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探究(4篇)范文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探究(4篇)范文

时间:2022-09-19 04:24:46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探究(4篇)

第一篇: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学习评价

摘要:

评价是课程与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该由本学科培养目标和学习目标出发,正确认识评价的意义与功能,完善评价的方式与方法,通过评价观念的更新和评价方法的改进,获得更全面的评价信息,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评价;学生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就要求每位数学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多主体参与来评价学生,不断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评价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主动地发展。下面我仅就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学习评价谈几点体会。

一、尊重差异,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学中的客观存在,而传统评价以整齐划一的标准,统一的内容,单一的方式去考察千差万别的学生,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在失败中颓丧。所以新课程评价改革提出淡化评价的选拔和甄别性功能,重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即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排队或贴一个等级性的“标签”,而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的,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求,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发展性的评价标准将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强化个性评价,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发展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确保每位学生在每日的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的成功体验。

二、关注过程,保障评价内容要全面

《标准(2011版)》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不是孤立的,这些方面的发展综合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在评价学生每一个方面表现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特征和发展变化。”作为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一定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应针对数学学习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在指导思想上更加重视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评价观,反对单一片面的价值取向,所有对学生素质发展有意义的活动都应成为评价的对象,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而且还要评价思维策略、解决方式、对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数学素养的考察,尤其要保护学生的创造性的评价。通过评价,不断探索教育创新的新路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三、广泛参与,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评价中,教师是绝对权威,学生则是无奈的被评价和被控制的对象,这样的评价机制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作为数学学习主人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阻碍了学生反思、评判、分析能力的有效发展。鉴于这样的思考,我觉得,可以将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多主体的评价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提供了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将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1.教师评价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导者,充分利用评价机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的予以鼓励和强化,错误的给予指导、校正,从而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生动活泼的健康发展。

2.小组互评

小组同学之间朝夕相处,相互最了解,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同学之间的评价最能反映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细微变化,通过小组互评,能使学生学会磋商,学会探讨,学会欣赏,学会互相学习,培养他们立足社会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和能力。在学生互评的参与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信息沟通,充分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使竞争与合作意识同步发展。

3.个体自评

学生是不是喜欢数学,最了解的人是他自己。学生的思考问题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包括情感、态度兴趣等,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给同学们一个自我反思评价的机会,内容很多,如:本节课你最大收获是什么?有什么体验?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你在学习中,哪些能力提高了?对于课堂作业,你能轻松完成吗?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目的是帮助学生对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收获、进步情况,对数学学习的感受进行反思和自我监控,逐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践,自我完善的发展目标。

4.家长评价

由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特殊关系,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依靠家长的力量,建立家长评价的方式,促使家长主动了解学生,引导家长科学全面的评价孩子的学习。力争使家长、教师、学生的力量合二为一,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最优的环境。

四、人文立体,丰富科学评价方法

现代数学评价中已开始认识到不同的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不能希望一种评价方法会解决所有的问题。注重科学和人文的统一,形成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有机结合的多元立体评价方法体系,这将成为新时期数学评价领域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的主题。多元评价是新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验以外,还可以有访谈评价、问卷评价、作业分析、学生日记、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和阶段性评语等评价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尝试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设计一些结合现实情境的问题,来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控制客观题型的比例,设置一些探索题和开放题,以更多地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与他人合作交往的情况。为了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并关注个体差异,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是必要的。在整理与复习、回顾与反思和问题部分,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成长记录袋收集有关资料,以反映自己的探索过程与取得的进步,不仅使教师能够对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状况清晰全面地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做法也有助于把数学学习过程与评价过程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不增加学生和教师额外的负担,又使学生参与评价,成为评价过程的一部分。新课标(2011版)“双基”变“四基”、“两能”变“四能”之后的哪方面内容选择哪些评价方法更恰当已经成为我们一线数学教师研究的重点。

五、关爱学生,探究有效评价策略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关爱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有效地评价策略。

1.善于激情

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渴求进步,渴望成功的。老师的赞赏与夸奖、同学的肯定与接纳都将转化为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教学中,教师要用真诚、友善、感情真挚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评价,利用评价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打开思维的通道,引领学生不断进步。

2.智慧留空

好的课堂,教师会相信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能得到成功。这样的课堂,问题提出后教师不急于得出结论,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结论的过程。等待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会以简单的“对”或“错”匆忙下结论,而是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自主建构的空间。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智慧的做法不是急于讲解,而是大胆的将问题返还给学生,给学生再次发现的时空,让他们对自己先前的表现进行评价。这种教师有意拖延的做法,在数学课堂上是一种重要并且有效地评价方式。

