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共7篇)范文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共7篇)范文

时间:2022-06-22 05:13:56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共7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文教学

一、当前小学作文的现状

1.学生的作文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套话、假话连篇

展示自己的人生阶段和张扬带有强烈时代气息,富有鲜活生命的个性,是小学生作文的一大特点。然而,一些学生在写作时与实际生活严重偏离。例如,运用中等身材,小圆脸,大眼睛和其他的术语来描述自己的母亲,当描写看望病入膏肓的妈妈时,却利用狂风和暴雨,以及长途跋涉等词语。此外,套话是写谎言性作文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例如,总是用老师批评,或者用老师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老师会给我讲一个伟大的故事来描写一个人在犯错误时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学生会用一个令读者有气无力的统一的口号来作为文章的结尾。

2.小学生的写作热情不高

由于对世界充满好奇是具有强烈表达愿望的体现,所以作文不仅能证明一个人的心态,而且能将学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展示出来。然而,现在大多数学生处在僵化的教学环境中,导致学生没有我们预想的那样热爱写作,甚至有的学生不喜欢写作。还有一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而写作,仅有极少数学生认真对待写作,一丝不苟。

二、实施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1.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锻炼自己的修改能力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由于语文教师经常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写作,所以学生的写作能力能达到自己要求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于语文老师辛辛苦苦修改好的作文不屑一顾,有的甚至连看也不看一眼,以致不是进步甚微,而是对写好作文失去信心。作为教学实践中至关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修改个性化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重要方法。“有权修改自己的写作”是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要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良好表现和模仿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作文,从而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儿童语言和心理特征,而不改变其中心思想是修改的前提。事实上,像上文中所提到的,通过指导学生修改习作,让学生尽力去修改自己的文章,发现自己需要修改的地方,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通过开放性讨论和老师点评,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优缺点,如何修改,如何思考写作以及修改的幅度。

2.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仅是开展教师写作教学时应该首先想到的,也是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关键。换句话说,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尝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兴趣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求,从而达到学生自愿而快乐写作的目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作为教育家的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接触到新的事物时,好奇和表达出自己对其好奇的情感状态是小学生所表现出的。在这一趋势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和学生进行聊天谈话,让他们彼此相互了解。以此为契机,展开激烈的拉锯战,并组织学生探讨有关本次活动的主题。拉锯战意味着,同样的事情,有的学生可能谈他们的感受,有的学生可能谈它失败的缘由,并发表意见。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将学生的意见一一写出来,并将学生回答的重点勾画出来,督促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在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用“移民法”努力观察学生思维能力的迁移并提高写作的兴趣。我记得有一次,新学期,很多学生都购买新的学习用品,作为老师也应该买一些学习用品。现在以买学习用品为话题,让同学们对自己买的学习用品的功能与作用作简单地介绍一下,对买这个学习用品提一些建议,这个学习用品能够给我们带来帮助,怎样将自己的学习用品推出,所有这些争论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使自己的口才和写作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国学生对各种书籍都很用功,也很努力学习,成绩也很好,但就是动手能力差,创新不够。”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将中国和外国学生进行比较后所提出的,提高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创新,不是学生缺乏创造力,而是我们一贯的教育思维习惯定势思维所造成的结果。作文教学在小学的教学中,如果采用相同的逻辑进行教学,不仅会禁锢学生的思想,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造成影响。所以,必须强调学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这个问题,以独特的视角看法发表见解,探索学生发散性思维,是语文教师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时应该特别关注的。因此,具备一定的逆向思维和让学生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思维,推导出不同的结果,是作为一名教师所需要具备的,这会帮助教师实现个性化作文教学。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个性化教学,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帮助,而且还会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将个性化的训练融入到学生作文教学的过程中。

作者:詹春慧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

第二篇:培养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

一、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精神强化背景及其意义

通过必要的方式来增加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承载,能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有效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通过人文素质的提高提升学生在日后学习与工作中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其在更广泛的学习范围内对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理解与深化;

(2)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运用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

(3)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助于学生日后的综合素质提升,并形成自我独立的核心竞争力;

(4)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助于我国悠久的文化与文明进行系统的传承与发扬。

二、中职语文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职语文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从宏观角度来看,其教育的覆盖面相对狭隘;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语文教育的内容以及学制的设置偏向于技能训练,而部分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具体表现如下:

