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范文

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范文

时间:2022-11-23 10:58:28

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

一、四川文理学院简介

四川文理学院位于四川省东部的达州市,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创建于清末的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当时称为达县师范学院,是当时四川省较早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纳入国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行列,并相继更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四川文理学院,是川东地区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目前,学院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800亩,其中莲湖校区692亩,校园建筑面积30万余平米。全日制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近11000人,其中本科8800余人,是一所以文、理、工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1]

二、校园文化资源存量及优劣势分析

(一)文化景观资源呈现出雷同化趋势四川文理学院老校区依州河而建,树木郁郁葱葱,极具文化典韵。新校区依山立,建筑现代气息浓厚,基础设施完备。学校代表性的文化景观有很多,步入学校大门,一个展开的图书样式的大石头便映入眼帘,上面刻着学校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再往前走十几米便是喷泉广场,这是学校充满活力的校园景观之一,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毕业前都会在此拍照留念。“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石碑位于学校的中轴线上。继续往前走过几百米的阶梯就是图书馆,图书馆大门前有“钱学森、陶行知、爱因斯坦、达•芬奇”等名人头像雕塑,左侧是由万源市人民政府捐赠的“名山名水出名树大学大师遇大才”石头,右侧是“学真学善学做人问古问今问苍生”石头。第一教学楼位于图书馆一侧,教学楼前门有一块代表学校精神的“师魂”石头、“青春”雕塑,右侧有“思源”石头。从教学楼往操场方向去的左侧有“同窗三友(”魏传统、张爱萍、杨超)雕塑,右侧翠柳湖有新建的假山亭台。青春广场有“明天”雕塑,音乐广场有“青春之约”、“清风徐徐”雕塑。此外,在艺术与传媒大楼建成之时,学生还自发在其周围的近50块井盖上涂鸦作画,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达州市地处山区,“多山”是其最具特色的地理标志,因此,学校两座自然形成的小山——龙腾山、凤翔山成为了学校景观打造的重点区域。位于龙腾山的重檐六角亭,高7.2米,由六棵漆红檐柱组成,亭檐轻灵,翼角高耸,造型活泼秀丽;位于风翔山的重檐组合四角亭,高6.8米,此亭是将两个相同造型的四角亭复合组合而成,亭顶重檐,琉璃宝顶,翼角高翘,覆以金黄琉璃筒瓦,形态活泼多姿。两大古亭建筑皆配以古风图案,幽芳逸致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图,配以太白饮酒吟诗图,体现出“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的独特趣旨;龙腾山六角亭亭顶的双龙图,与凤翔山四角亭亭顶的凤飞图遥相呼应,寄以中国传统龙凤呈祥、吉祥如意之美好寓意。除此之外,在老校区还有“哺育”雕塑和罗汉广场等文化景观资源。学校的这些景观资源,既给学生提供了幽静的学习环境,又为学校增添了文化氛围。纵观学校的文化景观资源,种类较多,但雷同化趋势明显,如以雕塑和石头方式呈现的景观资源较多,甚至在学校有两套一模一样的“同窗三友”雕塑[2]。再看这些文化景观,由于缺乏一定的主题性和空间延展性,并没有将学校的精神内核表现出来。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文化景观,结合相应的模式转化成文化资源,促进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笔者认为应该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

(二)自然景观资源缺乏大学校园特色2012年,四川文理学院获全省高校园林绿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在达州市对学校创建绿化示范单位验收中,成功创建为达州市绿色示范单位。据统计,从2010年至2013年,学校新增绿地面积约90000平方米。绿地率达38%,绿化率达100%,乔灌木种类百余种,林木覆盖率45%,乔木41879株,胸径30cm以上的大树百余棵,并因地适宜栽种古树名木。[3]目前学校挂牌植物有垂柳、杨柳、苏铁、小叶樟、罗汉松、小叶榕、蒲葵、倒槐、银杏、桂花、金叶女贞、红花继木、梅花、枫香、楠木、黄葛树、凤尾丝兰、老人葵、夹竹桃、金桔、石竹、葱花、白兰花、山茶花、雪松、红叶李、广玉兰、羊蹄甲、天竺桂等。此外还有深受学生们喜爱的栀子花,此花由于在5、6月盛开,恰逢学生毕业之际,因此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学校自然景观优美,但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景观资源较少,究其原因,一是学校自然景观缺乏特色,二是由于学校没有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关注学校自然环境。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栀子花的种植面积较大,分布在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域,因此,学生对学校的栀子花印象较深刻。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学生对栀子花的特殊感情,将其打造成我校的校花,并将这一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产品中,从而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学校的文化资源。武汉大学的樱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每年三月中旬樱花盛开的时候,到武大赏樱花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最多的时候达到了20万人,门票收入近100万元,这些收入不仅可以用在对樱花的培育和保护上,剩余的收入也可以资助贫困学生,同时也宣传了武大。此外,学生们利用“樱花”做文章,开发了一系列樱花T恤、书签、文具等文化衍生品,更立体全面地展现了武大的樱花文化。

