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7篇)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7篇)范文

时间:2022-03-08 03:55: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7篇)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校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校就读大学生1000例,发放心理测试问卷。结果1000例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有100例,其中包括紧张心理22例,自卑心理25例,消沉封闭心理10例,愤怒心理12例,焦虑心理19例,绝望偏执心理12例。在有效对症心理健康教育后,心理问题明显较教育前改善,心理逐渐趋于成熟(P<0.05)。结论在校的大学生正处于特定的生理发育、思想成长、心理交替变化的特殊时期,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给予对症护理,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在校的大学生对社会认识和自我认识不足,常常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困扰,而给自身带来不小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给成长中的大学生带来困扰。为此该文将探究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并对其心理问题给予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此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之更好认知社会与自我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校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校就读大学生1000例,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1.2±0.5)岁,其中男性652例,女性348例。1.2方法对1000例大学生发放心理问卷,问卷内容由本校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编写修订,问卷形式为选择题。发放问卷共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观察指标

观察1000份问卷调查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例数,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健康教育后心理改善情况。问卷结果由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统计;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后,通过心理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健康教育后心理改善情况,问卷内容同初次调查内容,结果由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统计。

1.4健康教育措施

1.4.1紧张心理

紧张心理多来自考试或面对课堂问答等场面时,对此心理改变老师与学生要多加交流,教师对学生不仅要严格要求,同时要建立良好关系,在问答与考试的时候先给予学生心理暗示,尽力即可,不必紧张,不要怕犯错,错了改正后记忆更深刻。

1.4.2自卑心理

此心理多数是由于学生有自身隐疾或女性学生的生理周期变化、传染性疾病害怕传染给同学等,导致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心理。对于此类学生采取单独谈话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人格,询问疾病情况,鼓励积极治疗,正确引导学生了解生理周期变化,解除紧张心理,安抚患病学生焦虑自卑的心理,让学生能够正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

1.4.3消沉封闭心理

此心理多数体现在新生方面,新生由于刚刚入校对新环境不适应,而且没有关系网,容易产生孤独、消沉、封闭的心理,基于以上心理变化对初次离家上学的大学生应及早建立他们的朋友圈,通过互相传播同学情谊,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尽快消除消沉封闭的心理,适应新环境与新关系网。

1.4.4愤怒心理

愤怒心理多数是由于学生对家庭经济困难或家长对自己某些行为干预而产生的敌对、愤怒心理,指导学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家长的干预行为,并针对性对学生心中纠结的症结给予人性化心理咨询,通过亦师亦友的谈话,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指导,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明确家长的用心所在,同时给予家长一定的行为建议,正确引导孩子,避免强制。

1.4.5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多数发生在临近毕业面临就业的学生,由于就业紧张,对未来的抉择不定,或多种就业机会都难以选择,容易出现焦虑的心理,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建议性的给出选择供学生参考,并聆听学生的疑虑,耐心开导解答,给予正确的指导,消除焦虑心理。

1.4.6绝望偏执

大学生时期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谈恋爱是较普遍的,难免出现失恋或单相思的情况,针对此类学生从学生的个人爱好入手,将学生的心思与注意力转移,尽快摆脱绝望偏执的心理,恢复正常生活。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结果

该结果显示1000例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有100例,其中包括紧张心理22例,自卑心理25例,消沉封闭心理10例,愤怒心理12例,焦虑心理19例,绝望偏执心理12例。

2.2健康教育前后心理健康改善情况

通过6个月的有效心理健康教育后,心理问题明显得以改善,心理逐渐趋于成熟,与教育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大学生心理特点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特殊人群,心理上即趋于成熟,又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些不稳定心理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易兴奋,以自我为中心。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轻狂易激进,以自我为中心,对人对事会呈现出较强的利己性,不利于自身的发展。②波动性大,控制力低。大学生对新奇的事物会表现出超强的好奇心,尤其是在求知过程中,常会努力进取,但是一旦考试受打击,考级没通过,往往承受不住挫折带来的打击,而心灰意冷,厌倦学习,心理变化过程经历了兴奋期待与忧郁失落的转变,控制力较差,化解心理矛盾能力较差。③封闭性。有的大学生属于过于控制自己心理变化的人群,遇到情绪矛盾,当时没有立即自行化解,长此以往,就会形成郁闷等不良心理。这些不稳定的心理变化,会影响青年人的健康心理,若处理不好,不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业,而且会影响到对未来社会的认识。

