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6篇)范文

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6篇)范文

时间:2022-09-16 05:59:57

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6篇)

第一篇: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学风是学校学习的氛围和环境的总称。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校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阶段的背景下,学风建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片论文从高校的学风现状入手,分析了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

高校;学风建设

一、高校学风的现状

从整体上看,不部分大学生还是可以把学习当作人生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去对待的,少数同学散漫而已。

1)学习缺乏动力。有些同学不知道自己上学的初衷在哪,浑浑噩噩,抱着念一天混一天的态度,更谈不上理想,就像当初报考志愿一样,随波逐流,人家选什么专业我就选什么专业,入学之后才知道也许根本不是自己所擅长的,从而上课也就开始开小差,难以安心学习,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甚至只是为了得到最后的毕业证书,从而混混沌沌,贪玩成性,更是对大学生活不能习惯,不知道每天该做些什么,上课应该学一些什么。大学的课堂不像甚至超百人的大课,老师的授课也不是那样的细致入微,可能一堂课之后讲了一本书的三分之一如果不及时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就会掉队,最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2)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学阶段学习没有规律性,没有学习目标,以及受到社会上风气的影响和就业的挑战以及它的严峻性,学生从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学什么对以后或者找工作是有用,以至于什么都想学,到最后什么都没有学会,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失去学习的重点,最终失去方向。

3)自控能力差。大学的生活不像高中有固定的班级,大学生上课没有固定的班级,日常生活也是自我管理,一切靠自觉。高中那样保姆式的管理一去不复返,大学的生活很轻松,管理制度不严格,上课迟到、早退更是常有的事,学生懒散成性,娱乐游戏成了每天的生活动态,最终成绩下滑。

4)高校扩招对学风的影响。高校扩招会导致学生的质量下降,教师资源短缺,一些新上任的教师直接授课,上课质量严重下降,学生学习失去积极性,失去兴趣,成绩下滑,最后开始逃课,教育质量也上不去,高校扩招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可以上大学,滥竽充数,以次充好,部分影响整体,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去不复返。

二、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影响学风建设的原因有很多,学风建设是学校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影响它的原因最直接的就是学校,以及家庭、社会等也会影响到学风建设。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

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优良学风的基础和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分别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并不是为了学习,不但可以提升我们的人生价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为国家贡献一份微薄之力。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提高学风建设,同辅导员也要认真负责,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一些有问题的同学及时做思想疏通,做学生的工作是十分艰难的任务,要做到面面俱到。有些新生入学会觉得大学生活很轻松,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时辅导员要负起责任,开学就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时刻不能放松。学校经常开展一些座谈会,邀请一些知名人士来给学生亲身做指导,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鼓励学生,时刻都要认真学习,给他们做一些成人成才的主题教育活动,让他们对大学生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举一些反例,让他们引以为戒,切记犯错,不要走一些弯路,这样的效果会比单纯的去说要好得多。

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学习,切记死板硬套,在教学方式上有着天壤之别,这就要求学生转变学习观念,适应大学里的新特点。任课教师会通过课件,专题讲座等方式将知识高效率的传授给学生,要切记死读书、读死书,尽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自习以及课外活动要靠自觉,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将全部精力都运用于学习中。

3、认清就业形势,制定人生规划

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一些学生认为学习好坏都一个样,不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把就业难归咎于国家和社会。针对学生对就业的错误认识,学校应该开展教育活动,从自身找原因,不能怨天尤人,不给自己的堕落找借口,让他们知道只要自己不放弃,就会成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人才是急需的,只要你对自己的专业学的够精,够扎实,就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擅长点,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能干什么,自己喜欢干什么,早点看清社会的就业形势,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一些课外知识,提高自己,创造性的学习,了解社会最前沿,这样才不会落伍,才不会被抛弃。四年大学一晃而过,所以每个人都要充分利用时间,给自己找准位置,不要虚度光阴。学校也要根据各专业,以及学生的特点给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帮助他们定位,早点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让他们学习更具体化、规范化,找到自己学习模式,并为之不懈努力。为了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更快的融入社会,学校应该建立教育基地或者实践基地,在校内进行实习,让学生提前对社会有一个初步认识,并认真思考人生,等到真正走出校园的那一刹那会不那么紧张,会从容面对,一些事情自然应运而生。

4、加强教风建设,以教风促学风

教风和学风,二者紧密相关,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学风建设的提高可以增加学习的质量,教风与学风不能孤立看待。教师的教风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起到表率的作用,给学生做一个好榜样,好教风才会有好学风,好学风才会有好学生,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要教他们怎样做人,遇到问题,怎样解决,怎样面对,提高处事能力,学会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要严格把关教风,规范教风建设,把教书育人的水平提高上来,以教风促学风。

5、严格考试纪律

高校培养的是有修养、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诚信教育,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学校要加强学校的管理,立规章制度,以制度办事,杜绝考试作弊行为出现,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深入学生中去,开展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充分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文明良好的考纪考风。

三、结束语

学风建设是学校提高学习质量、优化教学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作风,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武祖剑,祖权.大学生学风建设探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6):125-127

[2]陈刚.试论高校学风建设[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8

[3]刘怀玉.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特点、难点及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0(4):67-69

作者:邵辉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第二篇:高校学风建设体制研究

摘要:

