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微信平台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范文

微信平台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范文

时间:2022-04-22 08:44:23

微信平台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摘要:

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微信已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学习等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心理机制可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予以解释。微信对大学生既有积极地的作用,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因此,有效运用微信平台积极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势在必行,可以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了解学生心理动向、开展心理咨询与朋辈心理互助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大学生;微信;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人们浏览新闻与互动交流时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所以,现在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学习等的重要工具,也成了大部分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微信就像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既有正面作用,也存在负面的影响,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微信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鉴于此,运用微信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具有了与时俱进的特点,它既是一种新形势下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二、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心理机制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或力量的强弱而形成等级排列,低层次需要满足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解释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便利衣食住行,满足生理需要。微信具有极为方便的支付功能,大学生可以不受地点和环境限制地运用其支付功能进行订餐、购物、打车等,这极大地减少了大学生在衣食住行方面花费的时间,使他们享受到了微信所带来的便利,更好的满足了生理与生活的需求。

第二,对话关系受到保护,满足安全的需要。在使用微信过程中,普通用户之间可以互相加为好友,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并且这种对话关系是对等的、向内的、私密的,是一种闭环交流,且又是有秩序的、稳定的,并受到技术的保护,这就使大学生在与他人的沟通过程中得到了安全保障,减少了恐惧与焦虑,满足了安全的需要。

第三,便捷人际交往,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现今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孤独感较强,有着更多的人际交往的渴望,尤其是大学新生,这种渴望更加强烈。而微信恰恰能够搭建这种更便捷的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使得大学生不仅能够在微信上与亲人、同学和熟识的朋友尽情地互动交流,得到来自他们的关心与关爱,摆脱孤独感,也能够扩展自己的人际圈,结交新的朋友,获得更多的帮助与友谊。另外,大学生在微信上也能参加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各种微信群,并能在微信群体中感受到爱与被爱以及获得归属感,满足了爱与归属的需要。

第四,平等沟通,满足了尊重的需要。基于微信的功能,用户不需要繁琐的个人信息就能够使用微信,隐私受到了保护。而且在微信平台上发表言论、表达看法时也不用考虑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或者居住环境,这让微信使用者能通过微信与他人进行平等的结交与沟通,感受到了被尊重。同时,大学生在微信上结交新朋友的过程中,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自由地进行选择,在朋友圈中也能任意地表现自己的幸福与态度,这使得大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自尊与自信得到了增强。

第五,充分展示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名大学生都有着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也是让自我价值得到最佳体现的需要,是一个人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实现理想与抱负的需要。在微信流行以后,大学生经常会运用微信这个平台展示自我的正面形象,推送个人的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实际上这些都是大学生为了促进自我实现而通过微信采取的行为模式,是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表现。

三、微信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第一,让大学生传达和获取信息更加快捷方便。微信在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环节上实现了高效、便捷、自主,使其成为了信息流通的新兴载体。大学生通过使用微信,可以更有效、更便捷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关注感兴趣的时政热点,不再受到场所和环境的限制;另外,微信兼具了QQ和微博的功能,信息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只要用户在线,就能够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迅速接收并及时反馈,而且微信还可以进行离线消息的接收,使大学生在传达和获取信息时感到非常方便。

第二,使大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与传统的沟通方式相比,微信不仅可以节省短信、话费和流量,节约资费,还因为拥有“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等功能和丰富多样的信息传递手段而极具吸引力,而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交友愿望,应用微信让他们既能够与原有朋友更加方便地进行沟通互动,还能突破狭隘的传播交友方式,结交新朋友,产生新的朋友圈,让选择更加广泛,这使得大学生群体对微信趋之若鹜。

第三,能满足大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上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情感体验非常深刻、丰富,充满激情。而微信这个公共的网络恰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情感体验、思想活力以及情绪释放的平台,大学生们可以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里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释放学习带来的压力或者寻求心灵的慰藉。因此,微信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情感发展以及消遣与减压需要,已然成为大学生发表言论、抒发情感、缓解压力、晒幸福与发牢骚的主要渠道。

第四,能满足大学生互动学习的需要。目前,很多同一个班或同一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在微信上建立了班级或专业的微信群,他们不仅在群上进行着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也针对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进行着探讨与互助。而且学生之间学习上的互动也不仅局限在同一班或同一学院中,微信的朋友圈与消息传递功能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着学习内容的快速分享。另外,现在也有很多教师在微信上建立了虚拟课堂,通过微信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给学生传送学习资料,学生也在微信上随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也能及时地予以答疑解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授课效果。可以说,微信为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满足了大学生互动学习的需要。