3.2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较高,心理需求较一般患者的所需程度较高。目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变化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初次离家上学对外界的陌生与不适、对自身隐疾产生焦虑自卑心理、对学业、爱情打击的承受度低、对生活经济支出捉襟见肘的不安、对当前就业形势不好的焦虑等,这些外部因素均会直接或间接作用到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发展的进程,也会影响到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能力。为此护理人员对大学生患者的具体问题,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掌握学生患者的心理需求,依据患者心理活动具体情况,做好护理工作,以此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3.3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大学生因种种心理因素产生的负面情绪,以此促进改善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精神面貌和维护身体健康,该文结合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根据多年心理干预实践,提出消除负面情绪,缓解心理负面变化的干预措施。由于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变化较为复杂,常会表现焦虑、紧张、烦躁、无助、失败感等负面精神压力,因此常会使产生自卑、情绪低落等内在特点,为此护理人员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中,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沟通,掌握大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和心理所需,以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大学生阐述的问题,应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真诚相待,并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恰当的心理指导,稳定大学生的心理情绪,释放心理压力,达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护理干预目的。该研究中的100例大学生,在有效对症心理健康护理之下,明显得以改善,心理逐渐趋于成熟,焦虑、紧张、自卑、偏执心理变化改善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对当代大学生给予合理的心理护理,解除学生患者的心结,将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林新霞.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学生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2(10):257.

[2]西宪民.对自杀未遂大学生心理护理的个案实践与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08,8(2):384.

[3]黄曼.军训期间大学生癔症多发的心理原因及心理护理[J].新西部,2007,4(12):238.

[4]李锋华.在校大学生患病后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淮海医药,2005,6(11):162.

[5]申越魁,王晓烁.学生心理失衡与自我心理调适[J].中国临床康复,2005,28(4):367.

[6]于梅.大学生住院期间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校医,2007,5(13):220.

作者:陈里 单位: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即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心理教育方式、用校园文化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解决对策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我国也正处在一个不断变革和摸索中进步的阶段,这对于处于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大学生本身的时代特点决定了他们要接受社会上的各种思想以及接受不同的价值观、爱情观、世界观,这就给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挑战,大学生在面对不同的观念时如何做出正确选择,直接体现了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及教育成果。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重视,但实用性较低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这也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普及。据统计,在国内80.0%以上的高校都设立有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构,也都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工作者。而且,随着网络信息系统的加速,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和方式也更加多元化。通过调查,现在的高校除了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者以外,多数高校都会要求辅导员具备解决基本心理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一般高校的官网上都有学校心理辅导机构的联系方式和具体地址,这为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找到解决办法提供了便利,而且有些高校在网站上还公布了心理辅导教师的QQ号、微信号等网络应用工具,这为那些碍于面子的大学生咨询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禁锢,一些大学生在出现相应心理焦虑和心理问题时,并不会主动去寻找专业工作者,便捷的心理健康咨询平台并未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二)学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投入不够

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都是身兼数职的代课教师,因为大学生大多羞于向教师倾诉自己的麻烦,也让心理辅导机构门可罗雀,教师们无所事事,校方看到这种情况也就不愿意花钱请专业的心理辅导师,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太少,教师也就没必要专业,学校也不愿意多花钱投资。

(三)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科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说明自己心理不健康,或者对于那些接受过心理健康的同学产生鄙视心理。大学生的这种认识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大困难。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如果心里不舒服或者情绪波动时,大多都是采取自己解决的办法,如果有关系好的朋友,就找朋友说说,但朋友也是学生,他们的心理疏导方式不一定科学有效,这就导致了心理问题长期存在。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诱发原因