学风是高校的发展源动力,高校优良学风创建需要发扬学术自由的学术管理体制、顺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制、提供科学指导的师生评价体制为支撑,以及构建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学术民主管理机制、职业规划引导机制、文明创建促进机制、学生奖惩淘汰机制、教师考核晋升机制。

关键词:

高校;学风建设;体制;机制

一、引言

良好的学风对高校教师探究知识与研究学问、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起重大的引导、激励作用。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培养社会需求优秀人才、完成其神圣使命的需要,更是当前激烈竞争环境下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迫切要求。优良学风的形成需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做保障,确保学风建设沿正确方向稳步推进。

二、高校学风建设体制

(一)发扬学术自由的学术管理体制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学术管理仍面临内外部行政权力的过多干涉,极大地阻碍了高校学术的健康发展。我国高校管理模式是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该模式充分考虑了行政与学术的辩证关系:“党委领导”体现了对高校发展宏观方向的把控,“校长负责”也突出了学校自治的重要性。高校应在党委领导下,更多地发挥学校自治的作用,办出独有的风格与特色。高校学术管理体制问题实质是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术自治缺乏足够的权力或途径。高校是传授、学习、研究、发现和应用知识的场所,高校学者是这些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更清楚学术特点和发展规律。高校应广开言路,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学术自治的主体作用,促进高校师生自我管理、自我实现。要摒弃大学行政化和科层制的学术管理体制,充分尊重学者与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决策中的作用,将学术的决定权返还于学术自身[1]。因此,高校须多措并举完善学术管理体制,充分发扬学术自由:1.教授治校;2.合理配置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3.校、院、系三级建制,校院两级管理并以院为主[2]。学术自由的高校多治学氛围更轻松,师生治学热情更高涨,学风也更优良。

(二)顺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制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良好的人才培养体制将为高校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其具备丰富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多样化社会需求。一是改变人才培养理念,用整体、动态发展视角看问题,坚持系统培养、全面发展、终身学习为原则,使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二是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立更灵活开放的学习模式,强化校内、校际间师生互动、同学交流;三是建立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动态优化机制,使其具有人才培养的自动纠偏功能,合理评估人才培养效果,一旦人才培养偏离正确方向,将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四是创建合作培养、实践促学的育人平台,启动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推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拓宽师生治学的渠道。在合理的人才培养体制下,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将更具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需求。不管是体制本身或是该体制下培养优秀人才的事实,都将促使广大师生热衷治学。

(三)提供科学指导的师生评价体制

什么样的老师或学生才是优秀的,应成为学习的榜样?它反映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全校师生的定位,而这将成为引领师生治学的风向标。科学合理的师生评价将发挥规范、引导、激励等作用。高校教师评价应立足于教师个人发展、学科纵深发展、高校长远发展,其中着力点应放在教师个人发展上,只有个人组成的教师集体发展了,学科才能纵深发展,高校才能长远发展。单纯以奖励和惩处为目的的奖惩性评价难以调动广大教师的治学热情,应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除了以奖励和惩处为手段对小部分教师进行激励、处罚外,站在广大教师自身发展立场上,引导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帮助其查找目标差距,促进教师更好地发展。此外,教师评价是综合性的,包含多个层面: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工作状况、工作成效、学生认可度等。高校学生评价需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境界、人格品质、知识水平、创新与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评价方法要多样化,既有定性评价,也有定量评价;不局限于终结性评价,还包含过程性评价;学习性评价与实践性评价相结合。学生既是被评价者、同时也是自己的评价主体,让学生在评价中了解、定位和展示自己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文娱活动、社会实践等,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三、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高校学风建设体制的建立仅仅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学风建设要推进,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构建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学术民主管理机制

高校学风建设成效决定于全校师生每个个体的治学情况,只有学术管理民主化才能了解广大师生员工的需求、治学存在的问题,才能在发现治学问题、满足师生需求过程中促进治学整改、进步。为促进高校学术民主管理,学术管理应权力下放,以学院管理为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对分离,扩大学术权力的决策作用,并充分发挥行政权力的监督作用。第一,制定学术民主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其有据可依,并根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完善。第二,设立学术民主管理机构,确定全校师生员工为民主管理的参与者,其中资深学者、教授等为民主管理决策的主要人选;根据学术活动决策的重要性、复杂性决定人员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第三,营造自由、公平、公正的学术管理氛围,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参与学术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给予杰出贡献者物质或精神奖励,展现广大师生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满足师生合理的治学要求。第四,创新学术民主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术管理活动参与、监督的广泛性与便捷性,使其更加开放、透明、高效,更好地保障学术管理的民主性。

(二)职业规划引导机制

高校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等,以便步入社会后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融入职业规划的引导,既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与积极性,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一方面,开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首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大学,了解专业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不断探索职业方向。其次,在全校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举办简历设计大赛、考公专题讲座、模拟招聘会、创业培训等活动,既锻炼学生的求职技能、技巧与方法,也使其明晰欲从事行业或所学专业领域应具备的能力,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最后,根据毕业生个人能力、特点,帮助学生正确分析面临的就业形势,进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进一步提升学习的针对性,促进职场技能提升。另一方面,建设学生学习与实践平台:

