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分析范文

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分析范文

时间:2022-03-04 17:13:43

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分析

摘要: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交通大学师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上海内迁至西安,由此铸就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内涵的西迁精神。进入新时代,高校应重视西迁精神的育人作用,将其寓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很有必要的。高校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与学校实际情况,从健全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实践育人环节、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思政教育话语、激发互联网传播效能这五个路径将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关键词:西迁精神;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析

2020年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考察时,强调广大师生要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a,这使西迁精神再一次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西迁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运用中生发出来的精神形态,是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资源。西迁精神作为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积极融入西迁精神,将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到实处,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一、西迁精神的内涵

西迁精神是对中国精神谱系的继承与发展,是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深入了解西迁精神的内涵,有助于推动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

总书记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1]。知识分子始终胸怀大局,坚定服从党和国家的召唤,不畏困难,积极投身于西部高等教育事业,推动西部教育的快速发展。在西迁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以国家需要为先、自身需要为后的知识分子,比如电工专家钟兆琳、物理学家赵富鑫等,他们始终以民族大义为念,以国家大计为重,不畏艰辛只因国家需要便奔赴西部。作为新时代青年,始终要胸怀大局,将个人前途与国家需要联系在一起,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二)无私奉献的标杆精神

无私奉献是当代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1955年交通大学师生积极支援西部建设,从上海迁至西北,师生们克服物资短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等困难,顺利完成迁校任务,开展教学活动,投身科研工作。西迁人坚定理想信念、扎根西北、无私奉献、勇于奋斗的精神,推动了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西迁人心中有大我、至诚报国,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舍己为公,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是青年一代应该学习的榜样。

(三)弘扬传统的爱国精神

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既有“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决心,也有“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胸怀,更有“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壮志。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西迁人最为显著的特征。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2],西迁人满怀爱国之情,急国家之所需,扎根大西北,推动西部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当代知识分子应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过程中,不断传承和发扬西迁精神。(四)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总书记指出,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没有艰苦奋斗的国家难以进步发展,没有艰苦奋斗的青年难以担当重任[3]。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经历艰苦是难以有所发展的。西迁人不畏艰难困苦,发扬奋斗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西部建设,改变了东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格局,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

二、西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总书记对西迁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4]。当代大学生应传承西迁精神,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与智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环节,将西迁精神与其相结合是有必要的。

(一)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自古以来,爱国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爱国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饱受磨难却依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5]。西迁史是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用自身实践行动书写的奋斗史。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为活跃的群体,高校应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其爱国素养和觉悟,提升大学生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认同感。

(二)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政治方向

西迁精神的精髓就是听党指挥跟党走,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老一辈交大人也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服从党和国家的命令,克服一切困难,完成迁校任务,扎根西部,为国家发展培育众多优秀人才。正如总书记所说,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6]。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准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强化政治意识,始终跟党走。

(三)有利于磨砺大学生的意志品格

西迁人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与国家建设,毅然决然地奔赴大西北,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正是他们有砥砺奋进的意志品格,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党和国家交给他们的使命。将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磨砺大学生的意志品格,使大学生面对困难时继续前行,完成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

三、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健全思政课程教育体系

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7]。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应不断健全和完善思政课程教育体系,发挥思政课程育人功能。构建思政课程教育体系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实现课程体系全面性。长久以来,高校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相互分离的,没有发挥全课程育人功能。高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将其显性育人功能与课程思政的隐形育人功能相结合,实现全过程课程育人。换言之,就是在思政课程上要融入西迁精神,在其他非专业课程中也要融入西迁精神,实现西迁精神融入各类课程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就要求无论是思政教师还是非思政教师都要深入了解西迁精神,才能将西迁精神完美融入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思政教师与非思政教师相较而言更具专业优势,因此在学习西迁精神的过程中,可以将思政教师和非思政教师组成学习团体,以此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克服能力有所不足的短板,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二是保持课程体系的动态性。保持课程体系的动态性是回答时代问题、顺应时展的需要。西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精神是不断丰富发展的。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讲授西迁精神的过程中结合国际形势和时事热点,赋予其时代内涵。三是保障课程体系制度化。要发挥西迁精神的育人作用,必须要规范和完善思想政治课程,实现其制度化发展。比如教务安排、教学质量的考核、学生成绩的评定等,应有相应的制度去细化考核评价指标,做到易于评价、真实评价。同时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应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方法情景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原则,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实践育人环节