(一)学习方面

大学课程设置比较多,大学生要想真正学好专业课就需要靠自学来完成,由于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都是长期在家长和教师的监督下学习的,突然之间有大把的自由支配时间,他们往往处理不好学习与娱乐的关系。根据“大学生业余时间都干什么”的调查研究表明,38.0%的大学生选择了上网或者打游戏,这使得学生的专业课知识得不到较好的学习,而且,在毕业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存在失落和没底气的心理,过多地沉溺于网络世界,而且未能对网络信息进行辨别,从而接触到一些黄色、暴力、色情等信息,这也让很多大学生由此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二)情感方面

对于正值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来说,谈恋爱在所难免。由于受到各种外界不良气氛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爱情观念出现了问题。根据“2016年一项大学生恋爱动机”的调查研究发现,53.9%的学生认为谈恋爱的目的是为了打发时间,解决生理需求;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大学期间的爱情的未来不抱有希望,认为会输给现实,输给时间,所以,抱着“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心理。

(三)就业方面

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说,毕业就等于是真正走上了社会,尽管我国出台诸多政策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但严峻的就业形式一直让那些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喘不过气来。毕业之后的就业是学生们走出象牙塔、接受现实的第一步,也是大学生再次做出选择的一步,这一时间段的大学生要面对情侣的分道扬镳、家庭因素的种种影响以及就业单位的选择等问题,所以,大学生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心理问题也就随之产生。

三、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首先,学校要花时间和精力培养一批有专业心理健康资质的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师资队伍,让学生们有勇气接受心理健康辅导,真正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其次,要做好心理健康咨询体系各部门的协调工作,让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再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定期做好心理预防工作,主要包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加强与家长、学生的及时沟通和交流,积极主动地走到学生当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

(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心理教育方式

对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因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同的。比如,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刚刚离开了父母,很多学生会产生恋家和思乡的心情。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外省,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们聚集在一起,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适应问题,既要适应自然环境,也要适应人文环境,如,怎么处理好室友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大二、大三学生主要面临的是情感问题和学习问题,上了大学之后,大学生既想有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又想同时兼顾学习,想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大四的学生主要面临的是就业的压力,既要参与各种招聘会,又要完成毕业论文,忙得焦头烂额,心理压力较大。因此,教师需要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比如,鼓励大一学生加入校园社团,参与集体活动,让学生们快速融入新环境;针对大二和大三学生,多组织一些专家演讲或者心理辅导座谈会,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学习态度;针对大四学生,校方要多邀请一些企业来学校招聘,校园招聘会可以让学生不必出门去应聘,为大四学生节省外出时间来攻克论文,从而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

(三)用校园文化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文化的大环境让大学生们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因为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的体现,也是学校全体教师价值观的体现。通常情况下,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可以引导学生在面对选择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关系到校园文化的形成,而心里健康素质是基础。所以,学校应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诸多正面、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要想真正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改善作用,不仅仅需要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社会与家庭的共同努力,因此,作为大学教师,要在做好份内本职工作的同时,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樊富珉,李卓宝.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1996(7):16-18.

[2]杨宁坤,孙中会.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途径的新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5):95-96.

[3]哈丽娜,戴秀英,李秋丽.宁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1(6):188-192.

作者:王美晶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培养

摘要:作为21世纪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深感荣幸,但同时也倍感压力。因为他们需要面临的东西太多太多,需要自己心理调整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以至于现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要,本文将首先分析大学生的问题,之后根据问题总结分析具体的措施,让学生从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心态改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素质

作为时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尤其重要,而健康的心理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此次课题就是关于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养成,让学校在正确培养学生的心理状态方面给出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体现在:

(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经过苦涩的高中三年,对大学校园及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幽静的校园、宽阔的教室、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还可以不用再听老师管教,家长的唠叨,也没有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梦想着这会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与幸福。可是真正的大学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自主管理代替了高中时老师的教导与家长的唠叨,这就相比较高中时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打理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代替了高中无忧无虑的生活,适应不了这样的生活氛围。学习、生活、工作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没有头绪,这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困难、复杂的,这样很容易产生郁闷、焦虑、恐慌的问题心理。