3.鼓励创新

作为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特感受。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即使面对学生怪异的表达,教师也要做到不嘲笑、不讽刺、不挖苦,给予鼓励和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学生体验成功。教师的评价要伴随学生的发展,伴随学生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伴随学生的独立学习与合作交流,伴随学生智力增长和人格完善。

六、总结

评价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数学课堂应该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气氛,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学会欣赏他人,建立自信,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段丽丽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中心学校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以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需要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学习,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小学生的成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数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和综合素养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高效、开放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选择符合小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数学教师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于进行数学探究。因此,如何发挥数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适合小学生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活泼开朗,好奇心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给他们提供自由发挥的时间,让小学生既能收获到知识,又能得到快乐,从而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每个他们的学习水平不同,数学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认识钟表”一课,教学重点是让小学生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及会看整时,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在教学时我准备了多煤体课件和小闹钟等教学工具,运用猜谜的方式引入新课:“请听这个谜语: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嘀哒提醒你,时间要珍惜。你们猜我是谁?”有的学生会立即猜出来是钟表。我再继续说:“真聪明,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如果你们能在这节课里了解钟表,你们就会灵活、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成为时间的小主人。”然后,我带领小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钟表,以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并组织小学生玩拨钟的游戏:联系生活实际拨出一个整时,试写出这个时刻,并在学习小组里说说平时这个时间里自己正在进行什么活动。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情境,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通过音视频资源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知识变难为易,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要注意其辅助地位,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比如,教授“认识人民币”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懂得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大屏幕上出现了超市购物的场景,之后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去超市买东西需要用什么呀?”有的学生会说钱。然后,我继续说:“是呀,钱的作用可真大,可以买食物,可以买玩具,还可以买书本。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人民币。”然后我让学生把老师发放的模拟币拿出来,同桌之间互相介绍,并按照课件上出现的某个面值的人民币拿出手里相对应的人民币,向班级里的同学介绍。我还组织学生把手里的模拟币进行分类,观察他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最后出示板书:元做单位的钱有哪些,角做单位的钱有哪些,分做单位的钱有哪些。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践、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数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挑战性,需要小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散思维,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数学的奥妙。我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讲“平行四边形”时,为了小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我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然后小学生亲自动手去尝试,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并引导他们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根据刚才的实验和测量,再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我让学生举出实际例子,经过师生交流探讨,学生知道推拉门、放缩尺等都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原理。

四、运用多样性和针对性的课堂激励方式

有效的课堂激励方式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并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课堂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学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经常用到的课堂激励方式有物质激励、语言激励、榜样激励等。比如,对于数学成绩上升较快的后进生,数学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对于数学成绩保持稳定的优秀生,数学教师要给予语言激励,给他们提供探究的机会,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改革的方向定义为: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倾听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抓住教学契机,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我在日常工作中会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且目标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能让他们通过努力实现目标,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只有满怀希望的鼓励学生,正确呵护学生,把他们当成课堂评价的主体,才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永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4).

[2]宋贞霞.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

作者:荣红 单位:河北省巨鹿县官亭镇官亭校区明德小学

第三篇: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探讨

摘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探究性教学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探究性教学在课堂中主要起到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与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合作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探讨探究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应用策略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探究式教学实用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对学生数学能力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满足学生自主探讨的需求,情境问题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是层次较高的,因为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而另一种是教师根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学生依循问题进行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第二种问题创设方式。情境的引导应始终围绕课程内容进行,比如在研究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前,对于三角形中三条线段关系的认识是不足的,要研究也是完全没有方向的。此时,教师提出“三条线段,为什么有的围不成三角形呢?那究竟三条线段满足怎样的关系时,才能围成三角形?”有了这样的问题做基础,学生接下来的操作环节中目的性就更强、思考也更具有针对性了。

二、营造融洽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有趣的问题与火热的讨论往往能够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营造融洽的课堂学习与讨论氛围,教师通过情境引导与问题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发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例如,在学习行程问题时,教师就可以用问题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活动站距学校1200米,小明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活动站向学校行走,2分钟后,小丽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从活动站前往学校,问小明与小丽多少分钟后相遇?相遇时两人各行驶了多少米?在此类行程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画出示意图,指出问题的解决思路,启发学生是否还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引导新的解答方法可以先由教师示范两种不同的解答方式,让学生对两种解题方法进行比较,如提问:第一种解法先求什么?后求什么?第二种方法先求什么?后求什么?两种解法哪种比较方便?通过这种启发,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探讨,活跃学生的思维,总结结论,在掌握了不同的解题思路后,教师因势利导,设计与教学案例类似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讨,不断巩固理论与求解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形式。