1.开展校校合作

促进不同高校间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展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2.实施校企联合培养

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为学生顶岗实习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

3.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通过兼职、实习、自主创业等方式了解市场环境,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向职场过渡做好准备。

(三)文明创建促进机制

优良学风建设,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日常学习生活中。课堂、宿舍、网络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三大主战场,课堂文明、宿舍文明、网络文明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

1.课堂文明

课堂是学生求知以及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场所,课堂秩序关系着教学质量。课堂文明的创建有助于减少乃至消除学生上课迟到、旷课、早退、吃零食、玩手机以及教师备课不认真等影响课堂秩序的不文明行为,为师生提供美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教与学。通过课堂文明促进学风建设,可采取以下措施:

(1)教师选聘、考核、发展标准规范化,把好教师队伍质量关,提升课堂知识传授水平。

(2)课堂知识传授方式多样化,主要由教师讲授,增加学生分组讨论、课堂讲课的机会;建立班导师制度,课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解决学习困难的同时也培养师生情谊。

(3)成立由学校、学院、学生组织组成的课堂联合督导小组,在不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下,检查师生的违规违纪行为并通报、处罚。

(4)严肃考风考纪,增大学生考试作弊、违纪成本,促其端正学习态度,倒逼学生努力学习的自觉性。

(5)强化课堂违纪处罚,直接取消多次旷课同学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优化考试考核方式,提升平时课堂表现成绩占比。

(6)加强家校联系,告知家长学生在校表现,使其多多支持、鼓励、督促学生学习。

2.宿舍文明

优美的宿舍环境令人心情舒畅,是学生安心愉悦学习的保障,宿舍文明也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宿舍文明的创建应统一标准、一视同仁,以奖励为主、处罚为辅。一方面,制定宿舍文明公约,严禁在宿舍抽烟、喝酒、吵闹,提倡宿舍多礼让等,营造温馨和谐的宿舍环境;实施学校、学院文明宿舍两级评比,明确评比规则,按照统一的宿舍卫生整理规范进行考核;建立由老师、学生干部组成的评比小组,保证文明宿舍评比公开、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制作优秀宿舍宣传栏,展示宿舍文化特色与风采,表彰优秀宿舍并给予奖励,提高年度或学期文明宿舍标兵的奖励力度,激发学生创建文明宿舍的积极性;对内务差的宿舍进行批评教育,落实责任到人,组织宿舍成员到优秀宿舍参观学习,并制定整改计划;将文明宿舍与个人内务整理情况作为学生入党、干部竞选、奖助学金评选的重要依据,提升学生做好宿舍卫生的责任心。

3.网络文明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娱乐、生活的重要平台,也带来了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及损害身心健康、遭遇网络骗局、网络行为失范触犯法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高校网络文明建设迫在眉睫,亟需加强网络法制、网络道德、网络安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网络行为方面的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及自护能力。一是着力抓好网络文明宣传,普及网络法律知识,提升网络道德、网络安全意识,让学生明白网络文明创建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该如何做。二是进行学生网络使用引导,教育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活动组织,提升学习工作效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有节制地上网,防止沉溺于网络世界或影响舍友休息;倡导网络文明用语,共建网络家园,网络行为不失范;关注网络交友、网络购物、网络贷款等风险,不轻信、不贪小便宜,远离网络骗局。三是开展网络行为监测,设立学校、学院、年级网络行为监测小组,掌握网络舆情,针对学生网络不文明行为进行正面引导与批评教育,并从中找寻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或问题,及时给予帮扶。

(四)学生奖惩淘汰机制

学生奖惩淘汰机制在于奖励优秀学生、惩处违规违纪学生、淘汰学业严重落后学生,赏罚分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进取心和紧迫感,促进优良学风形成。高校学生奖励制度有助于树立学习标杆,提升学习动力。但其应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正确引领学生努力的方向,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合理设置权重,避免误导学生。比如在奖学金评定中,如果相对于学业成绩来说,社会实践、学科竞赛、体育赛事等项目加分更能大幅度提高综合成绩排名,那么容易降低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积极性,使其投入更多精力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体育赛事等活动上,主次不分。此外,加大对优秀学生事迹的宣传表彰力度,开展优秀学生事迹巡讲,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目前高等教育“严进宽出”,多采用宽松式管理,学生上课缺勤、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为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严打学习不良风气,必须完善并细化违规违纪行为处罚办法,严格管理,真抓实干:将学生课堂及实践教学表现、作业测评、阶段测试计入平时成绩,加大平时成绩在期末考试成绩占比(50%以上),对于课程缺席较多的学生取消其该课程考试资格;加大考试违纪、作弊惩处力度,针对多次违纪的学生直接开除学籍等。此外,还需提高学生正常毕业的学业要求,严格把住“上出口”,每学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并“清算”,及时畅通“下出口”:根据考试不及格且补考仍不及格门数进行不同程度的预警,对可能出现留级、无法按时毕业、无学位证、开除学籍处理的同学及时提醒,加强家校联系;若仍无法达到学业要求的,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理,整顿学习风气。

(五)教师考核晋升机制

教师考核晋升机制立足教师个人发展,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助其规划未来发展方向。除了正常晋升外,对于表现突出、贡献较大的教师,通过表彰、额外的绩效奖励或放宽晋升条件给予鼓励,可以有效调动教师治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考核晋升机制着眼于教师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学生竞赛指导、班导师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并将其与年度绩效、晋升挂钩,分类进行奖惩:

