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论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范文

论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范文

时间:2022-07-26 10:10:03

论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研究者们针对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学本科生以及国内“蚁族”群体的研究均表明,心理弹性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对于主观幸福感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的结论则莫衷一是。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大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综合考察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进一步探讨主观幸福感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参加本研究的被试,来自深圳某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有效被试625人。其中,男330人,女295人;一年级176人,二年级141人,三年级183人,四年级125人。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心理健康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查。心理弹性量表由甘怡群等(2008)编制,包括积极认知、目标专注、情绪调控、人际协助和家庭支持等5个因素,共27个题项。部分题项进行反向计分后,计算各因素总分的题项均分,得分越高者,说明其心理弹性状况越好。主观幸福感问卷由Campbell等编制,共9个题项,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幸福感越强,该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心理健康量表采用许军等编制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中的“心理健康子量表”作为本研究中“心理健康状况”的评量工具,包括正向情绪、心理症状和认知功能等3个因素,共15个题项,分数越高者,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测查数据采用SPSS17.0和AMOS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弹性就其本质而言,是个体人格与环境因素两者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来自国外高校的研究均表明,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通过调查得知,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目标专注、情绪调控、人际协助和家庭支持5个因素,以及心理弹性总分,均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5**、0.196**、0.203**、0.224**、0.218**、0.357**。为进一步考察大学生心理弹性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以心理弹性的5个因素,如积极认知、目标专注、情绪调控、人际协助和家庭支持等为预测变量,以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五个因素全部进入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联合解释变异量达到了31.26%,对主观幸福感均有着显著的预测力。可见,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越高,所感知到的主观幸福感就会越强烈。有学者曾对我国近年来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现状进行剖析,指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类,即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包括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等,环境因素则包括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在本研究中,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情绪调控、目标专注等因素,更多地体现在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以及应对困难的方式上。因此,可以把它们看做是内因或者个体方面的因素。心理弹性的另外两个因素———人际协助、家庭支持作为社会支持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则可以看做是外因或者环境方面的因素。

二、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弹性就其本质而言,是个体人格与环境因素两者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来自国外高校的研究均表明,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其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以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焦点侧重于个案分析、探讨问题的来源,以及协助消除症状的治疗模式上,实践中多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测评。该量表倾向于对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诊断,未能全面反映心理健康的真正内涵。因此,本研究采用许军等编制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中的“心理健康子量表”,包括正向情绪、心理症状和认知功能三个因素,来了解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得知,情绪调控、积极认知、人际协助以及心理弹性总分,分别与正向情绪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6**、0.257**、0.184**、0.323**;积极认知、目标专注、家庭支持以及心理弹性总分,分别与认知功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3**、0.266**、0.215**、0.344**;积极认知、目标专注、情绪调控、人际协助以及心理弹性总分,均分别与心理症状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3**、-0.102**、-0.287**、-0.195**、-0.316**。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弹性的五个因素全部进入了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联合解释变异量达到了27.49%,对心理健康均有着显著的预测力。这说明,心理弹性水平高的大学生,所呈现出来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究其原因,心理弹性作为一种保护机制,使得高心理弹性的大学生对外界环境的认知会有很强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当他们在遇到不良环境时会进行选择性知觉,尤其是在面对逆境、困难、挫折或其他重大生活压力等情境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以辩证的观点去思考,进而恰当地调节自身的情绪及行为,做到有效的应对。因此,相对于低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而言,高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佳。值得说明的是,家庭因素虽不属于抗压后的结果,但却包含在应对过程中,成为大学生应对重大压力的能量库,因为家人的宽容、尊重和支持性态度,有助于大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们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不断深化,开始更多地关注心理健康正向指标的探讨,如使用快乐感、幸福感、满意感等正向指标,来对个体的生活品质进行整体评价。一些研究者甚至将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预测指标。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内心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主要包括认知(生活满意度)和情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方面。通过调查得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正向情绪、认知功能及心理健康总分呈正相关,而与心理症状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71**、0.244**、0.295**、-0.236**。为深入考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以主观幸福感为预测变量,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入了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解释变异量达到了18.57%,对心理健康均有着显著的预测力。这说明,主观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主观幸福感高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等现状持满意状态,对个人发展充满信心,感到生活有目标、有意义,并且认为自己有能力战胜外在的压力,能够积极悦纳自我。由于主观幸福感是外在事物在大学生心理上引起的反应,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判断幸福的标准,对于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当大学生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来判断是非,确定自己的幸福观时,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会相对较高。

四、主观幸福感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

为了深入探讨大学生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AMOS7.0),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估计,进而构建三者关系结构模型。结果显示,模型的各项拟和指数分别为:χ2=365.13,df=142,χ2/df=2.57,RMSEA=0.059,CFI=0.952,AGFI=0937,IFI=0.960,NFI=0.941,均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因此,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对所得数据拟合良好。基于上述调查分析,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那么,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如何?主观幸福感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又扮演着何种角色呢?我们根据已有研究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Y),心理弹性(X)为自变量,主观幸福感(M)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依次检验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前提下,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β=0.539,P<0.05)。当引入中介变量后,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由原来的0.539下降到0.206,呈明显减少,但仍然显著(β=0.206,P<0.05)。可见,在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过程中,存在两条比较显著路径。直接影响路径,即大学生心理弹性直接影响心理健康;间接影响路径,即大学生心理弹性通过主观幸福感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并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达到显著。高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对生活乐观、有热情,会主动地用幽默、放松技术、乐观思考等方式,来引发或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利用这些积极的情绪来适应压力,减少来自压力的不良影响,降低个体的消极情绪体验,进而更少受到焦虑、抑郁的困扰,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

本研究结论揭示了大学生心理弹性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内在机制,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弹性素质的培养和开发,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认知,设定合理的目标,有计划地缓解压力;面对消极情绪和负面行为,学会自我调节,做自己的情绪调节师;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当困难或压力产生时,及时争取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二是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充分发挥“两课”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教育,培养大学生面对生活的积极心态;积极开展生涯辅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进个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塑造健全人格,形成乐观、自信、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主观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本文作者:曹科岩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论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xljkjylw/62371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