三、开展多元讨论,引导学生合作答疑

探究式课堂是活跃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较高,课堂上主要的教学模式也往往以教师提问与学生相互讨论为主。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式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因为每个学生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将这些想法相互组织起来,必然对学生解答问题产生一定的帮助。然而,课堂讨论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为了尽可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关注教材内容的重点及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插入问题,让学生进行限时讨论。例如,在学习数量关系这一课程时,课本中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主要是使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引入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相互讨论线段图与生活情境的对应,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将数量关系直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在遇到相同问题的时候,学生能够更快的形成解题思路,并且迅速生成线段图,通过引入相对应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很快就将问题解决。在组织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不应一味的提问,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指导学生掌握合作讨论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教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应积极听取小组成员的看法,吸收别人有用的观点,对观点进行补充或深入的思考,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获得并分享成功的快乐,总结自己观点与思想上的不足。并且有效的合作讨论不但能够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到相关的课程知识,还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即尊重他人的看法、进行良性竞争,这对小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实现数学知识、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的全面素质的成长。

四、结语

总之,探究性教学改革了传统应试教育中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学生课堂学习以主动参与探究为主,为了达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教师应始终坚持以正确的引导方式来实施课程教学,从而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吕吉成,郑书卿.谈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121

[2]王宇.浅议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280-281

[3]耿美玲.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8):211

[4]吴建勇.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性教学实践研究[J].知识经济,2014(05):174

作者:周芸聪 单位:昆山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

第四篇: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

摘要: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使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更加注重育人价值的体现,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数学学科可以教人求真、思辨、笃行,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来思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育人价值的一些创新型对策,例如利用数学知识自身的独特结构开展“育人”活动、创新数学教学模式以及充分利用数学发展历史及发明人作为“育人”的教育资源等等。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育人价值;创新型对策 

一、研究背景介绍

1.选题背景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不仅要实现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理论与运算方式的目标,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品学兼优的人才。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深刻,很多数学教师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发掘还不深入。正是在这样一个研究背景下,笔者对“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育人价值的创新型对策”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符合数学发展实际的创新型对策,希望能够使这一现状得以改善。

2.研究内容本课题

从论文的选题背景出发,对当前数学教学中的“育人”价值的体现层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新课程理念大范围推行的大环境提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育人价值的创新型对策。

3.主要研究方法介绍

笔者在进行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主要用到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调查法———笔者认真听取了3位数学教师的公开课,对教师将教材理论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其中的优势与不足,这对下文对策的提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笔者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等有了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了解;跨学科研究法———笔者将数学学科与思想道德学科两个学科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研究,使各学科的内容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实现了高度的集中,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

二、当前数学教学中的“育人”价值的体现

数学教学中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求真价值———数学中各种理论和运算方式,是用严谨的思维方式对客观现实的还原,其情景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是教导学生们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客观现实,从而使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思辨价值———通过对数字的感知、运算方法的学习以及数学文化的挖掘可以使学生们在培养数学素养的同时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辨识能力,数学是一个发展空间巨大的学科,因此对数学的学习不能局限在某一个点或者一个面,教师应该多创造一些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辨;笃行价值———笃行是数学学科最为重要的一个价值,任何学科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应用于实践活动之中,解决生活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育人价值的创新型对策研究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且充分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经验教训,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育人价值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1.利用数学知识自身的独特结构开展“育人”活动

数学的学习需要严谨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技巧方法相结合,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独特性,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知识自身的独特结构开展“育人”活动。比如,一些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可以以此来教导学生凡事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功近利,这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再比如,数学学科所涉及到的各类原理都是在对客观事实进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2.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将“育人”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要大胆突破,敢于尝试,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将“育人”切实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案的设计安排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教授,同时也要注重发掘数学在德育教育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将育人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3.充分利用数学发展历史及发明人作为“育人”的教育资源

我国数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对数学学科作出突出贡献的名人轶事也是数学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促进数学“育人”作用发挥的重要教育资源。数学教师要善于掌握并充分运用这一类资源,以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在“圆的概念及相关定律”的讲授中,可以充分利用“圆周率”来做文章,圆周率最早是由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在经过深入研究以后得出的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数值,通过这些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们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发展历史、了解到勤劳智慧的祖先,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四、结语

总之,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全新要求,也是社会对人才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要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数学育人作用的创新型对策,使学生们深刻感受数学教科书背后隐藏着的庞大的知识体系,并将这些道德理念应用到指导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维宗,唐海军,张洪巍.聚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成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31-39

[2]钱守旺.钱守旺的小学数学教学主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23-38

[3]吴亚萍.中小学数学教学课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4-19

[4]陈凤伟,韩巧玲,刘颖.数学聚能:史家小学的数学教育.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17-29

[5]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5-51

作者:李琼芳 单位:龙岗区平湖街道中心小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探究(4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xxsxlw/69822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