(一)语文教育覆盖面狭窄

在中职教育阶段,语文教育并不是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学校的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也仅仅作为部分专业的工作技能来进行教学。此种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限制了语文教学推广的广度,在受教育的学生范围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而导致其技术性界限相对模糊,这对于语文教学成绩的评价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均具有不利影响。从上述的观点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育,无论是从教学模式,还是从教学范围方面,均不具备对人文精神培养的基础条件。这从人文精神的核心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语文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基于文化底蕴的行为、言语、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体;而语文仅作为对文化精神的传承载体而存在。现行的语文教育将载体与精神核心进行了片面的分离,这是造成语文教育覆盖面狭窄的根本原因。

(二)语文教育内容缺失人文精神

现阶段,中职语文教育的内容一般按照学科的不同而进行分类,包括《中职语文》《现代文学史》《现代汉语》《现代文学作品精读》《应用文写作》等语文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中职的语文教育过程中过分地强调语文的应用技巧,而忽视了语文学习的真正内涵。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第一,中职与其他大学相比更具有职业指向性,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往往来源于对未来工作的定位。在这样的指向背景下,学生在对于人文精神的渴望层面存在一定的偏差。第二,基于企业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可以量化以及容易造成显性竞争力领域的教学。这就直接导致了学校语文教学指向的偏差。第三,中职学生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延续,在学生学习心态方面也有一定的心理特点。从具体的调查角度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普遍不高,结合高中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工具化教育现状,其对于语文学习缺乏必要的心理动力是必然现象。

(三)语文教育形式缺乏人文精神

从语文教育的形式方面来看,现阶段语文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并没有什么不同。二者主要是通过对教材内容或者相关的教辅内容讲解,并利用一定的手段对学生进行考核。此种教育方式对于部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输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中职学生的学习阶段语文基础知识所占到其学习的权重是下降的。在这样的背景与趋势下,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收到应有的作用。在具体操作方面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当下的教育形式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带入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照教材内容对语言的人文理解进行生搬硬套式的灌输;此种方式不仅破坏了语文中的人文精神,更从根本上使得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其次,语文教师并没有充分地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深入的理解,也没有将人文精神培养融入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去。从根本上讲,人文精神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仅作为其载体而存在。其他的载体包括电影、音乐等内容。在宏观方面也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之内,且在学生接纳以及人文精神传递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优势。最后,语文教学的考察模式相对单一。现阶段大部分中职依旧通过试卷的方式对语文教学成效进行考核。此种考核是无法对人文精神水平进行考察的,也就无法综合、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三、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精神培养体系的优化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现有的中职语文教育框架内,无论是学生的接纳程度、教材与教学方式的人文精神以及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引导都相对缺乏。这也是造成当下学生缺乏必要的语文素养以及人文精神的根本原因。为了有效地规避与优化此方面带来的负面效应,除了从宏观方面进行必要的人文疏导与教育体系改革之外,在中职学校语文教育层面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优化:

(一)适度增加语文教学的受众广度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基础学科,在未来学生的工作与生活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必须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同样,我们也应该考虑语文教学的特点在普遍的教育制度建设过程中采用一种宽松的、自由的、自主的、可选择的方式来进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将语文课程的教育作为一种公共课形式来进行建设,并建立多种授课与考核方式供学生选择。在不增加学生的课业压力的条件下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将人文精神引入到语文教学的核心体系中

在语文教学的授课环境中引入人文精神概念。此方面的具体建设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增强教师队伍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通过培训、研讨等方面来提高整体授课团队的人文素养,并采用如大讲堂等公开报告的方式来提高校园内整体人文精神的氛围。其次,改变教学的学制与内容,使其更具有人文精神的引导作用。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应该适当地降低书本与理论知识的讲解,降低应用文写作的比例。以近代文学案例为主要的教授依托,对人文精神进行适当的侧重。最后,利用学生自我能动性来提高其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自我把握以及自我激发的要求相对较高。只有在学生自发进行相关的精神培养下,语文教育才能够达到相应的结果。在中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加大讨论、分析等课程的比例,以此来激发学生自我完善人文精神的兴趣。

(三)通过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提高其人文精神培养能力

除了上述对于教材、教学等方面的优化之外,要想提高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能力,还需要对教学体系进行深化改革。具体可以从优化教学模式以及优化考核模式等两个方面入手:在优化教学模式方面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基于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的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体系来进行。在基础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依托于舞台剧、话剧、电影等其他相关领域的欣赏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在考核方式的优化方面则主要可以通过利用对学生平时人文精神的观察来代替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来进行。比如对于有明显人文倾向或者具有文学创作积极性的学生在考核的平时成绩中给与适当的倾斜。同时人文精神也可以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得以体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采用类似面试的考核方式也是一条可行之路。

