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职语文教学的建议4篇范文

中职语文教学的建议4篇范文

时间:2022-02-12 04:54:14

中职语文教学的建议4篇

第一篇

1、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现如今,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未正式建立完善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标准,因而,也未制定出相对明确的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阶段,大多数教师常常结合学生喜好进行教学的。由此看来,模糊的教学目标,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

1.2评价体系不完善中职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技术,因而,中职一切教学全部是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的,所以,非常看重学生专业课的整体成绩,同时也为学生获得专业资格证书打下牢固基础。所以,无论身为教师还是学生,都将专业整书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一重要标准。然而,尽管中职语文是一门基础课,但并未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从而也不能充分发挥出评价体系的作用。

1.3对语文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多次课改,在此期间,中职语文教学遇到很多的问题。在中职学校中,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技能,从而为社会培养一大批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人才。因此,在中职教学中,对专业课教学非常重视,因而语文课教学不能占据到主导地位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片面地认为能够掌握一技之长足矣。另外,有些中职学校领导人也存在此种错误的想法,过分关注学生专业技能,进而完全忽略基础课程的学习,所以,通常中职学校组织开展的文化科研活动偏少以及教学设备不齐全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中职语文教学的顺利发展。

2、提升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

通过分析我们可知,当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是非常多的,这样必然会对中职学校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素质的提升。所以,身为中职语文教师,要及时采取诸多有效对策,对现有的中职语文教学实施改革。

2.1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首先,作为中职学校要快速转变教学观念,完全打破传统重专轻文的思想观念。在中职学校,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而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因而,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采用因材施教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升中职语文整体教学水平。

2.2完善教学手段语文教学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中职语文教师应当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如:朗诵、辩论赛等,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打破传统教学手段。此外,也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2.3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中职语文教学目标主要涉及三大方面:其一,要求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存;其二,进一步强化写作训练,提升言语表达能力;其三,教师要培养终身教育意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2.4健全评价体系可以说,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中职语文教学发挥着重大意义。因此,在教学阶段,教师还要进行深入的探究,逐步完善评价体系。另外,在评价中职语文课时,不能只用试卷结果予以衡量,而重要重视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其评价主体包含多种,既可以是教师,也可是学生或者是家长。而评价方式既有书面形式又有口头形式等多种。

2.5正确处理好专业课和语文课之间的教学关系事实上,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和语文教学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某个角度来分析,丰富的语文知识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这也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重专轻文的问题,首先要处理好专业课与语文课教学的关系,这样学生才可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另外,再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实际需求等,强化语文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3、结束语

总体来说,当前我国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依然不容乐观,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而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会影响到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所以,作为中职学校来说,有必要采取一些有效对策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我国中职教育更好的发展。

作者:徐玲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篇

一、语文教学手段落后

很多教师在教授语文课过程中过多依附于教材、手写板书等手段,就事论事,不能联系实际,进行适度的学科延展,造成了课堂教学信息量单一,学生求知欲降低,无法满足当今学生对于海量新信息的苛求。

二、解决语文教育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素质与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拓宽语文教师专业覆盖面,如播音主持、新闻传播等,还可以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如知名报社、电视台聘请资深编辑等担任兼职老师,提升语文教师队伍教学水平。

(二)加强语文教学内涵建设。

一要重视及时改进教材,与时俱进,注重贴近生活实际,注入现代意识,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以赛代练,以练促学,通过普通话比赛、主题写作比赛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能力,通过比赛发现问题,改进日常教学;三是以教研室为单位,通过集体备课、说课等活动,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运用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现代社会呈现高信息化特征,语文课堂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一是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流程设置,告别单一的板书教学时代;二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特征,可以进行语文视频教学,播放知名作家讲座,将阅读、口语及交际能力的培养融为有机整体,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程诚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第三篇