1.以文件形式规定教师教育教学、学术研究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对未达到的教师扣减年度绩效、不予晋升,同时限期整改,仍无法达到基本要求的予以辞退;

2.教育教学、学术研究达到基本要求,但未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发放基本的年度绩效,在满足相关条件后予以晋升;

3.教育教学效果好、学术研究成果多的教师,或者教育教学、学术研究达到基本要求,指导学生竞赛、担任班导师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并根据其在上述四个方面的表现,按比例提高年度绩效予以奖励,在满足相关条件后予以晋升;

4.教育教学效果好、学术研究成果多且指导学生竞赛、担任班导师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或者教育教学、学术研究达到基本要求且上述某方面表现非常突出的,进行表彰并大幅提高年度绩效给予奖励,并可破格晋升。

四、结语

高校学风建设靠的是在合理体制下机制运行的状况,学风建设成效体现在多大程度上广大师生的治学转变为内在要求,使治学成为一种自觉行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风建设的生命线,贯穿始终。高校须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依托,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创建良好的学风[3]。

参考文献:

[1]张希华,任楷.高校学术管理体制与学风建设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0:255-258.

[2]朱景坤,姚宜新.构建科学的大学学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112-115.

[3]于凯.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创建高校优良学风[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03:55.

作者:王江泉 单位: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第三篇:高校学风建设新生入学教育研究

摘要:

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至今永恒不变的主题,近年来,高校频现学风下滑的趋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学到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提升哪些素质,与其所在高校的学风密切相关。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大学生大学生涯的开端,是其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能否为学生的大学生活学习开个好头,使其顺利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的学习,乃至形成优良的学风,系统、有效的新生入学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新生入学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纵观其发展历程,伴随社会制度的变革,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到目前,全国共两千余所高校,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化过渡为普及化。不论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也不论各所高校秉承着怎样的办学思路和理念,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修订完善,但学风建设工作始终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贯穿每个大学生大学生涯的始终。其学习状态则是高校学风状况的直接反映。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堂课,也是大学学风建设工作的开端,其内容、过程和效果对学风建设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大学生学习状态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就业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学风下滑的趋势较为普遍。部分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学习兴趣淡薄等思想问题。同时存在旷课、迷恋网络、上课做“低头族”等厌学现象。[1]

(一)缺乏精神引领,学习态度不端正。大学精神是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具有崇高的文化品质和重要的引领作用。[2]当前社会上“拜金主义”的风气冲击着学生的价值观,诺贝尔获得者的事迹往往不及某位富豪的一席话更让年轻人关注。不仅如此,学生关注更多的是其当下的成功和华丽,却忽略了其此前的奋斗与艰辛。学生对知识和文化失去了应有的尊重和敬畏,求知、好学的品质被渐渐冲淡,抄袭论文、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却屡见不鲜。

(二)对专业缺乏了解和认识,学习目标不明确。许多学生在报考学校时对专业的选择有一定的盲目性,入学后对所学专业基本情况一知半解,缺少认同感,不感兴趣,学习缺乏主动性。部分学生对专业的特点、定位和发展不了解,导致对自身缺乏长期规划,学习目标不明确。也有学生抱着“实用主义”的心态,片面地认为只有专业课程重要,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三)不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法不科学。高中阶段同大学时期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在老师、父母的督促下被动学习转变为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所有任课教师每周只见一次,单位时间内讲授的知识量成倍增加,可支配时间突然变得十分充裕,而老师也不会布置做不完的习题。如此“巨大”的转变让许多学生很不适应,绝大多数学生从小就缺乏对可支配时间自主管理的训练,课余时间很少主动学习。由于对课堂所学的大量知识缺少必要的思考和巩固,许多学生在开学第四至六周左右上课就出现“听不懂”、“跟不上”的情况,从而自己放弃,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随之出现。部分学生不懂得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也不会借鉴他人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每门课程都是如此,到了高年级依然没有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

(四)受到集体生活中的相互影响,学习风气不良。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是其第一次离开父母,过上集体生活,同寝室同学间的关系自然十分密切,彼此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断地影响着他人。通常一间寝室有两名学生厌学,其他学生均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同一间寝室的学生集体熬夜打游戏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形成优良学风的积极作用

(一)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情况。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大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堂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每所高校都会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一般三至五天时间,内容涵盖了校史校情、安全意识、校纪校规、心理健康、专业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活适应性教育、入党启蒙教育等方面。[3]就内容来看,足够丰富,也十分全面。但如此繁杂的任务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其过程可想而知,一般都会压缩合并,删繁就简。学生如同“走马观花”一般,普遍反映“不知所云”、“印象不深”。

(二)新生入学教育对形成优良学风的积极作用。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学会学习、做人,树立正确的三观,为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适应大学学习,形成优良学风方面,有效的新生入学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史校情教育有助于学生归属感的形成,对校内专家、学者以及杰出校友产生崇敬之情,端正学习态度;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准确定位,明确学习目标,有规划地学习;大学适应性教育有助于学生完成角色转变,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基于形成优良学风的目标加强新生入学教育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系统部署,深化细节,形式新颖。高校应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充分认识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调动一切必要的力量和资源,进行系统安排部署,注意短期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各环节穿插进行,避免过于集中。在每个环节的落实上,给予足够的时间,杜绝“蜻蜓点水”。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育形式,提升教育效果。