四、微信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第一,错误信息能误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理性判断。在微信平台上传达和获取信息虽然快捷方便,但也有很多错误信息或网络谣言混杂在正确的信息之中,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区分与判断哪些信息是正确真实的,哪些是错误虚假的非常困难。实际上有很多大学生对一些含有错误虚假信息的微信没有经过理性判断就接纳、相信并评论,甚至经常会予以转发,这会对大学生们的正确价值取向产生严重误导,甚至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1]

第二,消极事件能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微信是一个面向社会群体的公众平台,里面既有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也充斥着消极的满是牢骚的负面言论,这对于正处在塑造自我心理健康的黄金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既会从中得到积极的鼓舞,当然也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在某些时候,微信的高效扩散功能可能更会放大消极事件的不良影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造成损害。[2]

第三,网上交友能带来潜在危险。微信的交友功能如“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等使大学生与他人的交流更为方便和快捷,人际交往范围得到了扩展。但由于微信的使用者来自五湖四海,形形色色,也并不是都有完整、真实的个人资料,而大学生因为涉世未深,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不高,强烈的交友意愿使他们在微信上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经常轻易地就泄露个人隐私,往往存在着受到欺骗的危险。[3]

第四,对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有调查显示,有部分大学生上课时或自习时也经常看微信,注意力被分散,不能认真学习;也有大学生表示有时候会被陌生人莫名其妙的加为好友,被发送到了不良信息,心情受到影响;甚至有的大学生自控能力差,患上了“微信综合症”,不管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随时要拿出手机来看看,查看一下“微信群”“朋友圈”的动态,总觉得手机在震动,有消息在提醒,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4]

五、如何运用微信平台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开设微信公众专项平台,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因为微信用户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享受到二维码订阅、消息推送、品牌传播等个性化服务,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公众平台,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定期推送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一些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给大学生正确的心理指引。这种方式与通过其它媒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相比,具有信息更快捷、学生更方便浏览和阅读的优势,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第二,运用微信平台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动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但他们之中很多都不愿跟父母或者教师表露,有时又羞于跟同学、朋友谈话沟通,于是就通过微信发表意见、表达情感或者宣泄负面情绪,所以微信也成了大学生减压和释放的一个平台。鉴于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微信平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三,运用微信平台开展心理咨询。很多时候,有许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有精神疾病的人才去进行心理咨询,对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感到难堪、羞怯甚至排斥,即使存在很多心理困惑或者严重的心理问题也不去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或者即使去了心理咨询机构也会觉得不知所措,很难真正的甩开心理包袱坦诚地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和交流。针对这些情况,高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如果能运用微信这个平台与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害羞感和心理紧张感,减轻心理压力,能让进行咨询的学生表达出自最真实的自我,以促进心理咨询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查找出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对症处理,获得更好的心理咨询效果。

第四,运用微信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答问题。鉴于大学生非常热衷于刷微信的现状,高校可以基于微信平台开设一些互动栏目,在栏目中既可聘请专业的心理专家,也可以邀请专业的教师、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在事先明确好的时间内在线与学生展开交流与互动,让学生能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或学业、职业规划中的困惑得到及时的专业的解答与帮助。还可以通过微信定期建立主题讨论群组,吸收感兴趣的学生加入群组参与讨论,让学生在与专家、专职人员、心理咨询师或同学朋友等的交流与探讨中健康成长。

第五,利用微信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学生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之一。而学生群体的朋友和同辈之间因为具有年龄相近、价值观念、经验、关注的问题和所处环境相同等特点,他们之间交流的鸿沟小,互动性高,防御性低,所以大学生朋辈之间具有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如果能运用微信建立朋辈互助交流平台,如班级聊天室、学院朋辈辅导室等,开展朋辈互助活动,既可以增强班级、学院的凝聚力,也能让全体学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与原动力,既能补充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不足,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微信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大学生们的思维、行为方式都在悄然地发生转变,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与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要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因此,有效运用微信平台助力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实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马晨,马洁.浅析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心理机制[J].青春岁月,2014(16).

[2]陈哲,林立峰.浅谈如何运用微信平台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学导报,2014(14):29.

[3]姜华帅.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成长新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9):88-89.

[4]杨莉,隆卫华.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心理健康影响分析[J].企业导报,2014(23):129.

作者:武光路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微信平台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xljkjylw/69217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