作者:何瑶罗阳单位:四川省宜宾卫生学校四川省成都师范学院

第三篇:语文教育的建构与考察

一、语文教育范式建构的价值

(一)有助于消弭语文教育“失范”乱象

审视我国当下语文教育的现状,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在革故鼎新的背后可谓乱象丛生。首先,在语文教育理论界,伴随改革的“声音”异常繁杂。譬如,在语文课程性质取向上,有坚守“工具性”的,也有高扬“人文性”的;在语文课程内容方面,有要“淡化”语文知识的,也有要“强化”语文知识的;在语文课程实施方面,有倡导“体悟”的,也有坚持“训练”的。其次,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同样是“问题”多端。一线教师常常“为课时教学目标的模糊和随意而迷惘;为个性化解读的泛化导致文本的扭曲或淡出而尴尬;为教学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喧宾夺主而厌烦;为以‘人文’代替‘语文’的架空发挥而困惑”。这一切“失范”之乱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界缺乏共守、共通的语文教育范式,最终使得语文教育教学失却了基本的“游戏规则”。而语文教育范式的建构,可以为语文教育教学提供基本的行动纲领,可以使语文教育教学在各种改革浪潮中保持适度的张力,从而保证语文教育的基本导向。

(二)有助于语文教育共同体培育

教师教育研究表明,教育共同体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教育共同体的培育,如今业已成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其中,教育范式对教育共同体的形成有着特别的功能。“教育共同体和教育范式之间互相形成、互相建构。教育范式从其核心理论形成之日起到发展、应用以及完善都是由教育共同体来实现和完成的,这个过程也是教育共同体形成的过程。因此,教育范式的形成也就是教育共同体的形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运作表面上看虽是由个体来进行的,但从根本上讲却是集团的产物。可以说,任何一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运作都是研究者或实践者因受既有的共同体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影响而生发的。事实上,语文教育范式总是和语文教育群体相联系的。库恩也曾以两个简约的判定对“范式”作了高度概括,即“范式是团体承诺的集合”“,范式是共有的范例”。可以说,语文教育共同体实质上就是在同一种语文教育范式中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组成的群体。在形成某一个语文教育范式的过程中,已经逻辑地实现了语文教育群体的联结。换言之,语文教育范式的建构给语文教育共同体的培育提供了“摇篮”。

(三)有助于推进语文教育改革

任何教育教学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规定性,都必须获得相应的教育范式的支持,并受到教育范式的约束、规范和导引。“教育范式在课程层面,表现为课程和学科教学范式,广泛涉及课程实施和学科教学原理、原则、方法、评价等影响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和基本条件等诸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教育范式外无教育;而任何教育教学改革,本质上也就是教育教学范式的改革。”在库恩看来,科学进步的基本表征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范式代替另一种范式,即新的思想和主张代替了旧的思想和主张,从而导致范式革命,出现了范式之间的“转型”与“替换”。从这一角度而言,推动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源,正是语文教育范式的革命。每一场语文教育范式的革命,也意味着语文教育范式的重新建构。事实上,语文教育范式的遵循、恪守与转型、替换是语文教育永恒的辩证法。语文教育范式的恪守、遵循,体现了对语文教育基本规律的尊重;而语文教育范式的转型、替换则体现了语文教育与时俱进的魄力,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核心体现。在语文教育的每一个时代、时期与阶段,如果没有构建语文教育范式的意愿与努力,那么,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就失却了改革语文教育现状的意识与动力。

二、语文教育范式建构的一种线性方案

语文教育范式的建构,从总体上讲,应遵循理论性、实践性、结构性以及普适性四个基本要求。第一,理论性,即所建构的语文教育范式是对语文教育规范的高度概括与抽象,应具有较强的学理性,能作为语文教育理论建构的重要生长点。第二,实践性,即所建构的语文教育范式作为一种对语文教育规律、规则的凝练,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向意义,要具有可操作性。第三,结构性,即所建构的语文教育范式作为一种高度浓缩的语文教育实践的模型表征,在外在呈现方式上应精炼扼要,要能以一种简括的框架样式被图解。第四,普适性,即所建构的语文教育范式作为一种对语文教育理念的整体抽绎与诠释,要有较强的理论辐射性以及现实解释力,应具有广谱适切性。从语文教育整体考察,基于一种“线性”逻辑,即围绕语文教育“从哪里走”(语文教育的基点)、“如何走”(语文教育的路径)、“走到哪里去”(语文教育的终点),语文教育范式的基本意蕴在于,语文教育的基点是“语言文字”,语文教育的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教育的终点是“语文素养”。语文教育就是基于“语言文字”,经由“语文实践”,最终抵达“语文素养”的活动过程。而“语言文字”的学习,关涉到三个维度,即口头与书面、静态与动态以及形式与内容:“语文实践”的运作,包纳三种方式,即积累式、训练式以及体悟式;“语文素养”的养成则蕴含三个要素,即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以及语文态度。