(二)加强三观教育,引导好学之风。学生经过多年的基础教育,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校园,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思想上往往会出现“大功告成”的放松,对学习产生懈怠情绪。“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蔓延、对社会和人生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使其对学习缺乏动力。此时正确积极地引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细致、有效的教育引导,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求,从根本上树立好学、求知的学习态度。

(三)加强专业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其学习目标。细致、有效的专业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概况和发展方向、自己毕业后可以做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迷茫,有了大体的方向,进而有计划、有目标地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细化、深化适应性教育,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方法。由高中走进大学,对每个学生而言,生活上有许多变化需要适应。同样的,在学习方面也有很大的变化。如果不及时进行帮助和指导,学生大学的学习之路则不会一帆风顺。沿用高中时期的学习方法,学生很可能在大学第一学期就感到吃力。适应慢的学生或许整个大学生涯也没有真正学会怎样学习。所以大学学习适应性教育不仅要早抓,还要长期抓。高校可以通过学习适应讲座、学习方法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入学前三周左右的学习后结合自己的体会,摸索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大一新生晚自习、早操等制度,保障其健康的作息和足够的学习时间;辅以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逐步教育引导,最终助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掌握学习方法。大学是人生奋斗的重要环节,是积累知识、提升素质的关键期,是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步。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大学生涯的开端,学生怎样度过大学时光,在大学能收获什么,入学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继国,崔岩.浅谈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34)

[2]舍娜莉,梁芷铭.浅谈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6

[3]李元元,李鑫.浅谈当代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J].时代教育,2015,7

作者:吴昊翔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教师

第四篇:高校国防生学风建设的探索

摘要:

国防生作为军队的后备军官,是军队急需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抓好国防生在校期间的学风建设,打牢国防生科技文化基础,对培养军队建设需要的优质人才尤为重要。高校需认清国防生学风建设现状,激发国防生的学习动力,探索科学的国防生学风建设管理方法。

关键词:

国防生;学风建设;原因;究析;措施

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利用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军队干部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国防生作为军队后备军官,是军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肩负着推动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崇高使命。国防生学习并掌握基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军事素养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防生培养工作质量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质量。

一加强国防生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军队建设目前处于由数量规模型、人力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转变的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科技强军,“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国防生身份特殊,国防生综合能力素质高低与军事人才建设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国防生——未来富国强军的中坚力量,国防生学风建设应切实落实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中,高尚的人格品德、坚定的政治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军事素质,都是要源于持续不断的学习。对于国防生来说,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培养质量,不仅对于地方高校培养人才、提高办学质量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对军队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国防安全意义深远。抓好国防生在校期间学风建设,打牢国防生良好的科技文化基础,锻造过硬的德育素质和军事素质,对培养军队建设需要的优质人才,提高新时期人民解放军质量,强化现代化国防安全力量,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顺利推进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战略意义。

二国防生学风建设现状及其原因究析

各高校对国防生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都极为重视,随着社会转型期国防生培养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国防生学风建设逐步凸显出一些问题。通过对国防生学习现状与成绩现象的分析发现,部分国防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动力;同时,也存有个别国防生不能妥善处理专业学习与军政训练之间的关系,出现学习倦怠现象。马斯洛动机理论提出,动机是促使个体发生行为的内在力量。托尔曼期待价值理论表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体对目标的期待。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在分析国防生学风建设现状的过程中,要从国防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上找原因,具体来说,就是要探究推动国防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即学习动机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价值的理解偏差

部分国防生对学习价值理解稍显偏差。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存有把学习“粗暴”地归类为社会评价标准的一种。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被简单概化为专业文凭,沦为走入社会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就业谋生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多元文化冲击,难免有个别国防生对知识和教育抱有实用主义的态度,缺乏对学习价值、知识价值的正确理解,缺乏必要的探索和钻研精神。针对此情况,高校必须在国防生群体中纠正“60分万岁”等错误学习理念,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重构重视以知识本身为根本的校园价值体系,帮助国防生摆脱错误的求知理念,树立正确的知识本论观,养成对知识的纯粹追求。

(二)个人发展的心理困惑

国防生身份特殊,跟普通在校学生来看,国防生需要军政训练、政治考核学习;跟军校生相比,管理上又相对宽松,暂时不承担服役军人应尽的义务。部分国防生进入大学后对自身角色定位和角色认同不够,再加上受高校“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氛围及普通同学个性化发展要求的影响,容易导致自我约束能力降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还有部分国防生对未来职业世界心存困惑,针对部队对国防生专业知识要求的内容和标准缺乏深入了解和认识,直接影响了学习动机。甚至有个别国防生因为选择从军的动机存在多元化倾向,致使献身国防的信念发生动摇,导致学风涣散。

