当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应该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追求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以圣贤先哲为榜样,追求至善的境界,因此,大学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士人”的精神,让他们塑造自己的完善的人格。这一点国外的大学做得尤为突出,迄今为止,哈佛大学还在教导自己的学生成为一个品格高贵的“绅士”。而“绅士”这一概念,是美国建国之初国父们提倡的品行标准。

3.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客观需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网络一夜之间铺天盖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越来越多的繁华和物欲充斥着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他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研究一门学问,浮躁、短视、追逐金钱和享乐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因此,当下迫切需要民族文化精神之魂注入他们的大脑,改变当前的这种趋势。中国文化经典强调的是静心修身,曾文正公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有管宁锄金而不视的典故,这恰恰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如何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体现出独特的民族精神,是大学语文教育当中的重点问题,也是体现民族性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应该如何在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民族文化精神

1.确定大学语文基础学科的地位

大学语文越来越显得边缘化,其重要性远远不比大学英语,正如袁腾飞老师所言,中国当前的各个学科都要通过英语的测试,就是历史学这样的领域,还要通过英语口语的测试,这是语文教育领域的一个缺失。大学语文教育可有可无,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文化精神的培育都存在严重的不足。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发源地,其文化之博大精深可谓是超乎绝伦,而在当前,大陆地区的大学语文教育其文化精神不但不如港澳台地区,甚至还不如日本、韩国这些亚文化地区。针对这种情况,应该确定大学语文基础学科的地位,增加学时,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重新确定考核指标和考试内容,将大学语文放在比大学英语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只有确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才能够保证教育教学过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够保证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只是一个模糊的教学宗旨,要实现这一宗旨,教学中必须要有这明确的教学目标。大学语文教育应该重新设置教学大纲,根据当前的实际需求和教学需要重新确定教学目标。总体来说,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不应该以训练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写作阅读能力为教学目标,而是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品格为根本目标,要多多选择经典的文化典籍,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选择其中优秀的人文典籍,选择经典的名言典故,要让大学生从文学作品入手,通过对于作品的分析和理解来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让学生深层次上去理解应该如何做人,让学生去感受管宁、陶渊明这样的士人的高风亮节,体验屈原的爱国情怀,理解曾文正公止于至善的修行过程。要让学生去追求一个“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高深境界,从而在个体上完成自我修身的目的,在整体上实现国民性和文化精神的培育。

3.完善考核机制

完善的考核机制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比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几千年来科举考试之所以成为无用之学,恰恰正是因为“科举”考试的考核机制存在问题,今天的高考也是一个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但是高考的考核机制还需要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举一个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对于一门不考试或者开卷考试的课程,学生即使再有兴趣,也不会投入精力去学习,况且当前的情况是,大多学生对于大学语文没有兴趣。鉴于大学语文这门学科具有开放性,而且民族文化精神也难以量化,因此,如何对于大学语文教育中注入了多少民族文化精神进行考量,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难题就在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将整体教学任务分解,采用积分制考核,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给予三到十分的积分,100分满分,60分为及格,这样能够在考核上形成有力的约束。

四、结论

文化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精神不但代表了中国几千年来优秀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文化根基,同样也是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精神和国民性的体现,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应该为大学生注入民族文化精神,让他们精神有所寄托,在课程的内容当中注重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品格。本文认为,给予大学语文的基础学科地位,确定大学语文的具体教学目标,采用百分制进行阶段性任务教学是在课堂培养民族文化精神的关键因素。

作者:杨继祥单位: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学生语文教育论文(共6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ywjylw/64717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