(一)语文教育的基点是“语言文字”

语文教育的基点问题,从根本上讲,关涉对语文教育逻辑起点的考察。而考察语文教育的逻辑起点,核心在于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回答。语文课程性质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语文课程“质的规定性”。不同的课程性质观,在理论上会形成不同的课程取向、在实践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形态。语文课程性质的这种对课程理论建设的导向意义、对课程教育实践的主导功能,使得语文课程性质的厘定构成了整个语文课程论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正是由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这种特殊地位,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探讨从未停止过。然而在我国语文教育研究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从未在真正意义上趋于统一、达成一致。2011年国家颁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以官方的名义对语文课程性质作了明确界说,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界说从语文课程性质的角度明确规定,语文教育的基本落脚点在于“语言文字”。笔者认为,语文学科作为国语国文科,“语言(文字)”的学习应该体现在三个维度:第一,关涉到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包括听与说,书面语言包括读与写。其中,听、说、读、写的统一是任何一个民族、种族语言学习的四个基本支柱。因此,语文教育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教育,理应兼顾语言的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要素。第二,关涉到语言的静态与动态。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了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理论。这里的“语言”是指语言系统及规则,而言语指语言的运用。对于语文教育而言“,语言”应定位在广义的层面上,这符合语文教育的实然状态。具体而言,在实际的语文教育中,既要教学语言系统和规则(狭义的语言),又要教学各类实用文章和文学作品(言语作品),还要进行读、写、听、说(言语行为)的能力训练,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三,关涉到语言的形式与内容。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其符号形式总是承载着人们各式各样的思想观点与情感态度,这些思想观点与情感态度正是语言文字的内容所在。在人们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语言的形式与语言的内容总是如影随形、无法割离的。语文教学唯有肩负起语言形式方面教学与语言内容方面教学的双重任务,方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教育与人文性教育的统一。

(二)语文教育的路径是“语文实践”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旧课标》),在《旧课标》中,“语文实践”作为语文教育学一个专业术语首次亮相。《旧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重新重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实验稿中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直接置换为“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并且在“课程性质”的界定上,直接认定语文课程就是“实践性课程”。这一变动可以说从根本上把语文课程划定在了“实践性课程”的范畴。至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实施的“实践取向”在官方文件中已经正式得以确立,“语文实践”之于语文教育的核心地位无疑业已得到充分认可。“语文实践”是语文教育的基本路径,《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以及语文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仅如此,在语文实践的形态上,《新课标》也作了描述性规定,即“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对这一句话进行细究分析可以看出,“语文实践”主要有积累式、训练式和体悟式三种基本方式。由于语料是一切语文学习的基础,一个人所拥有语料的丰富程度与其语文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因此,积累语料是语文实践的最基本、最基础的方式;而训练与体悟,则构成了语文实践的两翼。因为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来看,语文教育不仅有工具性教育,还应有人文性教育。“训练式”较为适用于工具性教育,“体悟式”较为适用于人文性教育。欲掌握一种“工具”,训练是必经之路,这业已成为心理学的一条基本定律。在语文课程中,“训练”的样式十分丰富,如诵读、背诵、复述、对话、演讲、辩论、听写、抄写、习作、研讨、评论和专题报告等。实践证明,人文性教育更多需要诉诸于个体的体悟,它往往需要一方言语主体与另一方言语主体视界的融合和心神的际遇为前提,需要心与心的对话。唯有学习主体真正沉浸于言说主体的内心世界,在感受与体验领悟中,产生了心与心的共振,个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有可能真正实现重构。

作者:屠锦红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第四篇: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思考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

新授课时,我提出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样学生在阅读时目标明确,思维的线路集中。例如,学习《盘古开天辟地》时提出:(1)自读课文,每自然段写什么?用三句话连起来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2)你认为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这样使学生知道了阅读顺序,懂得思考的路线,逐步懂得应该怎样去读书,为学生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进行点画式阅读训练

结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三中的读书标志,我提出“不动笔不读书”,在阅读时指导学生边看书边动笔,把重点内容、优美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用圈点、画线等形式画出来,以便讨论时交流、提问。

二、重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

质疑问难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读书有所疑,方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思,方能读有所得。

1.创设一些疑点让学生有问题可问。例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我在充分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后,设计了这样一环节。我说:“人类在获得火前后都有什么样的变化?同学们由此都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画面,思句意,设计问题供大家讨论,看谁提的问题有思考价值。”我刚说完,学生就主动思考起来,最后提出了一些很有学习价值的好问题如:“火对人类这么重要,为什么宙斯却不给人类火?普罗米修斯为什么冒着这么大的危险为人类盗取火种?你怎么评价普罗米修斯?”等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决定着学习效率。教学我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思考、提问,创造良好的提问气氛,让学生尝到提问后的喜悦。