(二)心理问题没有了

优越的生活环境,关系亲密的家人,一下子来到陌生的环境,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种理想与现实强烈的心理落差给学生带来焦虑恐慌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存在越长久,影响越严重。

(三)不与外界交流

由于心理的落差、生活状态的压抑、无处发泄的心理苦水让原本就很脆弱的心理变得更加不堪一击,甚至有的同学开始进行自我麻醉、自我逃避,不与外界接触,不与同学交流,将自己封闭起来。

二、具体措施

(一)深入了解文件精神,重视健康教育

国家相关文件指明了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强调了如何加强健康教育等问题的重要性。学习和落实文件精神,对于大学生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自我承受能力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重视专业部门建设,完善保障体系

1.重视专业部门的建设。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利用多种方式,一步一步将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工作的教师、专家等通过招聘、外聘或者兼职的方式组成专业的部门。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的学习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是个很专业的课程,需要有专业的教师,专业教师的学习培养要加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里,利用培训的方式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才能让教师更好的利用专业技能对学生进行指导。辅导员和做学生工作的岗位是接触学生最多的,应该加强对这些岗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的培养,让这些岗位的老师定时给学生灌输正确健康的心理知识。还可以在学生里面选择一些心理健康、组织能力强、沟通能力强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学习,让他们去关心他们的同学,同届同辈的关系让学生更能够放开心悸,更快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3.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和增添专业设施。专门建立教育资金,建设专业设备设施,比如个人诊断屋、团队建设室、心理热线等。资金将用于确保专业部门的正常运转,可以用于举办健康心理建设讲座、培训专业的教育人员、给学生发放心理健康杂志、举办树立健康心理的课外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每个在校生中间,培养他们的坚韧的心理状态。

(三)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建设正确的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

1.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在全校范围内设立必修课程,让每个大学生都要接触基础的心理教育科目,同时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专业不同,将心理指导与专业背景融合在一起,进行更符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学习。

2.多多举办相关培训和心理咨询活动。正确的精神状态是大学生都需要具备的,可以使用心理测试、个人辅导等方式方法,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和咨询活动。

3.多多宣传其重要性。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知识和重要性懂得较少,因此学校要利用板报、广播等媒体方式,定期多次的宣传教育。

4.多多举行为学生建立正确心理状态的相互交流活动。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心理培养,设立“心理活动中心”等,多进行心理教育建设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加入到活动里,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更深刻的意识到健康心理状态的重要性和健康心理调节方式,帮助树立正确的心理状态。

5.利用好校园网络的优势在学生中建立健康的精神状态的意义,建设专门的网站,增加网站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吸引学生浏览网页,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教师应该时常关注网站的动态,更新网站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参与结果判断学生的心理状态。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加强对整个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建设,可以按照心理测试、培训、针对个人的教育和后期观察的方式进行完善。要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将其中有偏斜的精神状态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将有严重的心态疾病的学生转到更合适的心理健康医院进行恢复。

7.加强危机意识和干预,主动进行心理教育。组成专业心理咨询师、学校教师和具有优秀心理状态的学生的团队,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监测和教育,减少学生心理状态变差的发生几率,加大对学生教育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廖迎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5.

[2]王珏.大学生理素质培养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56-158.

[3]孔伟,武文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106-107.

[4]闻羽,桑志芹.朋辈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发展[J].江苏高教,2009(5):151.