(三)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力度较弱达州,地处四川东部,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现在,在达州这片热土上留下了众多先烈的足迹,如张爱萍、王维舟、魏传统等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教育着一代又一代达州人民。再加上这些革命前辈曾在青春岁月里就读我校,这成为学校打造校园景观的一个出发点,如“岁寒三友”雕塑的主题正是这三位校友。但是,学校仅仅抓住了红色文化资源一个点,并没有继续深入挖掘学校的其他历史文化资源,且表现方式较为单一,仅仅用雕塑的形式展现。其实,学校还有很多历史文化资源待开发,如知名校友资源、巴人文化资源以及其他红色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分散在全国各地,且没有进行统一的搜集管理工作,整合力度较弱,没有引起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的定位息息相关,同样,一所高校的历史文化资源与高校的定位和外在形象有着更深层的内在联系。因此,加大力度整合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用景观化、科技化、集群化等模式开发学校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值得探讨和深思的。

(四)校园符号资源缺乏核心要素提炼纵观国外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很多名校都通过校徽、校训、校旗、校歌、校庆日、校园宣传片等形式宣传或者营销校园。如哈佛大学的“校训之争”,直接提高了相关图书的销量,耶鲁大学的校园宣传片《我为什么选择耶鲁》风靡全球,香港大学的校歌《明我以德》打破了传统校歌的旋律,走红网络。目前,四川文理学院已有校徽、校训、校园宣传片,但是校旗、校歌、校庆日等校园文化资源仍然是一片空白,且已有资源的核心要素未得到有效提炼。笔者在调查时发现,学生对校徽的了解甚微,连基本的形象都无法描绘,更不用说对校徽理念的了解了。此外,有90%的学生并没有观看过官方校园宣传片,看过的学生表示,数据多于文化展示,并不能体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学生主体特征。

三、四川文理学院校园文化资源开发的模式

“在中国近百年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历史进程中,很多新思想新文化从高校校园诞生,并通过培养学生和各种传播工具进入社会,对于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而社会文化又反过来影响校园文化,塑造青年学生,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影响。”[4]校园文化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和资源,其开发利用最终的落脚点在社会公共效应和集体经济效应上。

(一)文化产品开发模式按照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的定义,文化产品包括了文化商品与文化服务。文化商品一般是指那些传递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生活消费品。它们是知会性的或娱乐性的,助于构建集体身份和影响文化习惯。作为个人或集体创意的结果,文化商品通过工业化过程和世界范围内的分配得复制和推进。书籍、杂志、多媒体产品、软件、唱片、影片、录像、视听节目、工艺和时尚设计大体为市民建立了多样化的文化供给。而文化服务是那些旨在满足文化兴趣或需要的活动。本文所指的文化产品主要是物质产品,以笔者已开发出的校园文化产品为例。笔者结合校内文化资源优势和专业特色,开发出了三期以四川文理学院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明信片和书签。以第一期产品为例,手绘风格明信片共5张,其中1张以校园大学生为原型,设计了从大一到大四的四名大学生形象,反应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心境。另外4张分别是第一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楼以及第一教学楼与图书馆之间的阶梯景观。此外,还有11张油画风格的摄影图,主要景点为第一教学楼(此图采用一天不同时间的照片拼接,呈现出不同颜色的景观)、学生食堂、人工湖(黑白和彩色)、图书馆内景、校门景观、彩虹天空操场、心形校园跑道、音乐楼、文理广场、老校区拱形藤蔓景观。明信片盒子以栀子花为主题进行设计,因为栀子花是我校校园景观中独具特色且种植面积较大的一种花卉,再加上栀子花盛开的季节刚好是每年学生毕业之时,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书签则是从以上素材中选取了8张并配以相应的文字。当然,校园文化产品的开发并不止于此,在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后,笔者还拟开发出其他一系列校园文化产品,如校园文化衫、校园主题笔记本、U盘、校园主题徽章等等。其中,校园徽章由于其成本较低,可作为下一期的开发对象,笔者初步设想徽章可设计成卡通形象,从学校选取六位代表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名称暂定为思思、川川、闻闻、Lily、雪雪、圆圆,中英文结合更能体现出现代大学生的时尚与朝气,徽章形象名称一一对应“四川文理学院”名称。