2.当学生提出与教学重点难点联系密切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予以表扬,并分析提出的问题好在哪里,使学生从中吸取一些质疑的方法。

三、结语

总之,我把40分钟的课堂放手给学生,倘若一个人在学习初期就能形成获取学习方法的能力,并且身体力行,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方法,那么,人生道路上他就一定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走向成功。这不单是学业上的成功,也包括着人生的幸福、健康和财富。

作者:宋建萍张艳艳单位:山东省昌邑市新村中学

第五篇: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突破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

1.大学语文师资力量相对弱化

大学语文在学科上没有被列为独立学科,这样就导致语文教师在晋级和科研方面受到限制。同时较大的流动性在语文教师中存在,从而使语文教育的效果和经验无法积累。而在一些学校,存在担任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课时上匮乏的现象。这样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课程的质量就会直接受到影响。有的学校教研室虽固定,教师队伍稳定,但教师在和科研上却往往陷入困境。这样教师教学就很消极,而且心理负担也较大。还有一些学校担任大学语文的教师是刚毕业、工作经验匮乏的青年教师,甚至有教师以此作跳板。这样授课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且教师兼职多,专业性匮乏,水平不高,就人员构成来看,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没有学术带头人,在师资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2.基础理论研究薄弱,课程性质界定不明

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就被重新设置,但直到今天,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其性质的定位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在认识上还没有形成统一,教学实践出现混乱的局面。存在千差万别释义“语文”的状态。以下几种为常见的观点:其一,人文就是语文,认为大学语文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文素养。这一观点使传统语文的内涵被大大扩充,有别于高中语文对知识传授的注重,具有很广的接受度;但也模糊了大学语文的边界,使其学科的独立性丧失。其二,文学就是语文,认为文学的内涵要比语文大,主张回到文学经典现场,学生的审美体验等方面运用优秀的作品,开放多元的教师讲解就可达到激活的目的。这一派别对大学语文本体性更为注重,但是在实践中存在与文学专业教育界限没有划清。其三,语言文学就是语文,在实践中更为注重培养听说读写技能,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派别被认为是“高四语文”诟病。界定课程性质的不清晰,造成大学语文所发挥的作用处于似是而非的状况,应有的地位很难获得,应有的作用也很难发挥。

3.教材编撰无序,选用随意性强

大学语文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处于不成熟状态,这也直接对编撰与选用教材产生影响。第一,就大学与中学语文来看,两者在教材内容上存在重复。因此,大学语文被称为是“高四语文”,没有走出大学语文的特色之路,从而使教师与学生教学双方热情被降低。第二,大学语文具有繁多的教材,但受经济利益驱动的占大多数,就选文和编撰的体例来看,具有新见的很少,依然是简单重复,具有较低的质量。第三,在推广新的优秀教材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从习惯的角度,教师对熟悉的老教材依然愿意选用,新的教研推广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突破

如何采取措施,使大学语文从目前的困境中摆脱出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1)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

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关键环节就是学好大学语文。高校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大学生为培养对象,提高其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大素质。中国文化重要的精神传统就是对人格操守和修养给予重视,这种精神也支撑着中国知识分子。纵观中华民族历史,无数仁人志士的光辉事迹都煜煜生辉。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其品质应该高尚,人文素质方面也应深厚,追求远大理想和同情弱者等为人文素质的内涵,而就培养这些素质而言,最具有独特优势的就是大学语文。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为世人瞩目,但从国人人文素质来看,滑坡速度也是惊人的。受市场经济氛围的影响,一切标准都放在了“经济利益”上,社会上盛行功利和实用以及享乐主义,钱权交易在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坑蒙拐骗在经济生活中屡见不鲜,唯我独尊成为伦理生活中的主流,大学生生活在现实中,这些不健康的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其产生浸染,降低了一些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人文素质缺失的状况,这是令人极为痛心的。而为摆脱这种局面,为更好地培养大学生,使其人文素质更为健康,大学语文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独特。被选进大学语文教材里的篇目,都是一些典范之作,而且文质兼美,涵盖古今中外的内容,它们在道德价值取向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尊重生命方面等等方面都具有独到的见解,容纳了社会百科,而且极为生动。对这些作品进行欣赏,将使人受到极大的熏陶和震撼,但是通过审美方式达到的这种效果。