作者:张秋 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现状

摘要: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提出了网络环境下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即网络教育模式与传统的引导方式相结合;开展系统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拓展教育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环境

由于网络平台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针对当前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高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引导,使大学生可以走向正确的心理健康发展道路。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许多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却难以从本质上得到有效的解决,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通过网络技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师生间可以互动沟通,能够加强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态度和情感观念。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好地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突破教育重难点问题。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影响

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因素。首先,网络环境容易对学生形成错误的引导,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相对来说,从网络平台上获取资源比较便捷,但是因为信息的复杂性,导致学生接触到了很多消极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学生的心智发展,使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其次,网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难以进行真实的交流。一旦学生形成依赖,就会造成心理问题。最后,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动力低下,会使学生陷入到虚拟世界中,导致学生缺少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一)网络教育模式与传统的引导方式相结合

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工作的应该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特点为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工作,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具有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优势,但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更加深入,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加强引导,充分结合网络教学模式和传统的引导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开展系统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教师应该注重从整体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形成一种比较系统化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通过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高校应适当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使大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想要保证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该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持,还需要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为支持。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该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素质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提高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四)拓展教育平台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教师应该注重拓展教育平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应该注重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如,可以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室,使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心理咨询。这样学生会更愿意说出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结语

教师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顺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形势,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陆建兰,李宪伦.网络话语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新模式探研[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9-71.

[2]陈秀清.探讨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3):124.

[3]彭伟.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管理观察,2016(6):127-129.

[4]徐多勇,曾理,王义武.基于网络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构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11):86-89.

[5]何华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的构建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01-102.DOI:10.16681心理导航

作者:李少华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思路

【摘要】本文从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意义和主要途径,确定以开发学生心理资本为目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育环境进行了理论的构建和实践应用的阐述。

【关键词】心理资本;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如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将心理资本开发应用其中,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促进自我能力的提高,是目前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

1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意义

1.1有利于将心理问题防范于未然

在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中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以学生出现的问题出发,然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而没有去预防大学生会出现的问题,使得很多学生本身没有问题的,逐渐开始关注起自己的问题,这样教育的结果,往往会使学生出现不自信以及消极的情绪。从而使得心理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的意义出现出现了变化,本身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以及正确的思维与行动为根本,进而促进大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完善自我个性和人格。

1.2有利于学生更好利用心理健康做好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对于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普遍存在对人生目标迷茫和对自身价值怀疑等问题。心理资本的开发,有利于解决在价值观定型期的大学生在成长当中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启发学生对“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好的生活”等问题的探讨,从根本上了解理解生活与人生的价值,提升生活质量。

1.3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心理资本所包含的内容与现实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紧密相关。开发心理资本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提升适应社会以及贡献与社会的能力,同时加强他们的责任心,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2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以拓宽培养渠道为基础,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为手段,通过教学、课外活动和素质拓展训练等措施来实现学生的积极体验。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以不同的生活、学习体验,加强乐观情绪的培养大学生时期属于人生中能力培养以及良好心态建立的敏感时期,所以这个时期良好的情绪和乐观人生观是最佳培养时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设立不同的生活、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带给他们的不同,从丰富其情绪,同时加强乐观、开朗以及正确思维的培养,使同时拥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工作中各种问题。

2.2培养自信,树立成功观念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体现,只有拥有了自信心才能去积极的面对生活、学校、工作中任何事情,大学生处于学习的关键期,如何加强他们的自信心的建立,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同时正确的给予自己积极地评价,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以及同学们的互相学习。老师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去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老师和同学给与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充分体会成功带给自己的快乐,同时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另外如今的教育改革的进行,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单一是成绩的考核,更重要的是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评估,尤其是加强学生们自我能力的提升,为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好扎实基础。

2.3情感育人,激发学生积极性

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无论是谁,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育工作者,如果一味地强调批评和惩罚,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可能还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更严重的逆反心理和恐惧心理。积极心理学强调学生的积极品质的培养,强调教师要鼓励和赏识学生的优点。要以人为本,实行情感育人就是要注重人性,实行人性化育人,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除消极情绪。教育管理者、辅导员、教师等教育者必须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和潜力走向成功,应在课堂、班会活动中,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进行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并在师生的合作与沟通中,使学生的安全、归属、尊重和需要获得充分满足,从而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多例举正向积极的事例,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

2.4以不同的教育活动,提升学生课外体验

学生在大学时期处于求知欲以及创造欲较为丰富的时期,每个学生对于知识都有着不同的向往,所以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定不同的户外时间实践活动,一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在学校学到的课本知识是有限的,而且长期的传统教学使学生上课乏味无力,无法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建立不同的个性,从而提升自我创造以及自己生存能力。

