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美育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培育范文

美育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培育范文

时间:2022-11-27 09:59:54

美育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培育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随着信息时展,多元化的信息涌入高校,使校园文化部分内容正发生着畸形嬗变,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面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即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凸显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以美促善、以美启美、以美育德,用高雅艺术占领校园文化空间,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自觉抵御低俗的、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的审美情趣,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从而实现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一、对高校校园文化和美育关系的基本认识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时代、社会密切相关的文化类型,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或缩影。它不仅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而且又因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因而有着自身的个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丰富的内容,美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决定了它在培育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美育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美育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提升,高校校园文化越发呈现出立体化、全程化的趋势。高校校园文化不仅能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正确的导向,调剂精神生活,还能发挥以美育人的作用。首先,学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感受美。大学是青年学生社会交往的高频时期,用美育的方式传承高校的校园文化传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感受身边的“美”,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干扰。其次,通过校园文化展现美。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表现出的对祖国、学校的热爱,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想象与憧憬等,正是一种精神美与行为美的统一,这在校园文化中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最后,通过校园文化创造美。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应着力培育学生的审美创造力,要在内容上推陈出新,在形式上别具一格,从而引导学生的创造追求由自发走向自觉,逐渐养成创造性人格。2.美育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内核高校特殊的文化地位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内在特性。这种内在特性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体系所形成的环境和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它不仅对广大师生产生深刻影响,也对社会有着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①。没有对美的正确认识,没有对美的强烈追求,没有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就不能在更高层次、更广泛领域里形成美的结晶。因此,提高审美境界,明确美育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这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全民族精神境界、文化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中介作用》一文中说,“缺乏审美力的人算不上是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跨世纪人才,而缺乏美育的教育也不是真正完全的现代高等教育。”

(二)美育在培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美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现途径,即通过师生感受、体验学习与生活环境中的美,在美的感受与创造中陶冶情感,提高精神境界,促进身心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具体表现在几下几个方面:⒈以美促善,健全人格教育,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希腊哲学家普罗提诺曾说:“善在美的后面,是美的本质”③。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巨大而深远。那么,运用以审美形式为“主旋律”的教育方式来建设校园文化,通过美感引发愉悦感、自由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能启迪学生在精神层面上的认知,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增加正能量,健全对人格的塑造,并在感受美、展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以美促善,引发学生憎恶丑恶的事物而热爱美好的事物,陶冶出美好、和谐的心灵。2.以美启美,用多元的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美育就是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科学美、艺术美的体验使学生的心灵美得以形成和展现。在审美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不少青年人的审美观带有消极、偏激甚至颓废的因素,如能以美启美,通过个体参与蕴涵美育要素的审美学习和实践活动,便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审美修养。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过:“人人有情感,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弱而为厚有待于陶养。”④审美素养是不会自发产生的,它必须在多种艺术形式和审美活动中培养形成。3.以美育德,提升学生道德素养,营造高雅校园文化氛围审美有利于良好德行的树立。在对美的感知和体验过程中,通过与自然、社会中审美对象的情感交融,可以塑造和规范人的德行,激发学生对伦理的敏感,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这成为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运用美育的方式创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努力营造高雅校园文化氛围,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内涵,这有利于高校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增强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激发他们为“中国梦”奋斗的热情。

二、美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促进大学生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时下我国高校的美育尚处在成长过程中,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转轨期。高校美育建设面临诸多难题和困境,导致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美育,深入分析高校美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至关重要。

(一)体制规划缺位高校美育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实践层面的研究,在相关理论和政策体制的规划层面还存在缺陷。目前不少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尚没有将美育普及展开,对美育的认识和理解还仅限于课程的开设,没有上升到素质教育以及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高度来认识教育体制规划问题,使许多学生对美的认识肤浅,艺术知识贫乏、审美素质偏低,这与当前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

(二)教育内容浮泛自1999年我国高考扩招以来,很多普通高校为扩招后新增的学校,在办学理念、制度、师资、设施等方面的准备尚不充足,特别是在高校美育研究方面少有新成果的引入,泛泛而谈的居多,导致美育的内容理论性太强,抽象性高,缺少感染力;内容脱离学生成长的需要;引用西方案例较多,忽视与本民族文化的融合;研究内容与时展和社会生活结合不够等。