(2)大学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华民族文化灿烂,历史悠久,我们祖先不仅把开拓的江山给予我们,而且所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丰富深厚,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传承这份遗产,为中华民族的再次振兴,立足世界而奋斗。也就是说,我们有责任延续我们的民族精神,而且意义重大。近些年由于英语在世界上优势的地位,在我国对英语的学习备受重视,而对母语的学习重视程度则逊色许多。英语的学习开始于小学三年级,截至到研究生,一直都是重点科目,而语文的学习情况则不一样,中文专业不在其列,大学语文在一年级几乎就停止不前,而可喜的是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意识到在学生阶段进行母语学习的重要性,已经出台重视语文的相关政策,这就为我们民族的振兴,成就新一代的中国人的梦想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中华文化融合能力巨大,源远流长,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把其继承和传承下去,而且世代相传,让其发扬光大。决不允许其受到损害和侵袭。生存竞争是一切大自然生物的本能,而且这种竞争极为残酷,适者生存。这就充分证明了经过千百年锤炼的中华民族基因是优秀的,传承延续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我们应该承担,而大学语文在这方面将发挥责无旁贷的职能。

(3)大学语文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职责就是对德才兼备人才进行培养,而合格的人才,需要专业技能过硬,智力水平高深,同时在心理品质和情感上还应健全和健康,在智商和情商方面也应该健康,不仅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具有深厚的功底,而且思想道德素质也应高尚。总之,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丰富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被蕴含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在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有利于人才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有效实施大学语文,对人际关系的良好营造,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谐社会的推动其意义都极为重要。

2.积极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策略

大学语文优势和作用要想得到真正的发挥,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把课程自身的改革作为重点来抓。

(1)大学语文双重性的特征

相于比大学语文,中学语文的教改要深入持久。但从多次改革的情况来看,最为根本的问题就是语文学科的性质。而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实用性和审美性是大学语文从广义的视角来看,所具备的双重性。这二者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具有二而一和一而二的效果,很难分割。这是语文学科的典型特征。工具性和人文性并融,实用性和审美性并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封家书可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也可写成优美的美文;而请假条可谓简单,具有简明扼要的文字,但礼貌周到,人文因素深厚,审美个性也会极强。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集工具性和实用性于一身。不仅对人的生活具有充实的功能,而且有利于人的表达能力的提高。

(2)课程内容的设置

把语文的学科性质明确后,课程内容的设置就容易解决了。各种学派各具长处和短处,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大学语文具有不同的受众而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对于同样的内容,由于人的自身素质存在差异,对其理解和感受也会产生差异;同时专业不同的学生,其兴趣和爱好也不一样,但往往学习同一大学语文教材。这是目前大学的实际情况。就大学语文来看,具有薄弱的师资,教师具有较大的工作量,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材施教实现不了。这是语文学科的最大弊端。而以不同的专业和需要为出发点和着眼点,把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出来,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3)教学的方式方法及目的的创新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是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华而不实应是最为切忌的。创新大学语文也应注重这方面。这里所强调的创新主要是着眼于教学目的,以不同院校和系别以及专业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开展大学语文教学,而不应该对所有的学生都同样对待。要达到这样的创新效果,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但需要我们去努力。

三、结语

前些年,在有些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开始兴起实用观点,大学语文课时内减少,被“文科写作”取代,甚至还存在被取消的现象,急进功利反而适得其反,导致大学语文教学被冷落。可喜的是大学语文学科人文因素教育,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相信,在教师和学生,社会和院校的共同努力下,在教育事业中,大学语文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发挥。在学科体系中对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给予高度重视,明确认识其课程性质,正确界定母语教育层面的意义,为大学语文走出现实困境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为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自己应用的作用,为新一代传承中华文化遗产而助力。

作者:雷荣单位:中州大学

第六篇:语文教育写作训练的意义

一、加强写作水平训练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1.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看,写作训练非常重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结构的调整,社会和企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等职业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范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从事社会生产和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我们的中职毕业生无论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对人才的人文素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任何工作都需要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通过有计划的写作训练,恰恰可以快速提高中职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来看,写作训练不可忽视。

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即口语交际、阅读与欣赏、写作和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要想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中,写作方面,分为基础写作和应用写作两大模块。基础写作的目标是,能够让学生写出的文章有着明确的主旨、清晰的条理、通顺的语句、正确的格式、准确的标点、恰当的修辞,从而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描写、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最终使学生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的基本写作技巧。应用写作的目标则是要求学生会写应聘信、便条、单据、启事、通知、书信、计划、总结等。因此,培养中职学生平常生活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写作能力是中职语文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之一,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写作训练是不容忽视的。

二、加强写作水平训练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紧迫性

1.过分追求就业这一功利性目标,导致中职语文教育中写作训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不强。