3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心理资本方面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在学校对于教学的目标的设定,以及老师在教学课程的设计、内容的教课以及管理都需要根据大学生们的现实情况进行不同的设定,从而实现课程的最有效性。

3.1基于心理资本开发构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定要充分的根据大学生们心理的状态,以及大学生们对于事物认知以及每个学生的本身的情感的表达不同,做好对于学生们本身潜能的激发,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所以对于学生心理培养的具体内容包括了:自我认知的阶段、他人和社会的品质,积极的情绪品质,积极的意志品质、优良的个性品质等。

3.2引入“心理辅导技术”构建

“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广泛运用科学的心理、行为改变技术,如:自我探索技术、价值澄清技术、内省反思技术、讨论技术、心理行为评估技术以及行为改变技术等促进学生体验,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学会有效的社会适应行为。运用体验式教学、团体训练、案例分析、课外实践作业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领悟和应用理论,从而尽可能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内化成学生的心理品质,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3.3以“素质考评”为支撑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估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不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考核评价也不应是常规性的“收尾”工作,其课程评价本身也是一种难得的教育契机,所以,应推动课程评估发展多元化的评估模式,将现实以及现实标准加入其中,做好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估体系。

3.4建成一门更加成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大课程”将“课堂、课外、理论、实践”

四个基本环节有机地融合成一门开放创新的、既科学又实用的、自成体系的素质教育课程。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创造了“创设情境→参与体验→知觉经验→整合→迁移→巩固→内化→形成品质”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慧君.从消极到积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心的转移[C]:心理学与社会和谐学术会议(CPSH2013)论文集,2013(05).

[2]梁晓兰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02)

作者:陈跃男 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第六篇: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途径,即教师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采取系统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符合网络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国家未来走向繁荣富强的中流砥柱,因此,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成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网络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互联网时代下,很多学生出现人格异常、自我约束力下降等问题,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重大威胁。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健康教育新模式进行探究。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大学生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而网络本身的资源共享性、自由性等特点,形成了网络世界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现状。这些网络上传递的信息,带给我们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有很多弊端。网络平台上的信息量固然全面,但是却有很多价值观影响了大学生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

(二)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人际交往在网络中属于一种间接的交往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网络具有神秘性和隐藏性,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地发泄内心的郁闷和不良的情绪,这是一种积极的减压方式,也是网络带给我们的便捷之处,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但是网络是虚拟的,会给大学生带来深深的孤独感,并且不是所有的网络信息都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长期处于网络交流中,大学生的实际交往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同时,学生容易受网络不良风气的影响。

(三)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心理健康是每个国家都在研究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大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现实世界形成鲜明的反差。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打破常规,打破伦理道德,给大学生带来了短暂的美好和安心,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大学生就会一直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会影响大学生的的心理发展,分不清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认知能力也会退化,严重危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内心所想。通过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选择学生愿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大学生心理走向正确的方向。例如,定期举办品德风尚晚会,或者以网络名义组织一次研讨会,来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另外,对于已经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除了要格外注意学生的日常变化,更重要的是做好思想教育,运用网络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二)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网络的出现和兴起,现代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适用于当代大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他们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设置心理教育专栏,分别负责策划、设计、排版等内容,在完成这一专栏内容后,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其次,高校可设置专人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服务,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建立符合网络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

网络环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更加复杂,工作量也在增加。面对如此多变的局势,高校要建立符合网络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不仅仅在人员的培养上,还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接触新事物的能力,更要了解大学生内心所想,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对症下药,将网络环境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积极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积极跟踪管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结语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以其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逐渐成为学校师生交流学习和思想的重要平台。网络的出现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心理发展。因此,构建健康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还要采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队伍。大学生心理教育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孝红,唐德斌.网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54-55.

[2]孙丽丽,胡树祥.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5(3):32-34.