(三)学习激励机制的不甚完善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任何活动只要随后紧跟积极的奖励便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反之,活动便会消失。心理学诱因理论也表示,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在国防生学风建设中,激励机制是强化和激发国防生强烈学习动机的直接诱因,未来部队的职业发展是外部制约因素,将奖励激励机制与个人职业发展紧密结合会对国防生学风建设产生良好的效果。此外,压力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前进动力,在国防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国防生几乎不存在学费负担和就业压力,所以学习激励机制与奖学金作用并没有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导致国防生学习动力不足。

三改进国防生学风建设的措施初探

目前,随着国防生招生规模扩大,各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育人建设等方面做了较多尝试和投入,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国防生学风建设引导和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客观上的管理瓶颈。由于国防生松散分布在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和不同班级,导致校内各管理部门间协调联动和齐抓共管难以形成整体效应和合力。优良学风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过程,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国防生学风建设的途径和机制,在增强主动性、提高针对性和讲求时效性上狠下功夫,努力构建“全员额育人、全方位育人、全时段育人”的学风建设服务体系,促使国防生学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使命教育,激发国防生学习内驱力

在国防生教育培养过程中,近期来说,就是要注重引导国防生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学习贯彻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推进认知宣教、情感互动、行为训练、习惯养成自律自治四步阶梯工程。具体来说,就是要抓重要节点,以建党周年、红军长征胜利周年,全国“两会”召开等重要事件为契机,通过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团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借助爱国主义历史遗址、纪念场馆、代表人物等,组织开展党史国情、革命传统、形势政策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使命教育,使国防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同时增强国防生忧患意识和积极为国防事业献身而发奋学习的斗志,激发国防生学习内驱力,引领国防生增强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自觉坚持爱国主义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二)强化学风建设活动牵引,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加强国防生学风建设,要重视实践活动影响。高校选培办和学院要注意发挥党团组织和国防生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以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建设为依托,扎实开展“抓学风、促学风、正学风”活动。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在学期关键节点有针对性地召开学风建设动员大会、学风建设主题班会,签订《学风建设承诺书》,使国防生深刻认识学风建设重要性。组织开展学风讨论会,分班级、分专业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展开讨论,努力寻求解决方案。组织各类学术报告、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科技创新比赛、成果展览等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组织国防生到部队学习参观,参加军事知识讲座、优秀军官事迹报告等活动,拉近国防生与未来职业世界的距离,使其增强学习紧迫感、危机感和自主性。

(三)完善学习检查监督机制,夯实学风建设工作基础

在国防生学风建设过程中需要形成严格的管理制度。由于直观上的就业保障,导致部分国防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懈。高校选培办和学院要加强日常教学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课堂出勤率,规范课堂教学秩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专门的国防生学习教室,利用固定自习、集体自习,强化国防生学习意识,提高整体学习氛围。设立学风督导队,加大对课堂、实验室和晚自习检查力度,定期调研国防生学习情况和学风现状,及时掌握国防生学习动态,适时给予必要帮扶。同时在国防生内部要形成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学习局面。高校选培办和学院要不断完善国防生学习的引导、检查和监督机制,夯实学风建设工作基础,转变国防生学习风气,使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在国防生中蔚然成风。

(四)建立国防生学习激励机制,提升学风建设工作实效

在国防生学风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和完善国防生科学长效的学习激励机制。军选办和国防生培养学院可在专业学习、军政训练和学生活动中采用典型激励等措施,有意识陶冶、规范和导向国防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为国防生树立正确导向,肃正优良学风。通过举办优秀国防生典型先进事迹报告会,召开优秀国防生先进事迹座谈会,开展“十佳国防生”评选、“国防生文化学习标兵”、“优秀学习寝室”等活动,表彰奖励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引导国防生自觉对照典型找差距,瞄准典型定标杆,努力在国防生群体中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同时,激励的完善还需体现在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国防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在各种量化考评中,尤其是专业素质方面加强对国防生的考评力度,对于不符合考核标准的,考虑予以淘汰处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国发[2000]9号文)

[2]王刘玉,李军.国防生学习管理方法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111-112

[3]邱寒.普通高校国防生学风建设探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2):126-128

[4]刘敢新,杜俊容.国防生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4):149-152

作者:刘玉芳 向军 穆克朗 单位:中南大学

第五篇:学风建设与高校考试管理的探讨

摘要:

探讨高校的考试管理制度和学风建设有助于建立完善的考试制度,并通过合理科学的考试制度的建设促进学校的学风建设。只有加强对考试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评分,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学分的建设。高校管理的改进有助于减少学生违纪的现象,杜绝学生的替考和作弊现象,督促学生勤奋认真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学风。

关键词:

学风建设;高校考试;考试管理

1前言

学风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且会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帮助学生树立求实创新的思想。近年来,高校学生的学风下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替考现象严重,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高效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高校要重视考试管理,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2重视考试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考风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提高考试管理的公共性与科学性。考试管理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进行考前管理,第二是对考场进行管理,第三是进行考后管理。首先,要在考试前进行考前动员,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在考试前将老师和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动员是很重要的,根据遗忘规律,考前动员有助于学生端正考风,让学生重视考试,认识到考试作弊的严重性,增强学生的考试观念。各个院系要召开动员会,充分发挥部门的作用。通过层层的传递,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第二,加强考场的管理力度。在监考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监考老师不能够严格的遵守监考制度,导致出现不公平的考试现象。如,在抽查试卷过程中,发现同一科目不同考场的分数会相差得很大,这就容易使得学生心里产生不满,部分学生提出质疑。因此,对监考教师加强管理就很重要,应该让每一位教师在监考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监考的重要性,严肃考风考纪。同时,学校要组织专门的考试督查小组,全面认真地检查各个考场,处理考场中的突发事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杜绝替考的现象,让学生公平地参加考试,创设良好的考试环境。第三,考后管理要加强,教师要认真的进行评卷工作。在评卷的过程中,要求有两名以上的教师共同阅卷,随机抽查。建立公平的补考制度,让学生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达到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变革考试形式,调动学生主动性