学校的指导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追求。然而,当前很多中职学校把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作为其唯一的价值诉求,这一功利性的目标导致中职语文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更别说语文教育中的写作教学了。这种观念主导下的中职语文教育必然被边缘化,学校不亲、教师随意、学生不爱,就是当前中职语文教育中写作教学的真实写照。

2.中职学生的特点及其对写作训练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中职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不高。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学校为了保证充足的生源,势必会降低招生标准,大多会通过登记入学的方式以吸引那些在高中升学中失利的学生,有些中职学校甚至会吸纳部分中学尚未读完的学生就学。中职学校学生生源的非优质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很多中职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学习能力,对于学习本身就没能形成准确的认识;功利性等因素均会导致中职学生对语文教育中写作训练缺乏正确的认识,写作水平自然也就非常有限。

三、加强中职语文教育中写作水平训练的现实意义

1.加强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写作水平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一方面,适当的科学的写作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工具性是中职语文教育的最基本特质。所谓工具性,又叫实用性,主要是指对中职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有用。所以,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名家叶圣陶说:“写作,系技能。”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学生就业前的准备性教育,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在校的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的实践锻炼,最终实现顺利就业。对于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而言,他们从事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动手实践性。因此,在中职毕业生的工作生涯中,求职应聘信、便条、单据、启事、通知、书信、计划、总结等这些应用性写作都是要经常面对的。为了保证中职毕业生能够在工作中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必须要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突出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培养学生应用写作的能力。通过对应用写作的训练,能够让学生按要求写作职业岗位工作情境中的便条、单据、启事、通知、书信、计划、总结、求职应聘信等日常应用文,以确保写出的应用文体格式规范准确、语言简明扼要、文字表达清楚、内容符合要求。另一方面,适当的科学的写作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作为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人文性是其另一个重要特质。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必须关注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叶圣陶先生对于写作有着这样的高度评价:“写作之于我们人类,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其原因在于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表白内心,与他人相通感。”所以,通过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灵魂得以滋润,情操得以陶冶,境界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健全,人文素养得以提高。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写作的意义并不在于写作本身,而是通过写作,学生的心智、灵魂、道德、修养、认知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2.加强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写作水平训练,对成就亲情的回归和唤醒对社会的关爱,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方面,中职语文教育中恰当的写作训练,非常有助于亲情的回归。正如前文所述,当今的中职学生都是90后,且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之所以没能顺利升入高中,除学习能力有限以外,更多的是因为在生活学习中缺乏关爱,精神上缺乏交流,使得很多孩子对父母没有感恩的心理。进入中职学校以后,不再有升学压力,适当的写作训练可以催生中职学生心智趋向成熟,从而构架起他们和父母、与亲人思想上、灵魂上交流、沟通的桥梁。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写作构思中、在素材组建中感受和回味亲人的关爱,厘清父母、亲人对他们人生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和亲人交流、沟通,顺利实现亲情的回归。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育中恰当的写作训练,对唤醒中职学生社会关爱之心也大有裨益。生活在优越经济条件下的中职学生,受到社会上功利性价值诉求的不良影响,逐渐滋生了金钱至上、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想法,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漠不关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态。虽说只是简单的模仿和模糊的追逐,但这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定型的中职学生来讲,是非常有害的。而写作,是引导中职学生直面思考生活价值和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通关写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视生活中的阴暗面,讴歌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学会抵制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自觉做新时代的主人,从而唤醒中职学生内心潜在的关爱之心。

3.加强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写作水平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写作训练中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写作训练中,无论是口头作文还是书面作文,也无论是应用文写作还是基础作文写作,都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把握和运用。写作,说到底首先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多项组合,以完成遣词造句的第一步。在写作训练中,通过对语言灵活自如的运用来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都需要按照既定的中心和主旨,通过全新的情境创设和风采各异的手法运用,最终将语言准确、妥贴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篇篇用词精准、构思精美的美文。即使中心和主旨是一定的,但表达中心和主旨的内容选材也可以是迥然各异的;又或者内容选材是一定的,但表达材料的语言也可以是卓尔不群的,而这些都是对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的锤炼和张扬。所以说,中职语文教育中写作水平的训练,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廖敏单位: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第七篇:诗教在语文教育中的意义