作者:白新涛 单位:西京学院

第七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摘要: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艺术类大学生近两年的100余例心理咨询案例进行分析,发现艺术类大学生占比最高的心理问题为人际关系问题,其次为情感问题、自我意识问题、情绪问题、就业问题、学业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艺术类院校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我国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普遍存在以下矛盾: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自我意识强烈但缺乏对自我的客观认识,情感丰富但不够稳定,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但又对父母存在依赖,不喜欢被人打扰又害怕孤独。正因为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得大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并发,需要社会给予他们正确地引导和调适。学校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笔者选取了北京林业大学近两年的100余例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对艺术类院校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思考。

一、接受心理咨询的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经过统计发现,前来接受心理咨询的大学生多为16~25岁,其中女生73例,男生27例,进行心理咨询的女生所占比重显著高于男生。大一49例,大二30例,大三19例,大四2例,接受心理咨询的新生人数接近总人数的一半。在全部调查案例之中,人际关系问题占总案例比率的31%;其次为情感问题,占22%;再次是自我意识问题,占17%;第四为情绪问题,占15%;第五为就业问题,占6%;第六为学习问题,占3%;其他问题占6%。

二、接受心理咨询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

(一)人际关系问题

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他们还没有真正从少年时代走出来,无法完全脱离对父母等成年人的依赖,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受到家庭环境等诸多条件的影响,有着严重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能顾及他人感受,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状况;另一方面,大学生又无比地渴望自由独立和得到他人的尊重,大学生正处于从半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时而强调彼此之间应平等交往,时而又过度强调自我的感受,导致其常常陷入人际冲突之中。人际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下列情形中:人际敏感,多疑多虑,对他人评价非常在意;人际孤独,渴望与他人交往,但又不懂如何交往;人际矛盾,对于和同学或者教师之间产生的矛盾,不能掌握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重点关注且不可避免发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即宿舍人际关系。在31名因人际关系问题前来咨询的学生中,几乎都谈到了宿舍之间大大小小的矛盾,这说明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期间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与能否处理好同舍友之间的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

(二)情感问题

在校大学生多数正处于青年中期的阶段,性生理逐步发育成熟,社交范围扩大,对爱情有着许多的憧憬和幻想。但是,此阶段的在校大学生其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加之我国在学生的青春期期间的相关教育不足,导致大学生在面对感情问题时无法正确处理,具体表现在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容易出现烦恼和痛苦,而这些消极情绪如不能得到及时疏导,甚至可造成学生做出一些极端行为。经分析,大学生咨询的恋爱问题多种多样、情况复杂,如失恋、三角恋、情侣沟通问题、对喜欢与爱情缺乏清晰认识等。

(三)自我意识问题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矛盾性。具体表现在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自负与自卑的矛盾,同一性与混乱性的矛盾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性使得其对自我的认识产生了不确定性,时而自我肯定、积极向上,时而自我批评、消极悲观。因自我意识问题进行咨询的学生主要包括以下情况:不能接受自己的生理状态,如嫌弃自己个子矮、外貌丑、过胖等;不能接受自己的心理状态,如觉得自己性格偏内向就很糟糕等。同时艺术类院校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优越,在消费上又喜攀比,部分家庭贫困学生在对比之下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导致内心失衡。

(四)情绪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因此情绪发展具有显著的矛盾性,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情绪问题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他们逐渐变得理智与成熟,有一定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身上还存在一些不成熟的情绪特征。而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熏陶和环境影响等因素,导致他们面对一些刺激时更容易敏感,情绪易被激发,且情绪的冲动性和波动性较大,同一情绪持续的时间较长。在艺术类大学生中,情绪问题是该群体内发生频率最高的心理问题之一,主要情绪表现在抑郁、焦虑以及强迫等。值得注意的是,当艺术类大学生出现情绪问题时,当他们在遭遇一些较大刺激时,由于心理未完全成熟的因素,对事物缺乏理性认识,常常会出现过度激动,不计后果的感情用事,导致出现心理危机事件,如自残、自杀、伤人等。

三、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完善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

