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课改教师压力范文

新课改教师压力范文

新课改教师压力

从2004年秋季开始,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已一轮,问及对新课程改革有什么感受,相当一部分参与新课程实施的教师都有同样的一个感受:压力太大。我们说,人就要有一定的压力,才能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也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如果压力太大,就有可能危害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职业厌恶感。教师压力太大,不利于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应该为广大教师提供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让他们轻松自如地去实施新课程,新课程改革才能顺利实施。

一、新课改实施中的压力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角色变换的压力

也许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几千年所形成的教师具有绝对的思想权威、知识权威,教师是思想道德的说教者,是知识的传授者。然而,新课程改革,却把这个传统的教师角色改变了。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师生关系也不再是过去的“师徒关系”,而是一种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的传统权威、法定权威受到严峻的挑战。然而要实施这个历史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那些“师道尊严”极浓的教师来说,一下子转变自己的角色,是很难做到的。传统的角色没有完全放弃,新的角色还没有重新构建,但又不得不转变,这无形中带来了一定的压力。778

(二)自身素质的压力

多少年形成的学科体系,摸索的教学规律,积累的教学经验等等,在新课改实施中,大都显得无能为力。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总是被紧锢在学校这一块禁地上,难以越城池一步。而新课改却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更重要的要有广博的知识,不仅要有自己学科的扎实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要有边缘学科的知识,不仅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阅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的阅历,不仅要掌握运用常规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要掌握和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等等。可是,要做到这些容易吗?自身素质一时难以提高,但又不得不参加新课改,这种精神和心理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每一个中小学教师。

(三)时间上的压力

在调查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感到太忙,时间太紧。忙什么呢?调查显示,一忙备课:过去教材多少年不变,轻车熟路,而现在新课程面目皆非,你得花大量的时间来熟悉教材;过去课堂教学是“一刀切”,课堂教学省事多了。新课改要求进行“差异教学”,你得在课前花大量的心血去想办法,找方法,定措施;二忙探讨新课改教学的最佳模式、最佳方法、最佳手段、最佳途径等,新课改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可借鉴、可模仿的,完全得靠自己去探讨、摸索,这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吗?三忙“充电”,真正的实施新课改,取得新课改的最佳成就,仅仅靠自己原有知识是不行的,你要有除自己学科知识以外的知识,熟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了解最新的现代信息等等,一个中小学教师一天工作何止8小时,就连寒暑假各种进修、培训、研讨等也早已排得满满的,哪有时间休息?超负荷的工作量已搞得不少的中小学教师心力交瘁。

(四)教学质量上的压力

“应试教育”凭分数一锤定音,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分数,也摸索了不少的经验,而新课改一改过去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应试教育”的分数可以立竿见影,而新课改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他们的潜力也许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发挥出来,用两、三年,

三、五年时间就取得成效是不是太不现实了。可是现行的教学评价仍然是“应试教育”时代的评价体系,“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试体系没有彻底改变,新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没有完全建立,我们去实施新课改,万一考试成绩不理想,缓聘、下岗、失业的危险都可能降临,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就在这样的压力下而实施新课改的。

新课程改革理应给广大教师带来轻松愉快的工作空间,可实际上却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无形而重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师压力的缓解

如何缓解或减轻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压力,这是我们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营造新课改宽松、舒适的环境

新课改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仅仅靠中小学教师单枪匹马是不行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大量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积极和谐、宽松民主的公共支持氛围中工作,才不至于感到有压力。

1.政府、社会、家长要关心新课改,支持新课改。以一张试卷评定教师,以升学率评定学校,这是政府、社会和家长共同默

认的标准,教师在这样的标准下参与新课改,无疑压力是非常大的。而要让教师轻松地参与新课改,政府、社会和家长必须彻底改变这种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标准,要从根本上充分认识新课改的意义,宣传媒体要多宣传新课改成功经验、丰硕成果,让政府、社会和家长从根本上理解和支持新课改。778论文