一、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材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基本上脱胎于普高教材,可以说是普高教材的翻版。所选文章大多是传统的经典篇目,内容陈旧,且与专业知识联系不紧密,为专业服务的功能不强。这些篇目固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但大部分的篇目和学生的思想、生活、专业相去甚远,因此学生对语文课程索然无味。有一些学校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加大了校本教材的编写力度,但这些校本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不连贯,甚至有些知识脱节,再加上有些课程偏难偏深,中职学生基础又比较差,接受起来十分困难,就产生了“学了也学不会”的想法,有的干脆放弃语文学习。

(二)教学观念传统

中职学校的很多教师是从普通教育改行过来的,所以在语文教学方面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知识的储存库”。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一言堂”“独角戏”或“一问一答”的有限课堂提问。不少的老师还是习惯于把一篇篇文章分解,化为知识点,详尽而系统地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繁琐讲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使原本应该鲜活的语文课失去了吸引力。职业学校没有升学压力,不少的语文教师认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解决就业问题,因此不注意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不太注意教学内容的体系和深度,讲课比较随意,甚至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语文课变成了故事会,只要学生喜欢听就行了。

(三)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在中考中没有挤上普高的“独木桥”,学习基础较差,初中毕业生应有的语文知识,如字词、句段、篇章、修辞等基本知识掌握得非常不好。有些学生读课文甚至连常用字都不认识,更不用说基本的语感、逻辑知识了,基本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没有。这批学生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学习毫无兴趣,厌学情绪严重。教师管理起来难度很大。进入职校的学生思想上也存在误区,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考试及格就有毕业证,有毕业证就可以找得到工作,因此产生了“60分万岁”的想法,学习上没有了主动性,导致各方面的能力急剧下滑。近几年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进入职业学校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其它科目学不学无所谓,轻视文化课尤其是语文课,上课玩手机、看小说甚至睡觉。

二、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变中职校语文教学现状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1.教学目的应由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能力转变。长久以来,教学都是以传授知识为终极目的,评价也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为对象。以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一个“书袋子”,讲起来头头是道,实际操作能力却严重不足。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业务突出、技术熟练的操作型人才,如果承担这一人才培养使命的中职学校继续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必与社会需求脱节。为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教学重点转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来。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最能培养学生能力的就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因此教师应始终抓住这四个方面,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能力这一目的,深入研究教材,努力探究方式、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实践中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注重自主学习的技巧、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当今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种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一个人仅凭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可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应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二十一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是:懂得如何学习,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辨别、组织和使用一切学习资源。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学习技巧、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3.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中职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并不高,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差异也很大,因此教师注意分层次教学,树立因材施教的观念。教育是一项需要认真的态度的工程,教师要下大力气研究学生的特点,探讨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大纲及内容,适当降低知识的难度,放慢教学的进度,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逐步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好学、乐学。

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授课模式,每讲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字、词、句、段、整体结构、文章主旨到写作特色,都要细细地“嚼碎”,喂给学生。而学生则成了记录的”机器”,没有任何自我发挥的余地,久而久之,思维僵化,潜在的创新意识受到了束缚。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摒弃传统的授课模式,认真深入地备教材、备学情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要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可进行创新教育的因子。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激发其心灵深处的创新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就业能力。

1.利用现有教材,大胆创新,构建新的课堂模式。在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今天,我们应当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要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一名真正的教师,其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将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的研究性学习。教师要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自主构建知识,最大程度地激活思维,培养能力。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教学设想,在职业学校中,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强调其应用性。所以语文教师应根据各自学校的培养方向,勤于思考,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质疑、分析、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为其将来踏上社会奠定基础。如感人至深的《一碗清汤荞麦面》,大多数教师都将授课的重心放在“表现了母子三人在突然遭受厄运之后顽强不屈、奋发上进的精神”上,却很少有人关注饭店老板人性化的经营之道。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后者的价值显然要大于前者,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能为将来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2.要注重人文素养的渗透,陶冶学生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人文教育应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后直接踏上工作岗位,所以语文教师应将课堂当作学生思考、认识、理解、体验人生的舞台。如教材中的《孝心无价》《爱国的理由》《我的空中楼阁》等篇目,教师应深入解读文本,和学生共同赏析,激发共鸣,营造和谐、愉悦、平等的课堂氛围,这对净化学生的灵魂、砥砺学生的意志等有积极作用。