一、实施诗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传统价值道德分崩离析,新的规范、伦理尚未来得及重建,身处这样的时代,各种问题纷涌而至,人的精神危机感、灵魂空虚感比任何时代都要来得强烈,人们到处寻找寄托、安慰。学校德育多为空洞说教,没有调动学生产生一种自由的善良的内驱力,导致老师家长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中华诗词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瑰宝,对学生诗教能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着博大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比如:在李白的诗歌中我们看到了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在杜甫的诗歌中间我们看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对劳动人民博大的仁爱之心;在白居易的诗歌中间我们看到了他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的悲剧遭遇的深厚同情;在文天祥的诗歌中间我们看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在于谦的诗歌中间我们看到了“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人格;在顾炎武的诗歌中间我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对国家兴亡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这些诗歌都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有许多中小学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跟他们讲大道理,他们听不进去,其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教师的德育方式不得法,如果他们能改变德育模式,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他们应该抛弃抽象大道理的德育模式,多采用感情陶冶法,要知道情感陶冶法就像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灵魂得到进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2.提高审美能力,塑造魅力人格。

现在应试教育过于功利化,过于追求升学率,容易导致学生缺少情感、理想、创造力。诗教可以美化人的心灵,把美的种子种在学生的心田,感受诗歌中体现出的爱、真等人类的情感,让学生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比如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对亲人的深深思念;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大丈夫豪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永恒的孤独感。当代社会是大众文化消费时代,电视,特别是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浅俗娱乐文化,人们越来越疏离高雅深刻的文化,网络对当代的学生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重拾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的经典诗词,通过诗教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注意塑造学生充满魅力的人格,让他们的个性得以自由舒展,更多地保住他们的童心,让他们对生命本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人云亦云,在纷繁的世界中坚守独立、自由但又尊重他人和社会的人格精神。

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说听老师讲课、学习书本知识、参加社会生活、走进大自然等等,都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诗教也同样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就像孔子说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中国古代的诗歌数量繁多,浩如烟海。新年伊始我们就会想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外游子思念母亲就会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三岁的小孩见到白鹅也不禁脱口而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诗歌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多样,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阅读古代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大量与古人衣食住行有关的知识,了解古代人交友、爱情、婚姻、旅行、科举考试等方面的常识,了解气候节令花鸟虫鱼。走入中国诗歌的世界就像走入了一座无所不包的大观园,在其中你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认识许许多多的事物,真是美不胜收,令你流连忘返。好好利用这个知识的宝库,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中小学生语文素质的下降已经成了严峻的问题,要提高中小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而朗读和背诵古诗文就是提高中小学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朗读和背诵,讲究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而让中小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因为诗歌往往讲究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积极性,而学生一旦背诵了大量的诗歌,就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和表达方式,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无疑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实施诗教的具体方法

1.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爱好。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以兴趣为前提,如果没有兴趣去做某件事情就很难有持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对于学习来说尤其如此,所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爱好,诗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等,通过美轮美奂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调动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各种感官来体会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

2.有针对性地开设诗教课程。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材选择了一些诗歌,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但是总体来说,数量还太少,不容易达到诗教所要求的数量。因此,作为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可以在课本之外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识字程度,适当地补充一些诗歌进语文课堂。小学阶段,开发他们的记忆,让他们大量诵读中国古代经典,多积累名篇佳作;初中阶段,慢慢加入一些新诗,让学生学会面对处理现实的问题,老师引导他们去理解品味诗歌;高中阶段,随着他们身心的进一步发展,对生活情感有了一定的感悟,可以开设一些专题讲座,让学生“入其境,得其趣”,品味诗歌,领略诗歌的韵味。教师特别要做到身体力行,话语中要多引用诗词,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诗歌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模仿这一行为。教师应通过种种方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诗歌,丰富他们的诗歌知识,让他们得到美的熏陶。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教活动。

真正要激发学生爱好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仅有课堂教学的重视还不够,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橱窗,教室的黑板报等出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专栏;利用校园广播站,设置诵读专栏,播放一些朗诵名家的配乐诗朗诵;开展校园诗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或开展诗歌背诵比赛,对比赛的优秀者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如一本精美的《唐诗三百首》。可以成立兴趣小组,让学生有自由交流的场所,鼓励他们亲自创作,提供发表平台,把他们的诗作结集出版。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诗人的故居或纪念馆,如四川的学生组织他们参观杜甫草堂,湖北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参观屈原祠,江西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参观陶渊明纪念馆。甚至带领学生参观诗人创作某一诗歌的现场,比如,九江附近的学生就可以去参观庐山,从而体会李白诗歌《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恢弘气势。最后还可以邀请一些当代著名学者和诗人到校园开展诗歌欣赏和创作方面的讲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内外环境,让他们浸润在诗歌的环境中。

三、结语

总之,在中小学生中开设诗教活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发现人性的光芒,丰富他们心灵的空间,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充实,生命也得到拓展。另外还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诗教的作用,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充分开展诗教活动。

作者:陈钰常业安许琴单位:昭通学院人文学院昭通学院工会

被举报文档标题: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共7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ywjylw/64717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