当前,高校除了通过提高考试的管理水平来促进考风和学风的建设外,有效地变革考试的形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高等教育更为专业,没有统一的教育教学要求,不同的专业有自己的不同的教学要求。这种差异化的教育教学目标使得在考试评价上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考试应该旨在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改变传统的闭卷考试、口试和操作考试等,考试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让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只学习理论的知识。引导学生重视考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及高校学风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考风和学风建设主体的学生,是考试形式改革的主要关注对象,考试形式的改革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严肃考风考纪,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有效地学学期间要学习的各门课程。

4严格管理考试,发挥考试的作用

考试就是通过书面形式或者是口头提问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即对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当的检测与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同时能够很好的反馈教学的信息,激励教学。因此,考试要公平、公开、公正的进行。首先,在考试前要加强考试题目的保密工作。命题人要把好质量关,有较强的保密意识,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其次,在考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考场的巡视力度,学校领导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地组织巡视小组,对所有的考场进行巡视,监督监考老师和学生,保证考试的公正。在巡考的过程中发现作弊的学生要按照考试管理的相关条例严格查处。对不严格监考的教师要按照相关的管理办法进行处分,绝对不能够姑息纵容,破坏考试的公平。第三,要及时开展试卷的评价工作。考试结束后要尽快组织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阅卷工作,根据学生答题的情况,找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认真地记录并研究这些问题,找出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有助于考试的顺利进行。总之,在教学工作中,高校要严格管理考试,发挥考试的作用,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提升。

5结语

总之,在实践中,高校要加强考试管理,促进学风建设,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配合,抓好学校的学风建设,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吕雅萍.高校考试管理与学风建设初探[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0-82.

[2]郑晓波,牟献友,梁文,王力.以“诚信考试”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措施[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1-103.

[3]马小卫.学风建设与高校考试管理的探讨[J].才智,2013,(2):56.

[4]刘秋.加强考试管理促进学风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87-88.

作者:刘栋 单位:河南济源

第六篇: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思考

摘要:

近年来,高校专业设置同质化比较严重,特别是艺术类专业设置更是遍地开花。在艺术类院校的部分大学生中,受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过程中一些负面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有所下降,学风中存在的厌学情绪相当严重,令人焦虑,怎样搞好艺术类院校学风建设,已是摆在艺术类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在眉睫的大事,需要我们认真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

艺术类高校;学风建设

由于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特别是职称评聘制度存在着侧重科研成果弊端,在艺术类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或者“教师重教学,学生轻学习”的现象,一些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科研成果,为职称的评聘创造条件,在教学方面分心严重,对大学生的教学管理放任自流,严重地影响着教学效果。根据部分高校的调查结果,有20%的学生因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而导致缺乏学习兴趣,某高校理工科学生有77%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厌学、为考试而学”[1]。厌学情绪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失去兴趣、态度冷漠以及相应的不良学习心态和行为的表现[2]。厌学的后果是严重的,厌学会使大学生性格变化,有的被停学或退学,这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家长带来灾难性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国家人才培养及社会安定团结,仅我院最近处理的就有110名学生,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上课学生。可见厌学问题相当严重!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和不足

艺术类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能从事各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人才。艺术类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对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还存在着不足的方面。

1、艺术类大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烈

艺术类大学生富有创造性,有一定的浪漫色彩,在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他们热爱专业,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认为自己今后就是要靠专业发展,在钻研自己的专业方面下的功夫较多,不太关心与专业不相关的事。

2、文化素质普遍较差

艺术类大学生一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很感兴趣,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较强,并且能够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他们在高中阶段既要学习专业,又要学习文化课,文化课分数相对于理工科、文科较低,他们的文化课有个合格线,只要文化课和专业课达到合格就行,所以对文化课的学习相对放松,文化功底比较差。

3、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

艺术类大学生注重自我,喜欢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从个人才能发挥、个人利益的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考虑问题,进而滋生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虽然培养了自立能力,但是却导致了个人主义,集体观念淡薄,团队合作精神差,缺乏全局、大局意识,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等。

二、转变学风的途径选择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

1、增强教师责任意识,以教风促学风

(1)增强政治意识

在学风建设中,教风是基础。教风对学风建设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在艺术类高校里教师的结构也不尽相同,良莠不齐,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政治素质、责任意识、规矩纪律需要加强,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在思想和行动上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向党中央看齐,我们是社会主义大学,必须旗帜鲜明的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言论和思潮,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头脑清醒,在向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必须学向学生传授社会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尺课堂必须有规矩,不能在讲台信口开河,更不能在课堂上发泄不满。