(二)文化服务开发模式广义的文化产品也包括文化服务,本文所指的文化服务是作为第三方机构的学校为其他组织提供相应的文化需求。如整合学校相关场地,为达州市其他组织提供会议、会展用地。学校音乐厅是一个集演出、会议、讲座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厅,平时主要使用对象为校内教师和学生,且使用频率较低。此外,学校还有类似的会议用地,如行政楼“来一桶”会议厅、新建成的第二教学楼阶梯教室等都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可以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对其实施细化管理,在满足广大师生使用的同时,在闲置时间对外出租,不仅可以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宣传学校。在这一方面,北京大学就做得很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北京大学的讲座,其主办方和承办方之所以将讲座的选择地点在北大,就是看中了北大的知名度和在公众当中的地位。

(三)旅游观光模式目前,旅游观光模式主要适用于名校,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以北京大学为例,它是集文化景观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师资科研资源、校园符号资源优势于一身的大学。它不仅充分利用了学校所具有的各种优势资源,在校园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了很多其他文化资源。针对四川文理学院这样一所地处四川东部一隅的二本院校,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学校知名度都无法与以上高校相提并论,因为它并不具备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旅游观光的优势。但是我们可以将目标游客的范围缩小,重新定位其优势。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如张爱萍、魏传统、王维舟等革命先烈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优势资源不仅需要学术层面的传承,更需要借助一些实物载体加以丰富。我们可以积极与达州市相关部门展开合作,将我校作为达州市红色旅游线路上的一个“点”,与地方文化资源紧密结合,从而可以推动学校与社会的交流与共享。达州素有“巴国故里”之称,光辉灿烂的巴人文化可以依托我校巴人文化研究院而继续发扬光大。巴人文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需要借助校园景观、纪念馆等载体加以呈现。因此,成立巴人文化博物馆也是一条不错的选择路径。纵观我国的一些著名的高校,都有着极具特色的博物馆。如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吉林大学地质宫博物馆、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武汉大学生物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博物馆的成立无不与高校的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四川文理学院结合巴人文化成立巴人博物馆,同时与校内其他资源共同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在美化校园的同时,也可以增强校园文化的氛围。此外我校的知名校友也可以成为旅游观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整合名人资源,找到合适的主题进行开发和宣传,力争从多维度、多文化方面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旅游观光模式。例如我们可以将张爱萍、王维舟、魏传统等前辈在学校前身求学时的趣闻整理成册,然后印刷成旅游小册子,以供广大师生或游人免费取阅。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此作为校园宣传片的一个素材,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不同平台宣传学校。再如编著了《江姐》《女子特警队》《特殊使命》等名剧的编剧谭力。我们可以制作一期电视节目或者广播节目,将他请到台前,让他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大学对他的影响。这些素材同样可以用影像资料的形式向广大师生和游客展示。这样一来,我校的旅游资源就更立体和多元化了。

(四)新媒体元素植入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升,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依赖电脑、手机媒体等新媒体。2015年,“互联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随后一股“互联网+”的热潮也席卷了文化领域,“互联网+文化”的组合无疑将为文化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在“互联网+”时代,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与网络相结合。目前,以我校名义开通的官方新浪微博数量已经达到了10个,分别是四川文理学院弧线思维工作室[5]、四川文理学院新闻窗、四川文理学院院团、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四川文理学院音乐演播大厅、四川文理学院校学生会、四川文理学院红烛剧社、文理之声1976、四川文理学院社团联合。微信公众账号共9个,分别是四川文理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团委、四川文理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四川文理学院圈、四川文理学院、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就业、弧线思维工作室[6]。在信息网络化,阅读“碎片化”时代,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再依靠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而习惯于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获取更及时有效的信息。因此,新媒体元素的植入,无疑是校园文化资源开发中的重头戏。从以上的微博和微信所属类别,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开通微博或微信的比例较高,其次是学校或二级学院层面的官方媒体。其中二级学院主要集中在艺术类,如传媒学院和音乐学院,其他文化类二级学院几乎没有涉猎新媒体领域。由此可见,这其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在开发校园文化资源的同时,对其他学院做一定的宣传,或者提供相应的成长模式。此外,笔者带领学生开发出了我校第一个手机APP——文传学院,经过前期测试,已经投入使用,后期升级与维护工作同时进行。这些新媒体元素的植入除了是适应信息社会的一种表现,更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一种不错的方式。教师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深化了理论知识,更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宣传了学校的校园文化。

作者:胡郑丽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xywhlw/68241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