(1)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联系学生实际,改变教学方法,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将来的为人处世、沟通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前2分钟演讲、朗诵比赛、成语接龙、三句半、故事会、课本剧等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同学间的交流,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记得有节课,给学生讲对联,先讲了规则,然后就开玩笑地出了个上联:“在上是仙”,横批是:“猪八戒”,结果很多学生都对出了:“在下是猪”,全班哈哈大笑。但有一个学生却是这样对的:“足下是猪”!全班同学对“足下”“在下”的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减少其厌写情绪,激发其写作兴趣。一是采用灵活多变的作文形式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中职作文教学不能像中学那样着重训练三种文体的写作,而应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以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充实作文的内涵。周记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体裁不拘,题材不限,题目自拟,可以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写作之中。通过这种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会得到提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激发兴趣,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如班级活动计划、班级规章制度、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的写作能力。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提高了写作能力。二是要建立全方位的激励机制。针对学生写作水平不高的状况,教师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不像像对待一个作家的文章那样去苛求,要学会用“放大镜”寻找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哪怕是一个词语的恰当运用,教师都应当给予肯定。总之要多些表扬,少点批评;要勤于讲评优秀的习作,促进写作技巧的交流,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可以组织文学沙龙,定期活动,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可以成立文学社,发表学生的习作,增强写作自信。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得以提高写作兴趣,并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3)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大行其道,对不喜欢逻辑思维却又好奇心重的学生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卡通漫画、时尚杂志、口袋书成了学生阅读的主要选择。《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有“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来落实。首先,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要达到这一目标,最主要的场所就是课堂。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引人入胜的导语,授课过程中的旁征博引等,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讲授《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将林语堂《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中的语句导入新课;简介鲁迅的时候,引入林语堂《鲁迅之死》中的评价。作业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有效手段,讲《水调歌头•中秋》的时候,笔者的一个作业题目是“明月几时有,李卫东的《人类曾经被毁灭》会告诉你一个匪夷所思的答案”,于是学生纷纷下载此书寻找答案,甚至有学生两天足不出户读完了这本书。

其次,利用教材,传授学生的阅读技巧、方法。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教材的作用不应忽视。现行教材每单元基本上都有精读和自读两个模块,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精读模块中习得的阅读技巧、方法在自读模块中实践、强化。对精读课文,老师要采用范读、诵读、默读等方式,让学生深入其中,产生共鸣,领会到文章的精妙之处;要让学生学会质疑,进行思索,认真批注,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自读课文,教师要用心设计思考题,让学生活学活用,培养阅读成就感,提高阅读的兴趣。最后,利用学校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阅读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建立图书角,鼓励每个学生将自己喜爱的图书带到学校来,实现资源共享。当然,老师要对带来的图书进行筛选;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站,播放学生推荐的美文;可以组织读书会,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有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储备并运用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形成继续学习所必需的迁移能力。

