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交通职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交通职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交通职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以及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世纪。交通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实现交通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交通行业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所以,交通部就提出了“科教兴交”[1]和“人才强交”的战略,将交通人才的培养工作纳入交通事业的总体目标,实施交通人才工程,为培养交通行业的高技能人才指明了方向。

一、交通职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依据我国的国情,培养交通行业高技能人才,关键在交通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培养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适应国际激烈竞争的交通行业高技能人才,我们不仅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德智体得到健康发展,以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如今,关心学生的健康更多的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变态,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表现出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交通行业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我们交通职业学校要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到一个高度,为我国交通行业培养优秀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二、交通职业学生的心理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意见》明确指出:“应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加强德育就必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成效地实施心里健康教育,我们必须分析职业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年龄大多处于18-22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对职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知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2]他们有些人由于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欠佳,产生了自卑错误的自我评价标准。他们对自己前途的预测或对环境的期望值与他们所处的实际情况不符合,使得他们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导致行为和观念上的不知所措;他们缺乏客观公允的评价标准,用有色眼镜看人,用理想主义去要求别人,不能客观的去评价自己和要求自己。朦胧的性意识有时使得他们迷茫,大中专学生正处于异性相吸的阶段,对性问题很敏感也很模糊。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表现他们的风度和才华。但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往往过于简单,感情也很容易冲动,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早早地坠入爱河,影响学习,甚至影响身心发展。[3]大中专学生有着强烈的交往需求,渴望得到更多人理解自己、亲近自己成为自己的好朋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害羞、自卑或是缺乏交际的能力与技巧等等,使得他们害怕与别人交往,害怕与别人沟通,从而产生自闭症,把自己内心的世界封锁起来,伪装起来。有的学生对别人有很强的戒备心理,导致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使得他们产生交往恐惧症。

三、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是教育的基地,也是学生成才和健康成长的摇篮。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首先,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专业的心理指导老师,结合我们职业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目的地辅导和教育。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课堂和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办公室,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观和不怕失败和挫折的奋勇精神。另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要求老师更新观念,在对学生实施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中,不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育,这就要求老师有专业的授课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对教师素质的培养和对教师教与技能的培训,为我们交通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4]。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和成才观,以人为本,为培养交通行业的高技能人才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重普教轻职教,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技术和知识轻技能的倾向比较严重,再由于舆论导向的不恰当,[5]使得职业教育步履维艰,对职业学生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他们错误的人才观和成才观不仅影响了身心健康的发展,也阻碍了我国交通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与和谐式发展。我们交通职业学校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成才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教育和世界观教育,让学生明白“江山代有人才出,自古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5]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成才观。结合交通职业学校的特点,在教室和实验室悬挂些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健康的人才观标语,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和与人沟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得学生寓学于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质,提高学生素质。

最后,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注重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第一,要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和自信的个性心理品质[6]。美国研究人员研究表明情感,兴趣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成功因素中占的比例远远大于智力因素。所以,我们职业教师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使得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斗志,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怕挫折和失败。第二,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性问题上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适当开展性知识教育,正确引导男女的交往,指导他们如何处理友谊和爱情的关系,用理智去抑制情感冲动。[7]让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符合自己发展的理想和目标,从而更好地促进自己成长和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