(三)问题意识不足美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实际状况关注不够,不能做到真正从实际出发寻求解决办法,问题意识不足。现有研究只是单纯强调学校如何向学生施与美育,即他育的问题,而较少关注大学生自我美育,即自育的问题,故而对美育具体实施措施的研究难免存在局限。同时,当下大众文化良莠不齐,大众文化借助先进技术在大学校园里进行大批量的复制生产和大范围的传播覆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四)缺乏有效方法当下高校美育在实际运行中一直停留于艺术教育层面,忽视美学理论的学习,从而使大学美育失去了应有的人文底蕴和人文内涵。归其原因,在于缺乏准确有效的切入点和可持续的方法。美育有独特的内容、方法和效能,应当有其独立的位置。如苏联哲学家卡冈所说:“无论哪种教育活动形式,如果它不包括美育成分,就不能达到巨大的效果。”⑤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入审美教育势在必行。

三、高校校园文化中美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以高等教育法为基石,保障美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充分发挥并有效运用已有的法律、法规的作用,将依法治校纳入高校美育的工作中,全方位地构建高校依法治校的管理机制势在必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律条文中都提到了“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内容。因此,应将美育与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相结合。一方面,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高校美育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美育工作目标的量化管理,使管理更规范、更客观、更科学、更切合新时期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与实际出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遵循育人规律,从健康、健全、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上构建美育校园的方案,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这不仅能增加校园文化管理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而且还能为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法制保障,开辟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以美育的创新性,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新风尚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有着先进的思想文化,有责任发挥育人的重要作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美育的创新性优势,通过美育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领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为构建迎合时展需求的校园文化打下基础。如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美育的优势在于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宣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开发学生形象思维的潜能,促进学生整体思维的活跃,避免把学生培养成为只有文化而缺乏美育修养的“书呆子”。美国学者阿诺德托曾有过这样的表述:“为潜在的创造力提供良好机会,这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社会没有让杰出的创造能力发挥出效能,那就是对它的成员的失职,并将会给它本身带来只能责怪自己的那种惩罚。”一个社会是否有利于其成员创造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校园文化表现出来的。因此,运用美育的创新性建设校园文化,引领新文化前进方向,是当下高校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以美育的生动性,营造高校校园文化新气象现代教育观念呈现出立体化、全程化的趋势。在构建一个充满审美情趣的、体现传统文化的大学环境的同时,可运用美育的生动性作为教育体系的延展。换言之,美育是一个更强调感性、体验性的教育过程,这决定了美育的教育体系必然要有更加细致和灵动的特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开展多形式的美育渗透,以生动丰富、多姿多彩的美育形式,如艺术作品赏析、趣味社团,及校园艺术节和各类大赛等,打破原有的、单一的、平面的、封闭的教学体制,用涉及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方式,拓展学生思想上的创新模式和综合素质。同时应加深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理解,拓展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实践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发展个性、锻炼能力,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设计的能力,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学历+素质+技能”的“适应型”人才。这不仅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和学习交流的平台,还潜移默化地将充满生机的、现代化的高校校园文化逐渐地建立起来,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将美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新趋势美育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老一辈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等都非常重视美育。如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从而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可见美育的重要性。而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和我国家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已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为教育界普遍熟悉和认同。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美育。美育的范围很广,比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都是其组成部分。一方面,健康的艺术在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激励其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应是道德高尚的人、科学知识丰富的人,也必须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是会欣赏美、享受美、创造美的人。只有审美标准、道德标准、科学标准兼备的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人才。在美育作用下的校园文化恰是把三者统一起来的最好教材。因此,将美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倡导健康的高雅艺术,给予高雅艺术更多支持,用高雅的趣味、高尚的情操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总之,高校美育是以美育人,完善人格塑造、提升精神境界、美化人类自身的教育。美育的育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的,如同春风沐人、春雨润人一般,“草色遥看近却无”,经过教而化之,育而美之,不经意间达到“绝胜烟柳满皇都”的境界。我们应当从艺术宝库中采撷闪耀着人类道德与智慧之光的珍品,呈献给大学生,使他们在艺术美的享受与陶冶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构建健全的心理结构,促进全面和谐发展。结合当下,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这些针对我国文艺创作和审美趣味现状的观点和告诫,同样是高校美育的指导思想,为发挥文艺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建设健康、高尚的校园文化,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指明了方向。

作者:王红 谷鑫 单位: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美育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培育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xywhlw/68269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