(2)增强责任感

广大教师要知道自己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要搞好教学,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了解本专业以及相关联专业的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最新动态,认真备好每节课,精心上好每节课,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用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吸引学生,使学生掌握知识点。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育人至关重要,教师要用自己的美好言行感染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心灵深入扎下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人生态度,教师对每个学生视同自己的孩子,注意思想沟通,情绪化解,做他们的贴心人。

(3)管理严字当头

这些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高校也不是净土一块,招生、入党、选先进、考试不及格直接用钱摆平在高校普遍存在,严重的败坏了学校的风气,污染了师生的心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教师要严格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按时上下课,对于不按时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严肃批评,不按时,不认真完成作业或者考试作弊的学生要敢于处理,严字当头,拒绝人情,自觉抵制金钱和物质诱惑,不负人民教师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教师要从自己做起杜绝学术造假,不做学术上的腐败,踏实做好学问,为学生做好求实的榜样;只有广大教师的教风端正、严肃、清正学生才能有示范和榜样去模仿。

2、辅导员要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辅导员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对学生的思想表现,纪律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除了上课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就是辅导员,辅导员要强化对学生工作的责任心,在生活上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在思想沟通方面要当好桥梁,注意发现学生在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中的厌学表现要区分情况,弄清原因,及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对学生上课要进行跟踪检查,要和代课教师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学生在课堂的上课情况,加强点名制度,严肃请假制度,定期开班会,强化日检查、周通报、月评比制度的实施力度,同时要敢抓敢管,对违纪学生要敢于处理。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与学生家长联系沟的通制度,大学生有的远离家乡,加之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孩子在高考后,父母就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任务,学习表现是孩子自己的事,觉得自己解放了,对孩子在大学的学习以及思想表现包括与师生的人际关系了解的不多,甚至就放任不管,完全依赖学校,完全听孩子汇报,孩子大都报喜不报忧,家长不能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为了和家长配合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辅导员要按期把学生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及时向父母汇报,汇报应该实事求是,取得父母的支持,只有学校和家长、学生密切配合学风建设会收到很好效果。

3、党政齐抓,促进学风转变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既是学生工作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抓手,也是强化学风建设效果的重要推手。学校党政班子要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党政一把手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倾听广大教师在教学、职称评聘、和家庭生活中存在哪些实际困难,要深入后勤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后勤保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要深入学生宿舍、食堂、教室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坐在办公室想当然,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认认真真解决师生教学、管理、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学校广泛开展爱校、敬业、勤学教育活动,请老教师、老职工、包括本校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以促进学风改变。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直接创建者和推动者,同时也是学风建设成果的最终获益人。广大学生深知学风建设的好与差,要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按时上下课,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各项作业,广泛阅读本专业的书籍,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研究状况,真正把心用在学习上,崇尚刻苦学习精神,在校不虚度光阴,胸怀大志,为自己今后发展打下基础。考试不作弊,崇尚老实做人严谨做事的人生态度。和同学友好相处,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同时也要敢于和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扯袖子红红脸,帮助其改进不足,只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学风建设会越来越好。

5、校园文明建设

要为学风服务校园文明建设要从本学校的实际出发,本着节俭原则,首先,是学校校园的硬件建设包括绿化景观道路广场、运动场馆、图书馆建设要给人一种优雅舒适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校史教育也很重要,包括本校的创业史,让学生知道今天的美好校园是先辈们辛勤劳动的结果,知道创业的艰辛。要为本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做出贡献的人建陈列室甚至塑像,也可以为本学科在国内国际有代表性的人设专门的纪念馆,让学生知道自己选的专业光荣!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互联网、广播站、宣传栏,大力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弘扬先进,批评帮助学风方面差的同学,形成一种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风转变。

6、严格奖惩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宿舍管理制度、考勤制度、专业教室管理制度、学生奖惩制度、综合测评制度等。学生就是来学习的,进了大学门,就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制度要有敬畏感,制度不能形同虚设更不能因人而异的去执行,只要是在校大学生就要一视同仁,该表扬的一定要表扬,该严肃处理的要毫不留情。充分利用制度来管理人,充分利用制度来促进学风转变。

7、尝试学生毕业分配制度

改革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由原来的计划分配到现在的毕业生自谋出路,实行双向选择的用人制度,其积极作用和缺陷都显现出来,原来的计划分配制度是按照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排名次进行分配,但是把学生工作单位固定太死,可是学生知道自己学得好就有好工作有盼头,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有积极作用。现在高校毕业生实行的是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高校只负责把学生培养毕业,至于学生的就业学校没有任何办法,学校和就业单位是两张皮,加之在招录过程中的弊端,出现了大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和就业没有截然关系,甚至在学校成绩好的学生还没有成绩差的就业好的现象。现在大学生就业方向就是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这些单位招人数量有限,社会上流传这考试考娃面试靠爸,绝大部分学生望而至步,临时打工着是大多数人,从表面上看,尊重了学生的选择,但大多数学生用非所学,高校能否实行按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思想表现进行综合排名,向用人单位推荐的改革,当然这项改革涉及到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龚诚.对当代大学生雪峰状况的调查分析[J].教育探索,2009,(3):69-70

[2]李力.大学生厌学分析与对策[J].职业时空,2007,(15).

作者:闫彦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6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xfjslw/69815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