2.不断完善新课改方案。科学完善的课程改革应该让教师感到轻松、愉快,而不应该给教师带来许多压力。现行新课改方案虽然经过许多轮的试验,而又被许多事实所证明,但是毕竟区域、对象、环境、条件等都存在着许多差异,我们不能说它就是完美的,它还有许多东西需要研究,尤其是如何实施,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成功的模式,它如何同考试接轨,短期如何评价等等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讨。新课程的设计者、决策者、组织者要广泛地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对象,寻求成功的实施范例,以帮助和指导教师,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

3.要正确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传统的教师评价只重视教学效果的优劣,为应付这种评价,教师不得不去搞“应试教育”。而新课改如果还像以前那样,只重视考试成绩,那势必还是在引导教师去搞“应试教育”。因此要想使新课改顺利进行,必须建立一整套全面的评价体系,尤其不能以一张试卷定奖惩,一张试卷定教师。教育行政部和学校在制定具体评价标准时,要承认教师个体的差异,象评价学生那样,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教师,大到一学年、一学期的评价,小到一节课、一个活动的评价,都应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为教师营造轻松、和谐的环境气氛的重要举措,是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的必要条件,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4.改革考试制度,建立科学的考试体系。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大概考试这一评价形式至少在目前情况下是不会取消的,但是仅仅把考试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是不合理的。新课程从内容的编排到方法的设计,都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的新理念,为实施这个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师不得不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实现新课程的“五个转变”。如果现行的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不顺应新课改,你让教师怎么办?考试是教育教学重要的评价形式,但未必就是唯一的形式,我们应该去寻求更多更合理的评价形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样我们才能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提供有利条件,也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广大教师的压力。

(二)教师自身减轻压力

减轻参与新课改的压力,不仅仅是靠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作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在参与新课改的同时,想尽办法去修正自己的观念、认识和态度,调整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方式,以缓解或减轻自己的精神和心理压力。

1.内强素质。从缓解或减轻压力方面来说,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心理素质高,能从容面对种种压力,即使在外在压力下,也能轻松面对。但是教师也是人,不可能每个人的心理素质都是很高的,都能从容面对新课改带来的种种压力。而要缓解自己的压力,强化自己的心理素质是缓解压力的最好办法。教师要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调整自己的认知偏差,修正自己的陈旧观念,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新课改。

2.加强学习。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产生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贫乏。虽然我们的绝大部分教师掌握了自己所任学科的知识,甚至专业知识相当丰厚,如果仍然按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要求,也许他们的专业知识够用的了。但是新课改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求教师掌握自己所任学科的知识,还要求他们掌握与自己所任学科密切有关的知识,否则就不能胜任新课改。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就能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在新课改面前不至于束手无策。

3.增强信心。信心是动力,是源泉,也是力量,有了坚定的信心,才能敢于面对新课改。新课改是一项全新的系统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没有坚定的信心,就会在困难面前打败仗。广大教师要树立自己的信心,要相信自己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也一定能够实施好新课程,也能够取得“应试教育”所不能最得的成绩。要增强自我效能,敢于接受挑战,这是缓解压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4.学会调节。教师要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学会一些自我调节、自我放松的技巧,如压力大时,打打球、跑跑步、唱唱歌、跳跳舞、打打拳、钓钓鱼等等,调节自己,放松自己。要真正做到没有压力的时候,轻松自如,有压力的时候也轻松自如,这才是理想的心理状态。

5.乐于奉献。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力量源泉,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前进的动力,但仅讲无私奉献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讲乐于奉献,要以奉献为乐,以奉献为荣,更要讲有效奉献,尤其是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更要倡导乐于奉献,有效奉献。新课改要求高,任务重,它要在有限的时间收到有效的效果,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传统教育所花费的时间,有了乐于奉献的精神,哪怕花时再多,压力再大,也会微微一笑,从而在疲劳中享受到乐趣,在压力中感受到愉悦。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已进入第二轮,我们要认真总结第一轮实施的经验教训,研究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新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实施新课改中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创设轻松、和谐、民主气氛,提供尽可能多的实施条件,以确保新课改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