思政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大学生为实践对象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8]。思政教育不同于其他一般性的教育,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理论内化到实践外化是大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实现知行统一的必由之路。然而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此过程中融入西迁精神,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将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感悟,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对西迁精神的思考,能够真正做到将精神力量转化为自身行动。首先,理论是行为的先导,深化学生对理论层次的认识度能够提升学生在社会实践层面的选择准确性,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理论价值向实践价值的飞跃。西迁精神本质上是中国知识分子听党指挥跟党走,到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在校时间以及在择业时积极扩宽就业渠道,践行西迁精神。比如在寒暑假期间参加“大学生爱心支教联盟”“西部阳光行动”等支教项目;大学生在择业时可以选择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援疆援藏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等。其次,积极开展实践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比如鼓励学生成立关于西迁精神的学术团体,形成群体效应,发挥各自优势,激发创新思维;通过校企联合的培养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机会,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

(三)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政教育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密切接触的文化体系,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高校将西迁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效利用这一载体,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首先,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形成于特定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比如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与西迁精神相关的学术讲座、组织党史宣讲等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西迁背后的故事与人物,形成向典型人物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完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作为高校的“硬件”文化,既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物质文化建设既要结合高校自身特点也要深入挖掘潜在文化资源、主动创新。比如高校借助校史馆、学校展览馆、学校人文景观等硬件设施,通过图形、音视频、3D效果等方式,提升大学生对西迁精神的认知。

(四)创新思政教育话语

思政教育话语是一种以特定阶级或集团的价值期待为准则的教导话语[9]。思政话语作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实质上就是语言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具体化的过程。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的新特征对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更新思政教育话语理念。高校应树立师生话语平等的理念。在传统的思政教学方式下,教师通常在课堂中处于核心地位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极容易忽视学生在教育中的话语权利和能力,学生常常处于“失语”的境地,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度话语交往方式,极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难以对教育目标产生共识。因此,高校要打破单向话语格局,搭建双向交流平台,培养学生话语权利意识,将权威引导和话语能力相结合,实现学生内心的接纳和认同。比如教师在思政课上和学生探讨与西迁精神相关的话题时,不仅要重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也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让师生在互动交流中,提升学生对西迁精神的认知力。其次,丰富思政教育话语方式及内容,包含话语表达可视化、增强话语艺术等。思政教育话语表达可视化是指通过图像、语言符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西迁精神作为一种抽象话语,可以通过动漫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视觉、听觉上的冲击性表达更有利于获得学生心理的认同。话语艺术是指运用有效的话语表达方式,提升话语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话语偏好,通过创设话语情景如情景短剧等对学生进行感染,增强话语效果。丰富思政教育话语内容是指要实现思政教育话语大众化、生活化发展,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思政教育话语通常空洞抽象、枯燥乏味、远离生活实际,难以引起学生情感层面的共鸣。因此,高校应将思政教育话语转化为生活化的语言,易于学生理解和认同。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用当下流行语,拉近思政教育话语与学生的距离,提升思政话语的亲和性。

(五)激发互联网传播效能

目前在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的传播越来越依靠互联网平台,如新媒体的搭建与运用。互联网传播的隐匿性、交互性、即时性、多元性等特点使得思政教育在借助互联网传播的过程中效能发挥不足。因此,依托互联网传播西迁精神是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的焦点,高校在这一过程中应激发互联网传播效能。首先,提升互联网传播渠道的先进性,激发互联网传播的有效性。传播途径、渠道以及方式的隐匿化,使新媒体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被更多地融入民众的生活变迁与社会文化流变之中,而不再仅仅体现为直观的言语表达[10]。高校应选择主流平台和先进传播渠道,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有效地传承西迁精神。其次,优化互联网传播模式,激发互联网传播的可控性。高校应增强主流价值观社会意识的主导性,正确引导学生辩证认识和思考相关热点时事,增进主流传播中的可控性,强化学生对西迁精神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与思想共识。最后,增进学生对互联网传播的法制认知,激发互联网传播的规范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有其规律和特质,若违背其运行规律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是思政主体在借用新媒体进行传播过程中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因此借助互联网将西迁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提升传播主客体对基础法律法规的认知,注重互联网传播规范的普及,提高学生筛选、甄别与分辨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消极诱导,弘扬正能量。

四、结语

西迁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深厚的家国情怀,高校应注重西迁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大学生的政治方向,磨砺大学生的意志品格,不断探索融入新路径,发挥西迁精神的育人作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罗媛 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xkdylw/75360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