大一新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大、无法适应大学生活、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等,往往给大一新生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严重者甚至不得不休学、退学。而如果能及时了解新生的心理状况,发现新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就能在早期给予他们帮助,有效遏制严重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高校应重视针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并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要跟踪关注和及时干预在心理普查之中发现的高危人士,对他们的心理变化定期追踪,必要时,给予他们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二)开展类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可以通过举办针对性强的心理主题讲座、心理主题班会,开设心理选修课、心理兴趣活动团队,并结合艺术院校特色,以排演心理剧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开展。通过这些活动,艺术类大学生在角色带入中不仅仅可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能通过活动了解与学习到相关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本身的情绪调节能力以及心理的抗压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理解了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它们产生的原因之后,就能够科学理性的看待问题,冷静的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也要利用好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他们要成为学生与心理咨询中心的中间人,让他们首先积极学习心理知识并服务于其他同学,有效协助心理中心开展工作。

(三)加大对心理咨询

知识的宣传力度心理咨询技术被引进我国的大学校园虽然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并且心理咨询是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措施,但在工作中笔者深刻感觉到,无论学生还是教师,仍有相当多的人在想当然,用主观观念臆测心理咨询,因此产生了相当大的误解。这些错误的认识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也对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应通过电视、广播、展板、刊物、网络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和教师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咨询知识,使他们正确理解心理咨询的含义、原则和方法等,让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产生认同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愿意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四)大力推广网络咨询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渴望交往与明显闭锁性的矛盾。一方面,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出现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时,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他人展示,对于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形式,便更加没有勇气接受帮助;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存在渴望被他人接纳,强烈的希望向他人一吐衷肠寻求帮助与理解的矛盾心理。而网络咨询具备平等交互、虚拟隐藏性强等特征,对这类存在心理困惑、有求助需要但又不敢进行面对面咨询的学生特别适合,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烦恼。

(五)向特殊群体提供心理支持

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新生、贫困生等是艺术类院校的心理问题高发人群。根据这一特征,可将不同群体学生中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找出来,再根据共性设计相关专题团体咨询活动。例如,针对大一新生设计的人际交往咨询活动,可以通过训练社交技能的方式来完成,也可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辅导等。向特殊特定的群体提供心理支持,能够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在团队活动中,能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在相互的观点交换中彼此启发,在相互的支持和鼓励之中促进自身的人格成长;另一方面,在团队的活动中,心理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有严重问题的学生,从而进行个别的咨询与治疗。

(六)对辅导员加强心理知识方面的培训

笔者工作单位的辅导员可以说承担着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和辅导工作,虽然目前有针对辅导员的心理知识培训,也在各系部设置了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其培训还不够系统和全面。如果辅导员本人缺乏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或者本身就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那么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自然难以正确处理,甚至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辅导员心理知识方面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使辅导员学会正确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帮助辅导员更好地处理自身的情绪,提升其幸福感。

(七)提高心理咨询者的素质

笔者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深刻感受到提升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因此,高校心理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对心理学专业知识、咨询理论与技术等的掌握,提高自身能力,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增加专职人员。

(八)对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进行完善

国外高校对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有广泛和成熟的应用,但我国高校在这方面的开展和实施还较少,虽大部分都有建设此体系,但还不够成熟,真正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突发心理危机、自残、自杀等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鉴于此情况,艺术类院校应逐步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对心理危机学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干预,以帮助学生解决危机,恢复心理健康。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立应以心理咨询机构为主,其他相关部门如学生处、保卫处、校医院、各院系部等为辅,形成一个多机构合作运行的危机干预中心。

四、结语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长期而任重的工作,通过对相关案例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心灵关怀和情感疏通,并构建健康、健全的心理成长环境让阳光充满校园。

参考文献:

[1]顾振华.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2(24):28-29.

[2]何安明.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存在的心理障碍解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7(1):71-73.

[3]李娇,金一波,劳晓燕,等.大学生害羞与自我意识情况的调查及其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8):1264-1267.

[4]周建军,胡颖.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35-37.

[5]李翠婷,王爱玲.浅谈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J].情感读本,2016(2):57-58.

[6]冯帆.网络环境

作者:陈旭梅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7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xljkjylw/70289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