作者:梁洪科单位:青岛电子学校语文组

第四篇

一、当下职业高校语文教育的普遍状况

(一)职业高校语文教学在观念上比较落后,在教学方法与方式上比较单一,考试模式上比较僵化当前,大多数职业高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的教育方式为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教师只是单纯式地说教,对于学生是否理解并没有完全重视。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被动地去听什么,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长久以来,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与老师也没有了交流。这样,老师的教课情绪与效果也是会受到影响的。考试也只是一张卷子,学生往往存在着应付式的心理,只重视成绩及格与否,对于能力的培养非常轻视。这种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不但不能实现职业高校语文教育教书育人的目的,而且还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研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这些状况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职业高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创业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是很不利的。可见,职业高校在语文教学观念上的落后倾向,认识程度不深刻,以及在教师素质方面和教学积极性上的矛盾,这些因素都给具体的职业高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职业高校的语文课程学习的主体——学生本身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高对于职业高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进入职业高校这类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一门能够“吃饭”的技能,实用性和功利性较强。职业高校的学生往往是热衷于对新技术、新方法的追求与获取相应的知识。但是,他们对自己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的要求却不高,精神方面的需要往往被忽视。这种在认识上的误区,就导致了职业高校的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不重视。长久以来,他们缺乏了学习语文学科的主动性。对于语文课堂上的表现,人去了只是为了应付点名、出席率的需要,在课堂上学习一些有关于技能的知识,完全不重视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在课堂上,有老师讲解,学生们都不愿意去学、记忆,更不用说课下是否能够学习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了。可以说,学生们首先觉得这门学科是无用的,没有必要去学习。其次,他们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在主观上不愿意去学习与掌握相应的知识。

二、关于改进职业高校语文教育的策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国家的第一资源。职业高校作为我们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部门,在语文教育方面必须要更新理念,加快改革的步伐。要改变职业高校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从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加强建设,探索教育改革之路,需求改革的策略与方法。

(一)更新职业高校语文教育的观念,努力树立起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在人才培养中应有的地位事实表明,职业高校学生的语文学科的素质对于未来的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职业高校语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在整个职业高校的课程体系中要与专业技能等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必须在思想观念高度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众所周知,知识体系是相互联系和彼此融合与作用的,那么这种情况就赋予了语文这门学科强大的功用,因为任何知识体系得以联系融合的一个基础和纽带就是语文知识的运用。通过专业技术的教育,人可以掌握技能、进行工作,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综合素质高的人。职业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不重视语文等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只是仅仅局限于技术与操作的层面上,忘却了人文关怀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样就造成不少职业高校的学生“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谋利,荒于仁义;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的状况。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技术人员的。我们职业高校的人员,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视语文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二)利用多种手段,改革教学方式。语文能力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语言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通过点滴的培养才能具有的教师要通过较多的情景培养学生交流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人文方面的素质。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充分利用图片、投影、电脑等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真实情景,为学生提供环境背景,这样有助于将所学语言知识迅速转化为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要讲述与之相关的历史性的小故事,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在媒体的配合下,教师要充分利用录音机、光盘及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际运用的场景。这种形式改进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同时多媒体网络突破了信息的时空限制,提供真实的实用场景,生动直观地培养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充分调动学生的表达积极性和学习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教学内容,培养他们的自学和语言运用能力。职业高校语文学科的教研第一线人员一定要积极主动发挥聪明才智,铺设多种教学路径,构筑提高以语文学科为代表的人文学科综合素质能力的平台。

(三)采取多种渠道,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职业高校语文学科的学习主体是学生,作为第一线的教师人员一定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可以说,语文课程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是有重要作用的。这些能力的提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从这一点来看,这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学生只有自身产生了主动性,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个目标——提高自己的素质,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师队伍要想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学生去了解学习的意义,明确学习目的。只有了解了意义与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们才能下定决心去克服困难,努力地学好这门语文课程。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教学活动要具有针对性。学生学进去了就会产生兴趣和主动性。为了让学生学进去,要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要求,比如说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内容有个概括了解。多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真正懂得教学大纲规定的重点和难点,准确掌握基本概念,清楚了解基本理论知识。提倡好学深思,充分理解,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避免死记硬背,要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努力让学生做到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比较扎实地学到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为了让学生有兴趣,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比如说组织关于语文课程学习的沙龙,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活动内容包括报告学术会议动态,学习重要的文章,报告和讨论同学的研究成果。有时还带学生做社会语言调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三、结语

职业高校的语文教育对于国家的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能够使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技术的功效。在职业高校语文教育出现困境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对这类课程进行教育改革,让其更好地适应未来人才发展的需要。进行职业高校语文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更要在这其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努力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径,解决好职业高校语文教育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作者:吴慧明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职语文教学的建议4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ywjylw/63843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