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幼儿园课程园本化范文

幼儿园课程园本化范文

幼儿园课程园本化

随着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发展,幼儿园课程范围不仅要在传统的课程上加强研究,还要不断地实现拓展。当前,每一所幼儿园都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和实际需要,那就是开发、利用本土特有的课程资源,选择其中最适合的教育内容逐步建立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计划。因此,作为中心幼儿园,更应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并灵活的执行。

我认为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应该充分挖掘幼儿园和当地的课程资源,应充分的与幼儿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当前,各省各级幼儿园都在努力探索适合各自特点的课程研究,乡村幼儿园更可以借助并发挥农村的特点和结合孩子爱玩的天性来推进课程的改革。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因此,各园都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发、利用本土特有的课程资源,选择其中最适合的教育内容逐步建立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应充分的与幼儿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尝试多渠道、多方位的开发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多纬度、多角度的对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进行整理,并依托于多个课程文本,在实施的过程随机灵活变动,逐渐建构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这就是一个课程园本化的过程。

为了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园课程内容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家乡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我们可把研究的中心任务,努力挖掘并优化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把它们的潜在价值整合到课程建设中,逐步建构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当然,所有这些探索,都应该在遵循科学性的基础上突出特色。由如张雪门老师所讲到的,课程安排的两个标准:1、须合于孩子所需要的;2、须合于孩子所必要的。两个原则:1、要在现在的孩子自己的环境里搜集材料,以改进儿童的态度习惯。2、个人方面能得自由发展其个性,幼儿园全方面得以完成共同合作的生活。

一、因地制宜,将幼儿园课程本地化

虽然,幼儿园的课程在不断更新发展,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在应用时是一尘不变的,要根据自己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应用。

余姚——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地处浙东,位于东海之滨,是江南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本地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闻名遐迩。周边区都有许多小镇小乡,随着季节的变换,各种农产品、土特产相继上市,我们可以尝试着对各种资源和幼儿的兴趣进行选择和挖掘,形成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这些也是幼儿喜欢的,正符合了张雪门老师所写到的幼儿园课程应是孩子感兴趣的,这样孩子才会看一样喜欢一样,喜欢一样便学一样,才会去探索。使得孩子们的兴趣、话题也随之产生。因此,我们首先做的是立足于本土特色开发、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适宜的课程资源。如:夏季是杨梅上市,我们组织各班开展有关“杨梅”的主题活动:小班幼儿摸摸、看看、闻闻、说说、吃吃,发展孩子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和积极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中班开设以杨梅的系列区域活动,既丰富了对杨梅的认识,又发展了孩子语言能力、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大班可开展“开心杨梅节”活动,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山林亲自采摘杨梅,来到农家观摩劳动的全过程,鼓励孩子向梅农提出自己的疑问,尝试制作杨梅酒等……孩子们感受着劳动的艰辛,体验着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又如秋季,黄花梨、桔子等农产品相继上市,我们带着孩子走进梨园、桔园,让孩子参加采摘、装运,使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了解有关梨和桔子的知识,体验劳动的乐趣。在此基础上我们生成了音乐活动“梨头丰收”,引导孩子根据生活经验创编舞蹈动作,在音乐中艺术地再现劳动的场景。

此外,我们还可以对民俗节日的补充。比如端午节,本地这里没有赛龙舟,就要指出哪里才有赛龙舟,不然很抽象,要突出本地的民俗,比如端午会吃粽子和蛋,有的妈妈奶奶还会给蛋编个网袋给小朋友挂。还可以学习本土特有风景名胜,如河姆渡遗址,是远近闻名,许多专家都来考察,怎能不让幼儿来了解呢。让幼儿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是个历史悠久文明而美丽的家园。自己所知了,才能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的城市家园。把好的东西推出去。

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有些内容与本地实际情况的不相符,比如:因着气候的不同,原有课程文本中讲到秋天到了,叶子黄了;冬天到了,下雪了。而对于南方的天气来讲,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秋天的月份到了叶子未必黄,冬天到了,江浙是很少下雪的。把这些叶子黄了,下大雪了讲给孩子们听,就变得很抽象并且没有学习的真实性。特别是托班中有节课是雪中找脚印,江浙地区近些年几乎没下雪,更何况是能印出有脚印的雪呢。所以在安排课程时也要注意到本地气候情况。当然也是要了解其它地区四季是怎么样的,会有什么样有趣的事情,但在教程中希望有配套的影像课件。

二、结合实践,将幼儿园的课程园本化

任何一个幼儿园课程都不是一个封闭的文本,而是一个开放的实践系统。而我们选择一个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的课程,需要我们与它产生交互,从而使这个课程越来越适合我们的孩子,这个课程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这也正是我们目前实践、研究的重点,我们采用的策略是主要是替换。即在某一主题活动中对一些不适宜本班或本地孩子的活动内容进行替换。如《我周围的房子》主题活动中有一个活动《认识小区标记》。在农村,我们并不是以“社区”的概念来划分居住区的,因此,孩子对小区不了解,更没见过“小区标记”,从这个意义来说本活动对于我们农村孩子并不合适。于是我们认真分析它的目标(幼儿认识住宅楼的各种标记,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注意安全,遵守公共场所的各项规则),我们发现它的重点是认识各种标记及指示牌,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于是就设计了另一活动《认识公园里标记》进行替换,带领孩子来到幼儿园旁边的公园、楼道甚至住房区,对涉及到的指示牌一一认识。最终达成了目标,只是组织地点、组织形式不一样。

当然,课程是行动的,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构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的关键是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发展、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关注一日活动各环节。

三、特色化课程的开发

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这一理论对当前幼教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对孩子来讲,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都是在做游戏,不管是生活也好,游戏也好,孩子由此打下做人的基础和做事的基础。在农村,开展种植认识和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动植物方面可以突出并特色加强。在城区交通便捷,经济繁荣。交通安全方面可以突出并加强,这也是张雪门老师所说须适合孩子所需要的。

幼儿园都有小小的实验田,可以开设特色种植课程,如没有实验田也有去户外找块小基地田。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开发和实施上应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合作,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家长认同、支持、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良好的家园合作,一方面使教育的合力与一致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亲子互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另一方面为我园种植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在种植特色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充分发挥教师们的作用,要、明确:我们是课程内容的实施者,更承担着创造、整合、调整、平衡课程内容的任务,有了这个自主权,要敢说敢做,从而使我们在实施中能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完善课程内容,开发出适合我园种植课程的活动或主题,虽然这些主题不能以教材的形式出版,但这些资料经验是保贵的,将会一届一届的流传。也是自己园中的特色教材,老师也可根据经验的提升将主题年年更新。园本化特色课程也是个动态的、灵活的、开放的,是师生、家园在实践过程中共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